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脑病的观察及护理要点
- 格式:ppt
- 大小:3.46 MB
- 文档页数:10
尿毒症脑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许兆萍
【期刊名称】《当代护士(专科版)》
【年(卷),期】2012(000)003
【摘要】总结了30例尿毒症脑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措施,包括细心的早期病情动态观察,注重肾功能、电解质和脑电图的动态检测,及时、合理、充分透析治疗,以及做好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加强基础护理.认为细致的病情监测及精心的护理是提高尿毒症脑病生存率的重要措施.
【总页数】3页(P24-26)
【作者】许兆萍
【作者单位】677600,永德,云南永德县人民医院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5
【相关文献】
1.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脑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2.尿毒症性脑病早期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3.血液灌流连接方式治疗尿毒症肾性脑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4.头孢他啶致尿毒症性脑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5.尿毒症合并头孢菌类脑病血液净化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尿毒症性脑病的护理体会尿毒症性脑病是由尿毒症所致的多种因素损伤中枢神经系统而引起的神经、精神异常表现,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属内科急症。
具有发病隐匿、病情危重、死亡率高的特点。
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和护理,可及时改善症状,降低死亡率。
我科从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23例尿毒症脑病患者,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一、资料和方法23例患者中男13例,女10例,全为尿毒症晚期患者。
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
肾炎者15例,糖尿病肾病6例,先天性多囊肾1例,痛风性肾病1例。
临床表现:本组病例中均以中枢神经系统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嗜睡、意识模糊11例;判断、定向及自知力障碍9例;谵妄、幻觉、狂躁不安8例;扑翼样震颤、惊厥、抽搐6例;癫痫样发作3例,昏迷2例。
二、结果23例中死亡2例,放弃治疗1例,其余20例患者经血液透析治疗、对症处理后精神恢复正常,全部出院,出院后继续维持血液透析治疗。
三、护理对策1.注重早期病情的动态观察。
尿毒症性脑病的临床表现为非特异性。
早期表现为淡漠、乏力、记忆力减退、失眠等,随着病情加重,可出现计算力、定向力障碍,情绪低落,甚至精神错乱。
晚期可有扑翼样震颤、多灶性肌痉挛、手足抽搐,甚至癫痫、昏迷。
护理人员除密切观察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外,尤其要加强对病人神志、意识状态及瞳孑L大小的动态观察。
可通过病人睁眼、语言的应答、疼痛刺激和运动等反应,了解患者的自知力和定向力,此外有惊厥、抽搐、癫痫样发作、昏迷等患者,可应用格拉斯哥(GCS)评估法准确评估意识障碍的程度,同时注意深部肌腱反射及各种病理反射变化,以及作神经系统与神经电生理检查等,以便与脑水肿、颅内出血、高血压脑病等病相鉴别,以便有针对性的采取不同的治疗护理措施。
2.加强基础护理。
对有意识障碍、狂躁、抽搐、惊厥、癫痫样发作者,应防止舌咬伤和呼吸道阻塞,昏迷病人应头偏向一侧,定时翻身预防褥疮和泌尿道感染,避免角膜损伤,应注意采取保护性措施,防止坠床、跌伤、自伤或发生其他意外损伤,特别要注意加强对临时性血管通路(静脉留置导管)或内瘘的保护,以防自行将静脉留置导管拔掉而发生大出血,或长时间压迫内瘘造成内瘘堵塞。
尿毒症患者并发尿毒症脑病的观察与护理体会【摘要】目的:通过有针对性的护理,提高尿毒症脑病病人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方法: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着重抓好病情观察、加强透析以及急救时的护理等工作,结果:32例患者中治愈19例,占59.3%,好转12例,占37.6%,死亡1例,占3.1%,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抓好病情观察,加强透析以及急救时的护理等环节,能提高尿毒症脑病病人的治愈率,好转率。
【关键词】尿毒症脑病;观察与护理尿毒症脑病是尿毒症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病率高达65%,病情重,死亡率高,又称肾性脑病,患者主要出现神经、精神等中枢神经系统方面的异常,严重影响患者的存活和生活质量,患者出现尿毒症脑病时,早期常表现为疲劳、乏力、头疼、头晕,理解力和记忆力减退等,进一步发展出现烦燥不安、肌肉颤动、抽搐、癫痫等,严重者出现嗜睡、昏迷,我科对32例尿毒症脑病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临床资料我科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共收治尿毒症脑病病人32例,全部符合尿毒症脑病的诊断标准,其中男25例,女7例,年龄38-78岁,平均年龄59岁,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19例,糖尿病肾病8例,慢性肾盂肾炎3例,多囊肾2例,所有患者肌肝均高于455umol/l,无颅内病变定位症状和体征,辅助检查未见脑出血、脑梗塞等病变,均未用有潜在中枢神经毒性的药物,无肝功能障碍,结果治愈19例,占59.3%,好转12例,占37.6%,死亡1例,占 3.1%,治愈:尿毒症脑病症状完全消失。
好转,尿毒症脑病症状缓解。
1.2 临床表现32例患者均以中枢神经系统异常为主要的临床表现:嗜睡、意识模糊20例,判断、定向及自知力障碍6例,谵妄、狂燥、燥动不安2例,肌肉颤动,抽搐及癫痫发作4例,大多患者脑电图出现异常,表现为低频8波1.3治疗1.3.1所有患者均给予支持治疗及对症处理,23例患者进行急诊血液透析。
尿毒症脑病的护理体会尿毒症脑病(UE)是由尿毒症引起的损伤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
尿毒症脑病属于慢性肾脏病终末期的严重并发症,具有发病隐匿、病情危重、死亡率高的特点。
它的最突出表现是患者高级神经活动异常,不自主运动及癫痫样抽搐发作,可出现去皮层或去大脑强直姿势。
如果能早期发现UE,并且给予及时治疗和护理,可减少和避免UE的发生,如果发生也能够及时改善症状。
1 UE的发病机制及诱发因素关于尿毒症脑病的确切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存在争议。
研究显示,UE的发生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1)与某些大、中分子物质在体内蓄积有关。
(2)与炎症介质有关。
(3)与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有关。
(4)与患者对疾病的恐惧、焦虑及因经济、家庭、社会等诱发精神障碍的因素有关。
2 UE的观察及护理2.1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UE的诱因观察患者神志及精神变化,及时反馈医生,以利治疗。
UE患者最早出现的症状为精神改变,常常表现为倦怠、嗜睡、定向障碍、意识模糊等[1]。
严密监测患者的神志、生命体征的改变,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正确留取各种检验、检查标本,及时发现并纠正患者的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等。
2.2强化心理护理,稳定患者情绪长期的肾脏替代治疗往往给患者、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终末期肾病透析患者的心理问题发生率明显高于一般患者。
患者因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常出现一系列影响身体健康的负性情绪,患者表现为焦虑、恐惧、忧郁、甚至绝望等。
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及时舒缓负性情绪,可减少和避免尿毒症脑病的发生。
护理中应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采取不同的方式。
要耐心细致地劝解开导,多给予鼓励和肯定,帮助患者面对现实,树立信心,提高治疗效果[2]。
2.3安全护理安全护理:①对有自伤或伤人倾向的患者,应主动与其谈心,消除其恐惧和疑虑。
同时要除去病房内一切不安全因素。
②对严重抑郁患者要加强巡视,少让患者独处,保持环境安静舒适,改善患者情绪。
尿毒症脑病的护理发表时间:2015-12-04T10:44:04.840Z 来源:《系统医学》2015年第1卷第7期供稿作者:王亚静李玉华张利军[导读] 河南省郑州人民医院肾病中心对尿毒症脑病患者有效的急救与护理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河南省郑州人民医院肾病中心 450003【摘要】目的:探讨尿毒症脑病的护理及应对急救措施。
方法:对本科10例尿毒症脑病患者采取急救护理、血液净化的护理、日常生活和心理护理等护理措施,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加强护理。
结果:10例尿毒症脑病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结论:对尿毒症脑病患者有效的急救与护理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关键词】尿毒症脑病;急救;护理;尿毒症脑病是由尿毒症所致的多种因素损伤中枢神经系统而引起的神经、精神异常表现,具有发病隐匿、病情危重、死亡率高的特点[1].患者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幻觉、谵妄、躁动、定向力障碍、严重者甚至会出现癫痫、昏睡、昏迷。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科自2014年11~2015年7月救治尿毒症脑病患者10例,男性8例,女性2例,5例患者出现癫痫发作;2例患者出现嗜睡、昏迷等;3例患者出现幻觉、妄想、思维紊乱、伤人毁物等精神症状。
所有患者经血液透析治疗、对症处理后精神恢复正常,全部出院,出院后继续维持血液透析治疗。
现将我科对本病的临床观察、急救与护理总结1.2 方法1.2.2 癫痫发作时,应立即让病人平卧床,头偏向一侧。
解开衣领,给予氧气吸入,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舌咬伤。
病床设立护栏,防止患者坠床。
对有谵妄或兴奋躁动者,应尽早报告医生,及时使用镇静药物。
癫痫持续发作者可持续缓慢静推安定等用药。
立即,同时备好压舌板、吸痰器、约束带等急救物品。
病人一旦出现持续抽搐,立即将压舌板放入病人口内上下磨牙之间,防止病人咬伤舌头及面颊,若病人呼吸道分泌物过多或咬伤后口腔内有血液残留,为防止误吸,应进行吸痰,以保持呼吸道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