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梦圆在今朝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4
四年级千年梦圆在今朝作文《千年梦圆在今朝》篇一“千年梦圆在今朝”,哇塞,这听起来就超级酷,超级带感!咱就说古代吧,那时候的人们抬头看着天上的星星和月亮,心里肯定在想:“哎呀妈呀,那上面到底是啥样儿啊?”就像我小时候看着夜空,觉得那些星星就像无数双神秘的小眼睛在眨呀眨。
于是,古人们就有了各种各样超级梦幻的想法,什么嫦娥奔月啦,那嫦娥在月宫里抱着玉兔,多美的画面啊。
可那时候,这也就是个梦想,就像我想要一夜之间变成超级学霸一样,感觉遥不可及。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代又一代的人都没有放弃这个飞天的梦想。
在这个过程中,可能有很多人被认为是“疯子”,就像那些想要制造能飞上天的机器的人。
我想他们肯定被周围的人说:“你是不是脑子瓦特了,人咋能飞上天呢?”可是他们不管不顾,就一门心思地研究。
到了近代,那些科学家们,那可真是拼了老命了。
他们在实验室里,那画面就像一群魔法师在捣鼓各种神奇的药剂一样。
我仿佛能看到他们熬红的双眼,皱巴巴的衣服,头发乱得像个鸟窝。
他们为了让飞机能飞得更高更远,不断地做实验,失败了一次又一次。
有时候我就想,这要是我,早就放弃了,这得多打击人啊。
但是他们没有,就像打不死的小强。
后来,终于有了火箭,火箭发射的时候,那场面,就像一条巨大的火龙冲向天空,“轰”的一声,地动山摇。
我在电视上看到这一幕的时候,激动得差点把手里的薯片都扔了。
那一刻,我突然觉得,这千年的梦想终于要实现了。
那些宇航员们也超级厉害,他们坐在火箭里,就像坐在一个超级危险的过山车上,而且是飞向未知的太空。
当他们成功进入太空,看到地球那蓝色的美丽模样,我想他们肯定觉得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这千年的梦想在今朝实现了,这可不仅仅是科技的进步,更是人类勇气和毅力的见证。
我们就像一群小小的蚂蚁,却完成了一件超级伟大的事情。
这时候我就想问,还有什么梦想是我们不能实现的呢?也许只要我们有足够的决心和努力,所有的梦想都能像这飞天梦一样,从遥不可及变成现实。
千年梦圆在今朝的作文150字
自古以来,人们对飞行一直有许多美好的幻想。
《千年梦园在今朝》这段文字告诉我们,一群勤劳的工人把一个理想变成了现实。
火箭,一个听起来遥不可及的东西,我们国家是怎么在短短11年内自行研制出载人火箭的?在没有基础的情况下,只用了十一年!
为了工作方便,有人把铺盖搬到了车间。
有些人日夜思考和改变工作计划。
只是短短的.一段话不难看出为什么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这都是因为科技工作者的毅力!
我身边也有努力的同学。
她上课专心听讲,热情举手,发言积极。
课后善于积累,经常抄一些优美的诗词或短语。
因为她的努力,她可以在每次考试中名列前茅,她无愧于校长的美誉。
无论你在哪里,无论你做什么,只要你有这样的拼精神,还有什么能做的很差?没有基本人员造过火箭。
他们还有什么不能做的?
从理想到现实,不需要走很多步。
如果你开始行动,你已经成功了一半。
当火箭飞上天空,就是我们祖国的理想飞跃。
如果你最终实现了你所有的理想,那么这将是你自己的一次飞跃。
《千年梦圆在今朝》第一至五章最新教案第一章:千年梦圆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千年梦圆在今朝”的主题意义。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梦想和对未来的期望。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1.2 教学内容引入话题: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梦想的理解和追求。
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与梦想相关的文章,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自己的梦想,并分享给其他小组。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第二章:梦想的力量2.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梦想的重要性,并明白追求梦想需要付出努力。
培养学生坚定的信念和持之以恒的精神。
2.2 教学内容名人故事:介绍一些名人追求梦想的故事,让学生从中获得启发。
视频观看:观看与梦想追求相关的视频,激发学生的梦想热情。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梦想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并分享给其他小组。
2.3 教学方法通过名人故事和视频,激发学生的梦想追求意识。
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第三章:梦想的实现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实现梦想的途径和方法。
培养学生制定目标和规划时间的习惯。
3.2 教学内容目标设定: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设定明确、具体、可衡量的梦想目标。
时间规划:教授学生如何合理安排时间,为实现梦想付出努力。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实现梦想的方法,并分享给其他小组。
3.3 教学方法通过目标设定和时间规划的讲解,帮助学生掌握实现梦想的方法。
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第四章:梦想与责任4.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追求梦想的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培养学生对社会和家庭的责任感。
4.2 教学内容社会责任:引导学生思考追求梦想对社会的影响,并学习如何履行社会责任。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作者精心整理的《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通用,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通用1教学目标1、抓住主要内容,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千年梦圆的经过。
2、学习用具体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
3、体会中国航天人热爱祖国、团结合作、默默奉献、锲而不舍的精神。
第一点是重点,第三点是难点。
情感基调敬意——激动——自豪总体思路寻梦——尝梦——追梦——圆梦教学流程格言导入,渗透说理利用麦克尤恩的一句格言“很多人从不失败,因为他们从不尝试”导入,让学生概括出粗浅的道理。
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则名言,想与大家共勉“很多人从不失败,因为他们从不尝试”,谁能说说麦克尤恩想通过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生:师:正如你们所说,将要学习的这篇文章也向我们传达了这样一种声音。
板书:千年梦圆在今朝一、快速扫描,理清条理1、学生说主要内容。
2、围绕圆梦写了几件事。
(古人奇思妙想——万户飞天——人造卫星上天——载人航天上天)一、精读精品,体悟精神1、梦圆时刻:(大屏幕)看画面——说感受——读——再说感受——读2、拓展空间:看杨拍回的俯瞰地球画面——说登空意义3、内化情感,与杨心灵交流。
假使杨利伟就站在你的面前,你会对他说点什么?4、经典瞬间:师:看大屏幕,杨利伟真的来了。
(找一生上前)师:你现在就是杨利伟,你来读读这三句话。
生读师:你是个镇定(骄傲)的杨利伟,能说说你为何如此镇定或骄傲吗?生:齐读:师:这段话还可以怎样读?生:师:说说缘由。
生:(当学生回答身后有强大的祖国时,相机引导学生谈具体些,引出下文)5、体悟精神:有的人……这部分内容引导学生结合资料、结合语句、结合排比来理解无数的人们所体现出来的精神。
(爱国爱家、默默奉献、忘我工作……)师:同学有感情的读——6、纪实文字,升华情感师:(读完文字)请同学们再次深情朗读,献给我们心中最可爱的人——生读三、点线面结合,强化主题引读第九自然段后,千年的.梦想在这一天圆了。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案《千年梦圆在今朝》教案(精选5篇)尽管遭受了无数失败,付出了惨重代价,坚定而执著的炎黄子孙却始终没有放弃飞离地球的努力。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千年梦圆在今朝》教案,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案篇1教学目的1、通读课文,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2、默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千年梦圆的经过,激发民族自豪感。
3、学习在具体的事实描述中说明道理的写法,体会中国航天人团结合作,默默奉献,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以及最终实现梦想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学生扮演老师听写第18课的个别词语。
二、激情导入1、学生朗读相关资料(神州发射材料)。
2、教师现场采访: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样?3、教师导读后出示课题,学生质疑课题。
三、小组合作,自读感悟教师展示教学目标,提出自读要求1、读通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2、作者介绍了哪几个代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历史阶段及事件?3、课文主要写什么?数千年的中华飞天梦实现靠的是什么?划出相关的语句并有感情地朗读。
四、集体反馈,品读感悟1、学生对词语相互质疑、解疑,教师点拨。
2、小组反馈教学目标2。
3、教师小结,并导读教学目标3。
4、学生说主要内容,划语句。
5、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相关的语句。
6、教师小结并板书要害词语。
五、总结全文,畅谈体会1、引导学生归纳写作方法。
2、学生齐读“阅读链接”——《炎黄飞天梦》。
3、教师设问后学生谈体会。
4、教师总结全文。
六、布置作业小练笔:接过航天事业的接力棒《千年梦圆在今朝》教案篇2教学目标1、抓住主要内容,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千年梦圆的经过。
2、学习用具体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
3、体会中国航天人热爱祖国、团结合作、默默奉献、锲而不舍的精神。
第一点是重点,第三点是难点。
情感基调敬意——激动——自豪总体思路寻梦——尝梦——追梦——圆梦教学流程格言导入,渗透说理利用麦克尤恩的一句格言“很多人从不失败,因为他们从不尝试”导入,让学生概括出粗浅的道理。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案设计优秀5篇《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篇一学习目标:1.认识”瑰丽、尝试、火箭、捆绑、探索、惨重、穿越、振奋、规模、协作、精细、宛若、概括、评价、魄力、嫦娥奔月、炎黄子孙、积劳成疾、风华正茂”等词语。
2.默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千年梦圆的经过,激发民族自豪感。
3.学习在具体的事实描述中说明道理的写法,体会国航天人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学习重点:培养学生在快速默读中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
体会炎黄子孙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精神,明白中国航天人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孩子们,今天我们来学新课,请大家齐读课题。
通过预习,谁能说一说,题目中的“梦”指的是什么?“圆”是什么意思?那整个题目的意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飞天梦圆了,它体现在哪些事件上?(神五、神六、神七成功飞天)当你知道我们的飞天梦圆了,你什么心情?好,就让我们自豪的告诉全世界-----(再次齐读课题)(二)自读自悟:教师:飞天梦想的实现并不是仅仅经历了十年、几十年,而是历经了数千年之久,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种激动、自豪的感情走进炎黄子孙千年缘梦的历程,相信在这个过程中,你会收获更多的情感。
教师:请同学们打开书105页,在读文之前,我们先看看文前的阅读提示,谁愿意为大家读一遍。
这个阅读提示比较繁杂,老师整理了一下,谁愿意读一遍。
(出示幻灯片)阅读提示:(1)默读课文,想一想,数千年的中华飞天梦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
(2)在炎黄子孙实现飞天梦的过程中,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边读边思考,画出让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在旁边写出自己的感悟。
教师:阅读要求读懂了吗?好,开始自己学习,如果有拿不准的地方,可以小组内研究研究。
(三)交流、感悟。
1、教师:看大家学得非常投入,谁愿意第一个说一说i,我们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是怎样一步一步走向成功?(教师相机板书)2、飞天的梦想从古到今历经了千年之久,在这个过程当中,你梦感悟到了什么呢?学生汇报读书感悟,教师相机点拨,提升感悟,指导朗读。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案一、话题导入。
1.提到祖国的航天事业,你会想到什么?(“神舟五号”“神舟六号”“神舟七号”等成功升空并着陆。
)解说:2003年10月15日上午9点,在我国九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
这次载人航天飞船飞行实验的成功,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一瞬间的改变,一瞬间的飞跃,实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想。
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实现的那一刻,你内心最深的感受是什么?(生交流)2.现在让我们登上时空飞船,沿着时间隧道,一起去了解我国数千年的飞天梦的实现历程。
(板书:千年梦圆在今朝)3.(出示四字词语)你发现这些词语排列的规律了吗?预设:第一行的词语与传说、想象有关;第二行的词语与现代航天有关。
(1)结合课文内容,用其中一个词语说一句话。
(2)积累四字词语。
课后找一找,并摘抄下来。
4.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下列问题。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载人航天梦想是怎样一步步实现的?【设计意图】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最现实、最积极的因素。
课前视频、图片及老师饱含激情的配音能让学生情绪高涨,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饱满的学习热情为提高学习效率提供了基本保证。
积累课文中的四字词语,并进行归类,能训练学生抓住重点词概述文本的能力。
二、自读感悟。
1.默读课文,边读边批画,思考: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是怎样逐步实现的?找一找,画一画,在你感受深刻的地方写批注。
2.了解中国追寻飞天梦的历程。
【语文要素】✧在古代就有“嫦娥奔月”的神话,有人飞上天、空中飞车的传说,还有“鲲鹏展翅”“九天揽月”的奇妙想象。
(富有激情、想象力)✧传说,我国明代的官员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试验利用火箭上天的人,他被国际航天史学家公认为人类飞行探索的先驱。
(勇于探索)✧数百年来,坚定而执着的炎黄子孙,在实现飞天梦的过程中,遭受了无数失败,付出了惨重代价,但是,始终没有放弃飞离地球的努力。
文字像精灵,只要你用好它,它就会产生让你意想不到的效果。
所以无论我们说话还是作文,都要运用好文字。
只要你能准确灵活的用好它,它就会让你的语言焕发出活力和光彩。
下面,下面是书包范文为您整编的千年梦圆在今朝课文内容千年梦圆在今朝课文原文(5篇),希望能够给大家的写作带来一些的帮助。
《千年梦圆在今朝》课文主要篇一课文叙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梦想所进行的不断的尝试和追求。
热情的赞扬了中国航天工作人员热爱祖国,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1、课前,我让同学们搜集关于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资料,以便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概况,并且丰富了背景知识,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教学时,这些搜集到的资料引入到课堂中,补充、丰富和拓展了课程内容。
2、我先出示课题,并让学生说说课题字面的意思,特别理解“圆”的意思。
然后,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并对学生们提出的问题进行进行归类梳理:(1)千年的“梦”是指什么?(2)千年“梦”是怎么圆的?(3)为什么千年的“梦”今朝圆了?并把这些问题作为研读课文的主线。
让学生们带着这些问题快速默读课文,在课文中寻找答案,默读后,我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在讨论中帮助同学们正确理解课文。
3、其次,研读的重点是:一是千年寻梦的过程中,体会炎黄子孙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精神。
二是探索过程中,表现了中国的航天工作人员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的精神。
收获:这梦是美丽的,辉煌的,谁又想到这美丽的背后,辉煌的背后又蕴藏着多少辛酸。
《千年梦圆在今朝》课文主要篇二成功之处《千年梦圆在今朝》是一篇略读课文,介绍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梦想所进行的不断的尝试和追求,重点记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和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赞扬了中国航天工作人员热爱祖国、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精神。
一、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新课导入首先播放了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的“神舟五号”飞船升空的视频,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学生内心自然而然地升华起了骄傲、自豪之情。
《千年梦圆在今朝》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了解《千年梦圆在今朝》的主题和背景。
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介绍课程的《千年梦圆在今朝》。
引导学生思考中国梦的含义和意义。
1.3 教学方法使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中国梦的形象和象征。
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他们对中国梦的理解。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思考过程。
收集学生的讨论观点和想法。
第二章:中国梦的内涵2.1 教学目标理解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和核心价值观。
分析中国梦与个人梦想的关系。
2.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梦的内涵,包括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等方面。
分析中国梦与个人梦想的联系和差异。
2.3 教学方法使用案例和故事,讲解中国梦的具体内涵。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个人梦想与中国梦的关系。
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理解和思考情况。
收集学生的讨论结果和个人观点。
第三章:中国梦的实现路径3.1 教学目标掌握中国梦实现的基本路径和策略。
探讨个人在中国梦中应扮演的角色。
3.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梦实现的基本路径,包括科技创新、教育提升、社会保障等方面。
探讨个人在中国梦中的责任和贡献。
3.3 教学方法使用事例和数据,展示中国梦实现的进展和成果。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个人如何为中国梦做出贡献。
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理解和思考情况。
收集学生的讨论结果和个人观点。
第四章:中国梦与当代青年的使命4.1 教学目标理解中国梦与当代青年的关系和使命。
激发当代青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2 教学内容探讨中国梦与当代青年的联系,包括教育、就业、创新创业等方面。
强调当代青年的责任和使命,鼓励他们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
4.3 教学方法使用案例和故事,展示当代青年在中国梦实现中的积极作用。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当代青年的使命和责任。
4.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理解和思考情况。
收集学生的讨论结果和个人观点。
第五章:中国梦的实践案例5.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梦在各个领域的具体实践案例。
《千年梦圆在今朝》优秀教学设计《千年梦圆在今朝》优秀教学设计(精选6篇)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千年梦圆在今朝》优秀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千年梦圆在今朝》优秀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认识”瑰丽、尝试、火箭、捆绑、探索、惨重、穿越、振奋、规模、协作、精细、宛若、概括、评价、魄力、嫦娥奔月、炎黄子孙、积劳成疾、风华正茂”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航天技术的伟大成就,体会到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取得要靠一代代科技工作者艰苦的工作和不懈的努力。
4、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二、教学重点: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航天技术的伟大成就,体会到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取得要靠一代代科技工作者艰苦的工作和不懈的努力。
三、教学难点: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四、教学准备: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中国以及世界载人航天飞行的有关资料。
2、多媒体课件五、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交流资料引出课题1、播放歌曲《追梦》。
2、同学们,知道刚才播放的是什么歌曲吗?板书——梦!梦是什么?古语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我们每个人都曾有梦,也曾圆梦。
板书——圆。
3、放眼四望,我们中华民族都圆了那些梦?(课件出示四组图)4、教师激情导入:2003年10月15日上午9点,在我国九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
这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一瞬间的改变,一瞬间的飞跃,实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想。
板书——千年在今朝5、学生读课题。
提问: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6、今天就让我们跨越历史的长河,乘上时空飞船,一起去追寻数千年的飞天梦吧!二、初读课文,理清课文。
四年级下语文第八课《千年梦圆在今朝》知识点+同步练习知识点:一、相关资料神舟五号是神舟号系列飞船中的第五艘,是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于2003年10月15日9时整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将航天员杨利伟及一面具有特殊意义的中国国旗送入太空。
神舟五号在轨运行14圈,历时21小时23分,顺利完成各项预定操作任务后,于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安全返回主着陆场。
轨道舱留轨运行半年时间,获得了大量的科学实验成果。
杨利伟,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特级航天员。
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是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
杨利伟在原空军部队安全飞行1350小时之久。
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象征着中国太空事业向前迈进一大步,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
二、多音字奔bēn (奔跑)bèn (投奔)数shù (数学)shǔ (数数)三、词语招揽火焰先驱实践党员实施懈怠口碑四、词语解释遨游: 漫游。
鲲鹏:传说中的大鱼和大鸟,也指鲲化成的大鹏鸟。
九月揽天:到天的最高处去摘月,形容壮志豪情。
勃勃生机:充满活力的生命。
震耳欲聋:耳朵震得快要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五、教材解读:1.读课文,说说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是怎样实现的?(1)明代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试验乘火箭上天的人。
(2)1970 年 4 月24 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升天。
(3)2003 年10 月15 日早晨9 时,“神舟五号”飞天,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
(4)2007 年10 月24 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掌握月球探测技术的国家。
(5)2019 年 1 月 3 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实现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
2.自由地朗读第1-3自然段,思考:“千年梦”指什么?万户首次尝试乘火箭上天有什么意义?千年梦:飞离地球、遨游太空万户那种勇于实践的探索精神,极大地震撼和鼓舞着人们。
《千年梦圆在今朝》课文原文千年梦圆在今朝飞离地球、遨游太空是中华名族很久以来的梦想。
在中国的古代,早就流传着“嫦娥奔月”的神话,人飞于天、车走空中的传说,以及“鲲鹏展翅”“九天揽月”的奇妙想象。
富有激情和超凡想象力的炎黄子孙,不只是在简单地描绘着瑰丽绚烂的飞天之梦,他们还于千百年的岁月流传之中,不断地尝试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
中国明代的官员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试验乘火箭上天的人。
他用47 支火箭捆绑在椅子下面,自己做在椅子上,手拿两只大风筝,然后叫人点火发射。
但是,随着一声巨响,他消失在了火焰和烟雾中。
人类首次火箭飞行尝试没有成功。
尽管如此,万户那种勇于实践的探索精神,却使人们的内心深处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和鼓舞,他因此被国际航天史学家公认为人类升空探索的先驱。
为了纪念他,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万户”。
"尽管遭受了无数失败,付出了惨重代价,坚定而执著的炎黄子孙却始终没有放弃飞离地球的努力。
1949 年,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华民族的历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中国的航天事业也呈现出勃勃生机。
毛泽东主席在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之后的第二年——1958 年,庄重地表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1970 年4月24日,寂寞而辽阔的茫茫太空中,第一次响起了中国人的声音,那穿越苍穹的《东方红》乐曲,让海内外华人振奋不已,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发射卫星的国家。
在准备发射人造卫星的同时,中国科学家满怀希望地开始了载人航天技术的探索。
1992年9月21 日,党中央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
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最高的跨世纪重点工程。
为了顺利完成这项工程,一百一十多个单位直接承担了研制、建设和发射任务,而参与这项工程的协作单位,则多达三千多个。
实验的精细与艰难,要求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和解放军官兵夜以继日地苦战攻关。
有的人为了工作的及时、方便,将铺盖搬到了工厂车间; 有的人积劳成疾,几次住进了医院; 有的年轻人虽风华正茂却华发早生; 有的人甚至为此付出了全部心血与生命,未能等到成功的那一天便猝然长逝——成千上万人的不懈努力,终于在2019 年10月15 日有了结果。
四年级千年梦圆在今朝作文600字《四年级千年梦圆在今朝作文 600 字》一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咱们国家一直有一个大大的梦想,那就是能飞到太空去看一看。
这个梦想已经有好几千年啦,到了今天,终于实现了!
以前,人们只能看着天空,想象着那里有什么。
有嫦娥奔月的神话,有牛郎织女的传说,可那都只是想象。
但是,咱们中国人可不会只是想想就算了。
很多科学家努力地研究,不怕困难。
比如钱学森爷爷,他放弃了国外优越的条件,回到祖国,为航天事业做贡献。
经过不断地努力,咱们终于成功啦!杨利伟叔叔乘坐着神舟五号飞船进入了太空,那一刻,全国人民都欢呼起来。
从那以后,越来越多的宇航员登上了太空,还在太空里做实验呢。
我们的梦想实现了,这是多么了不起呀!我也要好好学习,以后为祖国做更多的贡献。
《四年级千年梦圆在今朝作文 600 字》二
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星星会眨眼睛?为什么月亮有时候圆有时候弯?其实呀,很久很久以前,咱们的祖先就开始好奇天空的秘密啦。
他们想象着能飞到天上去,看看那里到底是什么样子。
为了这个梦想,一代又一代的人不断努力着。
还记得万户吗?他为了能飞上天,自己坐在绑着火箭的椅子上,虽然失败了,但是他的勇气可嘉。
后来,科学家们可厉害啦!他们不停地做实验,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
终于,咱们国家的火箭能飞上天啦,还能把卫星送上天呢。
直到杨利伟叔叔乘坐着飞船进入太空,咱们千年的梦想真的实现啦!这就像我们一直想要的一个超级大礼物,终于得到了。
我觉得特别骄傲,我也要像那些科学家们一样,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说不定哪天我也能为祖国做出大贡献呢!。
《千年梦圆在今朝》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文章的背景,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2)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3)引导学生掌握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2)运用多媒体手段,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设置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英语。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我国航天事业的自豪感。
(2)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课文解读:(1)让学生了解文章的背景,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2)分析文章的结构,掌握文章的行文思路。
2. 语言学习:(1)引导学生掌握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
(2)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内容的理解。
(2)关键词汇和句型的掌握。
(3)朗读能力的培养。
2. 教学难点:(1)文章中一些专业术语的理解。
(2)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英语。
2. 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1)播放我国航天事业的相关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课文学习:(1)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2)教师讲解课文,分析文章结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3. 语言学习:(1)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关键词汇和句型。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交流。
4. 课堂练习:(1)学生自主完成课后练习题。
(2)教师批改作业,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情况,进行针对性辅导。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千年梦圆在今朝
李多祥
教学过程:
一、《课件》当我们面对浩瀚星空的时候,每个人的心里都会产生无尽的遐想,此时此刻,你最想知道的是什么?
宇宙是那样神秘莫测,揭开宇宙神秘的面纱,成为了我们全人类共同的梦想。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9课《千年梦圆在今朝》
二、解题:梦是什么意思?中华民族的飞天梦
圆是什么意思?实现
千年梦圆在今朝?千年的中华民族的飞天梦在今天实现了。
三、教学目标:
1、想一想数千年的中华飞天梦是怎样一步步实现的?
2、中华飞天梦的实现需要的是什么?
四、让我们自读课文,去探寻中华民族的追梦过程吧!
(1)自己的语言概括出中华民族的追梦过程?
1、美好的梦想
2、万户飞天
3、人造卫星升空
4、神舟五号发射
5、神舟六号发射
(2)欣赏视频
五、中华飞天梦的实现需要的是什么呢?
1、“尽管遭受了无数的失败,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坚定而执著的炎黄子孙却始终没有放弃飞离地球的努力。
”
这句话在文章中起到什么作用?
哪个词很关键:坚定而执著板书:坚定执著
小结:炎黄子孙在寻梦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但中华民族凭借着坚定和执著,继续着自己的飞天梦。
2、“为了顺利完成这项工程,一百一十多个单位直接承担了研制、建设和发射任务,而参与这项工和的协作单位,则多达三千多个。
”
从这两个数据说明了什么?板书:合作攻关
小结:这两组数字可以看出参与工程的队伍庞大,在多个单位密切合作之下,才实现了炎黄子孙共同的梦想。
3、“有的人为了工作的及时、方便,将铺盖搬到了工厂车间;有的人积劳成疾,几次住进了医院;有的年轻人虽风华正茂却华发早生产;有的人甚至为此付出了全部心血与生命,未能等到成功的那一天便猝然长逝……”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为了中国航天事业而献身的烈士们吧
小结:没有了他们的默默奉献,怎会有今天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呢! 板书:默默奉献
六、学习阅读链接
让我们饱含着感情,一起来朗诵这首《炎黄飞天梦》
七、作业。
九、板书设计
千年梦圆在今朝
梦
圆坚定执著
合作攻关
默默奉献
教学反思:
《千年梦圆在今朝》这篇课文主要为孩子们介绍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梦想所进行的不断的尝试和追求,重点记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和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赞扬了中国航天工作人员热爱祖国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文章的教学目的是一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中华民族千年梦圆的经过,从中体会中国航天人所体现的团结合作,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二是学习默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在事实的描述中说明道理的写法。
设计教学的时候我按照教学建议进行了教学,先让学生自学:千年“梦“指的是什么?怎么圆的,为什么能圆在今朝?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在讨论中进一步理解课文。
在讨论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前两个问题理解得比较好。
但是梦为什么可以圆,他们理解起来就有一定的难度,不仅仅是因为孩子们的理解能力有问题,更主要的是他们没有多大的兴趣,没有兴趣就没
有动力,因此理解对他们而言难度就更大了。
经过思考我觉得可以设计这篇课文的教学,我觉得应该应该让孩子带着骄傲自豪的思想感情去学习这篇课文。
在导入课文的时候通过课件的展示为孩子们介绍中国在航天事业方面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然后让孩子们自读课文,找找课文中为我们介绍了中国在航天事业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
包括明代的官员万户,尽管他的实验失败了,但是为后人打开了思路,也是值得骄傲的。
最后让学生找出课文中自己体会最深的句子,体会是如何从句子中体会到骄傲自豪的,谈谈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