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循环结构(五)
- 格式:ppt
- 大小:579.50 KB
- 文档页数:17
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姓名:学号:年级:专业:指导教师:实验地点:目录实验一顺序结构程序设计实验二选择结构程序设计实验三循环结构程序设计实验四数组及其应用实验五函数及其应用实验六指针及其应用实验(一)顺序结构程序设计一、实验目的1.掌握顺序结构程序的设计思想,领会顺序结构的程序执行时顺次执行的特点。
2.掌握赋值语句的特点、功能。
3.掌握各种类型数据的输入输出的方法,能正确使用各种格式转换符。
4.掌握编写程序和调试程序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及要求1.用下面的scanf函数输入数据使a=3,b=7,x=8.5,y=71.82,c1=’A’,c2=’a’。
#include <stdio.h>int main(){int a,b;float x,y;char c1,c2;scanf("a=%db=%d",&a,&b);scanf("%f%e",&x,&y);scanf("%c%c",&c1,&c2);printf("a=%d,b=%d,x=%.1f,y=%.2f,c1=%c,c2=%c\n",a,b,x,y,c1,c2);return 0;}运行时分别按以下方式输入数据,观察输出结果,分析原因(□表示空格,↙表示回车)。
(1)a=3,b=7,x=8.5,y=71.82,A,a↙(2)a=3□b=7□x=8.5□y=71.82□A□a↙(3)a=3□b=7□8.5□71.82□A□a↙(4)a=3□b=7□8.5□71.82Aa↙(5)3□7□8.5□71.82Aa↙(6)a=3□b=7↙8.5□71.82↙A↙a↙(7)a=3□b=7↙8.5□71.82↙Aa↙(8)a=3□b=7↙8.5□71.82Aa↙通过此题,总结输入数据的规律和容易出错的地方。
波浪理论数字结构8浪循环图(高手速成)基本要点:①一个完整的循环包括八个波浪,五上三落。
②波浪可合并为高一级的浪,亦可以再分割为低一级的小浪。
③跟随主流行走的波浪可以分割为低一级的五个小浪。
④1、3、5三个波浪中,第3浪不可以是最短的一个波浪。
⑤假如三个推动浪中的任何一个浪成为延伸浪,其余两个波浪的运行时间及幅度会趋一致。
⑥调整浪通常以三个浪的形态运行。
⑦黄金分割率理论奇异数字组合是波浪理论的数据基础。
⑧经常遇见的回吐比率为0.382、0.5及0.618。
⑨第四浪的底不可以低于第一浪的顶。
⑩艾略特波段理论包括三部分:型态、比率及时间,其重要性以排行先后为序。
⑪艾略特波段理论主要反映群众心理。
越多人参与的市场,其准确性越高。
8浪循环图解析波浪理论的推动浪,浪数为5(1、2、3、4、5),调整浪的浪数为3(a\b\c),合起来为8。
8浪循环中,前5段波浪构成一段明显的上升浪,其中包括3个向上的冲击波及两个下降的调整波。
在3个冲击波之后,是由3个波浪组成的一段下跌的趋势,是对前一段5浪升势的总调整。
这是艾略特对波浪理论的基本描述。
而在这8个波浪中,上升的浪与下跌的浪各占4个,可以理解为艾略特对于股价走势对称性的隐喻。
在波浪理论中,最困难的地方是:波浪等级的划分。
如果要在特定的周期中正确地指认某一段波浪的特定属性,不仅需要形态上的支持,而且需要对波浪运行的时间作出正确的判断。
换句话说,波浪理论易学难精,易在形态上的归纳、总结,难在价位及时间周期的判定。
波浪理论数学结构——斐波那契数列与黄金分割率波浪理论的推动浪,浪形为5(1、2、3、4、5),调整浪的浪型为3(a\b\c),合起来为8。
若把波浪细化,大的推动浪又可分为1、3、5浪为推动,2、4为调整。
a、c为推动,b为调整。
这样大的推动浪为5 3 5 3 5=21,调整浪为5 3 5=13,合起来为34。
若再进行更详细的浪形划分,大的推动浪为21 13 21 13 21=89,调整浪为21 13 21=55,合起来为144。
中职电子与信息:循环结构(for-next)—教案第一章:循环结构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循环结构的概念和作用让学生掌握for循环和while循环的基本语法让学生了解循环结构在程序设计中的应用场景1.2 教学内容循环结构的概念和作用for循环的语法和执行过程while循环的语法和执行过程循环结构的应用场景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循环结构的概念、作用以及for循环和while循环的语法案例法:通过实例演示循环结构在程序设计中的应用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1.4 教学准备教学PPT编程环境(如Python、C语言等)实例程序代码1.5 教学过程导入:通过一个实例程序,让学生感受循环结构的作用新课:讲解循环结构的概念和作用,介绍for循环和while循环的语法实践:让学生编写简单的循环结构程序,巩固所学知识第二章:for循环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for循环的基本语法和执行过程让学生了解for循环的常见应用场景2.2 教学内容for循环的基本语法和执行过程for循环的常见应用场景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for循环的基本语法和执行过程案例法:通过实例演示for循环的应用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2.4 教学准备教学PPT编程环境(如Python、C语言等)实例程序代码2.5 教学过程导入:通过一个实例程序,让学生感受for循环的作用新课:讲解for循环的基本语法和执行过程,介绍for循环的常见应用场景实践:让学生编写使用for循环的程序,巩固所学知识第三章:while循环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while循环的基本语法和执行过程让学生了解while循环的常见应用场景3.2 教学内容while循环的基本语法和执行过程while循环的常见应用场景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while循环的基本语法和执行过程案例法:通过实例演示while循环的应用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3.4 教学准备教学PPT编程环境(如Python、C语言等)实例程序代码3.5 教学过程导入:通过一个实例程序,让学生感受while循环的作用新课:讲解while循环的基本语法和执行过程,介绍while循环的常见应用场景实践:让学生编写使用while循环的程序,巩固所学知识第四章:循环结构的嵌套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循环结构嵌套的概念和作用让学生掌握循环结构嵌套的语法和执行过程4.2 教学内容循环结构嵌套的概念和作用循环结构嵌套的语法和执行过程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循环结构嵌套的概念和作用,介绍循环结构嵌套的语法案例法:通过实例演示循环结构嵌套的应用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4.4 教学准备教学PPT编程环境(如Python、C语言等)实例程序代码4.5 教学过程导入:通过一个实例程序,让学生感受循环结构嵌套的作用新课:讲解循环结构嵌套的概念和作用,介绍循环结构嵌套的语法实践:让学生编写使用循环结构嵌套的程序,巩固所学知识第五章:循环结构的应用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循环结构在程序设计中的应用场景让学生掌握循环结构在实际编程中的运用方法5.2 教学内容循环结构在程序设计中的应用场景循环结构在实际编程中的运用方法5第六章:循环控制语句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循环控制语句的概念和作用让学生掌握循环控制语句的语法和执行过程6.2 教学内容循环控制语句的概念和作用break语句和continue语句的语法和执行过程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循环控制语句的概念、作用以及break语句和continue语句的语法案例法:通过实例演示循环控制语句在程序设计中的应用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6.4 教学准备教学PPT编程环境(如Python、C语言等)实例程序代码6.5 教学过程导入:通过一个实例程序,让学生感受循环控制语句的作用新课:讲解循环控制语句的概念和作用,介绍break语句和continue语句的语法实践:让学生编写使用循环控制语句的程序,巩固所学知识第七章:实际案例分析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循环结构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让学生掌握循环结构在实际编程中的运用方法7.2 教学内容循环结构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循环结构在实际编程中的运用方法7.3 教学方法案例法:通过实例分析,讲解循环结构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7.4 教学准备教学PPT编程环境(如Python、C语言等)实例程序代码7.5 教学过程导入:通过一个实际案例,让学生感受循环结构的应用新课:讲解循环结构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分析实际编程中的运用方法实践:让学生分析实际案例,掌握循环结构在实际编程中的运用方法第八章:编程练习与拓展8.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编程练习,巩固循环结构的知识让学生发挥创造力,进行循环结构的拓展应用8.2 教学内容编程练习题循环结构的拓展应用8.3 教学方法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编程练习,巩固循环结构的知识互动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分享循环结构的拓展应用经验8.4 教学准备教学PPT编程环境(如Python、C语言等)编程练习题及参考答案8.5 教学过程新课:布置编程练习题,引导学生进行练习实践: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相互交流分享经验第九章:循环结构在工程中的应用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循环结构在工程中的应用让学生掌握循环结构在工程中的实际运用方法9.2 教学内容循环结构在工程中的应用循环结构在工程中的实际运用方法9.3 教学方法案例法:通过实例分析,讲解循环结构在工程中的应用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9.4 教学准备教学PPT实例程序代码9.5 教学过程导入:通过一个工程实例,让学生感受循环结构的应用新课:讲解循环结构在工程中的应用,分析实际编程中的运用方法实践:让学生分析实际案例,掌握循环结构在实际编程中的运用方法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循环结构的知识点让学生评价自己的学习成果10.2 教学内容循环结构的知识点回顾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回顾循环结构的知识点互动法:让学生评价自己的学习成果10.4 教学准备教学PPT10.5 教学过程新课:回顾循环结构的知识点实践: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分享学习经验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循环结构的概念和作用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循环结构的基本概念,包括循环结构的作用和重要性。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吴宁著)课后习题答案下载《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吴宁著)内容提要目录第1章计算机基础1.1 数据、信息、媒体和多媒体1.2 计算机中数值数据信息的表示1.2.1 机器数和真值1.2.2 数的表示方法——原码、反码和补码1.2.3 补码的运算1.2.4 定点数与浮点数1.2.5 BCD码及其十进制调整1.3 计算机中非数值数据的信息表示1.3.1 西文信息的表示1.3.2 中文信息的表示1.3.3 计算机中图、声、像信息的表示1.4 微型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1.4.1 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组成1.4.2 微型计算机软件系统1.4.3 微型计算机中指令执行的基本过程 1.5 评估计算机性能的主要技术指标1.5.1 CPU字长1.5.2 内存储器与高速缓存1.5.3 CPU指令执行时间1.5.4 系统总线的传输速率1.5.5 iP指数1.5.6 优化的内部结构1.5.7 I/O设备配备情况1.5.8 软件配备情况习题1第2章 80x86/Pentium微处理器2.1 80x86/Pentium微处理器的内部结构 2.1.1 8086/8088微处理器的基本结构2.1.2 80386CPU内部结构2.1.3 80x87数学协处理器2.1.4 Pentium CPU内部结构2.2 微处理器的主要引脚及功能2.2.1 8086/8088 CPU引脚功能2.2.2 80386 CPU引脚功能2.2.3 Pentium CPU引脚功能2.3 系统总线与典型时序2.3.1 CPU系统总线及其操作2.3.2 基本总线操作时序2.3.3 特殊总线操作时序2.4 典型CPU应用系统2.4.1 8086/8088支持芯片2.4.2 8086/8088单CPU(最小模式)系统 2.4.3 8086/8088多CPU(最大模式)系统 2.5 CPU的工作模式2.5.1 实地址模式2.5.2 保护模式2.5.3 虚拟8086模式2.5.4 系统管理模式2.6 指令流水线与高速缓存2.6.1 指令流水线和动态分支预测2.6.2 片内高速缓存2.7 64位CPU与多核微处理器习题2第3章 80x86/Pentium指令系统3.1 80x86/Pentium指令格式3.2 80x86/Pentium寻址方式3.2.1 寻址方式与有效地址EA的概念 3.2.2 各种寻址方式3.2.3 存储器寻址时的段约定3.3 8086/8088 CPU指令系统3.3.1 数据传送类指令3.3.2 算术运算类指令3.3.3 逻辑运算与移位指令3.3.4 串操作指令3.3.5 控制转移类指令3.3.6 处理器控制类指令3.4 80x86/Pentium CPU指令系统3.4.1 80286 CPU的增强与增加指令 3.4.2 80386 CPU的增强与增加指令 3.4.3 80486 CPU增加的指令3.4.4 Pentium系列CPU增加的指令 3.5 80x87浮点运算指令3.5.1 80x87的数据类型与格式3.5.2 浮点寄存器3.5.3 80x87指令简介习题3第4章汇编语言程序设计4.1 程序设计语言概述4.2 汇编语言的程序结构与语句格式 4.2.1 汇编语言源程序的框架结构4.2.2 汇编语言的语句4.3 汇编语言的伪指令4.3.1 基本伪指令语句4.3.2 80x86/Pentium CPU扩展伪指令 4.4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方法4.4.1 程序设计的基本过程4.4.2 顺序结构程序设计4.4.3 分支结构程序设计4.4.4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4.4.5 子程序设计与调用技术4.5 模块化程序设计技术4.5.1 模块化程序设计的特点与规范4.5.2 程序中模块间的关系4.5.3 模块化程序设计举例4.6 综合应用程序设计举例4.6.1 16位实模式程序设计4.6.2 基于32位指令的实模式程序设计 4.6.3 基于多媒体指令的实模式程序设计 4.6.4 保护模式程序设计4.6.5 浮点指令程序设计4.7 汇编语言与C/C 语言混合编程4.7.1 内嵌模块方法4.7.2 多模块混合编程习题4第5章半导体存储器5.1 概述5.1.1 半导体存储器的分类5.1.2 存储原理与地址译码5.1.3 主要性能指标5.2 随机存取存储器(RAM)5.2.1 静态RAM(SRAM)5.2.2 动态RAM(DRAM)5.2.3 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的应用5.3 只读存储器(ROM)5.3.1 掩膜ROM和PROM5.3.2 EPROM(可擦除的PROM)5.4 存储器连接与扩充应用5.4.1 存储器芯片选择5.4.2 存储器容量扩充5.4.3 RAM存储模块5.5 CPU与存储器的典型连接5.5.1 8086/8088 CPU的'典型存储器连接5.5.2 80386/Pentium CPU的典型存储器连接 5.6 微机系统的内存结构5.6.1 分级存储结构5.6.2 高速缓存Cache5.6.3 虚拟存储器与段页结构习题5第6章输入/输出和中断6.1 输入/输出及接口6.1.1 I/O信息的组成6.1.2 I/O接口概述6.1.3 I/O端口的编址6.1.4 简单的I/O接口6.2 输入/输出的传送方式6.2.1 程序控制的输入/输出6.2.2 中断控制的输入/输出6.2.3 直接数据通道传送6.3 中断技术6.3.1 中断的基本概念6.3.2 中断优先权6.4 80x86/Pentium中断系统6.4.1 中断结构6.4.2 中断向量表6.4.2 中断响应过程6.4.3 80386/80486/Pentium CPU中断系统6.5 8259A可编程中断控制器6.5.1 8259A芯片的内部结构与引脚6.5.2 8259A芯片的工作过程及工作方式 6.5.3 8259A命令字6.5.4 8259A芯片应用举例6.6 82380可编程中断控制器6.6.1 控制器功能概述6.6.2 控制器主要接口信号6.7 中断程序设计6.7.1 设计方法6.7.2 中断程序设计举例习题6第7章微型机接口技术7.1 概述7.2 可编程定时/计数器7.2.1 概述7.2.2 可编程定时/计数器82537.2.3 可编程定时/计数器82547.3 可编程并行接口7.3.1 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8255A7.3.2 并行打印机接口应用7.3.3 键盘和显示器接口7.4 串行接口与串行通信7.4.1 串行通信的基本概念7.4.3 可编程串行通信接口8251A7.4.3 可编程异步通信接口INS82507.4.4 通用串行总线USB7.4.5 I2C与SPI串行总线7.5 DMA控制器接口7.5.1 8237A芯片的基本功能和引脚特性 7.5.2 8237A芯片内部寄存器与编程7.5.3 8237A应用与编程7.6 模拟量输入/输出接口7.6.1 概述7.6.2 并行和串行D/A转换器7.6.3 并行和串行A/D转换器习题7第8章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发展8.1.1 IBM PC/AT微机系统8.1.2 80386、80486微机系统8.1.3 Pentium及以上微机系统8.2 系统外部总线8.2.1 ISA总线8.2.2 PCI局部总线8.2.3 AGP总线8.2.4 PCI Express总线8.3 网络接口与网络协议8.3.1 网络基本知识8.3.2 计算机网络层次结构8.3.3 网络适配器8.3.4 802.3协议8.4 80x86的多任务保护8.4.1 保护机制与保护检查8.4.2 任务管理的概念8.4.3 控制转移8.4.4 虚拟8086模式与保护模式之间的切换 8.4.5 多任务切换程序设计举例习题8参考文献《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吴宁著)目录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和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成果,以教育部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基本要求V4.0”精神为指导,力求做到“基础性、系统性、实用性和先进性”的统一。
课时56 顺序结构、条件结构与循环结构模拟训练(分值:60分 建议用时:30分钟)1.(2018·大同市高三学情调研,5分)阅读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出的S 是126,则①应为A .?5≤n B. ?6≤n C. ?7≥n D. ?8≤n 【答案】B【解析】该程序执行的算法是,由,解得n=72.(2018·届景德镇市高三第一次质检,5分)有编号为1,2,…,700的产品,现需从中抽取所有编号能被7整除的产品作为样品进行检验.下面是四位同学设计的程序框图,其中正确的是( )【答案】B【规律总结】利用循环结构表示算法,第一要确定是利用当型循环结构,还是直到型循环结构;第二要选择准确的表示累计的变量;第三要注意在哪一步开始循环.3.(2018·江南十校,5分)某流程图如图所示,现输入如下四个函数,则可以输出的函数是( )A .f (x )=x 2B .f (x )=|x |xC .f (x )=e x-e-xe x +e -xD .f (x )=1+sin x +cos x1+sin x -cos x【答案】C【解析】根据流程图可知输出的函数为奇函数,并且存在零点.经验证:选项A ,f (x )=x 2为偶函数;4.(2018·东北三校联考,5分)如图,若依次输入的x 分别为56π、π6,相应输出的y 分别为y 1、y 2,则y 1、y 2的大小关系是( )A .y 1=y 2B .y 1>y 2C .y 1<y 2D .无法确定 【答案】C【解析】由程序框图可知,当输入的x 为5π6时,sin 5π6>cos 5π6成立,所以输出的y 1=sin 5π6=12;当输入的x 为π6时,sin π6>cos π6不成立,所以输出的y 2=cos π6=32,所以y 1<y 2.5.(2018·合肥模拟,5分)如果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那么输出的值是( )A .2010B .-1 C.12D .2【答案】D6.(2018·山东实验中学第一次诊断考试,5分)1. 给出以下四个问题:①输入一个数x ,输出它的绝对值;②求面积为6的正方形的周长;③求三个数a ,b ,c 中的最大数;④求函数f(x)=⎩⎪⎨⎪⎧3x -1,x ≤0,x 2+1,x>0的函数值.其中需要用选择结构来描述算法的有________个.【答案】3【解析】其中①③④都需要对条件作出判断,都需要用选择结构,②用顺序结构即可.7. (2018·扬州第二次模拟,5分)运行如图所示算法流程图,当输入的x 值为________时,输出的y值为4.【答案】-2[知识拓展]利用条件结构解决算法问题时,要引入判断框,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引入一个或多个判断框.而判断框内的条件不同,对应的下一图框中的内容和操作也相应地进行变化,故要逐个分析判断框内的条件.8.(2018·东北育才中学一模,5分)某地区为了了解70~80岁老人的日平均睡眠时间(单位:h),随机选择了50位老人进行调查.下表是这50位老人日睡眠时间的频率分布表.【答案】6.42【解析】由流程图知,S为5组数据的组中值与其对应的频率之积的和.S=4.5×0.12+5.5×0.2+6.5×0.4+7.5×0.2+8.5×0.08=6.42.9.(2018·海南宁夏调研,5分)先阅读如下框图,再解答有关问题:(1)当输入的n分别为1,2,3时,a各是多少?(2)当输入已知量n时,①输出a的结果是什么?试证明之;②输出S的结果是什么?写出求S的过程.=12(1-13)+12(13-15)+…+12(12n-1-12n+1)=12(1-12n+1)=n2n+1.10.(2018·佛山模拟,5分)“世界睡眠日”定在每年的3月21日.2009年的世界睡眠日主题是“科学管理睡眠”,以提高公众对健康睡眠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科学认识.为此某网站2009年3月13日到3月20日持续一周的在线调查,共有200人参加调查,现将数据整理分组如题中表格所示.(1)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2)睡眠时间小于8的频率是多少?(3)为了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了计算机辅助计算.分析中一部分计算见算法流程图,求输出的S的值,并说明S的统计意义.【解析】(2)睡眠时间小于8小时的频率是p=0.04+0.26+0.30+0.28=0.88.(3)首先要理解题中程序框图的含义,输入m i,f i的值后,由赋值语句:S=S+m i·f i可知,流程图进[新题训练] (分值:10分建议用时:10分钟)11.(5分)某城市缺水问题比较突出,为了制定节水管理办法,对全市居民某年的月均用水量进行了抽样调查,其中4位居民的月均用水量分别为x1,x2,x3,x4(单位:吨).根据图中所示的流程图,若x1,x2,x3,x4分别为1,1.5,1.5,2,则输出的结果为________.【答案】1.5【解析】第一(i=1)步:S1=S1+x1=0+1=1;第二(i=2)步:S1=S1+x2=1+1.5=2.5;第三(i=3)步:S1=S1+x3=2.5+1.5=4;第四(i=4)步:S1=S1+x4=4+2=6,S=6÷4=1.5;第五(i=5)步:i=5>4,输出S=1.5.12.(5分)已知程序框图如图所示,求输出的S值.【答案】18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