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语文复习:成语辨析
- 格式:doc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2
易混淆四字成语辨析1. 别具匠心别出心裁别具匠心——指文学或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
别出心裁——侧重独创一格,与众不同。
(1) 掩映在绿树丛中的古寺,那别具匠心的建筑,吸引了众多的中外游客。
(2) 这间利用宝特瓶盖成的休闲屋,以它别出心裁的设计夺得金牌。
2. 五光十色五彩缤纷五光十色——强调色彩鲜艳,样式繁多。
五彩缤纷——强调色彩的繁多艳丽。
(1) 这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展览,会场上的展品五光十色,琳琅满目。
(2) 五彩缤纷的灯挂满树梢,充满了节日的气息。
3. 随心所欲随机应变随心所欲——强调自己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随机应变——突出根据外界情况的变化灵活应对。
(1) 我们不能时时都随心所欲,要学会在不同的场合控制自己的情绪。
(2) 由于发言人临时缺席会议,会长就随机应变换了个话题。
4. 侃侃而谈夸夸其谈侃侃而谈——形容说话时神态从容不迫。
夸夸其谈——指说话的内容不切合实际。
(1) 他平日一向沉默寡言,想不到在辩论会上竟侃侃而谈,令人大吃一惊。
(2) 夸夸其谈之人总是行动最少之人。
5. 变化多端变化无常变幻莫测变化多端——突出变化的多而大。
变化无常——强调变化的无规律性。
变幻莫测——突出不可预料性。
(1) 天上的云,变化多端,有的像羽毛,有的像绵羊,有的像鱼鳞,还有的像高耸的宝塔。
(2) 他这人总是变化无常,一会生气,一会开心。
(3) 国际风云变幻莫测,我们只有脚踏实地,实事求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6. 融会贯通融为一体融会贯通——侧重指把知识、道理融合了之后还能够从中有所领悟。
融为一体——指事物融合为一个整体,彼此不分。
(1) 案例教学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将所学内容融会贯通,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很有帮助。
(2) 湖面平静,水清见底,山光水色融为一体,洁白一片,仿佛置身于仙境之间,流连忘返。
7. 风餐露宿风尘仆仆风雪载途风餐露宿——形容野外工作生活的艰辛。
风尘仆仆——指人经长途跋涉后劳累的样子。
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划重点专题02 词语(成语)辨析及运用(难点)专题概述和解题方法指导对于初中生来说,对正确使用成语的考查,已经不再是对语言静态的分析,而是提供的语境,让考生加以辨析。
因此辨析成语使用,除了对成语本身的含义、功能等把握外,还需在语境中准确解读与把握。
1.审视成语的意义与句子所要表达的意义是否一致。
有些成语,由于不了解成语的准确意思,容易因断章取义或望文生义而误用,使之于整个句子的意思不一致。
如:我们俩分别将近三年,想不到在这里萍水相逢。
“萍水相逢”的意思是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该句在使用中,只断取了“相逢”的意思,却抛弃了“不相识的人”之义,这与句意是不一致。
2.审视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与句意表述的对象、范围是否吻合。
成语有一定的使用范围,有些成语的误用正是由于分不清范围的大小;有些成语只适用于描述特定的人或事。
如果不了解它特定的适用对象,就会出现毛病。
如: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句中“美轮美奂”的“轮”指高大。
“奂”指众多。
这个成语形容高大华美,多用于赞美新屋。
此句中用来赞美“花鸟虫兽、人物形象”,属于对象误用。
3.审视成语的感情色彩与所处的语境色彩是否相融。
成语的感情色彩可谓褒贬分明,我们在运用时,要因目的、场合、对象、的不同而异,用于赞扬、夸奖的使用褒义成语,用于贬斥、批评的使用贬义成语。
否则,成语运用就不恰当了。
如:几乎所有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拉上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了。
“雨后春笋”是褒义词,比喻新事物大量出现。
而本句是指垃圾食品厂大量出现,所以这个成语属于褒词贬用的错误类型。
4.审视成语的语义是否包含句子中某些词语的含义。
有些句子中已包含某些成语的部分意思的词语,再用该成语就会造成重复啰嗦的毛病。
如:看到他这种滑稽的表情,坐在身旁的一名外国记者忍俊不禁扑哧一声笑出来。
易错的成语归类第一类望文生义1.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2.火中取栗:比喻被别人利用去干冒险事,付出了代价而得不到好处。
3.万人空巷: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4.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5.不为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责罚要适可而止。
6.望洋兴叹: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7.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8.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
9.弹冠相庆:指旧社会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10.久假不归:长期地借用,不归还。
11.司马青衫:比喻因遭遇相似而表示的同情。
12.数典忘祖: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13.大动干戈: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14.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
15.不绝如缕:形容形势危急。
形容声音微弱而悠长。
16.不翼而飞:比喻东西突然丢失。
也比喻消息传得极快。
17.从长计议、用较长的时间慎重考虑、仔细商量。
18.耳提面命:不仅是当面告诉他,而且是提着他的耳朵向他讲。
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
19.可圈可点:指文章精彩,值得加以圈点。
形容出色,精彩,值得称道。
20.三人成虎:三个人谎报城市里有老虎,听的人就信以为真。
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
21.文不加点: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
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
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22.海外奇谈:海外:中国以外;奇谈:奇怪的说法。
比喻没有根据的,荒唐的言论或传闻。
23.曾几何时:曾:曾经;几何:若干、多少。
才有多少时候。
指没过多久。
24.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爽:差错的意思。
易误解为“没有成功”。
25.不忍卒读:卒:尽,完。
不忍心读完。
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
常误用为形容文章写得不好。
26.危言危行:危:正直。
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27.如履薄冰:履:践、踩在上面。
象走在薄冰上一样。
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
补充1.进退维谷:形容进退两难。
2.如坐春风:比喻得到教益或感化。
专项提分卷(四) 词语(含成语)的理解与运用;病句的辨析与修改(时间:40分钟满分:50分)一、词语(含成语)的理解与运用(12分)1.(2018·巴中)依次填入下列横线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2分)面对文化传承创新这张有难度的时代考卷,我们不仅要善于做好选择题,敢于做好应用题,还要精于做好综合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结晶,她________个体心灵、________民族精神、________民众心智,________中华民族数千年坚毅前行。
A.安顿振奋启迪引领B.启迪引领安顿振奋C.安顿引领振奋启迪D.启迪安顿振奋引领2.(2018·孝感)选出依次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A)(2分)我们读所有的书,最终的目的都是读自己。
读有益的书,你会发现________的心平息下来了,有种________的感觉,你会发现你百思不得其解的________,千百年来被无数的人思考过,并且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答案。
每一本在你心目中值得阅读和记住的书,都是因为其中________着未来你更期待的那个自己。
A.焦躁豁然开朗困惑蕴藏B.焦虑豁然开朗疑惑蕴含C.焦躁茅塞顿开困惑蕴含D.焦虑茅塞顿开疑惑蕴藏3.(2018·沈阳)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B)(2分)“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________哪一个时代,英雄的事迹和精神都是________社会前行的强大力量。
期盼“崇尚英雄”________,光荣永远________,英雄永不独行。
A.尽管勉励蔚为大观传递B.无论激励蔚然成风传承C.尽管激励蔚为大观传递D.无论勉励蔚然成风传承4.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B)(2分)A.在治安不好的年代,火车站人流量大,容易成为藏污纳垢....的地方。
B.广场上音乐响起,老人们翩翩起舞,沉浸在天伦之乐....的喜悦中。
C.交响音乐会上,大家正襟危坐....,静静聆听,倾心领悟。
2019 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第一部分基础第三章词语附录六常用成语辨析素材一、常有成语误用辨析1.安土重迁:迷恋故乡,不愿轻易迁徙。
不可以理解为“辞别家乡,从头安居”。
2.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多形容文章凄惨感人。
不可以用来形容文章写得不好。
3.不胜其烦:贬义词,指不可以忍耐其烦杂。
不可以误用为“不胜其烦”(不嫌烦杂与麻烦,形容耐心)。
4.不学无术:指没有学识,没有能力。
不可以在其前面加上“成天”“整月”等修饰词语。
“学”为名词,不可以用作动词。
5.不认为然:指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一样意(多含轻视意味)。
易和“不认为意”(指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无所谓)相混淆。
6.不知所云:不知说的是什么,形容说话内容杂乱或空洞。
它指的是说话人。
不可以理解为“听者没有理解”。
7.侧目而视:贬义词,斜着眼睛看,形容恐惧而又恼恨。
不可以理解为“眼光轻视地看”“敬爱”。
8.曾几何时:表示时间过去没有多久。
不可以理解为“以前”“不知何时”。
9.差强者意:大概上还可以令人满意。
不可以理解为“令人不满意或不太满意”。
10.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
形容存心不听他人的建议。
不可以用来形容人做事专心,没有听到。
11.费悉心血:贬义词,想方设法地筹算。
易和“煞费苦心”(用尽精力,费悉心思)相混淆。
12.登堂入室:比喻学识或技术由浅入深,顺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
不可以理解为“进入”。
13.大力互助:敬辞,指他人对自己的大力帮助。
不可以用于“自己对他人的帮助”。
14.独善其身:意思是做不上官,就搞好自己的涵养。
此刻也指只顾自己,缺少集体精神。
15.谆谆教诲:褒义词,形容尊长殷切地教育(用于尊长对晚辈、上司对下级)。
不可以用作贬义词。
16.瓜田李下:比喻简单惹起嫌疑的地方,或指比较简单惹起嫌疑,让人误解,而又有理难辩的场合。
不可以用来形容田园生活。
17.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的精良(非自然)。
不可以用来形容自然景观。
与“鬼斧神工”同义。
中考真题专项练习——成语运用及辨析(一)容易用错对象1.(2019重庆B卷)夜幕下,城市的霓虹灯照亮了四通八达的立交桥,也照亮了鳞次栉比....的街道。
()2.(2019淄博)一根竹签,一撮麦芽糖,轻轻一吹,便化出惟妙惟肖....的糖人;笔走龙蛇、翰墨飘香,一个个“福”字跃然纸上……春节将至,浓浓的年味充盈着大街小巷。
()3.(2019丹东)《经典咏流传》这个栏目办得惟妙惟肖....,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4.(2019呼伦贝尔)李波回到家乡,与同学欢聚一堂,尽享天伦之乐....。
()5.(2019成都)峨眉山的猴子,或相依相偎,或交头接耳,或追逐嬉戏,情态各异,栩栩如...生.。
()6.(2019乐山)这些草花长势泼辣,花期一到,就像疯了一样,络绎不绝....地开出一朵朵色彩斑斓的花,把乡土气息浓郁的篱笆装扮得美不胜收。
()7.(2019永州)新春伊始,祁阳县浯溪公园内一片生机盎然,前来游园和探访神秘碑林的人络绎不绝....。
()8.(2019天水)观赏日出的人们,无不赞叹太阳升起时的巧夺天工....。
()9.(2019齐齐哈尔)冬天到来,匠师们精心打磨的冰雕作品晶莹剔透、美轮美奂,真可谓是巧夺天工....。
()10.(2019呼伦贝尔)国学泰斗季羡林先生深信开卷有益....,生前多次在不同场合倡导青少年要广泛阅读。
()11.(2019北部湾经济区)纪录片《超级工程》中的工匠们,无不对技术精益求精....,其精神令观众深受感动。
()12. 这高耸的山峰,淙淙的流水,都是大自然精益求精....的结果啊!()13.(2019青岛)儿童剧《芝麻开门》剧情抑扬顿挫....,台词诙谐幽默,受到现场观众的热烈称赞。
()14.(2019营口)夜晚,我悠闲地漫步在花园中,明亮的路灯戛然而止....,四周一片漆黑。
()15.(2018遵义)这里风景宜人,河流清澈见底,山峰奇形怪状,真是别具匠心....啊!()16.(2019咸宁)近年来,咸宁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鹤立鸡群....,蔚为壮观。
易错的成语归类第一类望文生义1.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2.火中取栗:比喻被别人利用去干冒险事,付出了代价而得不到好处。
3.万人空巷: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4.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5.不为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责罚要适可而止。
6.望洋兴叹: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7.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8.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
9.弹冠相庆:指旧社会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10.久假不归:长期地借用,不归还。
11.司马青衫:比喻因遭遇相似而表示的同情。
12.数典忘祖: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13.大动干戈: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14.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
15.不绝如缕:形容形势危急。
形容声音微弱而悠长。
16.不翼而飞:比喻东西突然丢失。
也比喻消息传得极快。
17.从长计议、用较长的时间慎重考虑、仔细商量。
18.耳提面命:不仅是当面告诉他,而且是提着他的耳朵向他讲。
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
19.可圈可点:指文章精彩,值得加以圈点。
形容出色,精彩,值得称道。
20.三人成虎:三个人谎报城市里有老虎,听的人就信以为真。
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
21.文不加点: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
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
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22.海外奇谈:海外:中国以外;奇谈:奇怪的说法。
比喻没有根据的,荒唐的言论或传闻。
23.曾几何时:曾:曾经;几何:若干、多少。
才有多少时候。
指没过多久。
24.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爽:差错的意思。
易误解为“没有成功”。
25.不忍卒读:卒:尽,完。
不忍心读完。
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
常误用为形容文章写得不好。
26.危言危行:危:正直。
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27.如履薄冰:履:践、踩在上面。
象走在薄冰上一样。
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
补充1.进退维谷:形容进退两难。
2.如坐春风:比喻得到教益或感化。
班级:姓名:学号:投机取巧:指用不正当的手段谋取私利。
也指靠小聪明占便宜。
进退维谷:维:相当于“是”;谷:比喻困境。
无论是进还是退,都是处在困境之中。
形容进退两难。
不期而遇:期:约定时间。
没有约定而遇见。
指意外碰见。
宾至如归:宾:客人;至:到;归:回到家中。
客人到这里就象回到自己家里一样。
形容招待客人热情周到。
安居乐业:安:安定;乐:喜爱,愉快;业:职业。
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劳动。
黯然失色:黯然: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的样子;失色:因惊恐而变以脸色。
本指心怀不好,脸色难看。
后多比喻相形之下很有差距,远远不如。
改头换面:原指人的容貌发生了改变。
现多比喻只改外表和形式,内容实质不变。
一触即发:触:碰;即:就。
原指把箭扣在弦上,拉开弓等着射出去。
比喻事态发展到了十分紧张的阶段,稍一触动就立即会爆发。
虚张声势:张:铺张,夸大。
假装出强大的气势。
指假造声势,借以吓人。
别出心裁:别:另外;裁:安排取舍;心裁:心中的设计、构思、筹划。
另有一种构思或设计。
指想出的办法独创一格,与众不同。
忘乎所以:因过分得意、兴奋而忘记一切。
形容得意忘形。
栩栩如生: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
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惟妙惟肖:惟,助词。
妙:好。
肖:像,相似,逼真。
形容描写模仿得非常逼真,或是雕刻得十分逼真。
从容不迫:从容:不慌不忙,很镇静;不迫:不急促。
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堂而皇之:堂皇:官署的大堂,引申为气势盛大的样子。
形容端正庄严或雄伟有气派。
也指表面上庄严正大,堂堂正正,实际却不然。
魂牵梦萦:形容万分思念不绝如缕:绝:断;缕:细线。
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铤而走险:铤:急走的样子;走险:奔赴险处。
指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采取冒险行动。
惊弓之鸟:被弓箭吓怕了的鸟不容易安定。
比喻经过惊吓的人碰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
出类拔萃:拔:超出;类:同类;萃:原为草丛生的样子,引伸为聚集。
超出同类之上。
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2019届九年级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成语的运用】精练卷一、单选题1.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 在“增强防控意识,预防H7N9流感”的主题班会上,小王同学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老师和同学们听了赞叹不已。
B. 作为现代中学生就应该树立崇高的理想,并且要有敢于挑战、勇于创新、目空一切的气势。
C. 漫天大雪迷住了登山运动员的眼睛,使他们每走一步都忧心忡忡,因为一旦偏离了方向,后果将不堪设想。
D. 海啸发生时,滚滚巨浪摧毁了沿途的桥梁、道路、庄稼和房屋,真有一番石破天惊的景象?2.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是()A. 小宁在语文课上答错了一个问题,弄得面红耳赤、声名狼藉。
B. 班长李华学习好,品德好,在班上德高望重。
C. 韩日世界杯上,中国足球队以0比2不敌哥斯达黎加队,大家对此津津乐道。
D. “六一国际儿童节”到了,邻居家小女孩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可爱极了。
3.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发展低碳经济首当其冲的是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协调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B. 在扬州见面后,小张要北上北京,小李要南下广州,于是就在扬州分道扬镳了。
C. 接着我来谈谈这件事的来龙去脉,请大家洗耳恭听。
D.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四中全会一再强调:当务之急是要加大反腐倡廉的力度。
4.下列加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新疆反动集团在分裂道路上一意孤行,必然会失败。
B. 刚建成的三峡大坝真令人叹为观止。
C. 那石板没经石匠光面,就铺在家门口。
多年来,风雨如晦,人踩牛踏,终于光滑了些D. 虽然这些都很微不足道,但他做得很认真。
5.下列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为了做一名优秀歌手,她多次到北京拜师学习,每次下车伊始便直奔老师家,舍不得浪费一分钟。
B. 中国作家公刘的演讲赢得了德国听众的热情追捧,有的听众交头接耳,听得格外入神。
C. 晚会曝光了大批不法企业的商品,范围之广,品种之多,令人咋舌,真可谓浩如烟海。
2019年中考语文复习:成语辨析
中考网整理了关于2019年中考语文复习:成语辨析,希望对考生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成语辨析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站在景山的高处望故宫,重重殿宇,道道宫墙,错综相连,而井然有序。
B.电影《红海行动》在社会上引起不小的轰动,观看者趋之若鹜。
C.中学生正值豆蔻年华,要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面对黄石的飞速发展,我们岂能在心中无动于衷?
习题答案
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
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
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A.井然有序:整整齐齐,次序分明,条理清楚。
合乎句意,是正确的;
B.趋之若鹜:本意是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
比喻人们成群地争着前去。
属褒贬不当,是错误的;
C.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时。
属用错对象,是错误的;
D.无动于衷: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
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
属不合语境,是错误的;
故选:A。
初中语文常用成语辨析一、经常被误用的成语。
1.曾几何时:表示“过去没有多久”。
常误用为“曾经”、“不知何时”。
2.不学无术:指“没有学问才能”。
不能在其前加上“整天”“整月”等修饰词语。
“学”为名词,常误作动词。
3.不可理喻:指“无法用道理使之明白”,常误用为“不可思议”。
4.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正确的”。
常误用为“不以为意”,表示“不放在心上”、“无所谓”。
5.守株待兔:贬义词,指“不主动努力,心存侥幸,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常误来形容公安干警的机智。
6.耳提面命:褒义词,形容师长殷切教导。
常误用为贬义词。
7.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后。
易和“鞭长莫及”(指力量达不到)混用。
8.鼎力相助;敬词,指对别人对自己的帮助。
常误用为表示自己对他人的帮助。
9..蹉跎岁月:指虚度光阴。
常误用来形容“岁月艰难、艰苦”。
10..名噪一时:指在当时很有名声。
常误用为贬义词。
11..始作俑者:常误用为贬指。
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开创者。
12..改弦更张: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方针、政策。
容易和“改弦易辙”(比喻改变方法或做法)混用。
13..处心积虑:千方百计盘算。
贬义词。
常误解为“殚精竭虑”(用心精力,费尽心力)14..身无长物:指人贫困。
常误用来形容没有特长。
.15..不知所云:不知说的是什么,指语言紊乱或空洞,它指的是说话人。
易误解为“听者没有理解”。
16..鬼斧神工:形容人的制作技艺高超,常误用为形容自然景观。
相类似的还有“巧夺天工”。
17.求全责备:指对人苛求完善,后面不能带宾语,与此类似的还有“漠不关心”。
18.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
易误用为形容人专心,没有听到。
19..瓜田李下:形容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
易误用为形容田园生活。
20..卓尔不群:形容非常优秀,超出常人。
易误用为形容人的性格。
21..出神入化:形容技艺高超。
易误用为形容听得出神。
22.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
七年级下册——成语总结第一课时一、课内重点成语第一单元1.《邓稼先》【至死不懈】到死都不松懈,比喻对某件事(信念)有着执着的追求,比喻对事业坚持不懈,至死不渝,死而后已。
原句:邓稼先继续他的工作,至死不懈,对国防武器作出了许多新的巨大贡献。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的流泪。
形容事迹英勇悲壮,非常感人。
原句:这是千千万万人努力的结果,是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创造出来的伟大胜利。
【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
原句: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鞠躬尽瘁】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力量。
原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当之无愧】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没有愧色。
原句: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
【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明白、都知道。
原句:当时,他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因为他曾成功地领导战时美国的原子弹制造工作。
【锋芒毕露】指锐气和才干全都表现出来。
多形容人气盛逞强。
原句: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截然不同】断然不一样,形同毫无共同之处。
原句: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各是两国的功臣,可是他们的性格和为人却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他们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
【马革裹尸】用马皮包裹尸体。
指英勇作战,死于杀场。
原句: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罗布泊,马革裹尸的战场,不知道稼先有没有想起过我们在昆明时一起背诵的《吊古战场文》。
【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
原句:核武器试验时大大小小突发的问题必层出不穷。
【妇孺皆知】妇女和小孩都知道,指某件事物众所周知,流传得很广。
原句: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妇孺皆知的人物了,打断别人的报告,使演讲者难堪的事仍然时有发生。
习题:1、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除了表面上的名声和地位,这款智能手机背后还有些鲜为人知....的技术“大佬”和故事。
中考易混易错成语汇总与辨析辨析练习:变色龙的颜色能够随着环境而改变奥楚蔑洛夫就像变色龙一样随着狗的主人的不断变化他的态度也在不断变化着。
[随机应变]——侧重在灵活机动,褒义词。
[见风使舵]——侧重在投机取巧,贬义词。
【答案】见风使舵很多人羡慕他的但他的丈人却为此瞧不起他他为此十分苦恼。
[口若悬河]——形容能说会辩,口才很好,口齿伶俐。
[滔滔不绝]——形容像流水一样连续不断。
多比喻人说话连续不断,十分健谈。
【答案】口若悬河五年的话剧舞台生涯为她打下了坚实的表演基础她扮演的老太婆言语、动作无不。
惟妙惟肖一一指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
[栩栩如生]——强调描述对象不是有生命的,多用于雕塑、画像之类。
【答案】惟妙惟肖不管日方如何地宣传自己的右翼立场都无法改变钓鱼岛是中国固有的领土这一事实。
[深思熟虑]——形容反复深入地思考,褒义。
[处心积虑]——形容长期谋划要干某件事,贬义。
【答案】处心积虑一场暴雨过后田地里的菜苗全部被水冲走了妈妈的辛苦又了。
荡然无存一一是指原来有的东西完全失去。
[付之东流]——强调希望落空,成果丧失,前功尽弃,好像随着流水冲走了一样。
【答案】付之东流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也是孩子成长的终身老师。
如何维持老师身份的新鲜感大家互不相让,这使得年轻的父母们无所适从。
各执一词一一指各人坚持各人的说法意见不一致但都有明确的观点或态度。
[各抒己见]——指各人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
【答案】各执一词天灾人祸已然让人痛心而随后一些不良媒体或别有用心之人制造出的谣言更是让人愤怒。
[耸人听闻]——指故意夸大事实或做过于激动的表情,使人听到或看到感到震惊。
[骇人听闻]——形容事实使人听了非常震惊、害怕,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答案】耸人听闻青年人在困难面前不应该而应该勇猛前进。
[畏缩不前]——指畏惧退缩,不敢前进。
[犹豫不决]——迟迟疑疑下不了决心。
【答案】畏缩不前只要你能为我想一想就会同情我的处境不会这样指责我了。
年中考语文复习:成语误用重点总结1。
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首先受到灾难也作身当其冲”。
[点评]这个成语应该是躺枪最多的,许多电视节目、杂志书籍… 都在乱用将其勿以为是第一个做事的人。
2。
万人空巷人多聚集在一起,使街巷都空了。
形容某些事物把所有人吸引来的胜况。
[点评]如果单凭字面理解,许多人都会误以为是形容人少冷清。
3。
空穴来风指某一传言并非毫无起因。
比喻流言乘虚而入。
[点评]这个就不用多说了,大家都明白…4。
七月流火比喻天气逐渐转凉。
[点评]很多人都认为是形容天气炎热。
(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诗经》:七月流火,九月授衣)5。
可圈可点形容文章写得极其精妙令人叹服。
[点评]误解为文章写得差,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6。
下里巴人古代的一种曲调,常用来指庸俗的作品与阳春白雪相对(注意:不能用来形容人。
比如:这个人穿得土里土气,简直是个下里巴人)。
[点评]许多人误解成形容人的成语了。
7。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正确的。
[点评]常误用为不放在心上(躺枪多次)。
8。
不刊之论比喻非常妙的文章。
[点评]许多人都以为是不能刊登的文章。
9。
危言危行正直的话和正直的行为。
[点评]理解成了危险的的言行。
10。
不忍卒读形容文章写得极佳,不忍心一口气看完。
[点评]文章写得太差,不愿意看。
11。
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学习的准则或榜样。
[点评]经常用成不值得教训,你中枪了么?12。
不胜其烦指事物杂乱,不能忍受忍受。
是个贬义词。
[点评]把不胜其烦当成了不厌其烦。
然后它俩恰好是反义词…13。
不肖子孙不像父辈的不贤子孙,指不能继承先人事业的后辈。
[点评]不肖不等于不孝。
14。
文不加点形容文章一气呵成,文笔流畅。
[点评]理解成文章不加标点符号的孩子自己面壁去。
15。
名噪一时指在当地很有名气。
[点评]一时出名…这个词语乱用程度堪比首当其冲…16。
差强人意勉强能使人满意。
[点评]很多童鞋固执地以为它是使人不满意的意思…17。
讳莫如深指某件事隐藏得很深。
2019年中考语文复习:成语辨析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站在景山的高处望故宫,重重殿宇,道道宫墙,错综相连,而井然有序。
B.电影《红海行动》在社会上引起不小的轰动,观看者趋之若鹜。
C.中学生正值豆蔻年华,要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面对黄石的飞速发展,我们岂能在心中无动于衷?
答案
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
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
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A.井然有序:整整齐齐,次序分明,条理清楚。
合乎句意,是正确的;
B.趋之若鹜:本意是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
比喻人们成群地争着前去。
属褒贬不当,是错误的;
C.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时。
属用错对象,是错误的;
D.无动于衷: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
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
属不合语境,是错误的;
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