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学》期末考试B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114.00 KB
- 文档页数:4
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期末测试题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 )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A. 0-8、9岁 B.0-3岁C.0-6岁 D.O-13、14岁2.下列属于新生儿无条件反射的是( )。
A.抓握反射 B.吮吸反射C.转向反射 D.张嘴3. 新生儿的心理,可以说一周一个样;满月以后,是一月一个样;可是周岁以后发展速度就缓慢下来;两三岁以后的儿童,相隔一周,前后变化就不那么明显了,这表明了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进程的一个基本特点是( )A.发展的连续性B.发展的整体性C.发展的不均衡性D.发展的高速度4.提出“社会文化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高尔顿B.华生C.维果斯基D.斯金纳5.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有( )A.从局部到整体的规律B.尾首规律C.远近规律D.大小规律6.儿童方位知觉中掌握的顺序是()。
A.上下、左右、前后B.左右、前后、上下C.前后、上下、左右D.上下、前后、左右7.2岁孩子往往会伸手要求站在楼上的妈妈抱,这说明他的( )A.大小知觉发展不足B.形状知觉发展不够C.距离知觉发展不足D.想像力不够丰富8.经典的“视觉悬崖”测验测查的是( )A.时间知觉 B.形状知觉 C.大小知觉 D.距离知觉9.有的儿童在观察时,能够根据观察任务,自觉地克服困难和干扰进行观察。
这说明他们观察的( )A.持续性延长B.目的性加强C.细致性增加D.概括性提高10.在指导幼儿观察绘画时,下面哪句指导语易把幼儿的观察引向观察个别事物?( )A.图上有些什么呢?B.图上的小松鼠在做什么呢?C.这张图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呢?D.图上讲的是个什么故事?二、判断题(共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观察力就是观察的能力。
观察力的最可贵品质是从平常的现象中发现不平常的东西,从表面上貌似无关的东西中发现相似点或因果关系。
()2.短时记忆又称感觉登记或感觉记忆,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信息在感觉通道内迅速被登记并保留一瞬间的记忆。
学校: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考试号: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内----------------------------不----------------------------准----------------------------答----------------------------题-------------------《幼儿心理学》试 卷 请将第一、二、三、四大题的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交卷只交第1、3页。
一、单选题(共25分,每题1分) 1.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资料,较易作出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是( )。
A.问卷法 B.谈话法 C.观察法 D.实验法 2.下列哪种情感不属于儿童的高级情感?( ) A.道德感 B.归属感 C.美感 D.理智感 3.“视觉悬崖”可以测查婴儿的( )。
A.距离知觉 B.方位知觉 C.大小知觉 D.形状知觉 4.现实中有花朵,儿童脑中才可能有花朵的影像,这说明( ) A.心理是脑的机能 B.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C.心理在实践中发生发展 D.人脑是心理的器官 5.“童言无忌”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看是( )。
A.儿童心理落后的表现 B.符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表现 C.超常的表现 D.父母表现不当所致 6.表现在人对外部事物的态度和惯常的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是( )。
A.道德感 B.理智感 C.气质 D.性格 7.( )是儿童亲社会行为产生的基础。
A.自我意识 B.态度 C.移情 D.认知 8.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是( )。
A.亲子关系的发展 B.同伴关系的发展 C.性别角色的发展 D.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9.亲子关系通常被分为三种类型:民主型、专制型和( )。
2020级重点班《幼儿心理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40题)1. 4-5岁幼儿最主要的心理特征是() [单选题] *A. 活泼好动(正确答案)B. 好学好问C. 爱模仿D. 独立性强2. 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单选题] *A、0—8岁B、 0—3岁C、0—6岁(正确答案)D、0—14岁3. 幼儿期的主要活动是()。
[单选题] *A、学习B、游戏(正确答案)C 、劳动D、音乐4. 爱模仿是()幼儿心理发展特征。
[单选题] *A、 3-4岁(正确答案)B、 4-5岁C、 5-6岁D、 1-3岁5. 四岁幼儿注意可持久()分钟左右 [单选题] *A、5B、10(正确答案)C、15D、206. 幼儿认为“早上,是到外面玩的时候”,“上午是上课的时候”,这表明儿童的时间知觉是:() [单选题] *A、依靠生理上的变化B、依靠生活中接触到的周围现象的变化(正确答案)C、根据日夜和季节的变化D、依靠成人教授7. “一目十行“体现注意的:( ) [单选题] *A、选择性B、稳定性C、广度(正确答案)D、分配8. “花瓶人头双关图中的花瓶、人头都易被感知”体现的是从背景中分出来,受()的影响: [单选题] *A、对象的活动性B、对象与背景的差别(正确答案)C、刺激物本身各部分的组合D、教师的言语与直观材料的相结合9. 人们吃过糖以后再吃桔子,会感到桔子很酸,这种现象属于:() [单选题] *A、感觉适应B、相继对比(正确答案)C、同时对比D、感觉相互作用10. 对于幼儿来说,下列几何图形中,最容易辨别的是:() [单选题] *A、正方形B、长方形C、三角形D、圆形(正确答案)11. 教育因素对幼儿心理发展中起着( )作用。
[单选题] *A、决定B、可能性C、自然的物质前提D、主导(正确答案)12. 小朋友在活动室内进行活动时,突然窗外飞进一只小鸟,小朋友都兴奋地去看小鸟。
《幼儿心理学》试题与答案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10个空,每个空1分,共10分。
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智力包括注意力、想象力、思维力、和记忆力等。
2.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
3.幼儿自我评价主要依赖于的评价。
4.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
5.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过程。
6.记忆表象具有直观性和两个基本特征。
7.由于幼儿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幼儿园的教学应该坚持原则。
8.言语包括口头言语、书面言语和。
9.幼儿掌握的时间概念往往是与他们有着密切联系。
10.三岁前幼儿的思维基本属于思维。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对的,请在题号前括号里打“√”;错的,则请在题号前括号里打“×”;判断失误还倒扣1分。
)【】11.幼儿刚刚出生时已经具备了许多种感觉能力。
【】12.只有需要得到满足后人才会产生情绪情感。
【】13.幼儿年龄越小;注意转移就越快。
【】14.幼儿掌握的绝大多数概念都是日常概念和具体概念。
【】15.幼儿园中班的孩子掌握左右方位概念还相当的困难。
【】16.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指该年龄阶段的每个儿童都具有的心理特征。
【】17.每种气质类型都有其各自的长处和不足,因此,就气质类型而言它们没有优劣之分。
【】18.幼儿的问题言语就是幼儿说出的带有语法问题的语句。
【】19.幼儿同伴之间的冲突,对幼儿的心理发展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20.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因此,心理来源于人的内心,而不是来源于客观现实。
三、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把你所选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21.社会性的核心内容是A.人际交往B.亲社会行为C.分享行为D.性别行为【】22.造成独生子女社会性发展问题的主要原因是A.先天因素B.家庭中缺少小玩伴C.家庭的环境和教育D.家庭中人数少【】23.幼儿掌握的词汇中最多的是A.动词B.形容词C.副词D.名词【】24.人心理的器官是A.心脏B.人脑C.心D.头【】25.下列心理现象中,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是A.能力B.理想C.情感D.人生观【】26.小朋友A,四岁,稳重、恬静、不爱说话,教学活动中极少举手回答问题,老师叫她,她慢条斯里地答得挺好;和小朋友相处,很少有冲突,不爱告状,不爱表现自己;受表扬只是抿嘴一笑。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终考试《幼儿心理学》试题 B 卷1、人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统称为( B )。
A.个性心理B.心理过程C.心理现象D.个性倾向性 2、比较而言,( B)对人类心理的作用尤为重要。
A.物质环境 B.社会环境 C.自然环境 D.家庭环境 3、建筑工人根据所设计的图纸,头脑中产生大楼的立体形状,这种想象属于( B )。
A.空想 B.再造想象 C.创造想象 D.幻想4、科学家进行科学思考,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等都需要运用已形成的概念来进行判断、推理,以解决各种问题。
这种人类思维的典型形式指的是( D )。
A 、创造想象思维 B.直觉行动思维 C.具体形象思维 D.抽象逻辑思维 5、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特征是( A )。
A .无意注意占优势 B.有意注意占优势C.两者都占优势D.两者都不占优势6、人脑对同类食物的本质属性和事物之间规律性的联系的反映,是思维( C )的一个特点。
A.间接性B.直接性C.概括性D.推理过程7、“死记硬背”属于( A )。
A.机械识记B.意义识记C.有意识记D.无意识记8、保持时间为0.25—2秒钟即消失的记忆为( A )。
A.感觉记忆B.短时记忆C.长时记忆D.无意识记 9、想象发生的时间是( B )。
A.刚出生 B.2岁左右 C.3岁 D.6岁左右 10、看小说时产生的想象活动主要是( B )A.表象B.再造想象C.创造想象D.无意想象11、视觉悬崖”可以测查婴儿的( A )。
A.深度知觉B.方位知觉C.大小知觉D.形状知觉12、在方位知觉的发展中,儿童在( B )能够正确辨别前后。
A .3岁 B. 4岁 C.5岁 D.6岁13、从一般原理到特殊事例的推理称为( D )。
A.判断 B.决策 C.归纳推理 D.演绎推理14、幼儿在上课时低头搞小动作,老师发现后,最好是( D )。
A.叫他的名字B.叫他站起来C.马上叫他站一边D.到他身边轻轻地拍拍他 15、问一名幼儿电灯和蜡烛有什么共同点,幼儿回答“都是白的,长的”,这表明了该幼儿思维的( A )。
幼儿心理学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属于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A. 完全由遗传决定B. 逐渐形成自我意识C. 无法通过教育和环境改变D. 成熟后不再受外界影响2. 幼儿期是人类一生中的哪个重要发展阶段?A. 婴儿期B. 青少年期C. 成年期D. 老年期3. 幼儿园的运动活动对幼儿的心理发展有哪些益处?A. 促进肌肉发育和协调能力B. 增加智力水平C. 培养社交能力D. 提高记忆力4. 幼儿期的成长过程中,下列哪个属于心理发展的特点?A. 社会性和独立性逐渐增强B. 心理发展停滞不前C. 对外界刺激无反应D. 无法与他人进行交流5. 幼儿的情感发展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A. 家庭环境和亲子关系B. 学校教育C. 社会风气D. 遗传因素二、简答题1. 请简要说明幼儿发展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
幼儿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幼儿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的学科。
其研究内容包括幼儿的认知、情感、社会关系等方面的发展过程和变化规律。
通过对幼儿心理发展的研究,可以为幼儿教育和幼儿心理健康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2. 幼儿期的身体发育与心理发展有何关系?幼儿期的身体发育与心理发展密切相关。
身体的发育水平直接影响到幼儿对外界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身体的成长和运动能力能够促进幼儿的感知、思维和语言发展,从而推动心理发展的进程。
同时,心理健康的发展也对幼儿的身体发育具有积极的影响,身心的平衡和协调有助于幼儿全面发展。
3. 如何帮助幼儿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和自尊心?为了帮助幼儿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和自尊心,教育者和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给予鼓励和赞扬,展现对幼儿的关爱和接纳,并尊重幼儿的个人差异。
- 提供适宜的挑战和机会,让幼儿能够充分发挥自身潜力,增强自信心。
- 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自我评价标准,引导积极的自我反思和情感表达。
- 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合作意识,鼓励幼儿分享和互助,增强归属感和自信心。
三、论述题请你从幼儿园教育的角度,论述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要性及对教育实践的指导意义。
大学幼儿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幼儿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幼儿的生理健康B. 幼儿的心理健康C. 幼儿的社会行为D. 幼儿的智力发展答案:D2. 幼儿期指的是哪个年龄段?A. 0-3岁B. 3-6岁C. 6-12岁D. 12-18岁答案:B3. 以下哪个理论是由弗洛伊德提出的?A. 行为主义理论B. 认知发展理论C. 精神分析理论D. 社会学习理论答案:C4. 幼儿的自我中心性主要表现在哪个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答案:B5. 以下哪个不是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A. 模仿性强B. 想象力丰富C. 抽象思维发展D. 好奇心强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幼儿期是_________发展的关键期。
答案:语言7. 幼儿的道德发展主要经历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个阶段。
答案:前道德阶段、他律道德阶段、自律道德阶段8. 幼儿的_________是他们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
答案:游戏9. 幼儿期的心理发展特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认知能力的发展、情感和个性的形成、社会性的发展10. 幼儿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焦虑、抑郁、行为问题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幼儿期心理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及其特点。
答案:幼儿期心理发展主要包括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
感觉运动阶段的幼儿通过感官和运动来认识世界;前运算阶段的幼儿开始使用符号和语言,但思维仍以自我为中心;具体运算阶段的幼儿能够进行具体逻辑思考,但抽象思维尚未发展。
12. 阐述幼儿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及其影响因素。
答案:幼儿期心理健康对儿童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它影响着儿童的情感、认知和社会适应能力。
绝密★启用前 座位号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学前心理学》试卷B 参考答案本试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总 分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核分人 题 分 复查人得 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下面题号后)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1.通过控制和改变儿童的活动条件,以发现由此引起心理现象的有规律性变化,从而解释特定条件与心理现象之间联系的方法是【 B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D.测验法2.儿童心理活动形成系统的奠基时期是在【 D 】P44 A.0到1岁 B.1岁到2岁 C.2岁到4岁D.3岁到6岁3.幼儿开始学跳舞时,注意了脚的动作,手就一动不动;注意了手的动作,脚步又乱了,这说明儿童注意的【 B 】 A.稳定性比较差 B.范围比较小 C.转移能力有限D.分配能力较差4.手眼协调动作大约出现在儿童【 A 】得 分评卷人复查人院系: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考号: 考室:_______-------------------------------------------------------------------------------------------------------------------------------------------------------------------------------------------------------------------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A.5个月左右B.8个月左右C.10个月左右D.1岁左右5.在幼儿记忆中占主要地位的是【 A 】A.形象记忆B.语词记忆C.情绪记忆D.运动记忆6.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D 】A.幼儿形象记忆的效果优于语词记忆B.幼儿无意记忆的效果优于有意记忆C.幼儿有意再现的发展先于有意识记D.幼儿机械记忆的效果优于意义记忆7.在游戏中,幼儿正在当“医生”,忽然看见别的小朋友在“包糖果”,他就跑去当“包糖果”的“工人”,这说明幼儿【 C 】A.以想像过程为满足B.想像内容零散,无系统C.想像的主题不稳定D.想像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8.3—4岁的幼儿认为,球会滚下去,是因为“它不愿意呆在椅子上”,这反映儿童的判断【 C 】A.以直接判断为主B.判断内容不够深入C.判断根据不够客观D.判断论据不够明确9.幼儿期是思维【 C 】A.发展的最高阶段B.稳定的时期C.迅速发展的时期D.发展减缓的时期10.2、3岁~6、7岁,是儿童【 D 】A.前言语阶段B.言语发生阶段C.言语发展阶段D.基本掌握口语阶段11儿童最初出现的推理是【 D 】A.演绎推理 B.归纳推理C.类比推理 D.转导推理12.儿童的数概念的形成,经历的四个阶段分别是【 B 】A.口头数数—按数取物—给物说数—掌握数概念B.口头数数—给物说数—按数取物—掌握数概念C.按数取物—口头数数—给物说数—掌握数概念D.按数取物—给物说数—口头数数—掌握数概念13.当刺激多次重复出现时,婴儿好像已经认识了它,对它的反应强度减弱,这种现象称作【 D 】A.记忆的潜伏期B.回忆C.客体永久性D.习惯化14.根据我国现时通行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3-4岁儿童属于【 C 】A.先学前期B.幼儿中期C.幼儿初期D.幼儿晚期15.问幼儿“什么是鸟?”回答说“鸟会飞”,据此可说明幼儿下定义处于哪种水平?【 B 】A.同义反复不会下定义B.依据具体外部特征下定义C.接近下定义水平D.初步概念水平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计10得分评卷人复查人分)1.选择性注意是指儿童偏向于对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多,而在同样情况下对另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少的现象.2.幼年健忘很多成年人很少能回忆起3-4岁前发生的事,便认为3-4岁的孩子没有记忆或是记忆能力特别差。
幼儿心理学期末试卷(含答案)(总分100分,时间:60分钟)班级:__ 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小题,总分60分)。
1、人最早出现的认知过程是()。
A、感觉和知觉B、感觉和记忆C、知觉和记忆D、记忆和想象2、幼儿期的年龄范围是()。
A.2岁~4岁 B、2岁~5岁 C、3岁~6岁 D、3岁~8岁3、“视崖实验”可以测查婴儿的()。
A、方位知觉B、深度知觉C、大小知觉D、形状知觉4、看小说时产生的心理活动是()。
A、表象B、创造想象C、再造想象D、无意想象5、人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统称为()。
A、个性心理B、心理现象C、心理过程D、个性倾向性6、3岁儿童已经能正确辨别上下方位,4岁儿童能正确辨别前后,部分5岁儿童开始能以()为中心辨别左右。
A、他人B、同伴C、自身D、父母7、最近发展区存在于儿童心理发展的( )。
A、任何时候B、关键期C、最佳期D、敏感期8、引起无意注意的客观条件不包括()。
A、新异的刺激B、运动的刺激物C、有对比的刺激物D、情绪状态9、人在头脑中创造新形象的基本材料是()。
A、想象B、表象C、感知D、记忆10、幼儿的主要思维方式是()。
A、具体形象思维B、抽象逻辑思维C、自我中心性思维D、直觉行动思维11、在方位知觉的发展中,儿童在()能够正确辨别前后。
A、3岁B、4岁C、5岁D、6岁12、幼儿看见图画里的人穿着棉袄,戴着手套,就知道“这是冬天,天气很冷”。
这种认识属于()。
A、感知B、记忆C、想象D、思维13、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是()。
A概念 B思维 C动作 D语言14、人脑中所保持的有关事物的形象是指()。
A、想象 B无意想象 C、表象 D、有意想象15、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在性质上存在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上。
A、表象储存B、时间要求C、知识经验D、新颖程度16、以下选项中属于再认的是()。
A、简答题B、论述题C、选择题D、案例题17、幼儿利用掰手指来数数,动作停止了,它们的思维也就停止了。
儿童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 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指:
A. 婴幼儿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
B. 3岁至12岁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
C. 12岁以上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
D. 从出生到青少年期的心理发展特点
2. 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理论分支不包括:
A. 认知发展理论
B. 社会发展理论
C. 情绪发展理论
D. 人格发展理论
3. 下列哪个阶段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
A. 婴幼儿期
B. 学龄前期
C. 少儿期
D. 青少年期
4. Piaget的认知发展理论中,儿童进入新的认知阶段是通过下列哪种过程实现的?
A. 顺序性
B. 平行性
C. 正交性
D. 平衡性
5. 儿童在发展过程中,从依赖成人到逐渐独立自主的转变属于:
A. 情绪发展
B. 社会发展
C. 人格发展
D. 认知发展
二、简答题
1. 请简要介绍语言发展理论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2. 以社会发展理论为基础,谈谈儿童与同伴的互动对其社会发展的影响。
3. 写出两个例子,说明情绪发展对儿童行为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4. 儿童早期训练对个性形成有何影响?请结合具体实例进行说明。
5. 如何帮助青少年处理身份认同的问题?请给出三个具体建议。
三、论述题
请撰写一篇文章,论述儿童心理发展中的重要理论及其对教育实践的启示。
(此处不可给出小节标题)
注意:在回答问题时,除引用特定的理论名词和术语外,不需要再附上引文或说明出处。
密
封
线
内不要
答
题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 期末 考试
《 幼儿心理学 》__B__试卷
适用班级:16级学前教育班 时间:2018 年 1 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5分)
1.按照想象有无目的,可以把想象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思维是人脑对_________________间接的_______________的反映。
3.思维过程的基本环节是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4.语言是一种_____________现象,言语是一种 __________________现象。
5.幼儿的自言自语有两种形式,即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6.在游戏、绘画活动中出现的言语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思维的两个基本特点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8.幼
儿情感主要指幼儿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9.影响幼儿情绪和情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由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情感称之为_______________。
11.儿童理智感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对孩子的消极情绪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__。
13.情绪出现较早,多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联系。
14.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幼儿的想象活动提供了物质基础。
1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言语发展的重要标志。
16.猛烈爆发而短暂的情绪状态叫做__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25分)
脑中也会浮现出一幅草原牧区的图景。
这种心理现象是( )。
A.记忆
B.想象
C.思维
D.表象
2.幼儿的游戏情节往往是复制成人的生活,这反映出他们的想象以( )
的特点。
A.创造想象为主
B.无意想象为主
C.再造想象为主
D.有意想象为主
3.幼儿常常喜欢夸大事物的某些特征和情节,如画的大象的头特别大,鼻子特别长。
这是幼儿( )影响的结果。
A.愿望性想象
B.拟人化想象
C.情境性想象
D.夸张性想象 4.幼儿的思维主要是 ( )
A.直观行动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集中思维 5.幼儿更容易掌握下列的( )概念。
A.数概念
B.空间概念
C.时间概念
D.实物概念 6.儿童口吃的常见期是( )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7.情境性言语和连贯性言语的主要区别在于 ( ) A.是否是直接描述具体情景
B.是否使听者能直接理解说话者的思想内容
C.是否依靠具体事物作支柱
D.是否存在手势或面部表情等辅助动作
密
封
线内
不
要
答题
8.消极词汇是指 ( )
A.不能理解也不能运用的词汇
B.不能理解但能运用的词汇
C.能理解但不能运用的词汇
D.既理解也能运用的词汇 9.矫正口吃的重要方法是 ( )
A.反复练习
B.回避说出某些词
C.放慢说话速度
D.解除紧张
10.在出乎意料的情况下所引起的情绪状态叫做( ) A.心境 B.应激 C.激情 D.意义 11.情绪和情感是( )
A.对客观事物的特性和规律性的反映
B.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C.对过去经验过的、体验过的事物的反映
D.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映
12.幼儿喜欢穿颜色鲜艳的衣服,这是他们的( )在起作用。
A.理智感 B.道德感 C.美感 D.情感 13.新生入园,班级里有一个孩子哭,其他孩子也会莫名其妙地跟着哭,这是情绪的( )。
A.动机作用
B.组织作用
C.信号作用
D.感染作用 14.中班幼儿喜欢告状,这体现的是幼儿情感的( )
A.理智感
B.美感
C.道德感
D.实践感 15.儿童原始的情绪反应具有的特点是( ) A.与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有直接关系 B.是出生后适应新环境需要的产物 C.情绪天生具有系统化、社会性的特点 D.新生儿的情绪和间接动机相联系
16.情绪作为信息交流工具的特点具有( )
A.动机作用
B.组织作用
C.信号作用
D.感染作用
17.小明小朋友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了问题,心中感到很高兴,这是( )的表现。
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
D.实践感 18.看到浮云,幼儿自然而然地想象为奇峰异兽,这时的想象是( ) A.无意想象 B.再造想象 C.有意想象 D.创造想象 19.人们凭借判断、推理和概念来进行的思维,叫( )
A.动作思维
B.集中思维
C.发散思维
D.抽象思维
20.“青年人应该有朝气、爱学习、讲文明、有礼貌”;“我是青年人”;“我应该有朝气、爱学习、讲文明、有礼貌”。
这一思维形式称为( ) A.概念 B.判断 C.推理 D.归纳
21.儿童离开了玩具就不会游戏,离开了实物就不会解决问题,说明其思维方式是( )
A.直观行动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聚合思维
22.教师说:“喝完水的小朋友把杯子放到柜子里去。
”刚入园的幼儿都没有反应,老师又说:“晓琳,把杯子放到柜子里去。
”这时晓琳就懂得了老师的意思,这说明晓琳的思维是( )
A.表面的
B.固定的
C.具体的
D.形象的
23.老师提出“砖头有什么作用”时,学生从不同角度回答的过程,属于( )
A.动作思维
B.集中思维
C.发散思维
D.抽象思维 24.一个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叫( ) A.需要 B.思维 C.情绪和情感 D.想象 25.在自己的要求不能得到满足时,想想自己的要求是否合理,这属于调节情绪中的( )
A.反思法
B.想象法
C.换位思考法
D.自我说服法
密
封
线
内
不要
答
题
三、判断正误(每题1分,共10分)
创造想象。
( )
2.年龄越小的幼儿想象力越丰富。
( )
3.概括性和间接性是具体形象思维的两个最为突出的特点。
( )
4.幼儿初期主要依靠具体形象性来理解事物的。
( )
5.幼儿期是人一生中词汇量增加最快的时期。
( )
6.4岁以后发音逐渐趋于方言化,因此,对4岁左右幼儿更应实施正确的语音教学。
( )
7.情绪具有情境性,情感具有暂时性。
( ) 8.幼儿的情绪容易外露,不善于掩蔽自己的真实情绪。
( ) 9.小班的幼儿开始告状,这是道德感发展的表现。
( )
10.情绪是比较持久的、深刻的,情感体验是比较短暂、带有情境性的。
( )
四、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多选、漏选、错选均不得分,共20分)
)特性。
A.形象性
B.独立性
C.首创性
D.新颖性 2.思维的过程包括( )
A.分析与综合
B.比较与分类
C.抽象与概括
D.具体化与系统化 3.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有( )
A.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统一
B.伴随直觉思维
C.创造想象参与
D.灵感状态
4.言语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
A.概括作用
B.交流作用
C.调节作用
D.感染作用 5.控制不良情绪的方法有 ( )
A.转移法
B.冷却法
C.消退法
D.想象法 6.调节情绪的方法有( )
A.反思法
B.自我说服法
C.想象法
D.换位思考法 7.幼儿想象发展的特点是( )
A.无意想象为主,有意想象开始发展
B.想象具有极大夸张性
C.再造想象为主,创造想象开始发展
D.想象有时和现实混淆 8.幼儿情绪的特点是( )
A.易冲动性
B.不稳定性
C.易外露性
D.
易感染性 9.发散思维的三个指标是( )
A.流畅性
B.变通性
C.独创性
D.间接性 10.幼儿理智感的特殊表现形式有( )
A.好奇好问
B.暗示
C.“破坏”行为
D.情绪性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题
2.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3.结合幼儿想象的发展特点,谈谈如何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4.如何培养幼儿的言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