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二轮高频考点训练29(附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5
训练二十九[语文基础知识+文学类文本阅读]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亟.待(qì)虔.诚(qi n)擎.天柱(qíng) 令人发.指(fà)B.处.理(chǔ) 契.合(qiè)号召.力(zhào) 荷.枪实弹(hè)C.绮.丽(qǐ) 联袂.(mèi)卷铺.盖(pū) 铩.羽而归(shā)D.辟.谣(pì) 愤懑.(mèn)夹.生饭(ji) 金蝉脱壳.(qi o)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隔膜遨翔韬光养晦百足之虫,死而不僵B.雾霾显赫恪尽职守桃李不言,下自成蹊C.挥霍祥和斐声文坛靡不有初,鲜克有终D.洗漱抱怨纷至沓来众口烁金,积毁销骨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初春校园,阳光明媚,鸟语花香,师生们陶醉在这春意阑珊....的氛围中,欢乐围绕在每个人的身边。
B.戊戌变法后,梁启超发表了大量作品,成为中国学术界的执牛耳者....,他对20世纪中国历史学的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
C.1861年美国自由州与蓄奴州暴发..战争,林肯总统向国会重申他无意干涉奴隶制,谋求同蓄奴州和解。
但南方奴隶主不予以理睬,林肯只能号召人们为国家统一而战。
D.由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抑制房价的措施,素有“金九银十”的楼市旺季时节,交易情形也不瘟不火....,景况大不如前。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A.4月18日,原巨人网络总裁刘伟接替史玉柱出任公司CEO,事业之外,刘伟的时尚姿态也十分简约优雅。
B.莫言的作品融合性强,要把它翻译为外文,要求译者要熟知中国历史文化、风俗民情,必须具有相当的翻译水平才能胜任。
C.由于通往震中的道路堵塞,目前灾区仍然急缺食品、水、牛奶、帐篷、棉被、药品和消毒剂等物资。
D.济南天气遭遇“过山车”,前天市区和高新区的大部分地方气温还高达29℃,昨天却突然下了一场小雪。
备战2021年高考二轮冲刺高频、高危题型强化训练卷第29题名篇名句默写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屈原列传节选》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生动地说明了《离骚》在阐明道德与治理国家方面的独到之处。
(2)《过秦论》中,秦始皇派遣大将蒙恬北逐匈奴获得胜利,使得匈奴长时间不敢南下进击中原。
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是对此事件效果的概括。
(3)《五代史伶官传序》以“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引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经验教训。
2.补写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李白《行路难(其一)》中既点明了诗题,又对恶劣的行路环境进行直接描写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2)李煜《相见欢》中表明自己登楼独处的诗句是“_____”,然后又借“_____”的凄清环境突出了自己悲凉的处境。
(3)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文笔豪迈奔放,有江河一泻千里的气概,词中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的愿望,同时稍感不满之情的两句是“____,____”。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去来兮辞》中描写诗人自斟自酌,享受室中之乐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庄子在《逍遥游》中,说明宋荣子能够看淡世间荣辱,不受外界评议或者影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流露出消极情绪: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也有消极情绪的流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2024徐州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外文言文读书学习类专项训练一、(一材多设问)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1~6题。
(17分)【选材理由】选文中的刘恕专于学问,学富五车,他读书刻苦,勤学不倦的精神值得学生学习,亦能激励学生乐学善学,以丰富的学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涵养自身。
恕①少颖悟,书过目即成诵。
八岁时,坐客有言孔子无兄弟者,恕应声曰:“以其兄之子妻之②。
”一坐惊异。
年十三,欲应制科,从人假《汉》、《唐书》,阅月皆归之。
恕在钜鹿时,召至府,重礼之,使讲《春秋》,殊亲帅官属往听。
笃好史学,自太史公所记,下至周显德末,纪传之外至私记杂说,无所不览。
上下数千载间钜微之事如指诸掌。
司马光编次《资治通鉴》,英宗命自择馆阁英才共修之。
光对曰:“馆阁文学之士诚多,至于专精史学,臣得而知者,唯刘恕耳。
”即召为局僚,遇史事纷错难治者,辄以诿恕。
恕于魏、晋以后事,考证差缪,最为精详。
恕为学,自历数、地里、官职、族姓至前代公府案牍,皆取以审证③。
求书不远数百里,身就之读且抄,殆忘寝食。
偕司马光游万安山,道旁有碑,读之,乃五代列将。
人所不知名者,恕能言其行事始终,归验旧史,信然。
宋次道知亳州,家多书,恕枉道④借览。
次道日具馔为主人礼,恕曰:“此非吾所为来也,殊废吾事。
”悉去之。
独闭阁,昼夜口诵手抄,留旬日,尽其书而去,目为之翳。
(选自《宋史·列传·卷二百零三》,有删改) 注:①恕:刘恕,宋朝历史学家,《资治通鉴》副主编之一。
②以其兄之子妻之:出自《论语》“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指孔子把兄弟的女儿嫁给南容做妻子。
③审证:仔细分析,认真求证。
④枉道:绕道。
课外助读迁移1. ...上下数千载间钜微之事如指诸掌。
2.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①从人假.《汉》②乃悟前狼假.寐B. ①偕.司马光游万安山②宠辱偕.忘C. ①次道日.具馔为主人礼②大雪三日.D. ①尽.其书而去②食之不能尽.其材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高频考点训练(二十九)时间:25分钟分值:100分每日必练 15分钟限时训练1.(2013·江西师大附中第三次模拟)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亲昵.(nì) 祛.除(qū)烙.印(lào) 哄.抬物价(hōng)B.卡.壳(kǎ) 奇葩.(pā)锃.亮(zâng) 大笔如椽.(chuán)C.雾霾.(mái) 下载.(zài)眼眶.(kuàng) 有恃.无恐(zhì)D.豆豉.(chǐ) 着.装(zhuó)弄.堂(nòng) 鲜.有所闻(xiǎn)解析B.卡壳qiǎ。
C.有恃无恐shì。
D.弄堂lòng。
答案 A2.(2013·山东省凤城高中模拟检测)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脉搏陷井伶牙利齿仗义执言B.蜗居寒暄既往不咎出其不意C.幅员冒然指手划脚改弦更张D.吊销纹身真知灼见以逸代劳解析A.“井”为“阱”“利”为“俐”。
C.“冒”为“贸”“划”为“画”。
D.“纹”为“文”“代”为“待”。
答案 B3.(2014·昆明第一中学开学考试)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这款吸顶灯,水晶的垂饰超显浪漫,而亮灯时的光也是神秘浪漫的紫色,给人冰清玉...洁.的美好印象,让家也更显得温馨浪漫了。
B.11月8日,广州正式取消亚运公交地铁免费乘车措施,公交和地铁客流回落、秩序良好,许多市民称政府能根据实际情况迅速调整措施,是群众众望所归....的务实行为。
C.中国文化的现实状态并不让人满意:余秋雨先生本着弘扬中国文化的使命,把厚重的知识化成明快浅显的线条,以期广大读者能够接受,结果很多读者却不知所云....。
D.小村官之所以变成大硕鼠,原因其实并不复杂,一是土皇帝土霸王思维,二是家族意识,三是“村里的就是俺家的”,四是监督部门尸位素餐....。
2025年中考语文二轮总复习:名篇名句默写一.试题(共22小题)1.默写。
(1)《无题》中以双关、对偶和两个生动的比喻,表达自己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的句子是:,。
(2)面对自然万千气象,欧阳修吟咏“日出而林霏开,①”;张岱沉醉于“②,上下一白”的美丽景色。
面对人生不得志,李白用“③,④”(《行路难(其一)》)表达面对挫折的乐观;刘禹锡用“沉舟侧畔千帆过,⑤”勉励自己;韩愈用“⑥,⑦”表明虽遭贬,但不惜残年,忠君之心弥坚。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2)一轮秋影转金波,。
,被白发,欺人奈何?(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3)四面歌残终破楚,。
(秋瑾《满江红》)(4),半竿斜日旧关城。
(纳兰性德《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5)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回想往昔在午桥桥上宴饮,在一起喝酒的人大多是英雄豪杰的句子是:,。
(6)诗文中军旅题材屡见不鲜:范仲淹和征人们镇守西北边疆“浊酒一杯家万里,”的矛盾心理令人扼腕长叹;辛弃疾为陈亮赋壮词抗金北伐收复失地时喊出了“了却君王天下事,”的雄心壮志。
(7)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孟子《鱼我所欲也》)(8)当余之从师也,。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
3.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①倚东风,。
(秦观《行香子》)②因思杜陵梦,。
(温庭筠《商山早行》)③山水之乐,。
(欧阳修《醉翁亭记》)(2)请在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和李商隐的《无题》中任选一首,在答题卡上第1页(共30页)。
2024年高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强化训练: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事有凑巧,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地方,我听见过三位老师讲“破釜沉舟”这个成语。
第一位教师是这样讲的:“‘破釜沉舟’表示坚决的意思。
做事一定要坚决。
无论做什么,只要是正当的、应该做的事,就必须抱定只许前进而不许后退、只许胜利而不许失败的决心,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成功。
如果(______________),工作还没开始就准备下失败的退路,那样一定不会成功。
①当然,②前进的目的必须正确。
③在这一点上,④我们不能跟古人相提并论。
由于时代的局限,古人,尤其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人,做事的目的在今天看来很多是成问题的,下定决心做好事是应当的,如果坚决做坏事,那就不应当了。
”第二位教师是另一种讲法,他说:“‘釜’就是锅,‘舟’就是船。
‘破’和‘沉’都是动词。
‘破釜’是‘使釜破’的意思,也就是把锅砸碎;‘沉舟’是‘使舟沉’的意思,也就是把船凿沉。
这样用法的动词叫作‘使动词’。
同是做饭的工具,古代叫‘釜’,现代叫‘锅’;同是水上运输工具,古代叫‘舟’,现代叫‘船’;这是古今词汇的演变。
像古代叫‘冠’,现代叫‘帽子’,古代叫‘履’,现代叫‘鞋’,都是这种情形。
曹植《七步诗》里有‘豆在釜中泣’的句子,______________,这里的‘釜’和‘舟’跟‘破釜沉舟’里的‘釜’和‘舟’意思相同。
”第三位教师讲得比较简单,话说得比较少。
他这样讲:“项羽渡河进攻秦朝的军队,渡河之后,把造饭的锅砸碎,把船凿沉,断了自己的退路,以示有进无退的决心,终于把秦军打败了。
后来大家就用‘破釜沉舟’这个成语表示下定最大的决心,不顾任何牺牲的意思。
”1.将下列俗语填入文中括号内,恰当的一项是()A.干打雷不下雨 B.又吃鱼又嫌腥C.前怕狼后怕虎 D.首尾不能兼顾2.文中画线的语句中有一处表述不当,请标出原句序号后再做修改,并使修改后的语句与上下文的衔接流畅自然。
3.请在横线处仿照上句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正确贴切,语意完整连贯。
2024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杜甫专题练习合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江村杜甫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注】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
在亲友的资助下,杜甫在不曾遭到战乱骚扰、暂时还保持安静的成都郊外的浣花溪畔建成了几座草房以栖身。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的首联简单交代了初夏时节草堂周围清幽的环境。
B.全诗前后啮合,照应紧凑:“堂上燕”属“村”,“水中鸥”属“江”;“棋局”正顶“长夏”,“钓钩”又暗寓“清江”。
C.作者借对草堂生活的抒写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对归隐生活的渴求。
D.艺术角度来看,这首诗写法精严而又流转自然;字句精炼、刻画细微,而又让人无迹可寻。
2.诗歌的颈联是如何表达情感的?其中隐含的情感与《登高》中颈联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远游①杜甫江阔浮高栋,云长出断山。
尘沙连越巂②,风雨暗荆蛮。
雁矫衔芦③内,猿啼失木间。
散裘苏季子④,历国未知还。
[注]①诗人晚年出夔州至潭州,此诗写于其间。
②越巂:古郡名,治所在今四川西昌东南;安史之乱后,吐蕃不断入侵河陇诸州及安西、北庭诸地。
③衔芦:指雁衔芦草以自卫。
④敝裘苏季子:原指苏秦游说秦王未果,敝裘而归的事,这里指人奔波劳碌。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的首联先写江水后写高山,由近而远,由高到低,描绘了诗人羁旅途中所见的壮阔之景。
B.诗的颔联将眼前的气象与时局联系起来,表达了诗人对当时时局动荡、社会战乱的忧虑。
C.诗的颈联写雁与猿,颇具暗示性,独猿失木,暗指诗人此时的处境。
D.诗的尾联写苏秦奔波劳碌狼狈返乡的故事,实指自己飘零无依、无家可归的现状。
4.本诗主要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九日登梓州城①杜甫伊②昔黄花酒,如今白发翁。
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短语、成语专项练习题汇编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热烈粗犷”和“表扬鼓励”是并列短语,“更加坚强”和“完全相信”是偏正短语,“老师讲课”和“大家唱歌”是主谓短语。
B.“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的“舞姿”是名词,“战栗”是动词,“浓烈”是形容词。
C.“是关注传统文化的形式?还是传统文化的内涵?这值得我们认真思考,”这句话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D.“巷子两边高高的院墙上爬满了常春垂、紫藤,间或有级满花朵的树枝从墙上探出头来。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2.阅读下面文字,找出分析有误的一项()(1)第二次鸦片战争其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
(2)他们被室内琳琅满目的珍宝振惊了,争先恐后,大肆抢夺。
(3)园内能拿走的东西,他们统统拿走;实在运不走的,他们就疯狂打砸。
(4)据粗略统计,被抢夺的文物——上至先秦下至清朝的各种奇珍异宝约有100万件左右。
(5)为了销毁罪证,侵略者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往日辉煌的宫殿、参天的古树,都化为灰。
(6)就这样,英法联军连抢带砸,使圆明园遭受毁灭性破坏。
A.第(2)句里的“振惊”应该为“震惊”,“争先恐后”是并列结构的短语。
B.第(3)句“统统拿走”后面用分号是正确的,表示前后两个句子之间是并列关系。
C.第(4)句里的“约”和“左右”语意重复,应去掉一个。
D.第(6)句的主语是“英法联军”。
3.下列关于语法知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雄伟壮丽”“生日礼物”和“谦虚而恳切”都是并列短语。
B.“我们高兴”“老师讲课”“心情好”都是主谓短语。
C.“热爱祖国”是动宾短语,其中“热爱”是动词。
D.“漂亮极了”是补充短语,“非常漂亮”是偏正短语。
4.选出对下面语法判断有误的一项()A.我收到了从遥远的家乡寄来的生日礼物。
其中,“从”是介词,“生日礼物”是偏正短语。
B.那只在阳光下翩翩起舞的蝴蝶好看极了。
[题组一实词]1. (2014 年雅安中学入学考试)挨次填入以下横线处的词语,最适合的一组是()①当大多半人在用钱计算生活的时候,“乐价比”则________人们用自己的标准来权衡身旁的每一件事物,在心理上能否物超所值。
②作为一名军旅作家,他对军队有着一种本能的难以割舍的________,队伍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总让他魂牵梦萦,既而流淌于笔端。
③他原来就桀敖不驯,独断独行,受此冷遇,更不搭理大家惊诧的眼光和主持人的劝止,________扔下话筒,头也不回地走出会议室。
A .建议情节径自B.倡导情结径直C.建议情节径直D.倡导情结径自分析:①建议:商议问题时提出建议供大家谈论。
倡导:指失事物的长处鼓舞大家使用或推行。
依据语境,应选“ 倡导” 。
②情节:事情的变化和经过。
情结:心中的感情瓜葛;深藏心底的感情。
由语境可知,应选“ 情结” 。
③ 径自:表示自己直接行动。
径直:表示直接向某处行进,不绕道,不在半途耽误。
依据语境,选“ 径自”适合。
答案: D2. (2014 年泰安市模拟)挨次填入以下横线处的词语,最适合的一组是()①大连市位于北半球的暖温带地域,冬无寒冷,夏无炎暑,四时分明,天气________。
在全国宜居城市排行榜中,位居第四。
②圆明园正当冬季,满目都是冷清情景;野草与树木,________着百年洪荒的滋味;夕阳和废墟,是一个世纪的倾圮荒落。
③“3.15晚”会播出后,“苹果”的售后备受诟病。
记者对当前智好手机市场睁开了一番检查,从检查结果看,该致歉的远________“苹果”。
A .宜人弥散不仅B.宜人洋溢不仅C.怡人弥散不仅D.怡人洋溢不仅分析:“宜人” ,适合人的情意;“ 怡人”令人舒坦快乐,由语境,应用“宜人” 。
“ 洋溢”,充满,充满;“ 弥散” ,向四外扩散;由语境,应用“ 洋溢” 。
“不仅” ,表示高出某个数目或范围,副词;“ 不仅” ,不仅、不单,连词;由语境,应用“ 不仅” 。
专项训练二十九小说阅读(二)一.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1—4题。
额尔古纳河右岸(节选)徐子建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
如今夏季的雨越来越稀疏,冬季的雪也逐年稀薄了。
它们就像我身下的已被磨得脱了毛的狍皮褥子,那些浓密的绒毛都随风而逝了,留下的是岁月的累累瘢痕。
坐在这样的褥子上,我就像守着一片碱厂的猎手,可是我等来的不是那些竖着美丽犄角的鹿,而是裹挟着沙尘的狂风。
西班他们刚走,雨就来了。
在这之前,连续半个多月,炽热的阳光把河水给舔瘦了,向阳山坡的草也被晒得弯了腰了。
我不怕天旱,但我怕玛克辛姆的哭声。
玛克辛姆一看到大地旱得出现弯曲的裂缝,就会蒙面大哭。
好像那裂缝是毒蛇,会要了他的命。
可我不怕这样的裂缝,在我眼中它们就是大地的闪电。
安草儿在雨中打扫营地。
我问安草儿①,布苏是不是个缺雨的地方,西班下山还得带着雨?安草儿直了直腰,伸出舌头舔了舔雨滴,冲我笑了。
他一笑,他眼角和脸颊的皱纹也跟着笑了——眼角笑出的是菊花纹,脸颊笑出的是葵花纹。
我们这个乌力楞只剩下我和安草儿了,其他人都在早晨时乘着卡车,带着家当和驯鹿下山了。
以往我们也下山,早些年去乌启罗夫,近年来到激流乡,用鹿茸和皮张换来酒、盐、肥皂、糖和茶等东西,然后再回到山上。
但这次他们下山却是彻底离开大山了。
他们去的那个地方叫布苏,帕日格告诉我,布苏是个大城镇,靠着山,山下建了很多白墙红顶的房子,那就是他们定居的住所。
山脚下还有一排鹿圈,用铁丝网拦起,驯鹿从此将被圈养起来。
我不愿意睡在看不到星星的屋子里,我这辈子是伴着星星度过黑夜的。
如果午夜梦醒时我望见的是漆黑的屋顶,我的眼睛会瞎的;我的驯鹿没有犯罪,我也不想看到它们蹲进“监狱”。
听不到那流水一样的鹿铃声,我一定会耳聋的;我的腿脚习惯了坑坑洼洼的山路,如果让我每天走在城镇平坦的小路上,它们一定会疲软得再也负载不起我的身躯,使我成为一个瘫子;我一直呼吸着山野清新的空气,如果让我去闻布苏的汽车放出的那些“臭屁”,我一定就不会喘气了。
高频考点训练(二十九)时间:25分钟分值:37分每日必练15分钟限时训练1.(2014·河北省正定中学三轮模拟练习)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在现代艺术气息浓厚、广受时尚青年推崇的蓝顶美术馆,民间艺人无与伦比....的沙画表演让展览会富有了浓郁的怀旧情调。
B.我们对生活中所发生的任何一件事情,都应该用自己的头脑冷静地思考,那种听.风就是雨....的做法是万万不可取的。
C.汪涵是近年来深受观众喜爱的电视主持人,常常妙语连珠,巧言令色....,亲和力很强,拥有广泛的支持者,凡他主持的节目都有很高的收视率。
D.别看他是个半路出家....的木匠,他的手艺好得很,他所设计制造的红木家具还曾经获过省级大奖。
解析A.无与伦比: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跟它相比的。
此指沙画表演水平高,正确。
B.听风就是雨:刚听到一点儿风声,就当要下雨了。
形容听到一点风声就竭力附和渲染。
还可以用来比喻那些一听到什么事就跟着咋呼,没有个人主见,人云亦云的人。
此指不用头脑冷静思考的情况,正确。
C.巧言令色: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
D.半路出家:不是从小而是年岁大点才去当和尚、尼姑或道士的。
原指成年后才出家做和尚或尼姑。
比喻中途改行,从事另一工作。
答案 C2.(2014·四川省成都市第三次诊断性考试)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在当今商品经济的时代,当诗歌失却往昔荣耀而逐渐远离我们的时候,读到这样一首催人奋然前行的祖国颂歌,真是难得的精神享受。
B.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起有伏、波浪式前进的,这是由于事物的内部矛盾以及自然和社会的种种外因影响所决定的。
C.第九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在北京永定河西岸盛大开幕,对于513公顷的园博园,为了方便游客,专门开设了电瓶车专线。
D.日前,交通管理部门就媒体对酒驾事故的连续报道做出了积极回应,表示要进一步加大对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
解析B项,“由于”与“所决定”杂糅;C项,“对于513公顷的园博园”一句,删去“对于”;D项,“加大对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后加“力度”。
答案 A3.(2014·江西省临川二中第一次模拟考试)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这些“意识流小说”的现代特征主要体现在它的艺术形式的非传统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①因此,这些“意识流小说”的内核依然停留在“方法的借鉴”上②还不具有本世纪前后开始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世界荒诞”和“存在异化”的现代意识核心③尽管它常常具有非理性的情感色彩和“人类异化”的主题意向④但在小说家的世界观和艺术观上⑤这些作品实际上是对自我存在的一种思考,看似非理性异于常人,实际上是换种思维方式去解释人类,去解除自己心中的困惑⑥并非完全意义上的中国现代派文学A.③④②①⑥⑤B.③④②⑤⑥①C.①③④②⑥⑤D.①②③④⑥⑤解析句首强调意识流小说的特征主要体现在艺术形式上,③中的“它”指代意识流小说,而且语意上对上句姑且承认,所以首先确定③,排除C、D;④中的“但”连接③的“尽管”,②在④后面进一步说明;②中强调“不具有……现代意识核心”,后面应接①总结“意识流小说”的内核,是方法借鉴。
所以排除B。
另外①中的“内核依然停留在…方法的借鉴‟上”的“依然”,表明意识流小说“并非完全意义上的中国现代派文学”,故接⑥。
答案 A4.(2014·山东省济南市第三次模拟考试)阅读下面的材料,概括电影《爸爸去哪儿》火爆的原因,不超过45字。
春节期间,仅用5天拍摄完成的电影《爸爸去哪儿》十分火爆。
在这之前,同名称的综艺节目如飓风一般狂卷中国,在每个周五的晚上培养了一大批忠实观众。
既然已经有了很强的品牌凝聚力,那延伸到电影上又有什么好奇怪的呢?同时,中国人春节期间看电影,已经成为一种过年方式和娱乐方式。
是不是标准电影,大多数观众都不会考虑;喜庆不喜庆,才是他们衡量春节时电影价值的标杆。
如果我们再深层次剖析一下,不难发现这是一部“接地气”的亲情电影,它用真人秀的方式“讲述”爸爸和孩子一起成长的“欢乐时光”,而这恰恰是一些所谓的大制作、大投入电影所没有“涉及”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同名综艺节目具有品牌凝聚力(或“培养了一批忠实观众”);迎合国人春节期间看电影的心理;亲情主题很“接地气”。
5.(2014·四川省绵阳市第三次诊断性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假如你腿上有伤,乘坐公共汽车去医院看病,旁边一位老大爷见你没有主动给他让座,对你出言讥讽。
这时,你对老大爷说:①______________。
假如你是这件事情的旁观者,你会对老大爷说:②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示例:大爷不好意思,我腿上有伤,今天不能让您;再说了,我看您精气神,比我这病号可要好多了。
(2)示例:大爷您消消气,您可能没看到他腿有伤,要不您一定不忍心责怪他的。
(2014·河北省唐山市第二次模拟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6~7题。
苏秀道中[宋]曾几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6.这首诗写出秋雨怎样的特点?这些特点通过哪些内容表现的?请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特点:雨大,及时。
通过屋漏床湿、溪流岸深表现雨大,通过稻花应秀色,桐叶最佳音表现及时。
7.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表达了对及时雨的欢欣(喜悦)与对农民的关怀。
8.(2014·陕西省西安铁一中四月月考)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传不习乎?”(《论语》)(2)求之不得,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辗转反侧。
(《诗经·关雎》)(3)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牧《阿房宫赋》)答案(1)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2)寤寐思服优哉游哉(3)剽掠其人倚叠如山每日必背5分钟资料储备新课标高考考纲规定必背篇目64篇(二十一)3.唐·李白蜀道难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4.唐·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5.唐·李商隐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每日必读5分钟素材积累老规矩都去哪儿了2014北京高考满分作文一缕阳光射进那狭长的胡同里,照亮了那段老旧时光。
夏日的树荫下,老人们摇着蒲扇,一阵阵带着些许热意的凉风,裹挟着一句句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老规矩,吹进那一个个在树下玩耍的孩童的心……“出门回家都要跟长辈打招呼”“吃菜不许满盘子乱挑”“不许管闲事”“笑不露齿,话不高声”“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作客时不许随便动主人家的东西”,那些老规矩,往往是我们最熟悉,却又最容易被我们忘记的东西。
在现代都市里,在尔虞我诈的匆忙之余,还有谁能回到自己的过去,去感受那平静的风,那些历经时光沉淀的话语?我们在路上走了太久,久到忘了自己曾决心要遵守的准则,那个全心尊崇的信仰。
没有信仰的人是可怕的,他们无从知晓自己将何去何从,亦无从察觉自己向着错误的方向走了多远。
就像白岩松在《幸福了吗》中写到的:“没有办法,缺乏信仰的人,在一个缺乏信仰的社会里,便无所畏惧,便不会约束自己,就会忘记千百年来先人的古训,就会为了利益,让自己成为他人的地狱。
”那些深深镌刻在祖祖辈辈人心中的老规矩,在他们的身体力行中,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孩子。
孩子长大了,又以此来教育孩子的孩子,代代传承,永无止息。
老规矩的传承,贵在坚持。
冯友兰认为立言需要天赋,立功需要机遇,立德则每个人都能做到。
看似立言最难,立功次之,立德最容易。
实际上立德最难,因为需要每天的坚持。
对于老规矩的坚守,实际上也是一个对自己灵魂的考验,老规矩的践行是需要点滴积累的。
如果我们走得太快,心灵得不到喘息的机会,灵魂也就难以追上我们的脚步。
渐渐地,躯体被黑暗侵袭。
信仰被欲望亵渎,人生不再有奇迹。
余秋雨在《欧洲之旅》中写道:“最大的悲剧,莫过于把并不存在的文明前提当作存在。
文明的伤心处,不在于与蒙昧和野蛮的搏斗中伤痕累累,而在于把蒙昧错看成文明。
”就像倦鸟要归巢,我们的心灵也需要安顿。
我们可以四处漂泊,在阴冷的墙角度过一晚,但我们不能让自己的心灵流浪。
“缺少精神归宿,正是造成各种社会灾难的主因。
因此,最大的灾难是小人灾难,最大的废墟是人格废墟。
”老规矩都去哪儿了?他没走远,他就在我们身边。
阅卷组点评:本文的题目化自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很新颖。
本文以景物描写开头,营造了一个极富北京特色的场景,将读者带入到了一个如梦似幻的“老旧时光”中。
而后引出主题“老规矩”,文章脉络清晰,一气呵成。
从老规矩的影响、老规矩的践行等方面落笔,引用了多位名家名言,有力地论证了老规矩的意义。
同时照应点题十分清楚明朗,结尾以一句设问收拢。
发人深思。
核心亮点:条分缕析发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