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汇总
- 格式:ppt
- 大小:4.50 MB
- 文档页数:47
水泥混凝土混凝土是以胶凝材料、颗粒状集料以及必要时加入化学外加剂和矿物掺和料等组分的混合料经硬化后形成具有堆聚结构的复合材料。
由水泥、砂、石子、水、外加剂组成的叫普通混凝土。
一、混凝土的特点1、混凝土的优点混凝土材料在建筑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是因为与其他材料相比且有许多优点:1)材料来源广泛:2)性能可调整范围大:3)易于加工成型:4)匹配性好,维修费用少。
2、混凝土的缺点1)自重大,比强度小:2)抗拉强度低,变形能力差而易产生裂缝:3)硬化时间长,在施工中影响质量的因素较多,质量波动较大。
二、混凝土的应用与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混凝土的缺点下被逐渐克服。
如采用轻质骨料可显著降低混凝土的自重,提高强度;掺入纤维或聚合物,可提高抗强度,大大降低混凝土的脆性;掺入减水剂、早强剂等外加剂,可显著缩短硬化时间,改善力学性能。
混凝土的技术性能也在不断的发展,高性能混凝土(HPC)将是今后混凝土的发展方向之一。
高性能混凝土除了要求具有高强度(f cu≥60MPa)等级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工作性、体积稳定性和耐久性。
目前,我国发展高性能混凝土的主要途径主要有以下方面;1)采用高性能的原料以及与其相适应的工艺。
2)采用多种复合途径提高混凝土的综合性能;可在基本组成材料之外加入其他有效材料,好高效减水剂、早强剂、缓凝剂、硅灰、优质粉煤灰、沸石粉等一种或多种复合的外加组分以调整各改善混凝土的浇筑性能及内部结构,综合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和质量。
3)从节约资源、能源,减少工业废料排放和保护自然环境的角度考虑,则要求混凝土及原材料的开发、生产,建筑施工作业等均应既能满足当代人的建设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的延续生存环境,因此绿色高性能混凝土(GHPC)也将成为今后的发展方向。
许多国家正在研究开发新技术混凝土,如灭菌、环境调色、变色、智能混凝土等,这些新的发展动态可以说明混凝土的潜力很大,混凝土技术与应用领域有待开拓。
三、对混凝土的基本要求1)混凝土拌和物有一定的和易性,便于施工,并获得均匀密实的混凝土。
第六章作业6-1,6-3,6-4,6-5,6-7,6-8,6-9,6-10 , 6-11,6-13,6-16,6-17.6-1 试述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
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的作用如何,硬化后的混凝土结构怎样?——组成材料:水泥,砂,石子,水,外加剂。
作用及硬化后作用:P98,第一条硬化后各组成材料由水泥凝胶体组成一个整体,产生一定强度,称为坚硬的人工石材。
6-3 何谓骨料级配?骨料级配良好的标准是什么?混凝土的骨料为什么要有级配?——骨料级配为混凝土骨料不同粒径的组配情况。
良好的标准:含有较多的粗颗粒,适量的中粗颗粒,少量的细颗粒填充其空隙称为骨料级配良好。
良好的级配不仅所需水泥浆量较少,经济性好,骨料的空隙率和总表面积小,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密实度和强度。
6-4 干沙 500g,其筛分结果如下:筛孔尺寸5.0 2.5 1.250.630.3150.16<0.16/mm筛余量 /g25501001251007525试判断该砂级配是否合格?属何种砂?并计算砂的细度模数。
筛孔尺寸筛余量 /g 分计筛累计筛模数/mm余%余%525552.55010151.2510020350.631252560 2.740.31510020800.1675159552555中砂 3.0~2.3,连接累计筛余,对比教材P.101 图 6-3,落在 2 区内,级配合格 .)%(余筛计累0 20 40 60 80 1000.1500.3000.6001.18 2.36 4.759.5筛孔尺寸( mm)图 6-3(黑线条为本题目砂级配)6-5 有两种砂子,细度模数相同,它们的级配是否相同?若两者的级配相同,其细度模数是否相同?——细度模数相同,级配可以不同,级配相同,细度模数相同。
6-7 配置混凝土时掺入减水剂,在下列条件下可取得什么效果?为什么?(1)用水量不变时;( 2)减水,但水泥用量不变时;(3)减水又减水泥,但水灰比不变时。
混凝土基础知识教程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第三节道路与桥梁工程用石料的技术性质第四节普通混凝土的技术性质第五节混凝土外加剂第六节混凝土的质量检验和评定第七节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第八节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第九节粉煤灰混凝土第十节轻混凝土第十一节特种混凝土第十二节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附录:习题与复习思考题第一节概述一、混凝土的分类混凝土是指用胶凝材料将粗细骨料胶结成整体的复合固体材料的总称。
混凝土的种类很多,分类方法也很多。
(一)按表观密度分类1. 重混凝土。
表观密度大于2600kg/m3的混凝土。
常由重晶石和铁矿石配制而成。
2。
普通混凝土。
表观密度为1950~2500kg/m3的水泥混凝土.主要以砂、石子和水泥配制而成,是土木工程中最常用的混凝土品种。
3。
轻混凝土。
表观密度小于1950kg/m3的混凝土。
包括轻骨料混凝土、多孔混凝土和大孔混凝土等。
(二)按胶凝材料的品种分类通常根据主要胶凝材料的品种,并以其名称命名,如水泥混凝土、石膏混凝土、水玻璃混凝土、硅酸盐混凝土、沥青混凝土、聚合物混凝土等等。
有时也以加入的特种改性材料命名,如水泥混凝土中掺入钢纤维时,称为钢纤维混凝土;水泥混凝土中掺大量粉煤灰时则称为粉煤灰混凝土等等.(三)按使用功能和特性分类按使用部位、功能和特性通常可分为:结构混凝土、道路混凝土、水工混凝土、耐热混凝土、耐酸混凝土、防辐射混凝土、补偿收缩混凝土、防水混凝土、泵送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纤维混凝土、聚合物混凝土、高强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等等。
二、普通混凝土普通混凝土是指以水泥为胶凝材料,砂子和石子为骨料,经加水搅拌、浇筑成型、凝结固化成具有一定强度的“人工石材",即水泥混凝土,是目前工程上最大量使用的混凝土品种.“混凝土"一词通常可简作“砼”。
(一)普通混凝土的主要优点1. 原材料来源丰富。
混凝土中约70%以上的材料是砂石料,属地方性材料,可就地取材,避免远距离运输,因而价格低廉.2. 施工方便.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可塑性,可根据工程需要浇筑成各种形状尺寸的构件及构筑物。
普通混凝土的基本组成材料:水泥浆(水泥、水)、骨料(砂子、石子)适量的掺合剂和外加剂。
1.水泥浆:1.润滑作用——与水形成水泥浆,赋予新拌混凝土以流动性 3.胶结作用——包裹在所有骨料表面,通过水泥浆的凝结硬化,将砂、石骨料胶结成整体,形成固体2砂:砂按其产源可分天然砂、人工砂。
由自然条件作用而形成的,粒径在5mm 以下的岩石颗粒,称为天然砂。
天然砂可为河砂、湖砂、海砂和山砂。
人工砂又分机制砂、混合砂。
人工砂为经除土处理的机制砂、混合砂的统称。
机制砂是由机械破碎、筛分制成的,粒径小于4.75mm的岩石颗粒,但不包括软质岩、风化岩石的颗粒。
混合砂是由机制砂和天然砂混合制成的砂。
按砂的粒径可分为粗砂、中砂和细砂,目前是以细度模数来划分粗砂、中砂和细砂,习惯上仍用平均粒径来区分3骨料:普通混凝土所用的石子可分为碎石和卵石。
由天然岩石或卵石经破碎、筛分而得的粒径大于5mm的岩石颗粒,称为碎石;由自然条件作用而形成的粒径大于5mm的岩石颗粒,称为卵石作用:1.廉价的填充材料,节省水泥用量混凝土的骨架 2.减小收缩,抑制裂缝的扩展3.传力作用4.降低水化热5.提供耐磨性4水:一般符合国家标准的生活饮用水,可直接用于拌制各种混凝土。
地表水和地下水首次使用前,应按有关标准进行检验后方可使用。
海水可用于拌制素混凝土,但不得用于拌制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
有饰面要求的混凝土也不应用海水拌制。
作用:1.混凝土中的拌和水有两个作用:2.供水泥的水化反应3.赋予混凝土的和易性5.剩余水留在混凝土的孔(空)隙中5.使混凝土中产生孔隙6.对防止塑性收缩裂缝与和易性有利7.对渗透性、强度和耐久性不利5.矿物掺合料,指以氧化硅、氧化铝为主要成分,在混凝土中可以代替部分水泥、改善混凝土性能,且掺量不小于5%的具有火山灰活性的粉体材料。
矿物掺合料是混凝土的主要组成材料,它起着根本改变传统混凝土性能的作用。
在高性能混凝土中加入较大量的磨细矿物掺合料,可以起到降低温升,改善工作性,增进后期强度,改善混凝土内部结构,提高耐久性,节约资源等作用。
混凝土与砂浆基础知识教程混凝土与砂浆是建筑材料课程的重点之一。
主要介绍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及评定指标,混凝土外加剂及其作用原理和应用,硬化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耐久性及其影响因素,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及混凝土质量控制等。
此外,还简要介绍了其它品种混凝土及建筑砂浆的特性和用途。
第一节概述一、混凝土( Concrete )的含义凡由胶凝材料(胶结料)、粗细骨料和水及其它材料,按适当的比例配合、拌合配制并硬化而成的具有所需的形体、强度和耐久性的人造石材,叫做砼,如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等。
即:胶凝材料+粒状材料+水+其它外加材料(外加剂、混合材料)→硬化得人工石材水泥砼(Cement Concrete)简称混凝土,是以水泥为胶凝材料,砂石为骨料拌制而成的混凝土,即:水泥+砂+石+水+外加剂(混合材料)→砼(混凝土)。
水泥混凝土是现代土木工程最主要的结构材料,本章主要介绍水泥混凝土。
二、混凝土的分类最常用:普通水泥混凝土(Ordinary Cement Concrete)(一)按表观密度分类1.重混凝土:为了屏蔽各种射线的辐射,采用各种高密度骨料配制的混凝土,表观密度> 2800kg/m3。
骨料为钢屑、重晶石、铁矿石等重骨料,水泥为钡水泥、锶水泥等重水泥。
又称防辐射混凝土,用于核能工厂的屏障结构材料。
2.普通混凝土:表观密度 2000~2800kg/m3,骨料为天然砂、石,密度一般多在2500kg/m3左右,简称砼,用于各种建筑的承重结构材料。
3.轻混凝土:表观密度<1950kg/m3,骨料为多孔轻质骨料,或无砂的大孔混凝土或不采用骨料而掺入加气剂或泡沫剂形成的多孔结构混凝土。
主要用作轻质结构(大跨度)材料和隔热保温材料。
(二)按用途分类可分为结构砼(普通砼)、防水砼、耐热砼、耐酸砼、大体积砼、道路砼等。
(三)按所用胶凝材料分类可分为水泥砼、石膏砼、沥青砼、聚合物砼、水玻璃混凝土等。
混凝土基础知识混凝土是以胶凝材料与骨料按适当比例配合,经搅拌、成型、硬化而成的一种人造石材。
按所用胶凝材料分为水泥混凝土、石膏混凝土、水玻璃混凝土等,本章主要介绍广为应用的水泥混凝土。
第一节普通混凝土的组成及基本要求一混凝土的组成混凝土是由水泥、水、砂和石子组成。
水和水泥成为水泥浆,砂和石子为混凝土的骨料。
在混凝土的组成中,骨料一般占总体积的70%-80%;水泥石约占20%-30%,其余是少量的空气。
二、混凝土的基本要求1、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混凝土拌合物必须具有与施工条件相适应的和易性。
2、强度:混凝土经养护至规定天数,应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
3、耐久性4、经济性第二节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一、水泥水泥标号的选择,根据混凝土的强度要求确定,使水泥标号与混凝土强度相适应。
水泥的强度约为混凝土强度的1.5-2.0倍为好。
二、细骨料粒径为5㎜以下的骨料称为细骨料,一般采用天然砂。
混凝土用砂的质量要求,主要有以下几项:1、砂的粗细程度及颗粒级配粒径越小,总表面积越大。
在混凝土中,砂的表面由水泥浆包裹,砂的总表面积越大,需要的水泥浆越多。
当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要求一定时,显然用粗砂比用细砂所需水泥浆为省,且硬化后水泥石含量少,可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但砂粒过粗,又使混凝土拌合物容易产生离析、泌水现象,影响混凝土的均匀性,所以,拌制混凝土的砂,不宜过细,也不宜过粗。
评定砂的粗细,通常用筛分析法。
该法是用一套孔径为5.00、2.50、1.25、0.630、0.315、0.160㎜的标准筛,将预先通过孔径为10.0㎜筛的干砂试样500克由粗到细依次过筛,然后称量各筛上余留砂样的质量,计算出各筛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和“累计筛余百分率”,计算如下:筛孔尺寸/㎜分计筛余(克)分计筛余百分率(%)累计筛余百分率(%)5.00 m1a1=m1/mß1=a12.50 m2a2=m2/mß2=a1+a21.25 m3a3=m3/mß3=a1+a3+a30.630 m4a4=m4/mß4=a1+a2+a3+a40.315 m5a5=m5/mß5=a1+a2+a3+a4+a50.160 m6a6=m6/mß6=a1+a2+a3+a4+a5+a6砂的粗细程度,,工程上常用细度模数μf表示,其定义为:μf=(ß2+ß3+ß4+ß5+ß6)-5ß1/100-ß1细度模数越大,表示砂越粗。
一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1 水泥:水泥品种的选择主要根据工程结构特点、工程所处环境及施工条件确定。
如高温车间结构混凝土有耐热要求,一般宜选用耐热性好的矿渣水泥等等。
现我司一般选用华润红水河P.O 42.5R水泥;2 砂子:公称粒径在0.15~5.0mm之间的骨料称为细骨料,亦即砂。
常用的细骨料有河砂、海砂、山砂和机制砂(有时也称为人工砂、加工砂)等。
通常根据技术要求(细度,筛余值)分为Ⅰ类、Ⅱ类和Ⅲ类。
Ⅰ类用于强度等级大于C60的混凝土;Ⅱ类用于C30~C60的混凝土;Ⅲ类用于小于C30的混凝土。
3 石子:颗粒粒径大于5mm的骨料为粗骨料。
混凝土工程中常用的粗骨料有碎石和卵石两大类。
碎石为岩石(有时采用大块卵石,称为碎卵石)经破碎、筛分而得;卵石多为自然形成的河卵石经筛分而得。
我司现用的是花岗岩碎石。
4 拌合用水:根据《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89)的规定,凡符合国家标准的生活饮用水,均可拌制各种混凝土。
海水可拌制素混凝土,但不宜拌制有饰面要求的素混凝土,更不得拌制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
5 外加剂:外加剂是指能有效改善混凝土某项或多项性能的一类材料,掺量一般≤水泥量的5%,却能显著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强度、耐久性或调节凝结时间及节约水泥。
二混凝土拌合物的技术性质: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也称工作性,是指拌合物易于搅拌、运输、浇捣成型,并获得质量均匀密实的混凝土的一项综合技术性能。
通常用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三项内容表示。
流动性是指拌合物在自重或外力作用下产生流动的难易程度;粘聚性是指拌合物各组成材料之间不产生分层离析现象;保水性是指拌合物不产生严重的泌水现象。
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综合指标,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尚无能够全面反映混凝土和易性的测定方法,通常通过测定流动性,再辅以其他直观观察或经验综合评定混凝土和易性。
流动性的测定方法有坍落度法、维勃稠度法、探针法、斜槽法、流出时间法和凯利球法等十多种,对普通混凝土而言,最常用的是坍落度法和维勃稠度法。
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第三节道路与桥梁工程用石料的技术性质第四节普通混凝土的技术性质第五节混凝土外加剂第六节混凝土的质量检验和评定第七节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第八节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第九节粉煤灰混凝土第十节轻混凝土第十一节特种混凝土附录:习题与复习思考题第一节概述一、混凝土的分类混凝土是指用胶凝材料将粗细骨料胶结成整体的复合固体材料的总称。
混凝土的种类很多,分类方法也很多。
(一)按表观密度分类1. 重混凝土。
表观密度大于2600kg/m3的混凝土。
常由重晶石和铁矿石配制而成。
2. 普通混凝土。
表观密度为1950~2500kg/m3的水泥混凝土。
主要以砂、石子和水泥配制而成,是土木工程中最常用的混凝土品种。
3. 轻混凝土。
表观密度小于1950kg/m3的混凝土。
包括轻骨料混凝土、多孔混凝土和大孔混凝土等。
(二)按胶凝材料的品种分类通常根据主要胶凝材料的品种,并以其名称命名,如水泥混凝土、石膏混凝土、水玻璃混凝土、硅酸盐混凝土、沥青混凝土、聚合物混凝土等等。
有时也以加入的特种改性材料命名,如水泥混凝土中掺入钢纤维时,称为钢纤维混凝土;水泥混凝土中掺大量粉煤灰时则称为粉煤灰混凝土等等。
(三)按使用功能和特性分类按使用部位、功能和特性通常可分为:结构混凝土、道路混凝土、水工混凝土、耐热混凝土、耐酸混凝土、防辐射混凝土、补偿收缩混凝土、防水混凝土、泵送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纤维混凝土、聚合物混凝土、高强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等等。
二、普通混凝土普通混凝土是指以水泥为胶凝材料,砂子和石子为骨料,经加水搅拌、浇筑成型、凝结固化成具有一定强度的“人工石材”,即水泥混凝土,是目前工程上最大量使用的混凝土品种。
“混凝土”一词通常可简作“砼”。
(一)普通混凝土的主要优点1. 原材料来源丰富。
混凝土中约70%以上的材料是砂石料,属地方性材料,可就地取材,避免远距离运输,因而价格低廉。
2. 施工方便。
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可塑性,可根据工程需要浇筑成各种形状尺寸的构件及构筑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