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绘画
- 格式:ppt
- 大小:8.16 MB
- 文档页数:32
19世纪的画派风格19世纪主要的画派有:新古典主义美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美术、印象主义、现代主义美术五大流派。
新古典主义的特点,采用古典形式,体现理性和新制度,大多选取了古代希腊罗马的历史和神话题材,人物充满着为自由和共和而战的英雄气概;画风古朴、庄严、典雅,注重素描,强调线条的清晰和准确,追求形式上的完美。
该流派的代表人以及代表作品:法国画家大卫《马拉之死》和《拿破仑加冕式》,安格尔《泉》。
浪漫主义的特点,浪漫主义美术产生于大革命失败以后的波旁王朝复辟时期,人们对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王国越来越感到失望,一些知识分子感到苦闷,他们反对权威、传统和古典模式,从而产生了浪漫主义美术。
浪漫主义美术代表人物以及代表作品。
法国的德拉克洛瓦是最伟大的浪漫主义画家之一,西奥岛的屠杀》描绘了希土战争中希腊人民遭受土耳其军队虐杀的情景,画家表现了对希腊人民极大的同情。
《自由引导人民》描绘的是1830年7月革命,法国的工人、市民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走上街头反对封建政权的场面。
浪漫主义绘画另一位杰出代表是西班牙画家哥雅,他的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现代性和实际的历史性感觉。
”他最有代表性的绘画是《枪杀马德里市民》,画家描绘了1808年西班牙人民起来反对拿破仑入侵的史实,他以无法抑制的热情歌颂了爱国的人民。
现实主义的特点,现实主义美术产生于19世纪中期的法国。
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后,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使得人民及先进的知识分子产生了不满和苦闷的情绪。
因此他们要求真实的表现现实,并且对现实加以暴露和批判。
从而脱离城市生活,纷纷去了农村,反映当时下层生活状态,其中巴比松画派影响巨大。
现实主义的基本特点是:强调艺术的时代特点,直接描写当前的时代风貌和斗争。
米勒出身于农民,擅长用农民的眼睛看这个农民的世界,他的艺术像一面镜子真实地反映了法国19世纪40~60年代农村的面貌。
他既歌颂农民的善良、淳朴、热爱劳动的本质,也表现他们的保守、虔诚、逆来顺受的弱点。
19世纪现实主义美术百科名片浪漫主义美术是一种强调个性表现、主张创作自由、重视想像和感情的美术。
19世纪意大利现实主义美术18世纪以后的意大利,由于经济落后和政治上失去独立地位,它在画坛的辉煌年代早已逝去。
到了19世纪中叶,由于受到法国画坛的影响,也曾出现过复兴的曙光,其先驱者是那不勒斯的多米尼柯·莫雷利(1826—1902年),他是反学院主义的浪漫派画家;此外还有威尼斯画派和佛罗伦萨画派等有特色的画家如蒂托和波迪尼。
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以米兰为中心的伦巴底画派画家安东尼奥·封丹内亚(1818—1882年),他以浪漫和写实风景为主。
19世纪意大利最重要的现实主义画派是聚集在佛罗伦萨的马奇奥里画派,他们主张艺术要生动和真实地表现社会。
这个画派的先驱是尼诺·科斯塔(1827—1903年),他是位狂热的爱国者。
画派成员塞拉菲诺·蒂沃利(1802—1892年),他将法国的巴比松画派的风景带回这个艺术团体。
这个团体最突出的人物是乔凡尼·法托利(1825—1908年)。
1880年以后,这个画派就逐渐失去了它的凝聚力,终于趋向解体。
19世纪末意大利画家中影响最大的是乔凡尼·塞冈提尼,他是位描绘劳动人民和乡村景色的现实主义画家。
编辑本段19世纪丹麦和瑞典现实主义美术丹麦历来在欧洲大陆与斯堪的纳维亚国家之间起桥梁作用,更易接受来自南方特别是德国的影响,伟大的童话作家安徒生对人类文明作出了贡献,但在美术上稍逊一筹。
18世纪以前主导丹麦绘画的是两位外国画家:瑞典的比罗和法国的萨里。
19世纪丹麦逐渐形成自己的民族绘画,先驱画家是詹斯·朱埃尔(1745—1802年),他最早把风景画引入丹麦;另一位是阿比加尔,他是历史画家,1789年任丹麦美术学院院长,他们都在罗马留过学。
尔后的丹麦画家大多在法国留学,是受法国巴比松画派影响发展起来的。
丹麦最著名的现实主义画家是贝德·塞维林·克洛伊尔(1851—1909年),曾在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旅居学习,对户外光和人工光效果有兴趣。
高中历史:19世纪以来的绘画艺术
1.19世纪初期的美术
(1)风格:浪漫主义。
(2)代表:法国画家籍里柯以其代表作《梅杜萨之筏》发表了浪漫主义的宣言;德拉克洛瓦以其《自由引导人民》将浪漫主义绘画艺术推向了高峰,被称为“浪漫主义的狮子”。
2.19世纪中叶的美术
(1)现实主义美术:法国库尔贝的《石工》、《奥尔南的葬礼》、米勒的《拾穗者》以及俄国画家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2)印象派绘画:莫奈的《日出·印象》、凡·高的《向日葵》等。
(3)雕塑:法国雕塑家罗丹的《思想者》。
3.20世纪以后兴起的立体画派
(1)特点:将绘画对象分解为若干几何切面,然后主观的并置、重叠,以表示物体的几何空间。
(2)西班牙人毕加索是最有影响力的立体派画家,作品主要有《亚威农少女》、《格尔尼卡》等。
4.形形色色的当代美术
当代美术突出表现了世界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特点,主流流派有50年代风行美国的行动绘画、欧洲兴起的众多后现代主义美术流派。
第1 页共1 页。
现实主义油画求助编辑百科名片现实主义油画继法国浪漫主义之后,出现了以赞美大自然,描写现实普通人们生活的现实主义美术运动。
现实主义绘画是指表现生活真实的艺术,用忠实于对象的手法描写自己眼界所及的事物,是透过现象反映事物的本质。
现实主义绘画是由“巴比松画派”的风景画家以柯罗为代表,“农民画家”为称号的米勒,以“现实主义画家”自称的库尔贝和一些政治讽刺画家,特别是杜米埃的创作为代表所形成的。
目录基本简介1代表画家柯罗(1796~1875)1米勒(1814~1875)1库尔贝(1819~1877)1杜米埃(1808~1879)流派介绍1代表作品《画室》1《奥尔南的葬礼》意义影响在中国展开编辑本段基本简介首先表现出现实主义精神的是巴比松画派。
这个画派出现于19世纪30~40年代。
他们的创作活动与成果标志了欧洲风景画发展的新阶段。
在距法国巴黎十几里的枫丹白露森林附近有个叫巴比松的小村,在这里群集了许多画家,他们在此描绘原始荒凉的自然风貌,感受着逃离闹市的惬意,这些画家被称为“巴比松画派”。
巴比松画派的画家是一人一个绘画面貌,他们相互之间不把艺术上的主义或信条强加于他人,因而容纳了种种倾向的画家,而其中柯罗是今天最有名的一位。
编辑本段代表画家柯罗(1796~1875)法国19世纪现实主义风景画的杰出代表。
他提出的“面向自然,对景写生”的口号成为19世纪风景画创作所遵循的方向。
在他的风景画中追求的是真挚、纯洁的情趣。
柯罗的风景画结构严谨,调子轻松,用色巧妙,光与空气表达得充分。
他的艺术总是给人一种柔和、高雅的感觉。
他能够忠实地描绘大自然,同时又加入柔和的感情,产生出诗一样的韵味。
柯罗的风景画极少表现被强烈的光照射下的风景,而大多表现傍晚、早晨、大自然物体带有温和情趣的风景。
看他的作品,树木好像在烟雾迷离之中,仿佛在半梦幻般的世界里。
画面上流露出一种诗意,使观赏者产生对田园美景的爱。
米勒(1814~1875)法国现实主义画家,巴比松画派的代表人物。
油画流派分类大全油画的流派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以客观的再现为主的创造性作品;第二类是以主观表现为主的创造性作品.在第一类中如文艺复兴后出现的巴洛克、洛克克、古典主义、学院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写实主义、照相写实主义、印象主义都是以再现自然为基础,表现画家不同的思想与目的. 巴洛克派--巴洛克流行于17世纪至18世纪."巴洛克"一词原意有不整齐、扭动、怪诞的意思.推崇运动的扭曲,形体的丰腴与量感,其艺术语言强烈、夸张、动、浮华,这是巴洛克派绘画的特点,其代表人物为鲁本斯.洛克克派--"洛克克"原意是指贝壳的形状,其艺术风格为繁琐、精巧、纤细、甜腻、流行于18世纪,其代表画家有华多和弗朗索·布欧等.古典主义与学院主义--古典主义是以尊重古希腊、罗马的审美原则,构图上对称、均衡,气势上庄严、辉煌、崇高向上,技法精湛,刻画深入.这也是学院主义的奉行的原则.正如学院派奠基者法契诺所讲"美是所有艺术品的最高目标,它是事物的一种客观性质,由秩序、和谐、比例、规矩所组成".其代表作家有拉斐尔、安格尔等等.浪漫主义--浪漫主义起源于法国19世纪初期,其代表作是籍里柯的《梅杜萨之筏》,在此作品中的构图、光线、色彩、动态、表情都表现了艺术家丰富的想象力,它打破了古典主义的构图中的水平与垂直,光线的柔和与均匀,使画面产生了一种激情.这也是浪漫主义绘画的重要元素,注重感情的宣泄与表达.现实主义--现实主义绘画指19世纪中叶,以米勒为首的画家主张用忠实于对象的手法去表现正常的视觉形象,反映生活的本质.其代表作有米勒的《拾穗》等.写实主义和照像写实主义--写实主义就如它的创始人库尔贝在1885年所讲的:"象我所见到的那样,如实地表现我这个时代的风俗,思想和它的面貌.一句话,创造艺术就是我的目的."照相写实主义是对生活以一种照片式的形式搬上画面,如克洛斯的《约翰像》.它绘制作品要先拍成照片或幻灯片,再把它以比真人大十倍的比例精细地放大到布上,更细腻、更逼真地表现出对象的细节,如脸上的每一丝肌理和每根汗毛等.印象主义--印象主义是19世纪的画家们走出了自己的画室,去探索自然界中光与色的瞬间变化,打破了传统观念上固有色的概念,如树是兰绿色、阴影是黑色,它把周围的环境色对固有色的影响进行了客观的绘制.其代表画家有莫奈、修拉、塞尚、雷诺阿等.如果说以上提到的画派还是画家在忠实的再现自然,只是对其进行了发挥添加,强调和发展的话,下面所介绍的第二大类,即后印象主义、野兽派、立体主义、未来主义、抽象主义、超现实主义等,它们不再是对客观对象的真实描绘,而是根据画家的主观意图进行自由创作,它们大多出现在20世纪以后.后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画家强调表现自我感受,注重色彩的对比和事物的内在结构,其代表画家有凡高、高更等.这个画派对现代西方绘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野兽派--野兽派以夸张的造型、强烈的色彩、粗犷的线条表达内在激情,马蒂斯是这一画派的创始人.立体主义--立体主义画派,画面的视点已不再是一个方位,而是对事物进行全方位的表现,使物体还原成几何形体.其创始人是西班牙画家毕加索和法国画家布拉克.未来主义--未来主义画家以抽象的形式,运用色彩、线条表现运动速度、力量及其组合与分隔.抽象主义--抽象主义是依靠线条、块、面、色彩,进行无具象的抽象进行组合,其代表画家为荷兰画家蒙德尔安.达达主义-- 达达主义对后来的超现实主义、活动雕刻、波普艺术直到后现代主义都有一定影响.超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画派受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及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学说的影响,主张表现人的潜意识和梦幻.代表画家有西班牙画家达利、米罗.油画花卉素材:/img/98_679.aspx。
19世纪法国绘画特点有哪些主要流派19世纪法国主要流派绘画特点19世纪以来在西方流行的主要绘画流派: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美术、印象画派、现代主义五大流派。
新古典主义特色是:采用古典形式,体现理性和新制度,大多选取了古代希腊罗马的历史和神话题材,人物充满着为自由和共和而战的英雄气概;画风古朴、庄严、典雅,注重素描,强调线条的清晰和准确,追求形式上的完美。
浪漫主义画派特色:在艺术上打破古典主义和学院派呆板、虚伪的画风,注重个性表现和革新创造。
题材多从现实生活和文学名著(如莎士比亚、但丁、歌德的作品)中选择惊人事件,有一定的进步性。
运用想像和夸张手法,从构图动荡变化、色彩丰富、色调饱满等多方面着手,充满激越的情感。
现实主义画派特色是:强调艺术的时代特点,直接描写当前的时代风貌和斗争。
印象画派的特色是:早期印象画派重视光、色和大气的表现,他们把光看作是“绘画的主人”,光的强弱变化在印象派画家的作品里得到了充分的表现,他们大多用原色作画,因此色彩特别清新、明亮。
他们努力去观察自然,要达到的目的是“对自然既有力而又敏感的移植”。
后期印象画派,他们反对印象画派对客观世界的描绘只是停留在表面的现象上,主张艺术应区别于照相,要揭示主观世界,重要的不在于写形而在于写意,重视自我的表现,强调变形和夸张。
现代主义美术的特色是:20世纪以来,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的心灵造成了巨大创伤;工业化带来的快节奏生活也加剧了人们的紧张感,使人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科学技术的发展拓展了艺术家认识世界的视野,他们开始用新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精神进行创作。
19世纪法国主要流派代表作新古典主义——大卫《荷拉斯兄弟的宣誓》、安格尔《泉》。
浪漫主义——席里柯《梅杜萨之筏》、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
现实主义——库尔贝《打石工》、米勒《拾穗者》。
印象主义——莫奈《日出·印象》、马奈《草地上的午餐》。
新印象主义——修拉《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
油画的门户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以客观的再现为主的发明性著作;第二类是以片面体现为主的发明性著作。
在第一类中如文艺复兴后呈现的巴洛克、洛克克、古典主义、学院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写实主义、照相写实主义、印象主义都是以再现天然为根底,体现画家不一样的思维与目的。
巴洛克派:巴洛克流行于17世纪至18世纪。
“巴洛克”一词本意有不整齐、扭动、荒诞的意思。
推重运动的歪曲,形体的丰腴与量感,其艺术言语激烈、夸大、动、浮华,这是巴洛克派绘画的特色,其代表人物为鲁本斯。
洛克克派:“洛克克”本意是指贝壳的形状,其艺术风格为繁琐、精巧、纤细、甜腻、流行于18世纪,其代表画家有华多和弗朗索·布欧等。
古典主义与学院主义:古典主义是以尊重古希腊、罗马的审美准则,构图上对称、均衡,气势上庄重、光辉、崇高向上,技法精深,描写深化。
这也是学院主义的奉行的准则。
正如学院派奠基者法契诺所讲“美是一切艺术品的最高方针,它是事物的一种客观性质,由次序、谐和、份额、规则所组成”。
其代表作家有拉斐尔、安格尔等等。
浪漫主义:浪漫主义起源于法国19世纪前期,其代表作是籍里柯的《梅杜萨之筏》,在此著作中的构图、光线、颜色、动态、表情都体现了艺术家丰厚的想象力,它打破了古典主义的构图中的水平与笔直,光线的柔软与均匀,使画面产生了一种热情。
这也是浪漫主义绘画的重要元素,注重豪情的发泄与表达。
现实主义:现实主义绘画指19世纪中叶,以米勒为首的画家建议用忠诚于目标的方法去体现正常的视觉形象,反映日子的实质。
其代表作有米勒的《拾穗》等。
写实主义和照像写实主义:写实主义就如它的创始人库尔贝在1885年所讲的:“象我所见到的那样,照实地体现我这个年代的习俗,思维和它的相貌。
一句话,发明艺术就是我的目的。
”照相写实主义是对日子以一种相片式的方式搬上画面,如克洛斯的《约翰像》。
它制作著作要先拍成相片或幻灯片,再把它以比真人大十倍的份额精细地扩大到布上,更细腻、更传神地体现出目标的细节,如脸上的每一丝肌理和每根汗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