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ppt课件:瑶族舞曲(舞蹈欣赏)
- 格式:ppt
- 大小:602.50 KB
- 文档页数:5
大班音乐活动——欣赏《瑶族舞曲》•相关推荐大班音乐活动——欣赏《瑶族舞曲》大班音乐活动——欣赏《瑶族舞曲》1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尝试创编歌曲的新唱法,体验其乐趣。
2、学会有效的控制自己的音量。
重点难点:学唱歌曲,尝试创编歌曲的新唱法,体验其乐趣教学准备:音乐录音带教学过程:一、学歌词。
教师带领幼儿按歌曲节奏说歌词。
二、听歌曲。
播放歌曲录音,幼儿欣赏。
三、游戏"点兵点将"。
玩法:幼儿手拉手站成圆圈,教师在圆内沿圆圈逆时针行走,边走边唱歌曲,同时和着节奏用手逐一轻拍幼儿肩膀,当唱完最后一句,手拍在谁的肩上,谁就学两声小狗叫。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鼓励幼儿跟唱。
四、游戏"录音机"。
玩法:幼儿做录音机,教师做开录音机的人。
大班音乐活动——欣赏《瑶族舞曲》2教学内容:从头唱到脚教学目标:1.认识身体的各个部位;2.有兴趣地演唱歌曲,学会仿编歌词。
教学准备:牵线娃娃一个。
教学过程:一、从头说到脚1.我们身上都有什么呀?让我们从头到脚来说说看好吗?幼儿边拍手边有节奏,有顺序从上到下说说。
2.请幼儿两两对坐,互相边说边怕对方身体部位。
二、从头动到脚1.我们身体那些地方可以动?(头、手、脚、腰……)出示“开心娃娃”,让我们和它一起来动动自己的身体。
2.学会说“动动我的头呀”、“动动我的肩”。
三、从头唱到脚1.教师示范唱。
2.请幼儿烁烁听到了什么?3.教师唱,幼儿哼唱,并学念歌词。
4.学唱,一边动身体,一边唱歌。
5.幼儿模仿编歌词,并配上动作表演。
大班音乐活动——欣赏《瑶族舞曲》3活动目标:1、让幼儿感受三拍子音乐宁静、柔和的气氛,让幼儿在听听、跳跳、画画中熟悉歌词。
2、引导幼儿创编动作,边跟唱边游戏,培养幼儿相互合作的能力。
3、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4、感受歌曲柔和、舒缓的旋律,理解歌词的含义。
5、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1、活动前熟悉乐曲的旋律节奏。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瑶族舞曲》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音乐活动教材第四章《民族音乐欣赏》中的《瑶族舞曲》。
该舞曲以瑶族民间音乐为素材,旋律优美,节奏明快,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解瑶族音乐的特点;学唱《瑶族舞曲》;通过舞曲学习瑶族舞蹈的基本动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瑶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培养对我国民族音乐的热爱。
2. 学会演唱《瑶族舞曲》,提高幼儿的音乐表现力和节奏感。
3. 学习瑶族舞蹈的基本动作,锻炼幼儿的肢体协调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唱《瑶族舞曲》,掌握瑶族舞蹈的基本动作。
难点:瑶族音乐节奏的把握,舞蹈动作的连贯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音响设备、钢琴、教学课件。
学具:小铃铛、手帕、舞蹈服装。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邀请一位穿着瑶族服装的教师,为幼儿讲述瑶族的音乐和舞蹈特点,激发幼儿兴趣。
2. 新歌教学(10分钟)a. 播放《瑶族舞曲》,让幼儿感受音乐的风格特点。
b. 教唱《瑶族舞曲》,注意指导幼儿掌握节奏和音准。
c. 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舞蹈教学(10分钟)a. 示范瑶族舞蹈的基本动作,让幼儿观察并模仿。
b. 分步骤教授舞蹈动作,注意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
c. 分组练习,教师指导。
4. 随堂练习(10分钟)a. 幼儿分组演唱《瑶族舞曲》,同时展示舞蹈动作。
b. 教师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a. 邀请部分幼儿展示所学舞蹈动作。
b. 全体幼儿一起演唱《瑶族舞曲》,感受瑶族音乐的魅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瑶族舞曲》2. 板书内容:a. 瑶族音乐特点b. 《瑶族舞曲》歌词c. 瑶族舞蹈基本动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为家人演唱《瑶族舞曲》,并展示所学的舞蹈动作。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新歌教学、舞蹈教学等环节,让幼儿了解了瑶族音乐和舞蹈的特点,提高了幼儿的音乐素养和肢体协调能力。
幼儿园大班精品教案《瑶族舞曲》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选自大班艺术领域,以《瑶族舞曲》为主题,开展音乐欣赏与舞蹈实践活动。
教材涉及章节:《瑶族舞曲》选自我国民间音乐教材第四章《民族音乐欣赏》。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瑶族音乐特点,学习《瑶族舞曲》的基本旋律,掌握舞蹈动作,体验瑶族民间舞蹈的风格。
二、教学目标1. 感知瑶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培养幼儿对我国民族音乐的热爱。
2. 学会《瑶族舞曲》的基本旋律,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和舞蹈表现力。
3. 增进幼儿对瑶族文化的了解,培养幼儿的民族团结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瑶族舞曲的节奏感和舞蹈动作的协调性。
教学重点:瑶族音乐的特点,掌握《瑶族舞曲》的基本旋律和舞蹈动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音响设备、瑶族服饰、舞蹈道具。
学具:小鼓、铃铛、舞蹈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身着瑶族服饰,以故事形式介绍瑶族文化,激发幼儿兴趣。
2. 新课内容展示:a. 播放《瑶族舞曲》,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风格特点。
b. 教师示范舞蹈动作,引导幼儿学习舞蹈。
c. 分组练习舞蹈动作,教师指导。
3. 实践活动:a. 随堂练习:幼儿分组进行舞蹈表演,教师点评指导。
b. 情景剧表演:结合瑶族节日,编排情景剧,让幼儿参与其中。
六、板书设计1. 《瑶族舞曲》2. 内容:a. 瑶族音乐特点:旋律优美、节奏明快。
b. 《瑶族舞曲》基本旋律:教师简谱展示。
c. 舞蹈动作:图示展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人展示本节课所学的《瑶族舞曲》舞蹈。
2. 答案:舞蹈动作准确,节奏感良好,能表现出瑶族舞蹈的风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a. 开展瑶族文化主题活动,如:瑶族服饰展示、瑶族美食制作等。
b. 引导幼儿关注其他民族的音乐和舞蹈,培养幼儿的跨文化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展示2. 教学目标的制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4.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5. 板书设计的信息准确性与直观性6. 作业设计的实操性与反馈机制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应用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展示教学内容的选择需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点。
幼儿园中班打击乐:《瑶族舞曲》【活动目的】1、感受乐曲优美舒展的旋.律,学习看图谱用声势动作拍手跺脚表现乐曲的节奏。
2、体验和老师同伴玩节奏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欣赏瑶族服饰瑶族舞蹈等图片,初步懂得瑶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以及瑶族的基本舞到动作两三个。
2、物质材料准备:节奏图谱课件小鼓一面小铃若干。
【活动过程】一、情景导入教师跳一两个瑶族的舞蹈动作让幼儿说说是什么动作?是哪个民族的?师:今天老师的心情可好了,想给宝贝们跳两个舞蹈的动作,请大家来看看时那个民族的? (让幼儿感受瑶族舞蹈的优美以及为下面的活动环节做准备)看完舞蹈,幼儿都知道是瑶族的舞蹈。
二、视听结合欣赏音乐,欣赏第一遍。
师:大家都知道是瑶族的舞蹈,瑶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瑶族的小伙子姑娘们可喜欢跳舞了,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 -首瑶族的曲子,它的名字叫《瑶族舞曲》,这首<《瑶族舞曲》由好几段组成,现在我们一起来安静地听- -听这首《瑶族舞曲》段的音乐。
听完之后请宝贝们告诉我:你听完这首曲子你感觉怎么样?幼儿:轻柔的缓慢的舒展的节奏鲜明,旋律优美等等。
师小结。
(在音乐的教学中让孩子感受音乐的美才会激起他们对节奏的兴趣所以在这个环节我主要让大家感受音乐的情绪情感)欣赏第二遍,感受节奏师:刚才老师发现宝贝们做出了很多很美的动作,有的小朋友拍肩膀,有的小朋友摇晃身体,现在我们再来欣赏一遍,大家用好看的动作我们一起跟着这首歌的节奏来表演。
(在打击乐里让孩子感受节拍很重要,只有知道了节拍是几拍子的才会打好节奏,所以在这个环节我主要让孩子感受节拍并会用身体的某些动作来表现节拍)三、玩声势游戏,用身体动作表现音乐启发幼儿打好| |的节奏师:刚才小朋友有听到打鼓的声音,那你们知道鼓用什么节奏来打吗?(咚咚咚)引导幼儿一起来拍||(师写出||),让幼儿理解本条节奏的拍法。
(让幼儿感受基本的节奏型,并拍好节奏,为下面的打击乐演奏做好准备)出示图谱,启发幼儿阅读图谱,,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再次欣赏乐曲。
幼儿园大班教案《瑶族舞曲》含反思一、课程概要本次课程主要介绍瑶族舞曲和瑶族舞蹈文化,让幼儿了解和感受不同民族的舞蹈文化魅力,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同时也培养他们的协作能力和肢体协调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瑶族舞曲的基本节奏、音乐特点和舞蹈风格•能够模仿并学习瑶族舞曲的基本动作和姿势2. 能力目标•能够通过跟随音乐进行简单的舞蹈表演•能够与同学协作完成任务,增强团队意识3. 情感目标•增强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尊重和认知•增强幼儿自信心和表现欲,培养他们的自我价值感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瑶族舞曲的基本节奏、音乐特点和舞蹈风格•多样化的舞蹈动作,强化跳跃感和肢体协调性2. 教学难点•幼儿对瑶族舞曲的理解能力和跟随能力•幼儿对于多样化舞蹈动作的接受和学习能力四、教学准备•舞蹈教材•音乐播放器•移动音响设备•舞蹈道具(如绸带等)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10分钟)•借助音乐,引导幼儿按照老师的示范进行简单的肢体活动,以增强身体感知和活动准备。
2. 舞曲学习(20分钟)•通过音乐播放器,给幼儿播放瑶族舞曲。
请幼儿仔细听一遍,并跟随老师模仿简单的基本动作和姿势,包括手臂的舞姿和足部的跳跃节奏。
•分组训练:将全班幼儿分成小组,孩子们轮流表演模仿瑶族舞曲的舞步。
整合每个小组的舞步,形成简单的教学版瑶族舞曲。
3. 舞曲展示(10分钟)•让4-5位幼儿上台扮演瑶族舞曲表演者。
全班幼儿跟随音乐一起跳跃,完成自己“专属”的瑶族舞曲。
4. 反思(10分钟)•老师和幼儿一起回顾整个活动,讨论并总结本次舞曲学习和表演。
问他们有什么难点,作为教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予以改进提高。
六、课后延伸针对本节课拓展延伸的有:1.带领幼儿阅读瑶族文化相关书籍,再次加深对瑶族文化的了解。
2.让幼儿制作一些瑶族舞曲相关的美术作品,如扇子等。
七、教学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表现出较高的跟随与表演能力,更好地了解和感受瑶族舞蹈文化。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瑶族舞曲》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材第四章《民族音乐欣赏》中的《瑶族舞曲》。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瑶族的音乐特点,学习瑶族舞曲的基本节奏和舞蹈动作,欣赏瑶族舞曲《月光下的凤尾竹》,学唱歌曲并表演舞蹈。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瑶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培养对我国民族音乐的热爱。
2. 学习瑶族舞曲的基本节奏和舞蹈动作,提高幼儿的音乐表现力和肢体协调能力。
3. 通过欣赏、学唱和表演,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瑶族舞曲的节奏和舞蹈动作。
教学重点:瑶族音乐的特点,学唱歌曲《月光下的凤尾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录音机、音响、瑶族舞蹈视频、凤尾竹图片、节奏卡片。
2. 学具:手鼓、舞蹈服装、头饰。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凤尾竹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瑶族的风土人情,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1)欣赏瑶族舞曲《月光下的凤尾竹》,让幼儿感受瑶族音乐的风格特点。
(2)学习歌曲:教师带领幼儿学唱歌曲,注意音准、节奏的掌握。
(3)学习舞蹈:教师分解舞蹈动作,并示范,幼儿跟随学习。
3. 实践情景引入:(1)分组进行舞蹈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节奏卡片,讲解瑶族舞曲的基本节奏,并进行示范。
5. 随堂练习:幼儿分组进行节奏练习,教师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瑶族舞曲》2. 板书内容:(1)瑶族音乐特点(2)歌曲《月光下的凤尾竹》(3)舞蹈动作分解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为家长表演本节课学习的《月光下的凤尾竹》舞蹈。
答案:根据课堂学习,幼儿自行编排舞蹈动作,为家长表演。
2. 作业题目:用瑶族舞曲的节奏,创作一首简短的歌曲。
答案:幼儿可以自由发挥,创作一首具有瑶族特色的小歌曲。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教学目标基本达成,幼儿对瑶族音乐和舞蹈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但在舞蹈动作的掌握方面,部分幼儿还需加强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