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实训教案及相关题目
- 格式:doc
- 大小:51.50 KB
- 文档页数:9
汽车发动机实习教案教案:汽车发动机实习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材章节为《汽车发动机》章节,详细内容包括:汽车发动机的类型、结构、工作原理以及维护保养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类型、结构和原理。
2. 培养学生对汽车发动机的维护保养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汽车行业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类型、结构和原理。
难点:汽车发动机的维护保养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汽车发动机模型、PPT、视频资料。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周围的汽车,思考汽车发动机的作用和重要性。
2. 理论讲解:通过PPT和视频资料,讲解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类型、结构和原理。
3. 例题讲解:以一辆具体汽车的发动机为例,讲解其维护保养方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如:某辆汽车的发动机出现故障,如何进行维修?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解题过程和心得体会。
7. 板书设计:将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类型、结构和原理进行板书,方便学生复习。
8. 作业设计题目1:请列举出三种常见的汽车发动机类型,并简要说明其特点。
答案:汽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电动发动机。
题目2:请解释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答案:汽车发动机通过燃烧燃料,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运动,从而转化为机械能。
题目3:请给出三种汽车发动机维护保养的方法。
答案:定期更换机油、检查燃油系统、清洁空气滤清器。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是否掌握了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知识,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2. 拓展延伸:让学生了解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思考汽车发动机的未来发展方向。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解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关于汽车发动机的类型、结构和原理,这是学生理解和掌握汽车发动机知识的基础。
其中,发动机的类型包括汽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和电动发动机等;结构主要包括气缸、活塞、曲轴、凸轮轴等;原理则涉及燃烧过程、排放控制、能量转换等。
教案审批签字:实训课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认知一、课前安全教育请同学们阅读一下《实训课管理规章制度》。
二、气门传动组分解1、检查台架和准备工具2、拆卸正时齿形带防护罩3、检查配气正时4、检查凸轮轴位置5、检查曲轴位置6、拆卸曲轴带轮7、拆卸正时齿形带中防护罩8、拆卸正时齿形带下防护罩9、松开正时齿形的张紧轮10、拆卸正时齿形带,拆下张紧轮11、拆卸正时齿形带上防护罩12、拆下曲轴齿形带轮13、拆卸凸轮轴轴承盖14、取出凸轮轴和凸轮轴油封15、取出液压挺柱1-同步带轮螺栓(拧紧力矩100N·m)2-凸轮轴同步带轮3-密封圈4-半圆键5-螺母(拧紧力矩20N·m)6-轴承盖7-凸轮轴8-液压挺柱9-气门锁夹10-气门弹簧座11-气门弹簧12-气门杆密封圈13-气门导管14-气缸盖15-气门三、气门传动组的装配1、对挺柱、凸轮轴、凸轮轴轴承盖进行清洁和润滑2、安装凸轮轴3、安装凸轮轴轴承盖4、安装凸轮轴正时齿带轮5、安装正时齿带上防护罩6、将正时齿带套安装在曲轴正时齿轮上并拉紧7、装上正时齿带下防护罩8、装上曲轴带轮9、确认凸轮轴正时记号已对准10、确认曲轴上记号已对准11、按照正确的绕向装上正时齿带12、使用张紧轮扳手调整张紧轮的偏心位置,张紧正时齿带13、按规定力矩拧紧14、检查并调整正时齿带的安装情况15、安装正时齿带防护罩。
课后小结根据学生爱动手的特点,在回顾课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实训,使学生加深对气门传动组的理论和结构的掌握,提升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培养大国工匠精神。
布置作业简要描述气门传动组的分解过程。
教案
审批签字:
实训课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认知
一、课前安全教育
请同学们阅读一下《实训课管理规章制度》。
二、气门间隙的检查
1.摇转曲轴,使被检查气门处于完全关闭状态。
气门挺柱落于凸轮基圆位置时进行。
2. 用符合气门间隙的塞尺尺片,插入气门杆与气门摇臂之间,来回抽动塞尺尺片检查,以拉动尺片感觉稍有阻力为合适。
三、气门间隙的调整
1.逐缸调整法
2.两次调整法(双排不进法)
其中“双”指该缸的两个气门间隙均可调,“排”指该缸仅排气门可调,“不”指两个气门间隙均不可调,“进”指该缸的进气门间隙可调。
第一缸压缩行程上止点可调气门
缸号153624
可调气门双排不进
第六缸压缩行程上止点可调气门
缸号635142
可调气门双排不进
四、气门组分解
气门组:由气门、气门座、气门导管、气门弹簧、弹簧座圈、锁片等零件组成。
课后小结该实训检测细节较多,需要按照流程标准操作,不可漏项,也不能重复检测。
在以后的实训课中督促学生多加练习操作,保证操作的规范性。
积极培养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收获感。
布置作业
气门组分解的方法是什么?。
发动机实训教案实训教案课题目录序号课题项目1汽车发动机总体结构认识及工、量具使用2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拆装、检查、调整3活塞环的选配与偏缸检查4发动机异响人工诊断5配气机构的拆装6气门间隙的检查与调整7配气相位的检查与调整8冷却系拆装与检修9冷却系故障诊断10润滑系的拆装11化油器的拆装与调整12喷油泵的检查与调试13发动机拆装14电控发动机原理15柴油机燃料供给系16喷油器检查与调整课题汽车及发动机总体结构认识;工/量具的使用课型实训班级14中专汽修时间第 1 周导学目标要求1; 汽车及发动机各总成/部件的认识。
2;发动机各机构/系统结构及零部件的认识。
3;了解各总成及部件的装配和传动关系。
4;掌握工量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重点目标2/3难点理解/记忆教学方法手段现场实物教学导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1/汽车总体结构汽车由发动机/底盘/车轿/电气四大部份组成,各部份的划分;动力传动路线。
2/发动机结构发动机是将燃料燃烧的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机器,也称热机。
它由两大机构/五大系组成;曲柄连杆机构——往复式活塞发动机基本结构,它将活塞的直线运动转换为曲轴的旋转运动。
由气缸体/气缸盖/活塞/活塞环/活塞销/连杆/曲轴/曲轴皮带轮/飞轮等组成。
配气机构——由曲轴正时齿轮驱动,将(可燃混合)气体定时分配进入气缸的机构。
由凸轮轴正时齿轮/凸轮轴/顶杆/推杆/气门摇臂轴/气门摇臂/进排气门等组成。
燃料供给系——将燃料定量供入气缸以供燃烧的系统。
化油器式;油箱/汽油滤清器/汽油泵/化油器/进排气岐管/排气管/消声器/油管等组成。
电喷式;油箱/汽油滤清器/汽油泵/稳压器/喷油器/进排气岐管/油管等组成。
柴油机;油箱/输油泵/柴油滤清器/喷油泵/喷油器/低压油管/高压油管等组成。
润滑系——供给各运动副足量的润滑油,减少磨擦损失,使发动机正常运转并延长其寿命的系统。
由集滤器/机油泵/机油粗滤器/机油细滤器/油道等组成。
发动机实训教案第一篇:发动机实训教案发动机实训教案一、发动机汽缸盖的拆卸与装配;(一)实训目的及要求:1.掌握汽缸盖的正确拆装方法,2.能正确判定汽缸垫质量的好坏; 3.汽缸盖装配后应付合技术要求(二)工具、量具:1.套筒扳手一套,扭力扳手一个;2.拆卸时用11mm套筒拆卸汽缸盖螺栓。
(三)设备:发动机总成一台;(四)安全注意事项:1.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设备、工量具的损坏,防止人身伤害。
2.拆卸后的零件要摆放整齐,保持场地清洁。
(五)、实训操作步骤及方法: 1.汽缸盖的拆卸步骤及方法(1)用扭力扳手按先两侧后中间的原则,均匀对称分数次拧下汽缸盖螺栓,拆下后的螺栓应放置有序。
(2)用橡胶锤轻轻敲击汽缸盖两侧边缘(非工作表面),使汽缸盖松动,或通过摇曲轴的方法冲松汽缸盖,然后取下。
(3)汽缸盖取下后应平放在工作台或零件架上。
2.检验汽缸垫质量:(1)检验汽缸垫两工作面是否烧蚀变硬无弹性,卷边是否有冲坏现象。
(2)发现上数情况之仪者均应更换新汽缸垫。
3.汽缸盖的装配方法及步骤。
(1)在汽缸体上装上汽缸垫,注意汽缸垫的卷边方向。
(2)装上汽缸盖及螺栓,用扭力扳手拧紧。
拧紧螺栓的方法是有两侧到中间均匀对称的分数次拧紧,其拧紧力矩为20N.m。
(3)拧紧时,各螺栓力矩应相等,防止拧紧力矩不等而使缸盖变形,还防止拧紧力过小而使汽缸盖漏水,又防止拧紧力矩过大而拧断螺栓。
二、活塞连杆组的拆卸与装配:(一)实训目的及要求:1.掌握活塞连杆组的正确拆卸方法;2.掌握活塞连杆组的正确装配方法 3.活塞连杆组装配后应符合技术要求。
(二)工量具: 1.扭力扳手一个,2.套筒扳手一套。
3.14mm的梅花扳手一个。
(三)设备:发动机总成一个。
(四)实训操作步骤及方法 1.活塞连杆组的拆卸(1)将活塞连杆组摇转到下止点位置,用梅花扳手拧下连杆轴承固定螺母,取下连杆轴承盖、衬垫、和轴承;此时应注意检查活塞、连杆、和连杆轴承盖的安装记号(2)用手锤木柄由里向外推出活塞连杆组,取出后应将已取下的连杆盖、衬垫、轴承和连杆螺栓等按原样装复,防止错乱。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教学计划与教案第一章:发动机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掌握发动机的分类和性能参数。
3. 熟悉发动机的组成和主要部件的功能。
二、教学内容1. 发动机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发动机的分类和性能参数。
3. 发动机的组成和主要部件的功能。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发动机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性能参数。
2. 直观演示法:展示发动机的组成和主要部件。
四、教学资源1. 教材: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教材。
2. 教具:发动机模型、图片、视频等。
五、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发动机的作用和重要性。
2. 讲解:讲解发动机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性能参数。
3. 展示:展示发动机的组成和主要部件的图片或视频。
4. 实践:让学生观察或操作发动机模型,了解各部件的功能。
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发动机的基本概念和组成。
第二章: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一、教学目标1. 掌握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的基本知识。
2. 熟悉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的步骤和方法。
3. 了解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的注意事项。
二、教学内容1. 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的基本知识。
2. 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的步骤和方法。
3. 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的注意事项。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的基本知识、步骤和方法。
2. 实践操作法:演示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的操作过程。
四、教学资源1. 教材: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教材。
2. 教具:发动机模型、工具、设备等。
五、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发动机维修与保养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的基本知识、步骤和方法。
3. 演示:演示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的操作过程。
4. 实践:让学生动手进行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的操作练习。
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发动机维修与保养的注意事项。
第三章:发动机的故障诊断与排除一、教学目标1. 掌握发动机的故障诊断的基本方法。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教学计划与教案第一章:汽车发动机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定义、作用和分类。
2. 掌握汽车发动机的主要性能参数。
3. 熟悉汽车发动机的组成部分及工作原理。
教学内容:1. 汽车发动机的定义和作用。
2. 汽车发动机的分类:汽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燃气发动机等。
3. 汽车发动机的主要性能参数:功率、扭矩、燃油消耗率等。
4. 汽车发动机的组成部分:气缸、活塞、曲轴、配气机构、燃油系统等。
5. 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汽车发动机的定义、作用、分类和主要性能参数。
2. 演示:通过实物或图片展示汽车发动机的组成部分。
3. 互动:提问学生,了解他们对汽车发动机的认知。
第二章:曲柄连杆机构教学目标:1. 掌握曲柄连杆机构的作用和组成。
2. 了解曲柄连杆机构的工作原理。
3. 熟悉曲柄连杆机构的维修方法。
教学内容:1. 曲柄连杆机构的作用:转换往复运动为旋转运动。
2. 曲柄连杆机构的组成:曲轴、活塞、连杆等。
3. 曲柄连杆机构的工作原理:活塞上下运动转化为曲轴旋转运动。
4. 曲柄连杆机构的维修方法:更换活塞、曲轴、连杆等。
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曲柄连杆机构的作用、组成和工作原理。
2. 演示:通过实物或图片展示曲柄连杆机构的构成部分。
3. 互动:提问学生,了解他们对曲柄连杆机构的认知。
第三章:配气机构教学目标:1. 掌握配气机构的作用和组成。
2. 了解配气机构的工作原理。
3. 熟悉配气机构的维修方法。
教学内容:1. 配气机构的作用:控制气缸内气体进出,实现燃烧。
2. 配气机构的组成:气门、气门座、气门导管、凸轮轴等。
3. 配气机构的工作原理:通过凸轮轴的旋转控制气门的开启和关闭。
4. 配气机构的维修方法:更换气门、气门座、气门导管等。
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配气机构的作用、组成和工作原理。
2. 演示:通过实物或图片展示配气机构的构成部分。
3. 互动:提问学生,了解他们对配气机构的认知。
发动机拆装实训教案目录第一单元基本知识 (1)课题一常用拆装工具和机具的使用课题二常用螺栓螺母、锁止件、密封件、轴承的拆装课题三安全与规范操作第二单元发动机总成的拆装 (8)课题一曲柄连杆机构与配气机构课题二润滑系课题三冷却系第三单元发动机的起动试验 (18)课题一发动机附件的装复课题二点火正时的安装调整课题三起动试验第一单元基本知识课题一常用拆装工具的使用一、呆扳手(开口扳手)1.结构与功用呆扳手的特点是使用方便,对标准规格的螺栓螺母均可使用。
2.使用要求(1)使用时应选用合适的呆扳手,大拇指抵住扳头,另四指握紧扳手柄部往身边拉扳,切不可向外推扳,以免将手碰伤。
(2)扳转时不准在呆扳手上任意加套管或锤击,以免损坏扳手或损伤螺栓螺母。
(3)禁止使用开口处磨损过甚的呆扳手,以免损坏螺栓螺母的六角。
(4)不能将呆扳手当撬棒使用。
(5)禁止用水或酸、碱液清洗扳手,应用煤油或柴油清洗后再涂上一层薄润滑脂保管。
二、花扳手(梅花扳手)1.结构与功用花扳手的工作部位呈花环状,套住螺母扳转可使六角受力均匀。
花扳手适应性强,扳转力大,适用于拆装所处空间狭小的螺栓螺母。
对标准规格的螺栓螺母均可使用花扳手拆装,特别是螺栓螺母需用较大力矩拆装时,应使用花扳手。
2.使用要求(1)使用时,应选用合适的花扳手,轻力扳转时,手势与呆扳手相同;重力扳转时,四指与拇指应上下握紧扳手手柄,往身边扳转。
(2)扳转时,不准在花扳手上任意加套管或锤击。
(3)禁止使用内孔磨损过甚的花扳手。
(4)不能将花扳手当撬棒使用。
三、套筒扳手1.结构与功用套筒扳手由一套尺寸不同的套筒和一根弓形的快速摇柄组成,对标准规格的螺栓螺母均可使用。
套筒扳手既适合一般部位螺栓螺母的拆装,也适合处于深凹部位和隐蔽狭小部位螺栓螺母的拆装。
与接杆配合,可加快拆装速度和拆装质量。
2.使用要求(1)使用时根据螺栓螺母的尺寸选好套筒,套在快速摇柄的方形端头上(视需要与长接杆或短接杆配合使用),再将套筒套住螺栓螺母,转动快速摇柄进行拆装。
汽车发动机实训教案教案标题:汽车发动机实训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基本原理和构造;2. 掌握汽车发动机的维护和故障排除技能;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1. 汽车发动机的基本原理和构造a. 发动机的工作循环:吸气、压缩、燃烧、排气;b. 发动机的构造组成:气缸、活塞、曲轴、气门等。
2. 汽车发动机的维护技能a. 发动机机油更换和油滤清洁;b. 火花塞更换和点火系统检修;c. 发动机冷却系统检查和维护;d. 空气滤清器更换和进气系统清洁。
3. 汽车发动机的故障排除技能a. 发动机无法启动的排查方法;b. 发动机异响和震动的诊断与修复;c. 发动机漏油和冒烟的处理方法;d. 发动机动力不足的故障排查与修复。
教学步骤:1.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汽车发动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2. 知识讲解:详细介绍汽车发动机的基本原理和构造,让学生对发动机有全面的了解。
3. 实操演示:老师进行汽车发动机的维护和故障排除演示,引导学生观察和学习正确的操作方法。
4. 学生实训: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汽车发动机的实操训练,包括机油更换、火花塞更换、故障排查等。
5. 团队合作:学生在小组内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实训任务,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6. 总结归纳:学生总结所学的汽车发动机维护和故障排除技能,并分享实操中的心得体会。
7.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进一步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发展趋势和新技术,激发对汽车行业的兴趣和研究欲望。
教学评估:1. 实操表现评估:对学生在实操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进行评估。
2. 知识理解评估:通过小组讨论、问答等方式,检查学生对汽车发动机原理和构造的理解程度。
3. 总结归纳评估:评估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总结和归纳能力。
教学资源:1. 汽车发动机实物或模型;2. 相关教学PPT;3. 实操工具和设备;4. 相关教材和参考书籍。
教学建议:1.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操训练,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课题一发动机解体一、授课目的使学生对发动机整体总成件有一个感性认识。
二、重点、难点了解发动机的性能及结构总成。
三、课程安排1.首先,使学生对发动机外部总成及另部件的认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指导学生学会常用工具及专用工具的使用。
3.使学生了解最基本的螺栓、螺母的拆装和认识。
4.讲解发动机解体的顺序及解体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四、示范操作:1.拆下发动机上所有油管及线路。
2.放水、放油。
3.拆下发动机外部总成件,如化油器、分电器、发电机、汽油泵、起动机、机油滤清器、汽泵、水泵、曲轴皮带轮等附件。
4.拆下气门室偏盖、拆下摇臂总成,取下气门推杆及气门挺杆,拆下分电器连轴节。
5.拆下气缸盖(按照先四周后中间并交叉开扭力的顺序)。
6.拆下油底壳、拆下机油泵。
7.拆下活塞连杆组。
(注意做好标记,不可错放)8.拆下凸轮轴。
(注意检查正时标记)9.拆下曲轴(注意各道瓦盖,不得放错)五、巡回指导:边操作边指导,检查学生操作情况,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分解及操作方法。
六、结束指导:根据学生操作的具体情况,予以总结。
找出通病、分析原因、指出缺点,使学生能够正确认真操作。
课题二更换气缸垫及气缸盖的检修一、授课目的使学生了解气缸盖的拆装方法,检修项目及操作能力的培养。
二、重点、难点使学生熟练掌握更换气缸垫的方法及气缸盖检修内容。
三、示范操作1.气缸盖的拆卸方法,先将与气缸盖外部连接的各装置拆下,再用扭力扳手按先两边后中间并交叉的顺序分两到三次将气缸盖螺丝松开、并取下,将气缸盖取下,取下气缸垫,然后进行清洁、检查。
2.气缸盖检修:①检查裂纹,主要通过水压方法进行检测。
②检查螺纹损坏:火花塞螺纹损坏不得多于1牙,其余螺纹损坏不得多于2牙,螺纹损坏可采用加深螺孔加工新的螺纹或加大尺寸镶套的方法。
③检查变形:气缸盖平面全长范围内平面度误差不大于0.10㎜。
在100㎜长度上不大于0.03㎜。
如有变形可用铲削方法或研磨方法修复。
变形较大可用机加工方法修复。
汽车发动机总成检修实训实习教案一、实训目标1.掌握汽车发动机总成的构造和工作原理;2.熟悉发动机总成的拆装和检修过程;3.能够准确判断发动机总成故障,进行必要的维修和更换。
二、实训内容1.实训器材和材料的准备:a.汽车发动机总成;b.扳手、润滑油、螺丝刀、检测仪器等工具和材料。
2.实训步骤:a.理论培训:i.对汽车发动机总成的构造和工作原理进行讲解;ii.介绍发动机故障诊断的常用方法。
b.实际操作:i.进行发动机总成的拆装;ii.检查发动机总成的各个部件;iii.更换损坏的部件;iv.清洗发动机总成;v.对发动机总成进行调试和测试。
三、实训方法1.理论授课:通过课堂讲解、图示等形式,向学生介绍发动机总成的构造和工作原理,以及发动机故障诊断的常用方法。
2.实际操作: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分工合作,进行发动机总成的拆装、检查、更换、清洗、调试和测试。
指导教师要进行实际操作的演示和讲解,引导学生参与实际操作,解答学生的问题。
3.实训讨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和指导教师要及时交流和讨论,对发动机总成的各个部件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进行讨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实训时间安排本次实训的时间安排为每周至少2小时,共计4周。
五、实训评估1.上机考试:考查学生对发动机总成的构造和工作原理的理解程度,以及发动机故障诊断的能力。
2.实际操作考核:根据学生的实际操作过程和结果,评估学生的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资源1.教参:选择一本权威的汽车发动机总成检修教材,作为学生的学习参考资料。
2.实训器材和材料:根据实训内容和实训目标,准备相应的发动机总成以及检修工具和材料。
七、教学过程1.理论授课:通过课堂讲解、图示等形式,向学生介绍发动机总成的构造和工作原理,以及发动机故障诊断的常用方法。
2.实际操作: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分工合作,进行发动机总成的拆装、检查、更换、清洗、调试和测试。
指导教师要进行实际操作的演示和讲解,引导学生参与实际操作,解答学生的问题。
汽车发动机实训教案
一.实训内容
1.发动机结构及性能
学习发动机的基本结构,掌握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润滑、加热、冷却、负荷和功率特性。
2.发动机检查
学习发动机的外观检查,掌握发动机的电气检查,如汽缸压力检查,
火花塞检查,细分检查等。
3.发动机拆装
学习发动机的拆装,掌握发动机的拆装工具和拆装工艺流程,如汽缸
盖板拆装,活塞环拆装,曲轴拆装,涡轮增压装置拆装,火花塞拆装等。
4.发动机检修
学习发动机的检修,掌握发动机的重要部件检修流程,如汽缸压力检查,火花塞检查,细分检查,燃料喷射系统检查等。
5.发动机调整
学习发动机的调整,掌握发动机的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如曲轴调整,火花塞调整,涡轮增压器调整,燃料喷射系统调整等。
6.发动机诊断
学习发动机的诊断,掌握发动机的诊断原理和诊断方法,如发动机数
据测量,热发动机诊断,燃油喷射诊断等。
二.实训要求
1、掌握发动机的基本结构及功能特点,熟悉发动机工作原理、润滑、加热、冷却、负荷和功率特性
2、能够熟练拆装发动机各部件,理解拆装工具和拆装工艺流程。
发动机教案[5篇范例]第一篇:发动机教案发动机部分教案第一章汽车总论一课程时间四课时二实践时间四课时三课程内容:汽车总体论述四学习内容:1.了解汽车总体构造编制分类2.了解汽车各部件名称,类型及安装位置] 五学习重点与难点:汽车各部件安装位置,汽车编制及各部件名称。
六本章小结1.熟知现代汽车结构及各部件作用2知道现代汽车今后的发展方向七实践项目:全车认件八作业:填写实训手册第二章汽车发动机总论一课程时间:四课时二实践时间:四课时三课程内容:第一节,发动机总论第二节,发动机的总体结构四学习内容 1 掌握发动机作用及安装位置及布置形式2了解发动机编制编号规则及常用术语3掌握发动机组成结构工作原理4掌握发动机各不见名称及安装位置五学习重点及难点 1 发动机布置形式,种类,结构,作用2发动机编号规则常用术语3发动机部件4四行程的工作原理六本章小结熟知发动机组成结构部件2了解今后发动机的发展方向七实践项目1发动机认件2练习题简述四行程发动机工作原理八作业:填写实训手册第三章曲柄连杆机构的结构与维修一课程时间32课时二实践时间24课时三课程内容第一节曲柄连杆机构的构造及工作原理第二节机体组第三节活塞连杆组第四节曲轴飞轮组第五节平衡机构四学习内容 1 了解曲柄连杆机构作用,组成,结构及工作原理掌握机体组中汽缸体汽缸盖汽缸垫油底壳的安装位置,结构作用名称及工作原理和分类。
掌握活塞连杆组中活塞连杆,活塞环活塞销的作用,组成,结构,分类,名称,安装位置及工作原理掌握曲轴飞轮组中曲轴飞轮齿圈止推垫及轴承和曲轴扭转减震器的作用,组成结构分类位置及原理5知道平衡机构的作用及原理和形式6熟练使用各种工具7熟练掌握曲柄连杆机构各部件的正确拆装方法和注意事项8各部件的检修方法及注意事项五学习重点及难点1 掌握曲柄连杆机构正确拆装顺序,注意事项和标记各个部件的检修与保养发动机异响的人工诊断方法4各种修车工具使用的熟练度5各种量具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6各部件的安装位置作用组成几实际原理发动机机械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方法连杆铜套的绞削轴瓦选配六本章总结了解曲柄连杆机构各部件组成,结构原理掌握曲柄连杆机构的拆装方法及注意事项3各个部件的检修方法4各种工具及量具的使用方法5湿式缸套拆装方法6连杆铜套的更换和绞削方法各项实践的操作熟练度各部件标记型号种类好坏的识别掌握曲柄连杆机构各种实际故障的检修方法及排除方法七实践项目1曲柄连杆机构的正确拆装2湿式缸套的正确拆装量具的使用方法工具的正确使用与识别5发动机一次拆装八作业填写实训手册2练习题A如何诊断发动机异响及种类B装配曲柄连杆机构的注意事项 3思考题一辆凌志300装V6发动机,近期出现发动机冷车有响声,热车声音消失的故障。
汽车发动机实训教案一、发动机汽缸盖的拆卸与装配;(一)实训目的及要求:1.掌握汽缸盖的正确拆装方法,2.能正确判定汽缸垫质量的好坏;3.汽缸盖装配后应付合技术要求(二)工具、量具:1.套筒扳手一套,扭力扳手一个;2.拆卸时用11mm套筒拆卸汽缸盖螺栓。
(三)设备:发动机总成一台;(四)安全注意事项:1.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设备、工量具的损坏,防止人身伤害。
2.拆卸后的零件要摆放整齐,保持场地清洁。
(五)、实训操作步骤及方法:1.汽缸盖的拆卸步骤及方法(1)用扭力扳手按先两侧后中间的原则,均匀对称分数次拧下汽缸盖螺栓,拆下后的螺栓应放置有序。
(2)用橡胶锤轻轻敲击汽缸盖两侧边缘(非工作表面),使汽缸盖松动,或通过摇曲轴的方法冲松汽缸盖,然后取下。
(3)汽缸盖取下后应平放在工作台或零件架上。
2.检验汽缸垫质量:(1)检验汽缸垫两工作面是否烧蚀变硬无弹性,卷边是否有冲坏现象。
(2)发现上数情况之仪者均应更换新汽缸垫。
3.汽缸盖的装配方法及步骤。
(1)在汽缸体上装上汽缸垫,注意汽缸垫的卷边方向。
(2)装上汽缸盖及螺栓,用扭力扳手拧紧。
拧紧螺栓的方法是有两侧到中间均匀对称的分数次拧紧,其拧紧力矩为20N.M。
(3)拧紧时,各螺栓力矩应相等,防止拧紧力矩不等而使缸盖变形,还防止拧紧力过小而使汽缸盖漏水,又防止拧紧力矩过大而拧断螺栓。
二、活塞连杆组的拆卸与装配:(一)实训目的及要求:1.掌握活塞连杆组的正确拆卸方法;2.掌握活塞连杆组的正确装配方法;3.活塞连杆组装配后应符合技术要求。
(二)工量具:1.扭力扳手一个,2.套筒扳手一套。
3.14mm的梅花扳手一个。
(三)设备:发动机总成一个。
(四)实训操作步骤及方法1.活塞连杆组的拆卸(1)将活塞连杆组摇转到下止点位置,用梅花扳手拧下连杆轴承固定螺母,取下连杆轴承盖、衬垫、和轴承;此时应注意检查活塞、连杆、和连杆轴承盖的安装记号(2)用手锤木柄由里向外推出活塞连杆组,取出后应将已取下的连杆盖、衬垫、轴承和连杆螺栓等按原样装复,防止错乱。
2.将活塞连杆组的装配:(1)将活塞连杆组由缸体上部装入汽缸;注意活塞顶部的记号应指向发动机前方,气缸号标记应与汽缸相对应。
将活塞环开口按要求错开。
具体方法是第一道环开口与第二道环开口应错开。
第一道环开口与第三道环开口应错开并避开活塞销方向和最大侧压力方向。
并涂少许机油。
(2)用活塞钳子包住活塞环使活塞环压缩进入环槽内,再用钳子夹紧。
(3)用手锤柄将活塞推入汽缸内,使连杆大头落于连杆轴颈上,按标记扣合连杆轴承盖并涂少许机油,按规定扭矩拧紧,拧紧力矩为:30N.m。
(4)注意装配后其轴承间隙应符合技术要求。
三、活塞环的拆卸与装配(一)实训目的及要求:1.掌握活塞环的拆卸方法。
2.掌握活塞环的安装方法。
3.活塞环安装后应符合技术要求。
(二)、工量具:活塞钳一个。
(三)设备:活塞连杆组一套。
(四)实训操作步骤及方法1.活塞环的拆卸:用活塞环钳从活塞环槽内拆下各道活塞环,拆下的活塞环应分组放置,2.活塞环的安装:(1)活塞环安装位置和方向的确定,安装时,应确定镀烙环、平环、锥形环、扭转环油环等的安装方向和位置。
(2)镀铬环一般安装在第一道环槽内,内切槽朝上,(3)锥形环的小端朝上,有的环端面上刻有字号,其有字号的一面应朝上,(4)油环放在油环槽内。
(5)按要求用活塞环钳将活塞环装入活塞环槽内。
四、活塞环“三隙”的检查(一)实训目的及要求:1.掌握活塞环“三隙”的检查方法。
2.掌握活塞环“三隙”的标准间隙要求。
(二)工具量具:塞尺一把。
(三)设备仪器:活塞环一套,活塞一个(四)实训操作步骤及方法活塞环是活塞连杆组中磨损最快的零件,尤其是第一道气环磨损更为严重。
活塞环磨损后弹力减弱,开口间隙,侧隙背隙增大。
密封性变差。
造成发动机的动力性下降,耗油率增加。
是发动机的易损件。
1.活塞环的检验:活塞环三个间隙的检验包括端隙,侧隙,背隙的检验。
(1)、活塞环端隙的检验:把活塞环放入汽缸内,用活塞顶将活塞环推平,用塞尺检查开口间隙,应符合技术要求及规定,吉利发动机气环端隙为:0.20----0.70mm若开口间隙过大,应重新选配,过小应用细平锉修整。
锉修时应以一个端面为基准面,锉修另一端面,防止锉成斜口。
(2)活塞环侧隙的检查:将活塞环放在环槽内,围绕环槽转动一圈,活塞环应能转动自如。
再用塞尺检查边隙,应符合技术要求,若边隙过大应重新选配,若过小,可在垫有砂布的平板上研磨。
(3)活塞环背隙的检验:背隙是将活塞环装入汽缸后,环背面与活塞环槽底部之间隙:为了测量方便,通常用槽深与环厚之差来表示。
一般为,经验检查方法是:用手将活塞环压入活塞环槽内,湖塞环外端面应低于湖塞环岸为合适。
背隙过小时可更换活塞环五、气门的拆装。
(一)实训目的及要求:1.掌握用专用工具拆装气门及弹簧的拆装方法;2.检查气门的顺序记号,若无记号应做上记号。
3.用专用工具按顺序记号装配气门及弹簧。
(二)工具量具:气门弹簧钳一把。
(三)设备仪器:带气门组的汽缸盖一个。
(四)实训操作步骤及方法1.气门弹簧的拆卸:用气门弹簧钳压缩气门弹簧,用尖嘴钳取下锁片,再依次取出锁片,弹簧座,弹簧及气门。
2.将拆下的气门做好相应记号,并按缸号顺序放置。
将气门装入缸盖内,再装上气门弹簧,弹簧座,用气门钳压缩气门弹簧使气蒙杆漏出锁片槽位置,用尖嘴钳将气门锁片装入锁片槽内,再幔幔松开拆装钳即可。
七、发动机正时齿轮皮带的拆装及皮带张力的调整。
(一)实训目的及要求:1.掌握查找一缸上止点的正确方法。
2.掌握正时皮带张力的拆装方法。
3.掌握正时皮带张力的检查调整方法。
(二)工具量具: 10号梅花扳手一把,6寸起子一把(三)设备仪器:发动机总成一台(四)实训操作步骤及方法1.拆卸正时齿轮皮带:(1)拆下气门室盖,(2)拆下正时齿轮皮带上、下护罩,拧松皮带张紧轮固定螺栓,使皮带放松,即可取下皮带。
2.安装正时齿轮皮带。
(1)首先找到一缸压缩上止点记号,然后装上皮带,拧紧张紧轮。
(2)检查皮带张力(松紧力):用大拇指按下皮带中部,其挠度在10—15mm之间为正常。
否则应调整。
(3)调整皮带张力,通过调整皮带张紧轮来改变松紧度大小。
拧松张紧轮固定螺钉,向外搬动张紧轮,皮带张力增加,反之减小。
八、发电机的拆装及皮带松紧度的检查和调整(一)实训目的及要求:1.掌握发电机的正确拆装方法,2.能正确判定发电机皮带松紧度;3.掌握发电机皮带松紧度的检查和调整方法(二)工具量具:1.套筒扳手一套,扭力扳手一个;2.拆卸时用10mm梅花扳手拆卸。
(三)设备仪器:1.发动机总成一台;(四)安全注意事项:1.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设备、工量具的损坏,防止人身伤害。
2.拆卸后的零件要摆放整齐,保持场地清洁。
(五)实训操作步骤及方法:1.发电机的拆卸:(1)拆下发电机电枢接线柱固定螺钉,取下磁场接线柱插头,取下爆震传感器接线柱。
(2)松开发电机机支架上的皮带调整螺钉,拆下支架上另外两个固定螺钉,取下发电机和皮带,2.发电机的装配(1)将发电机放于两支架之间拧紧固定螺钉,装上发电动机皮带,3.调整发电机皮带。
其调整方法是:通过拧动发电机支架上的调整螺钉进行,拧紧调整螺钉,皮带紧度增加。
拧松螺钉,紧度减小。
4.皮带张力要求其挠度为10—15mm,检查方法用大拇指在皮带中部按下其挠度应符合要求。
九、喷油器的拆装(一)实训目的及要求:1.掌握喷油器的正确拆卸方法。
2.掌握喷油器的装正确配方法,(二)工具量具:1.套筒扳手一套,扭力扳手一个;2.拆卸时用10mm梅花扳手拆卸。
(三)设备:发动机总成一台;(四)安全注意事项:1.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设备、工量具的损坏,防止人身伤害。
2.拆卸后的零件要摆放整齐,保持场地清洁。
(五)实训操作步骤及方法:1.喷油器的拆卸:(1)拆下发电机电枢接线拆下喷油器电控插头。
(2)拆下回油管和真空软管。
(3)拆下进油总管上的两个固定螺钉,取下进油总管及喷油器,(4)拆下进油总管与喷油器之间的卡子,取下喷油器总成。
2.喷油器的装配(1)将喷油器装到进油总管上,装上进油总管与喷油器之间的卡子(2)装上进油总管,拧紧固定螺钉,(3)装上真空软管,插上喷油器电控插头。
十、机油滤清器的拆卸与装配装:(一)实训目的及要求:1.掌握机油滤清器正确拆卸方法。
2.掌握机油滤清器的正确配方法,(二)工具量具:1.机油滤清器专用扳手一个;2.拆卸时用专用扳手拆卸。
(三)设备仪器:发动机总成一台;(四)安全注意事项:1.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设备、工量具的损坏,防止人身伤害。
2.拆卸后的零件要摆放整齐,保持场地清洁。
(五)实训操作步骤及方法:1.机油滤清器拆卸(1)用机油滤清器扳手拧下机油滤清器总成,更换新滤器,2.机油滤清器的装配(1)用专用扳手拧紧滤清器。
(2)装配完毕后应检查滤清器与缸体之间无漏油现象为合适。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试题一答案一、填空题1.对于模拟信号输出型热模式空气流量传感器来说,如果传感器电压过高,会造成混合气过浓、点火正时过晚,造成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能下降。
2、对于工作正常的氧化锆式氧传感器(O2S)来说,其电压信号从稀到浓、或从浓到稀的反应时间应小于100毫秒。
3、对于工作正常的氧化锆式氧传感器(O2S)来说,其最低电压应大约为-175mv到75mv之间,最高电压应大约为850mv。
4、从氧传感器送来的信号空燃比过稀信号持续时间大于规定值时,按照正常的控制程序,如果氧传感器输送给发动机控制模块的信号表明混合气偏稀,那喷油器就会在闭环控制程序的作用下_会适当增加_其喷油脉冲宽,以此来_增加_混合气的浓度,如果氧传感器正常、如果发动机处于闭环控制状态,那传感器应该能检测到混合气变浓的情况,否则说明_氧传感器损坏_、氧传感器与_发动机控制模块_之间的电路连接有故障、发动机控制模块_没有闭环控制程序_或_闭环控制的条件没有满足。
5、从氧传感器送来的信号空燃比过浓信号持续时间大于规定值时,按照正常的控制程序,如果氧传感器输送给发动机控制模块的信号表明混合气偏浓,那喷油器就会在闭环控制程序的作用下_会适当减小_其喷油脉冲宽,以此来_降低_混合气的浓度,如果氧传感器正常、如果发动机处于闭环循环控制状态,那传感器应该能检测到混合气变稀的情况,否则说明_氧传感器损坏_、氧传感器与_发动机控制模块_之间的电路连接有故障、发动机控制模块_没有闭环控制程序_或_闭环控制的条件没有满足。
6、在利用喷油器试验台对喷油器进行测试时,我们应重点从(单位时间内的喷油量是否符合要求)、(喷油器的喷射角度是否合适)、(喷油器是否泄漏)三方面进行分析。
7、氧传感器的信号波形上杂波过多的原因是:(由于点火系统的原因而造成缺缸)、(由于燃油喷射系统的原因而造成缺缸)、(由于汽缸压缩不良而造成缺缸)、(由于真空泄露而造成缺缸)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