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腈安全技术说明书
- 格式:doc
- 大小:60.50 KB
- 文档页数:3
丙烯腈安全生产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丙烯腈化学品英文名:Acrylonitrile企业名称:企业地址:邮编:****** 传真:联系电话:电子邮件地址:国家应急电话:技术说明书编码: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回收产品,用于公司染料中间体生产。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
接触能严重损害眼睛、刺激皮肤和呼吸道。
影响中枢神经系统。
高浓度接触可能致死。
可能致癌。
GHS危险性类别:易燃液体,类别2急性毒性-经口,类别3*急性毒性-经皮,类别3急性毒性-吸入,类别3皮肤腐蚀/刺激,类别2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1皮肤致敏物,类别1致癌性,类别2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类别3(呼吸道刺激)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害,类别2危害水生环境-长期危害,类别2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性说明: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 吞咽会中毒; 引起皮肤刺激; 引起严重眼睛损伤; 怀疑致癌;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可能引起昏昏欲睡或眩晕; 对水生生物有毒; 对水生生物有毒而且有长期持续影响; 皮肤接触会中毒; 吸入会中毒; 可能引起皮肤过敏性反应。
防范说明:•预防措施—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得到专门指导后操作。
阅读并了解所有预防措施。
按要求使用个体防护装备。
—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使用防爆型电器和设备。
采取防静电措施,防止静电积聚。
—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接触眼睛、皮肤,避免吸入、食入,操作后彻底清洗。
—灌装时应控制流速,防止静电积聚。
—避免与氧化剂接触。
—工作场所不得进食、饮水。
•事故响应—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或 5%硫代硫酸钠溶液彻底冲洗至少20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勿用口对口)和胸外心脏按压术。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丙烯腈[抑制了的];乙烯基氰;氰基乙烯;氰乙烯化学品英文名:acrylonitrile(inhibited);cyanoethylene企业名称:生产企业地址:邮编: 传真:企业应急电话:电子邮件地址:技术说明书编码: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混合物有害物成分浓度CAS No.丙烯腈(抑制了的) 107-13-1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液体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本品在体内析出氰根,抑制呼吸酶;对呼吸中枢有直接麻醉作用。
急性中毒表现与氢氰酸相似。
急性中毒轻度中毒出现头痛、头昏、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手足麻木、胸闷、呼吸困难、腱反射亢进、嗜睡状态或意识模糊,可有血清转氨酶升高、心电图或心肌酶谱异常。
在轻度中毒的基础上,出现以下一项者为重度中毒:癫痫大发作样抽搐、昏迷、肺水肿。
慢性中毒长期接触可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低血压倾向、肝损害,或有甲状腺吸碘率降低。
液体污染皮肤,可致皮炎,局部出现红斑、丘疹或水疱。
环境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容易自聚。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或5%硫代硫酸钠溶液彻底冲洗。
如出现中毒症状给予吸氧和吸入亚硝酸异戊酯,将亚硝酸异戊酯的安瓿放在手帕里或单衣内打碎放在面罩内使伤员吸入15秒,然后移去15秒,重复5-6次。
口服4-DMAP(4-二甲基氨基苯酚)1片(180毫克)和PAPP(氨基苯丙酮)1片(90毫克)。
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勿用口对口)和胸外心脏按压术。
如果出现中毒症状,处理同皮肤接触。
食入:如伤者神志清醒,催吐,洗胃。
丙烯腈安全技术说明书1、物质的理化常数国标编号: 32162 CAS: 107-13-1中文名称: 丙烯腈英文名称: acrylonitrile;cyanoethylene别名: 乙烯基氰;氰(基)乙烯分子式: C3H3N;CH2CHCN 分子量: 53.06熔点: -83.6℃沸点:77.3℃密度: 相对密度(水=1)0.81;蒸汽压: -5℃闪点-1.11℃自燃点481.11℃溶解性: 微溶于水,易溶于多数有机溶剂稳定性: 稳定外观与性状: 无色液体,有桃仁气味危险标记: 7(易燃液体),40(有毒品)用途: 用于制造聚丙烯腈、丁腈橡胶、染料、合成树脂、医药、纤维等2.对环境的影响:一、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在体内析出氰根,抑制呼吸酶;对呼吸中枢有直接麻醉作用。
急性中毒表现与氢氰酸相似。
急性中毒: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伴有上呼吸道和眼部刺激症状。
轻度中毒有头晕、头木、意识蒙胧及口唇紫绀等。
眼结膜及鼻、咽部充血。
重者除上述症状加重外,出现四肢阵发性强直抽搐、昏迷。
液体污染皮肤,可致皮炎,局部出现红斑、丘疹或水疱。
慢性中毒:尚无定论。
长期接触,部分工人出现神衰综合征、低血压等。
对肝脏影响未肯定。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毒性:属高毒类。
急性毒性:LD5078mg/kg(大鼠经口);250mg/kg(兔经皮);人吸入300~500mg/m3×5~10分钟,上呼吸道灼痛、流泪;人吸入35~200mg/m3×20~45分钟,粘膜刺激。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吸入40mg/m3×4小时/日×6日/周×40日,致死,肝坏死;大鼠经口0.1%饮水×13周,生长减慢,萎靡。
刺激性:家兔经眼:20mg(24小时),重度刺激。
家兔经皮:500mg,轻度刺激。
致突变性:微生物致变突性:鼠伤寒沙门氏菌25µL/皿。
哺乳动物体细胞突变性:人淋巴细胞25mg/L。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产品名称: 丙烯腈按照GB/T 16483、GB/T 17519 编制修订日期: 2019年7月15日版本: 1.0最初编制日期: 2019年7月15日第1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丙烯腈化学品英文名: Acrylonitrile产品编号: -企业名称:上海百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企业地址:上海奉贤区柘林镇联业路918弄26号邮编: 201400传真:联系电话:电子邮件地址:企业应急电话: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工业及科研用途。
第2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
吞咽会中毒。
皮肤接触会中毒。
造成皮肤刺激。
造成严重眼损伤。
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反应。
吸入会中毒。
可引起呼吸道刺激。
可能致癌。
对水生生物有毒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GHS危险性类别:易燃液体类别 2急性经口毒性类别 3急性经皮肤毒性类别 3皮肤腐蚀 / 刺激类别 2严重眼损伤 / 眼刺激类别 1皮肤致敏物类别 1急性吸入毒性类别 3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类别 3致癌性类别 1B危害水生环境 ——长期危险类别 2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性说明:H225 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H301 吞咽会中毒H311 皮肤接触会中毒H315 造成皮肤刺激H318 造成严重眼损伤H317 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反应H331 吸入会中毒H335 可引起呼吸道刺激H350 可能致癌H411 对水生生物有毒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防范说明:预防措施:—— P210 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
禁止吸烟。
—— P233 保持容器密闭。
—— P240 容器和装载设备接地/等势联接。
—— P241 使用防爆的电气/通风/照明/设备。
—— P242 只能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 P243 采取防止静电放电的措施。
—— P280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 P264 作业后彻底清洗。
—— P270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丙烯腈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ESH资料班标识中文名:丙烯腈英文名:acrylonitrile;cyanoethylene分子式:C3H3N 分子量:53.06 CAS 号:107 —13 —1危规号:32162理化性质性状:无色液体,有桃仁的气味。
溶解性:微溶于水,易溶于多数有机溶剂。
熔点(°C):—83.6沸点(C):77.3相对密度(水= 1):0.81临界温度(C):246临界压力(MPa): 3.5相对密度(空气= 1):1.83燃烧热(KJ/mol):1757.7最小点火能(mJ):饱和蒸汽压(KPa):13.33 (22.8C)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易燃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氰化氢。
闪点(C):—5聚合危害:聚合爆炸下限(%): 2.8稳定性:稳定爆炸上限(%): 28.0最大爆炸压力(MPa):引燃温度(C):480禁忌物:强氧化剂、酸类、碱类。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易引起燃烧,并放出有毒气体。
与氧化剂、强酸、强碱、胺类、漠反应剧烈。
在火场高温下,能发生聚合放热,使容器破裂。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特殊防护服,在掩蔽处操作。
灭火剂: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砂土。
用水灭火无效,但必须用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
毒性接触限值:对人体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在体内析出氰根,抑制呼吸酶;对呼吸中枢有直接麻醉作用。
急性中毒表现育氢氰酸相似。
急性中毒: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伴有上呼吸道和眼部刺激症状。
轻度中毒有头晕、头痛、乏力、意识朦胧及口唇紫绀等。
眼结膜及鼻、咽部充血。
重者除上述症状加重之外,出现四肢阵发性强直抽搐、昏迷。
液体污染皮肤,可致皮炎,局部出现红斑、丘疹和水泡。
急救皮肤接触:立即脫去被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或5%硫代硫酸钠溶液彻底冲洗至少20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丙烯腈安全技术说明书1.丙烯腈;乙烯基氰;氰(代)乙烯产品标识中文名:丙烯腈;乙烯基氰;氰(代)乙烯英文名:Acrylonitrile;Cyanoethylene分子式:C3H3N结构式:分子量:53.062.CAS号:107-13-1RTECS号:AT5250000UN联合国编号:1093危险货物编号: 32162IMDG规则页码:31733.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有桃仁气味。
主要用途:用于制造聚丙烯腈、丁腈橡胶、染料、合成树脂、医药等。
熔点:-83.6沸点:77.3相对密度(水=1):0.81相对密度(空气=1):1.83饱和蒸汽压(kPa):13.33/22.8℃溶解性:微溶于水,易溶于多数有机溶剂。
临界温度(℃):246临界压力(MPa):3.5燃烧热(kj/mol):1757.74.燃烧爆炸危险性避免接触光照、接触空气。
的条件:燃烧性:易燃建规火险甲分级:闪点-5(℃):自燃温度480(℃):爆炸下限2.8(V%):爆炸上限28.0(V%):5.危险特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其性: 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引着回燃。
若遇高热,可能发生聚合反应,出现大量放热现象,引起容器破裂和爆炸事故。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氰化氢。
稳定性: 稳定聚合危害:能发生 禁忌物: 强氧化剂、碱类、酸类。
6.灭火方法: 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用水灭火无效。
消防器具(包括SCBA)不能提供足够有效的防护。
若不小心接触,立即撤离现场,隔离器具,对人员彻底清污。
能发生没有预兆的自反应,阻塞安全阀,导致容器爆炸。
如果该物质或被污染的流体进入水路,通知有潜在水体污染的下游用户,通知地方卫生、消防官员和污染控制部门。
使用干粉、泡沫、二氧化碳灭火。
在安全防爆距离以外,使用雾状水冷却暴露的容器。
若冷却水流不起作用(排放音量、音调升高,罐体变色或有任何变形的迹象),立即撤离到安全区域。
丙烯腈(乙烯基氰)安全技术说明书标识中文名:丙烯腈(抑制了的),乙烯基氰英文名:acrylonitrile;cyanoethylene 分子式:C3H3N 分子量:53.06 CAS号:107-13-1危规号:32162理化性质性状:无色液体,有桃仁的气味。
溶解性:微溶于水,易溶于多数有机溶剂。
熔点(℃):-83.6 沸点(℃):77.3 相对密度(水=1):0.81临界温度(℃):246 临界压力(MPa):3.5 相对密度(空气=1):1.83燃烧热(KJ/mol):1757.7 最小点火能(mJ):饱和蒸汽压(KPa):13.33(22.8℃)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易燃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氰化氢。
闪点(℃):-5 聚合危害:聚合爆炸下限(%):2.8 稳定性:稳定爆炸上限(%):28.0 最大爆炸压力(MPa):引燃温度(℃):480 禁忌物:强氧化剂、酸类、碱类。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易引起燃烧,并放出有毒气体。
与氧化剂、强酸、强碱、胺类、溴反应剧烈。
在火场高温下,能发生聚合放热,使容器破裂。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特殊防护服,在掩蔽处操作。
灭火剂: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用水灭火无效,但必须用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
毒性接触限值:中国MAC:2mg/m3苏联MAC:0.5mg/m3美国TWA:OSHA 2ppm,4.3mg/m3;ACGIH 2ppm,4.3mg/m3美国STEL:未制定标准急性毒性:属高毒类 LD50:78~93A1 250mg/kg(兔经皮) LC50:无资料对人体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在体内析出氰根,抑制呼吸酶;对呼吸中枢有直接麻醉作用。
急性中毒表现与氢氰酸相似。
急性中毒: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伴有上呼吸道和眼部刺激症状。
轻度中毒有头晕、头痛、乏力、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胸闷、手足麻木、意识蒙胧及口唇紫绀等。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丙烯腈;氰乙烯;乙烯基氰化学品英文名:Acrylonitrile,Cyanoethylene,Vinylcyanide生产企业名称:地址:邮编: 传真号码:企业应急电话:电子邮件地址:技术说明书编码:生效日期: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混合物有害物成分浓度CAS No.丙烯腈107-13-1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本品在体内析出氰根,抑制呼吸酶;对呼吸中枢有直接麻醉作用。
急性中毒表现与氢氰酸相似。
急性中毒: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伴有上呼吸道和眼部刺激症状。
轻度中毒有头晕、头痛、乏力、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胸闷、手足麻木、意识蒙胧及口唇紫绀等。
眼结膜及鼻、咽部充血。
重者除上述症状加重外,出现四肢阵发性强直抽搐、昏迷。
液体污染皮肤,可致皮炎,局部出现红斑、丘疹或水疱。
慢性中毒:尚无定论。
长期接触,部分工人出现神衰综合征,低血压等。
对肝脏影响未肯定。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高毒,为可疑致癌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或5%硫代硫酸钠溶液彻底冲洗至少20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勿用口对口)和胸外心脏按压术。
给吸入亚硝酸异戊酯,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用1:5000高锰酸钾或5%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易引起燃烧,并放出有毒气体。
与氧化剂、强酸、强碱、胺类、溴反应剧烈。
在火场高温下,能发生聚合放热,使容器破裂。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氰化氢。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特殊防护服,在掩蔽处操作。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丙烯腈化学品英文名称:acrylonitrile中文名称2 : 乙烯基氰英文名称2 : cyanoethylene技术说明书编码:2551CAS No.: 107-13-1分子式:分子量: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丙烯腈>99% 107-13-1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健康危害:本品在体内析岀氰根,抑制呼吸酶;对呼吸中枢有直接麻醉作用。
急性中毒表现与氢氰酸相似。
急性中毒: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伴有上呼吸道和眼部刺激症状。
轻度中毒有头晕、头痛、乏力、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胸闷、手足麻木、意识蒙胧及口唇紫绀等。
眼结膜及鼻、咽部充血。
重者除上述症状加重外,出现四肢阵发性强直抽搐、昏迷。
液体污染皮肤,可致皮炎,局部出现红斑、丘疹或水疱。
慢性中毒:尚无定论。
长期接触,部分工人岀现神衰综合征,低血压等。
对肝脏影响未肯定。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高毒,为可疑致癌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或5%硫弋硫酸钠溶液彻底冲洗至少2 0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勿用口对口)和胸外心脏按压术。
给吸入亚硝酸异戊酯,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用1:5000高锰酸钾或5%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易引起燃烧,并放岀有毒气体。
与氧化剂、强酸、强碱、胺类、溴反应剧烈。
在火场高温下,能发生聚合放热,使容器破裂。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氰化氢。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特殊防护服,在掩蔽处操作。
灭火剂: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用水灭火无效,但须用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