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空气说课稿 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59 MB
- 文档页数:11
青岛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2.《认识空气》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63制青岛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认识空气》。
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等七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本单元要落实的课标要点是:观察并描述空气的颜色、状态、气味等。
本节课要落实的是在老师指导下,让学生利用简单的器材,运用各种感官认识到空气没有颜色、没有气味、能流动的特点,为学生理解纸风车的转动和3-4年级更深入的研究空气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知道周围处处有空气,对于空气的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特点有一定的认知,但对于空气能向四面八方流动的特点缺少实际的感受。
三、教学目标根据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确定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科学知识目标:知道空气没有颜色、没有气味、能流动科学探究目标:在教师指导下,能用简单的器材对空气特点进行探究;能运用多种感官认识空气的特点。
1/ 51科学态度目标:能在探究空气特点的过程中表现出探究的兴趣;乐于合作、尊重事实、愿意倾听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空气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空气没有颜色、没有气味、能流动。
难点:理解空气能向四面八方流动。
五、教法学法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借助物体或使用简单实验器材对空气特点进行探究。
学生通过用眼看、用耳听,从颜色、气味、状态等方面认识空气的特点。
六、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塑料袋,杯子等分组实验材料和蚊香、火机学生准备:塑料袋七、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老师出示谜语:看不见,摸不着,不香不臭没味道。
说它宝贵到处有,万物生存离不了。
学生猜到是空气。
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了我们周围处处有空气,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空气。
随机板书:2.认识空气2/ 52(设计意图:通过猜谜语创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体验。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活动1:空气有什么特点?(1)探究空气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教师出示有空气的烧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怎样研究空气有什么特点呢。
2023年青岛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空气第二课《认识空气》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课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一年级下册《空气》单元的第二课时《认识空气》。
旨在学生找到空气以后,通过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能用简单的器材对空气特点进行探究,运用多种感觉器官认识到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味道、没有气味、透明的气体,同时使学生感受到科学探究的乐趣。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教科书利用图片提示本课探究活动中学生需要准备的部分典型材料:塑料袋、矿泉水瓶、纸杯、蚊香、气球、蜡烛等。
第二部分活动过程,本环节有一个活动:空气有什么特点?首先通过与牛奶对比着看知道空气是没有颜色的、透明的;然后用闻的方法知道空气是没有气味的;又通过把气球套在矿泉水瓶口,捏矿泉水瓶,气球鼓起来了,体验到空气是会流动的。
再吹蜡烛火焰观察火焰的变化,观察烟的流动,进一步观察空气的流动;借助装玩具、装空气的塑料袋,认识到空气和玩具一样,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和玩具一样,能把空气鼓起来。
第三部分拓展活动,引导学生比较空气和水在轻重方向的不同。
二、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知道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会流动的。
【科学探究】:1.在教师指导下,能用简单的器材对空气特点进行探究。
2.能运用多种感觉器官从颜色、气味、状态等认识空气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爱提出问题,爱探索、爱发现、爱合作交流的能力。
2.能尊重事实,培养用事实说话的意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空气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借助多种感觉器官,从颜色、气味、状态等特征认识空气。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借助多种感觉器官,从颜色、气味、状态等特征认识空气。
四、说学情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学生虽然知道有空气,但对空气的认识却是非常肤浅的,尤其对“到处都存在空气”这个事实缺少具体的实际感受。
五、说教法和学法通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让学生积极参与问题,解决问题,加强个体自我的心态调适,真正达到知识与情感的和谐统一。
小学科学空气(课件)空气是地球上最普遍的物质,也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关于空气的知识对他们的科学素养和环保意识的培养非常重要。
本课件将介绍关于空气的基本知识、性质和作用,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有关空气的知识。
一、空气的基本概念和组成空气是指我们周围的气体,包括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混合物。
它无色、无味、无形,但却处处存在。
空气主要由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组成。
这些气体在大气中以不同的比例存在。
二、空气的性质1. 空气是无形的。
我们无法看到空气,但我们可以感受到它的存在。
2. 空气是无色的。
空气不会给我们带来明显的颜色。
3. 空气是有质量的。
我们可能会觉得空气很轻,但实际上,空气是有质量的,它对物体有压力。
4. 空气是可压缩的。
空气具有弹性,可以被压缩成更小的体积。
三、空气的作用1. 维持生命。
空气中的氧气是我们生存的关键,我们呼吸进来的氧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部,然后被输送到全身各个细胞,为我们的身体提供能量。
2. 帮助燃烧。
空气中的氧气是燃烧的必要条件。
当我们点燃一根蜡烛或篝火时,氧气与燃料反应,产生火焰和热量。
3. 传播声音。
空气是声音传播的媒介。
当我们说话或发出声音时,声音通过振动空气的方式传播出去。
4. 影响天气。
空气中的气压和水汽含量是天气变化的重要因素。
气压的变化和不同空气团的相互作用会导致气象现象的发生,比如风、云、雨等。
5. 影响环境。
空气污染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当我们燃烧煤炭和汽车尾气排放等会产生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四、呼吸和空气质量呼吸是我们获取空气中氧气的过程。
人体通过呼吸道将空气带入肺部,氧气通过肺泡进入血液,然后被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
呼吸时,我们应该保证呼吸道的通畅,并且呼吸新鲜的空气。
空气质量对我们的健康非常重要。
当空气污染时,吸入的空气中可能含有有害的颗粒物和气体,会对呼吸道和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小学科学认识空气课件
才失败的教训;魔术成功的同学想办法把魔术做失败,但是杯口还是要向下放的。
好,开始吧。
学生再次实验。
师:现在谁能告诉大家,报纸为什么不湿有的时候报纸为什么又会湿掉生:杯口向下的时候,里下面的空间被空气占据了,水进不去,所以报纸不会湿。
师:那水为什么进不去呢
生:因为空气占据了里下面的位置。
教师板书:空气占据空间。
师:那为什么有时候报纸湿掉了呢
生:因为空气出来了。
师:你凭什么说空气出来了
生:有气泡出来了。
师:看到气泡出来了吗
生:看到了。
师:看到气泡的同时你又看到什么了
生:有水进去了。
师:空气出来了,水进去了,报纸就湿掉了。
现在我们知道,空气能占据空间。
通过前下面的实验我们知道空气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确是实实在在存在的。
BR>师:学了这节课,请你说一下,你学到了哪些科学知识,又学到了哪些科学探究的好方法,或者还有了什么新的想法
学生汇报本节课的收获。
师:科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的身边,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只要我们做有心人,就能发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