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应急演练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49.50 KB
- 文档页数:9
一、总则1. 目的为提高我国应对埃博拉出血热疫情的能力,确保及时发现、报告、隔离、治疗病例,有效控制疫情传播和蔓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2. 工作原则(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2)科学防控,精准施策;(3)快速反应,协同作战;(4)以人为本,保障民生。
3.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国家卫计委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等。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 埃博拉应急指挥部(1)组成: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总指挥,分管领导任副总指挥,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职责:统一领导、指挥、协调全市埃博拉应急演练工作。
2. 埃博拉应急指挥部办公室(1)组成:由市卫生行政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与。
(2)职责:负责组织、协调、指导、监督全市埃博拉应急演练工作。
3. 埃博拉应急专家组(1)组成: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疗机构、卫生监督机构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组成。
(2)职责:为埃博拉应急指挥部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建议。
4. 埃博拉应急队伍(1)组成:由医疗机构、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机构等相关专业人员组成。
(2)职责:负责疫情监测、病例发现、隔离治疗、卫生防疫等工作。
三、应急演练准备1. 信息收集与报告(1)加强疫情监测,密切关注国内外疫情动态,及时掌握疫情信息。
(2)建立健全疫情报告制度,确保疫情信息的准确、及时、全面。
2. 应急物资储备(1)根据应急演练需求,储备必要的防护用品、消毒用品、医疗物资等。
(2)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库,定期检查、更新、补充物资。
3. 应急人员培训(1)组织开展埃博拉病毒防控知识培训,提高应急队伍的业务水平。
(2)加强对医疗机构、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机构等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的培训。
4. 应急演练方案制定(1)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埃博拉应急演练方案。
(2)明确演练目的、内容、步骤、时间、地点、人员、物资等。
埃博拉出血热模拟演练脚本__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控制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应急处理模拟演练脚本为了加强埃博拉出血热突发疫情的防控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埃博拉出血热流行病学调查方案》的有关规定特制定__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控制埃博拉出血热突发疫情应急处理模拟演练脚本。
第一阶段:应急准备一、机动队由2名卫生流调人员、2名消毒人员和1名司机组成。
机动队成员每人配备一个用于个人防护的行李箱内装必备的防护物品包内的物品随用随换保持齐全、标记明显。
二、个人防护用品主要有:个人防护用品:至少包括防护服、防护口罩、防护眼镜、乳胶手套、鞋套、防水靴、医用工作服(普通白大衣)、医用工作帽等用品。
此外流调人员要携带流调表、笔、文件袋等用于个案流行病学调查的用具。
(一)归国/来华人员、密切接触者流行病学调查防护用品穿着步骤1:手卫生步骤2:医用工作服步骤3:一次性工作帽步骤4:医用外科口罩步骤5:一次性乳胶手套(二)留观、疑似和确诊病例流行病学调查防护用品穿着步骤1:手卫生步骤2:一次性工作帽(如需要)步骤3:医用防护口罩(N95以上)步骤4:防护眼罩步骤5:里层一次性乳胶手套步骤6: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步骤7:防水靴步骤8:外层一次性乳胶手套第二阶段现场处置A 归国/来华人员、密切接触者流行病学调查B 留观、疑似和确诊病例流行病学调查(一)传染病防制科电话铃响一中心疫情人员:您好我是__市疾控中心请讲。
市中心医院:您好我院收治一名疑似埃博拉出血热患者请疾控中心派人现场流调。
中心疫情人员:好的我马上报告中心领导。
电话铃响二中心主任:喂你好。
中心疫情人员:主任刚接到市中心医院电话报告收治一名疑似埃博拉出血热患者请指示。
中心主任:立即通知机动队员做好前往医院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准备。
中心疫情人员:是我们马上执行。
(二)中心小会议室召开领导班子紧急会议研讨疫情经研究后决定:(一)立即向市卫生计生委和省疾控中心报告疫情;(二)中心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应急办立即通知应急第一机动队着防护服赶赴现场进行疫情调查处理。
埃博拉出血热应急预案一、预案目标1.保障公众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2.防止病情蔓延,控制疫情发展。
3.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治和临床支持。
4.加强科学研究,推动疫苗和抗病毒药物的研发。
二、组织机构和职责1.行政部门负责协调指挥和统筹应急措施。
2.卫生部门负责疫情监测、提供医疗服务和宣传教育。
3.公安部门负责维护社会秩序和执行隔离措施。
4.军队、民兵和应急队伍负责协助执行任务。
5.媒体负责宣传报道和舆论引导。
三、疫情监测和预警1.建立疫情监测系统,及时收集和报告病例信息。
2.提高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辨识能力和报告意识。
3.加强与外部机构的合作,共享疫情信息和研究成果。
4.开展科学研究,改进病毒检测和诊断技术。
四、健康防护措施1.提供个人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等。
2.加强个人卫生宣传和教育,强调勤洗手、健康饮食和合理休息。
3.高风险行业和公共场所加强清洁消毒工作。
4.实施隔离措施,对疑似和确诊病例进行隔离治疗。
五、应急救治和临床支持1.指定专门的医院负责埃博拉病例的收治和救治。
2.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包括病毒检测、抗病毒药物和临床支持。
3.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支持。
4.注重病例的随访和康复,提供心理和社会支持。
六、社会管理和风险评估1.加强边境检查,对可能的病例进行筛查和隔离。
2.对高风险地区采取旅行限制措施。
3.加强社区管理,防止疫情蔓延。
采取定点封控措施。
4.加强经济和卫生系统的应急响应能力。
七、国际合作和信息共享1.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和合作项目,分享经验和技术。
2.加强与邻国和有关国际组织的合作,共同应对疫情。
3.及时向国际社会发布疫情信息,分享防控措施和成果。
4.支持国际合作机构的研究项目,推动疫苗和抗病毒药物的研发。
以上仅为对埃博拉出血热应急预案的概述,具体实施方案需要根据疫情的发展和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预案的有效实施需要各相关部门的密切协调和全体社会成员的积极参与。
同时,提高公众的危机意识和健康素养也是预防埃博拉出血热蔓延的关键。
一、演练目的为提高应对埃博拉出血热疫情的能力,确保在发生疫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地方政府的相关要求,特制定本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二、演练背景模拟某市发生埃博拉出血热疫情,该市疾控中心接报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部门和医疗机构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三、演练时间2023年10月25日至10月27日四、演练地点某市疾控中心、医疗机构、隔离病区、交通枢纽等五、演练组织机构1. 演练领导小组: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市卫生健康、公安、交通、卫生监督、市场监管、社区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 演练指挥部:由市卫生健康部门负责人担任指挥长,下设疫情监测组、应急处置组、医疗救治组、物资保障组、宣传报道组等。
3. 演练执行组:由各相关部门和医疗机构负责人担任组长,负责具体实施演练任务。
六、演练内容1. 疫情报告与信息发布2. 疫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3. 隔离与转运4. 医疗救治与防控措施5. 物资保障与后勤支持6. 社会稳定与心理疏导7. 演练总结与评估七、演练流程1. 疫情报告与信息发布(1)模拟疫情发生,疾控中心接到报告后,立即向演练指挥部报告。
(2)演练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召开紧急会议,研究疫情处置措施。
(3)演练指挥部向市政府报告疫情,并启动应急预案。
2. 疫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1)疾控中心组织专业人员对疫情进行监测,掌握疫情发展趋势。
(2)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确定密切接触者。
3. 隔离与转运(1)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确保疫情不扩散。
(2)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观察,防止病毒传播。
(3)组织转运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触者至隔离病区。
4. 医疗救治与防控措施(1)组织医疗机构开展救治工作,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2)加强医疗机构防控措施,防止疫情在医院内传播。
(3)开展疫情防控宣传教育,提高群众防控意识。
5. 物资保障与后勤支持(1)组织调配医疗物资,确保救治工作顺利进行。
埃博拉出血热医院应急预案一、引言埃博拉出血热是一种由埃博拉病毒引发的急性传染病,可导致高发热、出血、器官衰竭等严重病症,并在一些情况下导致死亡。
由于埃博拉病毒的高传染性及致死率较高的特点,各个医院都应该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疫情暴发情况。
本文将针对埃博拉出血热医院应急预案进行详细介绍。
二、预案制定的目的埃博拉出血热医院应急预案的制定旨在为医院提供在疫情爆发时的应急处置方案,以控制疫情的传播,保护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安全,并提供有效的治疗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给社区和国家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预案内容1. 疫情监测及报告机制- 设立专门的疫情监测团队,负责收集、分析和报告相关数据。
- 建立快速而高效的信息传输渠道,确保即时报告疫情变化。
2. 疫情防控措施- 加强传染病防护知识宣传,提高医务人员和患者的防护意识。
- 建立埃博拉病毒的快速检测和诊断机制,确保疫情的迅速排查和确认。
- 加强传染病隔离区的建设和管理,确保病人与其他人员的有效隔离。
- 严格执行医源性感染控制措施,确保医务人员的安全。
- 加强医疗废物的处理,以防止病毒的蔓延。
3. 紧急响应机制- 设立紧急响应小组,负责疫情应急处置的协调和指挥。
- 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置流程,包括急救、隔离、病例追踪等措施。
- 规范医院内疫情报告、留观和转运的程序和要求,确保操作规范,减少交叉感染的发生。
- 制定疫情应急物资储备方案,确保有足够的防护用品和药品供应。
4. 卫生教育和宣传- 提供埃博拉病毒的防控知识培训,包括接触病毒的途径、防护措施等。
- 加强对患者和社区的健康宣传,帮助他们了解疫情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 发布真实准确的疫情信息,避免造成恐慌和不必要的困扰。
5. 戒备状态和演练- 在非疫情期间保持戒备状态,随时调整应急预案,确保能够迅速响应疫情暴发。
- 定期组织埃博拉出血热模拟演练,检验和完善应急预案的有效性。
四、预案实施的关键问题1. 协调一致的团队合作- 指挥部成员必须完全理解预案内容,并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行动起来。
X区人民医院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控应急演练方案依照X区卫生局的工作部署,为提高我院应付埃博拉出血热疫情的防范意识和应急水平,查验处置疫情的应急指挥和组织能力,我院决定开展一次应付埃博拉出血热疫情的应急演练,特制定本方案。
一、演练目的一、查验对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工作的把握程度。
通过演练,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使预案具有可操作性,达到依法、科学、标准的转诊留观疑似埃博拉出血热患者的目的。
二、查验应急组织和谐能力。
3、查验专业人员的现场应急处置能力。
二、应急演练工作领导小组(一)指挥组:总指挥:负责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处置的指挥,组织演练的步骤与进度。
(二)医疗救治专家组:一、救治组:组长二、专家组:专家组负责对埃博拉出血热患者进行会诊,并开展、指导临床救治工作。
(三)传染病防控治理组组长:XX 成员:XX负责组织院内感染操纵、消毒和疫情网络上报工作。
(四)信息治理组组长:XX负责现场演练的时刻记录,救治信息的搜集,总结应急演练情形。
三、演练的时刻及地址2021年11月5日下午14:00,急诊科。
四、演练脚本【背景设置】患者王某,男,29岁,2021年7月随廊坊石油管道局去几内亚从事通信架线工作,2021年10月25日工作期满回国,回国前一天参加过埃博拉出血热死者的葬礼。
11月3日因突起高热、乏力、咽痛、头痛、肌痛、结膜充血、腹痛、腹泻,遂来我院就医。
预检分诊护士测体温℃,询问流行病学史,确认有疫区工作史后,为患者佩带N95口罩,引领至发烧门诊就医。
发烧门诊医生接诊后,询问流行病学史,查体:T:℃; P:100次/分 R:20次/分;Bp:120/80mmHg。
及其他。
血常规示:WBC:3×109/L,尿常规:蛋白(+++),生化检查:AST100u/L,ALT108u/L。
遂疑心为埃博拉出血热疑似病人,将病人领至隔离观看室,做好相应级别防护。
对症给予补液等医治,体温仍持续39℃以上。
请感染疾病专家组会诊,依照患者主诉和临床表现,感染疾病专家组会诊结果为“埃博拉出血热疑似病人”。
一、总则1. 目的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埃博拉出血热疫情,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2.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检验检疫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以及相关政府部门在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发生时的应急处置工作。
3. 工作原则(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2)快速反应,协同作战;(3)依法依规,科学决策;(4)以人为本,关爱生命。
二、组织架构1. 疫情应急指挥部成立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和指挥疫情应急处置工作。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疫情监测组、防控救治组、信息宣传组、后勤保障组等。
2. 疫情监测组负责疫情信息的收集、分析和报告,及时掌握疫情动态,为指挥部决策提供依据。
3. 防控救治组负责疫情防治、医疗救治、隔离观察、流行病学调查等工作。
4. 信息宣传组负责疫情信息的发布、宣传和舆论引导,提高公众对埃博拉出血热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5. 后勤保障组负责疫情防控所需的物资、设备、人员等后勤保障工作。
三、疫情监测与报告1. 疫情监测(1)医疗机构要加强对发热、出血等症状患者的监测,发现疑似病例,立即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2)检验检疫机构要加强对入境旅客、货物的检疫,发现疑似病例,立即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2. 疫情报告(1)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检验检疫机构发现疑似病例,应在2小时内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2)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报告后,应在1小时内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3)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在2小时内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四、疫情处置1. 隔离观察(1)对疑似病例,应立即将其隔离观察,并做好个人防护;(2)对密切接触者,应进行医学观察,必要时进行隔离。
2. 医疗救治(1)对确诊病例,要及时进行救治,确保患者生命安全;(2)医疗机构要加强救治力量,提高救治水平。
3. 流行病学调查(1)对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密切接触者,要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查明疫情来源、传播途径和感染范围;(2)对疫情发生地,要加强环境消毒和卫生整治。
埃博拉出血热防治应急预案引言:埃博拉出血热(Ebola Hemorrhagic Fever,EHF)是一种传染性较强的病毒性疾病,其病原体为埃博拉病毒。
该病病程短暂但致命率很高,临床表现为高热、出血、多脏器损害等症状。
对于这种疾病的防控,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非常重要。
本文将就埃博拉出血热的防治应急预案进行详细探讨。
一、背景与目的1.1 背景埃博拉出血热病毒起源于非洲,首次被报道于1976年,随后在非洲多个国家爆发过多次疫情。
其传播途径主要为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尤其是通过接触病死动物或其分泌物、呕吐物、血液等。
1.2 目的制定埃博拉出血热防治应急预案的目的是为了减少疫情传播范围和人员感染,有效控制疫情,保护人们的生命和健康。
二、预防与控制措施2.1 健康教育与宣传应急预案的第一步是向公众普及相关的健康教育知识,提高公众对埃博拉出血热的认识和了解。
这包括病症症状、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
宣传媒体可以利用传统媒体和互联网等途径进行宣传。
2.2 监测和早期预警建立有效的疫情监测系统,通过监测人员的病情和早期病例的发现,及时发出预警,以便做出应急响应。
同时,鼓励公众主动报告疑似病例,加强病情信息的收集与交流。
2.3 隔离与防护对于已经感染埃博拉病毒的患者,将其隔离,采用有效的防护措施,避免交叉感染。
医护人员应该接受相关的培训,掌握正确的隔离和防护技术。
2.4 病例追踪与流行病学调查对疫情的发展进行追踪和调查,获取流行病学数据,对疫情的传播途径和范围进行分析,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2.5 垃圾处理和清洁工作统一组织垃圾处理和清洁工作,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减少病毒的扩散和传播。
2.6 医疗救治与药物研发积极开展医疗救治工作,提供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
同时,鼓励科研机构加快药物和疫苗的研发,提供更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手段。
三、应急预案的实施3.1 预案的制定制定埃博拉出血热防治应急预案需要参照国际上相关的预案和规范,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和资源,制定适合的预案。
一、目的为了提高医院对埃博拉出血热疫情的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医院在发生埃博拉疫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防控和救治,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特制定本演练方案。
二、演练背景模拟某地区发生埃博拉出血热疫情,某医院接诊了一名疑似病例。
为确保疫情不扩散,提高医院应对疫情的能力,特组织此次应急演练。
三、演练时间2023年X月X日(星期X)上午9:00至11:30四、演练地点某医院门诊部、发热门诊、感染科、隔离病房、物资储备室等五、参演人员1. 医院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2. 临床科室医护人员;3. 护理人员;4. 预防保健科、感染管理科、消毒供应中心等相关人员;5. 演练指挥小组及观摩人员。
六、演练内容1. 模拟接诊疑似病例;2. 启动应急预案;3. 传染病报告;4. 流行病学调查;5. 隔离治疗;6. 采样检测;7. 环境消毒;8. 人员防护;9. 物资保障;10. 信息发布。
七、演练流程1. 演练前准备(1)成立演练指挥小组,明确各参演人员的职责;(2)制定演练方案,明确演练内容、流程、时间、地点等;(3)准备演练所需物资,如防护用品、消毒剂、采样工具等;(4)对参演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其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2. 演练实施(1)模拟接诊疑似病例:门诊部接诊一名发热、乏力、肌肉酸痛的病人,疑似埃博拉出血热病例;(2)启动应急预案:医院领导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相关部门及参演人员;(3)传染病报告:医护人员按照规定流程进行传染病报告;(4)流行病学调查:预防保健科、感染管理科人员对疑似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5)隔离治疗:将疑似病例转入感染科隔离病房;(6)采样检测:感染科医生采集病人血液、粪便等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7)环境消毒:消毒供应中心对疑似病例所在区域进行消毒;(8)人员防护:医护人员按照规定进行个人防护;(9)物资保障:保障演练所需物资供应;(10)信息发布:医院通过官方渠道发布疫情信息。
县人民医院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应急预案为了做好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工作,特制定本预案。
一、目的做好防控埃博拉出血热疫情输入县,并做好我院辖区内发现病例时的应急处置等工作。
二、原则在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控制中心指导下,科学、统一地做好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等工作。
三、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云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临沧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
四、组织管理组长:副组长: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埃博拉出血热应急办公室(简称“应急办”),应急办主任由***担任,***及***两位同志协助工作。
落实各项应急措施,按预案规定程序启动或者结束应急响应,负责对全院疫情应急处置的统一领导和组织指挥。
1负责埃博拉出血热抢救、重症患者转诊、疫情报告等现场人员调动指挥和抢救物资调配。
组织院内埃博拉出血热应急、诊疗方案、个人防护等知识培训。
组长:副组长:( 1 )专家小组成员:( 2 )专家小组职责:负责对病人的诊断和治疗工作,疑难危重病人抢救工作等进行技术指导。
( 3)治疗、抢救小组抢救小组职责:( 1 )负责埃博拉出血热医学观察病例的筛查与报告;负责病人的诊断、转运、隔离治疗。
( 2 )配合疾控中心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及标本采集工作。
组长:副组长:成员:疫情控制小组职责:( 1 )负责埃博拉出血热网络报告。
( 2 )负责院内感染控制,病房消毒隔离。
( 3)协助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完成疫点处理,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疫情分析。
( 4 )做好有关卫生宣传教育和病人心理辅导工作。
2组长:副组长:职责:负责埃博拉出血热应急物资储备五、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预警分级(一)准备阶段:国外浮现爆发,中国内地及港澳台地区未浮现病例。
(二)响应阶段:1、普通疫情(Ⅳ级响应):中国内地、港澳台地区、云南省浮现输入病例。
2、较大疫情(Ⅲ级响应):本县浮现输入病例。
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应急演练方案按照卫生局《关于开展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培训工作的通知》精神,为提高我院应对埃博拉出血热疫情的防意识和应急水平,检验处置埃博拉出血热疫情的应急指挥和组织协调能力,我院决定组织开展一次应对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应急演练,特制定本方案。
一、演练目的1、检验对埃博拉出血热防治的工作程序及技术要求的掌握程度。
通过演练,进一步完善防控预案,使预案具有可操作性,达到依法、科学、规的诊治、转诊已确诊或疑似感染埃博拉出血热患者的目的。
2、检验应急组织协调能力。
3、检验专业人员的现场应急处置能力。
二、组织领导(一)组织指挥:医院应急演练工作领导小组总指挥:副总指挥:成员:负责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处理的组织指挥,组织协调演练的步骤与进度。
(二)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副组长:成员:按照医院卫生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的安排部署,组织专家对埃博拉出血热患者进行会诊,并开展临床救治工作。
(三)传染病防控管理组组长:副组长:组员:负责组织开展院感染控制、消毒以及疫情网络上报工作。
(四)后勤保障小组组长:副组长:组员:负责应急演练药品、器械、设备、车辆、通讯和防护物资的分配。
(五)信息管理组组长:副组长:成员:负责救治信息的收集和统计汇总,总结应急演练情况。
三、演练的时间及地点2014年10月17日下午14:00,感染疾病科。
四、演练容1、诊断救治能力。
2、个人防护能力。
五、演练脚本【总用时:120分钟(14:00~16:00)】【背景设置】患者闻某,男,32岁,从事海外导游工作,10月15日,患者从几亚出国归来后出现发热、乏力、咽痛、头痛、呕吐、腹痛、腹泻,于10月17日14时,遂来我院就诊。
门诊体温筛查为39.8℃;门诊预检分诊护士询问流行病学史,确认有疫区工作史后,为患者佩戴外科防护口罩,并引领至发热门诊就诊。
发热门诊医生立即进行诊治,查体:T:39.70℃P:100次/分R:20次/分;Bp:120/80mmHg。
神志清,口唇红润,气管居中,颈静脉无怒,两肺叩诊呈清音,听诊呼吸音粗,右肺可闻及湿罗音,心律齐,各瓣膜区无杂音。
腹平软,腹部无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
双上肢肩部散见麻疹样皮疹。
血常规示:WBC:18.6×109/L,N:85%,L:51%,Hb 110 g/L,PLT:131×109/L。
以“重症肺炎”收入院,感染疾病科主任会诊,进一步检查血液生化,凝血五项:PT:19.5s 、APTT:44.9 s 、TT:22.7 s、FIB:4.2 g/L、INR:2.57。
C 反应蛋白:183mg/L。
对症给予头孢他定、阿奇霉素、鱼腥草抗感染,补液等治疗,体温仍持续39℃以上。
根据患者主诉和临床表现,感染疾病专家组分析高度怀疑病人可能感染“埃博拉出血热”。
演练步骤1【用时:20分钟(14:00~14:20)】:1、在门诊大厅正门处,由院长下达演练正式开始指令。
2、门诊预检分诊护士对患者进行体温筛查、询问病史,为患者佩戴外科防护口罩,然后将患者从医院外围引领至发热门诊。
3、按照标准防护要求,穿白大衣,佩戴帽子、外科口罩,做好手卫生等。
演练步骤2【用时:30分钟(14:20~14:50)】:1、在发热门诊诊室,发热门诊医生对患者进行问诊、查体,并开具辅助检查报告单。
发热门诊护士采血,急查血常规;放射技师进行床旁X光检查。
2、发热门诊医生分析检查,并向感染疾病科主任汇报病情,请求会诊。
3、感染疾病科主任将收治的病例情况和初步诊断情况报告应急办(医务科),应急办(医务科)立即将情况向主管院长汇报,报请院长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同时启动《埃博拉出血热卫生应急预案》。
4、应急办(医务科)召集院防控埃博拉出血热应急机动队和专家组,相关人员携带装备、个人防护用品迅速到达现场(发热门诊清洁区),启用应急隔离病房,并将患者转入。
5、按二级防护要求,相关人员穿戴好防护用品。
演练步骤3【用时:30分钟(14:50~15:20)】:1、院专家组(等)在感染科会诊室进行会诊,会诊为“埃博拉出血热可疑病例”, 会诊专家签字。
会诊建议:给予必要对症救治措施,先隔离治疗。
2、应急办(医务科)和预防保健科分别将情况向市卫生局和市疾控中心报告。
按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指令,组织市级专家组会诊,如为埃博拉出血热疑似或确诊患者,及时将患者转诊至市第九医院进行救治。
3、在隔离观察病房,机动队检验人员在二级防护下为患者采集血、小便标本,标本妥善包装。
4、机动队人员在二级防护下对发热门诊进行消毒处理。
5、机动队医护人员对患者按相应医疗救治程序进行处置,采取查体、输液等医疗救治措施。
演练步骤4:【用时:40分钟(15:20~16:00)】1、在会议室,针对上述案例,由应急办主任向诊断救治组、感染疾病控制组提出4个问题,开展桌面推演。
2、由医务科、预防保健科、院感科分别总结评估本次演练。
3、由院长做总结讲话,并宣布演练结束。
桌面推演问题及答案问题1、医院要对该病例(闻某)进行报告吗?为什么?按照卫生计生委《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规定:各级医疗机构发现符合病例定义的埃博拉出血热疑似或确诊病例时,应在2小时之通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报告疾病类别选择“其他传染病”中的“埃博拉出血热”。
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试行)》的要求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相关信息的报告。
问题2、针对本案例,应该开展哪些工作?应该开展以下工作:1.接诊医生立即向本院预防保健科和院感科报告,对病例进行隔离治疗,医务人员采取必要的个人防护措施;2.询问可能的流行病学史(因病例来自国外,应注意询问是否在疾病暴发区域工作?是否接触过病人或被感染动物?);3.了解患者或周围或亲友好友是否有其他类似病例,了解接触过患者的医护人员有无发热呼吸道疾病发生;4.组织本院专家会诊并采集相关标本送检;5.本院专家会诊后仍不能明确诊断的,应立即报告市卫生局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按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指令,组织市级专家组会诊,如为埃博拉出血热疑似或确诊患者,及时将患者转诊至市第九医院进行救治,并进行网络直报。
问题3、埃博拉出血热的诊断标准?急性起病,临床表现为高热、畏寒、头痛、肌痛、恶心、结膜充血及相对缓脉。
2-3天后可有呕吐、腹痛、腹泻、血便等表现,半数患者有咽痛及咳嗽。
病后4-5天进入极期,患者可出现神志的改变,如谵妄、嗜睡等,重症患者在发病数日可出现咯血,鼻、口腔、结膜下、胃肠道、阴道及皮肤出血或血尿,第10病日为出血高峰,50%以上的患者出现严重的出血,并可因出血、肝肾功能衰竭及致死性并发症而死亡。
90%的死亡患者在发病后12天死亡(7-14天)。
病人最显著的表现为低血压、休克和面部水肿,还可出现DIC、电解质和酸碱的平衡失调等。
在病程第5-7日可出现麻疹样皮疹,数天后消退并脱屑,部分患者可较长期地留有皮肤的改变。
非重症者,发病后两周恢复。
血常规:早期白细胞减少,第7病日后上升,并出现异型淋巴细胞,血小板可减少。
尿常规:早期可有蛋白尿。
生化检查:AST和ALT升高,且AST升高大于ALT。
诊断依据:1. 流行病学资料:来自于疫区,或3周有疫区旅行史,或有与病人、感染动物接触史。
2. 临床表现:起病急、发热、牙龈出血、鼻出血、结膜充血、瘀点和紫斑、血便及其他出血症状;头疼、呕吐、恶心、腹泻、全身肌肉或关节疼痛等。
3.实验室检查:(1)病毒抗原阳性;(2)血清特异性IgM抗体阳性;(3)恢复期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以上增高;(4)从患者标本中检出埃博拉病毒RNA;(5)从患者标本中分离到埃博拉病毒。
问题4、医务人员在诊疗工作中应当遵循标准预防原则是什么?医务人员怎样根据导致感染的风险程度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医务人员在诊疗工作中应当遵循标准预防原则是:接触所有患者时均应当戴外科口罩,严格执行手卫生等措施。
接触疑似患者或确诊患者时应当戴医用防护口罩。
医务人员应当根据导致感染的风险程度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1)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应戴清洁手套,脱手套后洗手。
(2)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时,应戴外科口罩或者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穿隔离衣。
(3)对疑似或确诊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操作时,应戴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穿隔离衣。
(4)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隔离衣等防护用品被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染时应当及时更换。
(5)正确穿戴和脱摘防护用品,脱去手套或隔离服后立即洗手或手消毒。
(6)处理所有的锐器时应当防止被刺伤。
(7)患者用后的每个医疗器械、器具应当按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的要求进行清洁与消毒。
附:穿戴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脱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附:穿戴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一、清洁区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戴帽子→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衣裤→换工作鞋后→进入潜在污染区。
手部皮肤破损的戴乳胶手套。
二、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穿隔离衣或防护服→戴护目镜/防护面罩→戴手套→穿鞋套→进入污染区。
三、为患者进行吸痰、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操作,可能被患者的分泌物及体物质喷溅的诊疗护理工作前,应戴防护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脱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一、医务人员离开污染区进入浴在污染区前:摘手套、消毒双手→摘护日镜/防护面屏→脱隔离衣或防护服→脱鞋套→洗手和/或手消毒→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或手消毒。
用后物品分别放置于专用污物容器。
二、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清洁区前:洗手和/或手消毒→脱工作服→摘医用防护口罩→摘帽子→洗手和/或手消毒后,进入清洁区。
三、离开清洁区·沐浴、更衣→离开清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