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区学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官方版(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65.50 KB
- 文档页数:9
上海市嘉定区中考语文一模(暨上学期期末)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1. (5分) (2017九上·翁牛特旗期末) 整篇默写。
从以下两首诗词中任选其一进行默写。
书写题目和作者。
①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②晏殊的《破阵子》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3分)2. (3分)阅读下面的曲完成后面问题。
四块玉别情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1)曲中“斜”的意思是。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一点相思几时绝”是全篇的中心,它强调了别情的缠绵。
B . 作者用“杨花飞絮”来设障与下文的“斜”、“山”构成多重障碍,加深缠绵的愁思。
C . 后四句,景中含情,再加一声叹息,表达了多情的女主人公真切、深切的离愁。
D . 这首小令,入木三分地写出一位多情男子送别心上人时的深情表露。
三、课内阅读 (共1题;共4分)3. (4分)(2018·宝山模拟)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1)本文作者是________(朝代)的范仲淹,他是________家,文学家。
(2)下列对选段中划线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 滕子京主政岳州政绩出色。
B . 滕子京重新修建了岳阳楼。
C . 滕子京决定扩大岳阳楼建筑规模。
D . 唐贤今人的诗赋被刻在岳阳楼上。
(3)围绕题目,本段既写了________,也交代了________。
(每空不超过10个字)四、课文阅读 (共1题;共6分)4. (6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范仲淹有志于天下【原文】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
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
‖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是()A. 雅俗共赏(yǎ sú gòng shǎng)B. 畏首畏尾(wèi shǒu wèi wěi)C. 欣喜若狂(xīn xǐ ruò kuáng)D. 气壮山河(qì zhuàng shān hé)答案:C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这个公园的风景优美,吸引了许多游客。
B. 这个公园风景优美,吸引了许多游客。
C. 这个公园的风景非常优美,吸引了游客。
D. 这个公园的风景优美,吸引了游客们。
答案:B3.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近义词的是()A. 欣喜B. 欣悦C. 欣喜若狂D. 欣然答案:D4.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运用错误的是()A. 天空中的星星像眼睛一样闪烁。
B. 小明的学习成绩如火箭般飙升。
C.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像大海一样。
D. 她的笑声像百灵鸟一样动听。
答案:C5. 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的是()A. 轻盈B. 轻盈C. 轻盈D. 轻盈答案:A二、填空题1. 《论语》中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名句,请问这句话出自《论语》中的哪一篇?答案:《学而》2. 《庄子》中的“逍遥游”一文中,作者通过描写大鹏鸟的飞翔,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答案:追求自由、超脱世俗的思想。
3.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请问屈原是哪个朝代的文学家?答案:战国4.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请问它的作者是谁?答案:司马迁5.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请问它的作者是谁?答案:曹雪芹三、简答题1. 请简要概括《庐山谣》这首诗的主旨。
答案:《庐山谣》通过描绘庐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2. 请简要分析《醉翁亭记》中醉翁的“醉”所蕴含的深层含义。
答案:醉翁的“醉”既指酒醉,又指心醉。
他醉心于山水之美,陶醉于自然之趣,反映了作者对宁静、淡泊生活的向往。
上海嘉定区初三语文试卷(含答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是《水浒传》中的主要人物?A. 李白B. 武松C. 关羽D. 张飞2. 下列哪个成语出自《三国演义》?A. 精卫填海B. 草船借箭C. 破釜沉舟D. 画龙点睛3. 以下哪个诗人被尊称为“诗仙”?A. 杜甫B. 李白C. 白居易D. 王之涣4. 《西游记》的作者是谁?A. 吴承恩B. 罗贯中C. 施耐庵D. 曹雪芹5. 以下哪个作品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A. 《呐喊》B. 《彷徨》C. 《故事新编》D. 《朝花夕拾》二、判断题1.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嘉定区2020学年度初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控试卷语文试题(满分150分,完卷时间100分钟)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6分)I.蜂蝶纷纷过墙去,_______。
(《雨晴》)2._________,为伊消得人憔悴。
(《蝶恋花》)3.牧人驱犊返,_________。
(《野望》)4.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
(《赤壁》)5.美术专业的学生前往秀丽的山林写生,很多同学笔下的画面十分具有灵动感,充满着清晨生命的活力,令人想到《答谢中书书》中的诗句“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第6—9题(12分)【甲】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乙】岳阳楼记(节选)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③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6.【甲】诗的作者是_______(朝代)的刘禹锡;【乙】文的作者是_______ (人名)。
上海市嘉定区初三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嘉定区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本试卷共27题。
第一部分阅读(90分)一、文言文(42分)(一)默写(18分)1.人生自古谁无死,。
(《过零丁洋》)2.出师一表真名世,。
(《书愤》)3.,白草红叶黄花。
<《天净沙·秋》)4.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青玉案·元夕》)5.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醉翁亭记》)6.其必曰“ ,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岳阳楼记》)(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7--8题(4分)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粱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7.诗中的“天山”代指(2分)8.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2分)A.开头两句,描写词人当年投笔从戎,英勇抗敌的情景。
B.“梦断”一句,语势急转直下,转慷慨激昂为伤感悲凉。
C.“胡未灭”三句抒写词人的悲愤与痛苦;“谁料”二字更包含了无限感慨。
D.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抗金杀敌的情景,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悲愤与感慨。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
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上海市嘉定区2019-2020学年初三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6分)1.阴阳割昏晓2.竹喧归浣女3.但余钟磬音4.昨夜雨疏风骤5.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二)阅读下列诗文,完成第6-10题(12分)6.(2分)战国(1分)儒(1分)7.(2分)C8.(3分)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责任给这个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
(注意“故”、“是”、“苦”的落实)9.(3分)先提出“天时不如地利”(1分),再提出“地利不如人和”(1分),最后进一步阐述“人和”在战争中的重要地位。
(1分)10.(2分)增强语势(1分),强调(有力论证)了一个人担当大任或成就大事,必须经历各种的磨练与锻造。
(1分)(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11.(2分)做(1分)将要(1分)12.(2分)A13.(8分)兄之教(也)(1分)刚正不阿(正直公正、不徇私情、廉洁守法、不畏权贵、不同流合污)(1分)、忠君爱国(公私分明)(1分)他拒绝和走后门的人来往。
(2分)他从国家大义来(公正)回复同年朋友的批评(3分)二、现代文(38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17分)14.(2分)极致(各1分)15.(3分)安特生按照彩陶是从外国传播到中国的推断一路寻觅,引出了说明对象马家窑彩陶(2分);并与文章结尾(安特生道歉)呼应。
(1分)(引起读者阅读兴趣?)16.(4分)不能。
“绝大多数”指数量比例很高(1分)。
表明马家窑彩陶上抽象纹饰中表现水流漩涡的螺旋形图案占比很高(1分)。
此外,还应有少部分像植物叶子或花朵的螺旋形纹饰不能排除在外(1分)。
删除就不能体现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
(1分)17.(3分)B18.(5分)第⑤段结尾处。
(1分)这段文字写了马家窑文化的地理位置及人们对水的情感(1分)。
这与有人认为对彩陶上螺旋形图案表现的是多种水流涡漩的内容相一致(2分)。
“当然”一句的推测与第⑤段内容形成因果关系。
嘉定区2019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学业质量调研测试语文试卷一、文言文1.默写(1)造化钟神秀,_____________。
(《望岳》)(2)_____________,莲动下渔舟。
(《山居秋暝》)(3)万籁此都寂,_____________。
(《题破山寺后禅院》)(4)____________,浓睡不消残酒。
(《如梦令》)(5)《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陋室铭》)【答案】(1). 阴阳割昏晓(2). 竹喧归浣女(3). 但余钟磬音(4). 昨夜雨疏风骤(5). 斯是陋室,(6). 惟吾德馨【解析】【详解】此题考查的是名句的默写。
需要注意“喧”、“磬”、“惟”、“馨”的书写。
理解型默写(5)抓关键词“陋室不陋”。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甲】天时不如地利(节选)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乙】生于忧死于安乐(节选)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 两段文字的作者是__________(朝代)的孟子,他是__________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3. 根据选段,作战胜利除了依靠“人和”还需要依靠()。
A.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B.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C.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D.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4. 用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上海市嘉定区2019-2020学年初三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卷2020.1(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6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阅读(40分)(一)默写(16分)1.造化钟神秀,__________________。
(《望岳》)2. __________________,莲动下渔舟。
(《山居秋暝》)3.万籁此俱寂,__________________。
(《题破山寺后禅院》)4.浓睡不消残酒,__________________。
(《如梦令》)5.《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陋室铭》)(二)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第6-10题(12分)【甲】天时不如地利(节选)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乙】生于忧死于安乐(节选)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6.两段文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朝代)的孟子,他是__________________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2分)7.根据选段,作战胜利除了依靠“人和”还需要依靠()。
(2分)A.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C.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D.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2021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质量调研语文样卷(满分:150分,完成时间:100分钟)一、文言文(36分)(一)默写(12分)1.南朝四百八十寺,_________________。
(《江南春》)2.___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
(《游山西村》)3.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
(《浣溪沙》)4.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十二章)5.朋友面对学业的成败,有些患得患失。
你不禁想到借用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真诚劝慰。
(二)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6—11题(24分)【甲】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乙】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麟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丙】送陈经秀才序(节选)欧阳修然伊之流最清浅,水溅溅鸣石间。
刺舟①随波,可为浮泛;钓鲂擉②鳖,可供膳羞。
山两麓③浸流中,无岩崭颓怪盘绝④之险。
而可以登高顾望。
自长夏⑤而往,才十八里,可以朝游而暮归。
故人之游此者,欣然得山水之乐,而未尝有筋骸之劳,虽数至不厌也。
【注释】①刺舟:撑船。
②擉:刺。
③麓:山脚.④岩崭颓怪:山峰险峻危峭。
盘绝:曲折难行。
⑤长夏:泛指夏季。
6.【甲】诗作者是_______,【乙】文作者陶弘景是_______ (朝代)人,【丙】文作者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又号______________。
(3分)7.解释句中的加点词。
(4分)(1)四时俱.备()(2)而可以登高顾.望()8.(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实是欲界之仙都。
(2)下列对【丙】文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所以不会感到身体劳累,即使多次游览也不会觉得满足。
嘉定区2012学年初三学科质量调研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有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卷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
一、文言文(42分)(一)默写(18分)1.会当凌绝顶,。
(《望岳》)2.,雪尽马蹄轻。
(《观猎》)3.人生自古谁无死,。
(《过零丁洋》)4.,病树前头万木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5.了却君王天下事,。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6.,无案牍之劳形。
(《陋室铭》)(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7--8题(4分)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7.“天狼”在词中的意思是(2分)8.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首句以“狂”字统领全词,表现了词人举止、神态之“狂”。
B.“锦帽”等两句描绘出猎时的雄壮场面,烘托词人豪迈气概。
C.“酒酣”等三句刻画了作者怀才不遇,借酒消愁的愤懑委屈。
D.全词抒发词人渴望为国效力边疆、抗击侵略者的雄心壮志。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岳阳楼记(节选)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嘉定区2010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质量调研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2分)(一)默写(18分)1.出师一表真名世,。
(《书愤》)2.,留取丹心照汗青。
(《过零丁洋》)3.知否,知否?。
(《如梦令》)4.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青玉案·元夕》)5.,思而不学则殆。
(《孔孟论学》)6.皓月千里,,静影沉璧。
(《岳阳楼记》)(二)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第7——8题(4分)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7.曲中“断肠人”的意思是。
(2分)8.对这首元曲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起首三句九处景物,突出画面昏暗、阴冷、苍凉的背景。
B.“枯藤”两句写途中见闻,“古道”句为游子境况描述。
C.“夕阳”两句直抒游子心理感受:天涯漂泊、悲凉无助。
D.本曲表达了游子的吟秋情怀,唱出了天下游子的心声。
(三)阅读课内文言文,完成第9——11题(8分)庄子钓于濮水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
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塗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塗中。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塗中。
”9.庄子是时期的哲学家;上文节选自《》。
(2分)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
(3分)吾将曳尾于.塗中。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庄子持竿不顾”说明庄子对人的态度傲慢。
B.“吾将曳尾于塗中”表明庄子婉拒楚王之请。
C.庄子拿神龟打比方是想表明自己恬淡的心志。
D.本文表现了庄子逍遥无为、淡泊名利的人生追求。
(四)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第12——15题(12分)吴季子挂剑墓树延陵季子将西聘晋①,带宝剑以过徐君②。
徐君观.剑,不言而心欲之。
季子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然其心许.之矣。
反,则徐君死,于是脱剑致之嗣君③,不受。
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④。
【注】①延陵:今江苏常州市。
季子:春秋吴国的公子季里礼。
西聘晋:出使西去晋国。
②过徐君:拜访徐国的君主。
③嗣君:徐君的儿子,继位为徐国国君。
嗣,继承。
④带:佩挂。
1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1)徐君观.剑()(2)然其心许.之矣()13.对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2分)A、季子拿剑挂在徐君墓那棵树上就离开了。
B、季子拿剑献在徐君墓前的树上就离开了。
C、季子就把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离开了。
D、季子就把剑带到徐君墓前的树上离开了。
14.徐君见到宝剑很想要,季子暂不给他是因为。
(用原文句子回答)(2分)15.这个故事说明了季子是一个的人,具体表现在。
(用自己的话概括)(4分)二、现代文(48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22分)读书四境李承志①读书是心灵的历程。
书之不同,读书的意境便会不同。
□□读者的学识有高低,所读之书有雅俗,□□读书的意境不外乎有四种──翻、读、吃、品。
四境如山峰叠立,愈攀愈艰。
一本书如历经翻、读、吃、品四境,便称得上稀世奇书;历经翻、读、吃三境,则可称世间佳书;历经翻、读二境,便为味书;一翻而足,则只能称之为纸书。
纸书如同白开水,只能权充润喉之用,而于充饥无补;味书则如美味小吃,既可充饥又可解馋,令人流连忘返;佳书如盛宴之佳肴,吃之则香沁心脾,神清气爽;奇书如仙宴之山珍,须有幸得之,品之则飘然若仙,宠辱皆忘。
②读书应选兴味和程度与己相近者来读,否则便会事倍功半。
一书当前,先要观其形,察其色,遍览其页,以定其是否需深入研读,此为读书之翻境。
“翻”是略识书之梗概,辨书之雅俗,定书之取舍。
翻书的目的是为了寻觅好书,佳书,奇书,翻过之后,书便有两种殊遇,一是舍而弃之,一是捧而读之。
翻是读、吃、品的端始,没有翻,读便无从谈起;只翻不读,犹如竹篮打水,终无所获;遇书便读,就会有失甄别,为书所乱。
③翻过之后便要读,“读”是对书的理解、认识,是读者与作者的心灵碰撞。
读可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
读书犹如探险,前面既有名山大川,也有深林幽谷,有时还会遇到不可逾越的鸿沟。
读书应排除杂念,全心投入,任思绪在时空中遨游。
读书之艰,难在于入,读之入境,在于忘我。
读不同的书便会有不同的感受,有的书一览无余,有的书虽冥思苦想,却不得其解。
④对于前者..,则须反复琢磨,咀嚼,如蚂蚁啃骨头般将其一块块咬..便可告一段落,对于后者碎,这种咬文嚼字的读法便是“吃书”。
“吃”也便成了读书的第三种意境。
“吃”是对书的反复研习,吃书需有坚韧不拔的毅力。
“吃书”既可使你人渐憔悴,衣带渐宽,又可使你茅塞顿开。
吃书虽苦,但苦后有甜,故读书之乐多生于此。
⑤一般的书历经翻、读、吃三境便可了如指掌。
对于那些既有言外之意,味外之旨的奇书,只翻、读、吃是不足以领会其神韵的,需跳出书外,以心品之。
“品”就是读字间之字,思句外之意,它是读书的最高意境。
品可观书全貌,扼书之神髓、辨书之品位。
品书需有渊博的学识,敏锐的洞察,博大的胸怀。
同一本书,读者不同,品出的滋味便会有异,即使是同一位读者,也会因品书时间不同,而味道迥异。
⑥读书之四境,如四季之景,各有不同。
翻书在页,读书在句,吃书在字,品书在心。
翻得趣、读得益、吃得味,品得神。
(2010年2月12日《中国新闻出版报》第四版,有删改)16.按照文意,填入第①段空格处的词语应是()(3分)A.如果……那么…… B.尽管……但是……C.因为……所以…… D.不仅……而且……17.从第③、④段看,第④段中加点词“前者”指的是;“后者”是指的。
(4分)18.文章第②段至第⑤段,采用了(A.总分B.并列C.层进D.对照)的思路结构,这样写的作用是。
(3分)19.根据选文,请在下面读书卡片的编号处填上恰当的内容。
(8分)20.学校图书馆新近购买了一些中国古代文学名著,有《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红楼梦》和《聊斋志异》等。
请将你的品书体会写几句话,向同学们推荐其中的一本书。
(4分)(二)阅读下文,完成21——26题(26分)母爱做伴大友秦丽⑴何延芬的痛源于15年前的一个清晨。
⑵1995年1月16日清晨,一脸倦容的何延芬骑着自行车回到了小区。
她是河南省焦作市一家医院的医生,昨晚值夜班,可再累她也得赶回来——那天是她女儿梁华15岁的生日。
⑶回到家,眼前的一幕让她吓了一跳:女儿一动不动地躺在床上,丈夫正站在床边一边摇晃着孩子,一边大声叫喊。
⑷两小时后,在自己上班的医院里,心急如焚的何延芬拿到了女儿的病情诊断书:脑动脉瘤破裂。
她是一名医生,而且是一名心脑血管专家,知道这6个字背后的含义就是“死亡”。
⑸当天下午,梁华被推进了手术室。
手术后,一直处于深度昏迷的梁华始终没有脱离危险。
⑹整整23个日夜,何延芬几乎没有合过眼,可就算这样的虔诚也没能等来女儿的苏醒。
她肝肠寸断,绝望了:难道女儿成了植物人?她才15岁,难道就这样度过余生?⑺一天清晨,她给女儿梳头、洗脸,又给女儿戴上了她平日最喜爱的蝴蝶发卡,说:“孩子,你要是能听见妈妈的话,就动三下手指好吗?”⑻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梁华竟然慢慢伸出了一根手指。
难道是幻觉?何延芬赶紧擦了擦眼睛。
没错,那是女儿的响应,因为她又清晰看到女儿伸出了第二根、第三根手指。
⑼苏醒后的梁华被何延芬接回家中,她又在床上躺了3个月。
梁华所谓的苏醒不过是可以小幅度地挪动双手、左右摇动头部,再就是模糊地喊出“爸爸”“妈妈”。
3个月来,因为女儿大小便失禁,何延芬每天重复不停地给她换衣服、床单,然后拆洗、晾晒……⑽“自己辛苦些无所谓,可孩子才15岁呀,这不是她该过的生活啊!”3个月后,在何延芬的鼓励下,梁华经过无数次跌倒、爬起,爬起、跌倒,终于可以颤巍巍地站在床前。
⑾从那天开始,无论严寒酷暑,只要天气允许,每天凌晨四五点,何延芬就搀着女儿出门,直到晚上才回家。
走累了,就在路边歇歇脚;饿了,就随便吃点饭。
刚开始时,就算有妈妈扶着,梁华也走不稳。
每当梁华快要摔倒时,何延芬就赶紧把腿垫在她的身下,然后用力抓住她,这样不至于摔坏身体……一年后,梁华终于可以慢慢地独立行走了。
⑿为了给女儿找点儿事做,何延芬在小区附近给梁华报了个电脑培训班,但因为梁华根本无法完成课程,何延芬只得放弃。
随后,何延芬又带着女儿去残疾人就业市场找工作,可梁华的身体状况根本不能适应工作的劳动强度……多次碰壁后,梁华再也不愿出门了。
何延芬焦急万分:女儿的身体已不好,心灵不能再有阴影,怎样才能让女儿找到自己的价值呢?⒀在妈妈的陪伴下,梁华到河南郑州的一家权威医院接受了一次全面检查,检查结果让何延芬再度落泪:病情加重,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⒁最后一丝希望破灭了——原本,何延芬以为女儿从昏迷到苏醒、从苏醒到行走是一种康复的表现,现在看来,一切都只是她这个当妈妈的想当然。
⒂女儿的生命随时都可能终结,我为何还要让她接受诸多效果不佳的治疗、承受一些无谓的痛苦呢?为什么不让她在有限的日子里快乐起来,多做一些她自己想做的事情?⒃1996年8月初的一个晚上,下班回家的何延芬发现,女儿正神情专注地看着电视里的风景画面。
见妈妈回来,梁华试探性地问道:“妈妈,带我去旅游好吗?珠海,好漂亮的地方!”⒄“旅游?”何延芬眼前一亮,品山水、赏灵秀,在那样的环境中,孩子将会有怎样的快乐?这不就是我想要给孩子寻找的吗?⒅“只要你想去,妈妈一定带你去,也会陪着你去你想去的任何地方。
”一把揽过女儿,何延芬眼角湿润了——女儿至今还不知道自己的病情意味着什么,我这个医生妈妈既然对孩子的病情无能为力,就陪她快乐地走完人生的最后一段路,看她一路笑着走到生命的终点吧!⒆第二天一大早,何延芬就赶到医院辞职。
经过和丈夫的彻夜长谈,何延芬作出了一个意义非凡的决定:放弃治疗。
从今天开始,她要带着一个母亲难言的酸楚、凄美的愿望,带着一种撕心裂肺的痛,向女儿生命的终点出发了。
⒇1996年10月的一天,何延芬一手提着便盆、一手搀扶着虚弱的女儿来到火车站,踏上了她和女儿生命长征的第一站——珠海。
之后便是延安,接着是北京、上海,然后是天池、西双版纳、内蒙古草原、井冈山、嘉峪关、西藏……。
没有人知道,这样的旅行是一位母亲正在用一种超乎寻常的爱的方式,弥补着女儿生命的遗憾。
整整13年,梁华在母爱相伴中一路走向天堂。
她偎依在妈妈的怀里,留下了生命的绝唱..:“妈妈,天堂里我依旧是您最幸福的女儿……”(选自《山海经·人生纪实》2010年第1期,有删改)21.第⒇段加点词“绝唱”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22.通读全文,文中写了女儿梁华生命历程变化的线索是:病倒→()→苏醒→()→旅游→()(6分)23.请将第⑹段中的画线句改写成感叹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