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梦圆在今朝(1)
- 格式:ppt
- 大小:345.00 KB
- 文档页数:11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千年圆梦在今朝》同步训练一、基础运用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实验利用火箭上天的是中国人。
B.中国是世界上第五个能够发射卫星的国家。
C.在人造卫星发射成功后,中国科学家又开始了载人航天技术的探索。
D.“神舟五号”成功升空后,宣告中国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2.判断下列词语中下划线字的读音和字形是否正确,用“正确”“错误”表示。
(1)火陷(yàn)()(2)不解(xiè)()(3)实践(qián)()(4)先躯(qū)()3.按要求完成练习。
(1)“千年梦圆在今朝”中“梦”的意思是,“圆“的意思是,“朝”读作。
(填序号)①做梦②愿望③使圆满④圆圈⑤zhāo ⑥ cháo(2)“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
“这句话中“震耳欲聋”的意思是,我还能写出一个与它意思相近的成语:。
(3)“‘嫦娥四号’这次成功的探月活动,成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又一座里程碑。
”在我国的航天史上,还有很多能被称为“里程碑”的事件,比如课文中提到的。
4.根据要求写句子。
(1)伟大的母鸡妈妈值得赞扬。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明在打羽毛球。
(扩写一组连续动作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早晨,金灿灿的太阳光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
(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大家高兴地叫起来:“雨来没有死!雨来没有死!”(改变语序,意思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桂花开了,很远的地方就能闻到香味。
千年梦圆在今朝写篇作文600字《千年梦圆在今朝》作文一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我们国家一直有一个大大的梦想,那就是探索太空。
这个梦想已经有几千年啦,经过无数人的努力,终于在今天实现了!以前呀,人们只能望着天空,想象着月亮上到底有什么。
嫦娥奔月的故事,就是古人对太空的美好幻想。
后来,有很多勇敢的科学家不断努力。
杨利伟叔叔乘坐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太空,那时候,全中国的人都特别激动。
他在太空里给我们传来消息,告诉我们太空的样子。
再后来,我们国家发射了越来越多的卫星和飞船。
宇航员们在太空里做实验、生活,还能和地球上的我们通话呢。
我们能看到太空里美丽的地球,蓝色的海洋、绿色的陆地,就像一个漂亮的大宝石。
这都是因为大家坚持梦想,努力实现,才让千年的梦想在今天变成了现实。
小朋友们,我们也要有梦想,说不定哪天就实现了呢!《千年梦圆在今朝》作文二嘿,小伙伴们!今天我想跟你们说一说咱们国家一个超级厉害的事情,那就是千年梦圆在今朝。
你们想啊,很久很久以前,人们就想飞到天上去看看。
那时候,只能在故事里讲讲神仙在天上飞来飞去。
可是现在不一样啦!咱们国家有了自己的火箭,有了自己的宇宙飞船。
就像“神舟”系列飞船,一次又一次地把宇航员叔叔阿姨送到太空。
比如说王亚平阿姨,她在太空给我们讲课,让我们看到了在太空中有趣的现象。
还有景海鹏叔叔,多次去太空执行任务。
这些叔叔阿姨们可勇敢啦,他们不怕困难,努力训练,就是为了实现咱们国家的太空梦。
现在,咱们国家在太空探索方面越来越厉害,这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
小伙伴们,咱们也要好好学习,说不定以后也能为实现更大的梦想出一份力呢!。
《千年梦圆在今朝》导入:中华民族是一个极具想象力的民族,很早很早以前就曾有过飞天的梦想。
甘肃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飞天”,美丽的神话故事“嫦娥奔月”,第一个想到用火箭上天的中国人—明代万户……无不寄托着中国人飞天的美好愿望。
如今,我们已经实现了千年的飞天梦想,无数国人为之骄傲和自豪。
让我们一起重温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吧!学习重点:默读课文,说说为什么千年的飞天梦能在今朝实现。
学习难点:查查资料,了解我国在航天领域的最新成就。
整体感知1. 理解课题:千年梦指的是飞离地球,遨游太空;“圆”指实现了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愿望千年梦圆在今朝指千年的梦想现在实现了。
2. 课文分为几部分呢?每一部分都是讲的什么内容呢?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飞离地球,遨游太空是中华民族很久以来的梦想,炎黄子孙千百年来不断地尝试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
第二部分(第3—6自然段):写新中国成立后,人造卫星发射升空,“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并返回,中国航天事业呈现出勃勃生机。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写我国正式实施自主创新的月球探测工程,成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又一座里程碑。
教师:从古到今,数千年来的中华飞天梦是怎样一步一步变为现实的呢?一起走进课文吧!一、品悟句子。
1. 古人想象默读第1自然段,说一说中华民族很久以来的梦想是什么。
飞离地球、遨游太空是中华民族很久以来的梦想。
(开篇点题,引出下文)在古代就有“嫦娥奔月”的神话,有人飞上天、空中飞车的传说,还有“鲲鹏展翅”“九天揽月”的奇妙想象。
富有激情和超凡想象力的炎黄子孙,在千百年的岁月流转之中,不断地尝试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
明确:“鲲鹏展翅”源自《庄子·逍遥游》: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意思是说北方的海里有一条大鱼,名字叫鲲。
鲲非常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长;变化为鸟,名字叫鹏。
鲲鹏展翅现在是指施展抱负,实现宏伟的理想,创造一番事业。
在这里是作为体现古人奇妙想象的例子出现的。
《千年梦圆在今朝》课文内容“千年梦”指的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梦想。
“千年梦圆在今朝”说的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梦想在无数航天人的努力下,现在终于实现。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千年梦圆在今朝》课文内容篇1飞离地球、遨(áo)游太空是中华民族很久以来的梦想。
在中国的古代,早就流传着“嫦娥奔月”的神话,人飞于天、车走空中的传说,以及“鲲(kūn)鹏(péng)展翅”“九天揽(lǎn)月”的奇妙想象。
富有激情和超凡想象力的炎黄子孙,不只是在简单地描绘着瑰丽绚烂的飞天之梦,他们还于千百年的岁月流转之中,不断地尝试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
中国明代的官员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试验乘火箭上天的人。
他用47支火箭捆绑在椅子下面,自己坐在椅子上,手拿两只大风筝,然后叫人点火发射。
但是,随着一声巨响,他消失在了火焰和烟雾中。
人类首次火箭飞行尝试没有成功。
尽管如此,万户那种勇于实践的探索精神,却使人们的内心深处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和鼓舞,他因此被国际航天史学家公认为人类升空探索的先驱。
为了纪念他,国际天文联合会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万户”。
尽管遭受了无数失败,付出了惨重代价,坚定而执著的炎黄子孙却始终没有放弃飞离地球的努力。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华民族的历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中国的航天事业也呈现出勃勃生机。
毛泽东主席在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之后的第二年——1958年,庄重地表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1970年4月24日,寂寞而辽阔的茫茫太空中,第一次响起了中国人的声音,那穿越苍穹(qióng)的《东方红》乐曲,让海内外华人振奋不已。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发射卫星的国家。
在准备发射人造卫星的同时,中国科学家满怀希望地开始了载人航天技术的探索。
1992年9月21日,党中央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
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最高的跨世纪重点工程。
千年梦圆在今朝阅读答案飞离地球、遨(áo)游太空是中华民族很久以来的梦想。
在中国的古代,早就流传着“嫦娥奔月”的神话,人飞于天、车走空中的传说,以及“鲲(kūn)鹏(péng)展翅”“九天揽(l ǎn)月”的奇妙想象。
富有激情和超凡想象力的炎黄子孙,不只是在简单地描绘着瑰丽绚烂的飞天之梦,他们还于千百年的岁月流转之中,不断地尝试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
中国明代的官员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试验乘火箭上天的人。
他用47支火箭捆绑在椅子下面,自己坐在椅子上,手拿两只大风筝,然后叫人点火发射。
但是,随着一声巨响,他消失在了火焰和烟雾中。
人类首次火箭飞行尝试没有成功。
尽管如此,万户那种勇于实践的探索精神,却使人们的内心深处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和鼓舞,他因此被国际航天史学家公认为人类升空探索的先驱。
为了纪念他,国际天文联合会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万户”。
尽管遭受了无数失败,付出了惨重代价,坚定而执著的炎黄子孙却始终没有放弃飞离地球的努力。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华民族的历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中国的航天事业也呈现出勃勃生机。
毛泽东主席在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之后的第二年--1958年,庄重地表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1970年4月24日,寂寞而辽阔的茫茫太空中,第一次响起了中国人的声音,那穿越苍穹(qióng)的《东方红》乐曲,让海内外华人振奋不已。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发射卫星的国家。
在准备发射人造卫星的同时,中国科学家满怀希望地开始了载人航天技术的探索。
1992年9月21日,党中央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
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最高的跨世纪重点工程。
为了顺利完成这项工程,一百一十多个单位直接承担了研制、建设和发射任务,而参与这项工程的协作单位,则多达三千多个。
实验的精细与艰难,要求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和解放军官兵夜以继日地苦战攻关。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千年梦圆在今朝》课文原文及知识点【导语】“千年梦”指的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飞离地球、漫游太空的企图。
“千年梦圆在今朝”说的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企图在无数航天人的努力下,现在终于实现。
以下是作者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浏览。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千年梦圆在今朝》课文原文飞离地球、漫游太空是中华民族很久以来的企图。
在中国的古代,早就流传着“嫦娥奔月”的神话,人飞于天、车走空中的传说,鲲鹏展翅、九天揽月的奇妙想象。
富有豪情和超凡想象力的炎黄子孙,于千百年的岁月流转当中,不断地尝试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
中国明代的官员万户,是世界历第一个实验乘火箭上天的人。
他用四十七支火箭捆绑在椅子下面,自己坐在椅子上,手拿两只大风筝,叫人点火发射。
随着一声巨响,他消逝在了火焰和烟雾中。
尽管人类首次火箭飞行尝试没有成功,但万户仍旧被国际航天史学家公认为人类升空探索的先驱。
为了纪念他,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万户”。
万户那种勇于实践的探索精神,极大地震动和鼓励着人们。
数百年来,坚定而执着的炎黄子孙,在实现飞天梦的进程中,遭受了无数失败,付出了惨重代价,但是,始终没有舍弃飞离地球的努力。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民族的历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中国的航天事业也出现出勃勃生气。
毛泽东主席在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之后的第二年——1958年,庄重地表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1970年4月24日,孤寂而广阔的茫茫太空中,第一次响起了中国人的声音,那穿越苍穹的《东方红》乐曲,让海内外华人振奋不已,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发射卫星的国家。
在准备发射人造卫星的同时,中国科学家满怀期望地开始了载人航天技术的探索。
1992年9月21日,党中央决定实行载人航天工程,一百一十多个单位直接承当了研制、建设和发射任务。
经过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和解放军官兵十余年的不懈努力,2003年10月15日清晨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
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9课千年梦圆在今朝课文《千年梦圆在今朝》是语文六年级下册书中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叙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梦想所进行的不断的尝试和追求。
店铺在此整理了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9课《千年梦圆在今朝》课文,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9课《千年梦圆在今朝》课文飞离地球,遨游太空是中华民族很久以来的梦想。
在中国的古代,早就流传着“嫦娥奔月”的神话,人飞于天。
车走空中的传说,以及“鲲鹏展翅”九天揽月的奇妙想象。
富有激情和超凡想象力的炎黄子孙,不只是在简单地描绘着瑰丽绚丽的飞天之梦,他们于千百年的岁月流传之中,不断地尝试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
中国明代的官员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实验乘火箭上天的人。
他用47只火箭捆绑在椅子下面,自己做在椅子上手拿两只风筝,然后叫人点火发射。
但是,随着一声巨响,他消失在了火焰的烟雾中。
人类首次火箭飞行尝试没有成功。
尽管如此,万户那种勇于实践的探索精神,却使人们的内心深处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和鼓舞,他因此被国际航天史学家公认为人类升空探索的先驱。
为了纪念他,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万户"尽管遭受了无数失败,付出了惨重代价,坚定而执著的炎黄子孙却始终没有放弃飞离地球的努力。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华民族的历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中国的航天事业也呈现出勃勃生机。
毛泽东主席在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之后的第二年——1958年,庄重地表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1970年4月24日,寂寞而辽阔的茫茫太空中,第一次响起了中国人的声音,那穿越苍穹的《东方红》乐曲,让海内外华人振奋不已,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发射卫星的国家。
在准备发射人造卫星的同时,中国科学家满怀希望地开始了载人航天技术的探索。
1992年9月21日,党中央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
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最高的跨世纪重点工程。
四年级下册第8课《千年梦圆在今朝》知识点四年级下册第8课《千年梦圆在今朝》知识点教材分析:《千年梦圆在今朝》叙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梦想所进行的不断的尝试和追求,重点记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在广大科技工作者、工人和解放军官兵的共同努力下,“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载人航天的千年梦想终于实现了。
文章热情赞扬了中国航天工作人员热爱祖国,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多音字:传chuán传奇:zhuàn传记转zhuǎn流转zhuàn转圈着zhuó着陆zháo着火zhāo高着儿zhe看着近义词:遨游——漫游??梦想——理想奇妙——美妙??探索——摸索鼓舞——鼓励?庄重——庄严寂寞——孤独?辽阔——广阔振奋——激动?希望——期望骄傲——自豪?宣告——宣布反义词:成功——失败??放弃——坚持崭新——陈旧?辽阔——狭窄蜿蜒——笔直?清晰——模糊理解词语:【九天揽月】到天的最高处去摘月亮。
【鲲鹏】古代传说中的大鱼和大鸟,也指鲲化成的大鹏鸟。
【先驱】走在前面引导(多虚用)。
也指先驱者。
【实践】人们有意识地从事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活动。
【震撼】震动;摇撼。
【代价】泛指为达到某种目的所耗费的物质或精力。
【苍穹】天空【庄重】(言语、举止)端庄稳重;不随便;不轻浮。
【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蜿蜒】(山脉、河流、道路等)弯弯曲曲地延伸的样子。
【绚丽】灿烂美丽。
【着陆】(飞机等)从空中到达陆地。
【里程碑】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
词语扩展:AABC式:勃勃生机??滔滔不绝??欣欣向荣??耿耿于怀??历历在目??循循善诱??亭亭玉立句子解析:1、数百年来,坚定而执着的炎黄子孙,在实现飞天梦的过程中,遭受了无数失败,付出了惨重代价,但是,始终没有放弃飞离地球的努力。
千年梦圆在今朝写作文“千年梦圆在今朝”,这几个字听起来就让人感到一种历史的厚重与梦想实现的辉煌。
咱今儿不说那些遥远的、摸不着边的千年大梦,就说说我身边实实在在的“小梦圆”。
我家住在一个老旧小区,小区里有个小小的花园。
这花园啊,曾经就是一块荒地,杂草丛生,垃圾遍地。
小时候的我,每次路过那里,都梦想着有一天它能变成一个真正的美丽花园,有花有草,有可以让我们玩耍的地方。
那时候,小区的大人们总是忙忙碌碌,似乎没人在意这个角落。
我呢,就只能在心里头偷偷盼着。
直到有一天,小区里来了一群热心肠的爷爷奶奶。
他们不知道从哪儿听说了大家对这个荒地的想法,决定要一起把这里改造一番。
刚开始的时候,那场面可热闹啦!爷爷奶奶们拿着铁锹、锄头,在荒地上挥汗如雨。
他们弯着腰,一点点地清理杂草,把那些硬邦邦的土块敲碎。
我放学回来,总会好奇地跑过去看,还时不时地给他们递递水,帮帮忙。
有个爷爷特别有意思,他戴着一顶旧草帽,脸上的皱纹就像那干裂的土地。
可他的眼睛里却闪着光,一边干活一边笑着说:“等咱们这花园弄好了,娃娃们就有地方撒欢儿咯!”慢慢地,荒地有了变化。
杂草没了,土地变得松软平整。
接着,爷爷奶奶们开始种上各种各样的花花草草。
什么月季啊,牡丹啊,还有一些我叫不上名字的小花。
他们就像照顾孩子一样,精心地给这些花草浇水、施肥。
我记得有一次,下了一场大雨。
我心里头直犯嘀咕,担心那些刚种下的花草会被雨水冲坏。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迫不及待地跑去花园看。
没想到,那些花草在雨水的滋润下,反而更加精神了!花瓣上挂着水珠,晶莹剔透的,好看极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花园越来越美。
不仅有了花花草草,还多了几条石子小路,路边摆上了木椅子。
一到夏天的傍晚,大家就会来到花园里,乘凉、聊天。
孩子们在花丛间跑来跑去,笑声回荡在整个小区。
如今,那个曾经的荒地已经成为了小区里最热闹、最美丽的地方。
而我,也从一个小毛孩长成了大孩子。
每次走进这个花园,我都会想起当初爷爷奶奶们辛勤劳作的身影,想起大家一起为了这个小小的梦想努力的日子。
《千年梦圆在今朝》课文原文千年梦圆在今朝飞离地球、遨游太空是中华名族很久以来的梦想。
在中国的古代,早就流传着“嫦娥奔月”的神话,人飞于天、车走空中的传说,以及“鲲鹏展翅”“九天揽月”的奇妙想象。
富有激情和超凡想象力的炎黄子孙,不只是在简单地描绘着瑰丽绚烂的飞天之梦,他们还于千百年的岁月流传之中,不断地尝试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
中国明代的官员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试验乘火箭上天的人。
他用47支火箭捆绑在椅子下面,自己做在椅子上,手拿两只大风筝,然后叫人点火发射。
但是,随着一声巨响,他消失在了火焰和烟雾中。
人类首次火箭飞行尝试没有成功。
尽管如此,万户那种勇于实践的探索精神,却使人们的内心深处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和鼓舞,他因此被国际航天史学家公认为人类升空探索的先驱。
为了纪念他,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万户”。
"尽管遭受了无数失败,付出了惨重代价,坚定而执著的炎黄子孙却始终没有放弃飞离地球的努力。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华民族的历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中国的航天事业也呈现出勃勃生机。
毛泽东主席在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之后的第二年——1958年,庄重地表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1970年4月24日,寂寞而辽阔的茫茫太空中,第一次响起了中国人的声音,那穿越苍穹的《东方红》乐曲,让海内外华人振奋不已,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发射卫星的国家。
在准备发射人造卫星的同时,中国科学家满怀希望地开始了载人航天技术的探索。
1992年9月21日,党中央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
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最高的跨世纪重点工程。
为了顺利完成这项工程,一百一十多个单位直接承担了研制、建设和发射任务,而参与这项工程的协作单位,则多达三千多个。
实验的精细与艰难,要求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和解放军官兵夜以继日地苦战攻关。
有的人为了工作的及时、方便,将铺盖搬到了工厂车间;有的人积劳成疾,几次住进了医院;有的年轻人虽风华正茂却华发早生;有的人甚至为此付出了全部心血与生命,未能等到成功的那一天便猝然长逝——成千上万人的不懈努力,终于在2019年10月15日有了结果。
四年级下语文第八课《千年梦圆在今朝》知识点+同步练习知识点:一、相关资料神舟五号是神舟号系列飞船中的第五艘,是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于2003年10月15日9时整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将航天员杨利伟及一面具有特殊意义的中国国旗送入太空。
神舟五号在轨运行14圈,历时21小时23分,顺利完成各项预定操作任务后,于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安全返回主着陆场。
轨道舱留轨运行半年时间,获得了大量的科学实验成果。
杨利伟,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特级航天员。
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是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
杨利伟在原空军部队安全飞行1350小时之久。
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象征着中国太空事业向前迈进一大步,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
二、多音字奔bēn (奔跑)bèn (投奔)数shù (数学)shǔ (数数)三、词语招揽火焰先驱实践党员实施懈怠口碑四、词语解释遨游: 漫游。
鲲鹏:传说中的大鱼和大鸟,也指鲲化成的大鹏鸟。
九月揽天:到天的最高处去摘月,形容壮志豪情。
勃勃生机:充满活力的生命。
震耳欲聋:耳朵震得快要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五、教材解读:1.读课文,说说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是怎样实现的?(1)明代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试验乘火箭上天的人。
(2)1970 年 4 月24 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升天。
(3)2003 年10 月15 日早晨9 时,“神舟五号”飞天,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
(4)2007 年10 月24 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掌握月球探测技术的国家。
(5)2019 年 1 月 3 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实现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
2.自由地朗读第1-3自然段,思考:“千年梦”指什么?万户首次尝试乘火箭上天有什么意义?千年梦:飞离地球、遨游太空万户那种勇于实践的探索精神,极大地震撼和鼓舞着人们。
四年级千年梦圆在今朝作文600字《四年级千年梦圆在今朝》作文一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咱们国家一直有一个大大的梦想,那就是探索太空。
经过无数人的努力,这个梦想终于在今朝实现啦!
以前,人们只能看着天空,想象着那里有什么。
可咱们中国人不服输,努力钻研,终于造出了火箭。
还记得杨利伟叔叔吗?他勇敢地坐上火箭,飞到了太空。
那一刻,全中国都沸腾了!
还有嫦娥一号,它像一个勇敢的小使者,飞到了月球,去探索那里的秘密。
这让全世界都知道,咱们中国厉害着呢!
如今,咱们国家的航天技术越来越棒。
有好多好多的卫星在天上为我们服务,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方便。
这都是因为大家的努力和坚持。
我想,等我们长大了,也要为实现更多的梦想而努力,让咱们国家变得更强大!
《四年级千年梦圆在今朝》作文二
小朋友们,今天我想跟你们说一说咱们国家特别了不起的事儿——千年梦圆在今朝!
你们看,以前的人们望着天空,特别想知道月亮上到底有啥。
他们只能编出好多好多美丽的神话故事。
但是现在不一样啦!科学家们可厉害啦,他们造出了厉害的火箭和飞船。
就像神舟五号,杨利伟叔叔坐着它去了太空,那感觉一定特别神奇!
还有那些在背后默默工作的叔叔阿姨们,他们不停地研究、试验,克服了好多好多的困难。
比如说,有时候机器会出问题,可他们不放弃,一直修一直改,成功啦!
现在,咱们国家在太空探索方面越来越棒,这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
我觉得特别自豪,你们呢?
咱们也要好好学习,说不定以后也能为实现更大的梦想出一份力!。
四年级千年梦圆在今朝作文600字《四年级千年梦圆在今朝作文 600 字》一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咱们国家一直有一个大大的梦想,那就是能飞到太空去看一看。
这个梦想已经有好几千年啦,到了今天,终于实现了!
以前,人们只能看着天空,想象着那里有什么。
有嫦娥奔月的神话,有牛郎织女的传说,可那都只是想象。
但是,咱们中国人可不会只是想想就算了。
很多科学家努力地研究,不怕困难。
比如钱学森爷爷,他放弃了国外优越的条件,回到祖国,为航天事业做贡献。
经过不断地努力,咱们终于成功啦!杨利伟叔叔乘坐着神舟五号飞船进入了太空,那一刻,全国人民都欢呼起来。
从那以后,越来越多的宇航员登上了太空,还在太空里做实验呢。
我们的梦想实现了,这是多么了不起呀!我也要好好学习,以后为祖国做更多的贡献。
《四年级千年梦圆在今朝作文 600 字》二
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星星会眨眼睛?为什么月亮有时候圆有时候弯?其实呀,很久很久以前,咱们的祖先就开始好奇天空的秘密啦。
他们想象着能飞到天上去,看看那里到底是什么样子。
为了这个梦想,一代又一代的人不断努力着。
还记得万户吗?他为了能飞上天,自己坐在绑着火箭的椅子上,虽然失败了,但是他的勇气可嘉。
后来,科学家们可厉害啦!他们不停地做实验,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
终于,咱们国家的火箭能飞上天啦,还能把卫星送上天呢。
直到杨利伟叔叔乘坐着飞船进入太空,咱们千年的梦想真的实现啦!这就像我们一直想要的一个超级大礼物,终于得到了。
我觉得特别骄傲,我也要像那些科学家们一样,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说不定哪天我也能为祖国做出大贡献呢!。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通用7篇)《千年梦圆在今朝》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篇1[教学目标]1.会认9个生字,掌握多音字“着”。
2.默读课文,掌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和千年梦想的历程,激发民族自豪感。
3.通过搜索信息了解中国航天领域的最新成就。
[教学重难点]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千年梦圆的经过。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交流资料,引出课题1.昨天布置同学们收集有关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的个人资料,现在请大家拿出来我们一起交流一下。
2.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被称为中华民族的航天英雄,其实在中华民族的航天历史上还有许多我们不知道的英雄。
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它的名字叫“万户”,万户做了什么呢?为什么月球上的环形山用他的名字来命名呢?(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提出不懂的问题1.学习新单词,掌握多音字。
(1)指导识字正音。
强调“载人航天”中的“载”读“zài”,“着陆”中的“着”读“zhuó”。
(2)理解单词。
(指导学生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单词)2.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试着自己提几个问题。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提了哪些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提问。
3.师提问:同学们,通过刚刚的阅读,大家提了哪些问题呢?预设1:文章写我国的载人航天发展,为什么第1自然段要列举很多的神话传说?(这是根据文章的写法提问)预设2:通过对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的了解,你有什么启示?(对阅读启示进行提问)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一)整体把握,读懂文章主要内容1.默读第1自然段。
思考:这一段描述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写了千百年来流传的神话传说。
这些神话传说是人们对月球,对太空的美好想象,也正是这些美好的想象激发人类不断去尝试、探索。
)2.学习第二段和第三段。
万户实验成功了吗?(没有)既然万虎的实验没有成功,为什么要在这篇文章中称他为人类飞行探索的先驱?因为千千万万敢于探索的家庭的付出,激励着后人不断尝试。
语文四下第8课《千年梦圆在今朝》知识点千年梦圆在今朝默读课文,说说为什么千年的飞天梦能在今朝实现。
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查查资料,了解我国在航天领域的最新成就。
飞离地球、遨游太空是中华民族很久以来的梦想。
在古代就有“嫦娥奔月”的神话,有人飞上天、空中飞车的传说,还有“鲲鹏展翅”“九天揽月”的奇妙想象。
富有激情和超凡想象力的炎黄子孙,在千百年的岁月流转之中,不断地尝试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
传说,我国明代的官员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试验利用火箭上天的人。
他用四十七支火箭安装在椅子背后,自己坐在椅子上,手拿两只大风筝,叫人点火发射。
随着一声巨响,他消失在了火焰和烟雾中。
尽管他的火箭飞行尝试没有成功,但万户仍然被国际航天史学家公认为人类飞行探索的先驱。
为了纪念他,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万户”。
万户那种勇于实践的探索精神,极大地震撼和鼓舞着人们。
数百年来,坚定而执着的炎黄子孙,在实现飞天梦的过程中,遭受了无数失败,付出了惨重代价,但是,始终没有放弃飞离地球的努力。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民族的历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中国的航天事业也呈现出勃勃生机。
毛泽东主席在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之后的第二年——1958年,庄重地表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1970年4月24日,寂寞而辽阔的茫茫太空中,第一次响起了中国人的声音,那穿越苍穹的《东方红》乐曲,让海内外华人振奋不已。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发射卫星的国家。
在准备发射人造卫星的同时,中国科学家满怀希望地开始了载人航天技术的探索。
1992年9月21日,党中央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一百一十多个单位直接承担了研制、建设和发射任务。
经过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和解放军官兵十余年的不懈努力,2003年10月15日早晨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
火箭宛若一条巨龙,划过一道绚丽的曲线,瞬间便消失在了苍穹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