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月警示教育之高压线事故案例
- 格式:pptx
- 大小:472.62 KB
- 文档页数:38
供电公司警示教育案例一、背景介绍某市A供电公司是该市的主要供电企业,负责该市的电力供应和维护工作。
为了确保供电安全和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供电公司不断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培训和规章制度宣传。
最近发生了一起因员工违反安全规定引发的安全事故。
二、事件描述某日,A供电公司的运维技术员小王被安排前往某个小型企业进行设备巡检。
根据规定,巡检前必须切断设备的电源,确保安全巡检。
小王在进行巡检时,并未按照规定切断电源,而是直接进行检查。
在巡检过程中,小王意外触碰到设备上的高压电线,导致他遭受严重电击,立即被送往医院抢救。
经医院诊断,小王的手部严重受伤,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并可能留下终身残疾。
三、调查分析供电公司立即成立了调查组对此次安全事故进行调查。
该调查组迅速采集了事故现场的证据,对相关人员进行了询问,并查阅了相关文件和规章制度。
经过调查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1. 小王作为运维技术员,对于设备巡检的安全规定应当非常熟悉,但他没有切断电源进行巡检,违反了明确的安全操作流程;2. 小王在巡检过程中没有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导致他无法有效保护自己的安全;3. 小王在距离电线足够远的情况下没有使用安全工具进行巡检,对于电线的位置和状态掌握不准确。
四、整改措施根据调查结果,供电公司立即采取了以下整改措施:1. 对小王进行相应的教育和处罚,停职整顿并进行责任追究,以警示其他人员;2. 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培训,重点强调安全规范的重要性以及电力设备巡检的安全操作流程;3. 强制所有员工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并定期组织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4. 审查和完善现有的安全管理制度,增加对设备巡检的安全要求和标准,确保员工的安全巡检行为符合规定;5. 加强对设备状态的监控和维护,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五、教训总结通过此次事件,A供电公司深刻认识到安全意识和规范操作的重要性。
公司将以此为教训,进一步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供电工作的安全可靠运行。
电力安全事故案例
案例一,高压电线触电事故。
某施工单位在进行建筑施工时,由于施工人员操作不当,导致高空作业车触碰到高压电线,结果造成一名施工人员触电身亡。
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被责令停工整顿,并被处以巨额罚款。
这起事故的发生主要是因为施工单位对高压电线的安全距离没有足够重视,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强,对操作规程不熟悉,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案例二,电气设备老化引发火灾。
某工厂的电气设备使用年限较长,由于长期使用和缺乏定期检修,导致设备老化严重。
一天,工厂内一台老化严重的电气设备发生了短路,引发了严重火灾,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
事后调查发现,工厂对电气设备的维护保养不到位,缺乏定期检查和更新设备的计划,是导致火灾发生的主要原因。
案例三,电力设备操作失误引发爆炸。
某电力公司的操作人员在进行高压电力设备的操作时,由于疏忽大意,操作失误导致了设备的短路,最终引发了爆炸事故,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事后调查发现,操作人员对电力设备的操作流程和安全规范了解不够,缺乏必要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以上案例充分说明了电力安全事故的严重性和危害性,也提醒我们要高度重视电力安全工作,加强安全管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确保电力行业的安全生产和稳定运行。
希望各个单位能够引以为戒,加强安全管理,共同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用电事故案例近年来,一些工厂用电安全管理不善,违规用电等,导致人员触电事故时有发生。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2016触电事故案例盘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触电事故案例一:郑州工人高压线下施工触电有人救援二次触电高压线下两工人抛网线时触电有人救援时浇水业内人士称易形成二次触电上午9点左右,郑州两名宽带安装工人在铺设网线时,遭电击,当场晕倒在地,随后被送往医院抢救。
目击者称,两人铺设线路扔线圈时,距离高压线太近,导致网线通电,击中两人。
目前,事故原因还在调查中。
俩工人高压线下施工被电击倒地,有人往其身上浇水“嘭”一声响,让花园路金牛路交叉口附近居民吃了一惊。
当时正是9点10分左右。
据附近居民介绍,响声类似爆炸的声音,但又没有浓烟。
金牛路路南一小区居民打开窗户看到,在一处物流园围墙边,一团白色的烟雾缓慢升起,两名男子倒在地上一动不动,有人从屋里用盆向两人身上浇水。
在两人身旁的一个电线杆上,一股线缆正在燃烧,火苗在线缆上跳动着,并向左右两端扩散。
有居民拿着手持灭火器,对准火苗,很快将火扑灭。
9点20分左右,两辆消防车和两辆救护车赶到现场。
消防队员下车查看后,确认没有隐患后离开现场。
两辆救护车各运一名伤者离开了现场。
随后,两辆电力抢险车辆赶到现场查看。
“爆炸的响声很大,老远都能听见。
”据附近一位居民介绍,听见响声后,他打开窗户发现,两名伤者倒在地上,身上还冒着烟。
事发现场位于杨君刘村,尽管村庄大部分已经拆迁,但是金牛路两侧仍有不少仓库和院落未拆迁,路边还有电线杆和线缆。
在东西走向的线缆上方,还有一道南北走向的高压线。
根据地面警示标志,这股高压线为11万伏高压线。
在现场,一位目击者介绍,当时有3名工人正在高压线下面铺设网线,其中2名工人在施工中往上抛网线,但网线距离高压线太近导电,两人被电击中倒地。
触电事故案例二:租客触电身亡 80后夫妻1死1伤留下2幼子7月24日下午,深圳市福田区新兴村15栋1106户发生漏电事故,致一人死亡一人受伤。
工程施工高压触电事故一、事故发生2019年8月15日,某建筑工地发生了一起高压触电事故。
当时,工地正在进行一栋高层建筑的施工,有多名工人正在进行高空作业。
突然,一名工人在操作塔吊时不慎触碰到了高压电线,导致触电身亡。
据现场目击者介绍,当时天气晴朗,风平浪静,工地上昂然若冠,各种施工车辆依次排开,工人们在屋顶上辛勤劳作。
突然,听到一声巨响,一道明亮的电闪瞬间划破长空,接着响起了一声急促的尖叫声,让人毛骨悚然。
工地负责人立即报警并联系了电力公司维修人员前来处理。
但不幸的是,该名工人在被送往医院急救时已经身亡。
这起事故给工地带来不小的影响,也让相关部门对施工安全问题产生了深思。
二、事故原因经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工人操作不当:事故发生时,该名工人在操作塔吊时没有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导致触碰到高压电线。
2.施工环境复杂:该工地周边有高压电线交织,施工现场受限,工人操作时容易受到外界干扰。
3.施工单位管理不严:施工单位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漏洞,对工人的安全教育和培训不够到位,导致工人对安全意识不强。
4.电力设施维护不及时:电力公司在维护高压设施时存在一定的盲区,未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处理。
三、事故分析工程施工中高压触电事故屡有发生,给工地安全管理和电力设施维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施工单位需要加强对工人的安全教育和培训,让工人时刻保持警觉,避免发生类似事故。
其次,施工单位应提前了解周边电力设施情况,做好施工前的安全排查和预防措施。
最后,电力公司也需要加强对高压设施的检修和维护,确保设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四、事故处理针对此次事故,施工单位和电力公司立即展开了调查和处理工作。
首先,施工单位对工地安全管理进行了全面检查,加强了对工人的安全培训和教育,制定了更加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
其次,电力公司对现场的高压电线进行了检修和维护,确保设施的安全性。
在事故处理的同时,相关部门也对类似领域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通过这起事故的教训可以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触电事故典型案例【高压线下吊运作业,汽车扒杆碰线触电,电死扶绳汽车司机】•1984 年 3 月 28 日下午,某厂运输车间运水泥构件,汽车吊扒升到距 10 千伏高压线约 100 毫米处,因承重摆动扒杆而碰触高压线,致使扶钢丝绳的汽车司机触电死亡。
这次作业违反了“在 10 千伏高压线下作业,安全间距不应小于2 米”的规定,且由非司机开车,导致悲剧的发生。
[触电事故案例]事故过程:2003年5月,重庆某化工企业装置扩建工程,某建筑公司为该工程施工承包单位,其仪表安装调试队一仪表女工在约离平台2.8米处进行仪表调校时,突然受到电击,从作业处跌落,同事发现后立即进行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并同时拨打120 ,120救护到现场并送医院,经医院抢救无效宣布死亡。
.事故原因分析:作业点应为24伏安全电压,结果其电压为220V电压。
未进行送电前的检查,接线错误未得到提前发现。
现场作业人员确认检查不到位,未进行电压确认。
送电程序未得到有效执行。
【水沟焊管搭接回路线,手脚潮湿触电命归天】1988 年 7 月 31 日上午,某厂职工子弟中学校办工厂,在承包工程的室外地沟里进行对接管道作业的青年管工拉着焊机二次回路线,往焊管上搭接时触电,倒地后将回路线压在身下触电身亡。
该管工在雨后有积水的管沟内摆对接管时,脚上穿的塑料底布鞋、手上戴的帆布手套均已湿透。
当右手拉电焊机回路线往钢管上搭接时,裸露的线头触到戴手套的左手掌上,使电流在回线——人体——手把线(已放在地上)之间形成回路,电流通过心脏。
尤其是触电倒下后,在积水的沟内,人体成了良好的导体,那时人体电阻在 1000 欧左右,电焊机空载二次电压在 70 伏左右,则通过人体的电流 70 毫安。
而成人通常的致颤电流即致命电流为 50 毫安。
70 毫安电流使其心脏不能再起压送血液的作用,所以血液循环停止造成死亡。
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加之缺乏安全用电知识使年仅 23 岁的青工死于非命。
电力行业事故案例安全警示教育片一、引言电力行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由于操作不当、设备故障等原因,常常发生各种事故。
这些事故不仅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给员工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为了提高电力行业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水平,制作一部电力行业事故案例安全警示教育片,对于预防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二、电力行业事故案例分析1. 事故案例一:高压电线触电事故这是一起因高压电线未正确接地而导致触电事故。
在案例中,一位电力工人在进行线路维修时,误以为线路已经断电,未采取正确的安全措施,结果触电身亡。
这个案例提醒我们,正确接地是电力行业操作中必须要注意的重要环节。
2. 事故案例二:设备故障引发火灾这是一起因设备故障引发火灾的事故案例。
在案例中,一台电力设备由于长时间运行而发生故障,最终引发了一起严重的火灾事故。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是预防事故的关键。
3. 事故案例三:操作失误导致爆炸事故这是一起因操作失误导致爆炸事故的案例。
在案例中,一位工人在进行电力设备操作时,由于疏忽大意,未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操作,导致设备发生爆炸。
这个案例提醒我们,操作规程的严格执行是保证安全的重要保障。
三、安全警示教育片的制作要点1. 准确记录事故案例的细节在制作安全警示教育片时,首先要准确记录事故案例的细节。
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造成的后果等。
只有准确记录了事故的细节,才能更好地向观众传递安全警示的信息。
2. 分析事故的原因和教训在制作安全警示教育片时,要针对每个事故案例进行原因分析和教训总结。
通过分析事故的原因,找出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以便从根本上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同时,要总结出事故的教训,向观众传递正确的安全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3. 采用生动形象的案例展示方式为了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安全警示教育片应采用生动形象的案例展示方式。
可以通过动画、模拟实景等手段,将事故案例还原到观众面前,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工程施工中的高压触电事故案例导语:工程施工中,高压触电事故是一种常见的意外伤害,严重时可导致人员伤亡。
本文将通过几个典型的高压触电事故案例,分析事故原因,以提高大家对施工现场安全的重视。
案例一:某电力施工公司进行电缆分接箱改造施工时违规带电进行10kV高压电缆拖拽作业,导致发生触电事故,造成2人死亡。
事故原因是因为施工人员未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对现场安全隐患未能及时发现和排除。
案例二:某建筑公司在重庆进行外墙施工时,一名工人跌落高压线上触电身亡。
事故原因是因为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薄弱,安全防护不到位,未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高空坠落。
案例三:某发电厂发生一起高压触电事故,一名作业人员在220KV升压站搭设脚手架过程中触电死亡。
事故原因是因为作业人员对高压线路的危险性认识不足,未严格按照电气工作票及作业危险点(源)辨识预控措施卡进行操作。
案例四:某维修队在进行高压电气工具耐压试验时,一名电工因违反操作规程触电死亡。
事故原因是因为电工对高压试验的操作规程不熟悉,未按照规定进行操作。
以上案例中的事故原因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1. 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强,对高压触电的危险性认识不足,未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2. 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对安全隐患未能及时发现和排除。
3. 施工管理人员对现场安全监管不力,未能确保施工人员按照规程操作。
4. 缺乏必要的安全培训和教育,导致施工人员对安全知识掌握不足。
针对以上案例,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具体措施如下:1. 提高施工现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安全培训和教育,使施工人员充分了解和掌握安全知识。
2. 制定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程,并确保施工人员严格按照规程进行作业。
3. 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措施,对安全隐患及时发现和排除。
4. 施工管理人员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管,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5. 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建筑施工行业的监管,加大对安全事故的查处力度。
高压带电火灾事故案例分析一、案例概述2015年5月12日,北京市某纺织厂发生一起高压带电火灾事故,造成14人死亡,30人受伤,严重影响了生产和社会秩序。
事故发生后,工商管理部门对该厂进行了调查,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追责。
在此案例分析中,将对事故的原因、处理过程和教训进行详细的分析。
二、事故原因1.设备老化和维护不及时:该纺织厂使用了多年的电气设备,随着时间的推移,设备老化严重,存在着诸多潜在隐患。
而厂方未能及时进行设备的检修和维护,导致设备工作不稳定,易发生故障。
2.违规操作:一些员工为了节省时间,经常违规操作高压设备,直接进行电路操作,而忽略了相关的安全程序和规定。
3.急功近利心态:纺织厂的企业文化偏向急功近利,追求生产效益,而忽略了安全管理和投入。
4.缺乏应急预案:在发生火灾事故时,厂方没有有效的应急预案和有效的疏散计划,导致员工在事故发生后无法及时脱离危险的环境。
三、事故处理过程1.事故发生后,当地消防部门迅速赶到现场,对火势进行了控制和救援,尽最大努力救出了被困在火场的员工,但由于火势过大,导致14人死亡,30人受伤。
2.事故后,当地工商管理部门对该纺织厂进行了调查,追责相关责任人,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全面的维修和更新,并对纺织厂进行了停产整顿。
3.事故发生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媒体的报道,给企业的形象和信誉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四、事故教训1.企业应该加强设备的维护和检修,保证设备的运行安全和稳定。
2.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对高压设备操作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3.企业应该树立安全第一的管理理念,增加对安全管理的投入和重视。
4.加强应急预案编制和演练,保证在发生火灾等突发事故时,能够迅速高效地组织疏散和救援工作。
五、结语高压带电火灾事故给企业带来了严重的损失和影响,也给员工和家属带来了不可挽回的伤痛,对于这样的事故,我们应该吸取教训,加强安全管理,保证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共同努力,避免再次发生类似的事故。
起低压返送电造成检修线路带有高压电的案例分析293湖北安全生产信息网(安全生产资料大全) 寻找资料>>我单位线路维护班在进行郊区一个村庄的10kv线路维修时,当对工作地点装设安全措施验电时发现线路有电(工作地点距高压出线柜6档线)。
经反复落实安全措施,没有发现问题,应断开的开关和刀闸均已断开,并在该出线的高压配电盘下刀闸线路侧装设了三相短路接地线。
既然在线路上装设了三相短路接地线,为什么线路上仍然有高电压(6-10kv的验电器出厂规定最低动作电压为1.5kv-4kv)?为什么各级保护措施没有起到保护作用?根据以上情况,我们对现场进行了调查分析,情况如下:一、检修线路上的高电压来源经调查,线路上有高电压的来源是低压返供电,原因是农村用户私拉乱扯低压备用电源,且这些用户是一些小饭店,均为单相(220v)供电,投、备电源仅用了两个一般的单相胶壳闸刀控制,没有联锁装置,导致该村一台接在另外一条供电的10kv线路上的配电变压器的低压上,通过用户返供到停电线路的配电变压器,又返供到停电线路上。
二、各级保护失去作用的原因有返供电电压,线路上又装设了三相短路接地线,各级保护没有起作用的原因是:1.配电变压器接线组别为y/y0-12时,因高压侧为小电流接地系统,星点没有引出,即使装设了三相短路接地线,返供电也没有形成短路点,回路没有短路电流,各级过电流保护不会动作。
2.郊区、农村电网管理比较混乱,单相返供电产生电压后虽然有电容电流,但是本村专用线路电流小,该返供电配电变压器低压系统又全部没有安装漏电保护器,所以没有保护切断电源。
3.用户电源刀闸熔丝安装不规范,有的甚至用铜线代替,单相返供电时虽然负荷较大但熔丝没有熔断。
闸刀并联,增大了闸刀容量,也是造成这次返供电时负荷大而用户闸刀熔丝没有熔断的原因。
根据上述情况分析,当配电变压器接线组别为y/y0-12时,10kv则不论怎样装设接地线都不会构成供电回路短路,没有短路电流,各级熔断器就不会熔断。
案例一:电工违规
操作引发事故
2011年4月12日
早8:20分左右,
山东济南市文化
东路一处电缆施
工现场发生惨烈
事故,一名维修高
压电线的工人由
于违规操作遭电
击不幸身亡。
当记
者感到现场时,闻
到了强烈的刺鼻
气味。
死者为中年
男性,身上的衣服被烧焦,现场情形惨不忍睹。
案例二国外的一起带电作业造成的电击事故。
案例三、哈尔滨一家汽车修配厂在给一辆油罐车焊接维修油箱时突然发生爆炸,事故造成修配厂的两个车库以及附近两栋居民楼着火,5人受伤。
案例四、无证电焊工违规操作引起火灾
2010年11月15日13时,电焊工吴国略、电焊辅助工王永亮在上海胶州路728号教师公寓北侧外立面进行电焊作业。
14时14分,吴国略在公寓10楼作业时,金属熔融物溅落在大楼电梯前室北窗9楼平台,引燃堆积在外墙的聚氨酯保温材料碎屑。
当时,吴国略曾试图用干粉灭火,扑救无效后和王永亮一同逃生。
火势随后迅猛蔓延,因烟囱效应引发大面积立体火灾,最终造成58人死亡、71人受伤的严重后果,建筑物着火面积12000平方米,直接经济损失1.58亿元。
电力线路事故案例警示教育电力线路事故是一种常见的安全事故,这类事故往往造成很严重的后果,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以下将通过一个真实案例来警示教育大家,引起大家对电力线路安全的关注和重视。
2019年,某城市发生了一起电力线路事故,造成了一人死亡、多人受伤的悲剧。
当时,在一个居民区内,一名在维修电力线路的工人不慎接触到了带电的电线,导致电流通过他的身体,造成了不可挽回的伤害。
不仅如此,这次事故还引发了附近居民的恐慌,由于电力线路不稳定,一些电器设备过载烧毁,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
这起事故给人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高度重视电力线路的安全问题。
首先,作为社区居民,要注意家中电器设备的使用,尽量不要使用过时老化的电线和插座,定期检查电线是否有裂缝、破损等情况,及时更换。
其次,不将电线挂在阳台、窗户等易被外来物体击中的地方,以免在降雨或强风天气中电线受到电线杆、电缆等设备脱落的打击。
对于那些在高空施工的工人,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佩戴好相关防护装备,确保自身的安全。
同时,在维修电线路时,要按照规定关好总闸,确保电线路不带电再进行维修工作。
此外,政府和电力公司也需加强对电力线路安全的管理,加强巡查和维护工作。
尤其是对于年久失修的电线路,应加以整治和更换,将现有的老旧配电线路更新为安全可靠的线路。
另外,还需加大对电力线路辖区内居民的安全教育力度,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避免不必要的电力事故的发生。
通过这起电力线路事故,我们深刻认识到电力线路安全事故的危害性和可怕性,更加明确了我们在平时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保障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希望通过这样的案例警示教育,能够引起大家对电力线路安全的高度重视,减少电力线路事故的发生,保护好每个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电力事故案例(5个案例)电力事故案例案例一案情描述该案发生在2018年,在一座工业区的电力站内。
一名工人在进行电气设备维护时,触摸到带电配电盘导致电击事故发生。
工人因受伤严重送医院治疗,并造成产能损失。
原因分析事后调查发现,该配电盘没有安装防护罩,并且缺乏明显的警示标识,导致工人无法在维护操作前注意到潜在的危险。
教训与建议此案例强调了安全设备和标识的重要性,对电气设备进行操作前,必须确保设备工作正常、有必要的防护罩,并有清晰的警示标识。
案例二案情描述该案发生在农村地区的一栋住宅。
当地居民发现一根高压电线掉落到居民区的屋顶上,引发了一场火灾。
火灾不仅造成住宅严重损坏,还使多个家庭流离失所。
原因分析调查后发现,高压电线掉落的原因是因为电线杆与电线之间的连接处破损受损。
此外,未及时进行维护检修也是导致电线掉落的重要原因。
教训与建议此案例强调了电力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的重要性。
电力公司应加强对电线杆的巡视,及时发现并修复损坏的连接处,确保居民的安全。
案例三案情描述该案发生在一家工厂的电梯上。
一名工人在电梯内行驶时,突然电梯停电,导致工人被困电梯内长达数小时。
原因分析经过调查,发现电梯停电的原因是由于电梯维护不当,电源线松动导致电路断开。
教训与建议此案例强调了电梯的定期维护和检修的重要性。
维护人员应检查电梯的电路连接,确保电源线固定并工作正常,以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
案例四案情描述该案发生在一座商业楼宇的停车场。
一辆汽车在停车期间突然发生自燃,不仅引起了火灾,还对周围的汽车和建筑物造成了严重损失。
原因分析经过调查,发现汽车自燃的原因是因为停车场内的电线短路引发的火灾。
电线短路的原因是由于老旧设备和不合格的电线使用。
教训与建议此案例强调了建筑物电气设施的安全检查和维护的重要性。
建筑物管理者应定期检查电线和设备,更换老旧设备,并确保使用符合标准的电线。
案例五案情描述该案发生在一家餐厅的厨房里。
一名厨师在烹饪过程中,突然被电烤箱触电。
安全案例:臂杆碰触高压线导致大面积停电事故1.事故过程简述1996年,驾驶员T某、监护人W某在某建筑工程公司搅拌站工地负责50t汽车式起重机吊装混凝土作业。
在等待工作期间,驾驶员T某在50t 汽车式起重机吊臂向东伸出28m 、仰角为 73 。
的情况下,擅自离开起重机到工地休息室与他人打扑克。
17时许,调度员到工地休息室通知50t汽车式起重机驾驶员挪动车位让路,T 某只顾打扑克,未采取任何措施,此时在休息室观看他人打扑克的W 某不顾自己无驾驶证,私自驾驶50t 起重机腾挪让路。
W某在未收回吊臂,且无人监护的情况下驾机由东向西行驶,致使吊臂先后两次触碰到高压线,造成短路断电,使该地区大范围停电,直接影响了部分重要党政军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居民区的供电供暖,经济损失达190 余万元。
2. 事故原因分析监护人W 某,在未取得有关部门核发的操作证的情况下,违反规定无证驾驶起重机。
在行车时又违反起重机操作规程,未收回起重吊臂即驾机行驶,致使高压线短路,造成大范围停电。
驾驶员T某,在起重机处于工作状态下未采取任何监护措施,擅离职守,致使他人违章驾机操作,使高压线短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3. 事故应汲取的教训这是一起因无证驾驶汽车式起重机,违章操作,致使臂杆碰触高压线,使高压线短路,造成大面积停电的重大责任事故,从事故中应汲取以下教训:(1)起重机械必须由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并持有操作证的驾驶员操作,严禁无证人员操作。
(2)起重机完成当班工作前,驾驶员不准做与操作无关的事情。
在等待起重作业期间,操作人员不得离开工作岗位,应做好起重机的监护工作,防止其他人员进入驾驶室误操作。
(3)汽车式起重机行驶时,应将臂杆放在支架上,吊钩挂在挂钩上并将钢丝绳收紧。
4. 违反何种标准、规定、规程的有关条款本事故是由于违反如下条款而造成:(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 6067-85)之5.2.3.l 起重机的操作,只应由下述人员进行:a. 经考试合格的驾驶员;b.驾驶员直接监督下的学习满半年以上的学徒工等受训人员;c.为了执行任务需要进行操作的维修、检测人员;d. 经上级任命的劳动安全监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