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评课稿范文
- 格式:docx
- 大小:10.45 KB
- 文档页数:2
美术评课稿美术评课稿通用15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评课稿,评课有利于帮助和指导教师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形成教学风格,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那么应当如何写评课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美术评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美术评课稿1这是由海滨一小的王老师执教的《风儿吹过》一课,从整体上看,教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环环相扣。
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各种能力,课堂开放而富有活力。
本节课的亮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学习要求和美术学科特点,王老师自己进行精心设计的,通过听风——模仿风——感受风——画风,层层诱导深入,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了一个开放的良好学习环境和氛围。
学生在这样一个轻松、活泼、和谐、互动、探究、创新、开放的情境活动中,学生乐于尝试,学习到了美术的知识和技能,并获得了丰富多彩的体验,品尝到了美术活动的乐趣,身心得到舒展,情感得到释放。
(二)王老师的教学态度非常严谨认真。
一是课前准备充分。
教具齐全、课件精美、教案熟练;二是课堂表现沉着思路清晰,没有出现明显的教学遗漏等现象。
三是目标明确、重难点把握得当,课堂结构合理,课堂练习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层层深入,没有出现知识性错误等,这些说明执教者课前、课外下了不少的功夫。
不足之处:1、教师上课语气过于平淡,要富有激情,不要吝啬激励学生。
2、教师拿出迷你电风扇让学生感受风的时候,学生感觉到凉快,这时教师总结了不同季节吹过来的风有不同的感觉,这时教师是否提出问题让学生说一说冷暖用什么颜色表达好。
让学生从不同的色调中尝试出不同的表现风的方法。
美术评课稿2几张普通的彩纸,看似简单,在经过折、卷、撕、再组合之后,不经意间就会出现神奇。
接着,各种各样有趣的脸跃然在眼前,这是一年级小朋友呈现给我的感受。
这是一堂一年级手工制作课《有趣的脸》,在梁晶老师的课堂中孩子们感受到了美术课无拘无束的自在和快乐,深刻体会到各类纸张的无穷魅力。
美术评课稿(通用18篇)美术评课稿篇1蔡玲老师执教了二年级的美术课《彩蝶飞飞》,此课经过多次试教打磨,渐入佳境,在正式的比武活动中,上出了较好的效果。
下面就最终的课堂教学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1、以蝶文化营造情境进行教学课堂以蝶文化营造情境体现在以下几处。
第一,在课堂的导入上,以同学们喜闻乐见的蝴蝶动画片导入,同学们一下就被拟人化的蝴蝶吸引,很快就进入蝴蝶的世界。
第二,在蝴蝶的学习中,教师没有直接进入讲蝴蝶的结构,而是先向学生介绍蝴蝶种类、生活习性、美丽的翅膀等等说出蝴蝶受到人们的喜爱。
之后以一句“人们喜爱蝴蝶,更受到了蝴蝶的启发”为引导,进入了蝴蝶文化:根据蝴蝶翅膀上的花纹创造出美丽的对称图案美化生活;人们模仿翩翩起舞的蝴蝶跳出了蝶舞;以双蝶恋飞创造出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化蝶”等等,道出了蝴蝶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也说出了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蝴蝶这一课内容,学生在接下来的观察蝴蝶结构,创作美丽的蝴蝶学习中才会由衷而动。
第三,在展示评价中,学生以自己创造的蝴蝶为依托,将自己的思想,情感寄托于自己创作的会“飞”的`蝴蝶,手拿“蝴蝶”与其一道翩翩起舞,与其说“彩蝶飞飞”,倒不如说是学生的情思飞飞,审美体验得到灵动的升华。
2、善于启发学生创新创新是艺术的灵魂,也是艺术课堂上的追求之一。
对于创作美丽的蝴蝶,蔡老师也是多处对学生进行启发,来让学生创新。
首先,是教师自己的示范,除了示范对称之外,教师以与众不同的图案,以自身的创新进行言传身教,引导学生。
在绘制蝴蝶翅膀时,教师还准备了事先绘制好的多种不同的方案让学生欣赏。
其次,在欣赏学生作品时,教师出示了以生活中学生喜爱的图案装饰的蝴蝶,完全是理想化的,创新的作品,有的是花朵的装饰,还有的是音符五线谱的装饰,别具匠心。
3、教师示范作品的精美美的体验一方面来自于自己的动手创造,另一方面更来自于自己的视觉感受,学生在课堂上的所见,在课堂上欣赏的美术作品会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
美术评课稿15篇美术评课稿1一、教学设计妙本节课根据鸟的形态美、动态美、颜色美依次展开教学。
在形态美这一环节中梁老师充分利用书中的范作,通过欣赏、分析作品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画、摄影等的画种。
让学生充分感受形式多样的鸟的表现手法。
其次,在讲授动态美时,梁老师又巧妙地结合教具,让学生拼一拼、摆一摆,自主地发现鸟的各种动态,并在游戏中轻而易举掌握鸟的结构。
二、学生范作妙如今的美术范画多数都是欣赏大师们的作品或是把书本中学生作业编辑到课件中,今天,梁老师则是推开了黑板,几张用油画棒描绘的漂亮的范画跃然眼前,这一时刻,学生的兴趣油然而生,激情完全被释放,孩子们情不自禁的发出啧啧赞美声,纷纷评述了自己的观点,教师也轻松地完成了这一环节,不仅让学生得到美的熏陶,而且深刻领悟到自己作业时的要求。
三、书本使用妙“美术课需要用到美术书吗?”说实在的确让老师们在设计教学环节中很纠结。
多数的美术展示课几乎没有看到老师们使用本书,因为所有书本中的范作范画、名师赏析都放置在PPT中,真的没有必要。
可反言之,书本对于学生而言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看书更直观更亲切更有思考空间,所以,对于常态课而言使用书本这一环节还是必不可少,梁老师的这堂课几次重复使用书本,欣赏书中的作品来讲授贯穿知识还是让我们体会到书本的真正妙处。
下面几点思索与老师们共勉1、在板书设计上不妨把课题写的高点,有更多空间展示学生的作品。
也可以把‘形态美、动态美、颜色美’纳入到板书内容中。
2、讲授鸟的动态这一环节时通过教师的启发,让学生进行拼一拼、摆一摆,我想会更有效地拼贴出各种姿态的鸟。
3、学生作业要求中可以加入鸟的生活环境,让作业更加丰富、饱满。
在课堂上,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新教学理念。
执教者的语言精练、丰富,对学生鼓励性的语言非常值得我学习。
美术评课稿(通用15篇)美术评课稿(通用15篇)美术评课稿1这节课是五年级的《中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现》一课,曾老师重点欣赏了蒋兆和的《流民图》。
看得出老师在课前作了大量的功课,在课堂上运用叙述的方式来引导学生一起欣赏作品。
也好像给学生上了一堂历史课,让学生除了欣赏作品的艺术性,还了解了中华民族的一部苦难史。
首先对《流民图》作者的作画背景作了详尽的阐述,并运用视频资料对当时社会进行进一步的了解,特别是准备了一张二十六米长的《流民图》复制品,让学生对作品产生了一种心里的震撼,更加敬佩作者能在当时复杂社会环境下创作出这么好的作品。
对作品画面的处理,以及表现技法作了一些了解,用水墨画的形式表现,突显中国画的特点,运用黑白灰的色调衬托画面气氛的悲凉。
从人物的五官、衣着、动作分析人物的表情特征,欣赏时有整体,也有局部,做到点、面结合。
接着简单欣赏《说唱俑》,让学生自主学习。
最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悟,学生的表现也很不错,思维活跃,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整节课教师教态非常自然、亲切,课堂环节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是节不错的欣赏课!学习了!美术评课稿2《战争与和平》,这一课需要教师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和绘画理论以及鉴赏等能力,胡老师花了很多的时间来备课,查阅了很多的资料。
这一课主线脉络清晰,讲课富有激情,受到听课老师和学生们的好评。
从导入的沙画到各个环节中画家的代表作,画面精美,胡老师在选择范本上也是花了时间。
本课通过《南京大屠杀》油画实例,让学生的心受到洗礼和震撼,环节引用新颖自然、启发得当、设疑合理、师生互动,充分体现了民族精神和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并注重学生们情况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胡老师执教的美术鉴赏课《战争与和平》,采用绘画、雕塑、沙画、招贴画等艺术形式综合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参与教学活动感受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在体验不同艺术形式的艺术魅力的同时,呼唤学生的和平意识,体现艺术教学的人文精神。
胡老师在课堂中,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欣赏不同作品对战争与和平的不同表现,让学生们知晓战争的残暴与破坏性,以及和平的可贵,对战争的正义与否的评价,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小学美术评课稿小学美术评课稿15篇小学美术评课稿1观摩了由孙丹老师执教的《秋天的落叶》一课。
从整体上看,是堂综合性很强的美术课。
本课属于“设计,运用”领域的课业类型,却表达了呈现出了很庞大的信息量。
综合性强,实用性强,可操作性强。
本课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还是组织形式都体现了很新的教学理念。
教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师生双方关系融洽、和谐,课堂开放而具有活力,是一堂学生感兴趣的美术课。
课堂中有一些片断给我留下了深刻和记忆,下面我们一起去回顾那些邻人记忆犹新的瞬间。
(一)丰富的信息资源,打开学生视野之窗。
1、落叶的不同外形的图案欣赏。
2、秋天的落叶景色欣赏。
3、落叶型书签作品欣赏。
4、叶型书签的制作方法、步骤的观察与欣赏。
5、汶川大地震资料的图片欣赏、升华情感。
6、各种媒材制作的书签欣析。
(评价:孙老师在有限的课堂时空内,打造了超强的信息容量,旨在扩大学生的视觉储备,这一作法非常必要,因为观察、欣赏、发现是美术课堂学习新知识的基础,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二)清晰的演示法教学,帮助学生找到方法之匙。
(1)选择有美丽图案的图片(如挂历、明信片、贺卡……)。
(2)勾勒叶子外形,写祝福语。
(3)剪出打孔,系绳。
(评价:演示法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特点,可以帮助学生更快、更好、更准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找到制作方法的金钥匙,突破难点教学,易于掌握,是激发学生动手操作,乐于参与,降低学习难度,激发兴趣的必要教学方法,利于融洽教与学的双边关系)(三)白鸽送祝福,为学生搭建作品展示的舞台。
精美、大气的白鸽板书,为学生们的叶型书签作品提供展示的平台,为汶川大地震的人民送去诚挚的祝福。
(评价:这一环节的设计很有创意,不仅为学生搭建了一个精美、美观、有美好愿望的展示作品的舞台,还刺激学生创造美的书签作品的热情,从欣赏美、表现美到创造美的自然升华,随时随地为学生创设美的.学习氛围为享受美创造条件)当然,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本课的教与学纵然有许多的可取之处,但还有改进的必要。
美术评课稿美术评课稿(精选20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评课稿准备工作,评课有利于信息的及时反馈、评价与调控,调动教师教育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那么评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美术评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美术评课稿 1《今日菜单》一课是尹老师执教的小学美术第2册第14课。
教学为综合学习活动。
从学生主体出发,拓展想象空间,运用,进行创造,让学生在做做玩玩的过程中去感受、去表达、去参与,既获取了知识,发展了能力,又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在课堂上我最大的感受是:1、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遵循审美的规律,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体验、思考、判断,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2、改变过去以技法训练为中心的教学体验,更加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用美术语言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这样,课堂上也能得到阵阵掌声和笑声。
制作、评说时由于没有局限,可以说作品的.优缺点,也可以根据作品的形式来讲自己的感受和心情,同学之间也有互相辨认等激励的场面。
显然学生学得轻松又所得。
3、通过各种制作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从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
充分发挥了小朋友们的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
让学生学会学习,把课堂还给学生,一切让学生来进行自主地探究学习。
教师利用课件播放本地风景“小七孔”并设计一个太阳餐馆展示很多菜肴,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课堂更贴近生活,不仅让学生了解了自己的家乡,更使学生自然而然的进入情景之中,教学设计都以学生为主,努力让他们在自己的探究中找到学习的答案,并锻炼其各方面的能力,让学生积极思索,寻找方法,学得主动,学得快乐。
美术评课稿 2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了周老师上的《彩色拼贴画》,这是一节精彩的美术课,从总体上看,教师准备充分,教学思路清晰,能够熟练把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在教学中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美术评课稿美术评课稿(精选26篇)所谓评课,顾名思义,即评价课堂教学。
是在听课活动结束之后的教学延伸。
对其执教教师的课堂教学的得失,成败进行评议的一种活动,是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发展,推进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美术评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美术评课稿篇111月25日,迟老师上了一堂二年级的美术课《小扇子》。
听了迟老师的课后,我感受颇深。
迟老师执教的《小扇子》一课是一节以绘画、剪贴为主的综合制作课,这节课的活动内容是美术造型活动特有的方法和手段。
本课首先通过用小学生们喜欢的形式——谜语进行导入,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紧接着介绍扇子的来源和历史,然后通过观察了解到扇子的种类以及制作材料,介绍扇子的组成和作用,最后让同学们动手制作一把小扇。
教学思路清晰层次分明、课堂教学结构明朗,通过先欣赏后制作,既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意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从整个教学和多数学生制作出精美别致的小扇这点来看,“初步了解扇子的文化以及设计制作”这个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教学中也非常突出,迟老师很好地完成了这节课的教学任务。
由于美术课有着不同的活动形式和评价标准,每个老师对美术教育的认识也是不同的,因此,我在赏评这堂课时,有以下看法:教师在课上没有进行安全教育,应要求学生安全使用剪刀并注意桌面物品的摆放应干净并留出操作的空间。
1、应结合教材首先,布置学生制作小扇前,应作些明确具体的指导。
扇子具有实用性和观赏性,可提醒学生扇面宜画作什么形状宜用什么材料,扇面和扇把怎样粘连更牢固等。
从实用性角度讲,哪些材料可以做扇面哪些不可以做;从观赏性的角度,我们要设计成怎样的造型、用什么色彩,给学生讲清楚,以进一步突出教学重难点。
这节课的重头戏在学生做扇子,但对于小学二年级学生来说,可能并不容易。
从构思题材,到画好、到剪好,再到粘好扇把制成一把小扇,应该有些难度,也占用较长的课堂教学时间。
小学美术评课稿小学美术评课稿范本(通用6篇)评课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发展,推进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小学美术评课稿范本吧!小学美术评课稿篇1李老师执教的《苍松翠柏》是一节国画技法与表现的美术课,从整体上来看,教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教学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课堂开放,富有活力,在教学内容,教学思路,组织形式上都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是一堂让学生感兴趣,跃跃欲试的一堂课。
一、严谨的教学态度。
李老师的教学态度非常严谨,课前准备充分,课堂思路清晰,技能技法术语专业,没有教学遗漏现象;另外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把握得当,课堂结构合理,循序渐进,层层深入,没有知识性错误,说明李老师在课前认真透彻地研究过教材,提前反复研究哪些方法学生更容易接受,哪些范画更适用于教学,并绘制出许多范画供学生分析,下足了功夫。
二、教学方式具有开放性。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
本节课突出美术课的趣味性,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呈现活泼多样的形式和教学方式,改变美术课过去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对美术课良好的态度,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1、教学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书本上固有的知识,李老师根据教学需要,绘制更能体现山石技法的范画,让学生理解的更为透彻,提高视觉感觉能力,激发参与活动的兴趣。
2、教师在黑板上示范时,邀请学生根据自己对技法的理解,也上前去展现一番,激发了学生的活动兴趣,营造了一个开放的良好学习环境和氛围,同时在演示过程中,有技法表现方面的失误时也可以及时指出。
这样满足了学生的需要心理,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给予了更大的发挥空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学习方式具有自主性。
1、学习中注意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充分发挥自己特长的机会,以增强学生兴趣,更好地满足其成就需要。
让学生回忆并讲盘古开天的故事,理解国画山石是“天地之骨,流云之根”,从精神领域让学生自主联想,知道中国画的神韵,意境。
小学美术评课稿(15篇)小学美术评课稿1李老师执教的《苍松翠柏》是一节国画技法与表现的美术课,从整体上来看,教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教学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课堂开放,富有活力,在教学内容,教学思路,组织形式上都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是一堂让学生感兴趣,跃跃欲试的一堂课。
一、严谨的教学态度。
李老师的教学态度非常严谨,课前准备充分,课堂思路清晰,技能技法术语专业,没有教学遗漏现象;另外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把握得当,课堂结构合理,循序渐进,层层深入,没有知识性错误,说明李老师在课前认真透彻地研究过教材,提前反复研究哪些方法学生更容易接受,哪些范画更适用于教学,并绘制出许多范画供学生分析,下足了功夫。
二、教学方式具有开放性。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
本节课突出美术课的趣味性,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呈现活泼多样的形式和教学方式,改变美术课过去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对美术课良好的态度,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1、教学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书本上固有的知识,李老师根据教学需要,绘制更能体现山石技法的范画,让学生理解的更为透彻,提高视觉感觉能力,激发参与活动的兴趣。
2、教师在黑板上示范时,邀请学生根据自己对技法的理解,也上前去展现一番,激发了学生的活动兴趣,营造了一个开放的良好学习环境和氛围,同时在演示过程中,有技法表现方面的失误时也可以及时指出。
这样满足了学生的需要心理,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给予了更大的发挥空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学习方式具有自主性。
1、学习中注意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充分发挥自己特长的机会,以增强学生兴趣,更好地满足其成就需要。
让学生回忆并讲盘古开天的故事,理解国画山石是“天地之骨,流云之根”,从精神领域让学生自主联想,知道中国画的神韵,意境。
2、让学习具有挑战性,使学生学习后能获得满足感;扩大了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能独立自主地处理问题,增强了学生的自尊满足;引导学生结合地理知识解释山,石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从山石的本来面貌延伸到山石的表现技法“皴法”。
小学美术评课稿6篇一、绘画基础评课稿简介本节课将介绍小学生绘画基础的评课稿,帮助学生掌握绘画的基本技巧。
内容1. 画笔的使用方法2. 调色盘的使用3. 基本画法示范4. 绘画练题目标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应能够正确使用画笔和调色盘,掌握基本的画法,完成一幅简单的绘画作品。
二、色彩基础评课稿简介本节课将介绍小学生色彩基础的评课稿,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敏感性和创造力。
内容1. 色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色彩的明暗变化3. 调色技巧和色彩搭配4. 色彩实践练目标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应能够理解色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掌握色彩的明暗变化和调色技巧,运用色彩创作一幅作品。
三、剪纸艺术评课稿简介本节课将介绍小学生剪纸艺术的评课稿,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手工操作能力。
内容1. 剪纸的历史和文化背景2. 剪纸的基本工具和材料3. 剪纸的基本技巧和常用图案4. 剪纸创作实践目标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应能够了解剪纸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掌握剪纸的基本技巧,制作一张精美的剪纸作品。
四、水彩画评课稿简介本节课将介绍小学生水彩画的评课稿,培养学生对色彩的运用和表现能力。
内容1. 水彩画的特点和技巧2. 水彩画的基本用具和材料3. 水彩画的色彩表现和画法4. 水彩画创作实践目标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应能够理解水彩画的特点和技巧,掌握水彩画的基本用具和材料,完成一幅具有色彩表现力的水彩画作品。
五、素描基础评课稿简介本节课将介绍小学生素描基础的评课稿,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绘画能力。
内容1. 素描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素描的基本用具和材料3. 素描的基本技巧和练方法4. 素描实践练目标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应能够理解素描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掌握素描的基本技巧,完成一幅准确的素描作品。
六、手工创作评课稿简介本节课将介绍小学生手工创作的评课稿,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内容1. 手工创作的种类和材料选择2. 手工创作的基本工具和技巧3. 手工创作的步骤和方法4. 手工创作实践目标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应能够了解手工创作的种类和材料选择,掌握手工创作的基本技巧,完成一件个性化的手工作品。
《风来了》评课稿
老师执教的《风来了》一课从整体上看,本课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还是组织形式都体现了很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各种能力,课堂开放而富有活力。
应该说,这是一堂学生感兴趣的美术课,是一堂很有创意的美术课,让人感到耳目一新。
本节课的亮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学习要求和美术学科特点,邢老师自己进行精心设计的,层层诱导深入,激发了学生活动的兴趣,营造了一个开放的良好学习环境和氛围;其三,本课教学中用到的实物给与学生视觉上的,教学资源具有开放性;再次,向老师指导学生在进行创作时,每个同学都能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自己喜欢的方式方法去表现,学生的个性化得到了体现和展示。
在这样一个轻松、活泼、和谐、互动、探究、创新、开放的情境活动中,学生乐于尝试,学习到了美术的知识和技能,并获得了丰富多彩的体验,品尝到了美术活动的乐趣,身心得到舒展,情感得到释放。
如果说教学思想决定着教学行为的方向,那么教学态度就决定着教学行
为的努力程度。
听课的老师们都感受到了邢老师的教学态度非常严谨认真。
一是课前准备充分。
教具齐全、课件精美、教案熟练;二是课堂表现沉着思路清晰,没有出现明显的教学遗漏等现象。
三是目标明确、重难点把握得当,课堂结构合理,课堂练习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层层深入,没有出现知识性错误等,这些说明执教者课前、课外下了不少的功夫。
教师教态自然,语言清晰,语言表述准确,操作演示熟练,学生参与率高,体现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
当然,在赏评《风来了》的同时,我也有以下思考:
1、学生自由想象时间是否可以再增加?
由于每个老师对美术教育的认识是不同的,那么对美术课的评价也不尽相同,加上本人能力有限,平时钻研也不够,以上这些只是我个人对《风来了》一课的肤浅看法,在赏评中若有不当和错误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正。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