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承压片面积自动换算表
- 格式:pdf
- 大小:67.92 KB
- 文档页数:2
注塑模具设计标准QR-ZY-GC-001 版本 2015一:关于司筒(推管)、顶针(推杆)的强度计算1:压曲负载 F[kgf]的计算 顶针的压曲强度计算通常利用欧拉公式: F=n×π2×A×E×( K )2L2:压缩负载 F1[kgf]的计算: 压缩负载是指熔融状树脂在填充,保压时施加到顶针上的负载。
F1=p×A n:支承条件常数 直杆时:n=4 台阶时:n=2.05 A:截面积[单位 mm] 圆截面:π ×d2 4 π 环形截面: ×(d2-d12) 4E:纵向弹性模量:21000[kgf/mm2]=2.1×105MPa=2.1×106 kgf/cm2 K:截面惯性半径 圆截面 环形截面 K=I / A (mm)K=d/4(mm) K=√d2+d12/16 (mm)I: 截面惯性矩[mm4] 圆截面: 环形截面:π ×d4 64 I= π ×(d4-d14) 64I=P: 型腔内压强[kgf/mm2] 3: 安全率的计算:1S=F >1 F1注塑模具设计标准QR-ZY-GC-001 版本 2015二:关于悬臂梁结构的最大挠度(δmax)计算公式 1:型芯前端有集中负载 δmax=Fl3/3EI δmax:最大挠度(cm) F: E: I: 集中负载(kgf/cm2) 纵向弹性模量 截面抗弯惯量(cm4)[惯性矩]Fl此公式同样可以计算斜顶杆的直径注:δ:斜顶杆变形量(cm);F:斜顶头的重力(kgf);E:纵向弹性模量 2.1x106(kgf/cm2);I:截面抗弯 惯性矩(cm4)。
2:型芯侧面有均布负载 δmax=ql4/8EI q: E: I: = Fl3/8EI q×l=F δmax:最大挠度(cm) 均布负载(kgf/cm); l 指型芯悬于模板的长度 纵向弹性模量 截面抗弯惯量(cm )[惯性矩]4ql实际上,熔化树脂会瞬间流向型芯的周围,因此只受单方向压力作用的可 能性极小。
注塑成型相关的计算公式1)注塑容积=注塑重量m /比重系数k a(g)2)填充压力P f=流动系数K f(bar/mm)×壁厚系数K S×流程f w壁厚系数KS(h壁厚)h(㎜) K S h(㎜) K S h(㎜) K S h(㎜) K S0.4 11.9 0.8 4.5 1.4 1.5 2.0 0.70.5 9.2 1.0 3.0 1.6 1.1 2.5 0.50.6 7.3 1.2 2.1 1.8 0.9 5.0 0.53)锁模力FS=投影面积A PROJ×(型腔压力+100)÷100(KN)4)最短冷却时间计算公式:T冷却时间=〔h2/(π2×aeff)〕ln[(4/π)×(T1-T2)/(Te-T2)]式中:h:产品厚度(mm)。
以产品最大厚度计算。
试啤后,测量出产品厚度,或3D图上标示出;π:圆周率,3.14;aeff:聚合物热扩散系数。
查表可得或计算出;aeff = K÷(P×Cp) 其中:K=热导性系数;P=材料密度;Cp=比热T1:熔体温度(℃)。
可用探针测量得知,可近似看为料温前段的设定温度。
T2:模具表面温度(℃)。
可用温度计测量得知。
Te:热变形温度或取出时产品表面温度。
查材料物性表可得知或用温度计测量;限度:产品不凹陷与变形时的温度。
取出产品时,产品表面温度一定要低于热变形温度15℃以下才可,否则,产品顶出时会顶串,不能抵抗顶出的摩擦力;产品结构越复杂及脱模斜度越小,产品顶出时的摩擦力越大,则要求产品表面温度要更低。
以产品顶出不顶高为届,此时T3以测量产品的表面温度为准。
附表:常用塑料的热变形温度与导热系数a备注:玻璃纤维增强后,热变形温度会有所提高。
材料HIPS GPPS PMMA PP AS PVC PVC硬CA PPSUT3(℃) 77 85 85 82 90.5 51.6 71 65.5 165.5a (in2/s)×10-40.81 1.31 1.53 1.01 1.17 1.15 1.42 2.00 2.51材料PC ABS POM PA66 PET PBT LDPE MDPE HDPET3(℃) 126.5 82 110 171 71 87.8 48.8 60 76.6a (in2/s)×10-4 1.68 2.56 1.73 2.09 1.48 1.48 2.43 2.71 3.45)最大注塑速率(cm3/s)=最大注射量(cm3)÷注射时间(S)=(π/4)×〔螺杆直径(cm)〕2×最大注射速度(cm/s)6)最大注射速度(cm/s)=螺杆行程(cm)/注射时间(S)= 〔螺杆行程(cm)×最大注塑速率(cm3/s)〕÷最大注射量(cm3)7)最大注射量(cm3)=(π/4)×〔螺杆直径(cm)〕2×最大螺杆行程(cm)8)最大螺杆转速n=(60×V)÷(π×D S)(圈/分钟)V:每种胶料的最大允许螺杆线速度;查表D S:螺杆直径;9)热量损失=m×∆H。
注塑工作常用计算公式1.锁模力 F(TON) F=Am*Pv/1000F:锁模力 TONAm:模腔投影面积 CM2Pv:充填压力 KG/CM2(一般塑胶材料充填压力在150-350KG/CM2)(流动性良好取较底值,流动不良取较高值)充填压力/0.4-0.6=射出压力例:模腔投影面积 270CM2 充填压力 220KG/CM2锁模力=270*220/1000=59.4TON2.射出压力 Pi KG/CM2 Pi=P*A/AoPi: 射出压力P:泵浦压力A:射出油缸有效面积Ao:螺杆截面积A= π*D2/4 D:直径π:圆周率 3.14159例1:已知泵浦压力求射出压力?泵浦压力=75 KG/CM2 射出油缸有效面积=150CM2螺杆截面积=15.9CM2(∮45)Pi=75*150/15.9=707 KG/CM2例2:已知射出压力求泵浦压力?所需射出压力=900 KG/CM2 射出油缸有效面积=150CM2螺杆截面积=15.9CM2(∮45)泵浦压力P= Pi*Ao/A=900*15.9/150=95.4 KG/CM23.射出容积 V CM3 V= π*Do2/4*STV:射出容积 CM3π:圆周率Do:螺杆直径 CMST:射出行程 CM例:螺杆直径 42mm 射出行程 165mmV= π*4.2*4.2/4*16.5=228.6CM34.射出重量G Vw=V*η*δVw:射出重量 GV:射出容积η:比重δ:机械效率例:射出容积=228.6 CM3 机械效率=0.85 比重=0.92射出重量 Vw=228.6*0.85*0.92=178.7G5.射出速度 S CM/SEC S=Q/AS:射出速度 CM/SEC Qr:泵浦吐出量(每回转/CC)CC/REV A:射出油缸有效面积 CM2 Q=Qr*RPM/60 (每分钟/L)Q:泵浦吐出量 RPM:马达回转数/每分钟例:马达转速 1000RPM 泵浦吐出量85 CC/REV射出油缸有效面积 140 CM2S=85*1000/60/140=10.1 CM/SEC6.射出率 Sv G/SEC Sv=S*AoSv:射出率G/SECS:射出速度CM/SECAo:螺杆截面积例:射出速度=10CM/SEC 螺杆直径∮42面积=3.14159*4.2*4.2/4=13.85CM2Sv=13.85*10=138.5G/SEC微注塑整理,转载需注明来源,未注来源将视为侵权。
2015-03-061.锁模力F(TON)F=Am*Pv/1000F:锁模力TONAm:模腔投影面积CM2Pv:充填压力KG/CM2(一般塑胶材料充填压力在150-350KG/CM2)(流动性良好取较底值,流动不良取较高值)充填压力/0.4-0.6=射出压力例:模腔投影面积270CM2 充填压力220KG/CM2 锁模力=270*220/1000=59.4TON2.射出压力Pi KG/CM2 Pi=P*A/AoPi: 射出压力P:泵浦压力A:射出油缸有效面积Ao: 螺杆截面积A= π*D2/4 D:直径π:圆周率3.14159例1:已知泵浦压力求射出压力?泵浦压力=75KG/CM2 射出油缸有效面积=150CM2螺杆截面积=15.9CM2(∮45)Pi=75*150/15.9=707 KG/CM2例2:已知射出压力求泵浦压力?所需射出压力=900KG/CM2 射出油缸有效面积=150CM2螺杆截面积=15.9CM2(∮45)泵浦压力P=Pi*Ao/A=900*15.9/150=95.4 KG/CM2 3.射出容积V CM3 V= π*Do2/4*STV:射出容积CM3 π:圆周率Do:螺杆直径CMST:射出行程CM例:螺杆直径42mm 射出行程165mmV= π*4.2*4.2/4*16.5=228.6CM34.射出重量G Vw=V*η*δVw:射出重量G V:射出容积η:比重δ:机械效率例:射出容积=228.6 CM3 机械效率=0.85比重=0.92射出重量Vw=228.6*0.85*0.92=178.7G5.射出速度S CM/SEC S=Q/AS:射出速度CM/SEC Qr:泵浦吐出量(每回转/CC)CC/REV A:射出油缸有效面积CM2 Q=Qr*RPM/60 (每分钟/L)Q:泵浦吐出量RPM:马达回转数/每分钟例:马达转速1000RPM 泵浦吐出量85CC/REV射出油缸有效面积140 CM2S=85*1000/60/140=10.1 CM/SEC6.射出率Sv G/SEC Sv=S*AoSv:射出率G/SEC S:射出速度CM/SECAo:螺杆截面积例:射出速度=10CM/SEC 螺杆直径∮42面积=3.14159*4.2*4.2/4=13.85CM2Sv=13.85*10=138.5G/SEC。
1.锁模力 F(TON)公式:F=Am*Pv/1000F:锁模力:TON Am:模腔投影面积:CM2Pv:充填压力:KG/CM2(一般塑胶材料充填压力在150-350KG/CM2)(流动性良好取较底值,流动不良取较高值)射出压力=充填压力/0.4-0.6例:模腔投影面积 270CM2 充填压力 220KG/CM2锁模力=270*220/1000=59.4TON2.射出压力 Pi(KG/CM2)公式:Pi=P*A/Ao即:射出压力=泵浦压力*射出油缸有效面积÷螺杆截面积Pi: 射出压力 P:泵浦压力 A:射出油缸有效面积Ao:螺杆截面积A=π*D2/4 D:直径π:圆周率3.14159例1:已知泵浦压力求射出压力?泵浦压力=75KG/CM2 射出油缸有效面积=150CM2螺杆截面积=15.9CM2(∮45mm)公式:2〒R2即:3.1415*(45mm÷2)2=1589.5mm2Pi=75*150/15.9=707 KG/CM2例2:已知射出压力求泵浦压力?所需射出压力=900KG/CM2 射出油缸有效面积=150CM2螺杆截面积=15.9CM2(∮45)泵浦压力P= Pi*Ao/A=900*15.9/150=95.4 KG/CM23.射出容积 V(CM3)公式:V= π*(1/2Do)2*ST即:射出容积=3.1415*半径2*射出行程V:射出容积CM3 π:圆周率 3.1415 Do:螺杆直径 CMST:射出行程 CM例:螺杆直径 42mm 射出行程 165mmV= π*(4.2÷2)2*16.5=228.6CM34.射出重量 Vw(g) 公式:Vw=V*η*δ即:射出重量=射出容积*比重*机械效率Vw:射出重量 g V:射出容积η:比重δ:机械效率例:射出容积=228.6CM3 机械效率=0.85 比重=0.92射出重量Vw=228.6*0.85*0.92=178.7G5.射出速度 S(CM/SEC)公式:S=Q/A即:射出速度=泵浦吐出量÷射出油缸有效面积S:射出速度 CM/SECA:射出油缸有效面积 CM2Q:泵浦吐出量 CC/REV公式:Q=Qr*RPM/60 (每分钟/L)即:泵浦吐出量=泵浦每转吐出量*马达回转数/每分钟Qr:泵浦每转吐出量(每回转/CC)RPM:马达回转数/每分钟例:马达转速 1000RPM/每分钟泵浦每转吐出量85 CC/RPM射出油缸有效面积 140 CM2S=85*1000/60/140=10.1 CM/SEC6.射出率 Sv(G/SEC)公式:Sv=S*Ao即:射出率=射出速度*螺杆截面积Sv:射出率G/SEC S:射出速度CM/SEC Ao:螺杆截面积例:射出速度=10CM/SEC 螺杆直径∮42面积=3.14159*4.2*4.2/4=13.85CM2Sv=13.85*10=138.5G/SEC一.理论出容积:(π/4=0.785)(1)螺杆直径²*0.785*射出行程=理论射出容积(cm³);(2)理论射出容积/0.785/螺杆直径=射出行程(cm).二.射出重量:理论射出容积*塑料比重*射出常数(0.95)理想=射出重量(gr);三.射出压力:(1)射出缸面积²/螺杆面积²*系统最大压力(140kg/cm²)²=射出压力(kg/cm²);(2)射出缸直径²/螺杆直径²*系统最大压力(140kg/cm²)=射出压力(kg/cm²);(3)料管组合最大射出压力*实际使用压力(kg/cm²)/系统最大压力(140kg/cm²)=射出压力(kg/cm²).四.射出速率:(1)螺杆面积(cm²)*射出速度(cm/sec)=射出速率(cm³/sec);(2)螺杆直径(cm²)*0.785*射出速度(cm/sec)=射出速度(cm³/sec).五.射出速度:(1)射出速率(cm³/sec)/螺杆面积(cm²)=射出速度(cm/sec);(2)泵浦单转容积(cc/rev)*马达转速(rev/sec)/60(秒)/射出面积(cm²)=射出速度(cm/sec).(马达转速RPM:60HZ------1150,50HZ-----958)六.射出缸面积;(1)射出压力(kg/cm²)/系统最大压力(140kg/cm²)*料管面积(cm²)=射出缸面积(cm²);(2)单缸---(射缸直径²-柱塞直径²)*0.785=射出缸面积(cm²);双缸---(射缸直径²-柱塞直径²)*0.785*2=射出缸面积(cm²).七.泵浦单转容积:射出缸面积(cm²)*射出速度(cm/sec)*60秒/马达转速=泵浦单转容积(cc/sec).(马达转速RPM: 60HZ------1150,50HZ-----958)八.螺杆转速及油压马达单转容积:(1)泵浦单转容积(cc/rec)*马达转速(RPM)/油压马达单转容积=螺杆转速;(2)泵浦单转容积(cc/rec)*马达转速(RPM)/螺杆转速=油压马达单转容积.九.射出总压力:(1)系统最大压力(kg/cm²)*射出缸面积(cm²)=射出总压力(kg);(2)射出压力(kg/cm²)*螺杆面积(cm²)=射出总压力(kg).十.盎司及相关单位换算:(1)1盎司(oz)=28.375公克(gr);(2)1磅(ib)=16盎司(oz);(3)1公斤(kg)=2.2磅(ib);即:1斤=1.1磅;(4)1磅(ib)=454公克(gr)=0.454公斤(kg).十一.关模力:(1)曲手式:关模缸面积(cm²)*系统最大压力(140kg/cm²)/1000*曲手放大率(20-50)=关模力(Ton)(2)单缸直压式:关模缸面积(cm²)*系统最大压力(140kg/cm²)/1000=关模力(Ton)十二.道柱直径和关模力的公式:道柱直径²(cm²)*0.785*杨氏系数(scm4约1000kg/cm²)*4=关模力概值(Ton).十三.成品排列投影面积和关模力关系公式:成品排列投影面积(寸²)*标准厚度(1.5mm)/成品平均厚度(mm)*使用原料常数/PS原料常数(1)=关模力(Ton);(1)成品排列投影面影以射入浇口为圆心,长边为半径计算出直径;排列直径²(寸²)*0.785=成品排列投影面积(寸²).(2)使用原料常数,以概略经验值计算,以流动性良劣比PS好的列为1以下;比PS不好的列为1以上.如:ABS 1.05; AS 1.2; PMMA 1.3; PC 1.6; PBT 0.9;PP 0.7; PE 0.7-0.8;塑胶钢 0.8; NILON 0.7-0.9¨¨¨等.各种原料亦分不同等级,宜多了解只付参与.(3)和射出从向的成品部份之要求,如杯子的高度部份大约以投影面积的30%计算即可. 十四.托模力:托模缸面积(cm²)*系统最大压力(140kg/cm²)/1000=托模力(Ton)十五.电力单位:1马力(HP)=0.754千瓦(KW);1千瓦(KW)=1.326马力(HP)=1000瓦(W);1千瓦(KW)=1度电计量单位(1KW/Hr).十六.泵浦大小和马力关系:P=最大使用压力(如:125kg/cm².140kg/cm²);Q=油泵浦一分钟吐出量(L/min);Q=油泵浦单转容积(cc/rec)*马达转速(RPM)/1000=油泵浦一分钟吐出量(L/min).适用马力:P*Q/540=HP;P*Q/612=KW.所配合马达可达不降速的最高压力(LP):HP*450/Q=LP;KW*612/Q=LP.十七.计算使用电力:(马达容量+电热容量+烘干机容量)*用电常数(约40%)=实际每小时用电量(度,KW/Hr).第三载A:什么是注塑机的射出能力?射出能力=射出压力(kg/cm2)×射出容积(cm3)/1000B:什么是注塑机的射出马力?射出马力PW(KW)=射出压力(kg/cm2)×射出率(cm3/sec)×9.8×100%C:什么是注塑机的射出率?射出率V(cc/sec)=π/4×d2×γd2::料管直径γ:料的密度D:什么是注塑机的射胶推力?射胶推力F(kgf)=π/4(D12-D22)×P×2D 1:油缸内径 D2:活塞杆外径 P:系统压力E:什么是注塑机的射胶压力?射胶压力P(kg/cm2)=[π/4×(D12-D22)×P×2]/(π/4×d2)F:什么是注塑机的塑化能力?塑化能力W(g/sec)=2.5×(d/2.54)2×(h/2.54)×N×S×1000/3600/2h=螺杆前端牙深(cm) S=原料密度G:什么是系统压力?与注塑压力有什么区别?系统压力(kg/cm2)=油压回路中设定最高的工作压力H:射出速度?H:速度=距离/时间第四载1.锁模力F(TON)公式:F=Am*Pv/1000即:锁模力=模腔投影面积*充填压力÷1000 F:锁模力TON Am:模腔投影面积CM2Pv:充填压力KG/CM2(一般塑胶材料充填压力在150-350KG/CM2)(流动性良好取较底值,流动不良取较高值)充填压力/0.4-0.6=射出压力例:模腔投影面积270CM2 充填压力220KG/CM2锁模力=270*220/1000=59.4TON2.射出压力Pi(KG/CM2)公式:Pi=P*A/Ao即:射出压力=泵浦压力*射出油缸有效面积÷螺杆截面积Pi: 射出压力P:泵浦压力A:射出油缸有效面积Ao:螺杆截面积A= π*D2/4 D:直径π:圆周率3.14159例1:已知泵浦压力求射出压力?泵浦压力=75 KG/CM2 射出油缸有效面积=150CM2螺杆截面积=15.9CM2(∮45)Pi=75*150/15.9=707 KG/CM2例2:已知射出压力求泵浦压力?所需射出压力=900 KG/CM2 射出油缸有效面积=150CM2螺杆截面积=15.9CM2(∮45)泵浦压力P= Pi*Ao/A=900*15.9/150=95.4 KG/CM23.射出容积V(CM3)公式:V= π*Do2/4*ST即:射出容积=螺杆截面积*射出行程V:射出容积CM3 π:圆周率Do:螺杆直径CMST:射出行程CM例:螺杆直径42mm 射出行程165mmV= π*4.2*4.2/4*16.5=228.6CM34.射出重量G公式:Vw=V*η*δ即:射出重量=射出容积*比重*机械效率Vw:射出重量G V:射出容积η:比重δ:机械效率例:射出容积=228.6 CM3 机械效率=0.85 比重=0.92射出重量Vw=228.6*0.85*0.92=178.7G5.射出速度S(CM/SEC)公式:S=Q/A即:射出速度=泵浦吐出量÷射出油缸有效面积S:射出速度CM/SEC Qr:泵浦吐出量(每回转/CC)CC/REVA:射出油缸有效面积CM2 Q=Qr*RPM/60 (每分钟/L)Q:泵浦吐出量RPM:马达回转数/每分钟例:马达转速1000RPM 泵浦吐出量85 CC/REV射出油缸有效面积140 CM2S=85*1000/60/140=10.1 CM/SEC6.射出率Sv(G/SEC)公式:Sv=S*Ao即:射出率=射出速度*螺杆截面积Sv:射出率G/SEC S:射出速度CM/SEC Ao:螺杆截面积例:射出速度=10CM/SEC 螺杆直径∮42螺杆截面积=3.14159*4.2*4.2/4=13.85CM27.圆的计算圆的面积S=πR2(R为圆半径)圆的周长=2πR(R为圆半径)或πH(H为直径)。
压片模具表面积计算公式
压片模具表面积是指模具表面和平面的总面积,其大小直接影响到压片过程中的压制效果和质量。
下面介绍压片模具表面积的计算公式。
1. 圆柱形压片模具表面积公式:
S=2πr2+(2πr×h)
其中,S为表面积,r为圆柱半径,h为圆柱高度。
2. 方形压片模具表面积公式:
S=6×a2
其中,S为表面积,a为正方形边长。
3. 球形压片模具表面积公式:
S=4πr2
其中,S为表面积,r为球半径。
以上就是压片模具表面积计算公式的介绍。
不同形状的压片模具表面积公式有所区别,计算时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准确计算压片模具表面积对于掌握压片工艺和确保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1 -。
注塑面积常数计算公式注塑是一种常见的塑料加工方法,通过将塑料颗粒加热熔融后注入模具中,冷却后形成所需的零件或产品。
在注塑加工过程中,面积常数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它可以帮助我们计算注塑成型过程中所需的材料量和注射压力。
本文将介绍注塑面积常数的计算公式,并探讨其在注塑加工中的应用。
注塑面积常数的定义。
在注塑加工中,面积常数是指模具中零件表面积与塑料流动截面积的比值。
它反映了零件的形状对注塑成型过程的影响,是评价模具设计和注塑工艺优劣的重要指标。
面积常数越大,表示零件表面积相对于塑料流动截面积较大,注塑过程中容易产生缩短、翘曲等缺陷;面积常数越小,表示零件表面积相对于塑料流动截面积较小,注塑过程中容易产生气泡、热缩等缺陷。
因此,合理计算注塑面积常数对于提高注塑成型质量和效率至关重要。
注塑面积常数的计算公式。
注塑面积常数的计算公式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K=A/S。
其中,K为面积常数,A为零件表面积,S为塑料流动截面积。
零件表面积的计算通常可以通过CAD软件进行,而塑料流动截面积的计算则需要根据具体的注塑工艺参数和模具设计来确定。
一般来说,塑料流动截面积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S=0.5WT。
其中,W为零件在流动方向上的最大宽度,T为零件在流动方向上的最大厚度。
注塑面积常数的应用。
注塑面积常数的计算结果可以帮助我们选择合适的注塑工艺参数和模具设计方案,从而提高注塑成型的质量和效率。
具体应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优化模具设计。
通过计算注塑面积常数,可以评估模具设计的合理性,及时发现零件表面积与塑料流动截面积不匹配的问题,并对模具进行优化设计,避免在注塑过程中出现缺陷。
2. 调整注塑工艺参数。
根据注塑面积常数的计算结果,可以合理调整注塑工艺参数,如注射压力、注射速度、模具温度等,以确保塑料充填充实,并避免产生缺陷。
3. 预测零件缺陷。
通过注塑面积常数的计算,可以预测零件在注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缺陷,如缩短、翘曲、气泡等,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修复。
彈性系數E=2100000(定数)断面2次モーメントI=5333333333(A、Hより計算)产品宽度B1=452cm 注意单位CM 产品长度B2=524cm 产品投影面积S(B1xB2)=236848cm 2樹脂圧(根据需要自己选择)P=270kgf/cm 2模脚之间的跨度l=640cm 模具长度A=1000cm 可以接受B板理论变形量σmax=0.03cm 理论计算B板要求厚度H=405.1889773cm B板实际设计的厚度H=400cm 变形量σmax=0.0311827cm(变形量应该在0.1以内,有P * l 348 * E * IP * l 3以下理论计算的数据只供参考,具体模板厚度和要征合自己的设计经验和参考其他模具的数据来模板厚度H =B板厚度理论变形计算B板实际设计厚度变形量计算σmax =B 板底面变形计算无模具撑头的场合樹脂圧PE,PP 250~300PS 300~400PS(MI)350~450POM,PC400~500ABS400~500PA,PBT450~500(精密)POM600~800撑头高度h=198cm撑头直径D=78cm撑头数量N=12個CMR=14626484.75kgΔh=0.0240505781.绿色数据不需输入.(系数)2.蓝色数据需输入.3.红色数据为计算值.该在0.1以内,有撑头的情况最好取0.05MM,没撑头的时候取0.02MM),具体模板厚度和强度还需其他模具的数据来确定最终撑头变形计算cm(A(框深)L(框长度)H(框边)L/A C:定数樹脂圧变形量13565460 4.80.1423500.044mm 13565498 4.80.1423500.010mmL1L2D(导柱直径)A长度C宽度B厚度4002560600800300.047mm变形量导柱的变形量计算(变形量0.2mm以下)2.計算表格計算表格使用說明﹕1.绿色数据不需输入.(系数)2.蓝色数据需输入.3.红色数据为计算值.3.計算表格﹕注﹕1>如果是+GF料﹐內壓再加 50. 2>模板變形量應在 0.03mm以下1502516180150400.042mm計算表格使用說明﹕1.绿色数据不需输入.(系数)2.蓝色数据需输入.3.红色数据为计算值.3.红色数据为计算值.3.红色数据为计算值.。
注塑压力计算方法(总2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注塑压力计算方法
新模试模以及注塑生产过程中,大家习惯上将注塑机屏幕显示的数值当成注塑压力,而实际上注塑机显示屏的数值并不是真正的注塑压力,而只是一个比例值。
那么真正的注塑压力是多少呢这需要进行计算。
注塑机参数表中有两个参数值:一个是最大注塑压力,另一个是最大油泵压力。
生产过程中炮嘴的实际注塑压力应该等于这两个参数值相除,然后乘以注塑机显示屏上第一段注塑压力的数值。
下面以我们注塑车间的注塑机为例,计算注塑压力:
MA1600/540注塑机技术参数表
假如,某个产品生产时注塑机上注塑压力显示值是90,则炮嘴的实际注塑压力如下:
注塑压力会影响射胶速度,影响气纹、冲花、波浪纹等产品外观缺陷,因此注塑机屏幕显示的注塑压力比例值不超过80为宜。
注意:目前注塑车间部分注塑机是A型螺杆,大部分注塑机仍然是B型螺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