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价值评估
- 格式:docx
- 大小:13.22 KB
- 文档页数:1
水资源的价值评估与核算方法引言水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素之一,而水资源的价值评估与核算方法的研究对于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水资源的价值评估与核算的概念、方法和意义,并探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和挑战。
水资源的价值评估的概念与意义价值评估的概念水资源的价值评估是指通过一系列定量和定性的方法,对水资源在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的价值进行衡量和评估。
通过价值评估,可以揭示水资源的一些隐性价值,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促进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价值评估的意义水资源的价值评估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1.促进合理利用:通过对水资源的价值评估,可以揭示水资源的经济价值,引导决策者制定合理的水资源利用政策和措施,从而避免资源的浪费和过度开发。
2.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水资源的价值评估可以反映水资源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有助于保护和修复受损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3.维护社会公平与公正:水资源的价值评估可以帮助决策者理解水资源在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中的分配和利用情况,有助于实现资源的公平与公正。
水资源的价值评估的方法水资源的价值评估方法多种多样,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方法:生产函数法生产函数法是一种基于经济学理论的方法,通过建立水资源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模型,以经济产出或生产过程的效率为衡量指标,评估水资源的价值。
该方法适用于对水资源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估,如农业灌溉水和工业用水等。
替代成本法替代成本法是一种常用的价值评估方法,其基本思想是通过比较水资源的利用价值与其替代成本(如开采地下水或引水调水等),来评估水资源的价值。
替代成本法适用于对有限水资源的供需状况进行评估,并为制定合理的水资源管理和调控政策提供参考。
市场价格法市场价格法是基于市场交易的方法,通过研究市场上与水资源相关的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来评估水资源的经济价值。
市场价格法适用于对与水资源直接相关的商品和服务进行评估,如饮用水、农产品和旅游业等。
附录C(资料性附录)常用的资源环境价值评估方法B.1 直接市场价值法B.1.1 生产率变动法生产率变动法也称作观察市场价值法,是利用生产率的变动来评价环境状况变动的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衡量在市场上交易的资源或生态产品和服务的使用价值,用资源或生态系统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格和数量信息来估算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
总的效益或损失是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之和。
B.1.2 剂量-反应法剂量反应法也称为生产率法或生产要素收入法,将产出与生产要素(如土地、劳动力、资本、原材料)的不同投入水平联系起来。
该方法的适用条件有:a) 环境变化直接导致销售的某种商品(或生态产品或服务)的产量增加或减少,同时影响明确且能够观察或根据经验测试;b) 市场功能完好,价格是经济价值的有效指标。
B.1.3避免损害成本法避免损害成本法指个人为减轻损害或防止环境退化或生态系统服务减少引起的效用损失而需要为市场商品或服务支付的金额。
可用于评估净化的空气和水等非市场商品的价值。
B.1.4恢复成本法治理成本是按照现行的治理技术和水平治理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所需要的支出。
治理成本法适用于环境污染所致生物多样性损害无法通过恢复工程完全恢复、恢复成本远远大于其收益或缺乏生物多样性损害恢复评价指标的情形。
B.1.5替代成本法替代成本法在自然资源的效益和生态系统服务虽然没有可直接交易的市场,但是若这种效益和服务的替代品已被市场化的情况下,通过对替代品的花费进行估算来代替相应的效益或服务的价值。
用人工的手段获得与自然资源相同的功能或生态系统服务时产生的费用可被看作是该功能或服务的价值。
B.2 揭示偏好法B.2.1 内涵资产定价法内涵资产定价法又称作享乐价格法,是根据人们为优质环境或生态系统服务的享受所支付的价格来推算环境质量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一种估价方法,即将享受某种产品由于环境或生态系统服务的不同所产生的差价,作为环境或生态系统服务差别的价值。
此方法的出发点是某一财产的价值包含了它所处的环境质量或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
旅游资源的“三大价值”评估三大价值指风景资源历史文化价值、艺术观赏价值和科学考察价值。
史文化价值属于人文旅游资源范畴。
评价历史古迹,要看它的类型、年代、规模和保存状况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
例如河北省赵州桥,外观很平常,但它是我国现存最古的石拱桥,也是我国古代四大名桥之一(其它三桥是潮州湘子桥、山西娘子桥、福建洛阳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因而有较大的历史文物价值。
类似这种例子的评价在我国还多得很。
如“五岳名山”,“四大佛教圣地”,“四大石窟”,“江南三大古楼”(岳阳楼、黄鹤楼、腾王阁),“中国十大古刹”,“广东四大名园”(顺德清晖园、东莞可园、番禺余萌山房、佛山十二石斋),“东北三大名山”(医巫闾山、千山、长白山),我国“文房四宝”(歙砚、徽墨、宣纸、湖笔),我国封建时代“四大书院”(嵩阳、睢阳、白鹿、岳麓),“我国三大民间年画”(潍县杨家埠木板年画、天津杨柳青年画、苏州桃花坞年画),我国“三大古建筑群”(故宫、沈阳故宫、曲阜孔府),中国“四大回教古寺”(杭州凤凰寺、扬州先鹤寺、泉州清净寺、广州怀圣寺),中国“三大戒台”(北京戒台寺、杭州昭庆寺、泉州开元寺),中国“四大铜亭”(昆明、武当山、峨眉山、北京),中国古代“三大水利工程”(京杭运河、灵渠、都江堰),中国“古代四大名船”(沙船、乌船、福船、广船),岭南四大丛林(鼎湖山庆元寺、韶关南华寺、潮州开元寺、广州光孝寺),中国八大菜系(山东、四川、江苏、浙江、广东、湖南、福建、安徽),“河北四宝”(赵州桥、沧州石狮子、定州了敌塔、正定大铜佛),中国四大藏书阁(北京文渊阁、沈阳文溯阁、承德文津阁、杭州文澜阁),“中国三大著名工艺品”(福州脱胎漆器、北京景泰蓝、景德镇瓷器),中国四大名雕(浙江青田石刻、福建寿山石刻、湖南菊花石刻、四川广元白花石刻),中国四大碑林(西安碑林、焦山碑林、黄庭坚碑林、闽南碑林),“江南园林三大名石”,中国道教“十大洞天”(王屋山洞、翻山洞、西城山洞、西玄山洞、青城山洞、赤城山洞、罗浮山洞、句曲山洞、林尾山洞、苍括山洞)等等。
资产,顾名思义是有价值的物质或者服务。
然而,长期以来,国内学术界对自然资源有无价值存在不同认识,特殊受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自然资源无价的观点曾经居支配地位。
随着改革开放,自然资源有价值的观点开始后来居上。
重塑自然资源价值理论是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趋势,承认和重视自然资源价值是客观认识和真实反映自然资源稀缺性的必然选择,是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经济发展转型的必然要求。
不难想象,否认自然资源价值,极其不利于自然资源的节约利用和有效保护。
作为生态文明建设核心理念之一,自然资源资产概念的提出包括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等在内的制度构建,标志着我国自然资源管理正在并将持续发生重大转变,从只注重自然资源的实物形态转向同时也重视自然资源的价值形态,从注重自然资源的合理配置转向同时也注重自然资源资产的合理处置。
因此,极有必要搞清晰自然资源资产的价值是指什么?如何衡量或者如何评估?可以说,搞不清晰自然资源资产价值问题,就搞不清晰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的出发点、切入点和立足点。
具体来说,认识和解决自然资源资产价值问题,至少有五个方面的功用:其一,有助于评估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的自然资源资产总量,从而有助于判断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自然资源总资产的增加或者减少,或者作为评估自然资本总量的重要基础。
其二,有助于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特殊有助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从实物量表向价值量表的演进和深化,进而有助于从经济核算结果中扣除相应的自然资源资产减少的价值,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绿色核算”。
其三,有助于动态掌握自然资源资产在开辟、利用、保护、修复等各个环节的变化情况,有助于及时掌握自然资源资产在各用途间转移过程中的价值变化情况,从而有助于自然资源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其四,有助于(经营性)自然资源资产以出售、出租、入股、抵押、担保等形式参预合理经营,为经济增长提供重要支撑,并确保自然资源资产在经营过程中的保值与增值。
资源价值评估资源是指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可以被人类利用的各种物质和能量。
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资源并非无限供应,其有限性需要我们进行科学评估和合理利用。
资源价值评估作为一种评估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和可持续性的方法,日益受到重视。
一、资源价值评估的意义资源价值评估是对资源的经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价值进行综合评估的过程。
它的意义在于:1. 引导资源合理利用:通过资源价值评估,可以深入了解资源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为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2. 支持决策制定:资源价值评估的结果可以为政府和企业的决策制定提供重要参考,帮助政策制定者更好地平衡资源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3. 促进可持续发展:资源价值评估可以评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潜力,为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方向和目标。
二、资源价值评估的方法资源价值评估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常见的包括:1. 生态价值评估:通过评估生态系统中的物种多样性、自然景观、水土保持、气候调节等指标,来评估资源的生态价值。
2. 经济价值评估:通过评估资源的市场价格、产出价值以及相关产业的贡献等指标,来评估资源的经济价值。
3. 社会价值评估:通过评估资源对社会稳定、文化传承和社区发展等方面的影响,来评估资源的社会价值。
4. 综合评估:将生态、经济和社会等各个方面的评估结果综合考虑,得出资源的综合价值评估结果。
三、资源价值评估的挑战与应对资源价值评估面临着以下挑战:1. 数据获取困难:资源价值评估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但有时相关数据难以获得或不完整,影响评估的准确性。
2. 评估标准不统一:由于不同资源的特点以及评估目的的差异,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资源价值评估标准,导致评估结果的可比性存在一定问题。
3. 效益评估难度大:资源的价值不仅体现于当前的利用效益,还包括未来的利益和风险。
如何准确评估长期效益,是资源价值评估的难点之一。
针对上述挑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应对措施:1. 数据共享与合作:加强数据的共享与合作,通过建立资源价值评估数据库,提高数据的可获取性和准确性。
资源价值评估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对资源的价值评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和保护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资源价值评估的重要性、方法和应用,并分析其对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作用。
一、资源价值评估的重要性资源价值评估是对资源进行定量和定性评估的过程,有助于我们认识资源的重要性和潜在价值。
对资源进行价值评估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推动环境保护:通过对资源进行价值评估,可以了解资源对环境以及人类社会的贡献和影响,从而更好地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
2.合理利用资源:资源价值评估可以帮助我们对资源进行量化和评估,进而制定资源利用的最佳策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3.保护生态平衡:资源的价值评估有助于我们认识到资源的自然保护价值,从而意识到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二、资源价值评估的方法资源价值评估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资源价值评估方法:1.市场价格法:通过市场供需关系和价格变动来评估资源价值,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基于市场的反应来衡量资源的价值,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和普适性。
2.替代费用法:该方法通过计算用于替代资源的费用来评估资源的价值。
即资源的价值等于其替代品所需的费用,是一种相对较为准确的评估方法。
3.生态效益法:该方法通过评估资源对生态系统的贡献和影响来评估资源的价值。
生态效益法重视资源的环境和生态效益,对于环境资源的评估特别有效。
4.成本效益法:该方法通过比较资源利用的成本和资源带来的效益来评估资源的价值。
成本效益法是一种综合评估方法,可以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三、资源价值评估的应用资源价值评估在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环境保护规划:通过对资源的价值评估,可以为环境保护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合理规划和管理资源。
如保护重要生态系统和物种,减少资源的损失和浪费等。
2.决策制定:资源价值评估可以为政府和企业的决策提供参考。
DOCTOR AL FOR UM博士论点·综合(上)2009年第9期随着全球资源与环境问题的日益恶化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的确立,人们逐渐认识到资源环境是有限的,且是有价值的,因而如何对其价值进行评估,成为经济学、环境学、统计学、会计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
国内外专家、学者对资源环境价值进行了广泛研究,提出了多种价值评价体系,尽管各种价值评价体系叫法不同,但概括起来可从三个途径出发,即成本途径、收益途径和市场调查途径,每种途径都包含有若干种具体的评估方法。
一、基于成本途径的资源环境价值评估方法以维持、保护、恢复及优化生态环境系统所付出的代价作为生态环境系统的价值。
成本途径的资源环境价值评估方法主要包括:机会成本法、防护费用法、恢复费用法、人力资本法和影子工程法等。
(一)机会成本法对一定资源总存在着多种用途,可以选择一种使用方式,同时也就失去了其他使用方式的机会,把失去使用机会的方式中能获得的最大收益称为该资源的使用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 )。
如某水域被划为保护区后,不能进行水产养殖,该水域则失去了作为渔业生产的机会价值。
(二)防护费用法防护费用(Defense Expenditure ,DE )是指人们为了减少和消除环境污染或生态恶化的影响而支付的费用,避免了损失,就相当于获得了效益,因此用防护费用来替代资源环境的价值。
例如,为了得到安全卫生的饮用水而购买安装净水设备;治理噪音污染、防护噪音干扰的花费,计为选择低噪音或无噪音环境的价值。
(三)恢复费用法当某一生态环境污染恶化,其功能降低,为了能将其各种功能恢复到受污染破坏前的水平而采取措施,所花的各种费用相当于该生态环境质量的最低价值。
如当某湖泊遭破坏退化后把湖泊恢复到受破坏以前的状态所需的费用,即可看作湖泊的价值;矿山开采完后,对周边环境的恢复费用,计为矿区原有环境的价值。
(四)人力资本法人力资本法(Human Capital Approach ,HCA )是通过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损失来估计资源环境价值,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内容:人生活在受污染的环境中过早死亡和生病造成的投入损失;由疾病引起的医疗费开支;人们心理上的损害。
评估客户资源价值的模型引言在商业领域中,客户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之一。
客户资源价值评估模型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客户资源的潜在价值,从而制定更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实现持续的业务增长。
一、什么是客户资源价值评估模型?客户资源价值评估模型是一种用来衡量客户资源价值的工具或方法。
它通过分析客户的属性、行为、偏好和交易历史等信息,将客户分为不同的价值层次,从而帮助企业识别出最有价值的客户并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
二、为什么需要评估客户资源价值?评估客户资源价值对企业非常重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1. 优化资源配置:通过评估客户资源的价值,企业可以更好地分配资源,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最有价值的客户身上,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 制定个性化营销策略:不同价值层次的客户具有不同的需求和行为特征,通过评估客户资源价值,企业可以制定个性化的营销策略,提供更贴近客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从而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3. 提高客户忠诚度:评估客户资源价值可以帮助企业识别出最有价值的忠诚客户,并采取措施提高他们的忠诚度,如提供专属优惠、增加互动等,从而实现客户留存和增值。
三、常用的客户资源价值评估模型市场上有多种客户资源价值评估模型,其中比较常用的有以下几种:1. RFM模型:RFM模型是根据客户的最近一次购买时间(Recency)、购买频率(Frequency)和购买金额(Monetary)三个维度来评估客户的价值。
根据客户在这三个维度上的表现,将客户分为不同的价值层次,如重要价值客户、潜在价值客户等。
2. CLV模型:CLV模型(Customer Lifetime Value)是通过估算客户的生命周期价值来评估客户的价值。
CLV模型将客户的未来现金流折现到现在,得出客户的总价值。
通过比较客户的CLV,企业可以识别出最有价值的客户,并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
3. ABC模型:ABC模型是根据客户的销售额(Amount)将客户分为不同的价值层次,如A类客户、B类客户和C类客户。
资源价值评估方法资源价值评估是指对资源的经济、社会和环境价值进行评估的过程,用于确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
资源价值评估方法因资源类型和评估目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资源价值评估方法。
1. 市场价格法市场价格法是根据市场对资源需求和供应的情况,通过价格反映资源的价值。
这种方法适用于可以明确交易的市场资源,如商品、股票等。
通过比较市场价格和资源的成本,可以评估资源的价值。
2. 边际生产力法边际生产力法是基于边际生产力理论进行资源价值评估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计算资源对生产的边际贡献来评估其价值。
边际生产力越高的资源,其价值越大。
这种方法适用于评估生产要素资源的价值,如劳动力、土地、资本等。
3. 替代成本法替代成本法是通过比较资源的使用和替代所需的成本来评估资源的价值。
当资源供给受限制时,寻找替代资源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替代成本法考虑了替代成本的影响,使资源的价值评估更为准确。
4. 环境贡献价值法环境贡献价值法是评估自然资源和环境对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贡献的方法。
这种方法考虑了资源和环境的非市场价值,如生态系统服务、景观价值、文化遗产等。
通过综合考虑资源和环境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评估其贡献的价值。
5. 增量成本法增量成本法是根据资源增加或减少所需的成本来评估其价值的方法。
当资源供给增加或减少时,资源的价值会相应变化。
通过计算增量成本,可以评估资源的价值。
6. 实物资产法实物资产法是评估实物资产价值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土地、水域、森林等自然资源的评估。
通过考虑实物资产的生产效益、使用效益和遗产效益,评估其价值。
7. 社会视角评估法社会视角评估法是以社会公众的利益和偏好来评估资源价值的方法。
通过调查和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公众对资源的偏好和情感评价,并通过量化方法进行评估。
这种方法重视公众参与和民主决策。
总之,资源价值评估方法多种多样,根据不同的资源类型和评估目的选择合适的方法非常重要。
公司人力资源价值评价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全面贯彻新时代组织路线,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大力推进人才强企工程,健全人才发展机制,充分挖掘人力资源潜力,实现人力资源价值保值增值,促进国际一流工程技术承包商建设,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分析评价公司所属单位人力资源价值保值增值情况。
第三条开展人力资源价值评价工作,坚持以下原则:(一)服务发展战略。
围绕公司发展战略和建设典范企业目标,着眼于推进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战略角度和全局高度谋划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不断提升人力资源价值,厚植竞争优势,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二)突出价值导向。
以价值创造为导向,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价值评价体系,引导各单位统筹抓好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价值创造能力和发展质量。
(三)强化激励引导。
坚持政策引导与考核激励相结合,将人力资源价值评价结果纳入领导班子考核评价和领导人员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用好用实评价结果,逐级传导责任压力,引导各级领导人员自觉增强责任意识,不断营造重视人力资源、开发人力— 1 —资源的良好氛围。
(四)坚持对标提升。
通过专业对标和历史对比,系统诊断和有效解决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持续优化完善考评体系,持续提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化精益化水平。
第二章评价内容第四条人力资源价值评价主要包括“队伍实力、组织活力、产出效力”三个方面。
第五条“队伍实力”主要反映各单位人力资源工作基础和现状。
重点衡量和评价各单位是否突出主营业务、核心业务合理控制员工总量,确保高质量骨干人才适应发展需要;是否优化人力资源队伍结构,在能力素质、知识水平、专业结构等方面与业务发展相适应;是否注重后备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为本单位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
第六条“组织活力”主要反映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工作成效。
围绕人才发展机制,重点衡量和评价各单位是否健全人才成长机制,大力培养开发人才,做到“生才”有道;是否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形成人才吸引集聚效应,做到“聚才”有力;是否有效经营人才,充分发挥考核激励作用,促进人才优化配置,做到“理才”有方;是否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公平公正使用人才,做到“用才”有效。
问题:《巴黎协定》能否成为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良药?
报告内容:
1.《巴黎协定》已经于今年11月4日正式生效。
它被称为迄今为止最复杂、最敏感和最全面气候谈判的结果。
它的签署是各个国家相互博弈、相互妥协的产物。
在它生效之后,我们最应该关心的是各个国家对它内容的贯彻程度。
《巴黎协定》的能力建设条款坚持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CBDR原则),但有弱化趋势;还有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援助和技术支持难以有效落实。
2.《巴黎协定》如此受人瞩目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已经深切感受到了气候变化带来的可怕后果,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甚至关系到我们的生死存亡。
例如全球气温升高,极端天气的出现,北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等。
3.《巴黎协定》主要目的是减少碳排放。
减少碳排放涉及到各个国家的利益,很可能会导致经济增长放缓,尤其是最近几年全球经济市场低迷的情况下。
对发达国家来说,他们有资金有技术,而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资金技术相对缺乏,怎样在减排的同时减少或者不对经济发展造成影响,甚至有利于经济发展呢?这是需要回答的学术问题。
这个问题应该是环境经济学的主要研究问题,对环境和经济发展对都具有重大意义。
减少碳排放,一方面我们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另一方面增加绿地面积;同时将碳排放引入到市场机制中,利用市场达到目的,还可以减轻政府的工作。
4.我觉得这个学术问题即针对一个现实问题,又针对一个理论问题。
这个学术问题的提出是为了解决现实中的环境污染问题,但如何利用市场又需要理论来指导。
5.如果能把减排和发展经济建立起良好的关系,那么对其他方面的环境问题有良好的示范作用,可以更好的解决一些环境污染问题,还可以加快政府对解决环境问题的步伐。
如果可以利用市场为解决环境问题带来资金和技术,那么环境面貌绝对可以焕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