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分销渠道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251.00 KB
- 文档页数:10
娃哈哈渠道分析由于地理环境的影响,W 市的消费市场较为封闭,其市场操作也具有一定的特点。
现以娃哈哈系列产品为例,将这一市场的通路运作阐述如下。
一、市场、超市1.理顺关系随着城市的发展和消费者收入的提高,消费者对购物场所的要求越来越高。
因此,购物环境良好的商场、超市及配送连锁店逐渐成为产品销售终端的主要阵地形态。
W 市区的两家经销商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因而对市内各大商场、超市的争夺十分激烈。
为避免恶性降价或其他不符合公司利益的竞争行为出现,公司出面将市内商场、超市进行协调分配,已经明确由两家经销商供货的卖场可以继续由他们供应,但必须分别列出详细名单并且相互承认,一般情况下不得向对方商场直接供货,除非对方没有做到后面第2、3 条并获得公司确认。
而对于尚未由两家经销商直接供货的商场、超市,可在供货价不低于公司限价的基础上进行公平竞争,或由公司与双方协商分配,然后公司进行业务人员和政策方面的配合,使双方能够直供各自的卖场。
2.保证供货在明确两家经销商的直供商场后,双方市场经营责任也随之明确。
当时,市区大部分卖场都有部分品种断货情况,其原因一方面是经销商未及时送货、补货,另一方面是自身也已断货。
为此公司出面与双方达成共识,要求保证商场通路供货充足、及时,若总是出现断货现象,公司将拿出政策与人员辅助另一方取得此家商场、超市的直供权。
当然,如果经销商能够做到供货充足、及时,公司也会有相应的奖励政策。
3.做好陈列由于公司在W 市实行经销制而不是直营,因此与各大卖场经营业务关系最密切的是经销商及其业务员,虽然公司销售代表在各卖场巡视时也会对产品进行标准陈列,但若想保证公司产品的陈列做到最好,则必须调动起经销商及其业务员的积极性。
经销商可以使商场做到有货可陈,而业务员则是随到(商场)随(时)陈(列)。
我们可以通过实行标准陈列奖励政策来达到这一目的。
上述政策,根据对象不同分为经销商和业务员两部分,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娃哈哈分销渠道分析一、集团简介成立于1987年的娃哈哈前身是杭州市上城区的一家校办企业,到1991年,创业只有3年的娃哈哈产值已突破亿元大关。
同年,娃哈哈兼并全国罐头生产骨干企业之一的杭州罐头食品厂,组建成立杭州娃哈哈集团公司。
1996年,娃哈哈与法国达能公司合资。
娃哈哈目前为中国最大的食品饮料生产企业,全球第四大饮料生产企业,仅次于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吉百利这3家跨国公司。
其最大的成就便是从1987年校办企业施行代售制开始,经历三次渠道建设发展,不仅扩大了产品市场占有率,同时也将娃哈哈这个品牌打下农村的半壁江山,为哇哈哈未来的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
二、渠道选择娃哈哈在全国31个省市选择了1000多家能控制一方的经销商,组成了几乎覆盖中国每一个乡镇的联合销售体系,形成了强大的销售网络。
娃哈哈采用保证金的方式,要求经销商先打预付款。
打了保证金的经销商,与娃哈哈的距离大大拉近,极大地改变了娃哈哈的交易组织。
娃哈哈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宗庆后称这种组织形式为“联销体”。
1、“联销体”概述1.在娃哈哈构建“联销体”的46个分厂及几十家销售分公司中,至今都没有一个分厂或者销售分公司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即既无经营权,亦无资金控制权。
所有的资金、分配权利全部都集中在总公司手中。
2.娃哈哈的营销由总经理宗庆后一人控制,不仅仅掌握了在各地的特约二级批发商,更每年亲自到各地去接见各级经销商,了解情况,布置任务。
3.实行返利激励和间接激励相结合的全面激励制度,每年公司根据市场实际推出各种各样的促销政策,提供一定比例的促销费用,并派出销售人员帮助经销商做好市场,既可以激发其积极性,又保证了各层销售商的利润,因而可以做到促进销售而不扰乱整个市场的价格体系。
4.坚持构建蛛网式销售网络。
娃哈哈试图从联销体网络构建到区域责任制、特约二批网络建设、封闭式销售,把二批和零售商发展为娃哈哈的联销体网络成员。
在2005年,娃哈哈计划将将国内最具实力的县一级饮料销售商都拢于旗下,构建起一个全封闭式的全国营销网络。
娃哈哈营销渠道分析成立于1987年的娃哈哈前身是杭州市上城区的一家校办企业,它的创业者宗庆后靠着14元借款,从卖4分钱一支的棒冰开始,到1991年,创业只有3年的娃哈哈产值已突破亿元大关。
同年,娃哈哈兼并全国罐头生产骨干企业之一的杭州罐头食品厂,组建成立杭州娃哈哈集团公司。
1996年,娃哈哈与法国达能公司合资。
到2000年,公司产饮料224万吨,实现销售收入54亿元,利税12.7亿元,利润9亿元,饮料产量约占全国饮料总量的15%,全国“饮料十强”产量的37%,主导产品娃哈哈果奶、AD钙奶、纯净水、营养八宝粥稳居全国销量第一。
其中乳酸奶饮料、瓶装饮用水的产销量已跻身世界大厂行列[6]。
娃哈哈目前为中国最大的食品饮料生产企业,全球第四大饮料生产企业,仅次于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吉百利这3家跨国公司。
在中国29个省市建有100余家合资控股、参股公司,在全国除台湾外的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建立了销售分支机构,拥有员工近3万名,总资产达268亿元。
公司拥有世界一流的自动化生产线,以及先进的食品饮料研发检测仪器和加工工艺,主要从事食品饮料的开发、生产和销售,主要生产含乳饮料、瓶装水、碳酸饮料、茶饮料、果汁饮料、罐头食品、医药保健品、休闲食品等八大类近100个品种的产品,其中瓶装水、含乳饮料、八宝粥罐头多年来产销量一直位居全国第一。
2006年,娃哈哈投产了15个新品,5个产品通过省、市、区级科技成果鉴定,新产品销售收入达到40多亿元,实现净利润9亿元,新产品的利润贡献率得到40%。
2007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8亿元,娃哈哈在资产规模、产量、销售收入、利润、利税等指标上已连续10年位居中国饮料行业首位,成为目前中国最大、效益最好、最具发展潜力的食品饮料企业。
2008年,娃哈哈销售收入328.32元,增长27.2%,实现净利润50.54亿元,增长50.36%。
2009年9月30号,娃哈哈最终与达能达成以30亿元人民币的对价换取达能撤出娃哈哈合资公司,结束双方之间的10年“联姻”。
哇哈哈分销渠道案例及分析哇哈哈集团简介:成立于1987年的娃哈哈前身是杭州市上城区的一家校办企业,到1991年,创业只有3年的娃哈哈产值已突破亿元大关。
同年,娃哈哈兼并全国罐头生产骨干企业之一的杭州罐头食品厂,组建成立杭州娃哈哈集团公司。
1996年,娃哈哈与法国达能公司合资。
娃哈哈目前为中国最大的食品饮料生产企业,全球第四大饮料生产企业,仅次于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吉百利这3家跨国公司。
其主导产品娃哈哈果奶、AD钙奶、纯净水、营养八宝粥稳居全国销量第一。
其中乳酸奶饮料、瓶装饮用水的产销量已跻身世界大厂行列。
哇哈哈成功的四大法宝:集权管理提升企业的运作效率;保证金制度捍卫企业资金安全;联销体激发经销商热情;科技创新确保哇哈哈经久不衰,朝气蓬勃。
其中有两个因素是渠道的作用。
所以以下对其做描述和分析。
哇哈哈渠道发展过程:1987年校办企业施行代售制,1989年营养食品厂,进行第一阶段渠道建设,1991年,哇哈哈集团成立,进行第三阶段渠道建设,1996年全国化战略实施,进行第三阶段渠道建设。
哇哈哈是以代售起家的,既是代售直接指向渠道末端,其缺点是无法形成完整的价值传递网络。
到第一阶段时,哇哈哈渠道迅速铺展,与国有的糖醋酒批发公司及其下属的二三级批发站紧密合作,借用现有的渠道进行推广。
到期一阶段后期,农贸市场兴起冲击了国营糖醋酒批发公司的原有的渠道网络使得哇哈哈的渠道混乱、铺货困难。
第二阶段渠道变革建立自己的营销渠道与各地大客户联手,编制新的渠道网络,营销重心下移,渗透到各个地域。
到后期哇哈哈的举措屡步维艰。
从抢食现象到竞争白热化使得经销商与厂商的关系十分微妙。
哇哈哈出现了多头经销、冲货现象、暂时停滞引起恐慌性降价的现象。
第三阶段全国化战略使哇哈哈放弃了粗放式的营销经营路线向细化渠道网络方向发展,创造性的导致了联销体模式的产生。
(见表1)哇哈哈渠道发展阶段(表1)哇哈哈渠道现状:渠道结构——联销体。
从哇哈哈的方面来说可以避免店大欺客、加强对经销商的控制。
娃哈哈分销渠道整合分析娃哈哈分销渠道整合分析1. 前 言近几年来,我国饮料市场发展的极为迅速,饮料产量从1980年的不足30万吨发展到2009年突破8000万吨,而今年1到7月全国饮料总产量更是达到5420.47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26.07%,饮料行业日渐成为中国消费品中新的发展热点和增长点。
中国饮料业的迅猛发展使得国外的饮料业巨头们对中国的饮料市场更加虎视眈眈,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而作为中国本土最大的食品饮料生产企业,娃哈哈集团也开始了其一系列针对自身缺陷大刀阔斧地改革,尤其是销售渠道上,是进行了一系列的整合优化,形成引以为傲的分销渠道,稳占饮料销售的半壁江山。
2. 分销渠道概述2.1 分销渠道的概念市场营销渠道是指配合起来生产、分销和消费某一生产者的产品和服务的所有企业和个人。
营销渠道包括销售渠道和采购渠道。
而分销渠道不同于营销渠道,它仅指营销渠道中的销售渠道,是营销渠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分销渠道是指商品所有权从生产者或者商人的手中转移到消费者手中所经过的路径【1】,包括了参与产品供产销全过程的所有有关企业和个人。
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分销渠道的基本职能在于把自然界提供的不同原料根据人类的需要转换有意义的货物搭配。
分销渠道对产品从生产者传播给消费者所必须完成的工作加以组织,其目的在于消除产品或服务与使用者之间的差距。
渠道渠道渠道渠道2.2分销渠道的流程及功能1、分销渠道的流程分销渠道的流程是指渠道成员顺序地执行一系列的功能。
广义的渠道流程包括实物流、所有权流、促销流、协商流、财务流、风险流、订货流、支付流和市场信息流,这些流程将组成各类组织机构贯穿联系起来。
【2】一般而言,实物流、所有权流、促销流是由制造商向最终消费者的正向流程;协商流、融资流、风险流和市场信息流是双向流程;而订货流和支付流是由消费者向制造商的反向流程。
2、功能分销渠道的基本职能在于把自然界提供的不同原料按照人类的需要转换成有意义的产品组合。
一、娃哈哈渠道模式特点和现状哇哈哈为实现有效的渠道网络管理采取了一些没措施1),实行双赢的联销制度(相互服务与责任)2),建立全面激励措施和严明的奖励制度3),实行级差价格体系(价格政策)4),建立科学稳固的经销商制度5),产品包装区域差异化(地域权利)6),建立反窜货机构娃哈哈的渠道模式经历了三个阶段:(1)与国有的糖酒批发公司及其下属的二三级批发站紧密合作,借用其现有的渠道进行推广。
(2)第二个阶段,20世纪是90年代中期,随着沿海省份各种专业及农贸市场的兴起,个体私营的批发商以其灵活多变的机制优势把国营糖酒公司原有的渠道网络冲得七零八落,中国农村城镇市场出现了一个大重组,娃哈哈及时顺应这一变化,与各地市场中的大户联手,很快编织起一个新的、无比灵活的市场网络。
建立自己的营销渠道,与各地大户联手编织新的渠道网络。
(3)细化渠道网络,创造性渠道变革“联销体”,包括四个部分:①实施保证金制度②对经销商销货定指标,年终返利③逐级保障利润空间④区域销售责任制,使经销商与各级批发商互不侵犯对方势力范围。
现在娃哈哈的分销渠道正处于第三个阶段,特点表现为:厂商与经销商的良好合作关系。
对娃哈哈来说,加强了对经销商的控制,避免店大欺客的情况;对经销商来说,获得了稳定的供货商,实现了与娃哈哈共赢。
可以说联销体模式即改善并加强了渠道的管理,也激发了经销商的热情,是个很好的渠道模式。
从它所涵盖的四个部分来说,实施保证金制度确保资金链的正常运作,对经销商定指标、逐级保障利润空间,使经销商变为主动经营,分区域防止了窜货的发生。
二、其他企业是否能借鉴这种模式对于一些大型的与娃哈哈相类似的企业可以借鉴娃娃的这种模式。
但对于一些相差太远的企业不适合借鉴这种模式。
娃哈哈的促销重点是经销商,公司会根据一定阶段内的市场变动、竞争对手的异动以及自身产品的配备而推出各种各样的促销政策,针对经销商的促销政策,既可以激发其积极性,又保证了各层销售商的利润,因而可以做到促进销售而不扰乱整个市场的价格体系。
娃哈哈分销渠道渠道是连接企业和消费者的通道,企业的产品或服务最终都是要通过渠道传递给消费者的。
下面店铺给大家分享娃哈哈分销渠道,欢迎参阅。
娃哈哈渠道环境分析一、分销渠道概述分销渠道的概念市场营销渠道是指配合起来生产、分销和消费某一生产者的产品和服务的所有企业和个人。
营销渠道包括销售渠道和采购渠道。
而分销渠道不同于营销渠道,它仅指营销渠道中的销售渠道,是营销渠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分销渠道是指商品所有权从生产者或者商人的手中转移到消费者手中所经过的路径,包括了参与产品供产销全过程的所有有关企业和个人。
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分销渠道的基本职能在于把自然界提供的不同原料根据人类的需要转换有意义的货物搭配。
分销渠道对产品从生产者传播给消费者所必须完成的工作加以组织,其目的在于消除产品或服务与使用者之间的差距。
渠道1 :制造商消费者渠道2 :制造商零售商消费者渠道3 :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分销渠道的流程及功能:1、分销渠道的流程分销渠道的流程是指渠道成员顺序地执行一系列的功能。
广义的渠道流程包括实物流、所有权流、促销流、协商流、财务流、风险流、订货流、支付流和市场信息流,这些流程将组成各类组织机构贯穿联系起来。
一般而言,实物流、所有权流、促销流是由制造商向最终消费者的正向流程;协商流、融资流、风险流和市场信息流是双向流程;而订货流和支付流是由消费者向制造商的反向流程。
2、功能分销渠道的基本职能在于把自然界提供的不同原料按照人类的需要转换成有意义的产品组合。
主要职能有:信息、促销、接洽、配货、谈判、实体分销功能、融资、风险承担前五项功能是为了帮助达成交易的,后两项则是帮助已达到的交易付诸实施。
只有完整的具有以上八项功能的分销渠道才能帮助企业发展。
3、分销渠道整合的重要性分销渠道整合对于企业是十分重要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通过分销渠道,企业生产的产品和服务才能进入消费者市场,实现其价值。
制造商零售商消费者(2)通过分销渠道整合可以充分利用各分销渠道组织,提高渠道的利用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分销渠道案例分析之娃哈哈娃哈哈是中国知名的食品饮料企业,成立于1987年,是国内最大的饮料生产企业之一、娃哈哈的成功得益于其强大的分销渠道。
一、传统线下分销渠道:1.连锁超市:娃哈哈通过与各大连锁超市合作,将产品摆放在超市货架上供消费者选购。
这种分销方式可以提高产品的曝光率,并且能够覆盖到各个城市和乡镇。
2.零售店:娃哈哈与各个零售店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将产品供应给零售店进行销售。
这种分销方式可以提高产品的销售量,特别是在一些偏远地区的小型零售店中,娃哈哈产品具有很高的市场份额。
3.饭店酒楼:娃哈哈通过与各类饭店酒楼合作,将产品供应给餐饮行业。
这种分销方式可以通过与消费者的直接接触,增加产品的销售机会,并且能够通过饭店酒楼的品牌形象提升产品的知名度。
4.代理商:娃哈哈与各地的代理商签订合作协议,将产品批发给代理商进行销售。
代理商作为娃哈哈产品的地区销售代表,负责拓展市场和推广产品。
这种分销方式能够将产品快速扩散到各个地区,并且能够与各地的消费者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二、电商分销渠道:2.第三方电商平台:娃哈哈与各大电商平台合作,将产品上架销售。
通过与电商平台的合作,娃哈哈能够借助电商平台的流量和品牌声誉,实现更大规模的销售。
同时,电商平台的数据分析能力也为娃哈哈提供了更加精准的市场定位和产品推广。
三、海外分销渠道:娃哈哈通过与各国的经销商合作,将产品引入海外市场。
通过选择适宜的海外市场和合作伙伴,娃哈哈能够迅速扩大海外销售规模,进一步提升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以上是娃哈哈的分销渠道案例分析。
娃哈哈通过传统线下分销渠道、电商分销渠道和海外分销渠道的组合运用,实现了产品的广泛分销和销售网络的建立,进一步巩固了娃哈哈在食品饮料市场的地位。
通过与各类合作伙伴的合作,娃哈哈得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品牌知名度。
娃哈哈营销渠道分析一、策划背景随着中国经济的稳步健康发展,人们总体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不断深化落实,9亿多农民收入水平的不断增长必然为快速消费品企业带来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和上升空间,但同时他们之间的竞争也是更加激烈。
渠道作为科特勒经典营销理论4Ps中的一个要素,比产品、价格、促销要素更能带来长期的竞争优势。
但是对于企业来说,营销渠道的建设既是机遇更是挑战,因为如果企业营销渠道选择正确并管理好的话,它就能成为企业的一个有力的竞争武器,反之则会导致企业渠道不畅、管理混乱、市场响应迟缓、成本提高等各种问题,严重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
本文以娃哈哈集团的营销渠道为研究对象,从营销渠道的长度选择、宽度选择和广度选择三个方面定性分析娃哈哈集团营销渠道的选择,说明其独创的“联销体”营销网络所取得的巨大成功,并借鉴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著名企业的营销经验,分析与思考娃哈哈目前的营销渠道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几点建议。
二、公司简介成立于1987年的娃哈哈前身是杭州市上城区的一家校办企业,它的创业者宗庆后靠着14元借款,从卖4分钱一支的棒冰开始,到1991年,创业只有3年的娃哈哈产值已突破亿元大关。
同年,娃哈哈兼并全国罐头生产骨干企业之一的杭州罐头食品厂,组建成立杭州娃哈哈集团公司。
1996年,娃哈哈与法国达能公司合资。
到2000年,公司产饮料224万吨,实现销售收入54亿元,利税12.7亿元,利润9亿元,饮料产量约占全国饮料总量的15%,全国“饮料十强”产量的37%,主导产品娃哈哈果奶、AD钙奶、纯净水、营养八宝粥稳居全国销量第一。
其中乳酸奶饮料、瓶装饮用水的产销量已跻身世界大厂行列[6]。
娃哈哈目前为中国最大的食品饮料生产企业,全球第四大饮料生产企业,仅次于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吉百利这3家跨国公司。
在中国29个省市建有100余家合资控股、参股公司,在全国除台湾外的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建立了销售分支机构,拥有员工近3万名,总资产达26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