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润滑油的清洁度.ppt
- 格式:ppt
- 大小:1.42 MB
- 文档页数:22
汽轮机润滑油清洁度及注意事项1 新油油应是质量最好和均质的炼矿物油。
它不可含有砂砾、无机酸、碱皂液、沥青、柏油脂和树脂状杂质,或其它会影响或对所接触金属有害的任何杂质。
新油油质标准参表1,推荐的润滑油牌号为32#(优级品)。
表1:物理和化学特性L-TSA汽轮机油根据GB11121-95用途用于电力、工业船舶及其他工业汽轮机组、水汽轮机的润滑和密封牌号按40℃运动粘度中心值分为32、46、68和100四个牌号技术要求清洁度:NAS 7级质量等级优级品一级品粘度等级(按GB3141)32 46 68 100 32 46 68 100运动粘度(40℃)mm2 /s 28.8~35.2 41.4~50.661.2~74.890.0~11028.8~35.241.4~50.661.2~74.890.0~110粘度指数≥90倾点,℃≤-7闪点(开口),℃≥180 195 180 195 密度(20℃),kg/m3报告酸值,mgKOH/g≤——中和值,mgKOH/g 报告机械杂质无水分无破乳化值,(40-37-3)mL54℃,min≤15 30 ——15 30 ——82℃,min ——30 ——30起泡性试验,mL/mL 24℃450/0 93℃100/0 后24℃450/0氧化安定性总氧化产物,% 报告沉定物,% 报告氧化后酸值达2.0mgKOH/g时,h ≥3000 2000 1500液相锈蚀试验(合成海水)无锈铜片试验(100℃,3h),级≤1空气释放值(50℃),min 5 6 8 10 5 6 8 102 运行期间的油润滑油的正确保养对于避免轴承、轴颈和泵的过度磨损来说是很重要的。
必须作定期分析以确定油特性是否改变,如果确有改变,应查明原因,并立即采取纠正步骤。
油的取样应按SEA-ARP598规定上的程序进行,同时对按此方法试验的油的允许杂质列于表2中。
表中对应每种杂质粒度范围所允许颗粒数中包括软质与硬质颗粒。
液压油清洁度 iso标准及nas 1638标准对照表发布时间:2009-04-26 点击率:2147液压油清洁度 iso标准及nas 1638标准对照表iso code nas 163819/16 1018/15 917/14 816/13 7615/1214/1214/11 513/10 412/9 3211/810/8110/710/69/6 0iso 4406 清洁度标准颗粒>5 μ颗粒>15 μiso 等级100 cc 液压油8,000,000 16,000,000 244,000,000 8,000,000 232,000,000 4,000,000 221,000,000 2,000,000 21500,000 1,000,000 20250,000 500,000 19130,000 250,000 1864,000 130,000 1732,000 64,000 1616,000 32,000 158,000 16,000 144,000 8,000 132,000 4,000 121,000 2,000 11500 1,000 10250 5009130 250 864 130 732 64 616 32 58 16 44 8 32 4 21 2 1液压油清洁度和允许颗粒数之间的关系液压油清洁度和允许颗粒数之间的关系液压油中混入过多的颗粒物会堵塞油滤、擦伤密封件、堵塞或磨损元件。
但液压油在生产及使用过程中不可能做到完全没有颗粒物。
目前我国润滑油生产厂家对液压油的颗粒物还是以“机械杂质”<0.005%来控制的,而国外多用美国宇航局(NAS)的NAS 1638(见表1)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ISO 4406-1987(见表2)油液清洁度级别来恒量。
例如液压系统对油品清洁度的要求如下:•大间隙、低压液压系统:NAS 10~12(大约相当于ISO 19/16~21/18,允许≥5μ颗粒数/毫升:大约5,000~20,000;≥15μ:大约640~2,500)•中、高压液压系统:NAS 7~9(大约相当于ISO 16/13~18/15,允许≥5μ颗粒数/毫升:大约640~2,500;≥15μ:大约80~320)•敏感及伺服高压液压系统:NAS 4~6(大约相当于ISO 13/10~15/12,允许≥5μ颗粒数/毫升:大约80~320;≥15μ:大约10~40)ISO 4406-1987与NAS 1638油液清洁度等级对应关系详见表3。
油品清洁度等级控制说明润滑液压系统的油品油质特别是油品清洁度等级的高低对系统及设备的可靠性及使用寿命有着直接的影响。
随着过滤元件性能及制造水平的提高,过滤已逐渐成为污染控制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
但是在目前,部分从事润滑液压系统维护的技术人员对过滤器的选择、过滤系统的滤芯配置、过滤精度的选择等在认识上存在一定的误区。
江苏南方润滑根据多年从事润滑液压设备生产、制造、维护的经验并结合目前通用的NAS 1638清洁度等级标准对润滑液压系统油品清洁等级控制提出以下几点见解:1、过滤精度的定义:因液压污染控制技术在我国还属于发展阶段,诸多用户对滤芯过滤精度的定义不是太了解,部分从业人员认为只要选用某一精度的滤芯(例如10um)就能滤除大于其精度的所有颗粒,其实这是错误的。
国家标准GB/T20079-2006中规定:过滤器的过滤能力用过滤比来表示,其定义为:过滤器上、下游的油液单位体积中大于某一给定尺寸(如10um)的污染物颗粒数之比。
而过滤器的过滤精度定义为:过滤器能捕获的过滤比≥100的最小颗粒的尺寸。
例如某过滤器的过滤精度为10um,其表达的含义为滤前与滤后的10um大小的颗粒数比值为100:1,即还有1%的10um大小颗粒数不能通过单次过滤来滤除,要想减少颗粒数只有通过多次循环过滤来达到清洁度等级要求。
2、NAS 1638等级与过滤精度选择的关系:要达到上表中规定的NAS油品清洁度等级要选用何种过滤精度的滤芯,目前并无准确的计算方法,一般通过经验法来使用滤芯的过滤精度,具体如下表:3、关于粗中轧润滑系统油液清洁度等级说明一般粗中轧润滑系统润滑油运动粘度都选用220㎡/s和320㎡/s,由于油液粘度太高,为了保证系统足够的压力和流量,往往国内外设计院在做设计时只选用一级过滤,并且选用滤芯的过滤精度一般为80um,主要目的是滤除油液中80um左右的大颗粒。
按NAS清洁度等级标准,使用80um滤芯的系统根本就谈不上NAS等级,要想达到NAS 12级以内,必须使用20um以内的滤芯。
contents •润滑基础知识•设备润滑原理与方法•润滑剂选用与更换周期•设备润滑管理实践探讨•设备润滑故障诊断与处理技巧•总结与展望目录01润滑基础知识润滑定义在两个相对运动的物体表面间加入润滑剂,从而减少摩擦、降低磨损、冷却降温、防止锈蚀等,以保证机器正常运转并延长使用寿命的技术措施。
降低摩擦系数,减少能量损失。
避免金属表面直接接触,减少磨损。
带走摩擦产生的热量,防止机器过热。
隔绝空气和水分,防止金属表面生锈。
减少摩擦冷却降温防止锈蚀降低磨损润滑定义及作用润滑油润滑脂合适的粘度良好的极压性在高压下保持油膜强度,防止金属表面直接接触。
良好的氧化安定性良好的抗乳化性摩擦与磨损的关系摩擦是引起磨损的主要原因之一。
减少摩擦可以降低磨损。
0102030402设备润滑原理与方法滚动摩擦副两个接触面之间通过滚动体(如滚珠、滚柱)实现相对运动,如滚动轴承、齿轮等。
滚动摩擦副的摩擦系数较小,磨损较慢,但也需要适当的润滑。
滑动摩擦副两个接触面之间发生相对滑动,如导轨、轴承等。
滑动摩擦副的摩擦系数较大,磨损较快,需要定期润滑。
复合摩擦副同时包含滑动和滚动摩擦的摩擦副,如滑动轴承、齿轮箱等。
复合摩擦副的润滑需求介于滑动和滚动摩擦副之间。
设备摩擦副类型及特点设备润滑方式选择依据设备类型工作环境摩擦副类型常见设备润滑方法介绍油池润滑滴油润滑油雾润滑油脂润滑03润滑剂选用与更换周期润滑剂性能指标解读闪点水分反映润滑剂的蒸发性能和安全性。
水分含量过高会降低润滑性能,加速油品氧化。
粘度倾点机械杂质表示润滑剂的流动性,影响润滑效果和油膜厚度。
表示润滑剂在低温下的流动性,影响启动和润滑效果。
影响油品的清洁度和磨损性能。
不同设备对润滑剂要求差异01020304高速运转设备重载设备高温设备低温设备润滑剂更换周期确定方法根据设备制造商的推荐设备制造商通常会提供推荐的润滑剂更换周期。
根据油品质量变化定期取样化验,监测油品性能指标的变化情况,根据化验结果确定是否更换。
油液清洁度标准及测定⽅法2019-05-30(1.中国⽯油兰州润滑油研究开发中⼼,⽢肃兰州 730060;2.中国⽯油炼油与化⼯分公司,北京 100011)摘要:简述了⽬前通⽤的测定油液清洁度的国际标准ISO 4406-1987(ISO 4406-1999)和美国标准NAS 1638(AS 4509)及测试⽅法,同时,对这些标准和测试⽅法的演变过程和发展趋势作了简单说明,指出从发展⾓度和世界范围内的应⽤情况看,国际标准ISO 4406将会逐渐取代美国标准AS 4509。
另外,介绍了我国修改采⽤ISO 4406和AS 4509起草的GB/T 14039和GJB 420油液清洁度标准的情况。
最后,指出国际标准和美国标准两个标准体系之间的不同之处及相互关系,说明两个标准体系采⽤的原理是相同的,但是对清洁度等级划分的原则不同,为此,还列出了ISO 4406和NAS 1638所测定的油液清洁度结果的对应关系,并说明了油液清洁程度和清洁度等级之间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润滑油;清洁度;标准中图分类号:TE622.5 ⽂献标识码:A0 前⾔机械设备在使⽤过程中,环境的清洁程度和内部产⽣的各种磨粒都会导致润滑油污染变质,从⽽加速机械零件摩擦副表⾯的磨损,使机械设备性能下降、寿命缩短。
实践表明控制润滑油的清洁度,及时处理在⽤润滑油中的污染物以及合理地补油换油,是机械设备润滑系统油液检测的主要内容之⼀。
润滑油清洁度检测的⽬的就是控制和保持机械零件摩擦副表⾯对污染度的承受能⼒[1-2]。
1 油液清洁度标准和检测⽅法为了定量地描述和评定油液的清洁度,实施对油液的污染控制,有必要制定油液清洁度的等级标准。
随着颗粒计数技术的发展,世界上已⼴泛采⽤此技术作为油液清洁度的等级标准以及测定和表⽰⽅法。
近年来,各国都采⽤国际标准ISO 4406或美国航天学会标准NAS 1638。
⽽且,ISO 4406正在取代NAS 1638。
我国在1993年修改采⽤ISO 4406-1987,起草了⾃⼰的油液清洁度标准GB/T 14039-1993,2002年修改采⽤ISO 4406-1999,将GB/T 14039-1993修订为GB/T 14039-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