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树分析(ETA)
- 格式:ppt
- 大小:187.50 KB
- 文档页数:15
事件树分析法(ETA )
1、 事件树是一种由因预测各种结果的分析方法,主要作用是: 1) 能够指出如何不发生事故,以对职工进行直观的安全教育; 2) 能够指出消除事故的根本措施,改进系统的安全状况;
3) 从宏观角度分析系统可能发生的事故,掌握事故发生的规律;
4) 可以找出最严重的事故后果,为事故树分析确定顶上事件提供依据。
2、 事件树分析原理:
系统中的每一个元件,都存在具有或不具有某种规定功能的两种可能。
元件正常,说明其具有某种规定功能;元件失效,则说明元件不具有某种规定功能。
把元件正常状态称为成功,其状态值为1;把失效状态称为失败,其状态值为0。
按照系统的构成状况,顺序分析各元件成功、失效的两种可能性最终形成一个水平放置的树形图。
因此,可靠度的计算则可以由事件的串并联运用各元件可靠度的积或和求得。
3、 事件树分析方法应用: 例子1行人过马路
后果
发生概率
P(A)P(B 1)
P(A)P(B 2)P(C 1)P(A)P(B 2)P(C 2)P(D 1)
P(A)P(B 2)P(C 2)P(D 2)P(E 1)P(F 1)
P(A)P(B 2)P(C 2)P(D 2)P(E 1)P(F 2)
P(A)P(B 2)P(C 2)P(D 2)P(E 2)
例子2维修工人从清洗装置上摔下死亡。
ETAETA是事件树分析(Event Tree Analysis)的简称。
事件树分析(ETA)起源于决策树分析(DTA),它是一种按事故发展的时间顺序由初始事件开始推论可能的后果,从而进行危险源辨识的方法。
一起事故的发生,是许多原因事件相继发生的结果,其中,一些事件的发生是以另一些事件首先发生为条件的,而一事件的出现,又会引起另一些事件的出现。
在事件发生的顺序上,存在着因果的逻辑关系。
事件树分析法是一种时序逻辑的事故分析方法,它以一初始事件为起点,按照事故的发展顺序,分成阶段,一步一步地进行分析,每一事件可能的后续事件只能取完全对立的两种状态(成功或失败,正常或故障,安全或危险等)之一的原则,逐步向结果方面发展,直到达到系统故障或事故为止。
所分析的情况用树枝状图表示,故叫事件树。
它既可以定性地了解整个事件的动态变化过程,又可以定量计算出各阶段的概率,最终了解事故发展过程中各种状态的发生概率。
功能ETA可以事前预测事故及不安全因素,估计事故的可能后果,寻求最经济的预防手段和方法。
事后用ETA分析事故原因,十分方便明确。
ETA的分析资料既可作为直观的安全教育资料,也有助于推测类似事故的预防对策。
当积累了大量事故资料时,可采用计算机模拟,使ETA对事故的预测更为有效。
在安全管理上用ETA对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具有其他方法所不具备的优势。
事件树编制(1)确定初始事件事件树分析是一种系统地研究作为危险源的初始事件如何与后续事件形成时序逻辑关系而最终导致事故的方法。
正确选择初始事件十分重要。
初始事件是事故在未发生时,其发展过程中的危害事件或危险事件,如机器故障、设备损坏、能量外逸或失控、人的误动作等。
可以用两种方法确定初始事件:①根据系统设计、系统危险性评价、系统运行经验或事故经验等确定;②根据系统重大故障或事故树分析,从其中间事件或初始事件中选择。
(2)判定安全功能系统中包含许多安全功能,在初始事件发生时消除或减轻其影响以维持系统的安全运行。
事件树分析(Event Tree Analysis,简称ETA)起源于决策树分析(简称DTA)它是一种按事故发展的时间顺序由初始事件开始推论可能的后果,从而进行危险源辨识的方法。
事故树分析(AccidentTreeAnalysis,简称ATA)法起源于故障树分析法(简称FTA),是安全系统工程的重要分析方法之一,是一种演绎的安全系统分析方法。
它能对各种系统的危险性进行辨识和评价,不仅能分析出事故的直接原因,而且能深入地揭示出事故的潜在原因。
用它描述事故的因果关系直观、明了,思路清晰,逻辑性强,既可定性分析,又可定量分析。
它是从要分析的特定事故或故障开始(顶上事件),层层分析其发生原因,直到找出事故的基本原因,即故障树的底事件为止。
这些底事件又称为基本事件,他们的数据是已知的或者已经有过统计或实验的结果。
预先危险性分析(Preliminary Hazard Analysis, PHA)也称初始危险分析,是安全评价的一各方法。
是在每项生产活动之前,特别是在设计的开始阶段,对系统存在危险类别、出现条件、事故后果等进行概略地分析,尽可能评价出潜在的危险性。
性评价方法。
其基本过程是以关键词为引导,找出系统中工艺过程或状态的变化,即偏差,然后再继续分析造成偏差的原因、后果及可采取的对策。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安全检查表法、预先危险性分析法、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危险性和可操作性研究、事件树分析、事故树分析、因果分析。
故障树中事件符号:菱形、矩形、圆形、屋形。
事件树分析(ETA)概述事件树分析(缩写为ETA)是从一个初始事件开始,按顺序分析事件向前发展中各个环节成功与失败的过程及其结果,这种分析方法称为事件树分析法。
这是一种归纳分析法。
运用这种分析法可以了解系统可能发生的所有事故的起因、发展和结果。
事件树分析最初是用于可靠性分析。
每一个系统都是由若干个元件组成的,每一个元件对规定的功能都存在具有和不具有两种可能。
元件具有某种规定功能,表明其正常(成功);不具有某种规定功能,表明其失效(失败)。
按照系统的构成顺序,从初始元件开始,由左向右分析各元件成功与失败的两种可能,直到最后一个元件为止。
分析的过程用图形表示出来,就得到似水平的树形图。
例如,由一个泵和两个阀门串联组成的物料输送系统,其结构和物料流动的方向如图1所示。
在这个系统中泵和二个阀门都有正常和失效(成功和失败)两种可能。
当泵得到启动指令后,可能启动成功并正常运转,也可能启动失败,因此启动结果有两种,或成功或失败,也就是启动状态发生分支,画图时将成功状态放在上分支,失败状态放在下分支。
如果泵启动失败,系统将失效,不能输送物料,因此就不需要再分析下去。
如果泵启动正常,物料经过阀门1时仍有成功和失败二种可能,阀门1失效,系统也失效,不再需要分析阀门2的状态。
阀门1正常,再分析阀门2的状态,如阀门2正常,则系统运转正常;否则如阀门2失效,系统也将失效。
分析的过程用图表示则得到这个物料输送系统的事件树,如图2所示。
图1 物料输送系统图图2 系统的事件树这个事件树图清楚的表明,只有在泵、阀门1、2都处于正常状态,系统才能正常运行,其他三种情况系统均处于失效状态。
如果知道了泵、阀门1、2的失效概率,还可以计算出系统成功与失败的概率。
2015年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内部资料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第五章 风险与风险管理知识点:事件树分析法(ETA)● 详细描述:事件树(EVENT TREE ANALYSIS,ETA)是一种表示初始事件发生之后互斥性后果的图解技术,其根据是为减轻其后果而设计的各种系统是否起作用,它可以定性地和定量地应用。
(一)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故障发生以后,在各种减轻事件严重性的影响下,对多种可能后果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二)实施步骤(三)主要优点和局限性 【主要优点】 (1)ETA以清晰的图形显示了经过分析的初始事项之后的潜在情景,以及缓解系统或功能成败产生的影响; (2)它能说明时机、依赖性,以及故障树模型中很烦琐的多米诺效应; (3)它生动地体现事件的顺序,而使用故障树是不可能表现的。
【局限性】 (1)为了将ETA作为综合评估的组成部分,一切潜在的初始事项都要进行识别,这可能需要使用其他分析方法(如危害及可操作研究法),但总是有可能错过一些重要的初始事项; (2)事件树只分析了某个系统的成功及故障状况,很难将延迟成功或恢复事项纳入其中; (3)任何路径都取决于路径上以前分支点处发生的事项。
因此,要分析各可能路径上众多从属因素。
然而,人们可能会忽视某些从属因素,如常见组件、应用系统以及操作员等。
如果不认真处理这些从属因素,就会导致风险评估过于乐观。
例题:1.盛华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大型客运公司,其业务涉及全国20多个大中型城市。
2013年该公司在客运过程中发生8起事故。
根据专家建议,公司欲在事故发生以后,采取各种应对措施以减轻事故严重性的影响,对多种可能后果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则盛华股份有限公司适用的风险管理技术与方法是()。
A.敏感性分析法B.事件树分析法C.统计推论法D.风险评估系图法正确答案:B解析:事件树是一种表示初始事件发生之后互斥性后果的图解技术,其根据是为减轻其后果而设计的各种系统是否起作用,它可以定性地和定量地应用。
附录D(资料性附录)事件树分析法(ETA)、事故树分析法(FTA)D.1事件树分析法(ETA)D.1.1概述事件树分析法(ETA)是安全系统工程中常用的一种归纳推理分析方法,是一种按时间顺序由初始事件开始推论可能的后果,从而进行危险源辨识的方法。
这种方法将系统可能发生的某种事故与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原因之间的逻辑关系用一种称为事件树的树形图表示,通过对事件树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找出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为确定安全对策提供可靠依据,以达到猜测与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
事件树分析法已从宇航、核产业进入到一般电力、化工、机械、交通等领域,它可以进行故障诊断、分析系统的薄弱环节,指导系统的安全运行,实现系统的优化设计等。
D.1.2编制程序D.1.2.1确定初始事件事件树分析是一种系统地研究作为危险源的初始事件如何与后续事件形成时序逻辑关系而最终导致事故的方法。
正确选择初始事件十分重要。
初始事件是事故在未发生时,其发展过程中的危害事件或危险事件,如机器故障、设备损坏、能量外逸或失控、人的误动作等。
D.1.2.2判定安全功能系统中包含许多安全功能,在初始事件发生时消除或减轻其影响以维持系统的安全运行。
常见的安全功能有:对初始事件自动采取控制措施的系统,如自动停车系统等;提醒操作者初始事件发生了的报警系统;根据报警或工作程序要求操作者采取的措施;缓冲装置,如减振、压力泄放系统或排放系统等;局限或屏蔽措施等。
D.1.2.3绘制事件树从初始事件开始,按事件发展过程自左向右绘制事件树,用树枝代表事件发展途径。
首先考察初始事件一旦发生时最先起作用的安全功能,把可以发挥功能的状态画在上面的分枝,不能发挥功能的状态画在下面的分枝。
然后依次考察各种安全功能的两种可能状态,把发挥功能的状态(又称成功状态)画在上面的分枝,把不能发挥功能的状态(又称失败状态)画在下面的分枝,直到到达系统故障或事故为止。
D.1.2.4简化事件树在绘制事件树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与初始事件或与事故无关的安全功能,或者其功能关系相互矛盾、不协调的情况,需用工程知识和系统设计的知识予以辨别,然后从树枝中去掉,即构成简化的事件树。
安全风险辨识和评价的常用方法1.事件树分析方法(ETA):ETA是一种用于评估系统安全风险的定量方法。
该方法通过定义一系列可能的事件和它们发生的概率,以及事件发生后的损失,来计算整个系统的风险水平。
2. 敏感性分析方法(Sensitivity Analysis):敏感性分析是一种通过改变不同的因素来评估风险对系统的影响的方法。
该方法可以帮助确定系统中哪些变量对安全风险的影响最大,从而使组织能够针对这些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
3.事件树分析方法(ETA):ETA是一种用于评估系统安全风险的定量方法。
该方法通过定义一系列可能的事件和它们发生的概率,以及事件发生后的损失,来计算整个系统的风险水平。
4. 范围分析方法(Scope Analysis):范围分析是一种通过确定系统的边界和相关组件,识别和评估安全风险的方法。
该方法可以帮助组织确定哪些系统或组件可能面临的风险,并有助于确定适当的控制措施。
5. 漏洞分析方法(Vulnerability Analysis):漏洞分析是一种通过评估系统中的潜在漏洞和缺陷来识别风险的方法。
该方法可以帮助组织发现可能导致安全事件发生的系统弱点,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加强系统的防御能力。
6. 统计分析方法(Statistical Analysis):统计分析是一种通过分析历史数据来评估系统安全风险的方法。
该方法可以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识别和预测可能的安全事件,并提供信息支持组织制定决策和参考风险控制措施。
7. 专家判断方法(Expert Judgment):专家判断是一种通过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评估系统并提供意见来识别和评估安全风险的方法。
该方法依赖于专家的经验和知识,并结合详细的问题分析和讨论过程来评估系统的安全性。
总结起来,安全风险辨识和评价的常用方法包括事件树分析、敏感性分析、范围分析、漏洞分析、统计分析和专家判断。
这些方法可以通过定量和定性的方式来识别和评估潜在的安全风险,并为组织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提供决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