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学校艺术科研项目
- 格式:doc
- 大小:83.00 KB
- 文档页数:10
山东省第二届省级教学成果奖(中等以下教育)评审公示经过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奖(中等以下教育)评审委员会成员认真、细致的工作,山东省第二届省级教学成果奖(中等以下教育)的评审工作已经结束。
为保证本次评审的公正性和严肃性,特将评审结果进行公示,公示期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半个月,欢迎对评审结果进行监督。
通信地址:(250011)济南青年东路1号南8楼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电话:(0531)81758317、81758305。
附件:1.山东省第二届省级教学成果奖(中等以下教育)评审报告2.山东省第二届省级教学成果奖(中等以下教育)评审结果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二00七年十一月二十八日附件1:山东省第二届“省级教学成果奖(中等以下教育)”评审报告一、评审依据评审第二届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奖(中等以下教育)”的依据是:国务院发布的《教学成果奖励条例》(第151号)、山东省人民政府颁发的《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奖励办法》(鲁政发[1999]74号)和山东省教育厅《关于评选第二届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奖(中等以下教育)的通知》(鲁教办函[2007]6号)。
二、评审过程本次评审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奖(中等以下教育)”的过程如下:1.根据我省《关于评选中等以下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的通知》精神,先由各市教育局、各大企业教育处推荐优秀教学成果,报送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2.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受理各地、各单位推荐材料后,组织有关人员根据上述文件规定的申报条件,进行了初步审查。
3.建立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奖(中等以下教育)”初审委员会和复评委员会。
4.初评委员会于2007年11月20日在济南对推荐成果进行了匿名评审。
采用方法是:个人审阅材料,小组评议,产生出进入复评程序的省级教学成果奖推荐材料。
5.复评委员会于2007年11月22日在济南对推荐成果进行了评审。
采用方法是:个人审阅材料,小组评议,大会表决,产生出省级教学成果奖。
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省属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综合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公布日期】2020.08.24•【字号】鲁科字〔2020〕65号•【施行日期】2020.08.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关于印发省属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综合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省直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科技部等9部门印发<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科技部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高等学校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建设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等要求,我们制定了《省属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综合试点实施方案》,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山东省科学技术厅2020年8月24日省属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综合试点实施方案为进一步深化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充分激发科技人员创新创造活力,提升科技成果供给质量和转化效率,推动科技成果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在省属高等学校、科研院所遴选8家单位组织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综合试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试点主要任务(一)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试点单位应建立健全职务科技成果赋权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和决策机制。
允许将利用财政性资金形成或接受企业、其他社会组织委托形成的归单位所有的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赋予成果完成人(团队),试点单位与成果完成人(团队)成为共同所有权人,合理约定转化科技成果收益分配比例、转化决策机制、转化费用分担以及知识产权维持费用等,明确转化科技成果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并及时办理相应的权属变更等手续。
成果类型包括专利权、计算机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植物新品种权,以及生物医药新品种和技术秘密等。
附件6:全国第四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艺术教育科研论文获奖名单一等奖(排名不分先后)地区论文名称作者作者单位北京艺术教育——提升和滋养生命朱建民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北京教育戏剧在校外教育中的实践与探索田浩北京市西城区少年宫天津中学美术课程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梁燕天津市津南区教育局辽宁试论中小学生美术作品展示设计的意义与价值叶晓辉大连市中山区教师进修学校上海开展校园戏剧活动的研究与实践张建平上海市浦东新区华林小学上海让校园成为最大的音乐课堂罗明贵、徐云莉上海市嘉定区娄塘学校上海小学低年级线条写生作品形式美感生成之“格式塔”心理效应力沈瑞芝上海市静安区第一中心小学上海“探访石库门”美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研究朱弘上海市罗山中学上海在国宝探微中培养高中学生书画欣赏能力的实践研究陶云峰上海市光明中学上海寻找上海大都市的音乐文化之根——区域乡土音乐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实践与研究施红莲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上海小学音乐(唱游)学科“学习准备期”教学实践与探究薛黎绮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小学上海课改背景下普通学校学生艺术学习评价问题探讨李新华、李理上海市七宝中学江苏教育局长应是善于“成人之美”之人胡金波江苏省教育厅江苏无锡中小学艺术教育生态优化的实践与思考唐加俊无锡市教育局浙江蕴育智慧催生思想促进成长——基于音乐教师成长的“小专题式”校本教研实践研究叶萌杭州市育才教育集团(总校)浙江“儿童音乐剧”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实践研究许百明、蒋丽红浙江省长兴县实验小学浙江区域性美术教学评价监测体系建构实践的思考应爱娜杭州市西湖区教师进修学校浙江构建以经典作品为核心的美术欣赏教学冷莹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福建以美育为切入点,构建学校立体式文化实施体系欧阳玲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福建“中国民歌”的五种属性教学——高中“音乐鉴赏课”可采用的一种切入方法杨建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地区论文名称作者作者单位福建让“山哈”之花在畲族学生心中绽放——通过艺术教育推进畲族学生传承民族文化的实践与研究杨丽、余芳华福建省福安市民族中学福建高中美术模块教学学生选择意愿调查研究朱晓厦门市翔安第一中学江西在音乐课堂上科学地“放羊”文沫、万双午江西师范大学山东基于校本课程领域的高中美术课程开发模式的实践与探究张新江、王燕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广东大文化视野下的学校艺术教育模式探索与实践——中学创新性的艺术教育行动研究报告王占宝广东省深圳中学广东盲校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彭莹广州市盲人学校广东静态影像媒介对儿童线条表达的影响——以10岁儿童的客家文化传承教学为例彭绍雯深圳市宝安区天骄小学广东小学生绘画发展的U型“低谷”及应对策略江瑜常、陈芳广州市荔湾区沙面小学广东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创建美术特色学校的研究与实践——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鱼灯舞”为例宋冰深圳市龙岗区依山郡小学广东中小学优秀音乐教师群体调查及启示——以广东省中小学优秀音乐教师为例陈文娟广州市萝岗区教育科研与发展中心广东“项目推进式”美术联动教研的实践研究谢洪涛、邹官民东莞市美术书法教育研究会广东南方地区中小学戏曲艺术教育的探索和实践潘世祥深圳市宝安区教育科学研究培训中心广西让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之树常青——广西学校民族音乐教育实践与探索陈玉丹广西艺术学院重庆沙区工读校实施艺术课程改革的调查报告张卫民、向彬斌重庆沙坪坝区工读学校重庆绩效背景下农村音乐教师懈惰现状及调控策略——以重庆市渝北区中小学为例刘启平重庆市渝北区教师进修学校重庆泛娱乐化时代背景下中小学艺术教育的理性回归李国益重庆市丰都县教育委员会四川构建艺术特色高中艺术课程体系的思考与实践王军成都市第三中学四川植根川剧艺术,传承传统文化——关于“川剧融入学校艺术教育”课题研究的实践思考李萍、李嵘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陕西新课改背景下的普通高中艺术教育实践与研究庆群、龚少华西安市铁一中学陕西谈谈中小学艺术教育价值取向李元龄陕西省洋县书院初级中学甘肃普通高中创建艺术教育特色的实践与探索屠德甘肃省张掖市实验中学二等奖(排名不分先后)地区论文名称作者作者单位北京探索提高艺术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做尚美的我陈金荣北京市朝阳区劲松第四小学北京浅谈对中小学艺术教育活动的认识与管理措施吴文北京学生活动管理中心北京京剧进中小学生课堂教学方法研究谢丹北京学生活动管理中心北京如何实现中小学舞蹈“人人跳”于萌、林清北京景山学校天津以美术的方式发掘五大道建筑历史与建筑文化的研究程晟天津市河西区马场道小学河北传承中华优秀文化艺术建设艺术特色学校周丽英邯郸市丛台区逸夫小学河北高中合唱教学与课外艺术活动相结合的实践探究胡晓辉石家庄市第三十五中学河北文化视野下普通高中特色办学的实践探索与理论反思王宪军石家庄市第六中学山西艺术教育重在课堂、成在得法、贵在创新张建平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公园路小学内蒙古课外艺术活动的课程化建设和管理于凤启赤峰巴林左旗白音沟学校内蒙古乌海市普通高中美术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刘金枝乌海市教育局吉林贫困农村中小学艺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闵玉山双辽市那木蒙古族中学黑龙江大音希声——大文化视野中的音乐鉴赏车昕竹哈尔滨市第三十二中学上海举家校合作之力助艺术教育共赢严青上海市宝山区宝林路第三小学上海小学美术“上海建筑”教学内容的开发与实践季蓓蕾上海市黄浦区董家渡路第二小学上海“创意百宝箱”有效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姚玉佩上海市青浦区实验小学上海新课程体系下高中《艺术》戏剧教学的实践与研究童岚上海市进才中学上海关于“项目化自主研修”促进音乐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考刘婧上海市嘉定区教师进修学院上海在数字绘画中激发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实践研究陈路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学院上海思索•探索•求索——上海市青少年民族文化培训系列活动的实践与思考柏云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江苏基层学校艺术教育生态的阶梯式构建肖志民常州市丽华中学江苏传承文化剪撷童趣——农村小学儿童剪纸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朱林武扬中市丰裕中心小学江苏中学艺术教育的困境及其突破潘岳松、范振飞江苏省海门中学浙江谈重点中学实施多层次、多渠道艺术教育的策略吴军浙江省温州中学浙江从“身边形式”到“美的创造”的主题性课程实验万红亚临安市於潜中学浙江中职艺术设计课程“实战式”教学探究骆以清宁波市甬江职业高级中学浙江构筑“原点”创想启航章丽霞金华市婺城区汤溪镇中心小学浙江最炫名族风:民族与流行的结合——激发学生学习民族音乐兴趣的实践探究王巧玲绍兴县钱清镇中学浙江借力流媒体,活力新课堂倪婷杭州春芽实验学校浙江“雁式梯队管理”与“多通道研训模式”的整合王卫华杭州市下城区教育研究发展中心浙江“赏”有法“悦”无限——以《富春山居图》为例谈小学美术全息性欣赏教学冯国健平湖市林埭中心小学安徽普通高中特色办学的探索——安徽省宣城市**中学“多维空间”办学模式研究王飞宣城市第三中学安徽今天,你自信吗?——鼓励农村孩子自信参与音乐的实践研究赵雪马鞍山市采石小学安徽让音乐课“向快乐出发”——新课标下小学音乐课“主体性课堂”的实践与创新纪晓银安徽省利辛县实验小学福建建设特色校园文化的实践初探林瑜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福建加强民族音乐教育弘扬民族源远文化——普通高中民族音乐教学之现状及对策张以勋长汀县河田中学福建在漫画教学中构建闽南文化传承途径——以漫画形式表现闽南俗语为例余剑婷泉州市第二实验小学福建行动研究:我专业成长的助推平台——以中学美术教师专业“互补”行动研究为例林提升厦门市马巷中学江西播种美传承文化启蒙思想——小学艺术教育的方向与定位胡飞新余市逸夫小学江西浅谈如何提高特校律动课堂教学效益与艺术水平——聋孩子的舞蹈、音乐和情景剧世界黄蕾赣州市特殊教育学校江西小学音乐教师的“课程意识”与“课程知识”建构的再思考徐飞、徐晖南昌大学山东承民间艺术扬民族神韵——传承中华优秀文化艺术泥塑的实践与研究吴炤喜宁阳县伏山镇中心小学山东对初中音乐教学评价方法的研究孟丽君东营市实验中学山东全面康复理念下的聋校艺术教育李淑英潍坊学院河南让戏剧教育促进儿童生命的快乐成长孙倩郑州市二七区苗圃小学河南以科幻画创作为媒,开启学生创新之门——如何突破中学生科幻画创新难题的研究郑海滨郑州市第八十中学湖北农村中小学美育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何世国谷城县五山镇二中湖北奇趣纸杯创意无限——一次性纸杯手工创作及其教学初探李涛湖北省汉川市中小学教学研究室湖北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李冬、殷文勇钟祥市丰乐镇杨集初中湖北器乐教学中的学生音乐素质与创造思维培养研究姚岚武汉市江岸区教育局体卫艺站湖北武汉城郊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调查报告欧阳亮、朱文博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湖南如何加强欠发达地区的小学艺术教师队伍建设郭美玲永州零陵区黄古山小学湖南论视障儿童合唱教学与训练中的问题与对策王谦长沙市特殊教育学校湖南“对话哲学”视域下的中学音乐教学探讨——以某外国语学校音乐推荐教学环节为例唐璟湘潭市第七中学湖南小学生美术课堂作业评价操作模式初探彭成龙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学校湖南用写生示范来促进有效变形表现——《变化的魅力》课例教学实践与探索魏欣湘潭市雨湖区金庭学校广东在学会与艺术对话中获得生命的扩张何云深圳市宝安区弘雅小学广东学校音乐教育传承中华优秀音乐文化的实践探索——中小学民族民间音乐教学实践研究报告刘宏伟、陈秀清、张定远、袁丁、罗戎深圳市福田区北环中学广东深圳市福田区音乐教育教学现状调查报告陈秀清、杨岳军深圳市福田区梅林小学广东构建校本教育机制传承粤剧艺术的实践探究梁连盛恩平市恩城街道办事处第四小学广东LR模式转换与重塑学生造型自信——关于高中绘画模块创意素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肖倩深圳市福田区红岭中学广东论校园环境建设的育人功能及实施李道勇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东路小学广东构建“三位一体”的音乐教育体系势在必行——由农村地区音乐教育现状引发的思考赵明、钟晖汕头市澄海区教育局重庆贫困山区苗族、土家族与汉族混居地美育资源开发及有效美育模式研究”研究报告刘光文、胡显强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教师进修学校重庆“向儿童学习”策略应用的研究报告秦波重庆北部新区人和实验学校重庆“新音乐教师”岗位现象谈谢春蓉重庆市南岸区东港学校贵州发掘地方民族文化资源创建学校艺术教育特色的实践与研究邓岚贵阳市开阳县高寨县高寨乡中学贵州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初中美术教育尝试型思考任敬伟贵州省印江县教育局贵州布依族蜡染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初探王玮贵州省安顺市黄果树大洋小学贵州借音乐课堂,颂民族文化王慧贵阳市第六中学贵州民间乡土音乐资源进入校园的开发与实践研究——以水族地区为例陆光海贵州省黔南州三都县水龙民族中学贵州幼师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蒋鸿洁贵阳幼儿师范学校云南创建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的实践之路何道普宣武市第一中学云南关于运用云南少数民族歌、舞、乐创编校园集体舞进校园的几点思考颜艳云南工艺美术学校陕西陕西民间剪纸(抓髻娃娃)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利用价值研究张敏仓安高新第二小学陕西韩城党家村古民居生活体验式美术速写写生实验魏玉龙渭南高新中学陕西从音乐教师课改历程看新《标准》实施对策罗琦西安市铁一中学陕西陕西义务教育阶段基层音乐教学实践研究张晓文、杨冬英杨陵区邰城中学新疆浅议音乐小课题研究的选题桑彩虹乌鲁木齐市教研中心三等奖(排名不分先后)地区论文名称作者作者单位北京秉承育人本真,构筑教育生态——用艺术之光诠释校园文化王蕾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北京思考与寻觅——浅谈当下的中小学书法教学策略马煜北京市东城区北池子小学北京激发兴趣为基础,构建舞蹈选修课的教学模式陈苏君、陈思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北京教者有心学者有趣——小学面塑教学实践与探索姚惠敏、黄然北京市海淀区翠微小学北京巧妙设计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对跑班制的研究刘丹北京市丰台区丰台第二中学北京七彩蝶生态园实践活动案例——“探秘蝴蝶自然美,创造蝴蝶艺术美”主题实践活动李海云北京市顺义区龙湾屯中心小学校北京对开展小学校园音乐剧活动的思考与探索王海英北京市昌平区阳坊中心小学北京剪纸艺术与其它教育领域的整合张春霞北京市平谷区大华山学区北京小学美术课堂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教学研究李雪梅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天津音乐教研中“同课异构”课例模式的实践和思考崔岩天津市河东区教育中心天津城市中小学艺术社团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天津市河西区为例聂臣高天津市河西区教育局天津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实践与认识车爽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河北传承中华优秀文化艺术创建艺术教育特色的实践与研究袁会良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祖山兰亭中学河北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研究李国祥、赵伟红承德市鹰手营子矿区逸夫实验小学河北让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绽放花样的美丽段艳慧保定市徐水县安肃镇三岔口小学河北为每一位学生搭建一个自我表现的平台——浅谈小学美术作业本的科学设计及应用研究曹宏宇唐山市迁安市第五实验小学河北唱响国歌,呼唤评价——测试《国歌》演唱所引发的思考王亚龙、付为民邯郸市第二十八中学山西美术教师示范作用之我见郭翠萍、石虔太谷县明星小学山西加强小学艺术教育促进校园文化建设高晓莉大同市城区机车第二小学校山西利用网络资源提高中小学音乐教育水平段瑞萍阳泉市第十八中学校山西营造愉悦心灵的教育庞稚麟阳泉市实验小学内蒙古艺术教育对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王剑鄂尔多斯达旗大树湾学校内蒙古美术课堂教学设计与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组合——谈铅笔淡彩课的课堂教学设计马新梅鄂尔多斯市第二中学内蒙古试论儿童美术教育中直觉的重要性石茹乌达区巴音赛街小学内蒙古新课标实施后乡镇音乐教育的变与不变张远帆扎赉特旗音德尔第一小学辽宁艺术学科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吴艳华抚顺市顺城区将军四校辽宁让艺术点亮校园文化之光孙庆新沈阳市第九中学辽宁拓展艺术校本课程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姚志强、孙月英大连经济开发区第一中学辽宁区域小学音乐教师在职培训之我见李萍大连市沙河口区教师进修学校辽宁对话式美术欣赏教学的实践与研究李爱华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红星海国际学校辽宁乘着歌声的翅膀——转化小学生迷恋流行歌曲的策略时岩大连市沙河口区春柳小学吉林创建艺术特色学校的实践与思考王伟吉林省舒兰市第十六中学吉林传承中华优秀文化艺术创建艺术教育特色的实践与研究张琳莉吉林市万达实验小学吉林在低年级音乐课堂中发展学生的个性李丽影长春市第二实验小学吉林聋哑学校美育律动舞蹈艺术之我见赵丹延边第二特殊教育学校吉林浅谈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的问题及对策姜芳舒兰市白旗镇中心小学校黑龙江打造艺体品牌特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陶丽荣黑龙江省鸡西市师范附小黑龙江全日制特殊学校中美术欣赏教育的意义及作用王睿哈尔滨市道里区育新学校黑龙江装置艺术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井洪漫大庆市第十三中学黑龙江在无限的网络研培空间放飞梦想马宏伟虎林市教师进修学校黑龙江主题式教研活动的开展,促进形成适合地方的美术课程资源姬爽鹤岗市教师进修学院上海中美中小学舞蹈教育的特征与差异——来自“舞向未来”艺术教育实验的启示陈白桦中国福利会少年宫上海校园音乐剧——多元艺术实践活动新探索史亿丽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方小学上海在初中美术教育中传承中国民间彩塑的实践研究高珺上海市市八初级中学上海低年级学生观察表现能力培养的线描教学策略顾贝贝上海市长宁区愚园路第一小学上海集体舞教学中舞蹈表现力培养的实践研究吴卫上海市文建中学上海教师在“一课三上三反思”教研模式行动研究中成长周良辰上海市宝山区教师进修学院上海学校无伴奏合唱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徐亮亮、沈婉君上海市黄浦区青少年艺术活动中心江苏高中艺术教育课堂教学有效性实践与研究周艳江苏省海州高级中学江苏示而不范——试论中学美术教学演示法的运用张云芳苏州市吴中区苏苑高级中学江苏小学美术教学中儿童插画的价值构想与实现方法刘怀芹连云港市建国路小学江苏“视”学音乐尹润萍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江苏普通高中音乐课程“1+5”模式教学的探索傅艺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苏论“常州吟诵”艺术特质与音乐传承黄盈瑜常州市丽华中学江苏艺术特色初中育人模式初探邹全红、汪建红苏州市第二十六中学校江苏以少数民族节日文化体验式导入为基点的音乐教学活动设计与阐析邓林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江苏高中美术教师教材使用现状调查研究张劲、陈永明中国美术教育编辑部浙江点滴耕耘艺润童心——基于校园文化特色提升学生艺术素养的实践与思考吴聪慧杭州市朝晖实验小学浙江“四化”俱乐部,催开体艺均衡发展花叶惠金华市柳湖小学浙江儿童绘画和诗歌同步学习的个案跟踪研究李雄伟仙居县安洲小学浙江普通高中兴趣特长类选修课程开发实证研究吴江东浙江省杭州第七中学浙江“心随乐动,笔随心生”——谈鉴赏随笔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的作用刘鸿浙江省湖州中学浙江开展体态律动教学,促进音乐能力发展虞蕾琼舟山市聋哑学校浙江活动创造价值——初中创意美术活动策划的有效性研究龚莉莉、楼更生义乌市教育研修院浙江对话,课堂不可或缺的精彩——音乐课堂“对话教学”的问题与策略李雅芬绍兴县教师发展中心浙江“研训一体化”促进教师教学行为转变的实践研究张小云义乌市教育研修院安徽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及对策——由合肥市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引发的思考李春梅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安徽转变观念,立体构建,多元发展——促进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的传承和创新郭超广德县邱村镇中心小学安徽高中美术鉴赏课研究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实验吴蓉、郝蔚舒合肥市第六中学安徽小学美术“随堂欣赏”教学策略初探李小霞铜陵县实验小学安徽浅谈自编课例在教学中的巧妙运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五“忌”陈强淮南市谢家集区第四小学安徽舞蹈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和价值陈芳清涡阳县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福建艺术点灯推动校园文化新跨越——特色校建设初探林秀芳闽侯县实验小学福建开发利用“采茶灯”艺术教育资源的实践与研究石文美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福建以畲族民歌激发学习兴趣的探索林剑锋福安市第十中学福建集音乐艺术之精华,植校园文化之奇葩——中学音乐课堂音乐剧教学策略研究赖景琼厦门市大同中学福建艺术课程的艺术语言和艺术空间研究翁星霞福建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福建音乐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初探林群、黄萍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西扎实开展校本教研,促进艺术教师专业发展谢晓群赣州市于都县岭背镇大塘初中江西浅谈美术教学中聋童创新能力的激发和培养夏敏南昌市启音学校江西公开课背后的追问付隽江西省九江市双峰小学山东“一二三”京剧工程传承民族文化纪玉元青岛平安路第二小学山东擦亮课眼,神采飞扬——谈谈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美术课的“课眼”孙琳滕州市实验小学山东杨家埠木板年画校本课程的实施高丽淄博市临淄中学山东重新构建校园艺术节彰显美术文化的灵性屠晓蓓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山东论普通高中“三位一体”艺术特色教育模式的构建陈再生、刘刚东营市河口区第一中学山东浅析中小学艺术教育中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郑玉强肥城市仪阳镇初级中学河南培育具有艺术气质校园的思考与实践闫鹏瑞郑州市二七区艺术小学河南中小学音乐师资建设现状的调查与研究--以我市中小学音乐师资建设现状为例乔娟晓登封市第五高级中学河南中学学生剧社建设策略之研究陈晖、修凤仙郑州市第九中学河南河南省中小学美术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与对策涂湘东信阳师范学院湖北开拓创新建设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王信成襄阳市谷城县城关镇过山中心小学湖北同成教育根深叶茂,艺术育人繁花似锦——“才情教师和本色儿童”艺术教育实践探索彭春艳武汉市育才第二小学湖北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师资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余峰、崔荣荆州市江陵县资市镇小学湖北论学生成就感在教学评价中的实施策略袁奕武汉市武昌区复兴路小学湖北探析美术教学活动中幼儿创造力培养的具体方法和措施聂虹湖北省实验幼儿师范学校湖北关于校园艺术教育与“非遗”民间文化传承的思考王永娟湖北省群众艺术馆湖北把“咬文嚼字”留在课堂——与黄伟平、单森权两位老师商榷李爱国湖北省安陆市教研室湖北美术学科联片教研的组织形式钟维斌、郑惠湖北省宜昌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北音乐专业免费师范教育运行现状调查与研究——以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为个案詹艺虹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2.11.14•【字号】鲁教科字[2012]10号•【施行日期】2013.01.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研究与科研基地正文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鲁教科字〔2012〕10号)有关高等学校:为加强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和管理,根据《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创新团队建设计划实施方案》有关精神,我厅研究制定了《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贯彻执行。
山东省教育厅2012年11月14日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创新团队(以下简称“高校优秀科研创新团队”)的建设和管理,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创新团队建设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鲁教科字〔2012〕5号),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高校优秀科研创新团队是指以科技领军人才或高层次技术专家为核心,以团队协作为基础,以高水平创新平台为依托,以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科技问题为目标,开展研发活动的创新群体。
第三条创新团队建设计划的主要内容是:以支持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需求为导向,遵循“择优选拔,滚动发展,目标考核,动态管理”的原则,“十二五”时期培育和建设25个左右在省内外有较大影响和发展潜力的科研创新团队。
第二章范围与条件第四条申报范围:全省直属普通本科高校中,具有国内一流水平、能够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与成果支撑,以及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急需、具有省内领先水平、发展潜力巨大的创新群体。
第五条基本条件(一)创新团队研究的领域属于国家、省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重点领域或重大科技前沿问题,服务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山东省“十一五”省级重点建设项目中期评估情况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08.12.16•【字号】鲁教研字[2008]6号•【施行日期】2008.12.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山东省“十一五”省级重点建设项目中期评估情况的通报(鲁教研字〔2008〕6号)有关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财政厅关于公布山东省“十一五”高教强省行动计划重点建设项目的通知》(鲁教研字〔2006〕4号)和《山东省“十一五”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鲁教研字〔2007〕2号)、《山东省“十一五”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建设管理办法》(鲁教科字〔2008〕1号)(以下统称《管理办法》)的精神,我厅组织专家于2008年3至9月,对山东省“十一五” 高教强省行动计划重点建设的397个项目进行了中期评估。
现将评估情况通报如下:一、中期评估的目的、内容和方式中期评估的目的是以评促建、以评促管、重在建设。
通过评估,督促项目依托单位和学科、实验室、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在认真进行工作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方向,找准不足,在余下的两年多的时间中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加大投入,保证重点建设项目在“十一五”期间形成更多的高水平的学术团队,产生较多的标志性成果、培养更多的创新性人才,进行更广泛的学术交流,探索更为有效的管理机制,创造更有价值的经验。
重点建设项目内容分为四个方面:学术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条件建设、管理制度建设。
本次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建设规划的总体执行情况;依托单位管理制度建设与落实情况;学术队伍建设、条件建设、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建设经费投入、科研工作等情况。
评估方式:采取了学校自评、材料送审评估和现场考察评估等3种形式。
于2008年3月,组织专家对11个省级筹建重点项目进行了现场考察评议;于2008年8月,组织专家对对313个省级重点建设项目进行了材料送审评估;于2008年9月,组织专家对73个省属高校强化建设重点项目和部分抽查的省级重点建设项目进行了现场考察评估。
1、马勇军男,教育学博士,副教授,青岛大学2013、2014年度特聘教授,硕士生导师。
现任青岛大学小学教育、学前教育学院副院长,师范学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曾兼任青岛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
担任过《科学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学原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等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指导学生获得山东省首届师范生技能大赛二等奖。
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教师专业发展、科学教育等领域的研究,科研成果突出,每年都被评为师范学院科研先进个人。
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2部,主编教材2部,主持省部级以上课题4项。
荣获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成果三等奖、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青岛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宋庆龄青少年发明创造”全国优秀园丁奖和全国素质教育先进个人。
2、王芳女,学前教育学博士,副教授。
先后任学前教育系副主任,教研室主任。
担任学前教育学、幼儿园游戏、学前课程论、家庭教育学、学前健康领域教育、教育学(院公共课)、教育的心理与哲学基础(研究生)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为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研究、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学前教育政策研究、家庭教育研究。
发表《当前美国州立学前教育项目发展面临的挑战》、《美国州立学前教育项目: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教育研究中的生态学:从隐喻到方法论》、《美国学前教育质量评级与促进系统评介》、《试论幼儿园概念转变教学的现实必要性》、《幼教师资职前培养层次提升的背景、路径及问题》等多篇论文。
承担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指向经验建构的幼儿园发展性教学研究》、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研究课题《农村学前教育质量评价与促进系统构建研究》、青岛市教育系统委托调研课题《关于完善学前教育普惠发展机制的对策研究》。
《关于完善青岛市学前教育普惠性发展机制的对策研究》获2012年度全省教育系统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
出版著作和教材2部:《优秀幼儿教师69个成功的教育细节》、《幼儿园课程》。
《戏剧之家》2022年第03期 总第411期31戏剧研讨茂腔的艺术特点及传承价值探究杜琳琳,赵 妍,王晓丽(潍坊工程职业学院 山东 潍坊 262500)基金项目:山东省艺术重点课题科研项目“山东胶州茂腔的传承与发展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L2021Q07080091。
作者简介:杜琳琳(1991-),女,汉族,山东人,本科,潍坊工程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艺术教育,舞蹈教学。
【摘 要】茂腔是山东胶州、高密、安丘、五莲等地流行的地方戏曲剧种,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茂腔曲调自然朴实、唱腔委婉哀怨、唱词通俗易懂,受到山东地区人民群众的喜爱,被誉为“胶东之花”。
茂腔从明清发展至今,经过几百年经久不衰,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生命力。
城镇化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方式和娱乐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茂腔逐渐淡出戏剧舞台,山东地区茂腔艺术团队逐渐减少,茂腔面临传承发展困境。
分析茂腔的艺术特点和传承价值,对促进茂腔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茂腔;艺术特点;传承价值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2)03-0031-02二十世纪初,山东地区从事“茂肘鼓”演出的民间艺人不断吸收梆子、京剧等剧种特点,并用京胡取代了柳琴在茂肘鼓伴奏中的主要地位,使茂肘鼓逐渐发展成为独立的演唱形式,并逐渐扩展到辽宁、江苏等地。
新中国成立后,将茂肘鼓正式定为“茂腔”。
近年来,受到文娱市场的冲击,传统茂腔市场逐渐萎缩,茂腔艺术从业人员越来越少,茂腔面临后继乏人的局面。
应探讨茂腔艺术特点,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到茂腔的艺术魅力,从而主动去传承与保护茂腔,让茂腔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一、茂腔的艺术特点茂腔最初是山东地区民间哼唱的小调,相传是姓周的尼姑演唱的曲调,由此又称为“周姑调”。
这种腔调上下句结尾处的“噢嗬罕”三字甩腔味十足,因此又被称为“噢嗬罕”“肘子鼓”。
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山东省高等学校高水平学科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财政厅•【公布日期】2020.06.19•【字号】鲁教高发〔2020〕1号•【施行日期】2020.06.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山东省高等学校高水平学科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市人民政府,各高等学校:《山东省高等学校高水平学科建设实施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财政厅2020年6月19日山东省高等学校高水平学科建设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2020年全省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新时代山东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鲁政办字〔2019〕76号)精神,进一步优化高校学科布局,切实提升学科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结合我省实际,现就加快推进我省高校高水平学科建设,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建设思路坚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我省“八大发展战略”需求,对接国家“双一流”战略,按照“高峰学科”和“优势特色学科”两类,面向全省高校遴选建设一批高水平学科。
高水平学科建设实行竞争性动态管理。
建立高水平学科建设监测指标体系,按年度对可列入建设计划遴选范围学科开展监测评价。
对未列入建设计划的学科,监测评价结果超过建设计划内学科的,纳入建设计划,相应退出原建设计划内监测评价结果靠后的学科,建设数量原则上保持不变。
二、建设计划(一)高峰学科建设计划。
对标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和学科评估标准,从省属高校择优遴选10个左右基础力量雄厚、发展潜力大的优势学科,实施强化建设,打造学科高峰。
同一学科领域立项建设数量不超过2个。
(二)优势特色学科建设计划。
适应国家和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突出前沿引领,强化特色优势,从省属高校择优遴选40个左右优势特色学科,实施重点建设,构筑学科高原。
山东省学校艺术科研项目
申请书
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项目申请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申请人所在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8年3月修订
申请者的承诺:
我承诺对本人填写的各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
如获准立项,我承诺以本表为有约束力的协议,遵守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相关规定,按计划认真开展研究工作,取得预期研究成果。
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领导小组办公室有权使用本表所有数据和资料。
申请人(签章):
年月日
填写数据表注意事项
一、(本表数据将全部录入计算机,)申请人必须逐项认真如实填写。
二、表中有代码的请直接填写代码,无代码的填写文字。
三、主要参加者指除项目申请人之外的项目研究方案的设计人员、研究人员等,人数不得超过6
名。
四、部分栏目填写说明:
项目名称:应准确、简明反映研究内容,最多不超过40个汉字(包括标点符号)。
工作单位:按单位和部门公章填写全称。
通讯地址:必须填写详细,宜以第一时间能够收到的联系地址为准,包括路名、村名、弄号和门牌
号,不能以单位名称代替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可以填写多个联系电话,但必须填写手机号码。
参加者:必须填写真正参加本项目研究工作的学者,不含项目申请人,不包括科研管理、财务管
理、后勤服务等人员。
预期成果:预期取得的最终研究成果形式,限选报2项。
例如,预期成果为专著和研究报告的,填
入“A”和“B”。
字数以中文千字为单位。
一、数据表
项目名称
研究领域 A 高等教育 B 职业教育 C 成人教育 D 基础教育 E 学前教育 F 特殊教育
学科分类A 教育发展战略 B 教育基本理论 C 教育心理 D 教育史 E 比较教育F 教育管理 G 德育 H 美育 I 体育 J 课程教材 K 综合 L 其它
申请人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
行政职务职称研究专长最高学历最后学位担任导师工作单位
所在系统A 师范类高校 B 其它高校 C 教育行政部门 D 专业研究机构 E教育学院F 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 G 成人学校 H 校外教育机构 I 其他
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个人网页
主要参加者姓名性别
出生日
期
专业技术职务
研究
专长
学历学位工作单位
预期成果 A. 专著B. 研究报告C. 论文字数(单位:千
字)
二、申请人和主要参加者近期(三年内)取得的与本项目有关的研究成果
成果名称著作者成果形式发表刊物或出版社发表或出版时间三、项目设计论证
内容:1.本项目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
2.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和方法、重点难点、主要观点及创新之处。
3.主要参考文献(限填20项)。
限2000字以内。
四、完成项目的条件和保证
内容:1.负责人和主要成员曾完成的重要研究项目;2.科研成果的社会评价(获奖及被采纳情况);
2.完成项目研究的时间,资料、设备等科研保证条件。
五、预期研究成果
主要阶序
号
研究阶段(起止时
间)
阶段成果名称成果形式承担人
段性成果
最终成果序
号
完成时间最终成果名称成果形式预计字数参加人
六、项目申请人所在单位审核意见
内容:申请书所填写的内容是否属实;该项目申请人和主要参加者的政治业务素质是否适合承担本项目的研究工作;本单位能否提供完成本项目所需的时间和条件;本单位是否同意承担本项目的管理任务和信誉保证。
单位公章
单位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七、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批意见
公章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