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断路器故障跳闸记录表
- 格式:doc
- 大小:2.27 MB
- 文档页数:2
低压框架断路器频繁跳闸的故障发布时间:2021-06-15T15:40:09.740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作者:王靖[导读] 摘要:低压框架断路器非全向保护装置是电气设备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其自身的保护功能,能够避免设备线路运行中发生问题,保障电气系统设备的安全性。
江苏大全凯帆开关股份有限公司 212200摘要:低压框架断路器非全向保护装置是电气设备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其自身的保护功能,能够避免设备线路运行中发生问题,保障电气系统设备的安全性。
不过在日常检修工作中,由于安装位置的复杂性、多样性,经常会存在漏检、错检的情况,进而引发跳闸故障。
为此,本文就针对低压框架断路器频繁跳闸故障展开分析,并给出了专业的意见。
关键词:低压框架断路器;跳闸故障;安全性为保证断路器非全向运行的可靠性,在日常作业中,应开展断路器跳闸故障检测工作,准确了解跳闸故障出现成因,故障所在区域的具体情况,并给出专业解决方案,以确保电气系统设备的正常运行,保障系统设备运行的安全性。
1低压框架断路器跳闸的故障1.1操作机构反复储能问题低压框架断路器的操作机构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反复储能问题,这主要是由于以下几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温度变化。
开关操作机构在运行中,需定期添加润滑油,但润滑油介质在长时间运行状态下,会受到温度影响,自身发生变质,这就会缩短其正常使用时间,导致开关操作机构出现运行掣肘或存在较大阻力,缩短设备构件使用寿命。
就比如在电除尘区域内,高负荷部位的低压配电开关出现故障的频率就明显高于低压负荷配电开关。
二是操作频率低。
开关操作机构如果长时间不使用或操作频率较低,设备内部零部件会发生变化,再次使用时出现各种故障问题,如内部粘连。
所以厂家一般建议对于不频繁操作使用的开关要加以保养,并定期润滑。
三是维护周期较长。
目前框架断路器的检修维护时间一般在一年左右,这一过程中,开关操作机构一直处于运行状态,较长的维护时间,使得设备构件稳定性受到波及,容易引发故障问题。
断路器故障处理规范范文1. 断路器动作跳闸后,值班人员应立即记录故障发生的时间,停止音响信号,并立即进行“事故特巡”检查,判断断路器本身有无故障。
2. 断路器对故障跳闸线路实行强送后,无论成功与否,均应对断路器外观进行仔细检查。
3. 断路器发生拒动或误动,应将该断路器脱离系统并保持原状,待查清原因并消除缺陷后方可使用。
4. SF6断路器发生意外爆炸或严重漏气等事故,值班人员接近设备要谨慎,尽量选择从“上风”接近设备。
要戴防毒面具,穿防护服。
5. 断路器在运行中发生爆炸,冒烟起火,引线断线以及合后内部有异常响声,应设法隔离该断路器。
6. 10KV断路器严重缺油时,应尽快切断该断路器的直流控制电源,并悬挂“不许拉闸”的标示牌,汇报所领导及调度。
处理方法:如果低压侧能倒换并列的先行倒换,然后断开该回路的低压负荷,最后断开该缺油开关。
7. 断路器跳闸回路有断线信号发生后,应首先检查断路器位置信号灯是否熄灭,控制保险是否熔断,然后检查断路器跳闸回路辅助接点是否良好,查出后应及时处理,若仍不能消除,可按第219条规定方案进行处理。
8. 断路器拒绝合闸可能有下列原因引起:8.1、直流母线电压过低。
8.2、控制开关返回过早,接点接触不良。
8.3、合闸回路辅助接点接触不良或配合不好。
8.4、合闸保险熔断或接触器接点烧毛接触不良。
8.5、合闸继电器故障。
8.6、机构有故障,跳闸机构未复归,合闸铁芯卡住,传动机构脱扣或卡住等。
8.7、液压操作机构油压过低或SF6断路器SF6气压过低。
9. 断路器拒绝跳闸可能有下列原因引起:9.1、操作保险熔断或控制回路断线。
9.2、跳闸回路辅助接点接触不良。
9.3、控制开关或合闸按钮接点接触不良。
9.4、断路器低压跳闸动作电压太高或直流母线电压过低。
9.5、跳闸继电器有故障。
10. 断路器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申请立即停电处理:10.1、套管有严重破损和放电现象。
10.2、断路器内部有爆裂声。
SN4-10G型少油断路器检修一、SN4-10G型开关技术数据额定电压(KV)10最大工作电压(KV)11.5额定电流(KA)5000极限开断电流(KA)105断流容量(MVA)1800极限通过电流峰值(KA)300合闸时间(S)≯0.65固有分闸时间(S)0.15合闸速度刚合(m/s) 2.1~2.5 最大(m/s) 2.2~2.6分闸速度刚分(m/s) 1.7~2.0 最大(m/s) 2.0~2.5二、SN4-10G型开关调整技术数据序号项目单位标准1 开关横梁之行程mm 420±202 动触头插入静触头深度mm 95-1003 动触头插入静触头座剩余行程mm 20-254 触头顶部与导电板底面距离mm 23±35 三相不同期不大于mm 56 同相不同期不大于mm 37 同相两油箱高度差不超过mm 38 异相油箱高度差不超过mm 59 中间轴与样板测量差mm ±310 主轴转动角度度5411 合闸时脱扣制动板扣入mm 3-512 合闸终止支架与滚轮间过冲mm 1-213 合闸铁心行程过冲mm 1.5-514 触指与触刀接触压力kg 14±115 主回路接触电阻不大于uΩ2016 灭弧回路接触电阻不大于uΩ30017 拉杆拧入拐臂接头深度不大于mm 25三、CD8-370型直流电磁操作机构技术数据所配断路器型号消耗电流计算值(A)操作电压(V)线圈电阻20℃时欧姆值220 V 220 V 220 V合闸线圈分闸线圈合闸分闸合闸分闸SN4-10G 166 2.5 187~242 143~264 1.22~1.47 81~95四、断路器检修步骤1. 修前各部数据测量2.本体分解2.1 分解引线、排气管、油气分离器及隔板。
2.2 分解动触头,放油。
2.3 分解顶盖、消弧室、绝缘筒。
2.4 分解静触头。
2.5 分解油缓冲器。
3. 触头检修3.1 清扫检查横梁,提升杆、触指(主触刀)。
电流闭锁电压速断保护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电流闭锁电压速断保护的电路原理、保护范围和整定原则。
(2)理解保护电路中各继电器的功用和整定方法。
(3)提高电流闭锁电压速断保护的电路接线和实验操作技能。
二、预习与思考(1)保护装置中的电压继电器、电流继电器、中间继电器、信号继电器等在电路中各起到什么作用?(2)电路中各个继电器的参数是根据什么原则整定的?(3)假如电流继电器的线圈误接入了交流电压会出现什么严重后果?误接入直流操作电压是否也会出现严重后果?(4)为什么电流继电器在电路中既可以判断线路故障,同时在电压回路断线时又能起到闭锁作用?三、原理说明电流闭锁电压速断保护是由电压速断保护和电流闭锁装置两部分组成。
当线路发生短路故障时,母线电压剧烈下降。
利用这一特征,当电压下降至预先整定的数值时,低电压继电器(图中的1YJ、2YJ、3YJ)接点闭合而作用于跳闸,瞬时切除故障,这就构成了电压速断保护。
下图所示的线路 X 装设瞬时动作的电压速断保护。
由于保护瞬时动作,为了满足选择性要求,它的保护范围必须限制在本线路X以内。
为此,低电压继电器的动作电压必须低于线路末端短路时母线上的最小残余电压。
图中曲线1为最小运行方式下线路各点短路时母线上的残余电压。
由图可见短路点距电源端愈近,母线残压愈低。
在系统运行方式变化时,线路同一地点短路时母线上的残压是不同的。
在最小运行方式下短路时,母线残压较低;在最大运行方式下短路时,母线残压较高。
图中曲线2即为最大运行方式下线路各点短路时母线残压曲线。
为了保证选择性,低电压继电器的动作电压 U dz应小于最小运行方式下线路 X末端短路时母线上的残压U Cmin,即写成等式:式中,U Cmin——最小运行方式下,线路X末端短路时,母线上的最小残压;K K——可靠系数,取1.2~1.3。
上图中直线3即为电压速断装置的动作电压值,即它与曲线2、1的交点。
N、M给出了在最大与最小运行方式下电压速断装置的保护范围L II与L I。
断路器及隔离开关异常处理一、断路器异常处理1.SF6断路器SF6气体压力低的处理①断路器SF6气体泄漏引起如断路器SF6气体漏气,压力不低于闭锁值时,但发出“SF6气体压力过低”报警信号,则说明有压力异常,应记录记录压力值,此时应并加强监视,并通知相关部门处理。
如断路器SF6气体严重漏气,压力低于闭锁值并发出闭锁信号时,不能对断路器进行分合闸。
应立即断开该断路器操作电源,与调度联系将负荷转移出去,并采取措施将故障断路器隔离。
处理前室内应开启通风装置,待15min后可进入,接近设备时应戴防毒面具及穿防护服。
②SF6气体密度继电器或表计失灵引起将表计的数值与当时环境温度折算到标准温度下的数值比较判断,确认SF6断路器压力低因密度继电器故障原因、表计指示不正确原因引起,应通知专业人员处理。
2.断路器拒绝合闸的处理①控制或合闸电源消失:如果是控制电源空开(熔断器)或合闸电源空开(熔断器)跳开(熔断),应合上(更换)控制电源空开(熔断器)或合闸电源空开(熔断器),正常后,对断路器进行合闸;如果是控制或合闸回路其他原因引起,且不能查找到故障或查到故障后运行人员不能处理的,应通知专业人员处理。
②就地操作切换开关在“就地”位置:将操作切换开关由“就地”位置切换至“远方位置。
③直流母线电压过低:调节蓄电池组端电压,使电压达到规定值.④SF6压力过低闭锁:确认SF6气体压力过低后,应通知专业人员处理,在未处理正常前,严禁对断路器进行合闸操作.⑤液压压力过低闭锁:确认液压压力过低后,应通知专业人员处理,在未处理正常前,严禁对断路器进行合闸操作.⑥弹簧未储能:若是储能电源空开跳开,应立即合上储能电源空开进行储能,如其他原因不能查找但又及需送电的,应断开储能电源开关后进行手动储能,储能正常后即可进行合闸,若弹簧储能系统零部件故障不能手动储能则通知专业人员处理。
⑦其他不能处理的故障:作缺陷上报调度及相关部门,通知相关专业人员处理。
断路器的防跳(跳跃闭锁)控制回路当合闸回路出现故障时进行分闸,或短路事故未排除,又进行合闸(误操作),这时就会出现断路器反复合分闸,不仅容易引起或扩大事故,还会引起设备损坏或人身事故,所以高压开关控制回路应设计防跳。
防跳一般选用电流启动,电压保持的双线圈继电器。
电流线圈串接于分闸回路作为启动线圈。
电压线圈接于合闸回路,作为保持线圈,当分闸时,电流线圈经分闸回路起动。
如果合闸回路有故障,或处于手动合闸位置,电压线圈起启动并通过其常开接点自保持,其常闭接点马上断开合闸回路,保证断路器在分闸过程中不能马上再合闸。
防跳继电器的电流回路还可以通过其常开接点将电流线圈自保持,这样可以减轻保护继电器的出口接点断开负荷,也减少了保护继电器的保持时间要求。
有些微机保护装置自己已具有防跳功能,这样就可以不再设计防跳回路。
断路器操作机构选用弹簧储能时,如果选用储能后可以进行一次合闸与分闸的弹簧储能操作机构(也有用于重合闸的储能后可以进行二次合闸与分闸的弹簧储能操作机构),因为储能一般都要求10秒左右,当储能开关经常处于断开位置时,储一次能,合完之后,将储能开关再处于断开位置,可以跳一次闸;跳闸之后,要手动储能之后才能进行合闸,此时,也可以不再设计防跳回路。
1.断路器的“跳跃”现象及危害如果手动合闸后控制开关(SA的手柄尚未松开 5—8触点仍在接通状态)或者自动重合闸装置的出口触点K1烧结,若此时发生故障,则保护装置动作,其出口K2触点闭合,跳闸线圈YT通电起动使断路器跳闸,则QF2接通,使接触器KM又带电,使断路器再次合闸,保护装置又动作使断路器又跳闸……,断路器的这种多次“跳一合”现象称为“跳跃”。
如果断路器发生跳跃,势必造成绝缘下降、油温上升,严重时会引起断路器发生爆炸事故,危及设备和人身的安全。
2.断路器的“防跳”控制回路在35kV及以上电压的断路器控制回路中,通常加装防跳中间继电器KCF,如图5-3所示。
KCF 常采用DZB型中间继电器,它有两个线圈:电流起动线圈KCF1,串接于跳闸回路中;电压(自保持)线圈KCF2,与自身的动合触点串联,再并接于合闸接触器KM的回路中。
断路器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方案摘要:断路器是电力系统发电厂及变电站的重要设备,本文主要对其常见故障进行分析,并提出处理方案,以供参考。
关键词:断路器故障分析处理0 引言河南油田电网由110kv、 35kv输电线路、变电站、开关站及配电线路、变配电设施构成。
断路器作为高压开关设备,在油田电网各变电站应用广泛,其可以关合并承载、开断正常运行下的电流,同时在规定的时间内,安全切断故障短路电流、过电流故障,以有效保护变配电设备。
但在变电站运行过程中,断路器故障较多,影响了油田电网供电可靠性。
因此对断路器主要故障原因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在分析断路器常见故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方案对策,以供探讨,进而有利于促进油田电网的稳定、安全、长远发展。
目前,油田电网使用的断路器主要有六氟化硫气体断路器(SF6)和真空断路器。
1断路器常见故障及分析断路器常见故障有:断路器拒绝合闸、断路器拒绝跳闸、断路器偷跳或误跳、断路器灭弧介质异常。
引起断路器故障的主要原因有电气回路故障和机械部分故障。
1.1拒绝合闸拒绝合闸往往是在合闸或重合闸时发生的故障,其原因为电气回路故障或机械部分故障。
断路器拒绝合闸的原因:1)合闸电源消失,如合闸电源、控制电源的空气开关未合上或接触不良。
2)就地控制柜内合闸电源小空开未合上。
3)断路器合闸闭锁动作,信号未复归。
4)断路器操作控制柜内“远方-就地”选择开关在就地位置。
5)控制回路断线。
6)同期回路断线。
7)合闸线圈及合闸回路继电器烧坏。
8)操作继电器故障。
9)控制把手失灵。
10)控制开关接点接触不良。
11)断路器辅助接点接触不良。
12)操作机构卡涩故障。
13)直流电压过低。
14)直流接触器接点接触不良。
15)直流两点接地。
1.2拒绝跳闸断路器拒绝跳闸的原因:1)跳闸电源消失,如跳闸空开、控制空开未合上或接触不良。
2)就地控制柜内跳闸电源小开关未合上。
3)断路器跳闸闭锁动作,信号未复归。
4)断路器操作控制柜内“远方-就地”选择开关在就地位置。
断路器故障跳闸记录填写规范
1.断路器跳闸记录应按断路器编号分单元填写,记录断路器自动跳闸时间、保护及自动装置动作情况、自动跳闸累计次数。
2.断路器跳闸后,值班人员应将断路器跳闸的年、月、日、时、分准确地记入断路器跳闸记录的“跳闸时间”栏内,并与运行工作记录中的跳闸时间一致。
3.工作负责人填写断路器跳闸记录应字迹工整,并正确填写每页台头的设备名称。
4.“保护动作情况”栏填写何种保护动作及自动重合闸装置的动作情况,并要求定性准确、内容详细。
5.“自动跳闸累计次数”栏填写断路器跳闸累计次数,三相连动操作的断路器应记入A相记录栏,B相、C相记录栏内划“---”杠。
分相操作机构的断路器按相分别统计,累计次数应准确无误。
6.断路器大修或检修后,分闸累计次数应重新统计,并在备注栏内注明。
7.操作队班长(安全员)应经常性地查阅本记录,及时指出和纠正记录中存在的问题,并于每月25日前将存在问题汇总后,报站长进行考核。
8.操作队班长每月至少应对本记录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掌握记录填写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9.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变电站出线,在距变电站2KM范围内发生短路故障时,要单独累计动作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