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欣赏《京剧脸谱》
- 格式:pdf
- 大小:5.51 MB
- 文档页数:10
大班美术欣赏《京剧脸谱》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大班美术欣赏课程——《京剧脸谱》。
教材选用《幼儿美术教育指导手册》第四章第三节,详细内容为京剧脸谱的历史、分类、特点及其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京剧脸谱的基本知识,认识不同类型的脸谱,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3. 通过动手实践,培养学生运用京剧脸谱元素进行美术创作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京剧脸谱的分类及其特点。
教学重点:学会欣赏京剧脸谱的美,并能运用其元素进行创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京剧脸谱图片、颜料、画笔、画纸等。
2. 学具:画笔、画纸、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京剧表演视频,引导学生关注京剧脸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1)介绍京剧脸谱的历史、分类及特点。
(2)展示不同类型的京剧脸谱,引导学生欣赏并分析其特点。
(3)讲解京剧脸谱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
3. 实践环节:(1)分发画纸、颜料、画笔等材料。
(2)指导学生动手绘制京剧脸谱。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展示评价:(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2)教师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3)学生互相评价,交流心得。
六、板书设计1. 《京剧脸谱》2. 内容:(1)京剧脸谱的历史、分类及特点。
(2)京剧脸谱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喜欢的京剧脸谱”为主题,绘制一幅美术作品。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2)针对不足,思考改进措施。
2. 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参观京剧表演,加深对京剧脸谱的理解。
(2)开展“京剧脸谱”主题活动,鼓励学生创作更多优秀的作品。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了解京剧脸谱的基本知识,提高美术欣赏能力,同时培养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京剧脸谱的分类及其特点。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京剧脸谱》含反思大班美术教案《京剧脸谱》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美术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能用填彩的版画形式表现京剧脸谱,欣赏京剧脸谱,感受京剧脸谱夸张的色彩和形象,体验填彩版画活动的乐趣,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美术《京剧脸谱》含反思教案吧。
1、欣赏京剧脸谱,感受京剧脸谱夸张的色彩和形象。
2、能用填彩的版画形式表现京剧脸谱。
3、体验填彩版画活动的乐趣。
4、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5、用舒适的方法握笔,享受大胆涂色的快乐。
1、ppt课件、音乐。
2、绘画工具:吹塑纸、铅笔、白颜料、黑卡纸、油画棒、底纹笔。
3、范画一张。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幼儿欣赏京剧音乐:请小朋友们听一听,说说你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感觉?小结:这就是京剧,京剧是我们中国特有的舞台表演艺术形式之一,京剧是我们的国粹。
2、播放多媒体课件,感受京剧脸谱的特点(1)脸谱的颜色:说一说这些脸谱有些什么颜色?(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人物。
如:红脸威武、忠诚;紫脸善良、正直,是好人;黑脸公正,包公;白脸狡猾、阴险。
)(2)脸谱的对称:图案是怎样的?有什么特别之处?(对称、对比强烈)(3)脸谱的夸张:脸谱的五官发生了什么变化?(夸张)3、讲解示范填彩版画的制作过程出示范画:画上的印法和我们以前的制作方法一样吗?它是怎么印出来的?(1)构思定稿示范用铅笔在吹塑纸上画自己喜欢的一种脸谱,也可以自己设计一个有趣、滑稽的脸谱。
画的时候注意设计的图案要对称,造型要夸张,线条要加深加粗。
(2)拓印用底纹笔刷上白色水粉颜料,先顺着一个方向从上向下,或者从左到右刷,刷好颜料后覆上拓印纸,用手轻轻来回磨印,然后将纸轻轻揭开,若不满意,可重新刷色再拓印,最后打开、晾干。
(3)填彩用油画棒涂上自己喜欢的脸谱颜色,色彩的选用要突出京剧脸谱的特点,色要鲜艳、浓烈。
4、幼儿大胆创作,教师巡回指导(1)边欣赏边作画,,构图时五官的设计突出脸谱的特点。
(2)用底纹笔刷色时要刷均匀,注意卫生。
大班美术欣赏《京剧脸谱》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幼儿园大班美术欣赏课程,具体为《京剧脸谱》。
教材中介绍了京剧的基本概念、脸谱的分类及其代表的含义。
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我国传统戏曲文化,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民族文化认同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京剧的基本概念,知道京剧是我国的国粹,了解京剧脸谱的分类及其代表的含义。
2. 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激发幼儿对京剧脸谱的喜爱。
3. 培养幼儿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幼儿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了解京剧的基本概念,知道京剧脸谱的分类及其代表的含义。
难点:帮助幼儿培养审美能力,让幼儿能够欣赏京剧脸谱的美。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京剧情景图、京剧脸谱图片、画纸、水彩笔等。
学具:画纸、水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京剧表演的视频,引发幼儿对京剧的兴趣,引导幼儿观察京剧演员的脸谱。
2. 基本概念讲解:向幼儿介绍京剧的基本概念,解释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一种传统的戏曲艺术。
3. 脸谱分类讲解:讲解京剧脸谱的分类,如生、旦、净、末、丑等,并展示相应的脸谱图片,让幼儿了解不同分类的脸谱特点。
4. 脸谱含义讲解:讲解各种脸谱代表的含义,如红色代表忠诚、勇敢,黑色代表正直、刚毅等,让幼儿了解脸谱背后的文化内涵。
5. 实践环节: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种脸谱进行绘制。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完成作品。
6. 作品展示:让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引导幼儿相互欣赏、交流,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京剧脸谱板书设计:在黑板上画一个京剧演员的形象,旁边标注“京剧脸谱”,再画几个不同分类的脸谱,旁边标注相应的名称和代表含义。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搜集更多关于京剧脸谱的资料,了解京剧脸谱的其他特点和分类。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幼儿对京剧脸谱的兴趣浓厚,积极参与实践活动。
幼儿园大班美术《京剧脸谱》教案及反思幼儿园大班美术《京剧脸谱》教案及反思(通用10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本店铺整理的幼儿园大班美术《京剧脸谱》教案及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大班美术《京剧脸谱》教案及反思 1活动前评析:在前一阶段的色彩活动中,我们主要是以动物、花卉、风景等幼儿较熟悉的景或物为主的。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发现孩子们对这些描绘对象渐渐不感兴趣了,如果继续照着进度画下的话,可能会适得其反,造成幼儿的厌烦情绪。
偶有一次,一位孩子带来了一个孙悟空的面具玩具,全班幼儿都对这个面具非常感兴趣,我总能在自由活动时,见到好多孩子围着这个面具说这说那的,还轮流戴面具玩。
碰到这种情形,我突然得到一个灵感,既然孩子们的兴趣点在脸谱上,何不就让他们用水粉来表现一下各种各样的脸谱呢?由于脸谱的造型夸张,色彩鲜艳又丰富,深得孩子们的喜爱,而且脸谱不拘泥于一种表现形式,更加适合孩子表现。
于是,在此活动前的准备中,我先收集了一些脸谱的图片资料,给孩子们一个视觉上的认识,然后又收集了一些关于中国的国粹戏剧——京剧的相关资料,介绍剧目中的人物为什么要化装成花脸表演,而脸上的每一种颜色又都代表了不同的含义。
慢慢地,孩子们对脸谱有了些了解,尤其是对京剧脸谱更感兴趣,而我们的活动也将开始了。
活动目标:1.欣赏京剧脸谱鲜艳的色彩和夸张的形象,激发对京剧艺术的兴趣。
2.学习用语言表达对京剧脸谱的感受。
3.通过对京剧中人物的动作,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4.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绘画,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5.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活动准备:脸谱(贴于墙面,孙悟空,二郎神,包公);京剧碟片;道具(旗、宝剑、刀);幼儿面具;活动过程实录:1.请幼儿欣赏京剧音乐师:小朋友们听一听,说说你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感觉?幼:很吵的声音,有人在敲锣,有人在打鼓。
2024年最新大班美术欣赏《京剧脸谱》精彩课件精彩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美术欣赏课程,以《京剧脸谱》为主题。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六章“传统艺术之美”中的第三节“京剧脸谱的奥秘”。
详细内容涉及京剧脸谱的历史起源、分类、色彩、图案及其所蕴含的文化寓意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京剧脸谱的基本知识,认识不同类型的脸谱,感受京剧脸谱的独特魅力。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提高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学会运用基本绘画技巧表现京剧脸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京剧脸谱的分类、色彩和图案的理解与运用。
教学重点:掌握京剧脸谱的基本知识,学会绘制简单的京剧脸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学具:画纸、水彩笔、颜料、画笔、调色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京剧选段,让学生感受京剧的艺术魅力,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京剧脸谱。
2. 新课内容:讲解京剧脸谱的历史起源、分类、色彩、图案及其文化寓意,展示PPT课件,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京剧脸谱的奥秘。
3. 实践环节:a. 教师示范:现场绘制一个简单的京剧脸谱,讲解绘画步骤和技巧。
b. 学生练习:学生在画纸上绘制自己喜欢的京剧脸谱,教师巡回指导。
4. 课堂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共同欣赏、评价、交流。
六、板书设计1. 课题:《京剧脸谱》2. 内容:a. 京剧脸谱的历史起源b. 京剧脸谱的分类、色彩、图案c. 京剧脸谱的文化寓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绘制一个京剧脸谱,并简单介绍其特点和文化寓意。
2. 答案示例:a. 脸谱类型:生b. 色彩:红、白、黑c. 图案:蝙蝠、莲花d. 文化寓意:忠勇正直、吉祥如意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京剧脸谱的学习兴趣浓厚,实践环节积极参与,课堂氛围良好。
但在绘画技巧方面,部分学生还需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a. 组织学生参观京剧表演,深入了解京剧艺术。
b) 开展“京剧脸谱创意设计”活动,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独特的京剧脸谱作品。
大班《京剧脸谱》美术教案大班《京剧脸谱》美术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班《京剧脸谱》美术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京剧脸谱》美术教案篇1教学目标:1、欣赏京剧脸谱鲜艳的色彩和夸张的形象,激发对京剧艺术的兴趣。
2、鼓励幼儿用对称的方法,丰富的色彩来表现京剧脸谱的特征。
3、让幼儿知道脸谱的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类型的人(如黄色、白色在京剧里代表坏人,红色、黑色在京剧里代表好人,蓝色代表勇士;金、银色代表神话里的人物)。
教学重点:能画出京剧脸谱鲜艳的色彩和夸张的形象。
教学难点:能用对称的方法来表现京剧脸谱的特征。
教学准备:1、脸谱成品若干,一段京剧视频。
2、蜡笔、彩色脸谱(人手一份)。
3、幼儿日常生活对京剧的了解和颜色的认识。
教学过程:一、开始部分:京剧欣赏,引起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幼儿回答)师:动画片可不是白看的哦!请小朋友看完后告诉我,短片里放了些什么?(观看视频)师:电视里放了什么?(幼儿回答)(出示字卡“京剧”)师:刚才有小朋友说看到了一张张大花脸,你们知道大花脸叫什么名字吗?师:它呀,有个好听的名字,叫脸谱。
(出示字卡“脸谱”)教师小结:我们都知道脸谱是画在唱京剧的人脸上的,京剧是我国的传统艺术,只有我们中国才有,它是我们国家的国宝,和大熊猫一样珍贵。
唱京剧的人很特别,我们来看这张图片,你们看,他们身上穿的,头上戴的,身上背的都和我们不一样,尤其是他们脸上画的。
我们刚才说过他叫什么?(幼儿回答)师:这个脸谱这么特别,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来探索一下脸谱的秘密呢?二、基本部分:(一)、脸谱欣赏将事先准备好的彩色脸谱贴到黑板上,幼儿和老师一起探索京剧脸谱的颜色和对称。
1、师: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些脸谱,请你把看到有趣的、特别的地方找出来,告诉大家。
(幼儿回答)教师小结:你们真能干,发现了很多,这些脸谱每一张的颜色都不一样,我来说一下这些脸谱颜色的作用。
大班美术活动:《京剧脸谱》课后评析美术评价如同班主任的操行评语都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学生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做以及时的评价,可使学生受到启发与教育,从而祈祷是学生扬长避短,全面发展的作用。
美术课的评价虽不长,但也要求美术老师要情真意切,充满爱心,不要语气生硬。
“未成曲调先有情”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的重要环节。
“如何在美术课堂中进行有效的评价”正是我们美术组在本学期中的教研重点。
上周我们围绕重点开展了第一次的“课堂跟进”式研讨活动,现对汤老师在两次执教中对幼儿作品的评价方式及效果做以下评析:(第一次执教)片段记录:师:请来找一张“我最喜欢的这一张”。
(三位幼儿找出自己喜欢的一张)师:为什么喜欢它?幼1:很漂亮。
幼2:颜色很多。
幼3:漂亮。
师:有没有不同的?刚才是颜色多,还有别的方面吗?幼:黑色的。
师:他喜欢黑色多,对称喜欢吗?幼:喜欢。
师:这张红脸对称了吗?幼:没有。
师:颜色对称了。
师:找找鼻子画的最中间的,要不然鼻子歪了。
(幼儿寻找、述说)总结:小朋友们画的很漂亮,画的也对称了,但是鼻子有点歪,可是都很漂亮,小朋友们自己表扬一下。
(嗨、嗨,我真棒!)评析:在作品展示、评价环节,汤老师用比一比、看一看那一位孩子的作品最有趣;评一评那一幅作品最好,说一说自己的看法等方式开展评价。
既关注到了孩子的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评价,也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进而达到有效的过程性评价。
作品评价中,汤老师让个别幼儿自选作品评价,老师则以追问的方式进行补充性点评的方式很好,老师追问的也很到位,如:刚才是颜色多,还有别的方面吗?喜欢黑色多,对称喜欢吗?等。
但老师自己在对作品评价与总结时,我个人觉得有些欠缺,老师也应抓住孩子的知识与技能方面进行总结。
我觉得美术课中,多采用假设性的评价更能丰富孩子的经验,激发孩子的想象思维,如:“这幅作品中的鼻子要是再往这边画一点可能更完美;这个如果画这边就更生动了;这里添画点ⅹⅹ画面就更丰富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