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点位置变化冀教版
- 格式:ppt
- 大小:611.00 KB
- 文档页数:11
教案: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点位置变化教案冀教版第一章: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1. 教学目标1.1 让学生理解小数点的位置移动会引起小数的大小变化。
1.2 让学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大小变化的规律。
1.3 培养学生运用小数点位置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教学内容2.1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大小变化的例子。
2.2 小数点位置移动的规律。
3. 教学步骤3.1 引入:通过实例展示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大小变化的现象。
3.2 探究:引导学生发现小数点位置移动的规律。
3.3 应用:让学生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4. 课后作业4.1 让学生运用小数点位置变化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4.2 让学生总结小数点位置变化的特点和规律。
第二章:小数乘法1. 教学目标1.1 让学生掌握小数乘法的运算方法。
1.2 让学生能够正确进行小数乘法运算。
1.3 培养学生运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教学内容2.1 小数乘法的运算方法。
2.2 小数乘法的运算步骤。
3. 教学步骤3.1 引入:通过实例展示小数乘法的问题。
3.2 探究:引导学生掌握小数乘法的运算方法。
3.3 练习:让学生进行小数乘法运算练习。
4. 课后作业4.1 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小数乘法的练习题。
4.2 让学生总结小数乘法的运算方法和步骤。
第三章:小数除法1. 教学目标1.1 让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1.2 让学生能够正确进行小数除法运算。
1.3 培养学生运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教学内容2.1 小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2.2 小数除法的运算步骤。
3. 教学步骤3.1 引入:通过实例展示小数除法的问题。
3.2 探究:引导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3.3 练习:让学生进行小数除法运算练习。
4. 课后作业4.1 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小数除法的练习题。
4.2 让学生总结小数除法的运算方法和步骤。
第四章:小数四则混合运算1. 教学目标1.1 让学生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小数点位置变化冀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能够理解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能熟练运用这一规律进行小数四则运算。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教学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
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认识和简单运算,本节课将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小数点的理解,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小数点位置变化规律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
难点:灵活运用小数点位置变化规律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复习小数的认识和简单运算。
2. 提问:小数点在数值中的作用是什么?二、探究小数点位置变化规律(15分钟)1. 展示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小数点位置变化对数的大小的影响。
3. 教师讲解并板书小数点位置变化规律。
三、巩固练习(10分钟)1.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小数点位置变化规律。
2.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评价。
四、课堂小结(5分钟)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和感受。
板书设计:小数点位置变化规律:1.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数变小10倍;2.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数变大10倍;3. 小数点向左移动n位,数变小10^n倍;4. 小数点向右移动n位,数变大10^n倍。
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相关练习题;2. 结合生活实际,运用小数点位置变化规律解决问题。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分析和归纳,使学生掌握了小数点位置变化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第1课时小数点位置变化(一)教学内容教材第6~7页小数点位置向右移动变化规律教学提示学生已经认识了整数扩大10倍、100倍、1000倍的变化规律。
本课时主要学习一个小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的变化规律。
教学是利用求总价的教学情境,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通过高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或复名数掌握小数点向右移动的变化规律。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经历自主探究小数点位置向右移动的变化规律,以及简单应用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理解并掌握小数点向右移动的变化规律,会运用规律口算小数乘10、100、1000的乘法,会把高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或复名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获得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
教学重点:探索由小数点位置的右移引起的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能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发现“小数点位置的右移引起的小数大小变化”这一规律。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情景图、纽扣、课件学生准备:纽扣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纽扣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物品,谁能给大家说说,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纽扣?学生可能会从纽扣的不同材料来说,比如:金属纽扣、塑料纽扣等等;也可能会从纽扣的不同外形来说,如:两眼的纽扣、四眼的纽扣等等。
师:看来同学们对纽扣的了解还真不少。
老师这里也有一枚纽扣,(出示课前准备的纽扣)猜一猜这枚纽扣大概多少钱呢?学生猜测纽扣的价钱。
如果学生猜到了纽扣的价钱,就直接提出本节课的第一个问题;如果没有,老师就告诉学生这枚纽扣的价钱是5分一枚。
师:如果购买更多的纽扣,你知道应付多少钱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购买纽扣的问题。
(板书:小数点位置变化)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提供情节,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
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探求新知小数点位置变化规律1.探究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课件出示10枚、100枚、1000枚纽扣图。
巩固练习1 小数点位置变化一、填一填。
1、把3.67扩大10倍是( ),扩大100倍是( ),扩大1000倍是()。
2、()扩大10倍是86,4.08扩大( )倍是408。
3、0.91米=( )厘米 0.03平方米=( )平方分米6.24升=( )升( )毫升 =( )毫升2.078千米=( )米 0.65吨=( )千克8.22米=( )米( )厘米4、0.365×( )=36.5 2.058×( )=20.58 5.6×( )=56000.032×( )=3.2 40÷( )=0.04 4083÷( )=40.835.7÷( )=0.57 84.5÷()=0. 8455、把780缩小10倍是(),缩小100倍是(),缩小1000倍是()。
6、把4.018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这个小数就(),得()。
把15.36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这个小数就(),得()。
7、2.5缩小()是0.25。
()缩小1000倍是0.073.8、3.74×10= 7.2×100= 0.005×1000= 0.2×10=10×0.6= 100×0.18= 1000×2.1= 1000×0.7=56.3÷10= 16.5÷100= 90÷1000= 0.85×1000=0.03÷10= 8.4÷100= 28.9÷1000= 40.6×100=三、地球上重1千克的物体,到月球上大约重0.16千克。
地球上重10千克、100千克、1000千克的物体,到月球上大约各重多少千克?四、长颈鹿、大猩猩、企鹅三种动物的体重分别是500千克、225千克、40千克,它们三个的体重分别是多少吨?2. 小数乘整数1.根据21×15=315,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小数点位置变化》说课稿教材分析:小数点位置的变化是在学习了整数惩罚的基础上安排的,在现实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
教材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通过比较算式的结果得出小数点移动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进而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内容: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8---9 小数点位置变化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探索小数点位置向左移动的变化规律及应用规律进行计算的过程。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并掌握小数点向左移动的变化规律,会口算小数除以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会把较小单位的数或复名数改写成用小数表示的单名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归纳小数点向左移动变化规律时,感受知识之间的联系,并培养学生的归纳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会通过观察、比较、总结小数点位置向左移动的变化规律教学难点:会把较小单位的数或复名数改写成用小数表示的单名数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师:举例法:让学生举例子说一说小数点位置向右移动变化规律生:学生能够举例说明小数点向右移动的变化规律。
设计意图:既复习已学的知识,又自然揭示本节课要研究的内容。
二、出示问题,尝试解决师:教师提出教材问题,学生根据已有经验解决。
板书课题:小数点位置向左移动的变化规律师:5米长的彩带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米呢?请同学们自己想一想,并试着解答。
学生独立思考,自主解答问题。
学生说,教师板书 5÷10=0.5(米)师:根据刚才的经验写出下面两个算式。
生:5÷100=0.05 5÷1000=0.005师:引导学生发现规律一个数缩小到原来的101,小数点向移动一位;缩小到原来的1001,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一个数缩小到原来的10001,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
位数不够用0补充。
师:课件出示例2同学之间交流一下自己的做法,85÷100=0.85(米) 85厘米=0.85米引导学生观察算式,说说自己的发现生:由低级单位改写成高级单位,要除以他们的进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小数点位置变化(冀教版2)教学目标1.能够明确记忆小数的概念。
2.能够通过练习掌握小数点位置产生变化的规律。
3.能够熟练地计算带有小数点的加减法。
教学重难点1.理解小数点位置变化的规律。
2.掌握小数点位置变化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1.小数点卡片2.计算器教学过程导入新知1.让学生通过计算器计算出以下两个数:–47.8 + 6.92–47.8 + 6.92 + 0.142.引导学生分析这两个计算过程中的不同之处。
3.引出小数点位置变化的概念。
小数点位置变化的规律1.向学生出示小数点卡片,让他们可以通过移动小数点卡片的位置掌握小数点位置变化的规律。
2.给出以下小数的例子,让学生猜测小数点位置变化前后的数值关系,并用小数点卡片验证他们的答案。
–0.75 → 7.5–0.125 → 1.25–0.0028 → 0.028–0.648 → 6.483.提醒学生注意小数点位置变化对数值大小的影响。
小数点位置变化的计算方法1.给出以下小数的例子,让学生通过移动小数点卡片的方法进行加减法计算,并将计算结果填入相应的方框中。
0.6 + 0.09 = ____0.34 + 0.03 = ____0.25 + 0.05 = ____0.68 - 0.13 = ____4.5 - 1.83 = ____0.91 - 0.15 = ____0.62 + 0.39 - 0.18 = ____5 + 0.19 - 2.3 = ____2.让学生通过检查计算结果中小数点位置的变化,发现小数点位置变化的规律。
3.强调小数点位置变化计算法则:–加法:先将两个小数的小数点对齐,然后进行相加运算。
–减法:先将被减数和减数的小数点对齐,然后进行相减运算。
练习与巩固1.群体练习:学生在黑板上计算以下小数加减法,并正确标出计算过程中小数点的位置。
其中加法计算为:0.08 + 0.9 =0.12 + 0.23 =4.47 + 0.03 =2.5 +3.25 =0.73 + 0.67 =减法计算为:1.42 - 0.28 =2.4 - 1.5 =2.6 - 0.95 =2.34 - 1.8 =4.29 - 1.57 =2.个人练习:将以下运算中的小数点对齐进行计算,然后写出计算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