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丙烯腈安全技术说明书

丙烯腈安全技术说明书

丙烯腈安全技术说明书
丙烯腈安全技术说明书

丙烯腈安全技术说明书

1、物质的理化常数

国标编号: 32162 CAS: 107-13-1

中文名称: 丙烯腈

英文名称: acrylonitrile;cyanoethylene

别名: 乙烯基氰;氰(基)乙烯

分子式: C3H3N;CH2CHCN 分子量: 53.06

熔点: -83.6℃沸点:77.3℃

密度: 相对密度(水=1)0.81;

蒸汽压: -5℃

闪点-1.11℃

自燃点481.11℃

溶解性: 微溶于水,易溶于多数有机溶剂

稳定性: 稳定

外观与性状: 无色液体,有桃仁气味

危险标记: 7(易燃液体),40(有毒品)

用途: 用于制造聚丙烯腈、丁腈橡胶、染料、合成树脂、医药、纤维等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在体内析出氰根,抑制呼吸酶;对呼吸中枢有直接麻醉作用。急性中毒表现与氢氰酸相似。

急性中毒: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伴有上呼吸道和眼部刺激症状。轻度中毒有头晕、头木、意识蒙胧及口唇紫绀等。眼结膜及鼻、咽部充血。重者除上述症状加重外,出现四肢阵发性强直抽搐、昏迷。液体污染皮肤,可致皮炎,局部出现红斑、丘疹或水疱。

慢性中毒:尚无定论。长期接触,部分工人出现神衰综合征、低血压等。对肝脏影响未肯定。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属高毒类。

急性毒性:LD5078mg/kg(大鼠经口);250mg/kg(兔经皮);人吸入300~500mg/m3×5~10分钟,上呼吸道灼痛、流泪;人吸入35~200mg/m3×20~45分钟,粘膜刺激。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吸入40mg/m3×4小时/日×6日/周×40日,致死,肝坏死;大鼠经口0.1%饮水×13周,生长减慢,萎靡。

刺激性:家兔经眼:20mg(24小时),重度刺激。家兔经皮:500mg,轻度刺激。

致突变性:微生物致变突性:鼠伤寒沙门氏菌25μL/皿。哺乳动物体细胞突变性:人淋巴细胞25mg/L。生殖毒性:大鼠经口最低中毒剂量(TDL0):650mg/kg(孕6~15天),对雄性生育指数有影响,可引起胚胎毒性,肌肉骨骼发育异常。

致癌性:大鼠经口最小中毒剂量1700mg/kg(37周)胃癌。

污染来源:丙烯腈是重要的有机原料,主要用于橡胶合成(如丁腈橡胶)、塑料合成(如ABS,AS

树脂、聚丙烯酰胺等)、有机合成、制造腈纶、尼龙66等膈成纤维、杀虫剂、抗水剂、粘合剂等;还用合适谷物烟薰剂。从事丙烯腈生产及以丙烯腈为原料合成和制造上述物质的企业均是丙烯腈污染的主要来源。腈纶纤维燃烧时可释放也丙烯腈。

丙烯腈在水中是不稳定的,水中浓度1mg/L以下时不影响生物降解。当水中丙烯腈的浓度为10mg/L 时,经过一昼夜剩下46%,二昼夜只剩下19%,四昼夜剩下5%,六昼夜只剩下3.6%当水中丙烯脯的浓度为75mg/L时,经过二昼夜剩下30.5%,六昼夜时为起初数量的4.5%。空气中嗅觉阈值浓度为1.7~23ppm,水中嗅觉阈值浓度为0.0031~50.4mg/L。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易燃烧,并放出有毒气体。与氧化剂、强酸、强碱、胺类、溴反应剧烈。在火场高温下,能发生聚合放热,使容器破裂。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氰化氢。

3.环境标准:

中国(TJ36-79)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2mg/m3[皮]

中国(TJ36-79) 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0.05mg/m3(日均值)

中国(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最高允许排放浓度:22mg/m3(表2);26mg/m3(表1)

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二级0.77~16(表2);0.91~19(表1);三级1.2~25(表2);1.4~29(表1)

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mg/m3):0.60(表2);0.75(表1)

中国(待颁布) 饮用水源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2.0mg/L

中国(GB11607-89) 渔业水质标准0.5mg/L

中国(GHZB1-1999)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II、III类水域特定值) 0.000058mg/L

中国(GB8978-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2.0mg/L 、二级:5.0mg/L 、三级:5.0mg/L

4.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气、保护现场人员、把泄漏物稀释成不燃物。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废弃物处置方法:焚烧法,焚烧炉要有后燃烧室,焚烧炉排出的氮氧化物通过洗涤器除去。化学法,用乙醇氢氧化钠处理,将其产物同大量水一起排入下水道。另外,从废水中回收丙烯腈也是一种可考虑的处理办法。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毒物时,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彻底清洗。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车间应配备急救设备及药品。作业人员应学会自救互救。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或5%硫代硫酸钠溶液彻底冲洗至少20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时,立

即进行人工呼吸(勿用口对口)和胸外心脏按压术。给吸入亚硝酸异戊酯,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用1:5000高锰酸钾或5%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就医。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处灭火。灭火剂: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但须用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

丙烯腈装置说明书

一、工艺流程 1.1 丙烯腈的生产方法 早在1893年就发现了丙烯酰胺脱水制造丙烯腈的方法,但此生产方法原料来源非常困难。1930年发现了由环氧乙烷和氢氰酸合成丙烯腈的方法,随后又发现了由乙炔和氢氰酸合成丙烯腈的生产反法,这些方法因受各种条件的限制,生产规模均较小。1959年发明了丙烯、氨氧化法生产丙烯腈,使丙烯腈生产技术的发展取得了重大突破。由于这一方法的原料价廉易得,工艺流程较为简单,产品质量较好,所以此法很快就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到了七十年代,世界各国丙烯腈的生产几乎都采用这种方法。 1.2 装置流程简述 来自丙烯、氨罐区的液态丙烯和液态氨进入丙烯、氨蒸发器,经过气化和过热后混合在一起,经丙烯、氨分布器进入反应器,来自空压机的工艺空气进入反应器底部,并经过空气分布板进入流化床。当这些气体通过流化床式反应器时,发生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用来维持反应并通过垂直安装在反应器内的蒸汽盘管移去热量,产生4MPa蒸汽。反应气体通过旋风分离器从反应器顶部流出,热的反应气体通过反应气体冷却器,一方面加热反应器蒸汽盘管中所用的锅炉水,一方面反应气体本身被冷却。 从反应气体冷却器出来的气体,在急冷塔的下端被绝热冷却。未反应的氨与加到急冷塔上段循环水中的硫酸反应,从出料气中除去。四效蒸发器底部物料被引入急冷塔的下段,这些物料部分气化,其余部分出装置,这股物料中含有水、氰化物、少量催化剂。从急冷塔上段出来的的硫铵溶液送往硫铵装置。 从急冷塔出来的气体在急冷塔后冷器中进一步冷却,然后进入吸收塔。在吸收塔中,下降的水吸收逆流向上的反应气体中可溶解的产物。未被吸收的气体含有未反应的烃、氧气、氮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及少量的丙烯腈,经吸收塔排放烟囱放入大气。从急冷塔后冷器出来的冷凝液被送到回收塔以回收丙烯腈和其它有机物。 来自吸收塔的液体在加热之后进入回收塔,利用水作为溶剂进行萃取精馏。由于丙烯腈和水形成共沸物从塔顶蒸出,这就把丙烯腈和乙腈分开。塔顶产品被分层,含有丙烯腈、氢氰酸和水的有基层用泵送至脱氢氰酸塔,水层返回回收塔进料。乙腈在回收塔34#板作为气相抽出,送到乙腈塔。在乙腈塔中,乙腈、水和少量的氰化物及丙烯腈从塔顶出来并送到乙腈回收单元,塔釜液返回到回收塔33#板。 从回收塔分层器出来的有机相用泵送到脱氢氰酸塔,该塔可在常压或微真空下操作。该塔的上段用来脱除丙烯腈中的氢氰酸,下段用来脱水。脱氢氰酸塔从上部进料,塔顶气相产品氢氰酸被冷凝后送往其它装置回收,部分冷凝液回流到塔顶。脱氢氰酸塔釜液通过泵送到成品塔,作为成品塔进料。在成品塔中,从侧线采出丙烯腈产品,然后经过冷却送入成品罐。

最新乙酸钠安全技术说明书资料

乙酸钠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名称:醋酸钠分子量:136.08 分子式:C2H3NaO2.3H2O 有害物成分:醋酸钠浓度:100% 侵入途径:吸入、皮肤接触、眼睛接触、食入 环境危害:为轻微水污染物质 燃爆危险:非可燃性物质 皮肤接触:先用大量的水冲洗,并立即脱除遭污染之衣物 眼睛接触:撑开上下眼皮并用水冲洗10分钟 吸入:立即移除污染源并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 食入:若感觉不舒服时,应通知医生并就医。 急救人员防护:未着全身式化学防护衣及空气呼吸器的人员,不得进入灾区搬运伤患。 应穿着适当防护装备在安全区域实施急救 危险特性:非可燃性物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储存区应备有随时可用的适当灭火器材 灭火时可能遭遇的特殊危害: 1. 火灾时可能会产生有害的燃烧性气体或蒸气。 2. 若佩带无适当的化学防护衣或自给式空气呼吸器(SCBA)时,切勿进入危险区内以免危险 灭火注意事项:消防人员必须穿戴全身式化学防护衣及自给式空气呼吸器(必要时外加抗闪火铝质被覆外套)。避免消防水用后直接排入下水道及密闭空间内。 泄漏应急处理: 1、在污染区尚未完全清理干净前,限制人员进入该污染区。 2、确定清理工作是由受过训练的人员负责 3、在污染区清理人员应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器具 4、询问供应商,清除改外泄污染源的适当吸收剂或除污液

5、避免产生粉尘及吸入此物的粉尘 6、避免此外泄物直接进入下水道系统、水沟或密闭空间内。 管理责任人:庄锐直接责任人:李增超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建设项目生产准备与试车规定 关于印发《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建设项目生产准备与试车规定》的通知 中石化〔1998〕建字162号 各直属公司、总厂、厂、院: 现将《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建设项目生产准备与试车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执行。在执行过程中,遇有问题及时反馈总公司工程部。 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石油化工建设项目生产准备与投料试车工作制度》(试行)(中石化〔1990〕建字34号)同时废止。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 一九九八年四月二十日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 建设项目生产准备与试车规定 第一章总则

丙烯腈装置消瓶颈技术扩能改造

第43卷第6期 当 代 化 工 Vol.43,No.6 2014年6月 Contemporary Chemical Industry June,2014 收稿日期: 2013-12-28 作者简介: 赵衍武(1959-),男,山东肥城人,硕士学位,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化工化纤工艺。E-mail:fsghz@https://www.doczj.com/doc/443356807.html,。 丙烯腈装置消瓶颈技术扩能改造 赵衍武,邹再平, 邹君峰 (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公司,辽宁 抚顺 113008) 摘 要:通过对原设计为5万t 丙烯腈/a 装置的主要关键设备进行核算,找出制约装置扩能的关键因素,借鉴丙烯腈生产、建设经验,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消除装置瓶颈,增加装置产能,降低装置物耗、能耗,提高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满足市场所需,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关 键 词:丙烯腈;消瓶颈;扩能改造;经济技术指标 中图分类号:TQ 22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460(2014)06-1000-04 Capacity Expansion Revamping of Acrylonitrile Unit by Solving Technical Bottlenecks ZHAO Yan-wu ,ZOU Zai-ping , ZOU Jun-feng (PetroChina Fushun Petrochemical Company, Liaoning Fushun 113008,China ) Abstract : The key equipments of 50kt/a acrylonitrile unit were checked and studied, key factors to restrict capacity expansion revamping of the acrylonitrile unit were found; based on practical experiences, technical bottlenecks were solved by using on new technologies and new equipments. After the capacity expansion revamping, plant capacity was increased, material consumption and energy consumption were decreased, which could improve the main economic and technical indicators to raise enterprise economic benefits. Key words : Acrylonitrile; Bottleneck elimination; Capacity expansion; Economic and technical indicators 丙烯腈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腈纶纤维、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和苯乙烯-丙烯腈(S 丙烯腈)树脂、己二腈、丙烯酰胺和丁 腈橡胶等[1]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末,先后从国外引进了多套设计能力为年产5万t 工业级丙烯腈的丙烯腈装置,采用的工艺路线均为成熟的丙烯/氨氧化生产丙烯腈工艺技术。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球丙烯腈生产能力逐年增长,实际消费量大幅增加。伴随我国塑料和有机合成工业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丙烯腈用途的多样化,对丙烯腈需求将日趋增加。根据调查研究和预测,丙烯腈工业在我国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除新建和扩建外,如果借鉴现有经验,利用丙烯、氨及空气中的氧在催化剂作用下生产丙烯腈工艺发展成熟过程中出现的新技术、新工艺,对现有装置进行技术改造,消除瓶颈、优化运行条件、挖掘潜力,降低物耗、能耗,增加丙烯腈产量,投资省,见效快,既可以满足市场需求,又可以获得良 好的经济效益[2] 。 1 工艺简介 丙烯、氨氧化生产丙烯腈的工艺路线是,气态 的丙烯、氨按一定比例混合后进入被压缩空气流化的流化床催化反应器,丙烯、氨和空气中的氧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主产物丙烯腈和副产物氢氰酸及乙腈,以及一些其它杂质。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热用软化水移除,发生4.12 MPa(G)过热蒸汽,产生的蒸汽一部分用作驱动为反应器提供压缩空气的空压机组透平,另一部分用作驱动为装置提供冷量的制冷机组透平,剩余部分外送。从反应器排出的反应气体经冷却、中和除氨、吸收、萃取、精制,最终得到工业级的丙烯腈产品和部分氢氰酸、乙腈。简要的工艺流程见图1。 2 改造目的及原则 丙烯腈装置原设计能力为年产5万吨丙烯腈。参照丙烯腈生产、建设经验以及丙烯、氨氧化生产丙烯腈工艺发展成熟过程中的新技术,对丙烯腈装置进行技术改造,使其生产能力提高至8万t/a、丙烯腈回收率提高到93%、装置物耗能耗较改造之前有一定程度下降,降低产品生产成本,提升装置经济效益。 为尽量减少投资,达到改造目的,改造可遵循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则:1)保持基本工艺流程不变,对

5000吨丙烯腈设计说明书详解

化工设计说明书 5000t/a丙烯腈合成工段的课程设计 5000 T/A ACRYLONITRILE SYNTHESIS SECTION OF THE COURSE DESIDN 学院(部):化学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化工13-3 学生姓名:王庆松 指导教师:丰芸 2016 年 5 月16 日

5000t/a丙烯腈合成工段的课程设计 摘要 丙烯在引发剂(过氧甲酰)作用下可聚合成一线型高分子化合物―聚丙烯腈。聚丙烯制成的腈纶质地柔软,类似羊毛俗称人造羊毛,它强度高,比重轻、保温性好、耐日光、耐酸和耐大多数溶剂。丙烯腈与丁二烯共聚生产的丁腈橡胶具有良好的耐油、耐寒、耐溶剂等性能是现代工业最重要的橡胶、应用广泛。 关键词:丙烯腈,强度,广泛,重要

目录 5000t/a丙烯腈合成工段的课程设计 (1) 摘要 (2) 1.绪论 (5) 1.1 引言 (5) 1.2设计任务 (5) 1.3丙烯腈的物理性质 (6) 1.4丙烯腈的化学性质 (6) 1.5丙烯腈的制取方法 (6) 1.6丙烯腈的发展简史及展望 (7) 1.7市场分析 (7) 2.物料衡算与热量衡算 (8) 2.1发生的主反应和副反应 (8) 2.2生产工艺流程 (8) 2.3物料衡算 (9) 3.丙烯腈合成工段生产工艺流程图和物料流程图 (12) 4.主要设备的工艺计算 (13) 4.1 浓相段直径计算 (13) 4.2 浓相段高度 (13) 4.3 扩大段直径 (14) 4.4 扩大段高度 (14) 4.5 浓相段冷却装置的换热面积 (14) 4.6 稀相段冷却装置的换热面积 (14) 5.设计结果汇总 (16) 5.1 工艺设备一览表 (16) 5.2 原料消耗综合表 (21) 5.3 能量消耗综合表 (21) 5.4 排出物综合表 (23)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周知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周知卡) 1、乙酸 2、盐酸 3、乙醇 4、甲醇 5、甲苯 6、纯苯 7、液氨 8、三乙胺 9、甲醛 10、氯乙醛 11、氯化亚砜 12、二甲基甲酰胺 13、水杨醛 14、氢氧化钠 15、碳酸钠 16、碳酸钾 17、三氯化铝 18、乙酸酐 19、对甲苯磺酰氯 20、对甲氧基苯甲酸 21、碘 22、焦亚硫酸钠 23、乙酸钠 24、双氧水危险化学品安全信息卡标识中文名乙酸(醋酸)英文名acetic acid分子式C2H4O2CAS号64-19-7UN编号2789理化特性外观无色透明液体,有刺激性酸臭。熔点(℃) 16、7沸点(℃)1

18、1相对密度(水=1) 1、05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2、07稳定性稳定闪点(℃)39爆炸极限[%(V/V)] 4、0 19、0溶解性与水混溶,可混溶于醚、氯仿、甘油等多数有机溶剂避免接触条件 44、0溶解性溶于水,可混溶于醇、醚等有机溶剂避免接触条件—禁配物酸类、酸酐、强氧化剂、碱金属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处置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金属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碱金属等

丙烯腈装置说明书

、工艺流程 1.1丙烯腈的生产方法 早在1893年就发现了丙烯酰胺脱水制造丙烯腈的方法,但此生产方法原料来源非常困难。1930年发现了由环氧乙烷和氢氰酸合成丙烯腈的方法,随后又发现了由乙炔和氢氰酸合成丙烯腈的生产反法,这些方法因受各种条件的限制,生产规模均较小。1959年发明了丙烯、氨氧化法生产丙烯腈,使丙烯腈生产技术的发展取得了重大突破。由于这一方法的原料价廉易得,工艺流程较为简单,产品质量较好,所以此法很快就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到了七十年代,世界各国丙烯腈的生产几乎都采用这种方法。 1.2装置流程简述 来自丙烯、氨罐区的液态丙烯和液态氨进入丙烯、氨蒸发器,经过气化和过热后混合在一起,经丙烯、氨分布器进入反应器,来自空压机的工艺空气进入反应器底部,并经过空气分布板进入流化床。当这些气体通过流化床式反应器时,发生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用来维持反应并通过垂直安装在反应器内的蒸汽盘管移去热量,产生4MPa蒸汽。反应气体通过旋风分离器从反应器顶部流出,热的反应气体通过反应气体冷却器,一方面加热反应器蒸汽盘管中所用的锅炉水,一方面反应气体本身被冷却。 从反应气体冷却器出来的气体,在急冷塔的下端被绝热冷却。未反应的氨与加到急冷塔上段循环水中的硫酸反应,从出料气中除去。四效蒸发器底部物料被引入急冷塔的下段,这些物料部分气化,其余部分出装置,这股物料中含有水、 氰化物、少量催化剂。从急冷塔上段出来的的硫铵溶液送往硫铵装置。 从急冷塔出来的气体在急冷塔后冷器中进一步冷却,然后进入吸收塔。在吸收塔中,下降的水吸收逆流向上的反应气体中可溶解的产物。未被吸收的气体含有未反应的烃、氧气、氮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及少量的丙烯腈,经吸收塔排放烟囱放入大气。从急冷塔后冷器出来的冷凝液被送到回收塔以回收丙烯腈和其它有机物。 来自吸收塔的液体在加热之后进入回收塔,利用水作为溶剂进行萃取精馏。由于丙烯腈和水形成共沸物从塔顶蒸出,这就把丙烯腈和乙腈分开。塔顶产品被分层,含有丙烯腈、氢氰酸和水的有基层用泵送至脱氢氰酸塔,水层返回回收塔进料。乙腈在回收塔34#板作为气相抽出,送到乙腈塔。在乙腈塔中,乙腈、水和少量的氰化物及丙烯腈从塔顶出来并送到乙腈回收单元,塔釜液返回到回收塔33#板。

丙烯腈装置节能降耗技术

丙烯腈装置节能降耗技术 摘要:随着生产过程的不断成熟,人们对生产过程的经济性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生产设备成本和经营成本。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种节能降耗技术相继出现。针对废热回收、废水浓缩技术、新型催化剂等 成本环节,有相应的燃料消耗、电力消耗、循环水消耗、氮肥消耗等措施。因此,在大规模丙烯腈生产过程中,有必要推广新的节能措施,通过综合运用节能降耗 手段,逐步扩大生产能力和产量,以确保企业能取得良好的丙烯腈生产效果。 关键词:丙烯腈装置;节能降耗;具体技术; 丙烯腈是多种化学物质的合成单体,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我们常用的丙烯腈、丁腈橡胶、ABS树脂等材料都是以丙烯腈为重要原料生产加工而成。随着社 会的进步,人们对各种化工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对产品的需求相当于对原材料 的需求。市场上生产丙烯腈的化工企业越来越多。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丙烯腈 的生产工艺不断优化。由于产品属于红海竞争模式,各大企业都将大量的精力和 方向投入到生产过程的成本控制中,具体探讨了丙烯腈装置的一些节能降耗方案。 一、回收余热,浓缩废水 1.回收装置的余热。在丙烯腈的生产装置中,对于废水焚烧炉应当进行适当 改进。在传统工艺模式下,废水焚烧炉并不具备回收余热的基本性能,这类焚烧 炉通常属于直接排放燃油的立式焚烧炉。在此情况下,烟道排放出来的高温废气 没有经过处理,因而造成较严重的排放污染,同时也浪费能源。焚烧炉本身就具 备较高的温度与能耗量,因此亟待加以改造。为了保障热能回收的基本目标得以 落实,有必要在废水焚烧炉的内部增加余热回收部分,通过余热回收的方式来减 小热能消耗。经过全方位的技术改进,每吨丙烯腈都可以降低85千克标油的燃 烧能耗,确保了45%的装置节能幅度。 2.对于废水进行浓缩。一般来讲,丙烯腈的生产流程都会排放毒害性的废水,其中包含乙腈、丙烯腈以及氢氰酸,当这几种物质的蒸发率不断提高的时候,这 些物质也会被大量的蒸出,然而如果能适当予以回收,就可以在根源上消除废水 的毒害性,减少环境污染,降低相关成本损耗。在回收利用的前提下,焚烧炉可 以用来焚烧废物,运用高温转化以及化学分解的措施来排放气体。丙烯腈废水通 常包含了15%的聚合物,聚合物具有较低的浓度,因此也会产生相对较低的热值。这种状态下,丙烯腈装置就容易消耗过多的燃油总量,由此造成过高的装置能耗。对于废水进行浓缩的基本目标就在于杜绝排放过多的废水,确保废水具有更高的 热值。帮助化工企业节省了额外成本。 二、焚烧炉燃烧效率的改进 目前市面上有一种利用较为广泛的新型装置,叫做膜法制氧装置。主要利用 的原理是不同的物质透过膜时的渗透速率是不同的,用这个方式首先筛选出氧气。这样做,有利于保证炉内具有足够高的辐射热与火焰温度,对于燃烧速度进行了 加快。与此同时,焚烧炉经过富氧助燃的改造之后,燃烧排气量与空气过剩系数 也获得了全面的降低。由此可见,富氧助燃的膜法改造能确保炉内火焰的温度, 通过保证了焚烧炉的温度以及油耗等工艺参数和成本参数来达到正常生产并且控 制成本的目的。 三、改进装置的回收率 截至目前,除了少数丙烯腈装置,大多数其他装置有必要进行回收硫铵的改进,这种改进主要针对过低的回收率。根据生产工艺和化工原理可知,如果丙烯

醋酸钠-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醋酸钠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说明书目录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第二部分成分 / 组成信息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活性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第六部分泄露应急处理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 / 个体防护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醋酸钠 化学品英文名称sodium salt 别名乙酸钠 第二部分:成分 / 组成信息 主要成分纯品 NO.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 1醋酸钠100% 6131-90-4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无资料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皮肤接触、眼睛接触。 健康危害无资料 环境危害为轻微水污染物质。 爆炸危险非可燃性物质。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先用大量水冲洗,并立即脱除被污染衣物。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0 眼睛接触 分钟,严重的立即就医。 吸入立即移除污染源并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 食入误食者漱口,饮足量温水,若感不适,立即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非可燃性物质 燃烧分解物无资料

灭火方法从上风处灭火,根据周围环境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 灭火剂泡沫,雾状水,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露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 出入。切断火源。确定清理工作由受过训练的人员负责。在 污染区清理人员应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不要直接接触 应急处理 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 制性空间。小量泄漏:收集好盛放于制定容器中。大量泄漏: 收集于专用容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无特别要求。 容器不用时应加盖紧闭。储存于密闭容器内,置于阴凉干燥 储存注意事项 的地方,并远离一般作业场所及不相容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 / 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无资料 中国 MAC(mg/m3) 无资料 苏联 MAC(mg/m3) 无资料 TLVTN 无资料 TLVWN 无资料 监测方法无资料 工程控制阴凉通风处 呼吸系统防护佩戴过滤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一般防护服 手防护戴橡胶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无资料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白色轻微醋酸味固体 熔点58℃沸点>400℃ 分子式CH3COONa 分子量82.03 闪点>250℃蒸汽压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 =1) 1.42g/cm3 ( 20℃)相对密度(空气 =1)无资料 溶解性易溶于水,稍溶于乙醇、乙醚。 测定铅、锌、铝、铁、钴、锑、镍和锡。络合稳定剂,酯化 主要用途剂,缓冲剂、调味剂、增香剂,ph 值调节剂及防焦剂等。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丙烯腈安全技术说明书

丙烯腈安全技术说明书 1、物质的理化常数 国标编号: 32162 CAS: 107-13-1 中文名称: 丙烯腈 英文名称: acrylonitrile;cyanoethylene 别名: 乙烯基氰;氰(基)乙烯 分子式: C3H3N;CH2CHCN 分子量: 53.06 熔点: -83.6℃沸点:77.3℃ 密度: 相对密度(水=1)0.81; 蒸汽压: -5℃ 闪点-1.11℃ 自燃点481.11℃ 溶解性: 微溶于水,易溶于多数有机溶剂 稳定性: 稳定 外观与性状: 无色液体,有桃仁气味 危险标记: 7(易燃液体),40(有毒品) 用途: 用于制造聚丙烯腈、丁腈橡胶、染料、合成树脂、医药、纤维等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在体内析出氰根,抑制呼吸酶;对呼吸中枢有直接麻醉作用。急性中毒表现与氢氰酸相似。 急性中毒: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伴有上呼吸道和眼部刺激症状。轻度中毒有头晕、头木、意识蒙胧及口唇紫绀等。眼结膜及鼻、咽部充血。重者除上述症状加重外,出现四肢阵发性强直抽搐、昏迷。液体污染皮肤,可致皮炎,局部出现红斑、丘疹或水疱。 慢性中毒:尚无定论。长期接触,部分工人出现神衰综合征、低血压等。对肝脏影响未肯定。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属高毒类。 急性毒性:LD5078mg/kg(大鼠经口);250mg/kg(兔经皮);人吸入300~500mg/m3×5~10分钟,上呼吸道灼痛、流泪;人吸入35~200mg/m3×20~45分钟,粘膜刺激。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吸入40mg/m3×4小时/日×6日/周×40日,致死,肝坏死;大鼠经口0.1%饮水×13周,生长减慢,萎靡。 刺激性:家兔经眼:20mg(24小时),重度刺激。家兔经皮:500mg,轻度刺激。 致突变性:微生物致变突性:鼠伤寒沙门氏菌25μL/皿。哺乳动物体细胞突变性:人淋巴细胞25mg/L。生殖毒性:大鼠经口最低中毒剂量(TDL0):650mg/kg(孕6~15天),对雄性生育指数有影响,可引起胚胎毒性,肌肉骨骼发育异常。 致癌性:大鼠经口最小中毒剂量1700mg/kg(37周)胃癌。 污染来源:丙烯腈是重要的有机原料,主要用于橡胶合成(如丁腈橡胶)、塑料合成(如ABS,AS

丙烯腈装置说明书

一、工艺流程 丙烯腈的生产方法 早在1893年就发现了丙烯酰胺脱水制造丙烯腈的方法,但此生产方法 原料来源非常困难。1930年发现了由环氧乙烷和氢氰酸合成丙烯腈的方法,随后又发现了由乙炔和氢氰酸合成丙烯腈的生产反法,这些方法因受各种 条件的限制,生产规模均较小。1959年发明了丙烯、氨氧化法生产丙烯腈,使丙烯腈生产技术的发展取得了重大突破。由于这一方法的原料价廉易得, 工艺流程较为简单,产品质量较好,所以此法很快就实现了工业化生产。 到了七十年代,世界各国丙烯腈的生产几乎都采用这种方法。 装置流程简述 来自丙烯、氨罐区的液态丙烯和液态氨进入丙烯、氨蒸发器,经过气 化和过热后混合在一起,经丙烯、氨分布器进入反应器,来自空压机的工 艺空气进入反应器底部,并经过空气分布板进入流化床。当这些气体通过 流化床式反应器时,发生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用来维持反应并通过垂直 安装在反应器内的蒸汽盘管移去热量,产生4MPa蒸汽。反应气体通过旋风分离器从反应器顶部流出,热的反应气体通过反应气体冷却器,一方面加 热反应器蒸汽盘管中所用的锅炉水,一方面反应气体本身被冷却。 从反应气体冷却器出来的气体,在急冷塔的下端被绝热冷却。未反应的氨与加到急冷塔上段循环水中的硫酸反应,从出料气中除去。四效蒸发器 底部物料被引入急冷塔的下段,这些物料部分气化,其余部分出装置,这 股物料中含有水、氰化物、少量催化剂。从急冷塔上段出来的的硫铵溶液 送往硫铵装置。 从急冷塔出来的气体在急冷塔后冷器中进一步冷却,然后进入吸收塔。 在吸收塔中,下降的水吸收逆流向上的反应气体中可溶解的产物。未被吸 收的气体含有未反应的烃、氧气、氮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及少量 的丙烯腈,经吸收塔排放烟囱放入大气。从急冷塔后冷器出来的冷凝液被

丙烯腈合成工段的工艺设计

丙烯腈合成工段的工艺设计 前言 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实际设计能力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是理论与实际结合的重要连接点。在教师指导下毕业设计可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运用所学到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生产实际的知识,综合的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次毕业设计所设计的内容为年产6万吨丙烯腈合成工段的工艺设计,通过认真细听老师课堂上讲解和任务布置,我们了解到了为完成设计需要查找资料的方向,并进行了细心的查阅,掌握了基本的理论知识。对于刚进行设计的人来说,学会收集、理解、熟悉和使用各种资料,正是设计课程需要培养的重要方面,化工设计非常强调标准规范。但是并不是限制设计的创造和发展,因此遇到与设计要求有矛盾时,经过必要的手续可以放弃标准而服从设计要求。通过设计应知道如何查取数据知道如何查找资料对丙烯腈合成工段的工艺设计有了一个全新的 认识,知道如何选取相关数据参数,建立一个工程概念,知道工程和理论的区别。对于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主要设备的工艺计算(反应器)等都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和了解,知道如何使用手册和资料,认识工程。

一、产品的性状、用途、国内外市场情况 1.1丙烯腈简介 丙烯腈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单体,在丙烯产品系列中居第二,仅次于聚丙烯,是三大合成材料(纤维、橡胶、塑料)的重要化工原料,主要用来生产聚丙烯腈纤维(腈纶)、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塑料、苯乙烯(AS)塑料、丙烯酰胺等。丙烯腈在合成纤维、合成树脂等高分子材料中占有显著地位,应用前景广阔。除此之外,丙烯腈聚合物与丙烯腈衍生物也广泛应用于建材及日用品中 1.2丙烯腈物化性质 1.2.1丙烯腈物理性质 无色或淡黄色液体,有特殊气味,分子量:53.06沸点:77.3℃冰点:-83.5℃生成热:184.2kJ/mol(25℃)燃烧热:1761.5kJ/mol聚合热:72.4kJ/mol蒸汽压:11.0KPa(20℃)闪点:0℃自燃点:481℃爆炸极限:在空气中3.0%~17%(体积)油水分配系数: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为-0.92毒性:剧毒,毒作用似氢氰酸溶解性:溶于丙酮、苯、四氯化碳、乙醚、乙醇等有机溶剂,微溶于水 1.2.2丙烯腈化学性质 丙烯腈由于分子结构带有C=C双键及-CN键,所以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可以发生加成、聚合、腈基及氢乙基化等反应。聚合反应和加成反应都发生在丙烯腈的C=C双键上,纯丙烯腈在光的作用下能自行聚合,所以在丙烯腈成品及丙烯腈生产过程中,通常要加少量阻聚剂,如对苯酚甲基醚(阻聚剂MEHQ)、对苯二酚、氯化亚铜和胺类化合物等。除发生自聚外,丙烯腈还能与苯乙烯、丁二烯、乙酸乙烯、丙烯酰胺等发生共聚反应,由此可制得合成纤维、塑料、涂料和胶粘剂等。丙烯腈经电解加氢偶联反应可以制得已二腈。氰基反应包括水合反应、水解反应、醇解反应等,丙烯腈和水在铜催化剂存在下,可以水合制取丙烯酰胺。氰乙基化反应是丙烯腈与醇、硫醇、胺、氨、酰胺、醛、酮等反应;丙烯腈和醇反应可制取烷氧基丙胺,烷氧基丙胺是液体染料的分散剂、抗静电剂、纤维处理剂、表面活性剂、医药等的原料。丙烯腈与氨反应可制得1,3丙二胺,该产物可用作纺织溶剂、聚氨酯溶剂和催化剂。 1.3丙烯腈的用途

丙烯腈理化特性说明书

丙烯腈理化特性说明书 标英文名: acrylonitrile分子式: C3H3 N CAS号: 107-13-1UN 编号: 1093危险货物编号: 32162 识 RTECS号: AT5250000IMDG 规则编码: 3053 理外观与性状辛辣气味的无色液体。 化沸点(℃)77.3相对密度(空气 =1) 1.83性相对密度(水=1 )0.81 质溶解性微溶于水,易溶于多数有机溶剂。 中国 MAC : 2 mg/ m3美国 TLVTN: OSHA 2ppm,4.3mg/m3 接触限值 美国 TLVWN: 毒前苏联 MAC :0.5 mg / m3 未制定标准 性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毒性剧毒 及 在体内析出氰根,抑制呼吸酶;对呼吸中枢有直接麻醉作用。急性中毒 健 表现与氢氰酸相似。急性中毒: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伴有上呼吸 康 道和眼部刺激症状。轻度中毒有头晕、头痛、乏力、上腹部不适、恶心、危健康 呕吐、胸闷、手足麻木、意识蒙胧及口唇紫绀等。眼结膜及鼻、咽部充 害危害 血。重者除上述症状加重外,出现四肢阵发性强直抽搐、昏迷。液体污 染皮肤,可致皮炎,局部出现红斑、丘疹或水疱。慢性中毒:尚无定论。 长期接触,部分工人出现神衰综合征,低血压等。对肝脏影响未肯定。 燃烧性易燃建规火险分类:闪点(℃ ): -5 自燃温度(℃)480爆炸下限(V%): 2.8爆炸上限(V%): 28.0 燃 危险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易引起燃烧, 烧并放出有毒气体。与氧化剂、强酸、强碱、胺类、溴反应剧烈。在火场特性 爆高温下,能发生聚合放热,使容器破裂。 炸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稳定性不稳定 危氧化氮、氰化氢。 险 聚合危险不能出现禁忌物强氧化剂、碱类、酸 性类。 灭火方法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但须用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 储 通常商品加有稳定剂。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存 超过 26℃。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食用 注 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不宜大量储存或久存。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意 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事 合适的收容材料。应严格执行极毒物品“五双”管理制度。 项 泄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 漏 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处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置 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乙酸钠投加系统安装、操作及维护说明2021版

乙酸钠投加系统 安装、操作及维护说明**********有限公司

乙酸钠投加系统安装、操作及维护说明 一、设备概述 主要包括乙酸钠投加系统。 1.1结构布置 加药装置采用单元组合的布置形式,安装在一个基架上。 计量泵平行布置,周围留有足够检修空间,便于维护。 电气控制柜布置于装置基架上,正面操作。 1.3液位检测、自动停泵 溶液箱设置磁性翻板液位计,实现就地液位显示、高低限报警,低低液位自动停泵,防止投药泵空转。 1.4配药 乙酸钠投加系统的投加不需要再次稀释,可进行直接投加。 二、加药装置操作说明 1、系统检查 检查各连接接头,紧固件不应有松动、脱落现象; 检查水箱溢流管是否畅通; 检查装置总电源是否接入; 各计量泵状态是否正常(有无故障); 溶液箱内是否有药液,溶液箱液位降至低液位时,报警开,计量泵停止工作。 2、配制药品 1)按照所需配制的药液浓度,根据药剂的槽容积及药剂纯度,计量出药量、水量,将药加入药液槽,打开给水阀门,加入所需要的水量。 2)配制溶液:将一定数量的药剂(固体或液体),倒入溶液箱中,开启给水阀注水,当液面达到规定液面时停止注水,启动电动搅拌器,使溶液箱中药剂充分混合均匀,以便加药使用。 3)开动搅拌机:使所加入的药剂完全溶解并搅拌均匀即可,投药前先打开截止阀进水阀,将溶液箱灌满,同时将计量装置调至所设要的投药量,再打开溶液箱截止阀便开始投药。 4)投加药剂:将计量泵加药量调整到某一数值,启动计量泵,向加药点投加药剂,不断调整计量泵加药量,使加药量满足工艺要求,若不能满足,需重新调整配制药液浓度。 5)溶液箱中残存物可通过排污管排出;溶液箱液位可根据磁性翻板液位计。

丙烯腈装置副产氢氰酸的工业利用

综述专论 化工科技,2003,11(2):60~63 SCIENCE &T ECHNO LOGY IN CHEM ICA L I NDU ST RY 收稿日期:2002 12 10 作者简介:周春艳(1971-),女,四川梁平人,吉林石化公司研究院工程师,主要从事化工情报调研工作。 丙烯腈装置副产氢氰酸的工业利用 周春艳1,张文武2 (1.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研究院,吉林吉林 132021;2.吉化集团公司研究试验厂,吉林吉林 132021) 摘 要:氢氰酸是丙烯腈的副产品,综合利用氢氰酸将会提高丙烯腈装置的经济效益。介绍了几种利用氢氰酸合成其它化学品的工业生产方法,旨在使企业更多地了解氢氰酸的综合利用。 关键词:丙烯腈;氢氰酸;工业利用 中图分类号:T Q 22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 0511(2003)02 0060 04 氢氰酸(H CN)是无色液体,易流动,极易挥发,有剧毒,比重0.6876(20/4 ),熔点-14 , 沸点26 。与水、乙醇或乙醚混溶。是一种弱酸,工业用途较广,农业用作杀虫剂,用以熏蒸仓库、果树、苗木等。 下面介绍几种利用氢氰酸合成其它化学品的工业生产方法,旨在能使企业更多地了解氢氰酸的综合利用。 1 合成叔丁胺 叔丁胺作为有机合成原料[1,2] ,用以合成医药(抗结核药利福平等)、农药(杀虫剂、杀菌剂等)、高效安全橡胶硫化促进剂(NS,TBSI)、染料着色剂,也可用作溶剂。国外主要用于合成橡胶硫化促进剂NS,以替代NOBS [3]。NOBS 分子中含有仲胺基结构(由原料吗啉带入),在橡胶加工生产、存放及使用过程中易形成N 亚硝胺,产生致癌作用。NS 与NOBS 分子结构相似,但NS 是伯胺结构,不会产生N 亚硝胺。 作为合成NS 的原料,叔丁胺有着较大的市场容量和发展潜力。预计2010年国内NS 需求量将达到1.4万t,约需叔丁胺7000t,此外,叔丁胺在医药、农药、染料等行业中有广泛的应用。因此,从发展的眼光看,叔丁胺市场十分看好。 以氢氰酸为原料的合成叔丁胺的方法有异丁烯法和甲基叔丁基醚(MT BE)法 [4]。 1.1 氢氰酸 异丁烯法 将氢氰酸与异丁烯反应,生成叔丁胺硫酸盐,然后与氨中和制得叔丁胺,同时副产硫酸氢铵。化学反应式为: (CH 3)2C CH 2+H CN +H 2SO 4+2H 2O (CH 3)3CNH 2 H 2SO 4+H COOH (CH 3)3CNH 2 H 2SO 4+NH 3(CH 3)3CNH 2 +NH 4H SO 4(叔丁胺) 该法工艺操作简单,产品质量好,产品收率以异丁烯计可达83%以上,但该法对设备耐腐蚀性要求极高,原料氰化物对环境污染较大,生产成本高。 1.2 氢氰酸 MTBE 法 以氢氰酸为原料,在硫酸催化作用下与甲基叔丁基醚反应,后加入甲醇与生成的甲酸反应生成甲酸甲酯,副产物甲酸甲酯经蒸馏后用NaOH 中和,生成叔丁胺和硫酸钠,再蒸馏得叔丁胺。化学反应式为: CH 3CH 3 CH 3 OH O CH 3+H CN +H 2SO 4+ H 2O 甲醇 (CH 3)3CNH 2 H 2SO 4+H COOCH 3 (CH 3)3CNH 2 H 2SO 4+2NaOH (CH 3)3CNH 2+Na 2SO 4+2H 2O (叔丁胺) 该法工艺简单,收率高,产品质量好,生产成本低,对环境无污染,比较适合我国国情。国外已实现工业化生产,我国齐鲁石化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中科院大连物理化学研究所,南京化工

乙酸钠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乙酸钠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乙酸钠 化学品俗名:醋酸钠 化学品英文名称:sodium acetate 英文名称: 技术说明书编码: CAS No.: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眼睛接触: 吸入: 食入: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有害燃烧产物: 灭火方法: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储存注意事项: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MAC(mg/m3): 前苏联MAC(mg/m3): TLVTN: TLVWN: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 呼吸系统防护: 眼睛防护: 身体防护: 手防护: 其他防护: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无色无味透明单斜晶系柱状晶体。 pH: 熔点(℃):324;(三水物,58) 相对密度(水=1):1.45 沸点(℃):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分子式:C2H3O2Na 分子量:136.08(三水);82.034(无水) 主要成分: 饱和蒸气压(kPa): 燃烧热(kJ/mol):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MPa):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闪点(℃): 爆炸上限%(V/V): 引燃温度(℃): 爆炸下限%(V/V): 溶解性:溶于水,稍溶于乙醇。水中溶解度:33.0(0℃),40.8(10℃),46.5(20℃), 54.5(30℃),65.5(40℃),83(50℃),139(60℃),153(80℃),170(100℃)。 主要用途:用于肉类防腐和制乙酐,也用作印染助剂和化学试剂等。 其它理化性质: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禁配物: 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 分解产物: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丙烯腈检测报警装置

丙烯腈检测报警装置 环保排放丙烯腈C3H4O2气体浓度分析仪(SK-600-C3H4O2)是一款采用模块化设计、具有智能化传感器检测技术、整体隔爆(d)结构、固定安装方式的有毒气体检测仪。标准配置为带点阵LCD液晶显示、三线制4 ~20mA模拟和RS485数字信号输出,可选配置为可编程开关量输出等模块,根据用户需求提供定制化产品,还支持输出信号微调等功能,方便系统组网及维护。可检测C3H4O2、C3H4O2S、C3H4O2、C3H4O2、C3H4O2、S C3H4O2、C3H4O2、C3H4O2、NC3H4O2、C3H4O2、ClC3H4O2、C3H4O2等多种有毒有害气体,详情可咨询东日瀛能。同时我司丙烯腈C3H4O2传感器销往:河北省、山东省、辽宁省、黑龙江省、吉林省、甘肃省、青海省、河南省、江苏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浙江省、广东省等全国各地。 (注意:丙烯腈C3H4O2传感器(SK-600-C3H4O2)在不同的应用环境或行业有不同的别名,如丙烯腈C3H4O 2检测仪丙烯腈C3H4O2变送器丙烯腈C3H4O2探测器丙烯腈C3H4O2探头便携式丙烯腈C3H 4O2探头丙烯腈C3H4O2检测装置) 特点 ■智能化EC传感器,采用本质安全技术,可支持多气体、多量程检测,并可根据用户需求提供定制化产品,无需工具可实现传感器互换、离线标定和零点自校准 ■智能的温度和零点补偿算法,使仪器具有更加优良的性能具有很好的选择性,避免了其他气体对被检测气体的干扰 ■多种信号输出,既可方便接入PLC/DCS等工控系统,也可以作为单机控制使用 ■超大点阵LCD液晶显示,支持中英文界面

丙烯腈安全技术说明书

丙烯腈 简介 丙烯腈属大众基本有机化工产品,是三大合成材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的基本且重要的原料,在有机合成工业和人民经济生活中用途广泛。 有机合成中引入氰乙基。谷类烟熏剂。合成表面活性剂和抗氧剂。 丙烯腈用来生产聚丙烯纤维(即合成纤维腈纶)、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苯乙烯塑料和丙烯酰胺(丙烯腈水解产物)。另外,丙烯腈醇解可制得丙烯酸酯等。丙烯腈在引发剂(过氧甲酰)作用下可聚合成一线型高分子化合物——聚丙烯腈。聚丙烯腈制成的腈纶质地柔软,类似羊毛,俗称“人造羊毛”,它强度高,比重轻,保温性好,耐日光、耐酸和耐大多数溶剂。丙烯腈与丁二烯共聚生产的丁腈橡胶具有良好的耐油、耐寒、耐溶剂等性能,是现代工业最重要的橡胶,应用十分广泛。 可以丙烯、氨、空气为原料,采用直接氧化法生产丙烯腈。 目录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第十五部分:管制信息 第十六部分:质量指标 第十七部分:事故案例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丙烯腈(抑制了的) 化学品英文名称:acrylonitrile 中文名称2:乙烯基氰,氰乙烯 英文名称2:cyanoethylene,Vinylcyanide,2-Propenenitrile 技术说明书编码:255 CAS No.:107-13-1 分子式:C3H3N / CH2=CH-CN

丙烯腈生产现状及前景分析

丙烯腈生产现状及前景分析 摘要:丙烯腈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主要应用于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及合成橡胶的生产。目前,国内十多家丙烯腈生产商基本采用丙烯氨氧化法来生产丙烯腈。近年,国内丙烯腈的产能和产量稳步增加。丙烯腈以其在ABS合成树脂方面等的应用及我国未来一段时间ABS的迅猛需求将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关键词:三大合成材料原料丙烯氨氧化法产能产量 ABS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 analysis of acrylonitrile (Department of Chemical and Biochemical Engineering Jelly) Abstract:Acrylonitrile is a kind of important organic chemical raw materials, mainly used in production of synthetic resin, synthetic fiber and synthetic rubber .At present,more than a dozen acrylonitrile producer in domestic adopt propylene ammonia oxidation to produce acrylonitrile.In recent years,output and production capacity of acrylonitrile increase steadily.Application at synthetic resin and other fields,and the rapid demand of ABS in future times,acrylonitrile will have a good market prospects. Key words:Raw material of t hree synthetic materials Propylene amine oxidation Capacity Output ABS 前言:丙烯腈是丙烯的第二大下游产品。丙烯是源自石油、煤、天然气的重要基础有机化工原料,全球丙烯的产能已超1亿吨/年,其中约60%用于生产聚丙烯,其余部分用于生产丙烯腈、环氧丙烷、丙烯酸、异丙苯/苯酚/丙酮、羰基合成醇等基本有机原料。而我国2012年的丙烯产能1800万吨/年,产量1500万吨,其中约75%用于生产聚丙烯,基于丙烯原料的有机化工产业明显低于全球平均水平。随着我国今后几年中丙烯产能的快速增长,加快除聚丙烯以外的丙烯化工的综合发展已成为我国烯烃化工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而丙烯腈是丙烯的第二大下游产品。认清丙烯腈的生产现状及发展前景对于开发丙烯下游产品具有重要的意义。 1.丙烯腈的介绍及应用 丙烯腈是丙烯的第二大下游产品。虽然世界各国消费构成不同,但是从总体上来说,世界上大约有61 %的丙烯腈用于生产腈纶纤维,年需求量以2 %~3 %的速率增长;ABS 是丙烯腈的第二大用户,因该产品具有高强度、耐热、耐光和耐溶剂性能好等特点,今后10 年其需求量将以4. 5 %的速度增长;丁腈橡胶应用比例大约占4 % ,年增长率在1 %以上,主要用在汽车行业上;近年来己二腈用量增多,年增长率为4 % ,主要用于生产乌洛托品;丙烯酰胺的需求量亦以年均2 %的速率增长,主要用于纸张、废水处理、矿石处理、油品回收、三次采油化学品等方面。丙烯腈在其它方面应用也较多,如生产碳纤维、水处理树脂、防腐剂、涂料等,需求量将以年均3 %的速率增长。见下图。国内丙烯腈主要应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