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语言学教程笔记(索绪尔)190410
- 格式:ppt
- 大小:676.50 KB
- 文档页数:12
《普通语言学教程》索绪尔绪论第一章语言学史一瞥语法(规范)-语文学(过于注重书面语)-比较语文学或比较语法(只比较)-新语法学派(语言集团集体精神的产物)第二章语言学的材料和任务;与毗邻科学的关系语言学的任务是:a 对一切能够得到的语言进行描写并整理他们的历史,尽可能重建每个语系的母语;b 寻求在一切语言中永恒地普遍地起作用的力量,整理出能概况一切历史特殊现象的一般规律;c 确定自己的界限和定义。
它与社会心理学、生理学、语文学相关。
语言学也有实际用途,特别是对于那些利用文献的人,另外对一般修养也很重要。
第三章语言学的对象定义——在任何时候,语言都是现行制度和过去的产物。
我们的研究方法是一开始就站在语言的阵地上,把它当做言语活动的其他一切表现的准则。
语言和言语活动不能混为一谈,它只是言语活动的一个确定的部分,而且当然是一个主要部分,它既是言语机能的社会产物,又是社会集团为了使个人有可能行使这机能所采用的一整套必不可少的规约。
语言本身是一个整体,一个分类的原则。
它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东西,人们同意使用什么符号,这符号的性质是无关轻重的。
对人类天赋的不是口头的言语活动,而是构成语言——即一套和不同的观念相当的不同的符号——的机能。
人们说话的机能——不管是天赋的或非天赋的——只有借助于集体所创造和提供的工具才能运用,所以,说语言使言语活动成为统一体,绝不是空想。
语言在言语活动事实中的地位——言语循环重建:心理现象-生理过程-物理过程-生理过程-心理现象(c-i)这一主动过程称为执行部分,(i-c)这一被动过程称为接受部分,此外还有联合和配置的机能。
语言是社会的、主要的,言语是个人的、偶然的、从属的。
语言的特征是:1 他是言语活动事实的混杂的总体中的一个十分确定的对象,是言语的社会部分。
2 语言是人们能够分出来加以研究的对象。
3 言语是异质的,而规定下来的语言是同质的,它是一种符号系统,在系统中,只有意义和音响形象的结合是主要的,符号的两个部分都是心理的。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读书笔记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读书笔记语言,作为人类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其奥秘一直吸引着无数学者的探索。
费尔迪南·德·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无疑是语言学领域的经典之作,为我们打开了理解语言本质和结构的新视角。
在阅读这部著作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以下是我的一些读书笔记和思考。
索绪尔首先提出了语言和言语的区分。
语言是社会的、抽象的、稳定的系统,而言语则是个人的、具体的、多变的行为。
这一区分让我们明白,我们日常所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表达,都只是言语现象,而背后支撑着这些言语的是整个语言系统。
语言如同一个规则的框架,言语则是在这个框架内的具体填充和表现。
书中对于符号的定义也令人印象深刻。
索绪尔认为,符号是由能指和所指组成的。
能指是符号的形式,比如声音或书写的符号;所指则是符号所代表的概念或意义。
例如,“树”这个词(能指)所对应的是我们头脑中关于树的概念(所指)。
能指和所指的关系是任意的,这意味着语言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内在的联系,而是由社会约定俗成的。
这种任意性的观点打破了我们对语言符号的固有认知,让我们意识到语言的本质并非是对现实世界的直接反映,而是一种人类创造和约定的符号系统。
在索绪尔的理论中,共时性和历时性的区分也是非常重要的。
共时性研究关注的是语言在某个特定时刻的状态和结构,就像给语言拍一张“快照”;历时性研究则关注语言的演变和发展,是一种动态的研究视角。
索绪尔强调共时性研究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对语言共时状态的分析,才能揭示语言的内在结构和规律。
这让我们明白,在研究语言时,不能仅仅关注其历史演变,更要注重当下语言系统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索绪尔还指出了语言的线性特征。
语言在表达时是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展开的,一个音素接着一个音素,一个词接着一个词。
这种线性特征使得语言在表达复杂的思想和意义时,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和顺序。
同时,语言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也为我们理解语言的结构提供了重要的视角。
本来想做一个比较完整的读书笔记的,因为这本书的地位很重要。
结果发现所需的精力似乎比我想象的要多很多,于是只好随便说两句了。
这里没有太多原创的想法,写的目的主要在于:不是按照作者写书的顺序,而是按照我理解作者的逻辑,来把部分要点做出总结。
着重在语言的效果上,因此对很多语言学概念并没有做出讨论。
在最后部分提出了一些挑战,不过没有具体的解决方法。
我认为索绪尔所建立的语言学研究方法最重要的作用是它使我们注意到语言是一项社会制度这一点(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的)。
他理解、定义语言的新方式以及与之相应的研究语言的新方法,无不向我们指出了语言符合“社会制度”这一概念的证据以及语言自身的性质所造成的这项制度的特点及特殊后果。
索绪尔对语言和言语的二分能够证明这一点。
经过这样的二分,语言是属于集体的产物便得到了强调,因为这说明它不是说话者个人的行为,后者应当是“言语”。
而语言,是所有言语行为必须遵守的规则。
不论说话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可以是多么不同(在这一点上他们可以是自由的),他们赖以运用的规则始终是相同的(在这一点上他们是完全不自由的)。
如果说这一对概念道出了语言是社会制度这一本质,那么另一对概念——共时态与历时态——则道出了索绪尔把语言作为社会制度来研究(也就是从本质上来研究语言)的愿望。
因为,根据索绪尔的观点,从语言的共时态里我们看到的是这个完整的系统结构,而从历时态中我们看到的是个别要素的偶然变化;那么显然,要研究这一制度是如何运作的必须看到前者的面貌,而索绪尔对语言学最大的那些贡献恰恰是在前者上的。
开始这样的研究之后,我们便发现了个人在这个制度面前的消极。
而语言在实现这一点上是有其特殊方式的。
在索绪尔看来,概念不是先于词而存在的,而是语言这个中介,在一片连续的声音中划出了一段来辅助我们辨认从模糊的思想中划出的一块,我们才可能认清概念。
这就是语言作为一个符号系统作用于我们的方式:它依靠能指的各项间在物理上的差别(音段的区别),来产生各项所指对我们显现出的不同于其他所指的意义,以此达成我们理解世界的方式。
《普通语言学教程》读书笔记《普通语言学教程》的著者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是现代语言学奠基人、本世纪最著名、影响最深远的语言学家。
他被后人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该书在语言学界影响巨大,成为大学语言学相关专业的必读书目之一。
本书是索绪尔的代表性著作,集中体现了他的基本语言学思想,对二十世纪的现代语言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书中的思想成为二十世纪重要的哲学流派结构主义的重要思想来源。
提出了以“结构土义”和“符号学”为标志的一整套新的理论和方法,对现代语言学和符号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本书重点提出语言与言语,共时观与历时观,地理语言学等概念。
绪论中,作者提出语言学的主要任务:对一切能够得到的语言进行描写并整理他们的历史,尽可能重建每个语系的母语;寻求在一切语言中永恒地普遍地起作用的力量,整理出能概况一切历史特殊现象的一般规律;确定自己的界限和定义。
索绪尔阐释了语言的定义为一种约定俗成的东西,人们同意使用什么符号,这符号的性质是无关轻重的。
对人类天赋的不是口头的言语活动,而是构成语言——即一套和不同的观念相当的不同的符号——的机能。
语言是语言共同成员中的语法体系,言语则是人们平时说的那些话,是依赖于语法系统的说话行为。
言语是语言的体现。
语言学研究实际语言行为中所潜藏的形式系统,因此,语言学的对象是语言而不是言语。
对此,索绪尔任务,语言学家主要的研究对象应该是“语言”、确定构成“语言”的单位及其组合规则,而不是去描写言语活动。
在第一编一般原则中,即:符号的任意性和能指的线条特征。
同时索绪尔还提出两个问题:符号的不变性和可变、静态语言学和演化语言学。
符号不变性——能指对它所表示的观念来说,看来是自由选择的,相反,对使用它的语言社会来说,却不是自由的,而是强制的。
可变性——变化的原则是建立在连续性原则的基础上的,结果会导致能指和所指关系的转移。
语言学分为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共时态和历时态分别指语言的状态和演化的阶段。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读书笔记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读书笔记语言,作为人类交流与思维的工具,其神秘而复杂的本质一直吸引着众多学者的探索。
费尔迪南·德·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无疑是语言学领域的经典之作,为我们打开了理解语言的全新视角。
索绪尔在书中开篇就提出了语言和言语的区分。
言语是个人的具体语言行为,是多变且随机的;而语言则是社会约定俗成的、存在于全体社会成员头脑中的一个系统。
这一区分让我们明白,研究语言不能仅仅关注个体的言语表现,而要深入到语言这个抽象的系统之中。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索绪尔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观点。
他指出,能指(语言的声音或书写形式)和所指(概念或意义)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约定的,并非天然存在必然联系。
比如,“狗”这个词的发音和书写形式与它所代表的那种动物之间,并没有内在的、逻辑上的必然联系。
这种任意性使得语言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能够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产生新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索绪尔还强调了语言的线性特征。
语言在时间轴上依次展开,一个声音或符号在同一时间只能表达一个意思。
这一特征决定了语言的组织和结构方式,也影响着我们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
在书中,索绪尔对于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的阐述也给人以深刻的启发。
共时语言学关注某个特定时期语言的状态和结构,如同给语言拍一张“快照”;而历时语言学则研究语言的演变历史,追踪其发展的轨迹。
索绪尔认为,共时研究比历时研究更为重要,因为只有了解了语言在特定时期的结构和规则,才能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本质。
此外,索绪尔提出了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这对重要概念。
组合关系指语言符号在话语中按照线性顺序依次排列所形成的关系;聚合关系则是在同一结构位置上能够相互替换的具有相同功能的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
通过这对概念,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到语言的内部结构和组织规律。
索绪尔的理论不仅对语言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其他相关学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读书笔记《普通语言学教程》是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之作,由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所著。
这本书对语言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让我对语言的本质、结构和功能有了全新的认识。
索绪尔首先提出了语言和言语的区分。
语言是社会的、抽象的,是一套规则和符号系统,是全社会约定俗成的。
而言语则是个人的、具体的,是语言的实际运用和表现。
比如,汉语作为一种语言,有着固定的语法规则和词汇体系,这是大家共同遵循的;但每个人说出来的话,即言语,却是千差万别的,受到个人的表达习惯、思维方式等因素的影响。
他还强调了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语言符号由能指(音响形象)和所指(概念)组成,能指和所指之间的联系是任意的。
例如,“狗”这个词,它的发音和它所代表的那种动物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只是人们约定俗成地用这个特定的声音来表示这种动物。
这种任意性并非是完全随意的,而是在一定的语言社群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
在共时和历时的研究方法上,索绪尔认为共时语言学比历时语言学更重要。
共时语言学研究语言在某一特定时期的状态和结构,就像给语言拍一张“快照”;而历时语言学则关注语言的演变历史。
他指出,只有先清晰地了解语言在某一时刻的状态,才能更好地理解其发展变化。
索绪尔关于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论述也让我深受启发。
组合关系是语言符号在话语中的线性排列关系,比如“我吃饭”,“我”“吃”“饭”按照一定的顺序组合在一起。
聚合关系则是在某一结构位置上能够互相替换的具有相同功能的单位之间的关系,比如在“我吃饭”这个结构中,“我”可以被“他”“她”等替代,“吃”可以被“喝”“尝”等替代。
书中还提到了语言的系统性。
语言不是孤立的符号的简单堆积,而是一个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系统。
系统中的每个要素都根据其与其他要素的关系而确定自身的价值。
一个符号的意义往往取决于它在系统中与其他符号的对立和差异。
比如“红”这个颜色词,它的意义是通过与“绿”“蓝”“黄”等其他颜色词的对比而确定的。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读书笔记摘要:一、《普通语言学教程》概述二、语言学的历史和定义三、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四、语言的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五、文字表现语言六、音位学原理七、语言符号的性质八、符号的不变性和可变性九、静态语言学和演化语言学十、语言的价值正文:一、《普通语言学教程》概述《普通语言学教程》是瑞士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所著的一本语言学入门教材。
全书共分为十二章,从语言学的历史、定义、对象和任务入手,详细讲述了语言的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文字表现语言,音位学原理等内容,最后探讨了语言符号的性质、符号的不变性和可变性、静态语言学和演化语言学以及语言的价值。
二、语言学的历史和定义语言学是一门研究语言的科学,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希腊和印度。
索绪尔认为,语言学应该被定义为对语言事实的系统性研究。
三、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语言学的对象是语言,包括语言的结构、功能和演变。
语言学的任务是揭示语言的内在规律,解释语言现象,探究语言的起源和发展。
四、语言的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语言的内部要素包括音位、词汇、语法等,外部要素包括语言环境和语言使用者。
五、文字表现语言文字是语言的视觉表现形式,它通过书写系统记录和传播语言信息。
六、音位学原理音位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语音的基本单位——音位。
音位学原理包括音位的定义、分类和组合规律等。
七、语言符号的性质语言符号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它由声音和意义两部分组成。
语言符号的性质包括任意性、线性性和差异性等。
八、符号的不变性和可变性符号的不变性指的是符号的形式和意义在特定语境下的固定性,符号的可变性指的是符号的形式和意义在不同语境下的变化性。
九、静态语言学和演化语言学静态语言学研究的是语言的静态结构,演化语言学研究的是语言的演变过程。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读书笔记语言学是对人类语言的一种科学化、系统化的理论研究。
所以,虽然语言学被归类在中国语言文学之下,但我觉得它更像是一门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应用科学,它可不能像文学作品一样可以虚构。
在之前的学习中我确实也学习过语言学的一些知识,但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成系统,也不够深入。
事实上,对于我来说真正系统的阅读和学习是从本学期才开始的。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语言学也是如此。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的划时代意义就在于它标志着语言学研究从历史比较语言学转到结构主义语言学。
如果我们将视角放在当时的背景中,就会发现这一切并非是偶然。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时候,“结构主义”和“普遍主义”在各个学科中兴起,关于语言本体的研究成为了哲学研究的对象。
这样的状况使得历史比较语言学内部产生了分歧,所产生的新语言学派虽然仍占有统治地位但他们以“个人心理主义”语言观和“原子主义”的方法论研究问题,把个人的心理活动看成是语言发展的主要原因,孤立地研究语言现象,仍无法克服自身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索绪尔提出了“社会心理主义”的语言观,强调了社会因素对语言的影响,把语言视为社会约定俗成的一条符号系统,认为语言学应研究的对象是语言的内部结构,坚持整体观念,不能孤立地看待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开创了20世纪现代语言学研究。
虽然《普通语言学教程》名为“普通”,但我通过阅读和学习才发现整本书并不好理解,其中包括很多语言学专业的定义,而且这些定义间也有着内在的联系,同时它涵盖的知识也十分庞杂,涉及到了经济学、天文学、法律等,所以我只能在参考一些文献的帮助下,边阅读边去理解它的主要内容。
接下来,我主要从自己理解和感受最深的四个点来讨论:1、语言和言语我觉得不管是做研究还是写文章,第一件事情是得确定对象,你得知道自己在研究什么,写的是谁。
但在索绪尔之前的语言学研究中,研究对象却在语言和言语中并不确定。
所以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开篇便探讨了语言学的对象,明确区分了语言和言语。
《普通语言学教程》索绪尔绪论第一章语言学史一瞥语法(规范) -语文学(过于注重书面语) -比较语文学或比较语法(只比较) -新语法学派(语言集团集体精神的产物)第二章语言学的材料和任务;与毗邻科学的关系语言学的任务是: a 对一切能够得到的语言进行描写并整理他们的历史,尽可能重建每个语系的母语; b 寻求在一切语言中永恒地普遍地起作用的力量,整理出能概况一切历史特殊现象的一般规律; c 确定自己的界限和定义。
它与社会心理学、生理学、语文学相关。
语言学也有实际用途,特别是对于那些利用文献的人,另外对一般修养也很重要。
第三章语言学的对象定义——在任何时候,语言都是现行制度和过去的产物。
我们的研究方法是一开始就站在语言的阵地上,把它当做言语活动的其他一切表现的准则。
语言和言语活动不能混为一谈,它只是言语活动的一个确定的部分,而且当然是一个主要部分,它既是言语机能的社会产物,又是社会集团为了使个人有可能行使这机能所采用的一整套必不可少的规约。
语言本身是一个整体,一个分类的原则。
它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东西,人们同意使用什么符号,这符号的性质是无关轻重的。
对人类天赋的不是口头的言语活动,而是构成语言——即一套和不同的观念相当的不同的符号——的机能。
人们说话的机能——不管是天赋的或非天赋的——只有借助于集体所创造和提供的工具才能运用,所以,说语言使言语活动成为统一体,绝不是空想。
语言在言语活动事实中的地位——言语循环重建:心理现象-生理过程 -物理过程 - 生理过程 -心理现象(c-i )这一主动过程称为执行部分,( i-c )这一被动过程称为接受部分,此外还有联合和配置的机能。
语言是社会的、主要的,言语是个人的、偶然的、从属的。
语言的特征是: 1 他是言语活动事实的混杂的总体中的一个十分确定的对象,是言语的社会部分。
2 语言是人们能够分出来加以研究的对象。
3 言语是异质的,而规定下来的语言是同质的,它是一种符号系统,在系统中,只有意义和音响形象的结合是主要的,符号的两个部分都是心理的。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读书笔记费尔迪南·德·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是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之作,对后世语言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启发,以下是我的一些读书笔记和思考。
索绪尔首先提出了语言和言语的区分。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一套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是言语活动的社会性部分;而言语则是个人的说话行为和结果,是语言的具体运用和表现。
这一区分让我们明白,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语言,而非言语。
因为语言是相对稳定和有序的,具有一定的规则和规律,而言语则充满了个体的差异和随意性。
在索绪尔看来,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性的特点。
任意性指的是语言符号的能指(音响形象)和所指(概念)之间的联系是任意的,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
例如,“狗”这个词在汉语中被称为“狗”,在英语中被称为“dog”,其发音和拼写与所代表的动物本身并没有直接的关联。
这种任意性使得语言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能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线性则是指语言符号是按照时间顺序依次排列的,形成一个线性的链条。
语言系统是由各种要素相互关联、相互制约而构成的。
索绪尔提出了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这两个重要概念。
组合关系指的是语言符号在话语中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组合所形成的关系。
比如“我吃饭”这个短语,“我”“吃”“饭”按照特定的顺序组合在一起,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意思。
聚合关系则是指在语言系统中,具有相同功能、可以在同一位置上互相替换的语言符号所形成的关系。
例如,在“我吃饭”这个短语中,“我”可以被“他”“你”等代词替换,“吃”可以被“喝”“嚼”等动词替换,“饭”可以被“菜”“汤”等名词替换,这些能够互相替换的词就构成了聚合关系。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就像纵横交织的经纬线,共同构成了语言的网络系统。
索绪尔还强调了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的区别。
共时研究关注的是语言在某个特定时期的状态和结构,不考虑其历史演变;历时研究则关注语言的发展变化过程。
他认为共时研究比历时研究更为重要,因为只有通过对语言共时状态的研究,才能揭示语言的内在结构和规律。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读书笔记语言,作为人类交流与思维的重要工具,其奥秘一直吸引着无数学者的探索。
费尔迪南·德·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无疑是语言学领域的经典之作,为我们打开了理解语言本质的新视角。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全新的语言世界,索绪尔的观点和理论不断冲击着我原有的认知。
索绪尔首先提出了语言和言语的区分。
他认为,语言是社会的、抽象的、系统的,而言语则是个人的、具体的、多变的。
这一区分让我明白了我们日常交流中的具体表达只是言语,而背后支撑着这些表达的规则和体系才是语言。
例如,我们每个人在不同情境下说的话各不相同,但都遵循着一定的语法和词汇规则,这些规则构成了语言。
索绪尔强调了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也就是说,语言符号(比如一个词)与其所代表的概念(它的意义)之间没有必然的、内在的联系,而是由社会约定俗成的。
比如“狗”这个词,为什么用“狗”这个发音和字形来代表那种动物,并没有天然的道理,只是大家都这么认同和使用。
这种任意性在不同的语言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同样的概念在不同语言中可能有完全不同的表达形式。
能指和所指的概念也让我深受启发。
能指是语言符号的声音或形象,所指则是它所代表的概念或意义。
索绪尔指出,能指和所指的关系是任意的,但一旦确定,在特定的语言社群中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语言能够传达意义并且被人们理解,同时也说明了语言会随着时间和社会的变化而发生演变。
索绪尔还探讨了语言的系统性。
他认为语言是一个由相互关联的要素组成的系统,其中各个要素的价值取决于它们在系统中的位置和与其他要素的关系。
就像在象棋中,每个棋子的价值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取决于它在整个棋局中的位置和作用,语言中的词汇、语法规则等也是如此。
此外,索绪尔对于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的划分也非常有意义。
共时语言学研究特定时期语言的状态和结构,不考虑其历史演变;历时语言学则关注语言的发展变化。
这种划分让我们能够更清晰地从不同角度去研究语言,既可以了解语言在某个时刻的静态结构,又可以追溯其历史发展的轨迹。
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语言学家之一,他的理论为现代语言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他的著作《通识言语学教程》(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是他关于语言学的重要著作之一,也是他的学生Charles Bally和Albert Sechehaye在他去世后整理出版的。
这本书对于理解语言现象和语言结构有着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后来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等流派的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
本文将对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进行一系列读书笔记,以期更深入地理解和思考他的语言学理论。
一、索绪尔对语言学的贡献1.1 语言是一种系统索绪尔认为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是一种由语音、文字、语法等组成的系统。
他提出了“语言是一种系统”的观点,强调了语言的内部联系和结构。
他指出,语言中的各种元素(如音素、词汇、句法等)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配合,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
1.2 语言是演化的产物索绪尔认为语言是一种演化的产物,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
他强调了语言与社会、文化的密切关系,指出语言是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演化和发展的。
他还提出了语言的“同质性”和“异质性”观念,指出语言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又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1.3 语言是符号系统索绪尔强调了语言的符号性质,认为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是一种用来表达意义和传递信息的符号系统。
他指出,语言中的各种语音、文字、句法等元素都具有符号性质,是人们用来交流思想、感情和信息的工具。
二、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的主要内容及思想2.1 语言的结构和功能索绪尔在《通识言语学教程》中系统地阐述了语言的结构和功能。
他提出了语言的“内部结构”和“外部功能”的概念,强调了语言内部各种元素之间的关系和作用,以及语言在社会、文化等外部领域的功能和影响。
2.2 语言的演化和变化索绪尔对语言的演化和变化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指出语言是在社会历史演变中不断发展和变化的产物。
索绪尔读书笔记语言学名著阅读考查作业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读书心得专业:0911汉语言姓名:王佳佳学号:09302103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是一部划时代的的著作。
中文译本于1980年出版。
在语言学界影响巨大,成为大学语言学相关专业的必读书目之一。
而本文仅浅显的对书的主要内容,作者,读书心得,关于书的疑问进行探讨。
一、《普通语言学教程》概述该书1916年在日内瓦出第一版、1922年在巴黎出第二版,其后还连续出了第三版和第四版,1949年出第五版,各国语言学家先后把它译成德、西、俄、英、日等国文字,使它的影响遍及全世界。
中译本于1980年出版。
而我读的是由高名凯翻译,商务出版社出版的版本。
全书从序言到索引和目录,一共只有331页。
其中除"绪论"外,分为(一)一般原则,(二)共时语言学,(三)历时语言学,(四)地理语言学,(五)回顾语言学的问题等五部分。
本书目录:前言第一版序第二版序第三版序绪论第一章语言党史一瞥第二章语言学的材料和任务;它和毗邻科学的关系第三章语言学的对象第四章语言的语言学和言语的语言学第五章语言的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第六章文字表现语言第七章音位学附录:音位学原理第一章音位学的种类第二章语链中的音位编者附注第一编一般原则第一章语言符号的性质第二章符号的不变性和可变性第三章静态语言学和演化语言学第二编共时语言学第一章概述第二章语言的具体实体第三章同一性、现实性、价值第四章语言的价值第五章句段关系和联想关系第六章语言的机构第七章语法及其区分第八章抽象实体在语法中的作用第三编历时语言学第一章概述第二章语言变化第三章语言演化在语法上的后果第四章类化第五章类比和演化第六章流俗词源第七章粘合第八章历时的单位,同一性和现实性第三篇和第四篇附录第四编地理语言学第一章关于语言的差异第二章地理差异的复杂性第三章地理差异的原因第四章语言波浪的传播第五编回顾语言学的问题结论第一章历时语言学的两种展望第二章最古的语言和原始型第三章重建第四章人类学和史前史中的语言证据第五章语系和语言的类型索引校后记"绪论"简单叙述语言学的历史和它与其他科学的关系、语言学的对象、言语行为的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文字表现语言和音位学。
《普通语言学教程》索绪尔绪论第一章语言学史一瞥语法(规范)-语文学(过于注重书面语)-比较语文学或比较语法(只比较)-新语法学派(语言集团集体精神的产物)第二章语言学的材料和任务;与毗邻科学的关系语言学的任务是:a 对一切能够得到的语言进行描写并整理他们的历史,尽可能重建每个语系的母语;b 寻求在一切语言中永恒地普遍地起作用的力量,整理出能概况一切历史特殊现象的一般规律;c 确定自己的界限和定义。
它与社会心理学、生理学、语文学相关。
语言学也有实际用途,特别是对于那些利用文献的人,另外对一般修养也很重要。
第三章语言学的对象定义——在任何时候,语言都是现行制度和过去的产物。
我们的研究方法是一开始就站在语言的阵地上,把它当做言语活动的其他一切表现的准则。
语言和言语活动不能混为一谈,它只是言语活动的一个确定的部分,而且当然是一个主要部分,它既是言语机能的社会产物,又是社会集团为了使个人有可能行使这机能所采用的一整套必不可少的规约。
语言本身是一个整体,一个分类的原则。
它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东西,人们同意使用什么符号,这符号的性质是无关轻重的。
对人类天赋的不是口头的言语活动,而是构成语言——即一套和不同的观念相当的不同的符号——的机能。
人们说话的机能——不管是天赋的或非天赋的——只有借助于集体所创造和提供的工具才能运用,所以,说语言使言语活动成为统一体,绝不是空想。
语言在言语活动事实中的地位——言语循环重建:心理现象-生理过程-物理过程-生理过程-心理现象(c-i)这一主动过程称为执行部分,(i-c)这一被动过程称为接受部分,此外还有联合和配置的机能。
语言是社会的、主要的,言语是个人的、偶然的、从属的。
语言的特征是:1 他是言语活动事实的混杂的总体中的一个十分确定的对象,是言语的社会部分。
2 语言是人们能够分出来加以研究的对象。
3 言语是异质的,而规定下来的语言是同质的,它是一种符号系统,在系统中,只有意义和音响形象的结合是主要的,符号的两个部分都是心理的。
《普通语言学教程》索绪尔绪论第一章语言学史一瞥语法(规范)-语文学(过于注重书面语)-比较语文学或比较语法(只比较)-新语法学派(语言集团集体精神的产物)第二章语言学的材料和任务;与毗邻科学的关系语言学的任务是:a 对一切能够得到的语言进行描写并整理他们的历史,尽可能重建每个语系的母语;b 寻求在一切语言中永恒地普遍地起作用的力量,整理出能概况一切历史特殊现象的一般规律;c 确定自己的界限和定义。
它与社会心理学、生理学、语文学相关。
语言学也有实际用途,特别是对于那些利用文献的人,另外对一般修养也很重要。
第三章语言学的对象定义——在任何时候,语言都是现行制度和过去的产物。
我们的研究方法是一开始就站在语言的阵地上,把它当做言语活动的其他一切表现的准则。
语言和言语活动不能混为一谈,它只是言语活动的一个确定的部分,而且当然是一个主要部分,它既是言语机能的社会产物,又是社会集团为了使个人有可能行使这机能所采用的一整套必不可少的规约。
语言本身是一个整体,一个分类的原则。
它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东西,人们同意使用什么符号,这符号的性质是无关轻重的。
对人类天赋的不是口头的言语活动,而是构成语言——即一套和不同的观念相当的不同的符号——的机能。
人们说话的机能——不管是天赋的或非天赋的——只有借助于集体所创造和提供的工具才能运用,所以,说语言使言语活动成为统一体,绝不是空想。
语言在言语活动事实中的地位——言语循环重建:心理现象-生理过程-物理过程-生理过程-心理现象(c-i)这一主动过程称为执行部分,(i-c)这一被动过程称为接受部分,此外还有联合和配置的机能。
语言是社会的、主要的,言语是个人的、偶然的、从属的。
语言的特征是:1 他是言语活动事实的混杂的总体中的一个十分确定的对象,是言语的社会部分。
2 语言是人们能够分出来加以研究的对象。
3 言语是异质的,而规定下来的语言是同质的,它是一种符号系统,在系统中,只有意义和音响形象的结合是主要的,符号的两个部分都是心理的。
《普通语言学教程》读书笔记在十一长假期间,我结合课上教学笔记和申小龙等编著的《普通语言学教程》精读,对《普通语言学教程》的一些内容做了比较肤浅的了解,虽难窥全貌,却也对某些内容有一些感想。
《普通语言学教程》是索绪尔关于自己在语言学上思想最为系统的阐述。
包含了其对语言符号、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语言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等的理解,开创了结构主义,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
由于对语言学了解尚浅,只是谈一下读后对言语与语言关系以及语言符号系统的理解。
对于语言与言语的关系。
在尚未学习语言学课程之前,如果问我它们之间的关系,我会这样认为,语言包含言语,它是在大的范围下人们话语的总和,而言语则是小范围的、偏个体的。
而通过阅读《教程》,我们可以一言以蔽之,语言和言语最主要的区分在于社会性。
在《教程》绪论的第三章,“在任何人的脑子里,语言都是不完备的,它只有在集体中才能完全存在”。
还是在第三章,“语言...它既是语言机能的社会产物,又是社会集团为了使个人有可能行使这机能所采取的一整套必不可少的规约”。
即语言是在社会条件下人们约定俗成的一种规则,是在整个社会集体中起作用的,即“自然的秩序”。
而相对于语言,言语则具有一种个人性,即“个人永远是它的主人”。
一方面你必须遵守社会语言习惯,另一方面你说话则是有个人自由的,不过是在语言规则下的自由。
举个例子,在汉语中,你可以说“我喝茶”,也可以说“我吃茶”,符合汉语语言习惯,你的说话是自由的。
但你不能说“我茶喝”,这就违反了约定俗成的语言习惯,别人就很难理解了。
当然,这只是从汉语角度举的例子,不排除其他语言中有这样的表达。
“只有借助于集体所创造和提供的工具才能运用”,索绪尔在此表述的工具毫无疑问就是语言,比如说你有“我、喝、茶”这三个语言材料。
你可以说“我喝茶”、“茶喝我”、“我茶喝”等,但只有我喝茶是符合语言习惯的,才能被人理解,其他的表述没有借助于汉语语言规则,是不能被运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