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3章全等三角形13.1命题定理与证明1命题作业课件华东师大版
- 格式:ppt
- 大小:3.68 MB
- 文档页数:11
命题 定理与证明【A层基础夯实】知识点1 命题是分式;③过点P作直线l 1.(2024·保定期中)下列句子:①负数没有相反数;②2x3x+5的平行线;④两个单项式的和一定是多项式.其中是命题的有( )A.1个B.2个C.3个D.4个2.(易错警示题·概念不清)下列命题中是假命题的是( )A.对顶角相等B.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C.同位角相等D.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3.(2024·宁波期中)能说明“三角形的高线一定在三角形的内部(含边界)”是假命题的反例是( )4.指出下列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判断它们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如果是假命题,举出一个反例.(1)两个角的和等于平角时,这两个角互为补角;(2)内错角相等;(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知识点2 定理与证明5.“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是( )A.定义B.基本事实C.定理D.假命题6.下列能作为证明依据的是( )A.已知条件B.定义和基本事实C.定理和推论D.以上三项都可以7.请举出一个关于角相等的定理:.8.推理填空:如图,已知∠B=∠CGF,∠BGC=∠F.求证:∠B+∠F=180°,∠F+∠BGD=180°.证明:∵∠B=∠CGF(已知),∴AB∥CD().∵∠BGC=∠F(已知),∴CD∥EF(),∴AB∥EF(),∴∠B+∠F=180°().又∵∠BGC+∠BGD=180°(),∠BGC=∠F(已知),∴∠F+∠BGD=180°().【B层能力进阶】9.下列命题:①各边相等的多边形是正多边形;②正多边形是轴对称图形;③正六边形的每个外角均为60°;④正n边形有(n-3)条对角线.其中是真命题的个数为( )A.4B.3C.2D.110.下列命题是定理的是( )A.内错角相等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一个角的余角不等于它本身D.在同一平面内,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11.(2024·上海期中)把命题“关于某个点中心对称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是.12.说明命题“若a>b,则ac>bc”是假命题的一个反例的c的值可以是.13.(2024·漳州期中)(1)如图,“若∠1=∠2,则AB∥CD”,该命题是(填“真命题”或“假命题”).(2)若上述命题为真命题,请说明理由;若上述命题为假命题,请你再添加一条件,使该命题成为真命题,并说明理由.【C层创新挑战(选做)】14.(推理能力)【阅读】在证明命题“如果a>b>0,c<0,那么a2+bc>ab+ac”时,小明的证明过程如下:证明:∵a>b>0,∴a2>,∴a2+bc>.∵a>b,c<0,∴bc>,∴ab+bc>,∴a2+bc>ab+ac.【问题解决】(1)请将上面的证明过程填写完整;(2)有以下几个条件①a>b,②a<b,③a<0,④b<0.请从中选择两个作为已知条件,得出结论|a|>|b|.你选择的条件序号是,并给出证明过程. 命题 定理与证明【A层基础夯实】知识点1 命题是分式;③过点P作直线l 1.(2024·保定期中)下列句子:①负数没有相反数;②2x3x+5的平行线;④两个单项式的和一定是多项式.其中是命题的有(C)A.1个B.2个C.3个D.4个2.(易错警示题·概念不清)下列命题中是假命题的是(C)A.对顶角相等B.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C.同位角相等D.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3.(2024·宁波期中)能说明“三角形的高线一定在三角形的内部(含边界)”是假命题的反例是(C)4.指出下列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判断它们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如果是假命题,举出一个反例.(1)两个角的和等于平角时,这两个角互为补角;【解析】(1)条件:两个角的和等于平角,结论:这两个角互为补角,是真命题. (2)内错角相等;【解析】(2)条件:两个角是内错角,结论:这两个角相等,是假命题.如图,∠1与∠2是内错角,∠2>∠1.(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解析】(3)条件: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结论:同旁内角互补,是真命题.知识点2 定理与证明5.“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是(C)A.定义B.基本事实C.定理D.假命题6.下列能作为证明依据的是(D)A.已知条件B.定义和基本事实C.定理和推论D.以上三项都可以7.请举出一个关于角相等的定理: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答案不唯一) .8.推理填空:如图,已知∠B=∠CGF,∠BGC=∠F.求证:∠B+∠F=180°,∠F+∠BGD=180°.证明:∵∠B=∠CGF(已知),∴AB∥CD(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BGC=∠F(已知),∴CD∥EF(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AB∥EF( 平行公理的推论 ),∴∠B+∠F=180°(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又∵∠BGC+∠BGD=180°( 平角的定义 ),∠BGC=∠F(已知),∴∠F+∠BGD=180°( 等量代换 ).【B层能力进阶】9.下列命题:①各边相等的多边形是正多边形;②正多边形是轴对称图形;③正六边形的每个外角均为60°;④正n边形有(n-3)条对角线.其中是真命题的个数为(C)A.4B.3C.2D.110.下列命题是定理的是(B)A.内错角相等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一个角的余角不等于它本身D.在同一平面内,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11.(2024·上海期中)把命题“关于某个点中心对称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是 如果两个三角形关于某个点中心对称,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12.说明命题“若a>b,则ac>bc”是假命题的一个反例的c的值可以是 0(答案不唯一) .13.(2024·漳州期中)(1)如图,“若∠1=∠2,则AB∥CD”,该命题是假命题(填“真命题”或“假命题”).【解析】(1)由题中图形可知,∠1,∠2既不是同位角也不是内错角,即使∠1=∠2也不能得到AB∥CD,故该命题为假命题;(2)若上述命题为真命题,请说明理由;若上述命题为假命题,请你再添加一条件,使该命题成为真命题,并说明理由.【解析】(2)添加BE∥DF(答案不唯一).理由如下:∵BE∥DF,∴∠EBD=∠FDN.又∵∠1=∠2,∴∠EBD-∠1=∠FDN-∠2,即∠ABD=∠CDN,∴AB∥CD.【C层创新挑战(选做)】14.(推理能力)【阅读】在证明命题“如果a>b>0,c<0,那么a2+bc>ab+ac”时,小明的证明过程如下:证明:∵a>b>0,∴a2> ,∴a2+bc> .∵a>b,c<0,∴bc> ,∴ab+bc> ,∴a2+bc>ab+ac.【问题解决】(1)请将上面的证明过程填写完整;(2)有以下几个条件①a>b,②a<b,③a<0,④b<0.请从中选择两个作为已知条件,得出结论|a|>|b|.你选择的条件序号是 ,并给出证明过程.【解析】(1)∵a>b>0,∴a2> ab,∴a2+bc> ab+bc.∵a>b,c<0,∴bc>ac,∴ab+bc> ab+ac,∴a2+bc>ab+ac.(2)选择②④.证明如下: ∵a<b,b<0,∴a<0,∴|a|=-a,|b|=-b.∵a < b,∴-a>-b,∴|a|>|b|.。
13.1 命题、定理与证明(第一课时)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命题是数学教学的基本依据,经过推理证实的命题如定理可以作为继续推理的依据,所以认识命题的定义、结构、真假是数学学习的主要任务之一。
而正确找出命题的题设和结论,是基础,特别是题设和结论不明显的命题,和难以判断真假的命题,是学习的重点。
本节课将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来了解基本概念,不必深究,不钻难题。
二、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命题、真命题、假命题、定理的含义能识别真假命题。
会区分命题的题设和结论。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命题的真假,培养分类思想。
通过命题的构成,培养学生分析法。
通过命题的构成,培养语言推理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命题、定理的具体含义,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严谨性。
通过学习命题真假,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
通过学习命题的构成,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定义、命题、公理、定理的概念;四、教学难点:判定什么定义、命题、定理、公理,及找出命题的题设和结论。
五、说教法学法通过“目标定向,自主合作”,以实现学习目标为目的,以问题为载体给学生提供探索的空间,引导学生积极探索。
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展开,都以问题的解决为中心,使教学过程成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的一种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过程,在探索中形成自己的观点。
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是让学生了解命题的概念,能区分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并初步认识真、假命题。
因此就内容看来,可能会较为枯燥、单调;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根据不同的学习任务进行了不同的教学设计。
在命题的概念教学中,与以往直接的告知学生概念不同,采用了让学生对两组语句进行比较、区别,然后再学生充分讨论的感性认识基础上,在提出命题的概念,能有效促进学生对命题概念的理解,然后再通过学生举例来加强巩固概念。
在命题的构成这一环节中,通过一个问题的思考与探讨,让学生了解到命题是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构成,同时感受到命题的常用表述形式,然后教师再加以总结分析,使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更加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