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丁冬”与“丁东”辨析
- 格式:doc
- 大小:0.88 KB
- 文档页数:1
形容声音的词语形容声音的词语声音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果失去声音,我们的人生就有所缺失。
那么,形容声音的词语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形容声音的词语,欢迎大家阅读。
形容声音的词语 11、哗啦啦:形容水流的声音。
2、嘣嘣:用来写跳动或爆裂的声音。
3、啪啪:用来写放枪、拍掌、或东西撞击等声音。
如:鞭子甩得啪啪地响。
4、叮当:用来写金属、瓷器、玉饰等撞击的声音。
5、扑腾:用来写重物落地的声音。
6、轰隆隆:描写物体的声音特别的大,有震耳欲聋的感觉。
7、扑通:用来写重物落地或落水的声音。
8、滴沥:水下滴的声音。
9、噗噜噜:用来写泪珠一个劲往下掉。
10、呱唧:用来写鼓掌等的声音。
形容声音的词语 2动物叫声咩咩——羊哞哞——牛汪汪——狗笃笃,呱呱——青蛙知了知了——知了咪咪、喵喵——猫蝈蝈——蝈蝈唧唧、叽叽——小鸡嗷呜——老虎吱吱——老鼠嗯啊嗯啊-驴喔喔——用来写公鸡的声音。
咯嗒、咯咯嗒——用来写母鸡的声音叽叽——用来写小鸡、小鸟的叫声。
瞿瞿(加上“口”)qū——蟋蟀的叫声。
啾唧——用来写虫、鸟等细碎的叫声。
呱呱——用来写鸭子、青蛙等的响亮的叫声。
嗡嗡——用来写昆虫飞动的声音。
呦呦——鹿叫咿呦——山鹿叫咿喔、喔——鸡叫嘶——马鸣、虫幽咽凄切叫声哮、嗥——兽吼叫鸟的叫声喳喳——喜鹊的叫声。
啁[zhōu]啾[jiū]——鸟叫的声音。
呖[lì]呖——形容鸟类清脆的叫声,如莺声呖呖。
嘤[yíng]嘤——形容鸟叫声。
噌——麻雀飞的声音。
哇哇、咻咻、哑哑——形容乌鸦叫声。
嘎[gā]嘎——形容大雁等的叫声,也作呷呷,鸭子的叫声。
咕[gū]——形容斑鸠等的叫声。
戛然——多形容嘹亮的鸟声,如:戛然长鸣。
啾[jiū]啾——形容许多小鸟一齐叫的声音,也形容凄厉的叫声。
刷啦——形容迅速擦过去的短促的声音,如:刷啦一声,柳树上飞走了一只鸟儿。
扑棱——形容翅膀抖动的声音,如:扑棱一声,飞起一只水鸟。
忒[tēi]儿——(方)形容鸟急促地振动翅膀的声音,如:麻雀忒儿一声就飞了。
现代汉语词典A1、阿斗2、腌臜3、哀兵必胜(哀:悲愤)4、哀鸿遍野(比喻到处都是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
哀鸿:哀鸣的大雁。
)5、哀恸(tong)6、白雪皑皑7、欸乃8、暮霭9、蔼然可亲 10、方兴未艾 11、爱莫能助 12、爱屋及乌 13、爱惜羽毛(比喻珍重爱惜自己的声誉。
) 14、暧昧 15、安之若素(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 16、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17、安步当车(慢慢地步行,就当是坐车) 18、安分守己 19、安贫乐道(安于贫穷的境遇,乐于奉行自己信仰的道德准则)20、阖家安泰 21、安土重迁(留恋故土,不肯轻易迁移)22、谙熟 23、鞍前马后 24、鞍马劳顿 25、按部就班 26、按捺不住 27、按图索骥(按照图像寻找好马,比喻按照线索寻找,也比喻办事机械、死板) 28、按下葫芦浮起瓢 29、按语/案语 30、前景暗淡/色彩黯淡 31、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32、暗送秋波(泛指献媚取宠,暗中勾搭。
) 33、暗箱操作(指利用职权暗地里做某事,多指不公正、不合法的。
) 34、春意盎然 35、嗷嗷待哺 36、鏖战 37、奥秘B38、八斗才(比喻很高的才能) 39、八面玲珑(形容处事圆滑,不得罪任何一方。
) 40、八面光(形容非常世故,各方面都应付得很周到,含贬义。
) 40、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41、飞扬跋扈 42、跋山涉水 43、白璧无瑕(比喻人或事物完美无缺) 44、白驹过隙(形容时间过得飞快,像小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一闪而过。
) 45、白衣苍狗/白云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 46、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47、百无聊赖 48、百战不殆 49、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比喻势力大的人或集团虽已失败,但其余威和影响依然存在。
多含贬义) 50、纵横捭阖 51、败露(lu) 52、稗官野史53、斑白/班白/颁白 54、斑驳/班驳 55、班门弄斧(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 56、般配/班配 57、斑驳陆离(形容色彩繁杂) 58、五色斑斓 59、板上钉钉(比喻事情已定,不能变更) 60、半大不小(指人未到成年但已不是儿童的年龄) 61、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常用首选词1.哀号(首选),悲哀地号哭。
也作哀嚎。
2.按捺(按纳)。
3.曝光(首选),也作暴光。
4.比画(首选),也作比划。
5.笔画(笔划)。
6.笔芯(首选),也作笔心。
7.标志(标识)。
8.鬓角(鬓脚)。
9.秉承(禀承)。
10.拨浪鼓(首选),也作波浪鼓。
11.脖颈儿(首选),也作脖梗儿。
12.仓皇(首选),也作仓黄、仓惶、苍黄。
13.差使(chāi·shi)(首选),旧时指官场中临时委任的职务,后来也泛指职务或官职。
也作差事。
14.掺和(搀和)。
15.掺假(搀假)。
16.掺杂(搀杂)。
17.唱功(首选),也作唱工。
18.潮乎乎(首选),也作潮呼呼。
19.车厢(车箱)。
20.撤销(首选),也作撤消。
21.撑竿跳高(首选),也作撑杆跳高。
22.成分(成份)。
23.承上启下(首选),也作承上起下。
24.承想(首选),也作成想。
25.惩一儆百(首选),也作惩一警百。
26.澄澈(澄彻)。
27.吃里爬外(首选),也作吃里扒外。
28.踟蹰(首选),也作踟躇。
29.畜生(首选),也作畜牲。
30.触霉头(首选),也作触楣头。
31.触目惊心(首选),也作怵目惊心。
32.喘吁吁(喘嘘嘘)。
33.串联(首选),也作串连。
34.疮痍(首选),也作创痍。
35.淳朴:诚实朴素,如“民风淳朴”。
纯朴:单纯朴实,如“他来自农村,人很纯朴”。
36.淳厚(首选),也作醇厚。
37.辞赋(首选),也作词赋。
38.辞令(首选),也作词令。
39.辞藻(首选),也作词藻。
40.赐予(赐与)。
41.措辞(首选),也作措词。
42.耷拉(首选),也作搭拉。
43.搭茬儿(首选),也作答茬儿、搭碴儿、答碴儿。
44.搭档(搭当、搭挡)。
45.搭腔(首选),也作答腔。
46.打寒战(首选),也作打寒颤。
47.打冷战(首选),也作打冷颤。
48.打战(首选),也作打颤。
49.当作(首选),也作当做。
50.倒腾(首选),也作捣腾。
51.悼词(首选),也作悼辞。
商务印书馆版《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首选词集锦※红色的部分是比第5版多出(或有出入)的词(组合字除外)。
※蓝色的部分为本版没有收录,不作为首选词处理,但在第5版时又作为首选词处理的词。
1.哀号(首选),悲哀地号哭。
也作哀嚎。
2.艾窝窝(首选),也作爱窝窝。
3.爱答不理(首选),也作爱搭不理。
4.按捺(按纳)。
5.按语(案语)。
6.巴儿狗(首选),也作叭儿狗。
7.疤瘌(首选),也作疤拉。
8.疤瘌眼儿(首选),也作疤拉眼儿。
9.跋前疐后(首选),也作跋前踬后。
10.把式(首选),也作把势。
11.白茬儿(首选):未经油漆的(木制器物)。
也作白槎儿、白碴儿。
12.白茬儿(首选):未用布、绸等缝制面的(皮衣)。
也作白楂儿。
13.百废俱兴:也说百废俱举(百废具兴)。
14.百叶窗(百页窗)。
15.般配(首选),也作班配。
16.斑白(班白、颁白)。
17.斑驳(班驳)。
18.斑斓(首选),也作斒斓。
19.板型(首选),也作版型。
20.版筑(首选),也作板筑。
21.苞谷(首选),也作包谷。
22.苞米(首选),也作包米。
23.孢子(胞子)。
24.保镖(保镳)。
25.保姆(①保母②褓姆):①受雇为人照管儿童、老人、病人或为人从事家务劳动的妇女。
②保育员的旧称。
26.曝光(首选),也作暴光。
27.卑辞(首选),也作卑词。
28.贝多(首选),也作梖多。
29.贝斯(首选),也作贝司。
30.备不住(首选),也作背不住。
31.背搭子(首选),也作被褡子。
32.背时(首选),也作悖时。
33.悖晦(首选),也作背晦。
34.悖理(首选),也作背理。
35.悖谬(首选),也作背谬。
36.比画(首选),也作比划。
37.笔画(笔划)。
38.笔芯(首选),也作笔心。
39.毕恭毕敬(必恭必敬)。
40.筚路蓝缕(首选),也作荜路蓝缕。
41.愊忆(首选),也作腷臆。
42.觱篥(首选),也作觱栗、( +觱[上下结构])篥、筚篥。
43.编者按(编者案)。
常用首选词1.哀号(首选),悲哀地号哭。
也作哀嚎。
2.按捺(按纳)。
3.曝光(首选),也作暴光。
4.比画(首选),也作比划。
5.笔画(笔划)。
6.笔芯(首选),也作笔心。
7.标志(标识)。
8.鬓角(鬓脚)。
9.秉承(禀承)。
10.拨浪鼓(首选),也作波浪鼓。
11.脖颈儿(首选),也作脖梗儿。
12.仓皇(首选),也作仓黄、仓惶、苍黄。
13.差使(chāi·shi)(首选),旧时指官场中临时委任的职务,后来也泛指职务或官职。
也作差事。
14.掺和(搀和)。
15.掺假(搀假)。
16.掺杂(搀杂)。
17.唱功(首选),也作唱工。
18.潮乎乎(首选),也作潮呼呼。
19.车厢(车箱)。
20.撤销(首选),也作撤消。
21.撑竿跳高(首选),也作撑杆跳高。
22.成分(成份)。
23.承上启下(首选),也作承上起下。
24.承想(首选),也作成想。
25.惩一儆百(首选),也作惩一警百。
26.澄澈(澄彻)。
27.吃里爬外(首选),也作吃里扒外。
28.踟蹰(首选),也作踟躇。
29.畜生(首选),也作畜牲。
30.触霉头(首选),也作触楣头。
31.触目惊心(首选),也作怵目惊心。
32.喘吁吁(喘嘘嘘)。
33.串联(首选),也作串连。
34.疮痍(首选),也作创痍。
35.淳朴:诚实朴素,如“民风淳朴”。
纯朴:单纯朴实,如“他来自农村,人很纯朴”。
36.淳厚(首选),也作醇厚。
37.辞赋(首选),也作词赋。
38.辞令(首选),也作词令。
39.辞藻(首选),也作词藻。
40.赐予(赐与)。
41.措辞(首选),也作措词。
42.耷拉(首选),也作搭拉。
43.搭茬儿(首选),也作答茬儿、搭碴儿、答碴儿。
44.搭档(搭当、搭挡)。
45.搭腔(首选),也作答腔。
46.打寒战(首选),也作打寒颤。
47.打冷战(首选),也作打冷颤。
48.打战(首选),也作打颤。
49.当作(首选),也作当做。
50.倒腾(首选),也作捣腾。
51.悼词(首选),也作悼辞。
描写美妙声音的好句子39条再向前走,只听见蝉鸣鸟叫。
抬头一望,只见画眉、杜鹃在树上跳跳走走,快活得犹如神仙。
这样一幅诗情画意的图画,我还没有欣赏完,一阵流水声引起了我的注意。
哇,大自然真的会妙手点睛!我赶快~~我想你此时想把这些短句分享到朋友圈吧?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描写美妙声音的好句子39条,供有需要的朋友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描写美妙声音的好句子(篇1)1、小河淌水是流水淙淙的声音,非常动听,美妙2、虽然山是沉默的,但它不是沉默的。
瀑布的咆哮声就像地上的裂缝;潺潺流淌的小溪,是它优美的琴声;潺潺的泉水是它美妙声音的展示;咆哮的松树是大山对狂风的抗议;清澈的水滴是大山流逝岁月的记录。
3、随著悦耳的旋律、至诚的歌词、和他动人的歌声及演译,陈志杰带您踏上一个在神爱里的旅程。
您定必得到鼓励与安慰。
4、是的,古筝音乐,美在神韵中,美在古朴中,美在典雅中,美在纯净中,美在典雅中。
5、岳麓山春满青山,百花盛开;夏天是安静和凉爽的;秋日枫叶流丹,一层层森林染;在隆冬,玉树琼枝,大雪纷飞,四季景色宜人。
6、考试结束后,我坐在我心爱的古筝前,拨动琴弦,唱起了(渔舟夜曲)。
一天的劳累被美妙的旋律冲淡了,仿佛雨后刚吸进甜美的空气。
弹古筝太棒了!7、我记得四年前第一次在音乐会上看到古筝。
一个姐姐的手指在琴弦上,一声优美的声音,让我仿佛进入了仙境。
最后,我带着妈妈来到后台,目的是看古筝。
8、奇妙无比的大自然声音既动人,又迷人,这种声音,是人类无法演奏出来的。
大自然的声音,是一种很独特的声音。
听,风伯伯用他的手风琴,演奏出了多么美妙的声音啊!哗--哗--声音時而缓,時而急,時而温柔,時而磅礴,時而悲痛,時而欢快;呵呵,风伯伯真是个万能的音9、打开酷我音乐盒,欣赏着一首以一首优美的乐曲,那优雅的曲调让我平静,那飞快的旋律让我旋转,那流行的歌曲让我激情,那高昂的曲调让我兴奋。
、音乐是热情洋溢的自由艺术,是室外的艺术,象自然那样无边无际,象风,象天空,象海洋。
从汉英拟声词对比看汉语拟声词的民族特点贾林华【摘要】本文从英汉拟声词对比的角度,以详尽的数字对比分析了汉语拟声词的三大民族特点:即乐音化、响度高;以双音节为主,多重叠;形音义结合.前两个特点使汉语拟声词具有很强的韵律感.【期刊名称】《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0(000)005【总页数】5页(P104-107,112)【关键词】汉语;英语;拟声词;乐音化;响度高;双音节;重叠;形音义【作者】贾林华【作者单位】华北电力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北京,1022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13.1笔者在从事多年的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发现,多数外国留学生听到汉语老师用“轰隆隆、咔嚓嚓”来表示雷鸣电闪的发音时,常忍不住轰然大笑,而英语对应的是“a crash of thunder and a f lash of lightning”,韩国语是“乌勒儿勒儿——哐哐”(近似的发音)。
这不禁引起了笔者的兴趣与思考:为什么对中国人来说习以为常、听声即可辨物的拟声词在外国人听来却莫名其妙,不知其义?而对我们来说是非常贴切自然的发音,在外国人听来却很奇怪滑稽?拟声词作为语言大家族里一类很特别的词,显示出了非常明显强烈的民族差异性。
世界各民族由于思维方式以及语言尤其是语音的不同,拟声词也大异其趣。
汉语拟声词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使用中独创的、异于其他语言的特有语音形式,是在汉语自身的语言传统、语音系统和长期的使用习惯中逐渐定型而成的。
本文拟从汉英比较的角度,分析汉语拟声词具有的鲜明的民族特点。
发音的不同是各民族语言的拟声词最显著最直观的差异。
汉语拟声词以它独有的发声方式呈现出迥异于其他民族语言的个性色彩,可以说这正是它最鲜明的民族性所在。
那么,汉语的拟声词在语音方面究竟有哪些特性呢?与英语相比,汉语拟声词表现出乐音化与响度高两个特点。
汉语的音节主要由声、韵、调构成,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的特点:(一)、元音占优势,包括单元音、双元音、三元音 ,如[a]、[ao]、[iao],且大部分音节以元音结尾,开音节占多数,除了鼻音[n]和[ŋ],其他辅音不能出现在音节末充当韵尾;(二)、辅音群少。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通用词推荐说明:此表推荐用括号前的词,括号内的词尽量不用。
A艾窝窝(爱窝窝)B疤瘌(疤拉)跋前疐后(跋前踬后)把式(把势)白茬(白楂、白槎、白碴)斑白(班白)斑驳(班驳)般配(班配)斑斓(斒斓)版筑(板筑):土木营造的事情。
板型(版型):样式、款式。
苞谷、苞米(包谷、包米):玉米。
保镖(保镳)曝光(暴光)卑辞(卑词):谦恭的话。
贝斯(贝司):多指低音电吉他。
备不住(背不住):说不定,或许。
悖晦(背晦):糊涂,多指老年人。
悖理、悖谬(背理、背谬)背时(悖时):不合时宜,倒霉。
背搭子(被褡子):出门时用来装被褥、什物等的布袋。
比画(比划)笔芯(笔心)筚路蓝缕(荜路蓝缕):形容创业的艰苦。
觱篥(筚篥、觱栗):古代一种管乐器。
愊忆(腷臆):烦闷。
辩白(辨白)辩证(辨证):仅表辨析考证义时通用。
辨证(辨症):辨别症候。
辨正(辩正):辨明是非,改正错误。
辩词(辩辞):辩解的话。
标榜(摽榜)拨浪鼓(波浪鼓)波罗蜜(菠萝蜜):一种植物及其果实。
勃谿(勃豀):家庭中的争吵。
脖颈(脖梗)擘画(擘划):筹划,布置。
峬峭(逋峭、庯峭):形容风姿、文笔优美。
补缺(补阙)C菜籽(菜子)菜籽油(菜子油)仓促(仓猝)鸧鹒(仓庚):黄鹂。
仓皇(仓黄、仓惶、苍黄)草帽辫(草帽缏):用麦秆一类东西编成的扁平的带子。
册页(册叶):分页装裱的字画。
厕足(侧足):插足、涉足。
岔流(汊流)差使(差事):在泛指职务或官职时通用。
掺兑、掺和、掺假、掺杂(搀兑、搀和、搀假、搀杂)铲除(刬除)常性(长性):指能坚持做某事的性子时通用。
常川(长川):经常地、连续不断地。
惝恍(惝怳):失意,不高兴;迷迷糊糊,不清楚。
唱功(唱工):戏曲中的歌唱艺术。
潮乎乎(潮呼呼):微湿的样子。
车把式(车把势):赶大车的人。
撤销(撤消)趻踔(踸踔):跛行、跳跃。
撑竿跳高(撑杆跳高)成分(成份)承想(成想)成荫(成阴):绿树成荫。
呈正(呈政):敬辞,把自己的作品送请别人批评改正。
描写溪流词语2字涓涓、潺潺、淙淙、叮咚、粼粼一、涓涓[juānjuān]细水慢流的样子:~清泉。
引证:叶圣陶《倪焕之》:“现在,小小的一个窟窿凿开了。
始而涓涓地,继而滔滔地,不休不息地倾泻着。
”二、潺潺[chánchán]形容溪水、泉水等流动的声音:~流水。
评注:周立波《教育工作志异》:“五月里的一个晚上,大雨才停在。
跌了水的山溪潺潺地嘈杂。
”三、淙淙[cóngcóng]流水的声音:泉水~。
引证:巴金《春》:“溪水淙淙地流着。
”四、叮咚[dīngdōng]形容玉石、金属等撞击或水滴落下的声音:玉佩~。
泉水~。
也作丁冬、丁东。
评注:碧野《山泉水冷》:“在一个深谷里,山风送去铁马的叮咚。
”五、粼粼[línlín]形容水、石等透亮的样子:水波~。
引证:郁达夫《薄奠》中:“河道虽比不上朝阳门外的运河那么宽,但春秋雨霁,绿水粼粼,也尽可以浮着锦帆,乘风南下。
”1.小溪从密林里流进空地上,水面在艳阳朗可挡宽广了出来。
这儿水中窜出了第一朵小黄花,除了像是蜂房似的一片青蛙卵,已经相当明朗了,从一颗颗透明体里可以看见黑黑的蝌蚪。
也在这儿的水上,存有许多几乎同跳蚤那样大的浅蓝色的苍蝇,贴有水面飞一会就落到水中;它们无人知晓从哪儿飞出,落到这儿的水中,它们的急促的生命,就似的这样一飞一落。
存有一只水生大甲虫,像是铜一样亮闪闪,在平淡的水上落。
一只姬蜂往四面八方乱跑,水面却纹丝不动。
一只黑星徐粉蝶,又小又艳丽,在平淡的水上翩翩飞舞。
这水湾周围的小水洼里布满了花草,早春柳树的枝条也已开花,茸茸的像是黄毛小鸡。
2.那柔曼如提琴者,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那清脆如弹拨者,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那厚重如倍司轰响者,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定是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下深潭。
至于泉水绕过树根,清流拍打着卵石,则轻重缓急,远近高低,各自发出不同的音响。
这万般泉声,被一支看不见的指挥棒编织到一起,汇成一曲奇妙的交响乐。
拟声词的四字词语如雷贯耳:贯:贯穿,进入。
响亮得象雷声传进耳朵里。
形容人的名声大。
声如洪钟:洪:大。
形容说话或歌唱的声音洪亮,如同敲击大钟似的。
哀声叹气:因伤感难过或悲愤而收到感叹的声音。
唉声叹气:因伤感郁闷或悲痛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嗳声叹气:因伤感、烦躁或悲愤而收到叹息声。
鼻息如雷:鼻息:鼾声。
打呼噜的声音就象打雷一样响。
形容熟睡时鼾声大作。
不断如带:犹不绝如缕。
多形容局面危难或声音、气息等高亢些微、时断时续。
大音希声:指最大最美的声音乃无声之音。
咄咄逼人:咄咄:并使人惊讶的声音。
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并使人沮丧。
也所指形势发展快速,给人压力。
咄咄怪事:表示吃惊的声音。
形容不合常理,难以理解的怪事。
咄嗟叱咤:咄嗟、劲歌:发狂时大声呵叱、叫卖。
形容发狂时大声喊叫的声音。
扼腕叹息:扼:握住,抓住。
握着手腕发出叹息的声音。
形容十分激动地发出长叹的情态。
耳听八方:耳朵同时察听到各方面去的声音。
形容人很机警。
发聋振聩:聩:耳聋。
声音很大,连耳聋的人也听得见。
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麻木的人。
发蒙奋聩:声音非常大,连耳聋的人也需使。
比喻用语言文字唤起麻木的人。
沸反盈天:沸:滚翻;盈:充满。
声音象水开锅一样沸腾翻滚,充满了空间。
形容人声喧闹,乱成一片。
沸天震地:形容声音极其连绵不绝。
风风韵韵:①形容韵致、意态美好。
②声音悠长婉转的样子。
蜂目豺声:眼睛象蜂,声音象豺。
形容人相貌凶残,声音可怕。
凤鸣鹤唳:形容优美的声音。
俯仰唯唯:唯唯:应允的声音。
摇头应允。
比喻恭敬地应付。
改弦更张:更:改换;张:给乐器上弦。
改换、调整乐器上的弦,使声音和谐。
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计划、方法。
宣扬喧阗:形容音乐演奏的声音喧闹冷清。
鼓乐喧天:鼓:弹奏。
喧天:声音大而嘈杂。
弹奏着各种乐器,声响大得直冲云天。
形容十分欢乐热闹。
鼓衰力尽:锣:战鼓声;衰:些微。
战鼓声音些微,力量已经耗尽。
形容战争吻合失利时的惨状。
也形容文章的末尾懈怠无力。
怪声怪气:形容声音、语调、唱腔等滑稽或古怪难听。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二册《识字1》有泉水丁冬这一短语,很多家长提出质疑:是不是教材写错字了,应该写成泉水叮咚。
其实,叮咚丁冬及另一个词丁东是一组异形词。
作为小学生使用的语文教材到底使用哪一个最为合宜?对此,我们进行了细致地考察分析。
在占代汉语部分,叮咚一词主要描写砧杵、环佩、铙钹、琵琶、弦索之声,最早见于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银河光显天弥亮,野径荒凉草更深;砧杵叮咚敲别院,关山杏鸾动乡心。
在这里,叮咚用来描写捣衣石和棒槌碰撞发出的声音。
其他的再如: 1.正说着,只见使了个丫头来叫薛嫂。
不多时,只闻环佩叮咚,兰麝馥郁。
薛嫂忙掀开帘子,妇人出来。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 2.于是二人别厂惜春,离了蓼风轩,弯弯曲曲,走近潇湘馆,忽听得叮咚之声。
妙玉道:那里的琴声?(曹雪芹《红楼梦》)丁冬一词主要描写环佩、铃索、雨水之声,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二册《识字1》有泉水丁冬这一短语,很多家长提出质疑:是不是教材写错字了,应该写成泉水叮咚。
其实,叮咚丁冬及另一个词丁东是一组异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