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身完整性检测技术和检查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3.33 MB
- 文档页数:88
桩基常用六种检测方法及适用的桩基础类型桩基是结构的主要承重部分,其质量直接关系到结构的适用安全性及长久性。
桩基工程分类繁多,一般按承载力分为摩擦桩、端承桩、摩擦端承桩。
桩基检测技术从80年代末的只使用声波透射法抽检发展到目前的低应变、声波透射法、静荷载、钻孔取芯、高应变等综合全面普查。
一、低应变检测方法1.1 基本原理低应变检测法是使用小锤敲击桩顶,通过粘接在桩顶的传感器接收来自桩中的应力波信号,采用应力波理论来研究桩土体系的动态响应,反演分析实测速度信号,频率信号,从而获得桩的完整性。
低应变原理图1.2. 检测目的(1) 检测桩身缺陷及扩颈位置。
根据波形特点无法判定缺陷性质,无论是缩颈、夹泥、混凝土离析或断桩等缺陷的反射波并无大差别,要判定缺陷性质只有对施工工艺、施工记录、地质报告以及某种桩型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非常熟悉,并结合个人工程经验进行大概的估计,估计是否准确只有通过开挖或钻芯验证。
(2) 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
所谓完整性类别就是缺陷的程度,缺陷占桩截面多大比例,会不会影响桩身结构承载力的正常发挥,但是目前缺陷程度只能定性判断,还不能定量判断。
1.3 适用范围(1) 低应变检测法适用于混凝土桩的桩身完整性判定,如灌注桩、预制桩、预应力管桩、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等。
(2) 低应变检测法过程检测中,由于桩侧土的摩阻力、桩身材料阻尼和桩身截面阻抗变化等因素影响,应力波传播过程,其能力和幅值将逐渐衰减,往往应力波尚未传到桩底,其能量已完全衰减,致使检测不到桩底反射信号,无法判定整根桩的完整性。
根据实测经验,可测桩长限制在50m以内,桩基直径限制在1.8m之内较合适。
1.4 优缺点分析低应变检测法检测简便,且检测速度较快。
一根桩检测费用约60元。
低应变检测二、声波透测法超声波检测三、静荷载试验法3.1 基本原理及检测目的桩基静荷载试验法是指在桩顶施加荷载,了解在荷载施加过程中桩土间的作用,最后通过测得Q~S曲线(即沉降曲线)的特性判别桩的施工质量及确定桩的承载力。
公路桥梁灌注桩桩身完整性检测技术与方法分析摘要:公路桥梁的结构安全和完整性对交通安全至关重要。
灌注桩桩身完整性检测对于保障桩基稳定性和承载能力至关重要。
本文分析了公路桥梁灌注桩桩身完整性检测技术与方法,并评估了它们的优势和局限性。
通过比较不同技术和方法的综合性能,以及展望未来发展趋势,本文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指导。
关键词:公路桥梁灌注桩;分析与评价;新技术与方法;案例分析与实验验证引言公路桥梁的完整性对交通安全至关重要,而灌注桩桩身的完整性检测对桩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至关重要。
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声波检测、激光测距和电阻率测量。
本文将比较这些方法的优劣和适用性,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本文,我们希望为研究人员和工程师提供灌注桩桩身完整性检测的参考和指导,促进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一、公路桥梁灌注桩桩身完整性检测技术概述(一)公路桥梁灌注桩的定义与分类- 公路桥梁灌注桩是指将钢筋混凝土灌注到钻孔中,形成的承载桥梁荷载的结构元件。
- 根据施工材料、施工方法和桩体形状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将灌注桩分为常规灌注桩、搅拌桩、静压灌注桩等不同类型。
(二)桩身完整性检测的重要性- 桩身完整性检测是保证公路桥梁结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的关键环节。
- 桩身的完整性问题可能导致桩体承载能力下降、抗震性能削弱、服务性能下降等安全隐患。
- 及时发现和修复桩身的完整性问题,可以避免事故的发生,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
二、传统桩身完整性检测方法的分析与评价(一)钻孔取芯法- 方法:通过钻孔取样,将取得的混凝土芯样进行检测。
- 优点:可以直接获取混凝土内部的质量状态,并进行实验室分析。
- 缺点:破坏性大,需要进行大量钻孔工作,工作量大且费时费力。
- 适用场景:适用于对灌注桩完整性问题的全面检测,以及对桩身混凝土强度和质量进行实验室分析的情况。
(二)无损检测法- 方法:包括超声波、地电法、地磁法等,通过对桩身的非破坏性检测,获取桩身实际状态。
桩身完整性检测及判定方法分析摘要:围绕建筑工程项目桩身质量展开的检测工作至关重要,只有落实规范化检测流程,并选取适配的检测方法,才能最大程度上提高桩身质量效果,减少安全隐患对工程项目产生的危害,促进经济效益和安全效益的和谐统一。
本文从受检桩选择、抽检数量等方面介绍了桩身完整性检测的相关要求,并着重对判定方法予以讨论。
关键词:桩身完整性检测;要求;判定方法随着建筑工程项目的不断发展进步,质量检测工作受到了更多的关注,要依据桩结构特性展开科学化桩身完整性检测分析工作,及时发现缺陷问题以便于采取相应处理方案,最大程度上提高桩身结构安全性。
一、桩身完整性检测的相关要求(一)受检桩选择为保证桩身完整性检测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要按照规范要求选取受检桩,确保能最直观地完成检测分析工作,减少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的损耗。
第一,一般是选取施工质量本身存在疑问的桩基结构。
第二,要选取设计方在设计环节认定为较为重要的桩基结构开展检测。
第三,要在分析工程项目地质情况和实际施工环境后确定局部地质条件异常区域,对该区域的桩基结构进行集中检测和分析。
第四,若是在整体施工作业中,选取不同的工艺流程和操作顺序完成桩基施工,则主要对其开展完整性检测。
第五,基于工程项目综合质量考量,同类型桩结构一般是采取均匀随机分布的方式选取受检桩。
(二)抽检数量1)柱下三桩或者是三桩以下的承台结构,抽检的桩数要在1根以上,依据设计规范和工程项目施工标准开展相应的检测分析工作,确保检测的准确性,从而更好地完成桩基结构整体质量评估工作。
2)工程项目设计等级为甲级,亦或是地质条件较为复杂,此时,成桩检测分析要结合桩结构的特点展开,从而确保整体检测分析水平满足预期。
具体见表1。
表1 桩抽检数量值得一提的是,若是对端承型大直径灌注桩,要在规定抽检桩数范围基础上,利用钻芯法或者是声波透射法对部分受检桩予以完整性检测,且对应的抽检数量要控制在总桩数的10%[1]。
二、桩身完整性检测判定方法(一)声波透射法声波透射法是较为全面且细致的检测方法,能对全桩长各个横截面桩身的完整性予以实时性检测以及分析,整体分析结果较为准确,并且,声波透射法现场操作非常便捷,不会受到桩长或者是长径比的限制,因此,大直径灌注桩中广泛应用声波透射法。
桩基常用六种检测方法及适用的桩基础类型摘要桩基是结构的主要承重部分,其质量直接关系到结构的适用安全性及长久性。
然而桩基是隐蔽工程,其质量的评价、判定必须通过专业的检测手段。
桩基础检测方法桩基工程分类繁多。
一般按承载力分为摩擦桩、端承桩、摩擦端承桩。
桩基检测技术从80年代末的只使用声波透射法抽检发展到目前的低应变、声波透射法、静荷载、钻孔取芯、高应变等综合全面普查。
一、低应变检测方法1.1基本原理低应变检测法是使用小锤敲击桩顶,通过粘接在桩顶的传感器接收来自桩中的应力波信号,采用应力波理论来研究桩土体系的动态响应,反演分析实测速度信号,频率信号,从而获得桩的完整性。
低应变原理图1.2.检测目的(1)检测桩身缺陷及扩颈位置。
根据波形特点无法判定缺陷性质,无论是缩颈、夹泥、混凝土离析或断桩等缺陷的反射波并无大差别,要判定缺陷性质只有对施工工艺、施工记录、地质报告以及某种桩型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非常熟悉,并结合个人工程经验进行大概的估计,估计是否准确只有通过开挖或钻芯验证。
(2)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
所谓完整性类别就是缺陷的程度,缺陷占桩截面多大比例,会不会影响桩身结构承载力的正常发挥,但是目前缺陷程度只能定性判断,还不能定量判断。
1.3适用范围(1)低应变检测法适用于混凝土桩的桩身完整性判定,如灌注桩、预制桩、预应力管桩、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等。
(2)低应变检测法过程检测中,由于桩侧土的摩阻力、桩身材料阻尼和桩身截面阻抗变化等因素影响,应力波传播过程,其能力和幅值将逐渐衰减,往往应力波尚未传到桩底,其能量已完全衰减,致使检测不到桩底反射信号,无法判定整根桩的完整性。
根据实测经验,可测桩长限制在50m以内,桩基直径限制在1.8m之内较合适。
1.4优缺点分析低应变检测法检测简便,且检测速度较快。
一根桩检测费用约60元。
低应变检测二、声波透测法2.1基本原理及检测目的声波透测法是在灌注桩基混凝土前,在桩内预埋若干根声测管,作为超声脉冲发射与接收探头的通道,用超声探测仪沿桩的纵轴方向逐点测量超声脉冲穿过各横截面时的声参数,然后对这些测值采用各种特定的数值判据或形象判断,进行处理后,给出桩身缺陷及其位置,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
桩身完整性检测方法桩基工程是土木工程中常见的一种基础工程,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而桩身的完整性则是桩基工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它直接关系到桩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因此,对桩身的完整性进行有效的检测和评估,对于确保工程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超声波检测方法。
超声波检测是一种常见的桩身完整性检测方法,其原理是利用超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来检测材料内部的缺陷情况。
通过超声波探头对桩身进行扫描,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桩内部的裂缝、空洞等缺陷情况,从而评估桩身的完整性。
二、钻孔检测方法。
钻孔检测是一种直接观测桩身内部情况的方法,其原理是通过在桩身上钻取小孔,然后利用内窥镜等设备对孔内部进行观察。
通过钻孔检测,可以直接观察到桩身内部的情况,包括裂缝、空洞、锈蚀等情况,从而评估桩身的完整性。
三、电阻率检测方法。
电阻率检测是一种通过测量材料电阻率来评估桩身完整性的方法。
当材料内部存在缺陷时,其电阻率会发生变化,通过测量这种变化可以判断桩身的完整性情况。
电阻率检测方法简单、快捷,可以对大面积的桩身进行检测,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四、声波透射检测方法。
声波透射检测是一种利用声波在材料内部传播的特性来评估桩身完整性的方法。
通过在桩身表面布置传感器,然后向桩身内部发送声波,通过接收传感器上的信号来判断桩身内部的情况。
声波透射检测方法对材料的要求较高,但可以对桩身进行全面的检测。
五、综合应用。
在实际工程中,通常会采用多种方法对桩身的完整性进行检测,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比如,可以先利用超声波检测方法对桩身进行初步评估,然后再结合钻孔检测方法进行深入观察,最终通过电阻率检测和声波透射检测方法进行综合评估,从而得出最终的结论。
总之,桩身完整性检测是桩基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其结果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因此,在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并且进行综合应用,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声波透射法
检测标准与判定方法
试验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
桩身的完整性类别应结合桩身缺陷处声测线的声学特征、缺陷的空间分布范围,按照以下两表所列特征进行综合判定。
低应变
检测标准和判定方法
试验执行《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规程》JGJ/T93-95和《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
桩身完整性类别的划分原则与其对应的技术特征见表3。
注:对同一场地、地质条件相近、桩型和成桩工艺相同的基桩,因桩端部分桩身阻抗与持力层阻抗相匹配导致实测信号无桩底反射波时,可参照本场地同条件下有桩底反射波的其他桩实测信号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
钻芯法
检测标准和判定方法
桩身完整性判定按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14)和《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03-2007的要
求进行。
混凝土芯样试件的抗压强度试验按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力
学性能试验方法》GB/T50081—2002的有关规定执行。
芯样抗压强度代表值应按一组三块试件强度值的平均值确定。
桩身完整性类别的划分原则与其对应的技术特征见表5和表6。
桩身完整性类别的划分原则表5
桩身完整性类别的技术特征(外观与强度)
多于三个钻芯孔的基桩桩身完整性可类比表6的三孔特征进行判定。
表6桩身完整性判定。
声波透射法
检测标准及判定方法
试验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14。
桩身的完整性类别应结合桩身缺陷处声测线的声学特征、缺陷的空间分布范围,按照下列两表所列特征进行综合判定。
桩身完整性分类表表1
桩身完整性判定表2
低应变
检测标准和判定方法
试验执行《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规程》JGJ/T93-95和《建筑基
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14。
桩身完整性类别的划分原则及其对应的技术特征见表3。
桩身完整性分类表表3
注:对同一场地、地质条件相近、桩型和成桩工艺相同的基桩,因桩端部分桩身阻抗与持力层阻抗相匹配导致实测信号无桩底反射波时,可参照本场地同条件下有桩底反射波的其他桩实测信号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
钻芯法
检测标准和判定方法
桩身完整性判定按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14)和《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03-2007的要
求进行。
混凝土芯样试件的抗压强度试验按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T 50081—2002的有关规定执行。
芯样抗压强度代表值应按一组三块试件强度值的平均值确定。
桩身完整性类别的划分原则及其对应的技术特征见表5和表6。
桩身完整性类别的划分原则表5
桩身完整性类别的技术特征(外观及强度)
多于三个钻芯孔的基桩桩身完整性可类比表6的三孔特征进行判定。
表6 桩身完整性判定。
桩基检测方法
1排桩、抗滑桩均采用声波透射法检测桩基完整性。
2、声波透射法是通过在桩身预埋声测管,将声波发射、接受换能器分别放入声测管内,管内注满清水,将换能器置于同一水平面或保持一定高差,进行声波发射和接受,使声波在混凝土中传播,通过对声波传播时间、波幅及主频等声学参数的测试与分析,对桩身完整性做出评价的一种检测方法该方法一般不受场地限制,测试精度高,在缺陷的判断上较其他方法更全面,检测范围可覆盖全桩长的各个横截面;
3、为了更好顺利完成桩基检测工作,准确检测桩基完整性,故埋设声测管施工环节尤为重要,声测管在钢筋笼制造场预先安装在已成型的钢筋笼上,声测管要下端采用钢板封闭,上端加盖,管内无杂物;声测管应可靠的固定在钢筋笼内,预防连接处断裂或堵管现象;连接处要光滑过度,不漏水;管口要易高出桩顶200mm以上,且各声测管管口高度要一致,成型后的声测管要垂直、相互平行,防止堵塞现象。
1 桩基完整性(低应变试验)1.1一般规定:(1)低应变反射波法适用围为:混凝土灌注桩、混凝土预制桩、预应力管桩及CFG 桩。
(2)对桩身截面多变且变化幅度较大灌注桩,应采用其他方法辅助验证低应变法检测的有效性。
(3)受检桩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70%,且不应低于15MPa 。
1.2检测原理:低应变法目前国普遍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为狭义低应变法,其通过采用瞬态冲击的方式(瞬态激振),实测桩顶加速度或速度响应曲线,以一维线弹性杆件模型为依据,采用一维波动理论分析判定基桩的桩身完整性。
因此基桩必须符合一维波动理论要求,满足平截面假定和一维线弹性杆件模型要求,一般要求其桩长远大于直径即长径比大于5或瞬态激励有效高频分量的波长与桩的横向尺寸之比大于5。
1.3检测方法及工艺要求(1)检测前的准备工作a 受检基桩混凝土强度至少达到设计强度的70%,或期龄不少于14天时方可报检。
b 施工单位填写报检表,经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后,至少提前2天提交给现场检测人员。
c 施工单位向检测单位提供基桩工程相关参数和资料。
d 检测前,施工单位做好以下准备工作:①剔除桩头,使桩顶标高为设计的桩顶标高。
②要求受检桩桩顶的混凝土质量、截面尺寸应与桩身设计条件基本相同。
③灌注桩要凿去桩顶浮浆或松散破损部分,并露出坚硬的混凝土表面。
④桩顶表面平整干净且无积水。
⑤实心桩的第三方位置打磨出直径约10cm 的平面,平面保证水平,不要带斜坡;在距桩第三方2/3半径处,对称布置打磨2~4处(具体见图1),直径约为6cm 的平面,打磨面应平顺光洁密实图2 不同桩径对应打磨点数及位置示意图0.8m<D≤1.25m D≤0.8m图2 不同桩径对应打磨点数及位置示意图⑥当桩头与垫层相连时,相当于桩头处存在很大的截面阻抗变化,会对测试信号产生影响。
因此,测试前应将桩头侧面与断层断开。
⑦准备黄油1~2包,作为测试耦合剂用。
⑧在基坑检测,应提前将基坑水抽干,并搭设好梯子,便于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