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凝器流程布置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425.24 KB
- 文档页数:3
平行流微通道换热技术在热泵热水器上的应用分析作者:闫克江寇颖举来源:《科学与财富》2015年第21期摘要:本文对平行流微通道换热技术应用于热泵热水器产品进行性能分析,通过微通道流程设计和样机实际对比试验测试,分析了热泵热水器应用微通道换热技术对产品性能提升产生的有益效果。
结果表明,微通道换热器效率高,换热性能优于常规换热器,同时,微通道换热器与热泵热水器水箱也存在一定的关系。
关键词:热泵热水器;性能;平行流;微通道;换热技术0 引言热泵热水器作为新一代的热水器产品,其运行性能及性能系数越来越受到关注,特别是国家实施能效备案和能效领导者制度以来,各生产厂商着力推出高能效产品,以在热水器行业内占用更大的市场。
而单纯依靠提高系统中的零部件性能(如使用高效压缩机,高效风机)或增加换热器的面积以提高产品的性能系数,势必增加了产品的成本,造成大量不可再生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增加了消费者购买的成本。
热泵热水器水箱侧冷凝器的换热性能决定了水加热能效,也影响着产品的运行可靠性。
现有热泵热水器大多还是采用常规铜管或铝管盘管式换热器,由于其是圆形管状结构,与水箱内胆的接触面积较小,换热性能很难有较大的提升。
采用平行流微通道换热器,可明显地降低热水器的制造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随着新型铝材,新技术及加工工艺的开发,微通道换热器正逐步应用于家用和商用空调行业。
1 热泵热水器的性能评价指标热泵就是以冷凝器或其他部件放出的热量来供热的制冷系统[1]。
热泵热水器与周围环境在能量上的相互作用是从低温热源吸热,然后放热至高温热源,以冷凝器放出的热量来加热生活用水。
热泵的经济性指标是用热泵系数φ表示热泵效率[1]。
式中,为热泵向高温热源的输送热量,W为热泵机组消耗的外功,为制冷系数。
由上式可见,热泵系数永远大于1,所以,热泵从能量利用角度比直接消耗电能或燃料获取热量的要节能[1]。
热泵系数就是指热泵热水器的性能系数(COP),热泵在名义工况和规定条件下运行时,热泵制热量和热泵制热消耗功率之比,其值用W/W表示[2]。
商业制冷系统中的冷凝器设计与优化冷凝器是商业制冷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设计与优化对于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能耗都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商业制冷系统冷凝器的基本原理、设计要求及优化方法等方面做详细介绍。
【冷凝器的基本原理】在商业制冷系统中,冷凝器的主要作用是将高温高压的气体冷凝成液体态,释放出热量。
冷凝器内部有大量的冷凝管或冷凝器盘管,制冷剂在其内部流动,通过与外界空气的接触,使制冷剂的温度下降,最终转化为液体。
【冷凝器的设计要求】1. 整体热交换效率高:冷凝器应具备较大的热交换面积,以增加制冷剂与外界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热交换效率。
2. 低温度驱动力:冷凝器应具备较小的温度驱动力,使制冷剂在冷凝器内部能够充分冷凝,并高效地释放热量。
3. 高传热系数:冷凝器内部的流体传热系数应该尽可能大,以提高冷凝效果,减少能耗。
4. 运行稳定可靠:冷凝器应具备良好的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以确保其运行稳定可靠,不易出现故障。
【冷凝器设计与优化的方法】1. 选择合适的冷凝器类型:商业制冷系统中常用的冷凝器类型包括风冷式、水冷式和蒸发冷凝式冷凝器。
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条件选择合适的冷凝器类型,以获得最佳的制冷效果和能耗表现。
2. 合理确定冷凝器的尺寸和形状:冷凝器的尺寸和形状对其热交换效率有重要影响。
设计过小可能导致热交换面积不足,设计过大则增加了制冷系统的成本。
因此,应根据系统的冷凝负荷和工况条件合理确定冷凝器的尺寸和形状。
3. 优化冷凝器内部流体的流动方式:合理设计冷凝器内部的冷凝管或冷凝器盘管的布局和形式,以促进制冷剂在冷凝器内部的均匀流动,提高传热效率。
可以通过改变冷凝管的直径、间距等参数来达到优化的效果。
4. 提高冷凝器的传热系数:可以通过表面增强技术来提高冷凝器内部的传热系数,如采用螺旋肋片、片翅管等结构形式,增加冷凝器的传热表面积和传热效果,进而提高整体的能效比。
5. 优化冷凝器的换热介质:在商业制冷系统中,常用的换热介质有空气和水。
冷凝器的设计步骤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冷凝器是一种重要的热交换设备,广泛应用于各个工业领域。
它的主要作用是将具有高温高压态的气体或蒸汽通过传热过程转化为液体。
冷凝器的设计步骤是确保其能够有效地将热量散发出去,并满足特定工作条件下的要求。
本文将详细介绍冷凝器的设计步骤和相关原理。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五个部分进行阐述。
首先是引言部分,对冷凝器及其设计步骤进行概述并阐明文章结构。
接下来,在第二部分中,我们将详细讨论冷凝器的设计步骤,包括了解工作原理、确定设计要求以及选择合适的冷却介质和传热方式。
在第三和第四部分中,我们将介绍正文内容,并提供相关要点进行说明。
最后,在结论部分对设计步骤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可能的改进和建议。
1.3 目的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关于冷凝器设计步骤方面的全面指南。
通过深入了解冷凝器的工作原理、设计要求及选择合适的冷却介质和传热方式,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步骤于实际工程中。
同时,本文还将为读者展示如何进行改进和提供宝贵的建议,以促进冷凝器设计的发展与创新。
2. 冷凝器的设计步骤2.1 了解工作原理在进行冷凝器的设计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充分了解冷凝器的工作原理。
冷凝器是一种用于将气体或蒸汽转化为液体的热交换设备。
通过冷却和压缩气体或蒸汽,使其内部分子能量降低,从而实现相变为液体,并释放出大量热量。
2.2 确定设计要求确定设计要求是冷凝器设计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步。
在这一阶段,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待处理气体的性质和特点:包括气体流量、温度、压力等参数。
- 冷凝器的使用环境:包括环境温度、环境压力等因素。
- 冷凝液排放方式:确定液态产物的排放方式,例如采用重力排放还是泵送排放等。
- 性能要求:根据应用需求确定效率、能耗等性能指标。
2.3 选择合适的冷却介质和传热方式在设计冷凝器时,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冷却介质和传热方式以达到预期效果。
常见的冷却介质包括空气、水和制冷剂等,而传热方式则有对流传热、辐射传热和传导传热等。
某车型开发过程中冷凝器的整改过程分析某车型开发过程中冷凝器的整改过程分析随着汽车的普及,汽车制造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以提升车辆品质和工艺水平。
而冷凝器是汽车中非常重要的部件之一,作用是将压缩机所产生的热量吸收并转移至外部,使压缩机再次循环。
过去,汽车厂家在冷凝器生产上只注重节约成本,忽略了通用化和质量问题,导致出现了一些冷凝器的问题。
因此,在某车型开发过程中,冷凝器整改成为了一个必要的环节。
1.问题分析某车型冷凝器出现了漏油和加油口位置不合理等问题。
漏油问题的出现,可能是由于冷凝器本身的质量不良,或者是更换时涂抹封胶不到位,导致漏油。
加油口位置不合理的问题,可能是设计上的失误,导致后期使用时不方便加油,且更换难度较大。
2.解决方案针对冷凝器出现的漏油和加油口位置不合理问题,整个团队经过多次会议提出了以下解决方案:(1)采用铝制材料,提高冷凝器本身的质量。
采用铝制制品,既能提升质量,还能降低成本,符合现代车辆生产的技术发展趋势。
(2)加强生产制造过程的质量控制,避免漏油问题的出现。
要求生产生产厂商在生产过程中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避免生产过程中污染杂质的出现。
(3)加强生产制造过程的封胶施工工作,确保更换时不会发生漏油问题。
对于更换冷凝器的车主,要求服务人员进行专业的施工工作,并检验其履行情况。
(4)重新设计加油口的位置,提高使用体验和更换方便性。
对于加油口位置不合理的车型,重新设计加油口位置,使用户在加油时更加方便,并提高更换时的可操作性。
3.结果分析通过上述整改措施的实施,某车型冷凝器出现漏油和加油口位置不合理的问题已得到有效解决。
铝制材料的采用提高了冷凝器的机械强度和耐腐蚀性能,并且能够降低生产成本。
加强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和封胶施工,能够避免冷凝器生产中可能存在的污染等问题,使更换后不会出现漏油现象。
重新设计加油口的位置,更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使得车主在加油时更加方便快捷,更换时也能轻松完成。
SM2减压蒸馏冷凝系统优化发布时间:2022-08-21T06:03:01.572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33卷4月7期作者:黄本贵[导读] 对影响减压精馏的主要装置--冷凝装置的设计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黄本贵四川海思科制药(眉山)有限公司省市:四川省眉山市 620000摘要:对影响减压精馏的主要装置--冷凝装置的设计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在某一特定的温度下,热媒应具备充分的传热区域,并配备适当的制冷材料,以达到对材料蒸气进行冷凝的需要。
根据冷凝机的布置方式,可以将压力蒸发装置分成:冷凝+制冷和排气+排气两种,其中冷凝+制冷是一种通用性很好的方法,但是挥发物的损耗比较大;在此基础上,采用了一种新型的冷凝+排气冷却方式,该体系的溶剂回收效率较高,但是需要对管道的内径和抽吸量进行选择。
关键词:减压蒸馏;冷凝器;冷凝+冷却;冷凝+尾气冷凝1 概述在化工、制药行业中,减压精馏是一种常用的设备,可用于浓缩、溶剂回收等温度较高的物料。
减压蒸馏装置一般包括三个部件:蒸馏釜、凝汽器和真空系统。
在外部热媒的驱动下,蒸馏罐内的液态物质被加热,转变为蒸汽,经过真空泵的驱动,其中的大多数物料蒸汽在流经冷凝器时被凝结为液体到接收槽中进行收集(加工),而少数不凝结的气体被抽走。
在整个系统中,只有真空泵的电机和一个加热器,以保持系统的稳定运行,因此能耗较低。
但是在输送液体或气体的过程中,总会有热量的散失,因此这种方法的能量损失较大,能量利用率较低。
因此,在进行全降压精馏过程的优化过程中,需要对各体系的压力和温度、加热介质的流量、凝汽器面积、冷却介质温度和流量、真空泵的抽真空和真空度等进行调整。
文章只就这一特殊问题中的设计选择,就蒸汽储罐内的工作压力和温度进行了探讨,并就此问题中的一些注意点进行了探讨。
另外,对于一些因长期运行而导致壳体冷却变差的漂移管,本文提供了研究分析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2 冷凝器设计选型要点在减压蒸馏中,冷凝器主要用于将溶解介质的蒸汽冷却,以达到回收溶解介质的目的,从而防止溶解物流入到真空中。
微通道冷凝器流程和布置形式研究作者:吴斐胡益雄唐伟伟来源:《山东工业技术》2013年第02期【摘要】:微通道换热器以其高传热系数、结构紧凑、能效高、耐腐蚀、成本低、质量轻、便于回收再生等诸多优势,得到高度关注和迅速的发展。
本文介绍了微通道换热器的发展和研究现状,对多元微通道冷凝器建立仿真计算模型,对微通道冷凝器的流程分布和布置形式进行研究,获得较为理想的布置形式,为生产和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微通道冷凝器仿真布置形式微通道换热器由多孔扁管、集液管和百叶窗波纹翅片组成,最早用于电子元器件的散热问题,由于其具有高传热系数、结构紧凑、能效高、耐腐蚀、成本低、质量轻、便于回收再生等诸多优势,微通道冷凝器在汽车领域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在家用空调和工业制冷领域也正在逐步推广,其结构如图1所示。
目前已经有学者对微通道换热器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
王铁军、刘杰、韩丰云[1]等分析了客车空调的运行特点以及对换热器的性能要求,在对微通道换热器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维准稳态数值计算模型,并在BJX10E客车空调上进行了应用设计和性能对比试验,验证了微通道换热器较传统管翅式换热器性能有较大提高。
沈国民、谢军龙、韩军[2]分析了多元微通道换热器的换热系数,并且应用迭代原理得出多元微通道换热器的换热计算方法。
对于冷凝器换热性能的强化主要通过增加换热面积,强化换热系数和增大制冷剂侧与空气侧的平均温差[3] 来实现,而微通道冷凝器的变流程设计特点使其可以通过合理地安排流程分布来改变各个流程的流通截面,增大平均温差,强化换热效果[4];实际工程中,有时需要针对有限的空间采用高效的换热器,此时可使用双排微通道冷凝器的布置形式,但目前对此类布置形式的研究尚不多见。
本文拟对上述两种微通道换热器的结构形式进行研究。
1 仿真模型本文采用分布参数法,对多元微通道冷凝器建立稳态模型。
从模型计算的速度和稳定性考虑,建立模型时采用以基本下假设:(1)微通道冷凝器在稳定工况下运行,空气侧和制冷剂侧各参数不随时间发生变化;(2)空气可以均匀地通过微通道水平扁管的表面;(3)扁管各通道内的制冷剂流量分配均匀,具有相同的温度和压力分布;(4)扁管微通道内的制冷剂流动简化为沿长度方向的一维流动,忽略扁管内制冷剂轴向导热;(5)忽略不凝性气体和管内外污垢对传热的影响;(6)忽略漏热及重力对传热和压降的影响。
电动汽车空调散热器和冷凝器产线和工艺质量关键控制点1. 产线设备和工艺流程1.1 设备介绍1.1 设备介绍在电动汽车空调散热器和冷凝器的产线中,涉及到多种设备和工艺流程。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设备和其功能介绍:1. 冲压机:冲压机用于将金属板料进行冲压成特定形状的散热器和冷凝器零部件。
通过冲压机的压力和模具的设计,可以确保零部件的准确尺寸和形状。
2. 焊接设备:焊接设备用于将散热器和冷凝器的零部件进行焊接,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
常见的焊接方法包括氩弧焊和激光焊。
焊接设备需要精确控制焊接参数,以确保焊接质量和强度。
3. 涂装设备:涂装设备用于给散热器和冷凝器的表面涂上保护性的涂料。
涂装设备通常包括喷涂和烤漆两个步骤。
喷涂设备用于喷涂涂料,而烤漆设备则用于将涂料固化在表面上。
4. 组装设备:组装设备用于将散热器和冷凝器的各个零部件进行组装,以形成最终的产品。
组装设备通常包括定位装置、夹具和螺纹锁紧装置等。
组装设备需要确保零部件的正确定位和紧固,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5. 检测设备:检测设备用于对散热器和冷凝器的质量进行检测和评估。
常见的检测设备包括尺寸测量仪、压力测试仪和泄漏测试仪等。
检测设备需要准确地检测产品的尺寸、密封性和性能,以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
以上是电动汽车空调散热器和冷凝器产线中常见的设备介绍。
这些设备在工艺流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1.2 工艺流程概述1.2 工艺流程概述在电动汽车空调散热器和冷凝器的生产线上,工艺流程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关键。
下面是该产线的工艺流程概述:1. 钣金加工:首先,需要进行钣金加工,将金属板材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切割、冲压和弯曲等操作,以制作出空调散热器和冷凝器的壳体结构。
2. 焊接:接下来,将钣金件进行焊接。
常用的焊接方法包括 TIG 焊、MIG 焊和激光焊等。
焊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密封性和强度。
3. 管路连接:完成钣金件的焊接后,需要进行管路的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