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机联控标准
- 格式:ppt
- 大小:1.88 MB
- 文档页数:50
车机联控及联系用语相关要求车机联控是保证行车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为规范车站车机联控用语标准,确保运输生产安全。
现将铁道部《车机联控作业标准》(TB/T3059-2009)的相关要求、《朔黄铁路公司车机联控实施细则》、《原平分公司车站接发车及调车作业联控用语补充规定》、《细则》相关车机联控要求及标准进行汇总,同时对常用车机联控联系用语汇总,供现场作业人员参考。
一、基本要求1.车机联控是车务、机务等行车有关人员使用无线调度通信设备,按规定联络,提示行车安全信息,确认行车要求的互控方式。
车机联控必须“站站列列呼唤应答”,使用普通话,做到用语准确、吐字清晰、程序规范、声音洪亮、用语标准。
执行车机联控时,必须先按住话柄按键再通话,防止电台发送的用语不全,需重复进行车机联控时,应间隔5秒以上。
对车次中的数字,遇“0”、“1”、“2”、“7”,可读为:“dong(洞)”、“yao (幺)”、“liang(两)”、“guai(拐)”。
股道为两位数时,发音应分别呼唤。
(如12道发音为幺两道)在执行各次列车联控程序时,如果规定先呼唤的,一方未呼唤,另一方补充呼唤。
2.术语定义(1)呼叫人:是在车机联控作业中首先进行呼叫的一方。
(2)被呼叫人:是在车机联控作业中被呼叫后进行应答的一方。
(3)复诵人:是在车机联控作业中被呼叫或回应(应答)后进行重复应答的一方。
(4)车机联控信息:参与车机联控的人员需要及时反映行车设备故障、危及行车安全、违反标准的各项作业有关信息。
3.使用要求(1)参与车机联控的人员,严禁使用通讯设备闲谈与行车无关的内容。
(2)遇有线路、道岔限速,列车进入限速地点的关系站应在接发列车前,主动呼叫列车司机提示核对限速内容。
(3)春融期间、汛期,参与车机联控的单位必须按照要求,增加核对区间线路状态的联控内容。
(是否增加联控内容的起止日期以下达的调度命令要求为准)(4)使用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进行调车联控时不得干扰或打断正在进行的与列车的车机联控。
铁路车机联控作业标准铁路车机联控标准及用语一、基本要求1.车机联控应逐站逐列呼唤应答,确保用语准确、吐字清晰。
当遇到数字“”、“1”、“2”、“7”时,应该读成“dong(洞)”、“yao(幺)”、“liang(两)”、“guai (拐)”。
2.联控用语中,货物列车、单机、重型轨道车应称为××次,未提及的按铁路有关规章规定执行。
3.司机应主动与车站联系,当发现以下情况时:1)发现进路(进站、出站信号机,进路表示器)显示与本列车经由进路、运行方向不符时;2)发现列车制动机失效或有关闭折角塞门现象时;3)发现影响本列及其他列车运行安全,认为有必要时。
4.道口工发现危及列车安全时,应立即呼叫列车司机和车站值班员。
5.有关联控人员发现影响列车运行安全时,应及时与有关被呼叫人联系。
6.联控一次呼通率应达到85%以上。
当遇到联控呼叫后未应答时,应再次呼叫(不少于三次)。
当超过规定时机,应答方未听到呼叫时,应进行反呼叫。
7.列车机外停车(包括已呼叫停车,还未停车)、站内停车再开(包括已呼叫停车,还未停车),已呼叫前次列车未整列进站时,车站(助理)值班员应按规定在信号开放后再呼叫列车司机。
8.执行车机联控时,当呼叫与复诵有误时,对方应及时给予纠正,并核对正确。
二、接车1.在半自动闭塞区间中,当列车接近预告信号机前,列车司机(包括重型轨道车司机,以下同)应主动呼叫车站。
列车司机:××(站)××(次)接近。
车站值班员:××(次)××(站)×道通过(停车)。
列车司机:××(站)××(次)×道通过(停车),司机明白。
注:当有两个及以上运行方向的车站(场)时,列车通过时应在联控用语后增加“去××方向”。
2.当列车机外停车后再开时,车站值班员应在信号开放后呼叫司机。
车机联控标准车机联控标准一、正常情况下车机联控用语1、接车作业呼叫时机:自动闭塞区段,列车接近第一接近通过信号机或规定的呼叫点;半自动闭塞区段(双线反方向行车时),列车在规定的呼叫点。
呼叫人(列车司机):××(站)××(次)接近。
被呼叫人(车站值班员):××(次)××(站)×道通过(停车)。
呼叫人(列车司机):××(次)×道通过(停车),司机明白。
注:有两个及以上运行方向的车站,应在联控用语后增加“去××方向”2、进站、出站、进路作业作业用语呼叫时机:列车机外停车、站内停车再开或列车始发时,信号机开放后。
呼叫人(车站值班员):××(次)×(道)出站(进站、进路)信号好了。
被呼叫人(列车司机):××(次)×道出站(进站、进路)信号好了,司机明白。
注:有两个及以上运行方向的车站,应在联控用语中增加“去××方向”3、核对风压时的车机联控程序及用语A、风压正常时呼叫时机:列车起动后越过出站信号机;列车在区间停车再开;进入长大下坡道前;列车运行中实行制动试验后。
呼叫人(列车司机):××(次)车长核对风压。
被呼叫人(运转车长):××(次)尾部风压××千帕。
呼叫人(列车司机):××(次)尾部风压××千帕,司机明白。
B、风压异常作业呼叫时机当列车尾部风压异常时呼叫人(运转车长):××(次)尾部风压××千帕。
被呼叫人(列车司机):××(次)尾部风压××千帕,司机明白。
B、无运转车长值乘的货物、军用列车司机在A项规定的呼叫时机应使用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核对风压。
北京铁路局文件京铁师〔2009〕645号关于公布北京铁路局企业标准《车机联控作业》的通知各直属站,各车务段,各机务段,各供电段,各工务段,各电务段,北京工电大修段,北京客运专线基础设施维修基地,北京客运段,石家庄客运段,北京动车客车段:现公布北京铁路局企业标准《车机联控作业》Q/BT280-2009。
本标准代替《车机联控标准》Q/BT280—2004 和Q/BT281—2004《车机联控考核标准》,标准自2009年12月20日起实施。
《车机联控作业》Q/BT280-2009与代替标准《车机联控标准》Q/BT280—2004 和Q/BT281—2004《车机联控考核标准》比较内容有较大变化。
要求各单位收到标准后,做出标准宣贯的工作安排。
对参加车机联控职工及有关干部进行培训—1—考试,培训考试重点要突出标准的变化内容。
参控人员必须考试合格后上岗,考试卷存档备查。
二○○九年十一月二十日—2—Q/BT北京铁路局企业标准Q/BT 280-2009代替Q/BT280—2004 ,Q/BT281—2004车机联控作业2009-11-20发布 2009-12-20实施北京铁路局发布—3—前言车机联控是保证行车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为加强车机联控工作,规范安全管理,依据《铁路技术管理规程》、北京铁路局《行车组织规则》和TB/T3059-2009《车机联控作业》标准,并结合北京铁路局安全生产实际修订了北京铁路局企业标准《车机联控作业》。
本标准代替Q/BT280-2004《车机联控标准》和Q/BT281-2004《车机联控考核标准》。
本标准以Q/BT280-2004为主,结合了Q/BT281-2004的内容,与Q/BT280-2004相比主要变化如下:管理:——修改了业务处、室车机联控、车调联控的管理职能;——修改了站段干部车机联控检查及考核内容;——修改了车站通信记录装置管理内容;——修改了车机联控信息内容;——增加了红、黄、白牌考核内容;——修改了车机联控信息卡、月报表内容。
车机联控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行业标准TB/T3059—2002车机联控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车机联控作业的设备、人员、信息、作业程序和用语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国有铁路、合资铁路、地方铁路(以下简称铁路运输企业)、以及铁通公司等参与车机联控的部门。
2 引用标准以下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以下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技术管理规程》(1999年12月第9版)3 定义3.1 车机联控车机联控是车务、机务等行车有关人员利用列车无线调度 ,按规定联络,确认行车要求,提示行车安全信息,确保行车安全的互控措施。
3.2 呼叫人在车机联控作业中首先进行呼叫的一方.3 被呼叫人在车机联控作业中被呼叫后进行应答的一方。
4 管理4.1 铁路运输企业应建立车机联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完善管理考核方法,并保证必要的资金。
4.2 铁通公司及分支机构应建立相应的车机联控管理机构,并接受相应的铁路运输企业车机联控管理机构的领导。
4.3 未经铁路局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加入列车无线调度系统通话。
5 设备5.1 车机联控的主要设备包括:车站电台、机车电台、便携电台及通信记录装置等。
5.2 车机联控系统设备的设置和使用应符合国家和铁道部有关标准的规定,采用取得铁道部入网资格的产品。
5.3 上线运行的机车、动车等应配备机车电台,无运转车长值乘的列车司机及参与车机联控的有关人员应配备便携电台。
5.4 投入运用的车机联控设备应保持状态良好。
6 作业人员6.1 参与车机联控的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能够正确操作列车无线调度及设备,正确理解并熟悉车机联控的作业标准。
6.2 参与车机联控的人员在作业中应严格按照本标准作业。
7 信息7.1 信息分类车机联控信息是列车运行中需要及时反映和处理的行车有关人员违反作业标准、行车主要设备故障和危及行车安全关信息。
石家庄南站车机联控实施细则1 范围本细则规定了车机联控的管理、设备、作业人员、信息、作业程序及用语等要求。
本细则适用于局内及外局机车、自轮运转特种设备、动车组司机和运转车长,以上人员在我站管内值乘,应执行本细则。
2 术语和定义2.1车机联控车务、机务等行车有关人员使用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按规定联络,提示行车安全信息、确认行车要求的互控方式。
2.2呼叫人在车机联控作业中首先进行呼叫的一方。
2.3被呼叫人在车机联控作业中被呼叫后进行应答的一方。
2.4车机联控信息参与车机联控的人员需要及时反映行车设备故障、危及行车安全、违反本标准各项作业的有关信息。
3 设备3.1 配备、使用与管理3.1.1 车机联控使用设备包括: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的调度台、车站台、机车台、便携台,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SM-R)的调度台、值班台、手持终端,通信记录装臵等。
3.1.2 车机联控设备的设臵和使用应符合国家和铁道部有关标准的规定,采用取得铁道部入网资格的产品。
3.1.3 上线运行的机车、动车组、自轮运转特种设备等应安装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车载)设备。
运转车长、车站助理(外勤)值班员、机车司机、担当运转车长职能的车辆乘务员等参与车机联控的有关人员应配备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的便携台(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SM-R)的手持终端)。
3.1.4 车机联控设备应纳入行车设备管理,投入使用的车机联控设备应保持状态良好。
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的使用人员应正确使用和爱护设备。
3.1.5 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调度台、车站台、机车台)均应安装通信记录装臵,配备转录设备、使用稳定可靠的电源,保证设备不间断工作。
在运用状态中,任何人不应随意关机、移动、拔掉接线插头。
车站在通信记录装臵通道使用上,应保持各站通道使用的一致性。
3.1.6 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车站台的通信记录装臵应保持日常录音状态良好,并应安装在易于值班员确认的地方,通信记录装臵状况必须纳入值班员交接班范围,车场值班员接班时,必须亲自检查通信记录装臵,是否处于良好正常工作状态,并纳入交接班内容之一。
车机联控及联系用语相关要求车机联控是保证行车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为规范车站车机联控用语标准,确保运输生产安全。
现将铁道部《车机联控作业标准》(TB/T3059-2009)的相关要求、《朔黄铁路公司车机联控实施细则》、《原平分公司车站接发车及调车作业联控用语补充规定》、《细则》相关车机联控要求及标准进行汇总,同时对常用车机联控联系用语汇总,供现场作业人员参考。
一、基本要求1.车机联控是车务、机务等行车有关人员使用无线调度通信设备,按规定联络,提示行车安全信息,确认行车要求的互控方式。
车机联控必须“站站列列呼唤应答”,使用普通话,做到用语准确、吐字清晰、程序规范、声音洪亮、用语标准。
执行车机联控时,必须先按住话柄按键再通话,防止电台发送的用语不全,需重复进行车机联控时,应间隔5秒以上。
对车次中的数字,遇“0”、“1”、“2”、“7”,可读为:“dong (洞)”、“yao(幺)”、“liang(两)”、“guai(拐)”。
股道为两位数时,发音应分别呼唤。
(如12道发音为幺两道)在执行各次列车联控程序时,如果规定先呼唤的,一方未呼唤,另一方补充呼唤。
2.术语定义(1)呼叫人:是在车机联控作业中首先进行呼叫的一方。
(2)被呼叫人:是在车机联控作业中被呼叫后进行应答的一方。
(3)复诵人:是在车机联控作业中被呼叫或回应(应答)后进行重复应答的一方。
(4)车机联控信息:参与车机联控的人员需要及时反映行车设备故障、危及行车安全、违反标准的各项作业有关信息。
3.使用要求(1)参与车机联控的人员,严禁使用通讯设备闲谈与行车无关的内容。
(2)遇有线路、道岔限速,列车进入限速地点的关系站应在接发列车前,主动呼叫列车司机提示核对限速内容。
(3)春融期间、汛期,参与车机联控的单位必须按照要求,增加核对区间线路状态的联控内容。
(是否增加联控内容的起止日期以下达的调度命令要求为准)(4)使用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进行调车联控时不得干扰或打断正在进行的与列车的车机联控。
车机联控作业程序及用语标准一、车机联控应逐站逐列呼唤应答,使用普通活,做到用语准确、吐字清晰.遇数字“0"、“1”、“2"、“7”可读“dong(洞)”、“yao(幺)"、“liang(两)”、“guai(拐)"。
联控用语中,车次读法按下列要求:特快旅客列车T××次称为: 客车特××次;快速旅客列车K××次称为:客车快××次;管内快速旅客列车N××次称为: 客车内××次;普通旅客列车××次;称为: 客车××次;临时旅客列车L××次;称为: 客车临××次;临时旅客列车A××次;称为:客车诶(读音为“ei”) ××次;旅游列车Y××次;称为:客车游××次;回送客车底O××次称为:零××次;行包列车X××次称为:行××次;货物列车称为: ××次。
因故折返旅客列车F××次称为:客车返××次。
二、电力机车牵引的列车在原联控用语前冠“电力”。
电力(内燃)(动车组列车,动检车,动车组自走行回送时“客车",“电力”用语不再戴帽:动车组使用内燃机牵引回送时,“内燃”用语按规定戴帽。
1。
担当电化区段的客货列车(或使用内燃机车牵引动车组回送时)车机联控用语: 列车司机:XX站内燃XX次(客车XX次)接近.2。
外段和本段本务机出入库联控用语:列车司机:XX站内燃(电力)XX号机车出(入)库,请求进路。
3。
运用整备点机车入库与机务段外勤联控用语:司机:机务段外勤,内燃(电力)XX机车请求进库。
车机联控作业及信息管理标准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铁道部(已撤销)•【公布日期】1993.06.21•【文号】铁安监[1993]72号•【施行日期】1993.07.1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铁路正文*注:本篇法规已被《铁道部关于公布铁道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发布日期:2003年6月17日实施日期:2003年6月17日)废止关于颁布《车机联控作业及信息管理标准》的通知(铁安监〔1993〕72号)各铁路局、广州铁路(集团)公司:为落实全路运输安全工作会议提出的“要统一车机联控模式和标准用语,制定和完善信息传递、检查和考核制度”的要求,在各铁路局执行现行《车机联控办法》的基础上,经过反覆研讨,制定了《车机联控作业及信息管理标准》,现印发给你们,自1993年7月15日开始施行。
各铁路局、广州铁路(集团)公司要根据本《标准》,结合本局情况修改、制定实施细则。
郑州铁路局现行的联控办法可继续试行,呼叫时机与用语,由铁路局参照本标准自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一九九三年六月三十一日车机联控作业及信息管理标准1.总则1.1 为达到各铁路局〔含广州铁路(集团)公司,下同〕间车机联控作业标准和信息管理协调统一,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列车在运行中的动态控制,加强行车部门主要工种间结合部的互控、联控,确保列车安全,根据《技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标准。
1.2 车机联控是以列车安全为对象,以促进现行规章与作业标准的落实为主要内容,以防止列车“冒进信号”、“错办进路”事故为重点的安全管理制度。
本标准规定了列车司机(副司机,下同)、车站值班员(助理值班员,下同)、运转车长利用列车无线调度电话实行列列、站站呼唤应答的作业及车机联控信息管理的内容。
1.3 为保证本标准的执行,必须配备车机联控专职管理人员,并应在有无线列调场强“盲区”的区段和半自动闭塞区段的适当地点设置呼叫标。
1.4 无线列调设备是实行车机联控的基础设施,因此应建立机、车、电无线列调设备运用状态联系制度,确保设备状态良好和正确使用。
铁路车机联控作业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车机联控的管理、设备、作业人员、信息、作业程序及用语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铁路,合资铁路、地方铁路、专用铁路参照执行。
2、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3、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车机联控车务、机务等行车有关人员使用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按规定联络,提示行车安全信息、确认行车要求的互控方式。
呼叫人在车机联控作业中首先进行呼叫的一方。
被呼叫人在车机联控作业中被呼叫后进行应答的一方。
复诵人在车机联控作业中被呼叫或回应(应答)后进行重复应答的一方。
4、管理4.1 铁路运输企业应有车机联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完善管理考核制度,并保证必要的资金。
4.2 车机联控设备维护单位应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及管理办法,并接受相应的铁路运输企业车机联控管理机构的监督检查。
4.3 凡对行车安全没有直接影响的信息不应纳人车机联控作业。
5、设备5.1 车机联控使用的设备包括:列车无线调度通信系统的调度台、车站电台、机车电台、便携电台,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SM-R的调度台、值班台、手持终端,通信记录装置等。
投人使用的设备应保持状态良好。
5.2 上线运行的机车、动车组、自轮运转特种设备等应装设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车载)设备,机车司机无运转车长值乘列车的车辆乘务员及参与车机联控的有关人员应配备列车无线调度通信(便携)设备6、作业人员6.1 参与车机联控的人员应经过培训,能够正确使用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掌握车机联控的作业标准,严格按照标准作业。
6.2 执行车机联控时,应使用普通话,做到用语准确、吐字清晰。
7、信息7.1 分类车机联控信息分为重要信息和一般信息7.2 重要信息7.2.1 线路不良、列车严重晃车;塌方落石或线路上有障碍物等严重危及行车安全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