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现代史第二章复习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19.00 KB
- 文档页数:20
高二历史世界近现代史第二章第一节第二节人教版【同步教育信息】一. 本周教学内容:世界近现代史第二章第一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第二节欧洲封建国家的改革二. 重点、难点:重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与历史意义难点: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情况的准确把握三. 课堂教学本章主要内容与线索:17、18世纪,世界历史继承前一时期的巨大转折和变化,向着更为深广的方向发展。
在欧洲和北美,封建主义的基础受到冲击,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来临。
继尼德兰革命之后,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
欧洲大陆的主要封建国家陆续进行改革,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客观上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在此期间,欧洲国家一步加快了殖民扩张的步伐。
经过激烈斗争,英国最终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
在社会巨变的大潮中,欧洲政治思想领域出现了启蒙运动,为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一套政治构想。
在法国,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摧毁了封建专制统治,为资产阶级掌握政权开辟了道路。
在北美英属殖民地,建立了新兴的美国。
但是,与欧美不同的是,亚洲的封建势力却空前加强,社会经济开始逐渐走向衰落。
第一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一.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1. 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
(经济原因)①新航路开辟以后,英国处于大西洋航运的中心线上,海外活动更加便利。
英国积极开拓海外贸易,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起来。
②在英国,早就有一些贵族地主在自己的土地上围上篱笆,圈地养羊。
随着制呢业的发展,羊毛需求骤增,在利益的驱使下,越来越多的贵族地主圈地养羊,大肆圈占农民的土地,驱赶农民。
这就是英国历史上的“圈地运动”。
由此,英国农村出现了资本主义的牧场和农场,也有了受雇在牧场和农场劳动的农业工人。
注意理解:圈地运动中世纪,在欧洲很多地区都出现过地主圈占土地的现象,尤以英国最为典型。
英国的圈地运动大致经历了三个阶级:15世纪末以后,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英国对外贸易大大发展,羊毛出口的毛织业兴旺发达,羊毛价格不断上涨,养羊业成为获利丰厚的事业。
世界近现代史第一章、第二章单元复习一. 本周教学内容世界近现代史第一章、第二章单元复习二. 课堂教学第一章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本单元叙述资本主义在欧洲兴起,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经济上意大利和西欧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第二,新航路开辟,开拓了市场,殖民扩张和掠夺,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第三,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形成了思想解放潮流,打碎封建专制的精神枷锁;第四,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确立统治地位作了成功的尝试。
上述四个方面反映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以及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原理。
阶段特征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欧洲社会正处在封建社会解体、资本主义兴起阶段:世界由分散逐渐走向整体;东西方世界差距开始拉大;社会主要矛盾是封建教会和封建势力与各种反封建势力的矛盾。
在经济领域,资本主义萌芽先后在城市和农村产生,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价格革命和商业革命,殖民扩张扩大了欧洲原始资本积累,人类从彼此隔绝逐渐走向联合。
在思想领域,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神学的束缚,文艺复兴在意大利兴起并迅速扩展,人们的观念意识发生剧变:在政治领域,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反对教会专制主义的斗争此起彼伏,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
本章概述的是资本主义在欧洲兴起的全景图,是资本主义世界发展的第一个阶段。
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政治:新阶级形成、新的政治理论(马基雅维里主义)产生意识形态: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运动世界面貌;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侵略科技文化:近代自然科学兴起。
学习中注意的问题:1. 资本主义萌芽背景与条件:(1)14、15世纪欧洲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时,应该强调中国的四大发明对西欧资本主义的作用与影响。
(2)社会生产分工的扩大,促使自然经济解体和手工业品、农产品的商品化。
(3)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商业、金融业兴盛。
(4)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从根本上说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其直接原因是国内外市场形成和商品需求量急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