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第一园之魅力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5
岭南印象园的介绍
岭南印象园是一个神奇的地方,这里有很多有趣的景点,也有很多好玩的活动。
今天我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岭南印象园。
岭南印象园位于广州番禺沙湾镇,是一个集休闲、娱乐、观光于一体的大型主题文化公园。
它包含了“一江两溪三山四区”:“一江”就是沙湾水道,它从珠江下游广州珠江新城一直流到南沙大桥,全长21公里;“两溪”是指百越文化和岭南水乡文化;“三山”是指狮子洋旅游风景区、莲花山旅游风景区和象鼻山旅游风景区;“四区”是指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古村、岭南园林建筑、岭南饮食文化和粤剧文化。
它的核心区域是由十三行博物馆、广州沙湾起义纪念馆、沙湾古城墙遗址等景点组成的。
它的建筑风格既有西洋建筑风格,又有中国古典园林风格,既有岭南水乡特色,又有北方皇家园林风格。
我们先从广州沙湾起义纪念馆开始。
它是一个非常有纪念意义的地方。
这里有很多人都来过,从大门进去就可以看到一个巨大的雕像,这就是广州第一位女英雄——邓世昌。
—— 1 —1 —。
岭南名园——桂林雁山园造园史略作者:孟妍君秦鹏秦春林来源:《广东园林》 2011年第4期孟妍君1 秦鹏2 秦春林1(1.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广西桂林 541004;2. 桂林彰泰集团开发有限公司, 广西桂林 541001)摘要:位于桂林雁山区的雁山园始建于清咸丰初年,为广西现存的三大古典园林之一,被誉为岭南名园。
雁山园由桂林乡绅唐岳始建于清咸丰初期,也称为“雁山别墅”,至今已经有150 年的历史。
在广西现存的三座古典园林中,它是修建得最早、造园艺术甚高,最具岭南园林特色的一座古典园林。
雁山园的建造时间,史籍中没有确凿的记载,建造年代有咸丰年间和同治年间修建的争论,文章从考古、口述和文献的记述中,考证其建园时间。
关键词:雁山园;造园时间;岭南园林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641(2011)04-0012-05收稿日期:2010-09-08修回日期:2010-12-06中国古典园林是世界园林艺术中的一支奇葩,它融诗、书、画、雕刻艺术、建筑艺术、装饰艺术为一体。
按地域可将中国古典园林分为北方园林、江南园林、岭南园林三大类。
大量学者着眼于江南私家园林和北方皇家园林的研究,而对岭南园林的研究中,又以广州周边的岭南四大名园为主,作为同属岭南园林体系的广西园林,研究者着墨甚少。
1 雁山园所属园林体系中国园林的发展经历了从秦汉的发展期,到魏晋的转折期,到唐宋的全盛期,再到明清的成熟期。
在清初,出现了皇家园林的建设高潮,鸦片战争后中国园林盛极而衰,转入了创作低潮。
而地处中国南疆的岭南地区,园林仍然蓬勃发展,如广东四大名园中有三座建于清中后期,被誉为岭南名园的广西桂林雁山园也始建于清咸丰年间。
“桂林雁山园,又名西林花园,为邑人唐岳所建,以山、水、花木、建筑著称,是真山真水私园,现名雁山公园,山水全在,部分建筑仍存,面积15 hm2”[1]。
1.1 盛极而衰的晚清园林清代私家园林经历了康乾的初始、嘉道的极盛、咸同光宣的盛极而衰三个阶段。
岭南印象园短句朋友圈文案
1、岭南印象园是典型的岭南传统风格建筑群落。
民居依水而建,或窄门高屋,或镬耳高墙,壮观的蚝壳墙、精致的满洲窗,小溪蜿蜒,池塘清澈,处处散发着岭南水乡的韵味。
整个景区汇集了你对岭南古老家园所有的想像:小院、古街、祠堂、戏台、比武台、牌坊、老榕树、大池塘,有回到那段历史的感觉,给人一种浓浓的怀旧情怀。
2、“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当年苏轼被贬至广东惠州时,曾作了这样一首诗,令许多人对于岭南的印象就是荔枝。
可岭南除了荔枝,还有充满南粤风情的特色建筑,源远流长的文化历史,自然休闲的乡土风情。
而这一切,就能在岭南印象园中一览无余。
3、提到岭南总让人想起苏轼《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枝》诗中的“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岭南,然而岭南印象园给我的感觉却不是这样的岭南,而是带着粤式生活的慵懒味道,就像街边随处可见的肠粉叉烧熟了之后散发出的香气。
岭南印象园游玩心得岭南印象园游玩心得(上)岭南印象园位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是一座融合了广府文化、岭南建筑和江南园林风格的旅游景区。
我最近有幸到这里游玩,深深地感受到了岭南文化的魅力。
进入园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精美的牌坊,上面刻着“岭南印象园”四个大字。
牌坊两侧栽满了花草,极具岭南特色。
我不禁感叹于岭南建筑的精美和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园区内的建筑风格多样,有小巧精致的亭台楼阁,也有宏伟壮观的府邸宅院。
每一座建筑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故事。
我一边游览一边听导游讲解,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岭南建筑的特点和文化内涵。
园区内还有许多精美的花木,远远看去,宛如一幅江南水乡的画卷。
我特别喜欢那些千姿百态的兰花和水莲,它们散发出淡雅而清新的芳香,令人陶醉其中。
除了建筑和花木,岭南印象园还有一些具有岭南特色的表演和活动。
我观看了一场精彩的广府武术表演,这些身姿矫健、技艺高超的武术表演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们的身体柔韧度和力量控制非常出色,每一招每一式都充满了岭南的独特韵味。
在园区中央,还有一片湖泊,湖中心有一座小桥。
我漫步其中,感受着岭南园林的宁静和美丽。
湖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动着,仿佛在讲述着一段美丽的故事。
总体而言,岭南印象园给我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这里不仅有精美的建筑和花木,还有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岭南文化的殿堂。
我非常推荐大家前来游览,一定会有一段难忘的旅行体验。
岭南印象园游玩心得(下)岭南印象园是我最近到佛山旅游的其中一站,从游览中产生的感受和体验让我难以忘怀。
进入岭南印象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的吊脚楼。
这些楼房的外观精美,充满了传统岭南建筑的特色。
我走近细看,发现这些吊脚楼内外均采用了岭南特色的窗棂和木雕装饰,非常精致。
游览过程中,我还体验了制作岭南民间手工艺品的过程。
在手工艺品工作坊里,我看到了技艺娴熟的师傅正在制作小巧玲珑的木雕和剪纸。
我也试着亲自参与其中,虽然手艺不够纯熟,但从中体验到了传统手工艺的魅力和乐趣。
岭南印象园观后感200字
摘要:
1.岭南印象园简介
2.游览体验概述
3.景点特色与亮点
4.个人感悟与建议
正文:
岭南印象园位于我国广东省广州市,是一座展示岭南文化、民间艺术和传统手工艺的主题公园。
近日,我有幸游览了这座充满魅力的园区,下面就来分享一下我的观后感。
一进入岭南印象园,便能感受到浓厚的岭南风情。
园区分为多个区域,包括民间艺术展示区、手工艺品区、美食区等,游客可以一边欣赏各种民间艺术表演,一边品尝地道的岭南美食。
在游览过程中,我还亲身体验了传统的剪纸、陶艺等手工艺,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岭南印象园的景点特色鲜明,充满趣味。
例如,园区内的粤剧表演、舞狮舞龙等节目,让人感受到广东民间艺术的博大精深。
此外,还有各种复原的岭南传统建筑,让人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百年前的岭南地区。
在游览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岭南文化独特的魅力,也更加珍惜我国丰富的文化遗产。
同时,我也注意到园区在传承和弘扬岭南文化方面做出的努力。
然而,我认为园区还可以在以下方面加以改进:一是增加与国际游客的互动,让更多人了解岭南文化;二是引入更多创新元素,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
合,吸引更多年轻游客。
总之,岭南印象园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游览体验,不仅让我深入了解了岭南文化,还激发了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广东四大名园——岭南园林的代表顺德清晖园、佛山梁园、东莞可园、番禺余荫山房,并称广东四大名园,为岭南园林的代表作。
顺德·清晖园在广东四大名园中,园区面积最大、看点最多、布局最巧妙、园林最精美的无疑是顺德清晖园。
清晖园的最大看点在于套色玻璃、形态各异的园林门窗和精致的亭台楼阁。
门既是一景,又是从一处景点通往下一处景点的通道。
清晖园中没有相同的门,每扇门各具特色,可谓匠心独具。
门上都有对联,既是装饰,也展现出园主人的品位。
除了门,当然还有窗。
清晖园的窗更多的作用不是采光,而是装饰。
与百年龙眼树毗邻的是桃形花窗,窗外还有充满岭南特色的棕榈树。
简简单单的青砖窗,加上窗顶的山石和绿色的攀援植物,又是另外一番风味。
园内的套色玻璃门窗是清晖园最大的特色和最美丽的景致。
经蚀刻加工的套色玻璃制品是岭南园林的一大特色,在其他三大名园和一些现代园林中都可以看到,但品种最丰富、外观最美丽的非清晖园莫属。
其中,最不可错过的是这套清朝乾隆年间评定的“羊城八景”,这是目前仅存于世的清代旧羊城八景套色雕刻玻璃珍品,被鉴定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
清晖园全园构筑精巧、布局紧凑,建筑物形式轻巧灵活、雅致朴素,庭园空间主次分明、结构清晰。
整座园林尽显岭南庭院雅致古朴的风格,而流水和锦鲤是体现园林静中有动的最好道具。
掩映在花丛中的一座半月亭尤为美丽。
这样的凉亭,貌似完全不是为了遮阳避雨,纯粹只是体现园林的精致与美丽。
佛山·梁园佛山梁园小巧玲珑,但具有浓郁的广府风格,是清代岭南文人园林的典型代表。
梁园由当地诗书画名家梁蔼如、梁九章、梁九华及梁九图叔侄四人,于清嘉庆、道光年间(公元1796-1850年)陆续建成,历时四十余年,民国初年已濒于湮没。
现存的梁园虽仅为清代所建的五分之一,但仍可让人们于片瓦之中窥探其曾经的繁盛。
船厅三面为大型满洲窗,四周景物尽收眼底,斗室容环宇,是休憩赏景的好地方。
柳枝嫩芽,阳光明媚,身处闹市,园外车水马龙,园内却别有一方洞天。
岭南园林的特点是
岭南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的主要流派之一,它源于广东、海南等地区,具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文化底蕴。
岭南园林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融合自然和人工的特点。
岭南园林注重自然与人工的和谐结合,强调山水与构筑的结合。
岭南园林的建筑结构简洁大方,与周围的山水景观相得益彰,营造出独特的清幽气息。
2.体现民族文化的特点。
岭南园林融汇了广东、海南等地区的民族文化,体现了当地的风土人情。
例如,岭南园林中常常会使用当地特有的植物、建筑、艺术等元素,展现出当地独特的文化魅力。
3.强调山水景观的特点。
岭南园林注重自然山水景观的保护和利用,将山水景观作为园林的主要元素。
岭南园林中的建筑、植物、水景等都围绕着山水景观展开,使得园林整体具有浑然天成的气息。
4.强调人文精神的特点。
岭南园林注重人文精神的体现,讲究品味和内涵。
岭南园林中的构筑、植物、艺术品等都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元素,通过这些元素,岭南园林能够展现出独特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
5.强调绿色理念的特点。
岭南园林注重绿色理念的实践,讲究环境友好和资源保护。
岭南园林中的植物、水景等都经过精心选择和设计,不仅能够为人们提供观赏和游览的乐趣,还能够保护自然环境,为人们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
总的来说,岭南园林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融合自然和人工的特点、体现民族文化的特点、强调山水景观的特点、强调人文精神的特点和强调绿色理念的特点。
岭南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的杰出代表,它以自然为基础,融合民族文化、山水景观、人文精神和绿色理念,营造出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气息。
畅游岭南印象园:品味风土人情
作者:张蕾
来源:《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2019年第77期
今天,我跟老师和同学们去了古色古香的岭南印象园。
坐在巴士车上,看着窗外的风景,吃着带来的零食,激动地坐车穿过广州大学城,来到了岭南印象园。
岭南印象园位于小谷围岛南部,走进岭南印象园,就好像穿越了文化,踏上了时空列车回到了早年时代。
在充满古韵的街巷上,穿过石拱小桥,走在青石板上,看着古旧的事物和似曾相识的民俗展示,不由得令我情不自禁地笑了。
进入古老的理发店,我好奇地把头伸进去看了看,发现里面只有四面灰灰的墙壁和空空如也的地板,连个人影都没有,突然,一种恐怖的感觉从四面袭来,我颤抖了一下就马上拔腿跑了。
继续往前走就会发现一个小屋,我还没走进去,就听见里面传来同学们乱七八糟的尖叫声:“好斜啊!”“好晕啊!”“我快跌倒了!”“好好玩呀!”“救命啊!”走进去我才发现,屋里的桌子、椅子等物品都倒挂在头顶上。
出来的时候看了介绍,才知道这是闻名的“倒屋”和“斜屋”。
岭南印象园里不仅有各式古建筑,还有各种风味小吃。
这里有味道顶呱呱的岭南甜品双皮奶、姜撞奶……还有特色小吃牛腩粉、萝卜牛杂、银丝蛋面……我最喜欢的是捏面人、画糖畫、吹麦芽糖这些传统的手工美食,既好吃又好看,件件都是艺术品。
到了下午集合时间,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岭南印象园。
大半天的游玩带给我的是怀旧的心情和千年的文化沉淀,我感到很有收获。
我眼中的岭南印象园作文我眼中的岭南印象园作文(通用34篇)岭南印象园位于广州大学城(小谷围岛)南部,原练溪村的区域内,总占地面积16.5公顷,是集观光、休闲、娱乐、住宿、餐饮、购物,体验岭南乡土风情和岭南民俗文化的旅游景区。
接下来店铺为你带来我眼中的岭南印象园作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我眼中的岭南印象园作文篇1今天早上,秋高气爽、凉风习习。
我们要去风景如画的岭南印象园游玩,是多么开心!岭南印象园古色古香的建筑物依水而建,我们走在悠长的小巷里,中间还有一条溪水在流淌,发出丁丁冬冬的声音,处处散发着岭南水乡的韵味。
原汁原味的岭南小吃定让你大饱口福,有鲜嫩爽滑的豆腐花、口味正宗的牛腩粉,还有小孩喜爱的棉花糖……可惜我的钱已经花光了,但我知道那棉花糖一定很好吃。
传统的工艺品让人眼花缭乱,有草编、捏面人,还有各种各样的玩具。
我觉得制作糖画的`艺人技艺精湛,做出来的糖画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撒欢区是我们孩子的乐园,有摇来摇去的海盗船、荡秋千,有好玩的踩木头,还有有趣的走轮胎……你只要来到撒欢区,听到的都是孩子的欢笑声和尖叫声,那时候你一定会变得很快乐。
岭南印象园真是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好地方。
快来岭南印象园玩玩吧,这里一定让你度过难忘而美好的一天。
我眼中的岭南印象园作文篇2周二,是我们盼望已久的秋游。
这天,秋高气爽、凉风习习,同学们兴致勃勃地来到风景如画的岭南印象园游玩。
岭南印象园具有古老的岭南文化特色,古色古香的建筑依水而建,悠长的小巷旁溪水流淌,处处散发着岭南水乡的韵味。
原汁原味的岭南小吃真是让我们大饱口福!有鲜嫩爽滑的豆腐花,有口味正宗的牛腩粉,还有同学们最喜爱的'棉花糖……传统的工艺品各式各样,有糖画,有玻璃烧,还有草编、捏面人……看得我们眼花缭乱。
做糖画的叔叔手可真巧!不一会,一只栩栩如生的龙又在他手中诞生了,我高兴地把它买了下来!撒欢区是我们孩子的乐园。
海盗船晃来晃去,晃得我头都晕了!荡秋千还不错!荡来荡去的,可真好玩!踩木头可是我最拿手的,要不是前面有人,我可以不到一分钟就走过去!走轮胎有点危险,一不小心就受伤了。
岭南古典园林赏析心得2000字范文岭南园林主要指珠三角的广府园林。
岭南园林作为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三大流派之一,在中国造园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现代园林的创新和发展上,更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岭南山水秀丽,层峦叠翠,又濒临沧海,环境风物别具特色。
岭南人追求自然化、艺术化园居生活,这孕育了岭南园林的独特风格:求实兼蓄,精巧秀丽。
广州的著名园林,据屈大均《广东新语》的记载:在城东有东皋别业,城西有西畴,",显德园、花坞、华林园,城南有望春园、芳华苑、南园、斐园,城北有芳春园(又名甘泉苑)。
这些园林除东皋别业、斐园、南园为明代所建外,其余皆为南汉时园林,历史既久,遗迹渺不可寻。
倒是昌华苑或为今昌华大街,而东皋别业旧址当为今东皋大道无疑。
屈氏曾详记该园的规模,有冈有湖,湖中有楼,沿湖榕堤竹坞,步步萦回。
有船四艘,可供游赏。
如此广阔的园林,则今东皋大道及其东西两边的街道,应是都属园内。
清代,经过前期顺治、康熙、雍正三朝的治理,经济秩序基本稳定,生产发展,人口增长,社会财富有了一定的积累,陆续开始了园林建设。
私家园林亦日趋成熟,基本上形成了北京、江南、珠江三角洲三个中心。
珠三角很多致仕的官员和文人雅士回乡后都建造私家园林,主要是为了修身养性、颐养天年,闲暇时邀约一帮文人雅士吟诗作画。
如清晖园原为明代状元黄士俊的府邸,后再由清代大良进士龙应时、龙廷槐、龙元任家族陆续建成。
余荫山房是清代举人邬彬所建,他曾任刑部主事、通奉大夫,官至从二品,他的两个儿子也是举人,所以有一门三举人,父子同折桂之美誉。
可园的创建人张敬修官至江西按察使署理布政使,他金石书画、琴棋诗赋样样精通。
在可园时,常邀张维屏、简士良、徐三庚等在园内联吟、颂赋、传艺。
居廉、居巢在可园作画十年,其学生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等创立了岭南画派,使可园成为岭南派的策源地之一。
梁园的主人、富绅家庭出身的梁蔼如官至内阁中书,同时也是清代岭南的书画名家,文采出众。
岭南文化作文,梁园篇一《走进梁园,触摸岭南文化的一角》说起岭南文化,那可像一个大宝藏箱,里头装着数不清的好玩意儿。
今天,就来说说这宝藏箱里的梁园,一个充满故事的地方。
我第一次去梁园的时候,那过程可有点曲折。
那时候看着地图一通找,结果在那周围的小巷子里绕了好几个圈子,就像一只没头的苍蝇。
终于,柳暗花明,梁园的大门出现在眼前。
刚一进门呀,就像走进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小天地。
那园林的布局特别有意思,亭台楼阁,小巷回廊,彼此穿插,看似随意,却又像是经过精心安排的一场奇妙游戏。
我就跟着自己那双好奇的脚,这儿瞅瞅,那儿看看。
看到那些古旧的建筑,那屋顶的瓦片像鱼鳞一样排得整整齐齐,每一片瓦片看上去都像是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墙上的砖缝里,还冒出几株小野草,就这么不管不顾地长着,像是这古老园子的小调皮。
回廊的柱子上有着些许斑驳的痕迹,摸上去冰冰凉凉的,感觉像是能从手指尖传递出过去那些岁月里的点点滴滴。
在梁园里漫步的时候,遇到一伙儿画画的学生。
他们带着小板凳坐在一个池塘边上对着景儿画。
我凑过去看,有个人画的那池塘里的鱼呀,就跟真的要从画里游出来似的。
塘里的鱼估计发现自个儿成了模特,游得特欢快,时不时冒个泡。
水可清澈了,倒映着旁边的亭子和那些歪着脖子长的树。
我在旁边都看入神了,差点跟着那画笔一起把这景儿给装进心里的画框。
再往园子深处走,感觉就像穿越到了古代,阳光从树叶的缝隙里漏下来,照在地上成了一片片金黄色的小碎片,风一吹,还晃悠晃悠的,真有点像散落的金叶子。
梁园,就像是一本古老的书,只不过这本书里全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从建筑到花草,从池塘到游客,每一样都是岭南文化的一部分。
这儿不仅仅是个园子,更是岭南文化活脱脱的展示场。
篇二《梁园之旅:岭南文化的妙趣体验》岭南好呀,岭南有种独特的文化韵味。
而梁园,就像是这种韵味的浓缩地。
前些日子再次去了梁园。
我一到大门口,就被那股熟悉又独特的气息包围了。
这次去梁园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好好再感受感受那些上次没来得及品味的小角落。
岭南文化的地域特点与魅力岭南地区是中国最美丽的地方之一,这里的自然风光和文化底蕴令人陶醉。
岭南文化,不仅给中国历史文化增添了新的一笔,也成为全球文化遗产中的珍品。
本文将介绍岭南文化的地域特点和魅力,带您一起探寻这个充满活力的地方。
岭南地域特点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区,是中国最南边的地区,与越南、老挝等国家接壤。
它们一起构成了岭南地区。
岭南地理环境独特,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足,物产丰富多样。
同时,岭南地形起伏不平,地势复杂,山峦叠嶂,河流纵横。
这些特点决定了岭南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岭南文化的魅力岭南地区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交融的地方。
早在三千年前,这里的文明就已发展起来。
岭南文化是一个以赏玩为核心,以手工艺品为表现手段的文化体系。
这里的音乐、舞蹈、美术、建筑都有着独特的风格,深受人们的喜爱。
下面,我将简单介绍一下岭南文化中的几个方面。
建筑文化岭南建筑的特点是精美的木结构,利用木结构的构造和建筑技术代替砖、石等常用的建筑材料,独具岭南建筑的风格和特色。
因为使用木结构,岭南建筑也成为了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的代表之一。
岭南传统建筑的结构设计和装饰风格都与当地的气候、地理和居民的生活习惯密不可分。
文字文化岭南文字文化主要是指岭南地区的传统记述文字,包括客家话、广州话、潮汕话等,这些方言写法都立体。
岭南地区的客家话在岭南地区最为常见,因为客家话可从文化和语言等两方面被认为是一个独特的语言体系。
岭南地区的民族文化以客家文明为主,这里的客家建筑、客家美食、客家音乐、客家历史等都会体现出客家文化的特点。
美食文化岭南地区的饮食文化独特而丰富,其中,粤菜就是岭南餐饮文化的代表。
岭南地区的美食有点心、烧腊、汤羹、粉面等,它们以特有的工艺和食材独具风味。
还有岭南海鲜,地道的琼州海鲜,美味的潮汕海鲜,都是值得一品的美食。
此外,岭南的茶文化、糕点文化等等都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品尝。
岭南的音乐、书法、绘画、贺年卡、舞蹈等也都有着独特的岭南风味。
感受岭南风情的文案
欢迎到让人沉醉的岭南风情世界!岭南,这是一个充满独特韵味的地方,被誉为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
这片热土撒满了历史底蕴和浓厚的人文气息,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旅行者。
步入岭南,你将被绚烂多彩的建筑所吸引。
古老的城墙上雕刻着神奇的传说,为城市增添了神秘感。
独具特色的传统建筑,以其精美的木雕和瓦片彰显着岭南人独特的审美观。
岭南文化也是集中表现在丰富多元的美食上。
宴席上,色香味俱全的岭南菜肴品种繁多,让人口感大开。
无论是鲜嫩的白切鸡,还是酥脆的叉烧鸭,每一道菜都是师傅们匠心独具的艺术品。
而饭后一杯岭南特色的潮汕茶,更是让人尽情感受到这里浓郁的人情味。
除了独特的建筑和美食,岭南的文艺氛围也是令人心动的。
这里孕育了众多文化名人,他们的作品和思想为这个地方注入了灵魂。
在岭南的广州艺术博物馆里,你可以欣赏到无数经典的艺术作品,感受到名家的智慧和创造力。
最后,千万不要错过岭南人热情好客的特点。
来到这里,你会感受到那浓郁的南方人情味,无论是在小巷深处的茶楼,还是宽阔的广场上,你都能与岭南人一同享受闲暇时光。
岭南,一个兼容并蓄、充满魅力的地方,让人无法忘怀。
无论是探寻历史文化,品尝美食佳肴,还是感受岭南人的热情,这里都能满足你的向往。
来吧,让我们一同融入这片迷人的岭南风情之中吧!。
领南印象园简介哎,说起来这岭南印象园,那可真是块儿宝地,让人一去就忘不了的地儿。
你走进园子,就像一脚踏进了老广州的时光隧道,那股子古朴味儿,直往你心里钻。
一进门,嘿,那青砖灰瓦的牌坊,高高耸立,就跟个老熟人似的,笑眯眯地迎着你。
两边儿挂着的大红灯笼,红彤彤的,喜庆得跟过年似的,让人心里头那个暖洋洋的。
往里走几步,你瞧那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光溜溜的,走上去,每一步都像是跟历史在对话。
路两边,店铺林立,有卖手工艺品的小摊儿,有飘出阵阵茶香的茶馆,还有那些个老字号的小吃店,香气四溢,馋得你直咽口水。
说到小吃,那可真是岭南印象园的一大亮点。
你尝尝那碗热腾腾的双皮奶,嫩滑得像婴儿的皮肤,甜而不腻,入口即化,简直是人间美味。
还有那牛杂,炖得烂烂的,香气扑鼻,再蘸上点儿特制的酱料,哎呀,那滋味儿,简直了!还有糯米鸡、肠粉、云吞面……每一样都让人回味无穷,吃了还想吃。
再往里走,嘿,你就会看到一片水乡风光。
那小桥流水,绿树成荫,简直就是一幅活生生的水墨画。
你坐在那乌篷船上,慢悠悠地划着桨,看着两岸的风景缓缓倒退,心里头那个惬意啊,简直没法儿说。
偶尔还能看到几只水鸟掠过水面,留下一串串涟漪,美得让人心醉。
除了这些,岭南印象园里还有好多好玩儿的呢。
比如那个传统婚嫁表演,一群穿着大红喜服的男女,在台上演得活灵活现,让你仿佛穿越到了古代,亲眼见证了一场盛大的婚礼。
还有那皮影戏、木偶戏、粤剧表演……每一场都是那么精彩绝伦,让人目不暇接。
最让我难忘的是那个手工艺品展示区。
那里聚集了好多民间艺人,他们或雕或刻,或编或织,把一块块木头、一片片布料变成了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
你看着他们专注的神情,听着他们讲述每一件作品背后的故事,心里头那个感动啊,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总之啊,这岭南印象园就是这样一个神奇的地方。
它不仅仅是一个旅游景点儿那么简单更是一个能让你感受到岭南文化魅力、品味到地道美食、欣赏到传统艺术表演的综合性园区。
不管你是喜欢历史的还是喜欢美食的亦或是喜欢欣赏艺术的只要你来了这里就一定能找到属于你的那份儿乐趣和感动。
花都湖景点岭南园介绍
花都湖景点岭南园是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的一处著名风景名胜区,是一个集文化、历史、自然景观为一体的大型公园。
岭南园占地面积达1000多亩,是花都湖景区的核心区域。
岭南园于2004年正式开放,是一个以岭南文化为主题的公园,园内景色秀丽,环境宜人。
园内的建筑、雕塑、景点等都相当具有岭南文化特色,展示了岭南地区的历史、文化和传统艺术。
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浓郁的岭南文化气息,领略到南国风情。
岭南园内最著名的景点是“岭南水乡”,这是一个以水为主题的景区,园内有许多湖泊、溪流和水潭,游客可以在这里乘船游览,欣赏水上花灯和水上表演。
此外,游客还可以参观园内的“岭南园民俗村”,这里展示了岭南地区的传统农业、手工业和民俗文化,让游客了解到岭南地区的历史和文化。
岭南园还有许多其他的景点,如“荷花池”、“红色文化馆”、“古镇街区”等等,每个景点都有其独特的特色和魅力。
此外,岭南园还有许多文化活动和展览,如岭南民俗文化节、岭南宋词大赛等,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赏和参与。
总之,岭南园是一个集文化、历史、自然景观为一体的大型公园,是花都湖景区的一大亮点。
游客可以在这里领略到浓郁的岭南文化气息,感受到南国风情,同时也可以享受到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活动。
- 1 -。
岭南第一园之魅力
摘要:梁园堪称岭南园林第一园,是岭南园林的典型代表。
笔者在亲自游历梁园后,从建筑、山石、理水、植物等方面对梁园的特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窥梁园一斑而见岭南园林之全豹。
关键词:岭南园林;梁园;布局;置石;理水;文化
岭南四大名园——佛山梁园、顺德清晖园、番禺余荫山房及东莞可园为我国岭南园林建筑中的四朵奇葩。
梁园是清代岭南文人园林的典型代表之一,其布局精妙,宅第、祠堂与园林浑然一体,岭南式的“庭园”空间变化迭出,格调高雅,尤以大小奇石之千姿百态、设置组合之巧妙脱俗而独树一帜,是闻名遐尔的粤中四大名园之一。
园中秀水、奇石、名贴堪称梁园“三宝”。
笔者在亲自游历、品味过梁园之后,更对其在建筑、筑山置石、理水、植物等方面的艺术造诣深有体会。
下面就从这几方面对梁园进行分析。
一、建筑
从总体上看,梁园呈南北窄、东西长的长方形。
头门朝东,园内景观自东向西逐步展开。
梁园大门朝东开,古人称之为“紫气东来”。
由大门进入梁园,映入眼帘的是部曹第、佛堂、梁氏宅等和刺史家庙等建筑物,这些建筑物全为砖木结构,饰以木雕、砖雕,高
雅精致。
造园者巧妙地将住宅、祠堂、园林和谐地连结在一起。
建筑组合用“高墙冷巷”把院落进行多进多庭院组合,或用“连房博厦”把建筑与庭院连为一体;就单体形态看,多高柱础,宽檐廊,厚实墙,青瓦顶,压瓦砖,翘正脊,花玻窗,砖雕窗,灰塑门;就装饰来看,最典型的是“三雕三塑”:木雕、砖雕、石雕,陶塑、泥塑、灰塑。
园林中三雕三塑遍布全园,在门头、门联、窗楣、基座、台案、檐口、檐柱、月梁、瓜柱、雀替、坐靠、栏杆、屋脊等处,其中以灰塑和砖雕最具岭南味。
经过部曹第、佛堂、客堂、宅第,进入二道门,就是群星草堂了。
它的入口,有三个朝东的圆如满月的“月亮门”,使人感觉典雅别致(图1)。
三门成一线设计成圆形,可减缓空气流动的速度,不会破坏园内幽静的气氛。
群星草堂分前厅、后厅,中间以棚廊连接。
前厅、后厅均为屏风门,开敞通透。
开门迎客,主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之意不言自明。
草堂、客堂、秋爽轩、船厅和回廊连贯成群星草堂的建筑群体。
走过一座设计精巧的小石拱桥,就到达汾江草庐群体。
这里的水石运用可说是别出心裁:既有一般的叠石置景,又有独石成景;既有潺潺流水,又有一泓湖水,碧水中,成群的金鱼、锦鲤时浮时沉,湖面涟漪连绵,这静中有动的景观,令人赞叹。
岸边有一座造型优美的石舫(图2)遥望湖面,则见一块形态奇特高约三米的石块屹立于湖中,此石名叫“湖心石”。
山石
梁园所处的地理位置地势平坦,园内只有靠北边的一座小山,此处便为梁园的“玄武”靠山,梁园的山境,主要是用奇石来表示。
群星草堂的“石庭”,以石代山,讲求一石成形,独石成景,不求恢宏的气势但求石的神态韵味。
由于“山主贵”,不求山势求石韵表明梁园的主人们不慕功名,追求个性自由和林泉之乐。
事实上,梁蔼如、梁九图、梁九章、梁九华四人都生性雅淡,不喜做官,梁园的布局,符合他们的志趣。
梁园内奇石林立,假山满布,其中有假山与碑廊相连,有“尺墙藏万景,寸纸识千秋”之誉。
假山中有“苏武牧羊”、“柳毅传书”、“昭君出塞”、“貂婵拜月”等景,均取材于古代民间传说。
据说当年梁园主人之一的梁九图到湖南衡山游览,回归时经过广东清远,购得色泽纯黄、形态各异的12块奇石,大的3尺多高,小的也宽2尺,如峰峦、峭壁、陂塘、溪涧流瀑、丘壑险隘。
梁九图将其安放在梁园内(图4),并作诗记其事:
衡岳归来兴未阑,湘中蓄石当烟鬟。
登高腰脚输人健,不看真山看假山。
梁园因此就有了“十二石斋”之别称。
三、理水
梁园的山,重韵味不重气势,梁园的水,既重韵味也重气势。
梁园之内曲水回环,湖水、溪水、小桥流水随处可见。
园内几乎所有建筑(宅第祠堂除外)都依水而建。
汾江草庐以湖景为中心,水
面宽阔,气势不凡。
从方位看,梁园的水景位于南面、东南面和西面,符合“北山南水、水聚堂前”的规则。
梁园水景的特色是“曲”和“静”,凡水流“曲则有情”,“静则宜人”,梁园的水都属于“有情水”。
“富贵贫贱在水神”,秀水不仅是梁园的一大特色,也是梁氏家族富甲一方的“环境基础”。
梁园水清木华。
不仅秀水满园,还有满园秀木,各样花草树木和水、石、建筑物组成了一幅幅如诗如画的景象。
古人认为,五行中水能生木,水清木华的环境,有利于培养文化艺术方面的人才。
梁氏家族的子孙自
小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又受到环境的熏陶,自清末以来,名诗人、名作家、名画家、名医辈出,至今不绝。
四、植物
梁园中的植物可以用“四季繁花,热带风光”八字概括,特征树有棕榈类的大王椰、假槟榔、大王棕、酒瓶椰;有藤本的炮仗花、夜来香、紫藤、簕杜鹃、绿萝;有耐阴的兰花、蕉类、芋类、蕨类、葵类;另有榕树、荔枝等。
群星草堂群体和汾江草庐群体都用松、竹、柳和盆景于以点缀。
园中除有十余株古树外,还种有富岭南风韵的玉棠春、鹰爪兰、鸡旦花等。
正是:“两处园林都入画,满庭兰玉尽能诗”。
房外院中浓荫遍布,一株有170年历史的芒果树如一把巨大的绿伞,撑起一院绿荫。
院角处亦有太湖石分散,真是“屈桥同笔曲,积石比书多”。
石旁亦有松、竹、柳和盆景点缀,更遍植富岭南风韵的玉棠春、鹰爪兰、鸡旦花等,有一种果木成荫、繁花似锦的意境。
沿着柳树成行的堤岸走约五分钟,便到达松竹寮景观。
这里的建筑物以竹、木为基调,显示出缚紫为扉,列柳成行,一水画堤的意境,展示珠江三角洲特有的田园风韵,体现造园者追求远离烦嚣、贴近自然的独特构思。
参考文献:
[1] 周维全,中国古典园林史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
[2] 杜汝俭,园林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年5月
[3] 罗一星,岭南园林图说之二十九——佛山梁园与梁氏家族
[4] 陆琦,佛山梁园,《广东园林》,2006年06期
[5] 陆琦,岭南传统庭院布局与空间特色,《新建筑》,2005年05期
[6] 谢丽,岭南古典园林植物诗话,《风景园林》,2004年53期
[7] 刘家祺,中国风景园林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广东园林》,2005年02期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