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格式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24 MB
- 文档页数:151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与要求本学期四年级语文上册的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表达能力、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学素养。
具体目标包括:1.掌握本学期教材中的生字新词,并能正确书写、运用。
2.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能够读懂课文的主旨和细节。
3.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表达能力,能够完成简单的命题作文和日记。
4.增强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包括口语表达、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
二、教学内容概览本册教材共包括若干个单元,每个单元围绕一个主题展开,如自然风光、传统文化、人物故事等。
每个单元包含课文、生字新词、练习题等内容,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本学期的教学重点在于通过阅读课文和进行相关练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部分学生可能在阅读理解和写作表达方面存在困难,需要通过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加以突破。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结合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3.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和读写活动,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五、教学进度安排根据学校的整体教学计划和本册教材的特点,合理安排每周的教学内容和进度。
确保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并留出适当的时间进行复习和测试。
六、教学评估与反馈1.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测试成绩等多方面的评估手段,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七、教学资源与支持1.利用学校图书馆、网络等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阅读材料和学习资料。
2.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和成长发展。
八、教学特色与创新1.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2.创新教学方式和手段,如开展主题阅读、写作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教学目标本教学计划旨在帮助四年级学生在语文学科中达到以下目标:1.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3. 培养学生的听力和口语交流能力,增强语言能力。
教学内容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模块:1. 课文朗读与理解:通过研究课文的朗读和理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2. 课文默写与修改:通过课文的默写和修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语言运用与综合能力训练:通过各种语言运用和综合能力训练题目,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教学进度本学期的教学进度如下:- 第一周:导入与课文朗读,研究课文《小兔子乖乖》和《小青蛙的一天》。
- 第二周:课文默写与修改,巩固《小兔子乖乖》和《小青蛙的一天》的理解与写作能力。
- 第三周:语言运用与综合能力训练,研究语法知识和进行综合能力训练。
- 第四周:阅读理解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 第五周:写作训练,进行写作指导和练。
- 第六周:复与总结,回顾前几周研究的内容并进行总结。
教学进度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安排,以确保学生能够充分掌握所学内容。
教学评估为了及时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和进展,将进行如下评估方式:- 日常作业:通过布置日常作业,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 小测验:定期进行小测验,检验学生的研究进度和能力提高情况。
- 平时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情况,综合评估学生的研究情况。
教学资源本教学计划所需的教学资源包括:1. 教材:使用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材作为主要教学材料。
2. 辅助教具:根据教学需要,使用相关的辅助教具,如黑板、投影仪等。
以上是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的概要,具体教学安排和内容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希望通过本次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提升语文能力,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飞夺泸定桥》教案(精选12篇)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飞夺泸定桥》篇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5个生字,正确读写:“湍急、高山峻岭、增援、妄想、诡计、击溃、心惊胆寒、红褐色、震耳欲聋、疯狂、政委、千钧一发、号召、浩浩荡荡、狼狈、奔赴”等词。
2、读懂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革命英雄主义的教育,了解课文叙述顺序。
教学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求:了解时代背景,理清文章层次。
一、揭题,了解时代背景。
1、《飞夺泸定桥》关键词是什么?“飞”、“夺”各是什么意思?2、简介时代背景。
泸定桥在四川泸定县大渡河上,1706年建成,是四川西康的交通要道。
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红军来到大渡河边。
这里水流太急,不能架桥,渡口只有几只小船,往返一次就需要几十分钟,几万红军如果只靠这几只小船来渡河,要用多少天啊!能否及时度过大渡河,对红军至关重要,关系到红军能否北上抗日,关系到红军的生死存亡,关系到中国革命的前途和命运。
为了迅速渡河,粉碎国民党*妄想把红军消灭在大渡河边的阴谋,必须火速夺下泸定桥。
二、检查预习。
1、生字词:撤che 召zhao读音“关键、千钧一发、水流湍急、诡计、震耳欲聋”的意思。
2、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重点写的什么内容?3、小组讨论,理清层次。
第一部分(1),讲红军北上抗日,必须夺下泸定桥。
第二部分(2),讲红四军团接到夺下泸定桥的命令。
第三部分(3—5),讲红军跟敌人的援兵抢时间,赶在前边到达泸定桥。
第四部分(6—8),讲红军英勇夺下泸定桥。
第五部分(9),讲红军主力顺利度过大渡河,奔赴抗日最前线。
文章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层次清楚,重点突出。
但是,文章只要按“起因”、“经过”、“结果”的结构来分,也可以。
三、同桌朗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问题。
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结合课文,理解题目中的“飞”、“夺”是什么意思。
我军为什么要“飞夺”,是怎么“飞夺”的?2、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
成都市实验小学学年度上期年级学科教学设计执教者:教学设计目录索引学生活动设计第 1单元教材分析(分析本单元教材的内容安排,地位,目标,重点、难点)本单元围绕“师生”这一主题,编排了两篇主体课文和一个“语文天地”。
在第一篇课文中,作者刘绍棠记述了童年时代的启蒙老师对自己成长的点滴帮助。
虽然老师教给作者的只是一首小诗引申的一个小故事,但从这篇课文里我们都能体会到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和学生对老师的深厚感情。
第二篇记叙的是我国春秋时代的大教育家孔子因为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而受到学生的尊重的故事,从而使得学生明白了自己虽然各有优点,但都还要不断学习的道理。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应能初步体会“师生”间情感的珍贵,明白老师对自己教育时的良苦用心,从而以百倍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当中,回报老师的付出。
“语文天地”引导学生学写摘录笔记和阅读名句格言等学习积累词句的方法,激发敬师爱师的情感。
通过“畅所欲言”、“开卷有益”、“初显身手”等环节的学习,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再次体验师生间的真挚情意,并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
“金钥匙”环节的交流练习,学生开始学习作为重点发言人,应该怎样准备自己的发言,想想说什么,应该怎样说。
学情分析(分析学生学习本单元内容的已有知识经验及可能会出现的困难)课时安排(本单元内容计划教学几个课时)第二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以明月为主题,编排的主体课文包括两首古诗.一篇散文和一篇记叙文,这些文章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文体描写月亮,介绍月亮.所有的文字都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引领学生向往美好的事物.语文天地通过做摘录笔记,填写成语,自读诗句,品味名篇等活动,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进一步培养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第 3单元教材分析(分析本单元教材的内容安排,地位,目标,重点、难点)注:这一部分内容由承担这一单元备课的教师在备课时完成。
本单元主题为“民族之花”,设计的意图主要是让学生领悟民族之间和睦相处的美好感情,充分认识到我们祖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整体,只有各民族兄弟姐妹相亲相爱,我们的祖国才会蒸蒸日上、兴旺发达。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7篇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1班级情况:学生通过摘抄好词佳句积累了一定的词语,口语表达能力有所提高。
基本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有一定的学习自主性,愿意阅读,喜欢阅读。
教学内容:全文围绕中国结,从中国结的外形写到它渗透的世界意义,层层深入地说明了中国结特别受宠的原因,表达了对中国结的喜爱,表达了中华儿女“同根生”与“心连心”凝聚的浓情。
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理解中国结的寓意。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理解中国结的寓意。
2、如何理解课文中的“头”。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今年过年的时候,老师收到了一个很特别礼物,请你来猜一猜。
(一缕红丝线,交错结龙凤。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板书课题。
你对中国结有那些了解?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品有关中国结的文章。
中国结是一种饰物,以它为题,如果你是朱杰人,有可能写哪些内容?过渡:同学们想到的内容可真不少,现在老师就请你们读一读课文,看看的想法和你们一样吗?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2、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3、说说课文中安排了哪些内容?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你喜欢中国结吗?为什么?从课文中找一找自己喜欢的段落,美美地读一读,并说一说喜欢的原因。
1、第二、六自然段:从哪里可以看出中国结特别受宠?(如果中国结挂在外国朋友的家中,有什么寓意?)2、第三自然段: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中国结市民间艺术的杰作?(巧夺天工、变化无穷、叹为观止)理解词语的意思。
从中可以看出中国结凝聚着劳动人民的聪明与智慧,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也将自己美好的愿望寄予其中。
引读:他们或象征幸福……中国结不仅外形变化无常,而且寓意极其丰富。
现在在很多的家庭中都挂着中国结,这有什么寓意?你还看见哪挂着中国结?他有什么不同的寓意?3、第四、五自然段:如何理解课文中的“头”。
课题:师恩难忘教学目标:1、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13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连贯、通顺地复述“我”开学第一课的情景。
3、初步体会“师生”间感情的珍贵,明白老师对自己教育的良苦用心,从而以百倍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回报老师的付出。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尊师、爱师、亲师的感情。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紧扣题旨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作者生平事迹简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1、齐读课题——;介绍了解——刘绍棠。
2、师生交流刘绍棠的情况。
二、新授(一)初读全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生字词圈、划出来读正确,把不好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通顺。
2、检查读词及课文的情况。
3、师:哪位同学说一说,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什么事?4、小结。
(二)详读课文,理解重点部分。
1、解决故事:(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田老师是怎样给我们上课的?(2)重点练习朗读和复述:请认真读一读这个故事,然后同位互相讲一讲。
请一位同学到前边讲给其它同学听一听。
你喜欢这个故事吗?说说理由。
(3)田老师上课爱编故事,对“我”有什么影响?请结合着7—10自然段,谈一谈你的想法。
(4)教师小结:田老师爱编故事,让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入了迷。
板书:入了迷。
(5)师:田老师爱编故事,除了让我入迷之外,还对我有什么影响呢?开了窍;怎么让我开窍的?(6)师小结:此时此刻,你就是作者,你取得了这么多成绩,你想对田老师说点什么?(谈感激之情)三个方面,师的评价。
2、学习理解最后两个自然段。
师:是啊,田老师在文学方面对我影响这么大,我又是怎么做的呢?(感激——行礼,终生难忘)3、小结总结板书,用自己的话总结——引出“师生情深”三、巩固练习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内容。
四、拓展延伸让学生选择一首诗进行编故事,同桌交流,下节课集体进行交流。
五、总结全文1、学完课文你认为田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2、说一说你这节课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中华民族的最强音一、教学目标1.识字6个,写字6个,理解、积累部分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课文的阅读、交流,体会《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现实意义。
3.唱国歌,感受“中华民族的最强音”的深刻内涵。
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将《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
三、教学难点通过研读文本来体会“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一)激情导入1.师生共听《义勇军进行曲》。
2.每当听到这雄伟、激昂的国歌时,你会想到什么?3.自由发言,引入课文学习。
(二)检查预习情况,整体感知课文1.出示卡片、读生字、新词。
①强调“逊、豁”的读音和“奴隶、简陋、催人奋进、抗日救亡、政协、力荐、豁然开朗、抛头颅”等词语。
②学习生字“聂”,相机了解国歌曲作者聂耳,词作者田汉。
(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资料在课堂交流)2.自由大声读课文,碰到难读的字词句多读几遍。
说说读了课文,你对国歌有了哪些进一步的了解?3.教师小结,肯定同学们能从各方面进一步了解国歌。
(三)学习一、二、三自然段1.师轻声唱国歌前两句,“每当听见国歌,就。
”学生用这个句式说一说。
(理解“油然而生”)2.国歌的原名是《义勇军进行曲》,这首歌怎样创作出来的呢?请同学们轻声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划下来,并和同学交流。
(读读自己划的句子,说说为什么。
)3.学生汇报,相机理解“魔爪”、“催人奋进”。
4.教师小结:中华儿女同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之时,《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成为整个中华民族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战斗号角,唱出了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5.齐读第三自然段,加深体会。
(四)学习四~七自然段1.这首歌不仅迅速传遍全国,而且又传遍了世界,为什么一首歌有如此之大的感召力呢?自读4、5自然段。
2.出示句式练习:这首歌传遍全国、传遍世界,成为成为。
3.为什么将《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默读课文第6自然段,说说理由。
4.学生汇报,结合上下文理解“力荐”、“豁然开朗”。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二00九年度秋学期教学课时安排计划
四年级语文
教材分析及教学总体设想
学生学习基本情况分析、择优促差措施
第一单元课题:师恩难忘课时:第1 课时
第一单元课题:师恩难忘课时:第2 课时
第一单元课题:孔子和学生课时:第1 课时
第一单元课题:孔子和学生课时:第 2课时
第一单元课题:语文天地课时:第1课时
第一单元课题:语文天地课时:第2 课时
第二单元课题:鸟鸣涧课时:第1 课时
第二单元课题:暮江吟课时:第2 课时
第二单元课题:月迹:课时:第1 课时
第二单元课题:月迹课时:第2 课时
第二单元课题:飞向月球课时:第1 课时
第二单元课题:飞向月球课时:第2 课时
第二单元课题:语文天地(二)课时:第1 课时
第二单元课题:语文天地(二)课时:第2 课时
第二单元课题:语文天地(二)习作练习课时:第3 课时
第二单元、课题古诗二首鸟鸣涧课时:第 1 课时
第 二
单元 课题: 古诗二首 课时: 第2 课时
第二单元课题:月迹课时:第 1 课时
第二单元课题:月迹课时:第2 课时
第二单元课题:飞向月球课时:第 1 课时
第二单元课题:飞向月球课时:第 2 课时
第二单元课题语文天地(二)课时:第 1课时
第二单元课题:语文天地(二)课时:第2 课时
第二单元课题语文天地(二)习作练习课时:第 3 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