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糖的生物合成2
- 格式:ppt
- 大小:584.50 KB
- 文档页数:30
内 容糖第六章 糖的化学和代谢糖的化学 糖代谢 糖的消化与吸收 糖的分解代谢 糖原的合成与分解糖的化学一、糖的概念糖是多羟基醛或多 羟基酮及其聚合物和 衍生物的总称。
P5二、 糖的分布生物界中含糖的比例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80%30% 10% 2%0%植物人和动物微生物微生物三、 糖的生物学作用1. 糖是人和动物的主要能源物质 2. 糖类还具有结构功能 3. 糖具有复杂的多方面生物活性与功能四 、糖的分类1. 2. 3.单糖 寡糖 多糖1(一) 单糖概念: 不能被水解成更小分子的糖称为单糖。
特点: 单糖是糖类物质的基本结构单位。
种类: 丙糖、丁糖、戊糖、己糖、庚糖丙糖:甘油醛和二羟丙酮甘油醛二羟丙酮丁糖戊糖赤藓糖赤藓酮糖D-核糖D-核酮糖D-木糖D-木酮糖己糖:葡萄糖和果糖葡萄糖的两种形式D-葡萄糖(G)β -D-葡萄糖 α-D-葡萄糖2D - 果糖(F)(二)寡 糖概念: 由单糖缩合而成的短链结构 (一般含2~6个单糖分子) 特点: 二糖最为广泛葡萄糖 半乳糖 果糖环α-D-果糖 麦芽糖 蔗糖 乳糖(三) 多 糖许多单糖分子缩合而成的长链结构 1. 多糖的分类(1)按照来源分类 (2)按生理功能分类 植物多糖 动物多糖 微生物多糖 海洋生物多糖 储存多糖 结构多糖( 3 )多糖按照其组成成分的分类多糖同聚多糖 杂聚多糖(均一多糖) (不均一多糖)粘多糖结合糖糖蛋白蛋白聚糖糖脂脂多糖O连N连鞘糖脂甘油糖脂 萜醇衍生磷酸多类固醇 衍生同聚多糖与杂聚多糖同聚多糖 杂聚多糖2. 重要多糖的化学结构与生理功能(1)淀粉• 是高等植物的贮存多糖 • 直链淀粉 支链淀粉 α-1,4糖苷键 α-1,6糖苷键α-1,4糖苷键 直链结构 支链结构 直链结构 支链结构直链淀粉3(2)糖 原 支链淀粉• 糖原是动物 体内的贮存 多糖,主要α-1,6糖苷键存在肝及肌 肉中。
第六章糖代谢一、单项选择题( D )1。
糖原合成所需要的能量除由ATP提供外,还要由下列哪种物质提供A。
、GTP B、CTP C、TTP D、UTP( B )2.糖原合成的第一步反应是生成A、1-磷酸葡萄糖B、6—磷酸葡萄糖C、6-磷酸果糖D、3—磷酸甘油醛( B )3.低血糖时,能量供应首先受影响的是A.心B.脑C.肝D.胰( B )4、一分子葡萄糖最终转化成乳酸,净生成几分子ATPA、38B、2C、3D、19( B )5、有氧氧化全过程发生于A。
胞液内 B.胞液和线粒体内 C.线粒体内D。
胞核和线粒体内( B)6.能使血糖降低的激素是A.催产素B。
胰岛素 C.肾上腺素 D.糖皮质激素 E.胰高血糖素( B )7。
下列哪项不是血糖去路A。
、合成糖原B、转变成维生素C、氧化供能D、转变成脂肪和某些氨基酸( D )8.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功能是A。
提供磷酸戊糖和NADH B。
提供7碳糖和NADC。
提供能量和NADPH D.提供5碳糖和NADPH( C)9.一分子葡萄糖进入有氧氧化途径产生的ATP是进入糖酵解产生ATP的A。
8倍B。
9倍 C.19倍 D.29倍E。
38倍( A )10。
糖酵解的终产物是A。
乳酸B。
丙酮酸C、柠檬酸D、乙酰CoA E、CO2 和H2O( E )11.糖异生的主要脏器是A.肝、脾B胰、肾C脑、肝 D. 肌肉、肝E。
肝、肾二、多选题(ABDE)1、下列哪些物质能经过糖异生转变为糖A、乳酸B、丙氨酸C、脂肪酸D、草酰乙酸E、丙酮酸(CDE)2、能使血糖升高的激素是A。
催产素 B.胰岛素 C.肾上腺素 D.糖皮质激素E。
胰高血糖素(ABDE)3、下列哪些是血糖去路A.转变成核糖等其它糖类B。
合成糖原 C.转变成维生素D.转变成脂肪和某些氨基酸E.氧化供能三、填空题1。
糖酵解的终产物是(乳酸),糖酵解途径生成ATP的方式属(底物水平磷酸化)2。
糖异生作用的主要生理意义是维持(饥饿)或(空腹)状态下血糖浓度相对恒定.3。
第四章糖类代谢第一节糖类及其功能一、糖的概念从元素分析,所有糖分子中都含有C、H、O三种元素。
最早研究糖的元素组成时,发现C、H、O组成中,H与O的比例都是2:1,因此糖称为碳水化合物。
后来发现有些糖如脱氧核糖、葡萄糖胺等,H 与O的比例不是2:1,又有些化合物如乳酸(C3H3O3)等,虽然H与O的比例是2:1,却不是糖。
通过对糖分子结构和性质的分析,发现糖分子的功能基团,除含有多个羟基外,还含有醛基或酮基。
因此,对糖的定义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其衍生物的总称。
通常含醛基的糖称醛糖(如葡萄糖)、把含酮基的糖称酮糖(如果糖)。
二、糖的分类根据糖分子的构成特点,糖大体可分为单糖、寡糖、多糖和结合糖四类。
(一)单糖不能用水解方法再进行降解的糖。
包括单糖及其衍生物。
葡萄糖、果糖、核糖等是单糖;葡萄糖胺、葡萄糖醛酸等是单糖衍生物。
根据单糖所含的碳的数目,可分为丙糖(三碳糖)、丁糖(四碳糖)、戊糖(五碳糖)、己糖(六碳糖)、庚糖(七碳糖)。
人体最重要的单糖是葡萄糖,在体内以游离态和结合态方式存在,游离态葡萄糖存在于体液中,是糖在体内的运输形式。
(二)寡糖是由少数单糖(2-10多个)缩合成的低聚糖,根据其单糖数目可分为二糖、三糖、四糖等。
自然界中最重要的寡糖是二糖,如蔗糖、麦芽糖等。
(三)多糖由许多单糖分子(至少个20以上)缩合而成的聚多糖。
根据来源不同可分为动物多糖、植物多糖、微生物多糖。
根据其组分又可分为均一多糖和不均一多糖。
1、均一多糖或同聚多糖由相同单糖缩合而成的多糖。
最常见的同聚多糖是由葡萄糖缩合而成的葡聚糖,如植物淀粉、糖原等。
糖原(动物淀粉)是由许多葡萄糖分子通过α-1-4和β-1-6糖苷键连结而成的多糖。
2、不均一多糖或杂聚多糖由两种以上单糖或单糖衍生物缩合而成聚多糖,如葡萄糖胺。
(四)结合糖由糖和非糖物质如蛋白质或脂类共价结合形成的复合糖类。
常见的结合糖有糖蛋白、蛋白聚糖、脂糖等。
三、糖的生理功能糖类广泛分布与动植物中,其中植物含量最多,约占其干重的80%,微生物含糖占干重的10%—30%,人体含糖量占干重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