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时间同步系统介绍.
- 格式:ppt
- 大小:4.63 MB
- 文档页数:3
公司简介可为科技发展成立于2000年7月,位于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孵化园(国家软件基地),是专业从事美国GPS全球定位系统,中国北斗星定位系统、原子钟等相关时间类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由可为公司自行研发生产并提供的授时产品主要有:CT-TSS2000时间同步系统,CT-GPS25、CT-GPS301、CT-GPS2003、CT-GPS2002系列全球卫星同步时钟,CT-CBD001系列北斗星同步时钟等,这些产品的特点是输出格式多,时间精度和可靠性高,使用方便,不受地域等条件的限制,抗干扰能力强,广泛应用于同步时钟系统的建立以及各种需要高精度授时的自动化装置和自动化系统。
其中的CT-GPS2003具有网络接口(TCP/IP或NTP协议),适用于计算机网络或自动化系统的高精度授时;CT-GPS2002具有IRIG-B码输出格式,适用于需要B码授时的自动化设备和自动化系统。
目前可为公司的授时产品已经在我国军队、电力、电信和民航等行业有近五千台套在运行使用,用户反应十分良好!鉴于我国电力行业迅速发展,与其相关的自动化产品迅速增长,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对时间的基准同一和同步性及精度要求进一步提高,在电网的电厂变电站及调度中心建立专用的时间同步系统已经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可为公司为此组织专业的技术队伍,成功研发了CT-TSS2000(COVE TECHNOLOGY - TIME SYNCHRONOUSSYSTEM 2000)时间同步系统。
CT-TSS2000时间同步系统是可为公司在六年来的专业积累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在授时产品领域的技术优势和应用经验,依托相关的科研院所和军工企业,结合美国GPS全球定位系统,中国北斗星定位系统、原子钟及IRIG-B码靶场时间标准等技术特点并考虑了各种涉及国家安全等的关联因素,在满足电力系统现在的需要及将来的发展要求基础上自主开发的具有国先进水平的授时产品,该产品是专业用于电厂变电站及调度中心同一时间基准和时间同步系统的建立的授时系统.该系统实现了时间多源头(GPS、北斗星、原子钟、高精度晶振、IRIG-B时间码基准)、输出多制式(串口、脉冲、网络、B码等)、满足多设备(系统输出可以任意扩展,可以满足任何规模任何方式的时间信号需求)的要求,保证了时间需求的高精确度、高稳定性、高安全性,高可靠性,将电力系统的时间同步精确度、稳定性、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到一个更新更高的台阶。
1 电力系统时间同步概况2 电力系统对时间同步的需求电力自动化设备对时间同步精度有不同的要求。
一般而言,电力系统授时精度大致分为4类:(1)时间同步准确度不大于1μs:包括线路行波故障测距装置、同步相量测量装置、雷电定位系统、电子式互感器的合并单元等。
(2)时间同步准确度不大于1ms:包括故障录波器、soe装置、电气测控单元、rtu、功角测量系统(40μs)、保护测控一体化装置、事件顺序记录装置等。
3 目前电力系统内时间同步技术电力系统设备常用的对时方式有以下4种:(1)脉冲对时也称硬对时,是利用脉冲的准时沿(上升沿或下降沿)来校准被授时设备。
常用的脉冲对时信号有1pps和分脉冲(1ppm),有些情况下也会用时脉冲(1pph),其中1ppm和1pph也可以通过累计1pps得到。
脉冲对时的优点是授时精度高,使用被动点时,适应性强;缺点是只能校准到秒(用1pps),其余数据需要人工预置。
(2)串口报文对时也称软对时,是利用一组时间数据(年、月、日、时、分、秒)按一定的格式(速率和顺序等),通过串行通信接口发送给被授时装置,被授时装置利用这组数据预置其内部时钟。
常用的串行通信接口为rs-232和rs-422/rs-485。
串口报文对时的优点是数据全面,不需要人工预置;缺点是授时精度低,报文的格式需要授时和被授时装置双方约定。
目前,很多场合采用以上2种方式的组合方式,从而可以充分利用两者的优点,克服两者的缺点。
(3)时间编码方式对时为了解决前2种对时方式的矛盾,在实际应用中常采取2种对时方式结合的方法,即串口+脉冲。
这种方式的缺点是需要传送2个信号。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矛盾,采用国际通用时间格式码,将脉冲对时的准时沿和串口报文对时的那组时间数据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脉冲串,来传输时间信息。
被授时设备可以从这个脉冲串中解析出准时沿和一组时间数据。
这就是目前常用的irig-b码,简称b码。
电力系统(频率)时间同步网建设及解决方案重庆奥普达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许凌涛问题:在电力系统中,电力通信网传输着行政电话、调度电话、远动数据、电网控制信号、运行管理信息、电能量计费信息、视频图像信息等。
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国内电力通信网经过了从有线音频、载波通信,从模拟微波到PDH数字微波、SDH 数字光纤通信的发展过程。
随着电网的快速发展,电厂、变电站自动化水平的提高,电力系统对同步业务的需求日益增大,对统一时钟的要求愈来愈迫切。
有了统一时钟,既可实现全网各站以及站内系统在统一时间基准下的运行监控和事故后的故障分析,也可以通过各开关动作的先后顺序来分析事故的原因及发展过程。
统一时钟(频率和时间)是电力通信网同时也是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提高运行水平的一个重要保证措施。
因此,必须建立一个独立于电力业务网之外的频率时间同步网来支撑整个电力通信网以及电力业务网。
关于频率同步网的规划建设已经有成熟的设计与工程建设等规范,如:《YDN 117-1999数字同步网的规划方法与组织原则》,《YDT1267基于SDH传送网的同步网技术要求》,《YDT5089数字同步网工程设计规范》等。
而对于时间同步网,国际国内都还没有相应的建议。
国内只有针对站内时间同步的企业规范,如:《QB/HD01-2002 华东电网时间同步系统技术规范》我国电网是分区、分级管理的,有大区电网、省电网、地市(区)电网、县级电网以及多级变电站、发电厂组成。
它们的电网运行自动化系统、系统AGC调频、负荷管理、跨大区电网联络线负荷控制、运行报表统计,电网运行设备的操作以及电网发生事故时正确记录系统开关、保护动作的时间和顺序以便于分析事故,都需要电网有一个统一的时间标准。
在系统调度自动化等方面,由于电网的发展建设,对系统自动化程度要求很高。
尤其是在系统出现故障时通过对故障的分析,可采取相应措施消除故障。
而对于系统故障的分析主要是依靠故障录波和时间基准,而微机保护装置和录波装置能够比较全面地记录故障信息,但是如果时间基准不统一将给故障分析带来困难。
电力系统时间同步监测技术及应用电力系统时间同步装置主要为电力提供准确、标准的时间,同时通过接口为智能化各系统提供标准的时间源。
电力系统时间同步及监测技术规范,适用于时间同步装置的研制、设计以及各级电力调度机构、发电厂、变电站的建设和运行。
一.范围:本标准指出电力系统时间同步装置的基本组成、配置及组网的一般原则,规定电力系统时间同步及检测的术语、定义、技术要求,一级装置运行要求。
二、时间同步技术要求:1.时间同步装置的基本组成时间同步装置主要由接收单元、时钟单元、输出单元和检测单元组成2.时间同步装置功能要求(1)应具备本地日志保存功能,且存储不少于200条,日志内容应正确记录A所要求的事件(2)状态信息宜采用DL/T860标准建模,管理信息定义参见附录B管理信息的定义(3)应具备运行、告警、故障等指示灯(4)装置应支持多时钟源选择判据机制(5)装置应具备闰秒、闰日的处理功能,能接受上级时源给出的闰秒预告信号,并正确执行和输出(6)装置应具备时间同步检测功能,装置应使用独立的板卡实现该功能。
3.时间同步装置性能要求时间同步装置的环境条件、电源性能、绝缘性能、耐湿热性能、机械性能、电磁兼容性能4.时间同步输出信号时间同步输出信号有脉冲信号、IRIG-B、串行扣时间报文、网络时间报文等。
5.守时精度预热时间不应超过两小时,在守时12小时状态下的时间准确度应优于1μs/h6.多时钟源选择判据主时钟多源选择旨在根据外部独立时源的信号状态及钟差从外部独立时源中选择出最为准确可靠的时钟源,参与判断的典型时源包括本地时钟、北斗时源、GPS时源、地面有线、热备信号。
多时钟源选择流程示意图。
7.时间源切换8.闰秒处理闰秒装置显示时间应与内部时间一致。
如果闰秒发生时,装置该常响应闰秒,且不该发生时间跳变等异常行为。
闰秒处理方式如下:(1)正闰秒处理方┄>57s->58s->59s->60s->00s->01s->02s>┄(2)负闰秒处理方式┄>57s->58s->00s->01s->02s->┄(3)闰秒处理应在北京时间1月1日7时59分、7月1日7时59分两个时间内完成调成。
电力时间同步方式,目前的同步流程和现状电力时间同步是指在电力系统中各设备之间保持准确的时间同步,以实现系统的稳定运行。
电力时间同步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的各种设备,如电力传输、配电、发电等,确保各设备之间的时间同步,可以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可靠性和安全性。
目前,电力时间同步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式:1. GPS时间同步GPS时间同步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电力时间同步方式之一。
通过接收卫星发射的GPS时间信号,各设备可以实时获取精确的时间信息,并与其他设备进行同步。
GPS时间同步具有高精度、高稳定性和高可靠性的特点,适用于各种规模的电力系统。
2. IEEE 1588时间同步IEEE 1588是一种基于网络的时间同步协议,可以实现微秒级的时间同步。
通过在网络中的主节点发出时间同步信号,其他从节点可以接收并进行时间同步。
IEEE 1588时间同步适用于分布式电力系统中的各种设备,如开关、保护装置等。
3. IRIG-B时间同步IRIG-B时间同步是一种基于模拟信号的时间同步方式,通过在电力系统中传输模拟的时间信号,各设备可以实时获取时间信息。
IRIG-B时间同步适用于较小规模的电力系统,具有简单、可靠的特点。
4. PTP时间同步PTP(Precision Time Protocol)是一种新型的时间同步协议,可以实现纳秒级的时间同步。
PTP时间同步通过网络传输同步信号,可以应用于大规模的电力系统,如电力传输网、发电厂等。
目前的电力时间同步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时间信号生成电力时间同步的第一步是生成时间信号。
这可以通过GPS接收器、IEEE 1588主节点、IRIG-B时间同步设备等实现。
生成的时间信号具有高精度和稳定性。
2.时间信号传输生成的时间信号需要在电力系统中传输。
传输方式可以通过网络、电缆等实现。
传输过程中需要注意信号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时间信号接收各设备需要接收传输的时间信号,并进行时间同步。
电力时间同步系统介绍电力时间同步系统,即电力系统时间同步系统,是指为保证电力系统各个设备之间时间的一致性,在电力系统中采用特定的技术手段将各个设备的时间进行同步的系统。
在电力系统中,时间同步对于各个设备的运行和协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电力时间同步系统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精密的时间源,通过同步协议将时间精确地传输到各个设备中。
电力系统中的时间同步主要有两个方面的需求:一是保证各个设备之间的相互配合和协同工作,二是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电力时间同步系统主要涉及到的设备包括电力系统监控、保护与控制系统(SCADA)、计量系统、通讯系统等。
这些设备需要在进行监控、测量、保护和控制的过程中保持一致的时间基准,以确保各个设备之间的协调运作。
IRIG-B(Inter-Range Instrumentation Group Time Code)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的时间同步协议,它通过在信号中传输时间码来实现设备时间同步。
IRIG-B时间码包括了年、月、日、时、分、秒等时间信息,可以以数字或模拟信号的形式传输。
IEEE 1588(PTP,Precision Time Protocol)是基于网络的时间同步协议,它通过在网络上进行时间的传输和同步,实现设备之间的时间一致性。
它可以通过网络历程延时补偿和时钟频率补偿等方法来提高时间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GPS(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通过卫星信号提供精确时间的技术。
利用GPS可以获取全球统一的时间和位置信息,通过接收GPS信号,设备可以获得高精度的时间参考。
电力时间同步系统在电力系统的监控、保护和控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确保各个设备在相同的时间基准下工作,提高了设备之间的协调性和可靠性。
同样,时间同步也对于电力系统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之,电力时间同步系统是为了保证电力系统各个设备之间时间的一致性而采用的技术手段。
它通过使用特定的时间同步协议和精密的时间源,将各个设备的时间进行同步,提高了设备之间的协作和数据准确性。
智能变电站时间同步系统摘要随着智能电网的全面发展,并实现电网的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网络智能接点的正常工作和作用的发挥,离不开统一的时间基准。
【关键词】时间同步智能变电站时间同步系统为我国电网各级调度机构、发电厂、变电站、集控中心等提供统一的时间基准,以满足各种系统和设备对时间同步的要求,?_保实时数据采集时间一致性,提高线路故障测距、相量和功角动态监测、机组和电网参数校验的准确性,从而提高电网事故分析和稳定控制水平,提高电网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1 时间的基本概念时间是物理学的一个基本参量,也是物资存在的基本形式之一,是所谓空间坐标的第四维。
时间表示物资运行的连续性和事件发生的次序和久暂。
与长度、质量、温度等其他物理量相比,时间最大的特点是不可能保存恒定不变。
“时间”包含了间隔和时刻两个概念。
前者描述物资运动的久暂;后者描述物资运动在某一瞬间对应于绝对时间坐标的读数,也就是描述物资运动在某一瞬间到时间坐标原点之间的距离。
2 时钟配置方案及特点智能变电站宜采用主备式时间同步系统,由两台主时钟、多台从时钟、信号传输介质组成,为被授时设备、系统对时。
主时钟采用双重花配置,支持北斗二代系统和GPS标准授时信号,优先采用北斗二代系统,主时钟对从时钟授时,从时钟为被授时设备、系统授时。
时间同步景点和授时精度满足站内所以设备的对时精度要求。
站控层设备宜采用SNIP对时方式,间隔层和过程层设备采用直流IRIG-B码对时方式,条件具备时也可以采用IEEE1588网络对时。
在智能变电站中,时间装置的技术特点及主要指标如下:(1)多时钟信号源输入无缝切换功能。
具备信号输入仲裁机制,在信号切换时IPPS输出稳定在0.2 us以内。
(2)异常输入信息防误功能。
在外界输入信号收到干扰时,仍然能准确输出时间信息。
(3)高精度授时、授时性能。
时间同步准确度优于1us,秒脉冲抖动小于0.1us,授时性能优于1us/h。
(4)从时钟延时补偿功能。
HY-8000 卫星时间同步系统使用手册烟台远大恒宇科技有限公司目录1.装置的用途及特点 (1)1.1 用途 (1)1.2 特点 (1)2.技术指标 (3)2.1 物理参数 (3)2.2 环境条件 (4)2.3 电磁兼容性 (4)2.4 供电电源 (5)2.5 平均无故障间隔时间MTBF (5)2.6 时间信号输入输出接口 (6)2.7 标准时钟装置核心GPS接收器的指标 (7)2.8 输出信号定时精度指标 (8)2.9 接口规范 (9)2.10 告警信号 (13)2.11 卫星失步时内部守时钟精度的稳定度 (13)2.12 引用标准 (14)3.HY-8000 GPS时间同步系统组成和模块介绍 (15)3.1 HY-8000 GPS时间同步系统组成 (15)3.2 装置的结构和模块介绍 (16)3.3 工作状态指示 (38)3.3.1 标准时间同步钟本体指示灯 (38)3.3.2 GPS卫星同步时钟指示灯 (39)4.装置的安装及操作说明 (40)4.1 GPS天线的安装说明 (40)4.2北斗天线安装说明 (42)4.3 装置的安装位置 (42)4.4 投入及运行 (42)4.5 安装避雷器 (44)5.装置的故障与维修 (44)5.1 告警 (44)5.2 时间信号的保持和切换 (45)5.3 可维修性 (45)5.4 安全性 (45)5.5 装置的维修 (46)6.附录一、HY-8000系列 GPS时间同步系统选型表 (47)HY-8000 GPS时间同步系统1.装置的用途及特点HY-8000 GPS时间同步系统是根据《华东电网统一时钟系统技术规范》、《广东电网变电站GPS时间同步系统技术规范》和《上海电网GPS时间同步系统技术原则和运行管理规定》设计的时间同步系统,它由标准时间同步钟本体和时标信号扩展装置组成,可集中或单独组屏。
时标信号扩展装置包括脉冲、时间报文、DCF77、B码和NTP扩展模块,扩展装置可根据实际需要组合。
电力系统时间同步装置的应用电力系统时间同步装置对现代化的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可以说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本文将对电力系统时间同步重要性、电力自动化系统、电网时间同步装置的组成及相应的gps时间同步装置等进行简单介绍。
一、电力系统时间同步装置的重要性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引入了大量参数测量装置的同时给电网监控系统的实时监控检测带来了难度,某种程度上造成电力系统可靠性无法保证、监控测量数据不准确等。
造成这样的混乱局面是由于测量装置或设备正常工作时是以各自的内部时钟为准,没有统一的时间基准,其内部时钟工作原理是建立在脉冲计数上,自身就存在一定的时间误差,因此电力系统实现时间同步迫在眉睫。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离不开各种自动控制设备,因此为自动控制设备提供参考时间的时间同步装置得到广泛应用,而且由早期分散独立的GPS对时装置发展到目前的冗余配置的全站统一对时系统,更先进的还有局部区域组成时间同步网。
电网时间的偏差,对电力系统内的相位比较、故障记录、事件顺序排查等工作造成严重威胁。
二、电力自动化系统介绍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是应用控制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和通信技术,利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系统或自动装置代替人工进行各种运行作业,提高变电站运行、管理水平的一种自动化系统。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依托,面向变电站通盘设计,用分散、分层、分布式结构实现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是确保电网安全、优质、经济的发供电,提高电网运行管理和电能质量水平的重要手段。
随着计算机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也得到迅速发展,有许多新概念、新原理设计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投入运行,特别是电力时钟同步系统的大面积使用,成为我国电力工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电网发展的趋势三、电网时间同步装置的组成一般电网时间同步装置的组成有多种方式,常见的时间同步装置授时方式是由一台主时钟及信号传输介质组成。
根据具体功能需求和技术参数要求,主时钟设置为接收上一级有线时间信息,或者直接接收外参考无线基准信号。
PTS-2005电网时间同步系统 技术说明书成都艾派科斯科技有限公司二○○五年八月一、前言电力传输网络的规模越大、网架结构越复杂,其对自动化水平的要求也就越高,而电网事故分析和安全稳定控制都需要有一个统一的时标,以确保电网安全、经济运行;各种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的微机保护装置、故障录波装置、电能量计费系统、计算机监控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配电自动化系统、负荷控制系统、DCS系统、及雷电定位系统等,都必须基于统一的全网时间基准才能可靠地发挥作用。
各种装置常采用各自独立的时钟,由于设计上的差异,不同时钟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而独立/单一的时钟其可靠性也不易保证,使得GPS的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
另外,各厂家提供的GPS技术参差不齐,配置各异,也不易同时满足各种自动化系统对时间同步的需要。
当全站(厂)采用同一时钟源时,就可实现各自动化系统在统一时间基准下的运行监控及进行事故分析。
PTS-2005电网时间同步系统就是为全站(厂)提供的统一、可靠和灵活的时钟同步解决方案。
二、PTS-2005电网时间同步系统简介PTS-2005电网时间同步系统由两套主时钟PowerTime2005A、时间信号传输通道单元、时间信号用户设备接口单元组成。
主时钟是通过接收卫星(GPS、GLONASS、北斗星)时间信号、且能够接收外部IRIG-B码的时钟源,自带恒温晶振,以确保守时精度。
主时钟、扩展单元、用户设备接口单元之间采用LVDS或RS422/RS485差分高速传输IRIG-B信号,以确保扩展时间的精度;同时支持光纤传输接口,以满足重要场合的抗干扰要求。
PTS-2005提供以下对时接口输出:2.1 脉冲同步信号自动化装置的同步脉冲常用空接点方式输入。
PTS-2005输出的脉冲信号有:1PPS ---每秒钟发一次脉冲1PPM ---每分钟发一次脉冲1PPH ---每小时发一次脉冲1PPT---可以设置为PPS、PPM或PPH输出的TTL接口输出特色:z PPS、PPM、PPH可以根据需要由软件进行容量配置,即在给定数量的脉冲输出接口中,指定某些路为PPS,某些路为PPM,其他路为PPH,以灵活满足实际授时接口需要。
公司简介可为科技发展成立于2000年7月,位于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孵化园(国家软件基地),是专业从事美国GPS全球定位系统,中国北斗星定位系统、原子钟等相关时间类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由可为公司自行研发生产并提供的授时产品主要有:CT-TSS2000时间同步系统,CT-GPS25、CT-GPS301、CT-GPS2003、CT-GPS2002系列全球卫星同步时钟,CT-CBD001系列北斗星同步时钟等,这些产品的特点是输出格式多,时间精度和可靠性高,使用方便,不受地域等条件的限制,抗干扰能力强,广泛应用于同步时钟系统的建立以及各种需要高精度授时的自动化装置和自动化系统。
其中的CT-GPS2003具有网络接口(TCP/IP或NTP协议),适用于计算机网络或自动化系统的高精度授时;CT-GPS2002具有IRIG-B码输出格式,适用于需要B码授时的自动化设备和自动化系统。
目前可为公司的授时产品已经在我国军队、电力、电信和民航等行业有近五千台套在运行使用,用户反应十分良好!鉴于我国电力行业迅速发展,与其相关的自动化产品迅速增长,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对时间的基准同一和同步性及精度要求进一步提高,在电网的电厂变电站及调度中心建立专用的时间同步系统已经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可为公司为此组织专业的技术队伍,成功研发了CT-TSS2000(COVE TECHNOLOGY - TIME SYNCHRONOUSSYSTEM 2000)时间同步系统。
CT-TSS2000时间同步系统是可为公司在六年来的专业积累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在授时产品领域的技术优势和应用经验,依托相关的科研院所和军工企业,结合美国GPS全球定位系统,中国北斗星定位系统、原子钟及IRIG-B码靶场时间标准等技术特点并考虑了各种涉及国家安全等的关联因素,在满足电力系统现在的需要及将来的发展要求基础上自主开发的具有国先进水平的授时产品,该产品是专业用于电厂变电站及调度中心同一时间基准和时间同步系统的建立的授时系统.该系统实现了时间多源头(GPS、北斗星、原子钟、高精度晶振、IRIG-B时间码基准)、输出多制式(串口、脉冲、网络、B码等)、满足多设备(系统输出可以任意扩展,可以满足任何规模任何方式的时间信号需求)的要求,保证了时间需求的高精确度、高稳定性、高安全性,高可靠性,将电力系统的时间同步精确度、稳定性、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到一个更新更高的台阶。
IEEE1588V2在电力系统时钟同步方面的应用作者:沈峻来源:《电子世界》2013年第16期【摘要】本文介绍了电力系统目前所采用的时间同步方案技术的局限性以及存在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使用National Semiconductor的DP83640在标准以太网中应用的IEEE 1588精密时间协议(PTP)为传播主时钟时序给系统中的其他结点的实现方法。
【关键词】IEEE1588 v2;DP83640;PTP一、电力系统时间同步基本概况电力系统是时间相关系统,无论电压、电流、相角、功角变化,都是基于时间轴的波形。
近年来,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相继并网运行,大区域电网互联,特高压输电技术得到发展。
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对电力自动化设备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对时间同步,要求继电保护装置、自动化装置、安全稳定控制系统、能量管理系统(EMS)和生产信息管理系统等基于统一的时间基准运行,以满足事件顺序记录(SOE)、故障录波、实时数据采集时间一致性要求,确保线路故障测距、相量和功角动态监测、机组和电网参数校验的准确性,以及电网事故分析和稳定控制水平,提高运行效率及其可靠性。
未来数字电力技术的推广应用,对时间同步的要求会更高。
电力系统被授时装置对时间同步准确度的要求大致分为以下4类:1)时间同步准确度不大于1μs:包括线路行波故障测距装置、同步相量测量装置、雷电定位系统、电子式互感器的合并单元等。
2)时间同步准确度不大于1ms:包括故障录波器、SOE装置、电气测控单元/远程终端装置(RTU)/保护测控一体化装置等。
3)时间同步准确度不大于10ms:包括微机保护装置安全自动装置、馈线终端装置(FTU)、变压器终端装置(TTU)、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等。
4)时间同步准确度不大于1s:包括电能量采集装置、负荷/用电监控终端装置、电气设备在线状态检测终端装置或自动记录仪、控制/调度中心数字显示时钟、火电厂和水电厂以及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监控与数据采集(SCADA)/EMS、电能量计费系统(PBS)、继电保护及保障信息管理系统主站、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系统等主站、负荷监控/用电管理系统主站、配电网自动化/管理系统主站、调度管理信息系统(DMIS)、企业管理信息系统(MIS)等。
浅析电力系统中配电变电站时间同步技术摘要:在电力系统中,电能的生产、输送、分配、使用是同时进行的,系统中的电流、电压、功率是随时间一直变化,因而在监控分析系统运行状况过程中时间序列就起着决定性作用。
本文以电力系统中常规配电35KV变电站为例,分析时间的重要性及对时技术的方式。
关键词:GPS;同步;时钟一、电力系统概况电力技术的发明、电力工业的发展至今已有100余年的历史。
1831年法拉弟发现了电磁感应定理,奠定了发电机的理论基础;1882年爱迪生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正规发电厂;1886年美国的乔治•威斯汀豪斯建成了第一个单相交流输电系统;1891年德国建成了第一条三相交流送电线路。
我国电力工业从1882年上海建立第一个12kW发电厂起至1949年全国解放时,全国发电的总装机容量仅为185万kW,年发电量为43亿kW•h 。
而到1990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已达到13789万kW,年发电量达到6213亿kW•h,名列世界第4位。
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需要,电力系统中的输送功率、输送距离与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之间的关系日趋重要,远距离、超高压、特高压输电线路逐步建立。
目前已经建成1000kV交流和±800kV直流输电线路,形成东北、华北、华东、西北和南方联营等跨省(区)的联合电力系统。
为全面、实时地、准确地监控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以便分析事故发展的过程和原因,需要有描述电网暂态过程的电流、电压波形、断路器、保护装置动作的准确时标,因而需要设置对时系统,统一时间基准。
二、电力系统中对时系统的重要性以35kV常规配电变电站为例,变电站由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组成,一次设备主要有变压器、开关、隔离开关、电容器、电抗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等,二次设备主要有测量装置、继电保护装置、远动装置、电源系统、通信设备、监控系统、控制电缆等。
一次设备运行的电压高、电流大,需要通过二次设备才能实现对一次设备的监测、控制、调节、保护等。
时间同步系统基本知识一、概述时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与时间密切相关,经常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间,这就产生了时间计量的需要,它包括时刻指示和时间间隔计量两个方面。
在日常生活和工程应用的时间尺度范围内,时间计量的工具是钟表,以工作原理分,有机械式和电子式两大类,它的外形则多种多样。
为了时刻指示的准确,要求有统一的时间基准;为了时间间隔计量的准确,要求钟表的走时准确度高。
但是,各种钟表总会有误差,时间久了,累计误差增大,可以明显观察到,造成它指示的时刻不准,所以需要经常按照某一时间基准校准钟表,也就是日常生活中所谓“对钟”、“对表”,技术上称为“时间同步”。
我国全国统一的时间基准为北京时间。
我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得到时间基准信息,日常生活中,可以从广播电台报时、电视画面或电信部门的报时业务中得到;专业工作中,可以从中国国家授时中心的长波或短波广播得到更准的时间基准信息,也可以从国际上其它授时电台得到时间基准信息。
自从全球定位系统(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中国的北斗)建成以后,我们可以通过接收全球定位系统卫星的信号,从中得到时间基准信息。
比较各种得到时间基准信息的方法,从全球定位系统得到的准确度最高,可以达到原子钟的准确度水平。
目前,接收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中国的北斗系统卫星信号得到时间基准信息的方法是最经济、最方便的方法。
电力生产中时间同步问题历来是一个受到普遍关注的问题,早在上一世纪的50年代,一些发电厂里就装有子母钟,由一台母钟带动全厂各车间各部门的指针式时钟即所谓“子钟”同步走时,为全厂的生产活动提供统一的时间指示。
这也可以说是原始的时间同步系统。
近十年来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技术迅速发展,发电厂、变电站监控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RTU、故障录波器、微机继电保护装置、事件顺序纪录装置、机组的DCS和DEH系统等广泛应用。
这些装置(系统)的正常工作和作用发挥,都离不开时间记录和统一的时间基准,因而在这些装置(系统)内部都有自己的时钟,即所谓“实时时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