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腈装置说明书
- 格式:pdf
- 大小:912.13 KB
- 文档页数:16
丙烯腈安全生产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丙烯腈化学品英文名:Acrylonitrile企业名称:企业地址:邮编:****** 传真:联系电话:电子邮件地址:国家应急电话:技术说明书编码: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回收产品,用于公司染料中间体生产。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
接触能严重损害眼睛、刺激皮肤和呼吸道。
影响中枢神经系统。
高浓度接触可能致死。
可能致癌。
GHS危险性类别:易燃液体,类别2急性毒性-经口,类别3*急性毒性-经皮,类别3急性毒性-吸入,类别3皮肤腐蚀/刺激,类别2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1皮肤致敏物,类别1致癌性,类别2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类别3(呼吸道刺激)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害,类别2危害水生环境-长期危害,类别2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性说明: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 吞咽会中毒; 引起皮肤刺激; 引起严重眼睛损伤; 怀疑致癌;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可能引起昏昏欲睡或眩晕; 对水生生物有毒; 对水生生物有毒而且有长期持续影响; 皮肤接触会中毒; 吸入会中毒; 可能引起皮肤过敏性反应。
防范说明:•预防措施—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得到专门指导后操作。
阅读并了解所有预防措施。
按要求使用个体防护装备。
—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使用防爆型电器和设备。
采取防静电措施,防止静电积聚。
—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接触眼睛、皮肤,避免吸入、食入,操作后彻底清洗。
—灌装时应控制流速,防止静电积聚。
—避免与氧化剂接触。
—工作场所不得进食、饮水。
•事故响应—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或 5%硫代硫酸钠溶液彻底冲洗至少20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勿用口对口)和胸外心脏按压术。
丙烯腈厂丙烯腈高效阻聚剂技术规格书附录 A外观的测定取50mL~60mL试样,置于清洁、干燥的100mL具塞比色管中,在日光或日光灯透射下观察。
附录 B凝固点的测定B.1 方法原理将已知浓度的溶液逐渐冷却成冷溶液,然后保持溶液结晶,当晶体生成时放出凝固热体系温度回升,当放热与散热成平衡温度不再改变,此固液两相达成的平衡温度即为溶液的凝固点。
B.2 仪器设备仪器型号:自动凝点/倾点测定仪 NQ-3Z型B.3 测定步骤B.3.1 检查冷浴箱内酒精是否满足做样需要,否则先加酒精,保证酒精高度比试管刻度线高。
B.3.2 将5滴酒精倒入试管外套,保证外套倾斜45度不与试管接触为准。
B.3.3 将样品倒入试管内套刻度线处。
B.3.4 开机(保持5分钟)。
B.3.5 点击设置→确定→选择方法→确定→选择实验标准→设定预设点(比指标温度提高3℃)→终点判断(选择自动判断)→点击菜单,回到首页面→点激活方法→启动A,开始做样。
B.3.6 样品测定完后点击菜单回到首页面后关机。
B.3.7 做完样品后,将传感器拿出用酒精擦试干净,保存好。
B.4 分析结果表示记录仪器显示温度值。
附录 C红外图谱匹配率的测定C.1 方法提要样品用红外光谱扫描后得到红外光谱图,将此图特征及强度与标准红外光谱图比较,得到匹配率。
将样品的特征波数范围内的特征峰的强度与标准谱图相比较,计算得到红外图谱偏差。
C.2 分析步骤按仪器操作说明开启红外仪主机开关,待仪器通过自检后,开启电脑,启动红外分析程序。
测定时,先采集完毕后,用滴管小心将液体样品涂抹在样品窗口上,扫描样品图谱,待图谱扫描完毕后,将图谱加到新的窗口,得到红外图谱偏差,再将所需查的标准谱库加入搜索的谱库中,与谱库中的标准图谱相匹配,即可得到红外图谱匹配率。
图C.1 红外谱图。
丙烯腈安全技术说明书1、物质的理化常数国标编号: 32162 CAS: 107-13-1中文名称: 丙烯腈英文名称: acrylonitrile;cyanoethylene别名: 乙烯基氰;氰(基)乙烯分子式: C3H3N;CH2CHCN 分子量: 53.06熔点: -83.6℃沸点:77.3℃密度: 相对密度(水=1)0.81;蒸汽压: -5℃闪点-1.11℃自燃点481.11℃溶解性: 微溶于水,易溶于多数有机溶剂稳定性: 稳定外观与性状: 无色液体,有桃仁气味危险标记: 7(易燃液体),40(有毒品)用途: 用于制造聚丙烯腈、丁腈橡胶、染料、合成树脂、医药、纤维等2.对环境的影响:一、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在体内析出氰根,抑制呼吸酶;对呼吸中枢有直接麻醉作用。
急性中毒表现与氢氰酸相似。
急性中毒: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伴有上呼吸道和眼部刺激症状。
轻度中毒有头晕、头木、意识蒙胧及口唇紫绀等。
眼结膜及鼻、咽部充血。
重者除上述症状加重外,出现四肢阵发性强直抽搐、昏迷。
液体污染皮肤,可致皮炎,局部出现红斑、丘疹或水疱。
慢性中毒:尚无定论。
长期接触,部分工人出现神衰综合征、低血压等。
对肝脏影响未肯定。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毒性:属高毒类。
急性毒性:LD5078mg/kg(大鼠经口);250mg/kg(兔经皮);人吸入300~500mg/m3×5~10分钟,上呼吸道灼痛、流泪;人吸入35~200mg/m3×20~45分钟,粘膜刺激。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吸入40mg/m3×4小时/日×6日/周×40日,致死,肝坏死;大鼠经口0.1%饮水×13周,生长减慢,萎靡。
刺激性:家兔经眼:20mg(24小时),重度刺激。
家兔经皮:500mg,轻度刺激。
致突变性:微生物致变突性:鼠伤寒沙门氏菌25µL/皿。
哺乳动物体细胞突变性:人淋巴细胞25mg/L。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产品名称: 丙烯腈按照GB/T 16483、GB/T 17519 编制修订日期: 2019年7月15日版本: 1.0最初编制日期: 2019年7月15日第1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丙烯腈化学品英文名: Acrylonitrile产品编号: -企业名称:上海百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企业地址:上海奉贤区柘林镇联业路918弄26号邮编: 201400传真:联系电话:电子邮件地址:企业应急电话: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工业及科研用途。
第2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
吞咽会中毒。
皮肤接触会中毒。
造成皮肤刺激。
造成严重眼损伤。
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反应。
吸入会中毒。
可引起呼吸道刺激。
可能致癌。
对水生生物有毒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GHS危险性类别:易燃液体类别 2急性经口毒性类别 3急性经皮肤毒性类别 3皮肤腐蚀 / 刺激类别 2严重眼损伤 / 眼刺激类别 1皮肤致敏物类别 1急性吸入毒性类别 3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类别 3致癌性类别 1B危害水生环境 ——长期危险类别 2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性说明:H225 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H301 吞咽会中毒H311 皮肤接触会中毒H315 造成皮肤刺激H318 造成严重眼损伤H317 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反应H331 吸入会中毒H335 可引起呼吸道刺激H350 可能致癌H411 对水生生物有毒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防范说明:预防措施:—— P210 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
禁止吸烟。
—— P233 保持容器密闭。
—— P240 容器和装载设备接地/等势联接。
—— P241 使用防爆的电气/通风/照明/设备。
—— P242 只能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 P243 采取防止静电放电的措施。
—— P280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 P264 作业后彻底清洗。
—— P270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FSJH/WJ生.101-2013丙烯腈装置操作规程(下册)2012年12月1日发布2013年1月1日实施中国石油抚顺石油化工公司发布前言中油抚顺石化分公司腈纶化工厂丙烯腈车间,为进一步提高操作规程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权威性,规范操作要求,强化风险控制,促进装置平稳运行和安全生产,不断完善装置的安全环保措施,降低装置物耗能耗、提高装置的综合经济效益,依据《炼化生产装置操作规程管理规定》及中油股份公司炼化板块和中油抚顺石化分公司的具体要求,并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对FSJH/WJ生.101-2011版本操作规程做进一步修订,以期修订后的操作规程能更科学准确,更贴近生产实际,对装置生产操作起到更好的指导作用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第二章操作指南补充了近些年技改技措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的相关内容、第三章开工规程补充了PSSR与界面交接的相关内容、第四章停工规程补充了界面交接和能量隔离的相关内容、第五章专用设备操作规程补充了单项操作的相关内容、第七章事故处理预案依据HAZOP分析和相关规定要求作了进一步修订。
此外,对已不适合目前装置实际操作的部分内容也进行了修订完善。
同时,还对相关章节的部分内容进行了结构调整,对规程的所有格式进行了核对修改,以做到全面一致。
本规程适用于中油抚顺石化分公司腈纶化工厂丙烯腈装置。
本规程实施后可取代2011年的FSJH/WJ生.101-2011版本操作规程。
本规程修订单位:中油抚顺石化分公司腈纶化工厂丙烯腈车间。
本规程主要修订人:程利春刘喜刘家利于希才田军王晖孙国栋李运有谢福基陈思宏王宁徐睿等由于水平有限,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批评指正!目录第七章事故处理预案 (1)7.1事故处理原则 (2)7.2紧急停工方法 (2)7.3事故处理预案 (3)7.3.1脱盐水中断 (3)7.3.2装置公用系统全停 (6)7.3.3丙烯腈装置停电(其它公用系统正常) (10)7.3.4空压机停电 (13)7.3.5仪表风中断 (16)7.3.6二厂3.5MPa蒸汽中断 (19)7.3.7P-132泵故障停运 (21)7.3.8仓储来液相丙烯进料中断 (33)7.3.9FC-1101调节阀因故障关闭造成丙烯进料中断 (35)7.3.10PC-1113调节阀因故障关闭造成丙烯进料中断 (37)7.3.11E-104管层贫水冻结造成丙烯进料中断 (39)7.3.12丙烯进料流量表FC-1101指示有误 (42)7.3.13仓储来液相氨进料中断 (44)7.3.14因故障造成反应器氨进料中断 (47)7.3.15P-115运行泵故障停运 (52)7.3.16P-110运行泵故障停运 (54)7.3.17LC-1206故障全开 (56)7.3.18P-103运行泵故障停运 (58)7.3.19一台P-102运行泵故障停运 (60)7.3.20LC-1306故障 (62)7.3.21FC-1223无流量 (64)7.3.22FC-1225无流量 (66)7.3.23焚烧炉燃料油熄灭 (68)第八章操作规定 (70)8.1定期操作规定 (70)8.1.1装置巡检 (70)8.1.2交接班内容及要求 (80)8.1.3冬季防冻防凝和防解冻管理 (81)8.1.4高危泵的操作要求 (85)8.1.5分析取样安全操作要求 (86)8.2长期操作规定 (86)8.2.1进塔罐作业规定 (86)8.2.2其它规定 (87)第九章仪表控制系统操作法 (88)9.1DCS概述 (88)9.1.1DCS运行环境条件 (89)9.1.2DCS系统供电要求 (89)9.1.3DCS系统开、停机程序 (89)9.1.4空压制冷ESD系统操作法 (89)9.2主要工艺操作仪表控制说明及工艺控制流程图(PID) (91)9.2.1丙烯腈装置主要工艺操作仪表控制说明 (91)9.2.2丙烯腈装置工艺控制流程图(PID) (92)9.3装置自保逻辑控制规程 (114)9.3.1装置工艺、机组自保逻辑控制图 (115)9.3.2装置工艺自保逻辑控制说明 (118)9.3.3装置机组自保的逻辑控制说明 (119)9.3.4现场报警仪表使用管理规定 (120)第十章安全生产及环境保护 (123)10.1安全环保知识 (123)10.1.1安全保护基本知识 (123)10.1.2安技装备配备情况及使用方法 (140)10.1.3紧急情况下的现场急救常识 (155)10.2安全环保规定 (157)10.2.1基本要求 (157)10.2.2装置危险点及控制 (158)10.2.3正常生产操作中的安全环保规定 (158)10.2.4停车及检修期间安全环保规定 (160)10.2.5开车期间的安全环保规定 (161)10.2.6丙烯腈装置环保管理规定 (161)10.2.7丙烯腈装置环保检查与考核规定 (162)10.3装置防冻防凝措施 (164)10.4本装置事故案例 (191)10.4.1丙烯腈车间“12.27”硫酸灼伤事故 (191)10.4.2丙烯腈车间“8.04”烫伤事故 (192)10.4.3丙烯腈车间“04.22”高处坠落事故 (193)10.4.4丙烯腈车间11.6中毒事故 (194)10.5本装置易燃易爆物的安全性质 (198)10.5.1丙烯 (198)10.5.2氨 (200)10.5.3甲烷 (202)10.5.4丙烯腈 (203)10.5.5乙腈 (205)10.5.6冰乙酸 (207)10.6本装置主要有害物、介质的有关参数 (209)10.6.1氮气 (209)10.6.2氰氢酸 (210)10.6.3丙烯腈本体催化剂 (212)10.6.4丙烯腈补加型催化剂 (213)10.6.5对羟基苯甲醚 (214)10.6.6消泡剂 (215)10.6.7燃料添加剂 (216)10.6.8硫酸 (217)10.6.9对苯二酚 (219)10.6.10乙二醇 (221)10.6.11磷酸三钠 (222)10.6.12碳酸钠 (223)10.7本装置污染物主要排放部位和排放的主要污染物 (233)10.8职业卫生管理 (236)10.8.1丙烯腈装置职业危害因素 (236)10.8.2管理要求 (236)10.8.3丙烯腈装置职业危害因素分布 (237)10.8.4丙烯腈车间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点、监测周期、检测结果公示位置及国家标准..23810.9环境保护相关措施 (243)10.9.1装置环境保护相关规定 (243)10.9.2装置环境保护预防措施 (243)10.9.3装置三级防控 (246)第十一章附录 (250)11.1设备明细表 (250)11.1.1设备明细表 (250)11.1.2仪表明细表 (263)11.2主要设备结构图 (288)11.3装置平面布置图 (289)11.4固定式可燃气体报警仪及氢氰酸报警仪布置图 (290)11.5装置消防设施布置图 (291)11.6安全阀定压值表 (292)11.7调节阀汇总表及控制参数报警值表 (293)11.7.1调节阀汇总表 (293)11.7.2控制参数报警值表 (295)11.8常用基础数据 (299)11.8.1丙烯腈装置物料平衡图 (299)11.8.2冷量消耗量表 (300)11.8.3循环冷却水消耗量表 (300)11.8.4新鲜水消耗量表 (301)11.8.5蒸汽消耗量表 (301)11.8.6脱盐水消耗量表 (302)11.9装置PFD图及设计数据表 (302)11.10开、停工统筹图 (303)11.10.1丙烯腈装置开工计划统筹图 (303)11.10.2丙烯腈装置停工计划统筹图 (304)第七章事故处理预案[]-操作[]-同时操作M-值班长图示()-确认[]I-内操<>-安全P-现场操作员7.1.1事故处理的总原则是按照预防、控制、消除的程序进行控制。
丙烯腈简介丙烯腈属大众基本有机化工产品,是三大合成材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的基本且重要的原料,在有机合成工业和人民经济生活中用途广泛。
有机合成中引入氰乙基。
谷类烟熏剂。
合成表面活性剂和抗氧剂。
丙烯腈用来生产聚丙烯纤维(即合成纤维腈纶)、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苯乙烯塑料和丙烯酰胺(丙烯腈水解产物)。
另外,丙烯腈醇解可制得丙烯酸酯等。
丙烯腈在引发剂(过氧甲酰)作用下可聚合成一线型高分子化合物——聚丙烯腈。
聚丙烯腈制成的腈纶质地柔软,类似羊毛,俗称“人造羊毛”,它强度高,比重轻,保温性好,耐日光、耐酸和耐大多数溶剂。
丙烯腈与丁二烯共聚生产的丁腈橡胶具有良好的耐油、耐寒、耐溶剂等性能,是现代工业最重要的橡胶,应用十分广泛。
可以丙烯、氨、空气为原料,采用直接氧化法生产丙烯腈。
目录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第九部分:理化特性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第十五部分:管制信息第十六部分:质量指标第十七部分:事故案例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丙烯腈(抑制了的)化学品英文名称:acrylonitrile中文名称2:乙烯基氰,氰乙烯英文名称2:cyanoethylene,Vinylcyanide,2-Propenenitrile技术说明书编码:255CAS No.:107-13-1分子式:C3H3N / CH2=CH-CN结构式:三维模型结构简式:H2CCHCN分子量:53.06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丙烯腈(抑制了的) ≥99% 107-13-1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极毒、易燃易爆、可疑致癌物。
物理危险性:蒸汽比空气重,可能沿地面流动,可能造成远处着火。
目录第一章资源利用创新 .................................................................................... - 1 -1.1高收率丙烯腈生产工艺,提高丙烷利用率..................................... - 1 -1.2萃取精馏塔塔底水循环利用,节水372吨/小时 .............................. - 1 -第二章产品结构方案创新 ............................................................................ - 2 -第三章反应技术创新 .................................................................................... - 3 -3.1催化剂优选:以高效率、低成本为宗旨,坚持国产化................. - 3 -3.1.1丙烷脱氢催化剂:大连化物所NDC-8催化剂.................... - 3 -3.1.3丙烯氨氧化催化剂:兰州石化公司XYA-5催化剂............ - 4 -3.2脱氢反应器创新,开发移动床反应器,提高单程转化率............. - 4 -第四章分离技术创新 .................................................................................... - 7 -4.1采脱乙烷流程:采用膜分离+浅冷技术代替深冷,节能78.7%... - 7 -4.2乙腈浓缩:侧线采出代替釜液采出,乙腈浓度提高至59% ........ - 8 -第五章过程节能降耗技术创新 .................................................................... - 9 -5.1考虑温度匹配的反应热梯级利用..................................................... - 9 -5.2综合考虑经济性和操作弹性的换热网络优化设计......................... - 9 -5.3热泵技术........................................................................................... - 10 -5.4四效蒸发技术................................................................................... - 10 -第六章环境保护技术创新 .......................................................................... - 12 -6.1变压吸附分离尾气:充分回收丙烷和丙烯,提高原料利用率,减少VOC排放 ....................................................................................................... - 12 -6.2废水处理........................................................................................... - 12 -6.3绿色催化剂的应用........................................................................... - 13 -6.4单产碳排放减少34.2万吨.............................................................. - 14 -第七章新型过程设备的应用 ...................................................................... - 15 -7.1移动床膜反应器的应用................................................................... - 15 -7.2急冷换热器代替急冷塔,回收4.9Gcal/h能量............................. - 15 -7.2.1急冷工艺的优选.................................................................... - 15 -7.2.3急冷换热器的优势................................................................ - 16 -7.3流化床反应器以及配件创新........................................................... - 16 -7.3.1用CPFD软件模拟流化床,保证反应器设计的合理性.... - 17 -7.3.2流化床反应器中新型旋风分离器,保证产品收率............ - 17 -7.3.3流化床反应器进气分布器创新,稳定产品质量................ - 18 -7.4新型高效分离设备,节约能耗降低费用............................... - 18 -7.5新型流体输送设备,保证脱乙烷塔安全稳定运行............... - 18 -第一章资源利用创新1.1高收率丙烯腈生产工艺,提高丙烷利用率近年来丙烷产能处于过剩状态,其中93%以上作为燃料使用,剩余的部分主要用于化工原料,直接销售收益低。
深圳东日瀛能科技有限公司有毒有害智能气体变送器产品说明书深圳东日瀛能科技有限公司目录1、概况-------------------------------------------------------------------------------22、技术特点-------------------------------------------------------------------------23、技术参数-------------------------------------------------------------------------34、外形尺寸及安装方式----------------------------------------------------------44.1安装位置--------------------------------------------------------------------54.2安装方法--------------------------------------------------------------------55、电气连接-------------------------------------------------------------------------66、负载特性--------------------------------------------------------------------------77、操作说明--------------------------------------------------------------------------87.1LCD显示说明---------------------------------------------------------------87.2按键操作说明---------------------------------------------------------------817.3变送器设置------------------------------------------------------------------98、设备维护--------------------------------------------------------------------------159、注意事项--------------------------------------------------------------------------1510、检测气体一览表----------------------------------------------------------------161.概述固定式气体变送器通过对大气中氧气、可燃气体、有毒有害气体进行连续在线检测及声光报警,不仅对特殊场合气体浓度起到控制作用,对危险现场气体泄漏更有预警作用,及时保护各种现场的生命以及财产安全。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化学品中文名:丙烯腈;氰乙烯;乙烯基氰化学品英文名:Acrylonitrile,Cyanoethylene,Vinylcyanide生产企业名称:地址:邮编: 传真号码:企业应急电话:电子邮件地址:技术说明书编码:生效日期: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混合物有害物成分浓度CAS No.丙烯腈107-13-1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本品在体内析出氰根,抑制呼吸酶;对呼吸中枢有直接麻醉作用。
急性中毒表现与氢氰酸相似。
急性中毒: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伴有上呼吸道和眼部刺激症状。
轻度中毒有头晕、头痛、乏力、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胸闷、手足麻木、意识蒙胧及口唇紫绀等。
眼结膜及鼻、咽部充血。
重者除上述症状加重外,出现四肢阵发性强直抽搐、昏迷。
液体污染皮肤,可致皮炎,局部出现红斑、丘疹或水疱。
慢性中毒:尚无定论。
长期接触,部分工人出现神衰综合征,低血压等。
对肝脏影响未肯定。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高毒,为可疑致癌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或5%硫代硫酸钠溶液彻底冲洗至少20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勿用口对口)和胸外心脏按压术。
给吸入亚硝酸异戊酯,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用1:5000高锰酸钾或5%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易引起燃烧,并放出有毒气体。
与氧化剂、强酸、强碱、胺类、溴反应剧烈。
在火场高温下,能发生聚合放热,使容器破裂。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氰化氢。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特殊防护服,在掩蔽处操作。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2-丙烯腈[稳定的]化学品英文名:2-acrylonitrile,stabilizedl acrylonitrile;cyanoethylene化学品别名:丙烯腈;乙烯基氰;氰基乙烯CAS No.:107-13-1EC No.:203-466-5分子式:C3H3N用途:用于制造聚丙烯腈、丁腈橡胶、染料、合成树脂、医药等。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液体。
高度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吞食后有毒。
跟皮肤接触有毒。
对皮肤有刺激性。
跟皮肤接触可能会引起敏化作用。
有严重损害眼睛的危险。
吸入有毒。
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有轻微致癌性风险。
对水生物有毒。
对水生环境可能会引起长期有害作用。
使用适当的容器, 以预防污染环境。
| GHS 危险性类别根据《危险化学品分类信息表》(2015)危险性类别判定,该产品分类如下:易燃液体,类别2;急毒性-口服,类别3;急毒性-皮肤,类别3;皮肤腐蚀/刺激,类别2;皮肤敏化作用,类别1;眼损伤/眼刺激,类别1;急毒性-吸入,类别3;特定目标器官毒性-单次接触:呼吸道刺激,类别3;致癌性,类别2;危害水生环境-急性毒性,类别2;危害水生环境-慢性毒性,类别2。
| 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信息: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吞咽会中毒,皮肤接触会中毒,造成皮肤刺激,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反应,造成严重眼损伤,吸入会中毒,可能造成呼吸道刺激,怀疑会致癌,对水生生物有毒,对水生生物有毒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防范说明预防措施:使用前取得专业说明。
在阅读并明了所有安全措施前切勿搬动。
远离热源、热表面、火花、明火以及其它点火源。
禁止吸烟。
保持容器密闭。
容器和接收设备接地和等势联接。
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采取措施,防止静电放电。
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作业后彻底清洗。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15万吨/年丙烯腈项目——创新说明书目录第一章资源利用创新 .................................................................................... - 2 -1.1高收率丙烯腈生产工艺,提高丙烷利用率..................................... - 2 -1.2萃取精馏塔塔底水循环利用,节水372吨/小时 .............................. - 2 -第二章产品结构方案创新 ............................................................................ - 3 -第三章反应技术创新 .................................................................................... - 4 -3.1催化剂优选:以高效率、低成本为宗旨,坚持国产化................. - 4 -3.1.1丙烷脱氢催化剂:大连化物所NDC-8催化剂.................... - 4 -3.1.3丙烯氨氧化催化剂:兰州石化公司XYA-5催化剂............ - 5 -3.2脱氢反应器创新,开发移动床反应器,提高单程转化率............. - 5 -第四章分离技术创新 .................................................................................... - 8 -4.1采脱乙烷流程:采用膜分离+浅冷技术代替深冷,节能78.7% ... - 8 -4.2乙腈浓缩:侧线采出代替釜液采出,乙腈浓度提高至59% ........ - 9 -第五章过程节能降耗技术创新 .................................................................. - 10 -5.1考虑温度匹配的反应热梯级利用................................................... - 10 -5.2综合考虑经济性和操作弹性的换热网络优化设计....................... - 10 -5.3热泵技术........................................................................................... - 11 -5.4四效蒸发技术................................................................................... - 11 -第六章环境保护技术创新 .......................................................................... - 12 -6.1变压吸附分离尾气:充分回收丙烷和丙烯,提高原料利用率,减少VOC排放 ....................................................................................................... - 12 -6.2废水处理........................................................................................... - 13 -6.3绿色催化剂的应用........................................................................... - 13 -6.4单产碳排放减少34.2万吨.............................................................. - 14 -第七章新型过程设备的应用 ...................................................................... - 15 -7.1移动床膜反应器的应用................................................................... - 15 -7.2急冷换热器代替急冷塔,回收4.9Gcal/h能量............................. - 15 -7.2.1急冷工艺的优选.................................................................... - 15 -7.2.3急冷换热器的优势................................................................ - 16 -7.3流化床反应器以及配件创新........................................................... - 16 -7.3.1用CPFD软件模拟流化床,保证反应器设计的合理性.... - 17 -7.3.2流化床反应器中新型旋风分离器,保证产品收率............ - 17 -7.3.3流化床反应器进气分布器创新,稳定产品质量................ - 18 -7.4新型高效分离设备,节约能耗降低费用............................... - 18 -7.5新型流体输送设备,保证脱乙烷塔安全稳定运行............... - 18 -第一章资源利用创新1.1高收率丙烯腈生产工艺,提高丙烷利用率近年来丙烷产能处于过剩状态,其中93%以上作为燃料使用,剩余的部分主要用于化工原料,直接销售收益低。
27万吨/年丙烯腈项目创新性说明书前言本团队对“27万吨/年丙烯腈项目”设计中的创新点与特色整理成册,相关结果分别列于本创新点说明书第一章至第五章。
团队成员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做了大量的资料搜集、设计计算与校核工作,同时参考最新标准、规范、数据资料、公式、图表及图纸。
审校人员反复多次校审并对个别章节进一步完善,最终对装置中的创新点与特色点进行整理。
目录第一章工艺设计创新 (1)1.1 高效反应新工艺 (1)1.2 分离序列设计 (1)1.3 高效分离新技术 (2)1.3.1 VLE分析 (2)1.3.2 非均相共沸精馏 (3)1.3.3 双效变压精馏 (4)1.4 反应分离集成技术 (5)1.5 资源循环与利用 (6)第二章节能技术创新 (7)2.1 换热网络 (7)2.2 热泵精馏 (7)2.3 双效变压精馏 (8)2.4 四效蒸发 (9)2.5 丙烯氨氧化反应器发生蒸汽 (10)第三章过程设备创新 (11)3.1 反应器结构创新 (11)3.2 分离设备结构创新 (12)3.3 换热设备结构创新 (13)3.4 输送设备结构创新 (13)第四章清洁生产创新 (15)4.1 绿色催化剂 (15)4.2 单产碳排放 (15)4.3 三废资源化利用 (17)第五章控制安全创新 (18)5.1 复杂体系控制方案设计 (18)5.1.1 Aspen Dynamics动态模拟 (18)5.1.2 自动控制方案的设计 (20)5.2 SIS安全仪表系统的设计 (22)第一章工艺设计创新1.1 高效反应新工艺本项目丙烷脱氢车间采用Oleflex工艺,此工艺加入的结焦抑制剂为H2,而H2又是反应产物,尽管其有较好的抑制结焦的能力,但对脱氢反应也有影响。
通过对其余脱氢工艺比较,Star工艺通过向反应器内通入水蒸气做结焦抑制剂,避免了H2对降低反应产率的不利影响。
所以本项目采取水蒸气代替H2作为抑制剂。
考虑到水蒸气的加入量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我们分别参考相关文献进行优化,对于水烃比,参考相关文献可知,当水烃比为3时,其转化率和产率达到较高值,故采用水烃比为3;由于加入水蒸汽后会降低催化剂的稳定性,依据相关文献,在催化剂载体中加入Ce元素,通过Ce元素在其中对Pt和Sn的分散度以及接触方式的改变,从而增加催化剂的稳定度。
5000吨丙烯腈设计说明书化工设计说明书5000t/a丙烯腈合成工段的课程设计5000 T/A ACRYLONITRILE SYNTHESIS SECTION OF THECOURSE DESIDN学院(部):化学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化工13-3学生姓名:王庆松指导教师:丰芸2016 年 5 月16 日致谢 (29)1.绪论1.1 引言丙烯腈是一种无色的有辛辣气味液体,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易引起燃烧,并放出有毒气体。
与氧化剂、强酸、强碱、胺类、溴反应剧烈。
在火场高温下,能发生聚合放热,使容器破裂。
丙烯腈是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和合成树脂的重要单体。
由丙烯腈制得聚丙烯腈纤维即腈纶,其性能极似羊毛,因此也叫合成羊毛。
丙烯腈与丁二烯共聚可制得丁腈橡胶,具有良好的耐油性,耐寒性,耐磨性和电绝缘性能,并且在大多数化学溶剂中,阳光和热作用下,性能比较稳定。
丙烯腈与丁二烯、苯乙烯共聚制得ABS树脂,具有质轻、耐寒、抗冲击性能较好等优点。
丙烯腈水解可制得丙烯酰胺和丙烯酸及其酯类。
它们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丙烯腈还可电解加氢偶联制得己二腈,由己二腈加氢又可制得己二胺,己二胺是尼龙66原料。
可制造抗水剂和胶粘剂等,也用于其他有机合成和医药工业中,并用作谷类熏蒸剂等。
此外,该品也是一种非质子型极性溶剂、作为油田泥浆助剂PAC142原料。
丙烯腈是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和合成树脂的重要单体,也是杀虫剂虫满腈的中间体。
1.2设计任务年产5000t/a丙烯腈合成段设计(aspen模拟)按工作日300天,丙烯腈损失率3.1%,设计裕量6%计算丙烯腈小时生产量原料组成:(摩尔分数)含C3H685% 、C3H815%。
进反应器的原料配比(摩尔比)为C3H6∶C3H8∶O2 =1:1.05:2.3反应后各产物单程收率见下表:物质丙烯腈(AN)氰化氢(HCN)乙腈(ACN)丙烯醛(ACL)CO2摩尔收率0.6 0.065 0.7 0.007 0.12操作压力0.203MPa ,出口压力0.162MPa,反应器进口温度110℃ ,反应温度450℃ ,气体出口温度350℃。
丙烯腈装置说明书 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一、工艺流程丙烯腈的生产方法早在1893年就发现了丙烯酰胺脱水制造丙烯腈的方法,但此生产方法原料来源非常困难。
1930年发现了由环氧乙烷和氢氰酸合成丙烯腈的方法,随后又发现了由乙炔和氢氰酸合成丙烯腈的生产反法,这些方法因受各种条件的限制,生产规模均较小。
1959年发明了丙烯、氨氧化法生产丙烯腈,使丙烯腈生产技术的发展取得了重大突破。
由于这一方法的原料价廉易得,工艺流程较为简单,产品质量较好,所以此法很快就实现了工业化生产。
到了七十年代,世界各国丙烯腈的生产几乎都采用这种方法。
装置流程简述来自丙烯、氨罐区的液态丙烯和液态氨进入丙烯、氨蒸发器,经过气化和过热后混合在一起,经丙烯、氨分布器进入反应器,来自空压机的工艺空气进入反应器底部,并经过空气分布板进入流化床。
当这些气体通过流化床式反应器时,发生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用来维持反应并通过垂直安装在反应器内的蒸汽盘管移去热量,产生4MPa蒸汽。
反应气体通过旋风分离器从反应器顶部流出,热的反应气体通过反应气体冷却器,一方面加热反应器蒸汽盘管中所用的锅炉水,一方面反应气体本身被冷却。
从反应气体冷却器出来的气体,在急冷塔的下端被绝热冷却。
未反应的氨与加到急冷塔上段循环水中的硫酸反应,从出料气中除去。
四效蒸发器底部物料被引入急冷塔的下段,这些物料部分气化,其余部分出装置,这股物料中含有水、氰化物、少量催化剂。
从急冷塔上段出来的的硫铵溶液送往硫铵装置。
从急冷塔出来的气体在急冷塔后冷器中进一步冷却,然后进入吸收塔。
在吸收塔中,下降的水吸收逆流向上的反应气体中可溶解的产物。
未被吸收的气体含有未反应的烃、氧气、氮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及少量的丙烯腈,经吸收塔排放烟囱放入大气。
从急冷塔后冷器出来的冷凝液被送到回收塔以回收丙烯腈和其它有机物。
来自吸收塔的液体在加热之后进入回收塔,利用水作为溶剂进行萃取精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