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梦圆在今朝
- 格式:ppt
- 大小:9.22 MB
- 文档页数:52
千年梦圆在今朝反思《千年梦圆在今朝》叙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梦想所进行的不断的尝试和追求,重点记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在广大科技工作者、工人和解放军官兵的共同努力下,“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 标志着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载人航天的千年梦想终于实现了。
教学时以“神五”发射为突破口,通过课件、品读感受千年梦圆的激动、自豪,体会千年梦圆在于中国航天工作人员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1.我在课题上做一个铺垫,谈话揭题后,我要求学生快速默读课文,用“﹏﹏”划出能解释课题的句子,交流时抓住“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梦想,几代人的执著追求,以及数十年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奋斗,终于在今天变成了美好的现实。
”引导学生交流,弄明白“千年梦”和“圆在今朝”各指什么。
在明白了课题的情况下,引导学生带着感情来读课题,营造了情感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
2.在研读了航天工作者圆梦的艰难历程和体会了航天工作者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后,请学生观看“神舟五号”成功发射的视频,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学生内心自然而然地升华起了骄傲、自豪之情。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配乐朗诵课后阅读链接《炎黄飞天梦》来加深感情。
千年梦圆在今朝反思(2)千年梦圆的故事发生在很久以前,但它依然是一段经典的传说,常常被用来诠释着年轻人的追求和梦想。
然而,在今天的社会背景下,我们不禁要对千年梦圆进行一番反思。
我们需要问自己,千年梦圆的意义在哪里?它对我们的启示和警示是什么?在这里,我将以____字的篇幅,对千年梦圆进行一场深入的反思。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千年梦圆的故事情节。
故事中,一位年轻人名叫小明,有着追求上进和实现梦想的热情。
他渴望成为一名伟大的艺术家,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华,让自己的作品传世千年,并为后人所赞美。
然而,小明在寻找自己的梦想过程中,遇到了许多挫折和困难。
小学语文《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精选6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篇1一、激情导入,创设情境1、(“嫦娥一号”)导入:知道这是什么场景吗?看着这壮观的一幕,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收集到的有关航天的资料。
2、(板书)一瞬间的飞跃,中华民族数千年的飞天梦今天终于实现了。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初读,了解。
1、看到课题,你最想了解什么?请快速默读课文,了解飞天梦想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
(课件)2、交流。
指导学生理清行文线索。
(课件)三、细读,感受自豪之情。
1、千年的梦想,千年的期待,今天终于飞天成功。
当看到一次成功发射的壮观场面之后,你的心情怎样?请找出让你激动、自豪的地方,可以在旁边写一写感受,然后与同位交流一下。
2、全班交流。
(1)人造卫星。
读,放映。
看到这一幕,作为一个中国人,你想对全世界说什么?再读。
(2)神舟五号。
读,放映。
与上一次不同的是什么?(卫星与载人的区别)看到这里,你想说什么?这成功靠的是什么?读。
(课件)大声读。
有怎样的感受?带着这样的感受再读。
(3)神舟六号。
读,放映。
与上一次又有什么不同?(空间实验活动)标志着什么?“里程碑”是什么?“里程碑意义”是怎样的意义?再读。
四、精读,品味不易。
师:这一次一次的成功像里程碑一样,记录了中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
梦想的实现容易吗?从哪儿能看出来?交流。
重点是:1、有没有放弃?从哪儿能看出来?因为我们?(勇于探索、锲而不舍)读。
在成功之后有没有止步不前?从哪看出来?你知道为什么还要发展载人航天技术?你发现了这两段话在文章当中有什么特殊作用?(过渡段)2、“载人航天工程……则多达三千多个。
”师:你看到了什么?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你认为最需要什么精神?师:是呀!飞天成功既是千万人的个人努力,更是千万人勇于挑战、共同合作的结果,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案设计优秀5篇《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篇一学习目标:1.认识”瑰丽、尝试、火箭、捆绑、探索、惨重、穿越、振奋、规模、协作、精细、宛若、概括、评价、魄力、嫦娥奔月、炎黄子孙、积劳成疾、风华正茂”等词语。
2.默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千年梦圆的经过,激发民族自豪感。
3.学习在具体的事实描述中说明道理的写法,体会国航天人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学习重点:培养学生在快速默读中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
体会炎黄子孙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精神,明白中国航天人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孩子们,今天我们来学新课,请大家齐读课题。
通过预习,谁能说一说,题目中的“梦”指的是什么?“圆”是什么意思?那整个题目的意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飞天梦圆了,它体现在哪些事件上?(神五、神六、神七成功飞天)当你知道我们的飞天梦圆了,你什么心情?好,就让我们自豪的告诉全世界-----(再次齐读课题)(二)自读自悟:教师:飞天梦想的实现并不是仅仅经历了十年、几十年,而是历经了数千年之久,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种激动、自豪的感情走进炎黄子孙千年缘梦的历程,相信在这个过程中,你会收获更多的情感。
教师:请同学们打开书105页,在读文之前,我们先看看文前的阅读提示,谁愿意为大家读一遍。
这个阅读提示比较繁杂,老师整理了一下,谁愿意读一遍。
(出示幻灯片)阅读提示:(1)默读课文,想一想,数千年的中华飞天梦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
(2)在炎黄子孙实现飞天梦的过程中,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边读边思考,画出让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在旁边写出自己的感悟。
教师:阅读要求读懂了吗?好,开始自己学习,如果有拿不准的地方,可以小组内研究研究。
(三)交流、感悟。
1、教师:看大家学得非常投入,谁愿意第一个说一说i,我们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是怎样一步一步走向成功?(教师相机板书)2、飞天的梦想从古到今历经了千年之久,在这个过程当中,你梦感悟到了什么呢?学生汇报读书感悟,教师相机点拨,提升感悟,指导朗读。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千年梦圆在今朝》课文原文及知识点部编版四班级下册语文第8课《千年梦圆在今朝》课文原文飞离地球、游览太空是中华民族很久以来的幻想。
在中国的古代,早就流传着“嫦娥奔月”的,人飞于天、车走空中的传奇,鲲鹏展翅、九天揽月的奇异想象。
富有激情和超凡想象力的炎黄子孙,于千百年的岁月流转之中,不断地尝试实现自己的美妙愿望。
中国明代的官员万户,是世界历第一个试验乘上天的人。
他用四十七支捆绑在椅子下面,自己坐在椅子上,手拿两只大风筝,叫人点火放射。
随着一声巨响,他消逝在了火焰和烟雾中。
尽管人类首次飞行尝试没有胜利,但万户仍旧被国际航天史学家公认为人类升空探究的先驱。
为了纪念他,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万户”。
万户那种勇于实践的探究精神,极大地震撼和鼓舞着人们。
数百年来,坚决而执着的炎黄子孙,在实现飞天梦的过程中,患病了很多失败,付出了惨重代价,但是,始终没有放弃飞离地球的努力。
1949年,******成立,中华民族的历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中国的航天事业也呈现出勃勃生气。
毛泽东主席在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之后的其次年——1958年,庄重地表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1970年4月24日,孤独而宽阔的茫茫太空中,第一次响起了中国人的声音,那穿越苍穹的《东方红》乐曲,让海内外华人兴奋不已,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放射卫星的国家。
在预备放射人造卫星的同时,中国科学家满怀盼望地开头了载人航天技术的探究。
1992年9月21日,*中心打算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一百一十多个单位直接担当了研制、建设和放射任务。
经过广阔科技人员、工人和解放官兵十余年的不懈努力,2023年10月15日早晨9时,在酒泉卫星放射中心,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
宛如一条曲折的巨龙,划过一道绚丽的曲线,瞬间便消逝在了苍穹之中。
10月16日6时23分,飞船在环绕地球十四圈后胜利返回着陆场。
精品文档用心整理
《千年梦圆在今朝》词句解析
一、句子赏析
1.随着一声巨响,他消失在了火焰和烟雾中。
体会到万户为了这次飞行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失去了生命,中国史上第一次火箭飞行没有成功。
体会到了中国航天的历程是坎坷的,古人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却坚持不懈的奋斗。
2.数百年来,坚定而执着的炎黄子孙,在实现飞天梦的过程中,遭受了无数失败,付出了惨重代价,但是,始终没有放弃飞离地球的努力。
用万户的火箭飞行失败说明中华民族在追求遨游太空的梦想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遭遇了很多的失败和挫折;另一方面启示下文,说明中华民族并没有因为失败放弃飞天的梦想,而始终坚定执著,不断努力。
二、词语解释
遨游:漫游;游历。
鲲鹏展翅:鲲鹏是一种大鸟,它飞翔的时候会张开大翅膀比喻一个人要大展宏图。
九天揽月:揽:采摘。
到天的最高处去摘月。
常形容壮志豪情。
炎黄子孙:炎黄: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代表中华民族的祖先。
炎帝和黄帝的后代。
指中华民族的后代。
先驱:在前面引导。
也指引导的人(多虚用)。
勃勃生机:形容生命力旺盛的样子。
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宛若:仿佛。
瞬间:转眼之间。
资料来源于网络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千年梦圆在今朝》优秀教学设计《千年梦圆在今朝》优秀教学设计(精选6篇)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千年梦圆在今朝》优秀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千年梦圆在今朝》优秀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认识”瑰丽、尝试、火箭、捆绑、探索、惨重、穿越、振奋、规模、协作、精细、宛若、概括、评价、魄力、嫦娥奔月、炎黄子孙、积劳成疾、风华正茂”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航天技术的伟大成就,体会到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取得要靠一代代科技工作者艰苦的工作和不懈的努力。
4、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二、教学重点: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航天技术的伟大成就,体会到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取得要靠一代代科技工作者艰苦的工作和不懈的努力。
三、教学难点: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四、教学准备: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中国以及世界载人航天飞行的有关资料。
2、多媒体课件五、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交流资料引出课题1、播放歌曲《追梦》。
2、同学们,知道刚才播放的是什么歌曲吗?板书——梦!梦是什么?古语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我们每个人都曾有梦,也曾圆梦。
板书——圆。
3、放眼四望,我们中华民族都圆了那些梦?(课件出示四组图)4、教师激情导入:2003年10月15日上午9点,在我国九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
这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一瞬间的改变,一瞬间的飞跃,实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想。
板书——千年在今朝5、学生读课题。
提问: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6、今天就让我们跨越历史的长河,乘上时空飞船,一起去追寻数千年的飞天梦吧!二、初读课文,理清课文。
《千年梦圆在今朝》说课稿《千年梦圆在今朝》是一部由知名导演王家卫执导,香港演员刘德华主演的电影。
该片于2000年上映,讲述了一个千年之约的爱情故事,以及男主角为了寻找失散已久的爱人,穿越时空的冒险旅程。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该片的基本情节、主要人物以及所传达的核心价值观。
一、基本情节:影片以现代和古代两个平行的时间线展开,主要讲述了在千年之约的注定下,男主角柳亦波(刘德华饰演)和女主角周千(杨采妮饰演)的爱情故事。
男主角亦波是现代平凡的摄影师,偶然间发现自己可以通过在睡觉时做梦的方式来回到1000年前的北宋朝。
在一个梦中,亦波认识了周千,并与她相爱。
然而,由于一些意外,两人被迫分离。
男主角亦波决定去寻找周千,经过多次时间和空间跨度的跳跃,他与周千在不同年代相遇并再次相爱。
然而,命运的玩笑使得两人总是错过彼此,无法长久地在一起。
最后,亦波终于在现代找到了周千,但周千已经记不起过去。
二、主要人物:1. 柳亦波(刘德华饰演):男主角,摄影师,通过做梦穿越时空,一心想寻找失散的爱人周千。
2. 周千(杨采妮饰演):女主角,有一颗善良的心,与亦波在梦中相遇,并与他相爱,但遭遇命运的抛弃。
3. 阿慧(杜汶泽饰演):现代社会的女孩,喜欢亦波,但深知他心里只有周千。
三、核心价值观:1. 爱与命运:影片通过男主角的穿越时空来描绘了一个千年之约的爱情故事。
无论是时间的跨度还是命运的玩弄,爱情是永恒的。
尽管男女主角在不同年代相遇,但他们都为了彼此而战斗,为了寻找彼此而不断努力。
2. 平凡与不平凡:柳亦波是一个普通的现代摄影师,但为了寻找失散已久的爱人,他愿意做出不平凡的努力。
影片中,柳亦波用自己的努力和勇气证明了人的平凡也可以创造出不平凡的爱情故事。
3. 珍惜当下:影片通过男主角的寻找过程提醒观众珍惜当下。
在寻找过程中,男主角错过了很多机会与现代女孩阿慧在一起。
影片给观众带来了一个思考:要珍惜身边的人和眼前的幸福,不让时间成为阻碍。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八课笔记部编版《千年梦圆在今朝》笔记一、生字词1. 揽(lǎn):把持。
2. 焰(yàn):火苗。
3. 驱(qū):赶。
4. 践(jiàn):实行,履行。
5. 党(dǎng):为了政治目的结合起来的团体。
6. 施(shī):实行。
7. 懈(xiè):松懈。
8. 宛(wǎn):仿佛。
9. 碑(bēi):刻上文字纪念事业、功勋或作为标记的石头。
二、词语解释1. 九天揽月:到天的最高处去摘月亮。
常形容壮志豪情。
2. 先驱:走在前面引导(多虚用)。
也指先驱者。
3. 实践:实行(自己的主张);履行(自己的诺言)。
4. 不懈努力:形容做事持之以恒,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5. 宛若:宛如;仿佛。
6. 里程碑: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
三、课文结构1. 第一部分(第1—3 自然段):简要叙述了炎黄子孙为了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千年梦想所进行的不断尝试。
2. 第二部分(第4—6 自然段):叙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航天事业呈现出的勃勃生机,从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到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梦想,终于在今天变成了美好的现实。
3. 第三部分(第7 自然段):写了炎黄子孙更高远更绚丽的梦想,登临月球,探索火星,遨游更深更远的太空。
四、中心思想《千年梦圆在今朝》叙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梦想所进行的不断的尝试和追求,重点记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在广大科技工作者、工人和解放军官兵的共同努力下,“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载人航天的千年梦想终于实现。
文章热情赞扬了中国航天工作人员热爱祖国、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五、写作特点1. 文章语言平实,叙述有条理,通过具体事例展现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
2. 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