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核衰变的基本规律
- 格式:ppt
- 大小:373.32 KB
- 文档页数:8
放射性核素半衰期
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衰变至原来数量的二分之一时所需要的时间,叫半衰期。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长短差别很大,短的远不大于一秒,长的可达数十万年。
原子核的衰变规律以下:
N=No×(1/2)(t/T)
其中:No 是指初始时刻(t=0)时的原子核数 t 为衰变时间
T 为半衰期
N 是衰变后留下的原子核数。
在物理学上,一种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是指一种样本内,其放射性原子衰变至原来数量的二分之一所需的时间。
半衰期越短,代表
其原子越不稳定,每颗原子发生衰变的机会率也越高。
由于一种原子的衰变是自然地发生,即不能预知何时会发生,因此会以机会率来表达。
每颗原子衰变的机率大致相似,做实验的时候,会使用千千万万
的原子.
从统计意义上讲,半衰期是指一种时间段 T,在 T 这段时间内,一种元素的一种不稳定同位素原子发生衰变的概率为 50%。
“50%的概率”是一种统计概念,仅对大量重复事件故意义.当原子数量“巨大"时,在 T 时间内,将会有 50%的原子发生衰变,从数量上讲就是有“二分之一的原子"发生衰变.在下一种T 时间内,剩余未衰变的原子又会有50%发生衰变,以这类推。
但当原子的个数不再“巨大”时,例如只剩余 20 个
原子尚未衰变时,那么“50%的概率”将不再故意义,这时,通过 T 时间后,发生衰变的原子个数不一定是 10 个(20×50%)。
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是由原子核内部本身决定的,与外界的物理和化学状态无关.
惯用放射性核素半衰期表。
19.2 反射性元素的衰变【重点知识】1.原子核衰变时电荷数和质量数都守恒。
2.α衰变:238 92U→234 90Th +42He3.β衰变:234 90Th→234 91Pa + 0-1e4.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叫做这种元素的半衰期。
【基本知识】一、原子核的衰变1.定义原子核放出 或 ,则核电荷数变了,变成另一种 ,这种变化称为原子核的衰变。
2.衰变分类(1)α衰变:放出α粒子的衰变。
(2)β衰变:放出β粒子的衰变。
3.衰变方程23892U→23490Th + 23490Th→234 91Pa + 。
4.衰变规律(1)原子核衰变时 和 都守恒。
(2)当放射性物质连续衰变时,原子核中有的发生α衰变,有的发生β衰变,同时伴随着γ辐射。
这时,放射性物质发出的射线中就会同时具有α、β和γ三种射线。
二、半衰期1.定义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 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
2.决定因素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是由 的因素决定的,跟原子所处的化学状态和外部条件没有关系。
不同的放射性元素,半衰期 。
3.应用利用半衰期非常稳定这一特点,可以测量其衰变程度、推断时间。
【课堂例题】例1、原子核238 92U经放射性衰变①变为原子核234 90Th,继而经放射性衰变②变为原子核234 91Pa,再经放射性衰变③变为原子核234 92U。
放射性衰变①②③依次为 ( )A.α衰变、β衰变和β衰变B.β衰变、α衰变和β衰变C.β衰变、β衰变和α衰变D.α衰变、β衰变和α衰变例2、(多选)14C发生放射性衰变成为14N,半衰期约5 700年。
已知植物存活期间,其体内14C与12C的比例不变;生命活动结束后,14C的比例持续减小。
现通过测量得知,某古木样品中14C的比例正好是现代植物所制样品的二分之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古木的年代距今约5 700年B.12C、13C、14C具有相同的中子数C.14C衰变为14N的过程中放出β射线D.增加样品测量环境的压强将加速14C的衰变例3、 (多选)静止在匀强磁场中的某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放出一个α粒子,其速度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