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田家四季歌
- 格式:doc
- 大小:30.44 KB
- 文档页数:4
4.田家四季歌·生字详解季jì【部首】子【结构】上下【文字源流】“季”是“稚”(释)的本字。
本义是“幼禾”。
字由“禾”、“子”构成,表示这是年少的庄稼。
《周礼》:“斩季材。
”引申为“年少的人”。
《说文》:“季,少偁(称)也。
”《诗经》“有齐季女”,指少女。
【常用词组】季节、季兰、季孙之忧【课文原句】田家四季歌【部首】口【结构】左右【文字源流】“吹”字由“口”、“欠”两部分组成。
“欠”是“打呵欠”的意思(参见“欠”字条)。
为了表示“合口出气”、义,就再加上“口”旁。
又有“以气拂物”义,如《诗经》:“风其吹女”。
【常用词组】吹风、吹乐、吹唇唱吼【课文原句】春季里,春风吹。
肥féi【部首】月【结构】左右【文字源流】“肥”字本义是人长得胖,是一个会意字。
在小篆文中,其字形左边为肉,表示与人体有关;右边为p,读音为ji,有关节的意思,这里是说骨头关节处长肉就表示肥胖。
隶书和楷书中,“肥”字右边为“巴”,“巴”是一种大蛇,这里是说身材肥胖的人大多有较大的形体。
此外,“肥”也有肥沃、肥料之义。
衣服、鞋子宽大,人们也用“肥”来形容。
【常用词组】肥硕、肥利、肥吃肥喝【部首】冖【结构】独体字【文字源流】甲骨文“农”字由“林”(指农垦地区)和“辰”(一种农具,参见“辰”字条)构成;“辰”旁或有手形。
金文“农”字的“林”旁多变为“田”;小篆“田”旁又讹变为“囱”;隶书再变为“曲”。
【常用词组】农家、农场、农夫【课文原句】夏季里,农事忙。
事shì【部首】亅【结构】独体字【文字源流】会意字。
甲、金文像手持上端有杈的捕猎器具,表示从事打猎。
本义指从事打猎。
泛指事情。
【常用词组】事实、事情、事事无成【课文原句】夏季里,农事忙。
忙máng【部首】忄【结构】左右【文字源流】形声字。
(忄)表意,表示心中急迫;亡(wang)表声,亡有失去义,表示心中急迫易失主张。
本义是急迫、慌忙。
【常用词组】忙忙、忙乎、忙中有序【课文原句】夏季里,农事忙归guī【部首】彐【结构】左右【文字源流】本义是“女子出嫁”。
二年级上册田家四季歌课文原文嘿,小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二年级上册里那首超有趣的《田家四季歌》。
这歌啊,就像一幅幅生动的画儿,把农民伯伯一年四季的忙碌和欢乐都唱出来了。
咱们就一边听,一边想象那画面,好不好?一开头,“春季里,春风吹,花开草长蝴蝶飞。
”哎呀,这春天一来,整个世界都活了起来。
春风啊,它轻轻地、柔柔地吹,就像妈妈的手在抚摸你的脸。
花儿呢,一个个都笑开了颜,红的、黄的、蓝的,争奇斗艳。
小草也不甘示弱,嗖嗖地往上长,绿油油的,看着就让人心里舒坦。
还有那蝴蝶,在花间翩翩起舞,好像在开一场盛大的舞会呢!到了夏天,“夏季里,农事忙,采桑养蚕又插秧。
”这时候啊,农民伯伯可就没那么悠闲了。
太阳火辣辣的,晒得人都快成烤红薯了,但他们还是得顶着大太阳去田里干活。
采桑叶、养蚕宝宝、插秧苗,一样都不能落下。
汗水顺着他们的脸颊往下流,滴在泥土里,仿佛在说:“今年一定是个丰收年!”转眼间,秋天到了。
“秋季里,稻上场,谷像黄金粒粒香。
”哇塞,这时候的田野简直就是一片金色的海洋!稻谷沉甸甸的,弯下了腰,好像在向农民伯伯鞠躬致谢呢。
收割机轰隆隆地响着,不一会儿,一袋袋金黄的稻谷就堆成了小山。
农民伯伯的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心里那个美呀,比吃了蜜还甜!冬天来了,“冬季里,雪初晴,新制棉衣暖又轻。
”雪花飘飘洒洒地落下来,给大地披上了一层洁白的纱衣。
虽然外面冷得直打哆嗦,但家里却是暖洋洋的。
妈妈们忙着给家人缝制新棉衣,一针一线都充满了爱意。
穿上这新棉衣啊,不仅暖和还轻便,就像是被春天包围了一样。
小朋友们,你们看,《田家四季歌》是不是很有趣?它不仅让我们了解了农民伯伯一年四季的辛勤劳动,还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所以呀,我们要珍惜每一粒粮食,因为它们都是农民伯伯用汗水换来的哦!同时呢,也要学会观察生活、热爱生活,去发现身边的美好和感动。
这样我们的世界才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爱!。
《田家四季歌》课文原文阅读(部编本二年级上册)春季里,春风吹,
花开草长蝴蝶飞。
麦苗儿多嫩,桑叶儿正肥。
夏季里,农事忙,
采了蚕桑又插秧。
早起勤耕作,归来戴月光。
秋季里,稻上场,
谷像黄金粒粒香,
身体虽辛苦,心里喜洋洋。
冬季里,雪初晴,
新制棉衣暖又轻,
一年农事了,
大家笑盈盈。
[导读]对农民一年四季的农事活动进行了描写,以简练的笔墨画了四幅田园四季的风景画,重点是在介绍农事,带着赞美的感情歌唱了种田人的辛勤劳动。
这首时序歌既可使小朋友们获得有关一年四季农作物生长和农事活动的知识,又能使他们在情绪感染中受到农业劳动美的熏陶。
二年级上册语文田家四季歌教案(优秀10篇)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田家四季歌》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一qi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读诗歌,初步了解农民在不同季节的劳动内容,体会农民的辛苦和快乐。
教学重难点1.认识生字会写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检查朗读。
指名读,齐读。
教师看学生读的字音是否都正确,不正确的指正。
二、巩固会认字读识字卡片,学生口头组词。
(分小组进行比赛,看哪组组的又快又对)三、学习本课要求会写的字。
1.读词语卡片。
2.你能想办法记住这几个字吗?学生间讨论记字方法。
3.指导书写。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生字,先整体观察每个字的结构特点,再观察重点笔画,然后告诉大家应该注意什么。
(2)教师重点指导“季”“吹”“肥”的写法。
(3)其余六个字,学生先描红,再写。
(4)师生评议。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田家四季歌》教案21、认识“季、蝴蝶”等18个生字,会写“季、吹”等10个字。
2、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这些生字,并为这10个会写字组词。
3、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按标点会写停顿。
4、通过诵读儿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5、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1、认识18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1、能正确书写10个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一、欣赏音乐,激发情感1、播放歌曲《四季歌》,激发情感。
小朋友,刚才的那首歌好听吗?想不想知道那首歌的名称呢?那首歌就叫《四季歌》。
我们今天要学的这首儿歌,它的名字也叫《田家四季歌》。
2、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谁来拼一拼课题?指名读、齐读。
认识生字:季。
二、学习字词,诵读儿歌1、小朋友,一年有四个季节,你知道是哪四个季节吗?(春、夏、秋、冬)你喜欢哪个季节?说说为什么?2、师:现在我们来做个叫号游戏,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认识它们了,来,请出小老师!师:小朋友,一年四季的第一个季节是春天,春天过去了,什么来到了?(夏天)夏天过去了,什么来到了?(秋天)秋天过去了,什么来到了?(冬天)冬天过去了,又是第二年的春天来到了。
二年级语文《田家四季歌》原文及说课稿说课稿是为进行说课筹备的文稿,它不一样于教材,教材只说如何教,说课稿则重点说清为何要如此教。
教师在吃透教程、简析教程内容、教学目的、教学重点、难题的基础上,遵循整体构思、融为一体、综合论述的原则,分块写清,分步阐述教学内容,以进一步提升教学成效。
以下是整理的二年级语文《田家四季歌》原文及说课稿有关资料,期望帮到您。
二年级语文《田家四季歌》原文春天里,春风吹,花开草长蝴蝶飞。
麦苗儿多嫩,桑叶儿正肥。
夏天里,农事忙,采了蚕桑又插秧。
早起勤耕作,归来戴月光。
秋天里,稻上场,谷像黄金粒粒香。
身体虽辛苦,心里喜洋洋。
冬天里,雪初晴,新制棉衣暖又轻。
一年农事了,大伙笑盈盈。
二年级语文《田家四季歌》说课稿一、说教程《田家四季歌》是一首描写田家四季生活的歌谣,不如说是四幅季节图。
而图画又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表达形式,因而,本课教学设计以赏图、看图、说图、画图为主体思路,引领学生在图画中识字,在图画中学词,在图画中朗读,在图画中知道文章内容。
《新课程准则》提出:语文课程应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应该看重语文的熏陶感染用途,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这篇课文既训练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也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实践过程中更培养了学生对语文的热爱之情。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
“工具性”应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运用语文能力的实践性特征。
“人文性”应着眼于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备的人文学科的特征。
二、说学情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
所以课堂中教师要设置大量环节来努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学生已经初步学会了一些听说读写的能力,特别爱幻想,但识字量还不够多,语言积累刚刚起步,理解能力还非常弱,所以联系生活实质激起他们的想象力,美文美读、是他们学习这课的主要成长点。
三、说教学目的依据《新语文课程准则》的需要,结合本单元课文练习的意图与学生的实质,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的:(一)常识与技术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二年级上册语文《田家四季歌》一、课文原文春季里,春风吹,花开草长蝴蝶飞。
麦苗儿多嫩,桑叶儿正肥。
夏季里,农事忙,采了蚕桑又插秧。
早起勤耕作,归来戴月光。
秋季里,稻上场,谷像黄金粒粒香。
身体虽辛苦,心里喜洋洋。
冬季里,雪初晴,新制棉衣暖又轻。
一年农事了,大家笑盈盈。
二、生字词1. 会认的字- 季(jì):季节。
可组词“四季”“春季”等。
- 蝴(hú):蝴蝶。
- 蝶(dié):蝴蝶。
- 麦(mài):麦子。
如“麦苗”“小麦”。
- 苗(miáo):幼苗。
像“禾苗”“树苗”。
- 桑(sāng):桑树。
“桑蚕”“桑叶”都与桑树有关。
- 肥(féi):肥胖、肥沃。
如“肥料”“肥美”。
- 农(nóng):农事、农民。
“农田”“农村”是常见词。
- 归(guī):归来、回归。
- 戴(dài):穿戴。
注意与“带”字的区别。
- 场(cháng):场院,打谷场。
还有一个读音“chǎng”,如“操场”“广场”。
- 谷(gǔ):稻谷、山谷。
- 粒(lì):颗粒。
像“米粒”“沙粒”。
- 虽(suī):虽然。
- 苦(kǔ):辛苦、苦味。
- 辛(xīn):辛劳、辛苦。
2. 会写的字- 季:上下结构,上面是“禾”,下面是“子”。
书写时注意“禾”字的竖要短,“子”字的横要长。
- 吹:左右结构,左边是“口”,右边是“欠”。
“口”字写得小一些,“欠”字的撇和捺要舒展。
- 肥:左右结构,左边是“月”,右边是“巴”。
“月”字窄一些,“巴”字的横折要写得横短折长。
- 农:独体字,笔顺为点、横钩、撇、竖提、撇、捺。
注意横钩不要写得太长。
- 忙:左右结构,左边是“忄”,右边是“亡”。
“忄”的两点要写得左低右高,“亡”字的横要写平。
- 归:左右结构,左边是“彐”,右边是“巾”。
“彐”字的横折要写得横短折长,“巾”字要写得窄长。
- 戴:半包围结构,笔顺为横、竖、横、竖、横折、横、竖、横、横、竖、竖、横、撇、点、斜钩、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