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监护仪使用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2
多功能监护仪的使用流程1. 简介多功能监护仪是一种用于监测和记录患者的生理参数的设备。
它可以实时监测患者的心率、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血压等重要指标,帮助医生实时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 准备工作在开始使用多功能监护仪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确保监护仪的电源充足,可以使用外部电源或充电宝进行供电。
•检查监护仪的传感器是否连接完好,确保能够准确地监测患者的生理参数。
•确保监护仪的屏幕干净清晰,以便医生和护士能够清楚地看到监测结果。
3. 开机和登录接下来,我们来介绍多功能监护仪的开机和登录流程:1.按下监护仪的电源按钮,等待几秒钟,屏幕将亮起并显示监护仪的主界面。
2.在主界面上选择相应的语言,通常有中文、英文等多种选择。
3.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并点击登录按钮。
如果是第一次使用该监护仪,则需要在登录界面上进行新用户的注册。
4. 患者信息输入在登录成功之后,需要输入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等。
这些信息将用于建立患者的个人档案,以便于记录和查询。
5. 参数设置在开始监护之前,需要对监护仪进行一些参数设置,以适应患者的特定需求和医生的要求。
设置的参数包括:•心率报警阈值:当心率超过或低于设定的阈值时,监护仪会自动报警。
•血氧饱和度报警阈值:当血氧饱和度低于设定的阈值时,监护仪会自动报警。
•呼吸频率报警阈值:当呼吸频率超过或低于设定的阈值时,监护仪会自动报警。
•血压监测间隔:设定监护仪自动测量血压的时间间隔。
6. 监护过程在参数设置完成后,就可以开始进行监护了。
以下是监护过程中的一些操作步骤:1.确保患者的各项生理参数传感器已经连接好,并安装在患者身上。
2.点击监护仪屏幕上的“开始监护”按钮,监护仪将开始实时监测患者的生理参数。
3.医生和护士可以通过监护仪的屏幕查看患者的实时生理参数,并可以进行相关的操作,如调整报警阈值、记录特殊事件等。
4.监护过程中,如果患者的生理参数发生异常变化,监护仪会自动报警,并显示相应的警报信息。
多参数监护仪的使用1.将监护仪插入电源:多参数监护仪通常使用交流电源,需要将其插入电源插座。
同时也备有内置电池,以备不时之需。
2.连接生理信号传感器:多参数监护仪通过生理信号传感器获取患者的生理数据。
常见的传感器包括心电传感器、血压袖带、呼吸传感器、体温探头等。
将传感器正确连接到监护仪的接口上,并确保连接牢固。
3.设置监护仪参数: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设置监护仪的参数。
例如,设置监测心率的范围、报警限值等。
这样可以确保在出现异常情况时,监护仪能够及时发出警报。
4.开始监护:按下监护仪的启动按钮,开始监护患者的生理参数。
监护仪会实时显示患者的心率、呼吸、血压等数据,并可通过报警方式提醒医护人员患者的状况。
1.术后监测:多参数监护仪可用于术后患者的监测,包括心脏手术、腹部手术等。
通过监控患者的生理参数,医护人员可以及时检测到患者的异常情况,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2.ICU监护:多参数监护仪是ICU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通过监测患者的心率、血氧饱和度、呼吸等参数,医护人员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状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疾病诊断及评估:多参数监护仪可以用于监测患者的心电图、脑电图等参数,并实时显示曲线图。
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分析监测得到的数据,进行疾病诊断和评估患者的病情。
4.康复治疗:多参数监护仪可用于康复治疗中,通过监测患者的生理参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
综上所述,多参数监护仪在现代医疗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通过准确监测患者的生理参数,医护人员可以及时发现患者的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因此,正确使用多参数监护仪,并充分发挥其功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同时,医护人员也应充分了解多参数监护仪的使用方法,并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监护质量。
多功能监护仪操作流程多功能监护仪是一种用于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设备,包括心率、血压、呼吸、体温等多项指标。
正确操作多功能监护仪对于患者的健康和安全至关重要。
下面是多功能监护仪的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在使用多功能监护仪之前,首先要确保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电源充足,各项功能正常。
同时,要检查监护仪的传感器和电缆是否完好,确保能够正确连接到患者身上。
2. 将监护仪连接到患者:根据需要监测的指标,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和电缆,将监护仪连接到患者身上。
通常,心率监测需要将传感器贴在患者胸部,血压监测需要将袖带绑在患者上臂,呼吸监测需要将传感器放在患者鼻子或口腔附近。
3. 启动监护仪:按下监护仪的开关按钮,启动设备。
在启动过程中,监护仪会进行自检,确保各项功能正常。
4. 设置监护参数:根据患者的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设置监护仪的监测参数,包括心率范围、血压范围、呼吸频率等。
确保监护仪能够及时发出警报,提醒医护人员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
5.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一旦监护仪开始工作,就可以实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医护人员应定期查看监护仪显示屏上的数据,确保患者的指标在正常范围内。
6. 处理异常情况:如果监护仪发出警报,提示患者的生命体征出现异常,医护人员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如调整患者的体位、给予氧气支持、及时通知医生等。
7. 结束监护:在监护结束时,按下监护仪的关闭按钮,断开监护仪与患者的连接,将设备清洁整理好,准备下一次使用。
总的来说,正确操作多功能监护仪需要医护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地连接设备、设置参数、监测数据,并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监护,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T5多功能监护仪的使用与管理一、概述:(一)临床作用:1、病人的生命体征信息。
2、为临床治疗护理提供客观依据。
(二)适应症:凡是危急病人、手术病人原则上都是使用心电监护仪的适应症。
(三)参数:临床上最常用的有:心电、呼吸、无创血压、血氧饱和度、脉率,其实监护仪在特定模块的支持下还可以监测病人的体温、有创血压、心输出量等。
二、监护仪的结构:(一)正面:电源开关(POWER)、充电灯(CHARGE)、操作菜单栏(从左到右:鼠标功能键、主菜单键、无创血压键、记录键、波形冻结键、报警暂停键、静音键);屏幕区可分为:信息区(病人信息、报警信息)、波形区(显示各种参数的波形)、参数区(显示各种参数的数值)、操作菜单区1、操作菜单区:最左边的“主菜单”键与操作菜单栏中的“主菜单”键功能一致,可以进行多项设置,重点介绍一下工作中常用的“报警设置”、“界面设置”及“回顾”。
(1)界面设置:“界面布局”:界面选择;界面设置:设置各个通道的参数及波形;大字体界面设置:设置所选通道的参数及波形。
“夜间模式”:选择次模式后亮度变暗,避免影响病人休息。
(2)报警设置:根据病人的测量值调整报警的高低限,一般上下波动20%。
(3)“回顾”菜单,可以随时查看病人前一时段的各项参数。
2、操作菜单区:右边的菜单区分2页,共10项设置,许多功能与“主菜单”键中重复,下面重点为大家介绍工作中常用的几个,第1页中的“音量设置”中的“报警音量”范围(2—10),以护士既能听到报警音又不影响病人休息为原则进行设置。
第2页中的“待机”键,按下此键进入待机状态,按任意键可退出。
(二)左侧面:ECG接口、NIBP接口、TEMP接口、SpO2接口(三)背面:排风口、网络接口、地线连接口、扬声器、电源接口。
三、监护仪的操作流程:接到医嘱→去病房评估病人(做好解释,取得配合;做好皮肤的清洁)→检查各导联线连接稳妥,仪器性能良好,确保仪器处于备用状态→携至床旁→接电源→洗手→连接各导联线并进行各种参数设置及报警设置→洗手→记录并登记。
多功能心电监护仪操作规程
目的:
观察心率、心律、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的动态变化,可了解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及病情转归。
备物:
心电监护仪,电极3个、棉枝、75%酒精、快速手消毒液。
操作规程:
1,洗手,戴口罩。
2,备物到床边,解释。
3,将参数模块插入模框架中。
4,将导线连接正确。
5,接电源。
6,病人取平卧或半卧位,做好解释工作,暴露胸部。
7,清洁胸部贴电极电极片处皮肤。
8,贴电极片,黑色:左锁骨中线、锁骨下
白色:右锁骨中线、锁骨下
红色:左锁骨中线第六、七肋间(约剑突水平处)9,戴SP02指套,光点传感器对准甲床。
10,将袖带松紧适宜缠于上臂,袖带下缘距肘窝2-3cm,测血压与SP02不可在同一侧手。
11,开主机开关。
12,调节报警器参数:HR(60-100次/分),SP02(90-100%),R(10-30
次/分),收缩压(90-140mmHg),舒张压(60-90mmHg),调血压测量间隔时间,调自动。
13,观察监护仪屏幕显示情况,记录。
保养措施:
1,机器外表面及电缆和导线所用0 .2%速灭净抹洗。
2,显示屏可用干净的软布或蘸少许清水扭干的毛巾抹洗。
3,决不能将水或任何清洁溶液进入或喷射到设备上,各种接头或开关不能进水。
4,不能使用含酒精清洁剂抹洗机器。
5,连续使用3天更换心电监护仪。
多功能监护仪一、目的:使用电子监护系统可以连续监测病人心率、血压、脉搏、呼吸,以及血流动力学、血液化学的变化。
当发生严重变化时自动发出报警,使医务人员及时发现,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以协助诊断,提高病人治愈率。
本节课主要讲解目前本科室中使用的日本光电BMS-2300C监护仪的结构、使用、设置、报警、及故障排除。
二、结构:前面板:把手、报警指示灯、静音键、NIBP间隔键、NIBP开始\停止键、菜单键、主页键、电源开关、交流电指示灯、电源指示灯、电池充电指示灯、触摸屏左侧面板:TEMP插口(接体温探头线)、PRESS插口(接BIP连接线)监护仪NIBP插口(连接空气软管)、ECG/RESP(连接ECG连接线)、Spo2(接口连接Spo2连接线)、多参数插口(连接监护参数插口)右侧面板:PC卡插槽及按钮、等电位端子、保险丝盒、交流电源线插口、ZB插口、AUX插口三、使用:连接安装监护仪插电源按电源开关1秒以上为患儿清洁皮肤并连接电极血氧探头检查监护仪的初步设置、根据患儿和医嘱进行系统设置和面板设置进行监护遵医嘱停心电监护,对仪器进行清洁消毒。
4、系统设置:1、关闭监护电源2、同时按下电源开关和前面板上的报警静音键,直到出现检查诊断画面3、点击SYSTEM SETUP 按钮,显示系统设置画面。
设置按钮翻译:SITE--场所:OR--手术室ICU--监护室NICU--新生儿监护室DISPLAY SETUP--显示设置:WAVE DISPLAY--波形显示(FIXED:波形从左固定更新MOVING:波形从右出现)SWEEP SPEED--扫描速率DISPLAY COLOR MODE--颜色显示模式(PARAMETER--参数ALARM--报警)POWER SAVING MODE(ON--开OFF--关) PRESS UNCALIBRATED MESSAGE DISPLAY--显示血压测量未校准信息BED ID SETUP--床位ID设置:输入床位信息后按SET 注册PARAMETER SETUP--参数设置:LINE FREQUENCY--交流电频率设置ECG ELECTRODE--ECG导联NOISE REDUCTION ON IMPEDANCE RESP--阻抗式呼吸测量是降低噪音(如果呼吸时间和心率一致,呼吸率可能没有测量,此时此项设为OFF)PRESS /ECG FLITER--血压/ECG滤波器NIBP SETUP--无创血压设置:NIBP MODE AFTE START--血压测量模式在开始后以选定的时间间隔自动手动测量MANUAL--手动NIBP COMPLETION SOUND--NIBP完成提示声INTERVAL MASTER--NIBP主控间隔设置OLD NIBP DATA--过时的NIBP 数据--DIM--变暗HIDE隐藏ALARM SETUP报警设置ALARM LIMIT DISPLAY报警上下线显示SUSPEND暂时停止CRISIS危险WARNING 警告ADRISORY提醒UNIT SETUP单位设置AHYHMIA RECALL MASTER心律失常回顾缺省设置4、按MONI TWOR MODE回到监护画面。
多功能监护仪使用
(一)定义:监护仪(monitor)指能够对患者生理参数进行实时、连续监测的医用仪器设备。
(二)目的:对生命体征不稳定患者进行监护
(三)基本原理:主机由各种传感器物理模块和计算机系统构成,负责信号检测和处理,包括信号模拟处理、数字处理及信息输出。
(四)基本结构:由主机、显示器、各种传感器及连接系统等4部分组成。
(五)操作标准
项目操作标准
准备10分1、个人准备:仪表端正,服装整洁,洗手。
(七步洗手法,洗手指征)
2、用物准备:心电监护仪、电极片5个、75%酒精、纱布、弯盘、笔、记录卡、洗手液,必要时备电源插座。
评估病人10分1、核对医嘱及患者,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及皮肤情况,对清醒患者,告知监护的目的及方法,取得患者合作。
2、评估监护仪各功能是否良好。
3、评估患者周围环境、光照情况及有无电磁波干扰。
操作流程70分1、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对患者。
2、按主菜单,接收病人。
3、去除患者身上所有金属和其他导电物品,用75%酒精将贴电极片部位和血氧饱和度指套连接部位(局部皮肤、指或趾甲)脱脂后用纱布擦干,保证电极与皮肤表面接触良好。
4、将电极片按监护仪标识贴于患者胸部正确位置,避开伤口,必要时应当避开除颤部位。
粘好电极贴后,扣好患者衣扣,盖好被子。
5、根据情况选择导联(一般是Ⅱ导);调节振幅及报警上下限(以患者心率为基础,上下浮动20%。
心率<50次/分,酌情调整)。
观察示波屏上的心电波形。
6、再次查对床号姓名。
告知患者或家属注意事项;不要自行移动或摘除电极片,不要在仪器周围使用手机。
7、遵医嘱记录监测数值,记录监护时间,保存监护记录。
监护过程中,注意观察电极片周围皮肤情况。
8、停用心电监护时,向病人告知,取得合作;关监护仪,断开电源,分离导联线,取下电极片,观察局部皮肤情况,用干纱布擦净皮肤。
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整理用物。
(六) 注意事项
1、各监护线应与病人连接紧密,勿脱落。
2、安放电极贴前须皮肤脱脂,避免干扰,各电极贴位置安放正确。
3、无创血压袖带捆绑正确。
4、有创血压监测时,换能器须与心脏同一水平,肝素液冲洗或采血后应将传感器重新校零。
5、各参数报警范围调节适当。
(七) 维护和保养
各监护线用后均应擦拭消毒,仪器定时清洁;各导联线不能打折;无他创血压袖带,当没有捆绑患者手臂时,不能启动主机测量血压;发现故障应及时排除或报修。
右上 (RA) :胸骨右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
右下 (RL) :右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
中间 (C) :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左上 (LA) :胸骨左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
左下 (LL) :左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
9、拔下电源线,整理导线,避免打结损伤。
10、洗手、记录停止监护时间。
综合 评价
10分 1、操作熟练,动作轻柔、规范。
2、操作时间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