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原理习题解答1
- 格式:doc
- 大小:707.50 KB
- 文档页数:27
雷达原理考试题及答案高中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雷达的基本工作原理是什么?A. 通过声波反射B. 通过无线电波反射C. 通过光波反射D. 通过红外线反射答案:B2. 雷达发射的无线电波属于以下哪种类型?A. 长波B. 短波C. 微波D. 无线电波答案:C3. 雷达天线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接收信号B. 发射信号C. 放大信号D. 转换信号答案:B4. 雷达的分辨率与什么有关?A. 发射功率B. 波长C. 天线尺寸D. 以上都是答案:C5. 雷达的探测距离主要取决于什么?A. 目标的大小B. 发射功率C. 接收器的灵敏度D. 以上都是答案:D6. 雷达的多普勒效应可以用来测量什么?A. 目标的距离B. 目标的速度C. 目标的高度D. 目标的方向答案:B7. 雷达的频率调制是什么?A. 改变发射频率B. 改变接收频率C. 改变信号的幅度D. 改变信号的相位答案:A8. 雷达的脉冲重复频率(PRF)是什么?A. 发射脉冲的频率B. 接收脉冲的频率C. 发射和接收脉冲的间隔时间D. 发射和接收脉冲的总和答案:A9. 雷达的杂波抑制技术主要用于减少什么?A. 信号干扰B. 电子干扰C. 环境干扰D. 人为干扰答案:C10. 雷达的隐身技术主要通过什么实现?A. 减少反射面积B. 增加发射功率C. 使用特殊材料D. 以上都是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雷达的基本原理是利用_________原理来探测目标。
答案:回波12. 雷达的天线通常采用_________形状,以提高方向性。
答案:抛物面13. 雷达的波束宽度是指_________的宽度。
答案:天线辐射波束14. 雷达的脉冲宽度越短,其分辨率越_________。
答案:高15. 雷达的多普勒频移可以用来测量目标的_________。
答案:相对速度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雷达的基本组成部件。
答案:雷达的基本组成部件包括发射机、天线、接收机、显示器和信号处理系统。
雷达知识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题)1. 雷达的基本原理是什么?A. 声波反射B. 无线电波反射C. 光波反射D. 热能反射答案:B2. 雷达系统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A. 发射机、接收机、显示器B. 发射机、天线、显示器C. 发射机、天线、接收机D. 发射机、天线、接收机、显示器答案:D3. 雷达波的频率范围是多少?A. 30MHz-300MHzB. 300MHz-3GHzC. 3GHz-30GHzD. 30GHz-300GHz答案:C4. 雷达的探测距离与什么因素有关?A. 功率B. 频率C. 波长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5. 相控阵雷达的主要优点是什么?A. 重量轻B. 体积小C. 扫描速度快D. 价格低廉答案:C6. 雷达的分辨率主要取决于什么?A. 信号强度B. 信号带宽C. 信号频率D. 信号波长答案:B7. 雷达的抗干扰能力主要与什么有关?A. 发射功率B. 信号频率C. 信号带宽D. 信号调制方式答案:D8. 雷达波在大气中的传播损耗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A. 温度B. 湿度C. 大气压力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9. 雷达测速的原理是什么?A. 多普勒效应B. 相位差C. 时间差D. 频率差答案:A10. 雷达的探测范围与天线的什么特性有关?A. 增益B. 波束宽度C. 极化方式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B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5题)1. 雷达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哪些?A. 军事B. 航空C. 航海D. 气象答案:ABCD2. 雷达信号处理中常用的技术有哪些?A. 滤波B. 压缩C. 匹配滤波D. 频谱分析答案:ABCD3. 雷达系统的干扰源可能包括哪些?A. 自然干扰B. 人为干扰C. 电子干扰D. 机械干扰答案:ABC4. 雷达波的极化方式有哪些?A. 线性极化B. 圆极化C. 椭圆极化D. 随机极化答案:ABC5. 雷达信号的调制方式包括哪些?A. 调幅B. 调频C. 调相D. 脉冲调制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题)1. 雷达波不能穿透云层。
雷达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雷达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发射和接收电磁波来探测目标的,这种电磁波被称为:A. 无线电波B. 红外线C. 紫外线D. 微波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雷达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A. 发射机B. 天线C. 显示器D. 接收机答案:C3. 雷达的分辨率是指雷达能够区分的最小目标距离或角度,下列哪项不是影响雷达分辨率的因素?A. 工作频率B. 脉冲宽度C. 雷达功率D. 天线增益答案:C4. 多普勒效应在雷达技术中主要用于:A. 目标检测B. 速度测量C. 距离测量D. 方向测量答案:B5. 下列关于雷达天线的说法,错误的是:A. 天线负责发射和接收电磁波B. 天线的形状和尺寸会影响雷达的性能C. 天线增益越高,雷达探测距离越远D. 雷达天线不能同时发射和接收信号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雷达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A. 目标检测B. 目标跟踪C. 目标识别D. 目标摧毁答案:ABC2.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雷达的探测范围?A. 工作频率B. 脉冲宽度C. 雷达高度D. 目标大小答案:ACD3. 雷达信号处理的目的是:A. 提高信号的信噪比B. 检测目标的存在C. 测量目标的位置D. 消除干扰答案:ABCD4. 雷达的分类可以根据:A. 工作频率B. 探测目标的类型C. 雷达的用途D. 雷达的工作原理答案:AC5. 下列哪些技术可以提高雷达的抗干扰能力?A. 频率捷变B. 脉冲压缩C. 多普勒滤波D. 相控阵技术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雷达的探测距离与目标的大小无关。
(错误)2. 雷达的天线增益越高,其探测范围越广。
(正确)3. 雷达的分辨率仅与脉冲宽度有关。
(错误)4. 多普勒效应可以用来测量静止目标的速度。
(错误)5. 雷达天线的波束宽度越窄,其分辨率越高。
(正确)6. 雷达系统不能同时进行目标检测和目标跟踪。
雷达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雷达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发射机B. 天线C. 接收机D. 显示器答案:D2. 雷达的工作原理是基于以下哪种物理现象?A. 电磁波的反射B. 电磁波的折射C. 电磁波的衍射D. 电磁波的干涉答案:A3. 下列哪种波不能用于雷达?A. 微波B. 无线电波C. 声波D. 光波答案:C4. 雷达的探测距离主要取决于以下哪个因素?A. 目标的大小B. 雷达发射的功率C. 天气条件D. 以上都是答案:D5. 雷达天线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发射电磁波B. 接收电磁波C. 转换电能为电磁能D. 以上都是答案:D6. 雷达的分辨率主要取决于以下哪个参数?A. 波长B. 带宽C. 脉冲宽度D. 以上都是答案:D7. 雷达的多普勒效应可以用于测量目标的什么?A. 速度B. 方向C. 距离D. 以上都不是答案:A8. 雷达的脉冲压缩技术可以提高哪种性能?A. 分辨率B. 探测距离C. 抗干扰能力D. 以上都是答案:A9. 雷达的隐身技术主要是通过以下哪种方式实现的?A. 吸收电磁波B. 反射电磁波C. 散射电磁波D. 以上都是答案:A10. 雷达的干扰技术中,哪种方式是通过发射虚假信号来欺骗雷达?A. 噪声干扰B. 欺骗干扰C. 脉冲干扰D. 以上都不是答案:B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雷达的基本工作模式包括以下哪些?A. 搜索模式B. 跟踪模式C. 引导模式D. 干扰模式答案:ABC2. 雷达的天线类型主要有以下哪些?A. 抛物面天线B. 阵列天线C. 相控阵天线D. 螺旋天线答案:ABC3. 雷达的信号处理技术包括以下哪些?A. 脉冲压缩B. 频率捷变C. 多普勒滤波D. 目标识别答案:ABCD4. 雷达的抗干扰措施包括以下哪些?A. 频率捷变B. 功率控制C. 信号编码D. 空间滤波答案:ABCD5. 雷达的目标识别技术包括以下哪些?A. 形状识别B. 速度识别C. 频率识别D. 模式识别答案:AB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雷达的发射功率越大,其探测距离就越远。
雷达原理习题解答1雷达原理习题解答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对抗技术系《雷达原理教研组》2005.9第一章1-1. 解:目标距离:685100010310 1.510()15022cR m km τ-⨯⨯⨯===⨯= 波长m 1.010310398=⨯⨯=λ,多卜勒频率KHz MHz f d 10300001.3000=-= 径向速度s m f V d r /5001021.024=⨯==λ,线速度s m V /100060cos 500=︒= 1-2. 解:a )Km Km R 6.3751.010041max =⎪⎭⎫⎝⎛⨯= b )dB k S kS i i 72.051,511.010min min -===∴⨯=⨯1-3. 解: T r同步器输出调制器输出发射机高放输出接收机高放输出混频输出 中放输出第二章2-1. 解:重复周期:ms T r 110001==,平均功率:W P av 2400100031085=⨯⨯= 工作比: 003.010003==D2-2. 解:对发射信号的频率、相位和谱纯度任一参数有较高要求的情况下选用主振放大式发射机,3参数均无较高要求的情况下选用单级振荡式发射机。
2-3. 解:[]dBc KHz L 501010000010lg 101-=⎪⎭⎫ ⎝⎛⨯=2-4. 答:(1)p44图2.18中V2的作用是:在阴极负高压作用期间,在管腔内产生高功率的电磁振荡,并通过腔内的耦合探针将电磁能输出到腔外;(2)p47图2.23中V D1的作用是当PFN 谐振充电到2倍电源电压后,防止PFN 向电源的放电,而保持在2倍电源电压状态;V D2的作用是在PFN 放电期间改善其与负载的匹配,并抑制不匹配时产生的振荡;(3)在p45图2.21中若去掉V 2,则在C 0上可进行正常充电过程,但没有放电开关V 2后,只能通过R 放电,放电时间过长,且波形很差,微波管可能因连续工作时间过长而损坏,不能正常工作。
西南科技⼤学雷达原理试卷及答案(1)卷⼀⼀、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以典型单基地脉冲雷达为例,雷达主要由天线、发射机、接收机、信号处理机和终端设备等组成。
2、在满⾜直视距离条件下,如果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其中天线有效⾯积不变),将雷达发射信号的频率从1 GHz提⾼到4GHz,则雷达作⽤距离是原来的2倍。
3、雷达发射机按产⽣的射频信号的⽅式,分为单级振荡式发射机和主振放⼤式发射机两类。
4、某雷达脉冲宽度为1µs,脉冲重复周期为1ms,发射功率为100KW,平均功率为100 W.5、脉冲多普勒雷达的脉冲重复频率为=1000Hz,对动⽬标进⾏检测。
其多普勒频率为,能够出现盲速的多普勒频率等于1000Hz 。
6、雷达测⾓的⽅法分为两⼤类,即振幅法和相位法。
7、双基雷达是发射机和接收机分置在不同位置的雷达。
8、已知雷达波长为λ,⽬标的径向速度为v,那么回波信号的多普勒频移= 。
⼆、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1、以下哪个部件最不可能属于雷达接收机(C)A、低噪声⾼频放⼤器B、混频器C、脉冲调制器D、信号处理机2、雷达测距原理是利⽤电波的以下特性(D)A、在空间介质中匀速传播B、在空间介质中直线传播C、碰到⽬标具有良好的反射性D、以上都是3、雷达之所以能够发射机和接收机共⽤⼀个雷达天线,是因为(C)A、雷达天线是定向天线B、雷达天线是波导天线C、⾸发转换开关的作⽤D、雷达天线⽤波导传输能量4、雷达射频脉冲与固定⽬标回波相⽐(D)A、⼆者功率相同,频率相同B、⼆者功率不同,频率不同A、⼆者功率相同,频率不同B、⼆者功率不同,频率相同5、雷达定时器产⽣的脉冲是发射机产⽣的脉冲是(A)A、触发脉冲,射频脉冲B、发射脉冲,视频脉冲C、触发脉冲,视频脉冲D、发射脉冲,触发脉冲6、雷达发射脉冲的持续时间取决于(C)A、延时线的调整B、3分钟延时电路的调整C、调制脉冲的宽度D、⽅波宽度的调整7、雷达天线的⽅向性系数是⽤来衡量天线的能量聚束能⼒的,其值应当(A)A、⼤于1B、⼩于1C、等于1D、都可以8、雷达接收机中混频器输出的信号是(C)A、本振信号B、视频回波信号C、中频信号D、射频回波信号9雷达接收机输出的信号是(D)A、射频回波信号B、本振信号C、中频信号D、视频回波信号10、雷达接收机中的反海浪⼲扰电路是⽤来( A )A、调节接收机的近程增益B、调节回波脉冲强度C、改变海浪回波的变化D、改变发射脉冲强度11、为了增⼤接收机的动态范围,中频放⼤器应该使⽤(B)A、线性放⼤器B、对数放⼤器C、A或BD、A和B都不⾏12、雷达波在传播中如发⽣超折射,则雷达波束,作⽤距离(C)。
雷达原理习题答案雷达原理习题答案雷达是一种利用电磁波进行探测和测量的技术,广泛应用于军事、航空、海洋和气象等领域。
它通过发射一束电磁波,并接收反射回来的信号来确定目标的位置、速度和特征。
下面将针对雷达原理的一些常见习题进行解答,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雷达技术。
1. 什么是雷达的工作原理?雷达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磁波的传播特性进行目标探测和测量。
雷达系统由发射机、接收机、天线和信号处理等组成。
发射机产生一束电磁波并通过天线发射出去,当电磁波遇到目标时,一部分会被目标吸收,一部分会被目标反射回来。
接收机通过天线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并进行信号处理,通过测量信号的时间延迟、频率变化和相位差等参数,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速度和特征。
2. 雷达的探测距离与频率有何关系?雷达的探测距离与频率有直接关系。
根据雷达方程,探测距离与雷达发射功率、目标雷达截面积、雷达天线增益和频率的四次方成正比。
也就是说,频率越高,雷达的探测距离越短。
这是因为高频电磁波在大气中传播时会受到更大的衰减,使得信号强度减小,从而限制了雷达的探测距离。
3. 什么是雷达的分辨率?雷达的分辨率是指雷达系统能够分辨出两个目标之间的最小距离。
它取决于雷达的脉冲宽度和脉冲重复频率。
脉冲宽度越小,雷达的分辨率越高,能够分辨出更接近的目标。
脉冲重复频率越大,雷达的分辨率也越高,能够分辨出更密集的目标。
因此,提高雷达的分辨率可以提高目标探测的精度和准确性。
4. 雷达的工作原理与声纳有何异同?雷达和声纳都是利用波的传播进行目标探测和测量的技术,但它们的工作原理有所不同。
雷达是利用电磁波进行探测,而声纳是利用声波进行探测。
雷达的传播速度快,可以在大气、太空和水下等不同介质中工作,适用于航空、航海和太空探测等领域。
而声纳的传播速度相对较慢,主要用于水下目标的探测和通信,适用于海洋和水下探测等领域。
5. 雷达的多普勒效应是什么?雷达的多普勒效应是指当目标相对于雷达运动时,接收到的信号频率会发生变化。
雷达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雷达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发射和接收什么波来检测物体的?A. 声波B. 光波C. 电磁波D. 热波答案:C2. 雷达的探测距离主要取决于以下哪个因素?A. 雷达的发射功率B. 雷达接收器的灵敏度C. 目标物体的大小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3. 下列哪项不是雷达的主要组成部分?A. 发射机B. 天线C. 显示器D. 导航系统答案:D4. 雷达波束的宽度通常用来描述什么?A. 雷达的分辨率B. 雷达的探测范围C. 雷达的发射功率D. 雷达的接收频率答案:A5. 多普勒效应在雷达技术中主要用于检测目标的什么?A. 速度B. 方向C. 距离D. 大小答案:A6. 雷达的分辨率是指雷达能够区分两个相邻目标的最小距离,通常与什么有关?A. 雷达的波长B. 雷达的发射功率C. 雷达的天线尺寸D. 目标物体的材料答案:C7. 雷达的频率越高,其分辨率越?A. 低B. 高C. 不变D. 无法确定答案:B8. 雷达的波长越长,其穿透能力越?A. 强B. 弱C. 不变D. 无法确定答案:A9. 雷达在军事领域主要用于什么?A. 导航B. 通信C. 侦察D. 所有以上答案:D10. 下列哪项不是雷达的干扰源?A. 电子干扰B. 地形反射C. 太阳辐射D. 目标物体的反射答案:D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雷达在民用领域主要用于以下哪些方面?A. 气象监测B. 交通管理C. 航空导航D. 军事侦察答案:ABC2. 雷达的类型可以根据以下哪些标准进行分类?A. 工作频率B. 探测距离C. 用途D. 工作方式答案:ACD3.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雷达的探测效果?A. 天气条件B. 目标物体的形状C. 目标物体的材料D. 雷达的发射功率答案:ABCD4. 雷达信号处理中常用的技术包括哪些?A. 滤波B. 压缩C. 调制D. 解调答案:ABD5. 雷达的天线设计通常需要考虑哪些因素?A. 波束宽度B. 波束形状C. 增益D. 极化方式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雷达的分辨率与天线尺寸成正比。
第一章1、雷达的基本概念:雷达概念(Radar),雷达的任务是什么,从雷达回波中可以提取目标的哪些有用信息,通过什么方式获取这些信息答:雷达是一种通过发射电磁波和接收回波,对目标进行探测和测定目标信息的设备。
任务:早期任务为测距和探测,现代任务为获取距离、角度、速度、形状、表面信息特性等。
回波的有用信息:距离、空间角度、目标位置变化、目标尺寸形状、目标形状对称性、表面粗糙度及介电特性。
获取方式:由雷达发射机发射电磁波,再通过接收机接收回波,提取有用信息。
2、目标距离的测量:测量原理、距离测量分辨率、最大不模糊距离 答:原理:R=Ctr/2距离分辨力:指同一方向上两个目标间最小可区别的距离 Rmax=…3、目标角度的测量:方位分辨率取决于哪些因素答:雷达性能和调整情况的好坏、目标的性质、传播条件、数据录取的性能 4、雷达的基本组成:哪几个主要部分,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 答:天线:辐射能量和接收回波发射机:产生辐射所需强度的脉冲功率 接收机:把微弱的回波信号放大回收信号处理机:消除不需要的信号及干扰,而通过加强由目标产生的回波信号 终端设备:显示雷达接收机输出的原始视频,以及处理过的信息 习题:1-1. 已知脉冲雷达中心频率f0=3000MHz ,回波信号相对发射信号的延迟时间为1000μs ,回波信号的频率为3000.01 MHz ,目标运动方向与目标所在方向的夹角60°,求目标距离、径向速度与线速度。
685100010310 1.510()15022cR m kmτ-⨯⨯⨯===⨯=m 1.010310398=⨯⨯=λKHzMHz f d 10300001.3000=-=s m f V d r /5001021.024=⨯==λsm V /100060cos 500=︒=波长:目标距离:1-2.已知某雷达对σ=5m2 的大型歼击机最大探测距离为100Km,1-3.a)如果该机采用隐身技术,使σ减小到0.1m2,此时的最大探测距离为多少?1-4.b)在a)条件下,如果雷达仍然要保持100Km 最大探测距离,并将发射功率提高到10 倍,则接收机灵敏度还将提高到多少?1-5.KmKmR6.3751.010041max=⎪⎭⎫⎝⎛⨯=dBkSkSii72.051,511.010minmin-===∴⨯=⨯b)a)第二章:1、雷达发射机的任务答:产生大功率特定调制的射频信号2、雷达发射机的主要质量指标答:工作频率和瞬时带宽、输出功率、信号形式和脉冲波形、信号的稳定度和频谱纯度、发射机的效率3、雷达发射机的分类单级震荡式、主振放大式4、单级震荡式和主振放大式发射机产生信号的原理,以及各自的优缺点答:单级震荡式原理:大功率电磁震荡产生与调制同时完成,以大功率射频振荡器做末级优点:结构简单、经济、轻便、高效缺点:频率稳定性差,难以形成复杂波形,相继射频脉冲不相参主振放大式原理:先产生小功率震荡,再分多级进行调制放大,大功率射频功率放大器做末级优点:频率稳定度高,产生相参信号,适用于频率捷变雷达,可形成复杂调制波形缺点:结构复杂,价格昂贵、笨重是非题:1、雷达发射机产生的射频脉冲功率大,频率非常高。
第一章1、雷达的基本概念:雷达概念(Radar),雷达的任务是什么,从雷达回波中可以提取目标的哪些有用信息,通过什么方式获取这些信息答:雷达是一种通过发射电磁波和接收回波,对目标进行探测和测定目标信息的设备。
任务:早期任务为测距和探测,现代任务为获取距离、角度、速度、形状、表面信息特性等。
回波的有用信息:距离、空间角度、目标位置变化、目标尺寸形状、目标形状对称性、表面粗糙度及介电特性。
获取方式:由雷达发射机发射电磁波,再通过接收机接收回波,提取有用信息。
2、目标距离的测量:测量原理、距离测量分辨率、最大不模糊距离 答:原理:R=Ctr/2距离分辨力:指同一方向上两个目标间最小可区别的距离 Rmax=…3、目标角度的测量:方位分辨率取决于哪些因素答:雷达性能和调整情况的好坏、目标的性质、传播条件、数据录取的性能 4、雷达的基本组成:哪几个主要部分,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 答:天线:辐射能量和接收回波发射机:产生辐射所需强度的脉冲功率 接收机:把微弱的回波信号放大回收信号处理机:消除不需要的信号及干扰,而通过加强由目标产生的回波信号 终端设备:显示雷达接收机输出的原始视频,以及处理过的信息 习题:1-1. 已知脉冲雷达中心频率f0=3000MHz ,回波信号相对发射信号的延迟时间为1000μs ,回波信号的频率为3000.01 MHz ,目标运动方向与目标所在方向的夹角60°,求目标距离、径向速度与线速度。
685100010310 1.510()15022cR m kmτ-⨯⨯⨯===⨯=m 1.010310398=⨯⨯=λKHzMHz f d 10300001.3000=-=s m f V d r /5001021.024=⨯==λsm V /100060cos 500=︒=波长:目标距离:1-2.已知某雷达对σ=5m2 的大型歼击机最大探测距离为100Km,1-3.a)如果该机采用隐身技术,使σ减小到0.1m2,此时的最大探测距离为多少?1-4.b)在a)条件下,如果雷达仍然要保持100Km 最大探测距离,并将发射功率提高到10 倍,则接收机灵敏度还将提高到多少?1-5.KmKmR6.3751.010041max=⎪⎭⎫⎝⎛⨯=dBkSkSii72.051,511.010minmin-===∴⨯=⨯b)a)第二章:1、雷达发射机的任务答:产生大功率特定调制的射频信号2、雷达发射机的主要质量指标答:工作频率和瞬时带宽、输出功率、信号形式和脉冲波形、信号的稳定度和频谱纯度、发射机的效率3、雷达发射机的分类单级震荡式、主振放大式4、单级震荡式和主振放大式发射机产生信号的原理,以及各自的优缺点答:单级震荡式原理:大功率电磁震荡产生与调制同时完成,以大功率射频振荡器做末级优点:结构简单、经济、轻便、高效缺点:频率稳定性差,难以形成复杂波形,相继射频脉冲不相参主振放大式原理:先产生小功率震荡,再分多级进行调制放大,大功率射频功率放大器做末级优点:频率稳定度高,产生相参信号,适用于频率捷变雷达,可形成复杂调制波形缺点:结构复杂,价格昂贵、笨重是非题:1、雷达发射机产生的射频脉冲功率大,频率非常高。
1、当波源和观测者做相对运动时,观测者接受到的频率和波源的频率不同,其(频率变化量)和(相对运动速度大小)有关,这种现象就叫做多普勒效应。
2、判断大冰雹最有效的方法是检查强回波(≥45dBZ)能否发展到(0°C),特别是(-20°C)等温线高度以上。
5、新一代天气雷达近距离目标物的探测能力受限的主要原因是(静锥区)的存在。
6、天气雷达主要雷达参数有(雷达波长)、(脉冲重复频率PRF)、脉冲持续时间(τ)和脉冲宽度(h)、(峰值功率)、(波束宽度)。
9、电磁波在降水粒子上的散射,是(天气雷达探测降水)的基础。
11、超级单体最本质的特征是具有一个(深厚持久的中气旋)。
12、在层状云或混合云降水反射率因子回波中,出现了(反射率因子较高的环形)区域,称之为零度层亮带。
13、可能导致谱宽增加的非气象条件有(天线转速)(距离)(雷达的信噪比)15、产生强降水的中尺度对流回波的多普勒速度特征是(强的风切变)、(强的辐合和形变)、(深厚的积云对流)、(旋转环流)21、在径向速度图中,气流中的小尺度气旋(或反气旋)表现为一个(最大和最小的径向速度对),但两个极值中心的连线和雷达的射线(相垂直)。
23、边界层辐合线在新一代天气雷达反射率因子图上呈现为(窄带回波),强度从几个dBZ到十几个dBZ。
24、在比较大的环境垂直风切变条件下,产生地面直线型大风的系统有多单体风暴、飑线和超级单体风暴,它们的一个共同预警指标是(中层气流辐合)。
28、单位体积中云雨粒子后向散射截面的总和,称为气象目标的(反射率)。
29、对于相同的脉冲重复频率,C波段雷达的测速范围大约是S波段雷达测速范围的(1/2)。
31、新一代天气雷达回波顶高产品中的回波顶高度(小于云顶高度)。
33、垂直风廓线产品VWP对分析(高低空急流、垂直风切变、热力平流类型)是有用的。
34、中气旋是风暴尺度环流,它能由(切变尺度、持续时间尺度、垂直方向伸展厚度)来衡量。
1、当波源和观测者做相对运动时,观测者接受到的频率和波源的频率不同,其(频率变化量)和(相对运动速度大小)有关,这种现象就叫做多普勒效应。
2、判断大冰雹最有效的方法是检查强回波(≥45dBZ)能否发展到(0°C),特别是(-20°C)等温线高度以上。
5、新一代天气雷达近距离目标物的探测能力受限的主要原因是(静锥区)的存在。
6、天气雷达主要雷达参数有(雷达波长)、(脉冲重复频率PRF)、脉冲持续时间(τ)和脉冲宽度(h)、(峰值功率)、(波束宽度)。
9、电磁波在降水粒子上的散射,是(天气雷达探测降水)的基础。
11、超级单体最本质的特征是具有一个(深厚持久的中气旋)。
12、在层状云或混合云降水反射率因子回波中,出现了(反射率因子较高的环形)区域,称之为零度层亮带。
13、可能导致谱宽增加的非气象条件有(天线转速)(距离)(雷达的信噪比)15、产生强降水的中尺度对流回波的多普勒速度特征是(强的风切变)、(强的辐合和形变)、(深厚的积云对流)、(旋转环流)21、在径向速度图中,气流中的小尺度气旋(或反气旋)表现为一个(最大和最小的径向速度对),但两个极值中心的连线和雷达的射线(相垂直)。
23、边界层辐合线在新一代天气雷达反射率因子图上呈现为(窄带回波),强度从几个dBZ到十几个dBZ。
24、在比较大的环境垂直风切变条件下,产生地面直线型大风的系统有多单体风暴、飑线和超级单体风暴,它们的一个共同预警指标是(中层气流辐合)。
28、单位体积中云雨粒子后向散射截面的总和,称为气象目标的(反射率)。
29、对于相同的脉冲重复频率,C波段雷达的测速范围大约是S波段雷达测速范围的(1/2)。
31、新一代天气雷达回波顶高产品中的回波顶高度(小于云顶高度)。
33、垂直风廓线产品VWP对分析(高低空急流、垂直风切变、热力平流类型)是有用的。
34、中气旋是风暴尺度环流,它能由(切变尺度、持续时间尺度、垂直方向伸展厚度)来衡量。
航空雷达原理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雷达的基本功能是什么?A. 导航B. 通信C. 探测与跟踪D. 以上都是答案:C2. 雷达的工作原理基于什么物理现象?A. 电磁波的反射B. 声波的传播C. 光的折射D. 热的传导答案:A3. 下列哪项不是雷达的主要组成部分?A. 发射机B. 天线C. 接收机D. 显示器答案:D4. 脉冲雷达的工作原理是什么?A. 连续发射电磁波B. 间歇性发射电磁波C. 同时发射和接收电磁波D. 只接收不发射电磁波答案:B5. 雷达的频率带宽与什么有关?A. 雷达的分辨率B. 雷达的探测距离C. 雷达的功率D. 雷达的天线尺寸答案:A二、填空题6. 雷达的________是用来发射和接收电磁波的装置。
答案:天线7. 雷达的________是雷达系统的核心,负责产生雷达信号。
答案:发射机8. 雷达的________是雷达系统的关键部件,用于接收反射回来的电磁波。
答案:接收机9. 雷达的________是用于显示雷达信号的设备。
答案:显示器10. 雷达的________是雷达能够探测到目标的最大距离。
答案:作用距离三、简答题11. 简述雷达的基本工作流程。
答案:雷达的基本工作流程包括发射机发射电磁波信号,天线将信号发射出去,目标物体反射电磁波,接收机接收反射信号,最后通过显示器显示目标信息。
12. 解释多普勒效应在雷达中的应用。
答案:多普勒效应是指波的频率随着波源和观察者相对运动状态的改变而改变。
在雷达中,多普勒效应用于测量目标物体的速度,当目标物体向雷达移动时,反射回来的电磁波频率会增高;当目标物体远离雷达时,反射回来的电磁波频率会降低。
四、计算题13. 如果雷达发射的电磁波频率为3GHz,求其波长。
答案:电磁波的波长可以通过公式 \( \lambda = \frac{c}{f} \) 计算,其中 \( c \) 是光速(大约 \( 3 \times 10^8 \) m/s),\( f \) 是频率。
雷达原理试题及题库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雷达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电磁波的()。
A. 反射B. 折射C. 散射D. 衍射答案:A2. 雷达波束的宽度通常用()来表示。
A. 角度B. 距离C. 速度D. 时间答案:A3. 下列哪个参数不是雷达系统的主要参数?()A. 工作频率B. 脉冲宽度C. 脉冲重复频率D. 雷达重量答案:D4. 雷达的分辨率取决于()。
A. 工作频率B. 脉冲宽度C. 脉冲重复频率D. 雷达天线的尺寸答案:B5. 多普勒效应在雷达中主要用于测量目标的()。
A. 距离B. 方位C. 速度D. 高度答案:C6. 雷达的探测距离主要受()的限制。
A. 发射功率B. 接收机灵敏度C. 噪声水平D. 天线增益答案:C7. 雷达的天线增益与天线的()成正比。
A. 尺寸B. 重量C. 材料D. 形状答案:A8. 雷达的脉冲压缩技术主要用于()。
A. 提高分辨率B. 提高探测距离C. 提高目标识别能力D. 减少脉冲宽度答案:A9. 雷达的旁瓣是指天线辐射图谱中的()。
A. 主瓣B. 副瓣C. 零点D. 盲区答案:B10. 雷达的盲区是指雷达无法探测到目标的()。
A. 距离范围B. 方位角范围C. 仰角范围D. 速度范围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雷达的探测距离可以通过提高________来增加。
答案:发射功率2. 雷达的测距精度与________成正比。
答案:脉冲宽度3. 雷达的测角精度与________成反比。
答案:天线尺寸4. 雷达的多普勒频移与目标的________有关。
答案:相对速度5. 雷达的旁瓣抑制是为了减少________对主瓣的影响。
答案:副瓣6. 雷达的脉冲压缩技术可以提高________。
答案:距离分辨率7. 雷达的天线增益与________有关。
答案:天线设计8. 雷达的探测范围可以通过调整________来改变。
答案:天线波束宽度9. 雷达的盲区可以通过________来减小。
雷达专业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雷达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利用电磁波的什么特性?A. 反射B. 折射C. 散射D. 吸收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雷达的主要组成部分?A. 天线B. 发射机C. 接收机D. 显示器答案:D3. 雷达测距的基本原理是什么?A. 多普勒效应B. 回波时间差C. 波束扫描D. 频率调制答案:B4. 雷达的频率越高,其分辨率越:A. 低B. 高C. 无影响D. 不确定答案:B5. 雷达的天线波束宽度与什么有关?A. 波长B. 天线长度C. 频率D. 功率答案:B二、填空题1. 雷达的_________是用来接收反射回来的电磁波。
答案:接收机2. 雷达的_________是雷达系统的核心,负责产生和发射电磁波。
答案:发射机3. 雷达的_________是雷达天线发射和接收电磁波的方向。
答案:波束4. 雷达的_________是指雷达能够探测到的最小目标大小。
答案:分辨率5. 雷达的_________是指雷达能够探测到目标的最大距离。
答案:作用距离三、简答题1. 请简述雷达的基本工作流程。
答案:雷达的基本工作流程包括:发射机产生电磁波,通过天线发射出去;电磁波遇到目标后产生反射;接收机接收反射回来的电磁波;信号处理系统分析反射信号,确定目标的位置、速度等信息;最后在显示器上显示目标信息。
2. 雷达的多普勒效应在实际应用中有什么作用?答案:雷达的多普勒效应在实际应用中主要用于测量目标的速度。
当目标相对于雷达移动时,反射回来的电磁波频率会发生变化,通过测量这种频率变化,可以计算出目标的速度。
四、计算题1. 如果雷达发射的电磁波频率为10GHz,波长为3cm,求雷达天线的波束宽度。
答案:波束宽度与波长和天线长度有关,通常波束宽度可以通过公式θ = λ / (D/2) 计算,其中λ是波长,D是天线长度。
由于题目中没有给出天线长度,无法直接计算波束宽度。
五、论述题1. 论述雷达在军事和民用领域中的应用。
雷达原理习题解答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对抗技术系《雷达原理教研组》2005.9第一章1-1. 解:目标距离:685100010310 1.510()15022cR m km τ-⨯⨯⨯===⨯= 波长m 1.010310398=⨯⨯=λ,多卜勒频率KHz MHz f d 10300001.3000=-= 径向速度s m f V d r /5001021.024=⨯==λ,线速度s m V /100060cos 500=︒= 1-2. 解: a )Km Km R 6.3751.010041max =⎪⎭⎫⎝⎛⨯= b )dB k S kS i i 72.051,511.010min min -===∴⨯=⨯1-3. 解: T r 同步器输出调制器输出 发射机高放输出接收机高放输出 t r 混频输出 中放输出第二章2-1. 解:重复周期:ms T r 110001==,平均功率:W P av 2400100031085=⨯⨯= 工作比: 003.010003==D 2-2. 解:对发射信号的频率、相位和谱纯度任一参数有较高要求的情况下选用主振放大式发射机,3参数均无较高要求的情况下选用单级振荡式发射机。
2-3. 解:[]dBc KHz L 501010000010lg 101-=⎪⎭⎫ ⎝⎛⨯=2-4. 答:(1)p44图2.18中V2的作用是:在阴极负高压作用期间,在管腔产生高功率的电磁振荡,并通过腔的耦合探针将电磁能输出到腔外; (2)p47图2.23中V D1的作用是当PFN 谐振充电到2倍电源电压后,防止PFN 向电源的放电,而保持在2倍电源电压状态;V D2的作用是在PFN 放电期间改善其与负载的匹配,并抑制不匹配时产生的振荡;(3)在p45图2.21中若去掉V 2,则在C 0上可进行正常充电过程,但没有放电开关V 2后,只能通过R 放电,放电时间过长,且波形很差,微波管可能因连续工作时间过长而损坏,不能正常工作。
2-5. 解:充电等效电路 R 放电等效电路 E C C R H 2-6. 解: 010VPFN 特性阻抗:H c R C L Z =Ω=⨯==--500101025106,为匹配放电 脉冲宽度:s LC n μππτ942.010********=⨯⨯==-- 2.7. 解:谐振充电要求:()H L L ch ch44.8103105,105103192449=⨯⎪⎪⎭⎫ ⎝⎛⨯=⨯=⨯-----ππ匹配放电要求:等效阻抗Ω==='5.1674/670/2n R R H H, H L Lμ28105.167.5.16710929=⨯=Ω=--充电等效电路L ch 放电等效电路E 3C C L C L C L R H若重频改为1000Hz ,可在L ch 后加二极管,或将L ch 改为33.76H 。
2.8. 解: a ) b ) c )i c上升时间s i C E t c s μ15.08010120000100=⨯==-下降时间()s i C E Et dg d μ15.0801012007010≈⨯=+=-G 1管平均功率W t f i E s r c 4321015.06008060000260=⨯⨯⨯⨯=- G 2管平均功率()W t f i E Es r d g 4321015.06008060035260≈⨯⨯⨯⨯=+-第三章3-1. 解:均按等效噪声温度比较 行波管高放:F=6dB=3.98,T e =(3.981)290K=864.2K 参量放大器:F=1.8dB=1.51,T e =(1.511)290K=147.9K量子放大器:10K ;外噪声T A =300K因此,仅从高放的噪声系数来说:量子放大器噪声性能最好,参量放大器次之,行波管放大器性能最差。
外噪声功率比行波管噪声小,比参放和量放的噪声大。
3-2. 解:329.9101032901038.11.01),/(1.1.0126230=⨯⨯⨯⨯⨯+=∴∆+==∆-F BG kT N F W N ())(5.2415290329.72901K F T e =⨯=-=3-3. 解:无源总损耗729.09.09.09.0=⨯⨯,混频器噪声系数102.02==c F总噪声系数44.42.010729.01410729.0110729.013729.0122=⨯⨯-+⨯-+-+=F 去掉低噪声高放29.342.0729.014729.0110729.01=⨯-+-+=F3-4. 解:临界灵敏度dBm dBm S i 45.1058.1lg 106.114min =++-= 3-5. 解:接收机总噪声系数9478.53.015072.01315072.017.672.012.472.01=⨯⨯-+⨯-+-+=F 外噪声引起的总噪声系数2581.72903809478.50=+=+='T T F F A 接收机带宽MHz B 46.010337.16=⨯=- 接收机灵敏度dBm dBm S i 76.10532581.7lg 1046.0lg 10114min -=+++-= 3-6. 解:外噪声引起的总噪声系数429029030=+=+='T T F F A ,()K T e ︒=⨯-=87029014 接收机带宽MHz B 37.110137.16=⨯=- 临界灵敏度dBm dBm S i 61.1064lg 1037.1lg 10114min -=++-=单值测距围Km f c R r 250600210328=⨯⨯==第四章4-1. 解:X 偏转板 140V 100V 300V67sY 467s辉亮 1ms4-2. 解:扫略线长度A 、B 同长,C 、D 同长,且A 、B 是C 、D 的两倍 量程A 最小,B 、C 相同,且为A 的两倍,D 最大,且为A 的3倍 4-3. 解:X 左偏转板X 右偏转板Y 上偏转板Y 下偏转板4-4. 解:(1)发射脉冲 扫略线圈电流辉亮信号 (2)扫略线圈电流辉亮信号67s4-5. 解:目标距离Km ms V cmV cm Km R 150/100/1010150=⨯⨯=距离量程Km msV cmV cm Km 300/10/1020150=⨯⨯若将量程提高一倍,扫略电压正程时间需提高一倍,斜率降为50V/ms 。
4-6. 解:未改改u x u g4-7.解:按照57自左下而上、再由上而下用顺序点阵法分解,如图所得序列为下表:(1为有辉亮,0为无辉亮)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辉亮0 1 0 1 1 1 1 1 0 0 1 0 0 1 1 0 0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1 0 0 1 1 0 0 1 0 0 1 0 1 1 0 0 0 1按照57自左下而上、再由上而下用程控点阵法分解,如图所得序列为下表:(1为有辉亮,0为无辉亮)序号增量数+X -X +Y -Y 辉亮1 1 0 0 1 0 02 1 1 0 0 1 13 2 1 0 0 0 14 1 1 0 1 0 15 1 0 0 1 0 16 1 0 1 1 0 17 3 0 1 0 0 18 3 0 0 1 0 19 4 1 0 0 0 1书写速度:顺序点阵法每字符固定为35节拍(时钟周期),程控点阵法取决于所写字符,本例中为17节拍(增量数之和),所以较快;存储容量:顺序点阵法固定为35bit,程控点阵法取决于所写字符,本例中为517=85bit,所需容量较大。
第五章5-1.解:根据雷达方程:()()421214224114222241212,,44⎪⎪⎭⎫⎝⎛=∴==R R R R R A G P R A G P e t et σσσσπσπσ 5-2. 解: 根据雷达方程:()()()()σσσπσπσ162,24440404022422===R R R A G P RA G P t et et t5-3. 解:(1)根据RCS 的定义:1222214,4S S R R S S πσπσ=∴= (2)目标等效球体的总散射功率2214R S S P πσ== (3)σ与入射功率无关,所以不变 5-4. 解:(1)在自由空间的最大跟踪距离()Km R 6.631101.0410********113226max =⎪⎪⎭⎫⎝⎛⨯⨯⨯⨯⨯⨯=-ππ (2)信标作用距离()Km R 316228101.04104101021726max 1=⎪⎪⎭⎫⎝⎛⨯⨯⨯⨯⨯=-ππ 雷达作用距离()Km R 316228101.0410410121132max 2=⎪⎪⎭⎫⎝⎛⨯⨯⨯⨯⨯=-ππ 信标跟踪时最大作用距离{}Km R R R 316228,m in max 2max 1max == 5-5. 解: 虚警时间满足1061039.110236001,1-⨯=⨯⨯=∴=fa fa fa P BP T 虚警数96102.710236001⨯=⨯⨯==fafa P n 由于222σT V fa eP -=,所以()737.61039.1ln 2ln 210=⨯-=-=-fa TP V σ5-6. 解:(1)根据全概率公式:()()()()()52.01.04.08.06.0//=⨯+⨯=+=A B P A P A B P A P B P ,()()48.01=-=B P B P(2)根据条件概率()()()()()B A P B P A B P A P B A P //,==,所以()()()()923.052.08.06.0//=⨯==B P A B P A P B A P5-7. 解:由p137图 5.7在%50,106==-d fa P P 时,查得检测因子为11.2dB ,在%90,1012==-d fa P P 时,查得检测因子为16.3dB ;由p148表 5.3,小型歼击机=2m 2,大型远程轰炸机=40m 2,相差dB 01.1320240==,检测信噪比增加:dB 91.72.113.1601.13=+-,对检测距离影响:5767.19775.1491.7==dB 倍 检测距离为:300Km 1.5767=473.01Km 。
5-8.解:(1)天线扫描周期s 41560=,脉冲积累数2043603600=⨯⨯=n 由p137图 5.7查得单脉冲检测%90,1012==-d fa P P 时,信噪比为15.6dB ,由p140图5.10查得%90,1012==-d fa P P ,n=20检测因子为5.3dB,对距离改善()dB 575.243.56.15=-,作用距离为:Km 543103002575.0=⨯(2)天线扫描周期s 2060=,脉冲积累数100203603600=⨯⨯=n 由p140图5.10查得%90,1012==-d fa P P ,n=100检测因子为0.7dB,对距离改善()dB 725.347.06.15=-,作用距离为:Km 707103003725.0=⨯ (3)SWELLING Ⅰ型起伏时,由p151图5.15查得信噪比附加8dB ,相参积累20的改善为13dB ,对作用距离影响33.125.14/)813(==-dB ,作用距离为:Km 40033.1300=⨯5-9. 解:以直视距离()Km 65.17010010001.4=+⨯为宜 5-10. 解:(1)天线口径不变,波长使增益成为e A G 24λπ=,当波长从10cm 变到3.2cm 时,增益提高766.92.3102=⎪⎭⎫⎝⎛倍,Km R 8844766.910041max =⎪⎭⎫⎝⎛⨯⨯= (2)按非起伏目标,P d =0.9,P fa =10-10由p140图5.10查得dB D 6.40=,当P fa =10-6,P d =0.9时,dB D 8.20=,距离增加到:109.145.048.26.4==-dB 倍,Km R 9.110109.1100max =⨯= (3)由于()a H +=2001.480,所以m H a 84.282001.4802=⎪⎭⎫⎝⎛-≥ (4)天线扫描速度提高一倍则脉冲积累数减为10,查p140图5.10得dB D 60=,距离为923.035.0466.4=-=-dB 倍,Km R 3.92923.0100max =⨯= 5-11. 解: 天线增益提高11.113102=⎪⎭⎫ ⎝⎛,最大作用距离0410max 732.11008111.11R R R =⎪⎭⎫ ⎝⎛⨯⨯= 5-12. 解:204.050=⨯,理想中频积累达到相同积累效果时需要20个脉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