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氯乙烯的生产工艺流程图及原理,_要图,
- 格式:doc
- 大小:54.50 KB
- 文档页数:2
悬浮聚合法生产聚氯乙烯工艺流程图一、聚合工艺世界上PVC的主要生产方法有4种:悬浮法、本体法、乳液法和微悬浮法。
其中以悬浮法生产的PVC占PVC总量的近90%,在PVC生产中占重要地位,近年来,该技术已取得突破进展。
1.本体聚合生产工艺主要特点是反应过程中不需要加水和分散剂。
聚合分2步进行,第一步在预聚釜中加入定量的VCM单体、引发剂和添加剂,经加热后在强搅拌(相对第二步聚合过程)的作用下,釜内保持恒定的压力和温度进行预聚合。
当VCM的转化率达到8%-12%停止反应,将生成的“种子”送入聚合釜内进行第二步反应。
聚合釜在接收“种子”后,再加入一定量的VCM单体、添加剂和引发剂,在这些“种子”的基础上继续聚合,使“种子”逐渐长大到一定的程度,在低速搅拌作用下,保持很定的压力进行聚合反应。
当转化率达到60%-85%(根据配方而定)时终止反应,并在聚合釜中脱气、回收未反应的单体,而后在釜内汽提,进一步脱除残留在PVC粉料中的CVM,最后经送风系统将釜内PVC粉料送往分级、均化和包装程序。
2.乳液聚合生产工艺氯乙烯乳液聚合方法的最终产品为制造聚氯乙烯增塑糊所用的聚氯乙烯糊树脂(E-PVC),工业生产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聚氯乙烯单体经乳液聚合反应生成聚氯乙烯乳胶,它是直径0.1-3μm聚氯乙烯初级粒子在水中的悬浮乳状液。
第二阶段将聚氯乙烯乳胶,经喷雾干燥得到产品聚氯乙烯糊树脂,它是初级粒子聚集而成得直径为1-100μm,主要是20-40μm的聚氯乙烯次级粒子。
这种次级粒子与增塑剂混合后,经剪切作用崩解为直径更小的颗粒而形成不沉降的聚氯乙烯增塑糊,工业上称之为聚氯乙烯糊。
3.悬浮聚合生产工艺悬浮法PVC生产技术易于调节品种,生产过程易于控制,设备和运行费用低,易于大规模组织生产而得到广泛的应用,成为诸多生产工艺中最主要的生产方法。
在工业生产PVC时,以悬浮法产量最大,悬浮法生产具有设备投资少和产品成本低等优点。
聚氯乙烯生产工艺
聚氯乙烯(PVC)是一种常见的合成塑料,主要用于制造管道、电线、地板、包装材料等。
下面是一种常用的聚氯乙烯生产工艺:
1. 聚合反应:将氯乙烯(C2H3Cl)与过氧化氢(H2O2)等引发剂一起加入聚合釜中,进行聚合反应。
反应生成的聚氯乙烯分子形成高分子量的链状结构。
2. 催化氯化:将聚合得到的聚氯乙烯颗粒与氯气(Cl2)反应,进行催化氯化反应。
这个过程主要是为了增加聚氯乙烯的氯含量,提高其耐候性和抗老化性能。
3. 粉碎:将催化氯化反应得到的固体聚氯乙烯块状物粉碎成粉末状,以便后续的加工处理。
4. 塑化剂添加:将聚氯乙烯粉末与塑化剂(如邻苯二甲酸
二丁酯)混合,加入混炼机进行塑化。
塑化的目的是使聚
氯乙烯粉末变得可塑性,便于成型加工。
5. 成型加工:将塑化后的聚氯乙烯料料送入模具中,经过
压制、挤出、注塑等加工工艺,制成所需的聚氯乙烯制品。
以上是一种简化的聚氯乙烯生产工艺,实际生产中还会包
括其他步骤和辅助设备。
不同的工艺会根据产品的不同要
求和生产规模而有所调整。
生产pvc工艺流程PVC,即聚氯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合成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电气、交通、包装等领域。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PVC的生产工艺流程。
PVC的生产主要分为三个步骤:氯乙烯的制备、聚合反应和加工。
首先是氯乙烯的制备。
氯乙烯是聚氯乙烯的原料,其制备通常采用乙烯氧化法。
乙烯与氯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氯乙烯。
这个反应需要控制反应温度和氯气的进料速率,以及催化剂的选择和添加量。
制备的氯乙烯需要经过冷却和脱盐等处理后,可以进入下一步的聚合反应。
聚合反应是PVC生产中的关键步骤。
一般采用的方法是乳液聚合法。
首先,将氯乙烯与水、表面活性剂、稳定剂和聚合引发剂等添加至反应釜中,进行搅拌混合。
随后,通过加热反应釜,提高温度来促进聚合反应的进行。
这个过程中需要控制反应温度、搅拌速度和反应时间等参数,以确保聚合反应的进行。
当聚合度满足要求时,聚合反应结束。
最后一步是加工。
在加工过程中,将聚合后的PVC颗粒经过干燥、混炼、压延、切割等工序,最终形成所需的PVC产品。
具体的加工流程可以根据产品的不同进行调整。
在PVC的生产过程中,还需要考虑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等问题。
例如,在氯乙烯的制备过程中,需要选择环保型的催化剂和脱盐方法,以减少废弃物的排放。
在聚合反应中,需要注意控制温度和压力,确保反应安全稳定。
同时,工人需要佩戴适当的防护措施,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总结起来,PVC的生产工艺流程包括氯乙烯的制备、聚合反应和加工。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控制反应条件和参数,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环保意识的提高,PVC 生产也在不断创新,以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环保的产品需求。
合成工艺讲解课件1、合成工序的生产任务:本工序的主要任务是将盐酸工序送来的HCL和乙炔工序送来的C2H2经混合脱水、转化、清净、压缩、精馏过程生产出纯度为99.99%的氯乙烯单体供聚合使用;合成工序是烧碱和PVC的衔接工序,前为盐酸工序和乙炔工序,后供聚合,是PVC的工艺核心;2、氯乙烯C2H3Cl 分子量:62.5物理性质:在常温常压下氯乙烯是一种无色有乙醚香味的气体,其沸点为-13.9℃,凝固点为-159.7℃;爆炸性:氯乙烯易燃,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范围4-21.7%体积比;毒性:氯乙烯对人有麻醉作用,对肝脏有影响,可使人中毒;当其浓度在0.1%以上时,开始有麻醉现象,表现为困倦,注意力不集中,随后出现视力模糊,走路不稳,在其浓度达20-40%时,可使人产生急性中毒,呼吸缓慢以致死亡,长期接触能引起消化系统疾病;空气中允许浓度为30mg/m33、乙炔:C2H2,分子量:26物理性质:在常温下纯乙炔为无色气体,工业乙炔因含有硫化氢、磷化氢等杂质,而具有特殊的刺激性的气味;沸点:-83.66℃凝固点:-85℃爆炸性:下列情况下可以爆炸:A:高温550℃加压>1.5表压或有某些物质存在时,如电石氧化铝、铜屑、氢氧化铁等;B:与空气混合在2.3-81%范围时,特别在含乙炔7-13%时;C:与氧混合在2.5-93%范围时,特别在含乙炔30%时;D:当乙炔和氯气混合时,在阳光下即能爆炸;E:与铜、汞、银接触生成相应的金属化合物时;空气中允许浓度为500mg/m3;4、氯化氢:HCl,分子量:36.46物理性质: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沸点:-84.8℃,极易溶于水化学性质:性质活泼,除贵金属外能与大多数金属反应,生成金属氯化物,对各种植物纤维亦有强烈的腐蚀性;空气中允许浓度为15mg/m35、阻火器及乙炔砂封的工作原理;目前阻火器普遍使用的是金属丝网过滤器,筒体内部布置了较多的金属丝网,目的是吸收热量,因为金属是热的良导体,从而阻断了燃烧三要素之一:燃烧所需要的热量;燃烧三要素是可燃物、助燃物、燃烧所需的热量;由于吸收了大量的热量,使的即使存前两个因素都存在,但是由于热量不够,使得可燃物达不到燃烧自燃所需要的温度,自然就燃烧过程就无法继续进行,只能终止;简单的说阻火器的灭火原理是当火焰通过狭小孔隙时,由于冷却作用使热损失突然增大而中止燃烧;影响阻火器性能的因素为阻火层厚度及其孔隙或通道的大小;6、混合器结构及工作原理:示意图讲解,过氯的影响和现象,如何对其进行控制和检测,结合本厂的情况,及过氯后的处理;7、酸雾过滤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示意图讲解8、混合脱水的工作原理:乙炔和氯化氢混合后,进行冷冻脱水时,其冷凝水则以40%的盐酸雾析出,混合气的含水取决于冷冻温度;温度控制在-14±0.5℃,可使混合气含水达到0.013%以下指标:0.06%;在混合气冷冻脱水过程中,冷凝的40%盐酸,除少量是以液膜状自石墨冷却器列管内壁流出外,大部分呈极细微的“酸雾”悬浮于混合气流中,形成“气溶胶”,采用浸渍3~5%憎水性有机硅树脂的5~10μm细玻璃纤维,发现“气溶胶”与垂直的玻璃纤维相碰撞后,大部分雾粒被截留,在借重力向下流动的过程中液滴逐渐增大,最后滴落下来并排出;9、混合脱水的目的:①原料气中存在的水分容易溶解HCL形成盐酸,严重腐蚀转化器;②水分的存在易使转化器的催化剂结块,降低催化剂的活性,还导致整个转化系统的阻力增加,气流分布不均匀,局部地方由于反应特别剧烈而过热,HgCl2的升华加剧,催化剂的活性迅速降低③水分的存在还容易发生副反应,C2H2+H2O-----CH3CHO乙醛在精制中不易除去,成为VC单体中的杂质,对聚合反应有一定的影响;10、原料气进入转化系统的要求:①HCL:纯度≥93%,游离氯<0.04%②乙炔:纯度>98.5%,含氧<1%,不含S、P.③混合气水分<0.06%.④预热器后的混合气温度>75℃;11、原料气摩尔比的控制及控制过高过低有什么影响HCl:C2H2为1.05-1.1:1;原因为:原料过量利于反应向右进行;①HCL比乙炔便宜;②乙炔过量会使触媒中毒失去活性;③分子比控制过大会造成HCL消耗增大,中和碱洗吸收负荷增重;还易造成过量的HCL和氯乙烯反应生成副产物二氯乙烷④分子比控制过小,会使乙炔反应不完全,乙炔的转化率降低;12、转化原理:乙炔和HCL反应原理乙炔气体和氯化氢气体按照1:1.03~1.10的比例混合后,通过氯化高汞触媒催化,在约180℃温度下反应生成粗氯乙烯;反应方程式如下:C2H2+HCl→C2H3Cl+29.8kcal/mol124.8kJ/molHCL与C2H2反应历程分为5个步骤①外扩散:乙炔和氯化氢向碳的外表面进行扩散;②内扩散:乙炔、氯化氢经碳的微孔通道向内表面扩散;③表面反应:乙炔、氯化氢在升汞催化剂活化中心反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氯乙烯;④内扩散:氯乙烯经碳的微孔通道向碳的外表面扩散;⑤外扩散:氯乙烯自碳外表面向气流扩散;13、影响氯乙烯合成反应的因素有那些①原料气纯度:合成反应对原料气有严格的要求,要求HCL:纯度≥93%,游离氯<0.04%乙炔:纯度>98.5%,含氧<1%,不含S、P.②触媒质量及转化器触媒的装填情况:触媒的含汞量要求8-12%,触媒水分要求<0.3%;③水分:HCL与C2H2混合气的水分要求<0.06%;④反应温度:最佳反应温度130-180℃;⑤空间流速:25-40Nm3C2H2/m3触媒h⑥HCL与乙炔的摩尔比:1.05-1.1:1;14、粗氯乙烯清净的原理:清净的目的:合成反应后的粗氯乙烯内含有大量氯化氢、未反应的乙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等气体,以及转化副反应生成的乙醛、二氯乙烷、二氯乙烯等;为了生产高纯度单体,应彻底将这些杂质除掉;泡沫塔吸收的原理:利用了HCL极易溶于水的原理水洗除去在水中溶解度大的氯化氢;这个过程在合成工序泡沫脱酸塔内进行,可回收氯化氢;并且利用盐酸脱析装置将回收的氯化氢再返回氯化氢总管循环利用,脱析后的稀酸返回泡沫塔做吸收液,形成闭路循环,有效解决了交通不便废酸不好外卖的问题,也降低了氯化氢单耗;碱洗是中和泡沫吸收后残留的少量氯化氢,以及粗氯乙烯中的二氧化碳气体杂质;碱洗吸收的原理:HCL+NaOH=Nacl+H2OCO2+2NaOH=Na2CO3+H2O2CO2+NaOH=NaHCO3NaHCO3+NaOH=Na2CO3+H2O15、影响泡沫塔的吸收效果的因素有那些①零号样HCL含量:粗氯乙烯中含的HCL的多少;②进入泡沫塔气相的温度③吸收剂稀酸的浓度、温度、流量④空间流速⑤泡沫塔内部状况;16、转化部分正常操作工艺控制要点:①乙炔流量;②分子比;③混合器温度④混合气水分混合脱水的温度⑤转化器的温度和转化率⑥中和塔碱洗塔碱样;⑦泡沫塔吸收情况的观测和调节;⑧各储罐池槽的液位情况;⑨检查各部位的密封情况;17、转化部分工艺管线材质要求第二节课件:1、盐酸脱析的工作原理:利用“氯化氢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急剧下降的”原理,故给盐酸加热溶解在水中的HCL便会挥发出来.HCL和H2O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形成共沸混合物,也叫恒沸混合物;同一溶液的组成随压强而变.不能用普通的蒸馏方法来分离恒沸物.故在一定压力下HCL和H2O形成共沸混合物时的HCL浓度为脱析操作的极限平衡操作.实际操作中塔底连续排出稍高于恒沸物浓度的盐酸溶液;恒沸物的浓度取决于恒沸物上方的压力大小,压力越大,恒沸物的浓度越高;用蒸汽加热再沸器中的盐酸,产生的高温汽液混合物由脱吸塔下部进入脱吸塔内,开始上升,与塔顶喷淋而下的28-32%的盐酸充分接触,并进行热量和质量的交换,浓盐酸中的HCL气体被脱析出来,经冷却后,得到高纯度的HCL气体体积分数为99%以上;2、影响盐酸脱析效果的因素有哪些①浓酸浓度②塔出口压力③浓酸流量④蒸汽压力⑤塔顶温度⑥解析塔内部填料情况;3、盐酸脱析开车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简要介绍升温过程要缓慢,前期要对设备及管道用少量蒸汽暖管4、盐酸脱析设备材质的特殊性:简要介绍,石墨管和钢衬PTFE压缩岗位工艺流程简介1、压缩的目的:压缩的目的:在转化后对合成气进行加压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氯乙烯的沸点,能够使精馏操作在常温下进行.如果在常压下进行精馏,必须将氯乙烯冷却至-13.9摄氏度以下,这样将会消耗较大冷量.2、压缩机的型号和能力1压缩机LG--148/6.5每小时8000NM3上海压缩机厂生产2压缩机LU400-7T每小时3000NM3柳州富达压缩机厂生产3压缩机LU450-7T每小时3300NM3柳州富达压缩机厂生产3、螺杆压缩机工作原理:1、吸气过程:伴随着转子的旋转,齿的一端逐渐脱离啮合形成齿间容积,且齿间容积随时间不断扩大,在其内部形成一定的真空,而此时该齿间的容积又仅与吸气口连通,因此空气便在压差作用下流入其中,在该齿间容积既将与吸气口断开时,容积达到最大,吸气过程结束,压缩过程既开始;进气过程2、封闭及输送过程:主副两转子在吸气结束时,其主副转子齿峰会与机壳闭封,此时空气在齿沟内闭封不再外流,即封闭过程;两转子继续转动,其齿峰与齿沟在吸气端吻合,吻合面逐渐向排气端移动,此即输送过程;3、压缩及喷油过程:在输送过程中,啮合面逐渐向排气端移动,亦即啮合面与排气口间的齿沟间渐渐减小,齿沟内之气体逐渐被压缩,压力提高,此即压缩过程;而压缩同时润滑油亦因压力差的作用而喷入压缩室内与室气混合;4、排气过程:当转子的啮合端面转到与机壳排气相通时,此时压缩气体之压力最高被压缩之气体开始排出,直至齿峰与齿沟的啮合面移至排气端面,此时两转子啮合面与机壳排气口这齿沟空间为零,即完成排气过程,在此同时转子啮合面与机壳进气口之间的齿沟长度又达到最长,其吸气过程又在进行;4、区别:①1机为干式压缩,23机为湿式压缩机;②1机为二级压缩,23机为一级压缩;5、压缩机启动必须为零负荷启动;6、气柜的作用:缓冲作用,储存气体的作用;精馏岗位工艺流程简介;1、精馏原理:3、高低塔的作用4、单体质量指标:单体纯度>99.99%乙炔<10ppm,高沸物<75ppm,H2O<250ppm,HCL<100ppm;5、惰性气体对精馏的影响:由于合成反应的原料气氯化氢气体由氢气和氯气合成制得,纯度一般只有90-96%,余下组分为氢气、二氧化碳、氧气、氮气等,这些不凝性气体含量虽低,却能在精馏系统的冷凝设备产生不良后果;惰性气体会在冷凝壁面上形成一层气膜,导致给热系数显着下降;含氧过高将会威胁安全生产,特别是转化率较差时,造成尾气放空中乙炔含量较高时,氧气在放空气相中被浓缩,危险会更大;另氧在精馏系统中能与氯乙烯单体反应生成氯乙烯过氧化物:尾气回收的任务:吸收一次尾排的VC,回收吸附使二次尾排含VCM达国家规定排放标准;老标准65ppm新标准30ppm1、吸附原理:吸附是指:当两种相态不同的物质接触时,其中密度较低物质的分子在密度较高的物质表面被富集的现象和过程;具有吸附作用的物质一般为密度相对较大的多孔固体被称为吸附剂,被吸附的物质一般为密度相对较小的气体或液体称为吸附质;吸附按其性质的不同可分为四大类,即:化学吸附、活性吸附、毛细管凝缩和物理吸附;VPTSA 从氯乙烯尾气提浓氯乙烯装置中的吸附主要为物理吸附物理吸附是指依靠吸附剂与吸附质分子间的分子力包括范德华力和电磁力进行的吸附;其特点是:吸附过程中没有化学反应,吸附过程进行的极快,参与吸附的各相物质间的动态平衡在瞬间即可完成,并且这种吸附是完全可逆的;2、吸附过程吸附塔的工作过程依次如下:1)吸附过程来至界外的原料气通过压力调节阀PV-101和预热器E101,再经程控阀XV101A~C,自塔底进入吸附塔T101A~C中正处于吸附状态的某一台吸附塔,吸附剂将其中的氯乙烯和乙炔组份吸附,符合排放标准的尾气经程控阀XV102A~C,再依次通过尾气缓冲罐V102和调节阀PV-102送出界外直接排空;2)逆放过程这是在吸附过程完成后,吸附塔内的压力大约为0.2MPaG,逆着吸附方向将塔内较高压力气体通过程控阀门XV104A~C和逆放器缓冲罐经调节阀PV104后,再经增压鼓风机送去一段转化,从而将吸附塔内的压力降到0.02MPaG左右;在这一过程中有部分被吸附的杂质从吸附剂中解吸出来;3真空解吸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逆着吸附方向用真空泵对吸附塔进行抽真空,将吸附塔内的压力由0.02MPa.G 降低到-0.09MpaG,使吸附剂中的氯乙烯和乙炔得以完全解吸;抽真空是通过程控阀XV105A~C进行;抽真空的解吸气经冷却塔、过滤器、真空泵与前面逆放解吸气一起送去一段转化;4尾气最终升压过程在真空解吸过程完成后,为了使吸附塔可以平稳地切换至下一次吸附的过程中不发生压力波动,需要用其他吸附塔的排空气将吸附塔压力升至吸附压力大约为0.2MpaG;该过程不仅使吸附塔升压,为下次吸附作准备,同时也使吸附剂内微量氯乙烯和乙炔向吸附塔入口端移动,保证下一次吸附分离时尾气中氯乙烯和乙炔含量低于国家排放标准;3、影响吸附的因素有哪些吸附温度吸附压力吸附时间原料气VC浓,组成。
pvc管生产工艺流程PVC(聚氯乙烯)管是一种常用的塑料管,广泛应用于建筑、给排水、电力、农业及化工等领域。
下面将介绍PVC管的生产工艺流程。
首先,PVC材料需要进行原料准备。
将PVC树脂颗粒与其他添加剂(如稳定剂、增塑剂、填料等)按一定比例混合加热,使其熔化成为黏稠的熔融料。
接下来,将熔融的PVC料通过挤出机进行挤出成型。
挤出机由进料装置、螺杆、模头和挤压机构等部分组成。
经过螺杆的转动,将熔融的PVC料从进料口进入螺杆腔室,随着螺杆转动逐渐挤压出来,并通过挤压机构中的模头形成管状。
挤出成型后的PVC管需要进行冷却。
通常会使用水冷却方法,通过将冷水通过管壁内部,使得管壁温度下降,使其变硬。
冷却后的PVC管更加坚固,可保持其形状。
冷却的PVC管需要进行定径处理。
定径装置通常由模具和冷却装置组成。
PVC管通过模具,使得管壁的外形得到一定的压制,使管径达到规定的尺寸。
同时,冷却装置也可继续对PVC管进行冷却,以确保其尺寸稳定。
随后,通过切割设备对PVC管进行切割,形成所需的长度。
切割设备通常是以锯切或切割刀片的形式进行,使得PVC管的长度符合生产要求。
最后,通过检验工序对PVC管进行质量检测。
主要检查PVC管的外观、尺寸、力学性能等指标,以确保其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总结起来,PVC管的生产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准备、挤出成型、冷却、定径处理、切割和质量检测等环节。
这些环节相互配合,完成PVC管的生产过程,旨在生产出高质量、符合要求的PVC管产品,以满足各个领域的应用需求。
pvc生产原理
PVC(聚氯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合成塑料,其生产原理是通过聚合反应将氯乙烯(VC)单体分子连接成长链聚合物。
以下是PVC的生产过程:
1. 氯乙烯制备:氯乙烯是从石油基础化工产品经过裂解或氯化生产的。
主要方法有乙炔法、乙烷氯化法和氯化乙炔法。
其中乙炔法是常用的制备氯乙烯的方法。
2. 聚合反应:将氯乙烯单体加入反应釜中,同时加入过氧化物类或乙酰过氧乙酸类的引发剂,引发剂在加热条件下会分解产生自由基。
自由基与氯乙烯发生链引发反应,将氯乙烯单体分子连接起来形成线性聚合物。
3. PVC颗粒化:聚合反应后的PVC以悬浮液的形式存在于反应体系中。
通过加入棕榈油、硬脂酸等表面活性剂,使聚合物颗粒分散均匀,避免颗粒间的聚集。
4. 脱水和干燥:将悬浮液通过过滤或离心分离,去除大部分的反应剩余物和溶剂。
然后将湿润的PVC颗粒置于干燥室中进行烘干,以去除残余的溶剂和水分。
5. 熔融加工:将烘干后的PVC颗粒通过塑料挤出机或注塑机进行熔融加工,使其变为可塑性良好的热塑性塑料。
在熔融状态下,可以通过挤出或注塑成型,制备出各种形状的PVC制品。
PVC生产的关键在于聚合反应,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化学添加剂的选择和控制,可以获得具有不同性能和用途的PVC产品。
pvc生产工艺流程
《PVC生产工艺流程》
PVC,即聚氯乙烯,是一种常见的塑料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电子、医疗等领域。
PVC的生产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准备、聚合、塑化、挤出、成型和加工等多个步骤。
首先是原料准备阶段。
PVC的主要原料是乙烯和氯,通常以
液体态的氯乙烯形式进行提供。
此外,还需要添加稳定剂、增塑剂、填料等辅助材料,以调整PVC的性能。
接下来是聚合阶段。
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乙烯和氯发生化学反应,形成聚合物链,从而得到聚合物颗粒。
这个过程需要进行反应控制和副产物处理,确保聚合反应的顺利进行。
然后是塑化阶段。
将聚合物颗粒加入混合机中,与增塑剂、稳定剂等辅助材料进行充分混合,形成熔融状态的PVC物料。
这个步骤是为了调整PVC的硬度、韧性等性能,满足不同领
域的需求。
挤出阶段是PVC生产的重要环节。
通过将熔融状态的PVC物
料送入挤出机,经过挤出模头的成型,得到PVC管材、板材、型材等不同形状的成品。
以满足不同需求。
最后是成型和加工阶段。
将挤出得到的PVC成品进行剪切、
冷却、定型等处理,最终得到符合规格要求的PVC制品。
总的来说,PVC生产工艺流程涵盖了原料准备、聚合、塑化、挤出、成型和加工等多个环节,需要对每个环节进行精密控制,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PVC
生产工艺也在不断优化和改进,以满足市场需求和环保要求。
聚氯乙烯的生产工艺流程图及原理--要图-1 / 2分三个工段分三个工段乙炔的制作:桶装或袋装电石经过破碎机破碎后,由皮带机送到电石大贮斗内,再从电石大贮斗放入加料斗,再从电石大贮斗放入加料斗,经计量后借电石吊斗、经计量后借电石吊斗、经计量后借电石吊斗、电动葫芦、电动葫芦、电动葫芦、电磁振动器连续电磁振动器连续加入乙炔发生器。
电石水解产生的粗乙炔气由乙炔发生器顶部逸出,经喷淋预冷器、正水封进入冷却塔和乙炔气柜。
正水封进入冷却塔和乙炔气柜。
来自发生器经冷却后的乙炔气,来自发生器经冷却后的乙炔气,来自发生器经冷却后的乙炔气,进入乙炔压进入乙炔压缩机加压,然后经清净塔除去粗乙炔气中的PH3、H2S 等杂质,再经中和塔、冷凝器等除去酸和水分。
精制后的精乙炔气送往氯乙烯合成转化工序。
冷凝器等除去酸和水分。
精制后的精乙炔气送往氯乙烯合成转化工序。
氯乙烯的合成:HCL —→HCL 缓冲罐—→HCL 预冷器+乙炔沙封—→混合器—→石墨冷却器—→多孔过滤器—→预热器—→转化器→除汞器—→冷却器—→水洗组合塔—→碱洗塔—→汽水分离器—→机前冷却器—→单压机—→机后冷却器—→全凝器——→水分离器—→低塔加料槽—→低沸塔—→高沸塔—→成品冷却器—→单体贮槽单体贮槽3 聚合聚合C2H3CL+H2O+引发剂+其他—→聚合釜—→料浆排放槽—→料浆槽—→料浆贮槽—→ 料浆进料泵—→节能器—→气提塔—→出料泵—→节能器—→干燥器—→离心料浆槽—→ 进料泵—→离心机—→上下搅拢—→气液干燥铜—→旋风干燥床—→一级旋风分离器—→①二级旋风分离器—→抽风机②旋振筛—→中间料仓—→大料仓—→自动包装线—→外卖外卖我刚从化工厂实习回来,里面的工艺流程就是这个里面的工艺流程就是这个氯乙烯聚合生产的工艺流程<图>是什么是什么聚氯乙烯的生产工艺流程图及原理--要图-2 / 2。
Tianjin Engineering Technical Institute毕业论文题目:聚氯乙烯的生产工艺研究班级:石化10-5班姓名:张讷指导老师:赵春霞完成日期:2013年4月10日天津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大作业聚氯乙烯的生产工艺研究摘要随着国家经济不断发展,高分子材料已在我们的身边随处可见,高分子材料的制品已成为最年轻的材料。
它不仅遍及各个行业领域,而且已进入所有的家庭,其产量已有超过金属材料的趋势,将会是最活跃的材料支柱。
PVC即聚氯乙烯,是高分子材料之一,同时也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塑料制品之一,价格便宜,应用广泛,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高分子材料,且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聚氯乙烯的生产工艺、氯乙烯单体的生产、氯乙烯聚合聚氯乙烯生产工艺研究前言氯乙烯聚合为聚氯乙烯的反应属于自由基连锁机理。
由于生成的聚氯乙烯不能溶于单体氯乙烯而沉淀析出,氯乙烯的本体聚合属于非均相聚合。
生成的聚氯乙烯产品为具有不同孔隙率的粉状固体。
世界上大规模生产PVC的方法有三种,悬浮聚合法占75%,乳液聚合法占15%,本体聚合法占10%。
我国悬浮聚合法占94%,其余为乳液聚合法。
本体聚合法仅在个别厂家计划生产。
氯乙烯本体聚合的优点有聚合体系无需介质水,免去干燥工序;设备利用率高,生产成本低;产品热稳定性、透明性均优于悬浮聚合产品;产品吸收增塑剂速度快,成型加工流动性好。
但是氯乙烯本体聚合工艺也有一些缺点:聚合釜溶剂较小,目前最大为 50 M3 ,而悬浮聚合釜溶剂为230 M3 ,产能有限;聚合工艺技术没有悬浮法成熟,本体聚合方法正处于发展之中。
天津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大作业第一章聚氯乙烯的分类及合成工艺§1.1 品种分类及用途1.1.1及氯乙烯的品种分类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 简称PVC)树脂是由聚乙烯(Vinyl Chloride-CHCl)n-,其中n 简称VCM)单体聚合而成的热塑性高聚物。
PVC生产工艺流程PVC(聚氯乙烯)是一种广泛用于建筑、汽车、包装等行业的塑料材料。
它具有优良的耐候性、抗腐蚀性和受力性能,因此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下面将介绍PVC的生产工艺流程。
PVC的生产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原料处理、聚合反应、塑化、挤出成型、冷却固化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一个步骤的工艺流程。
1.原料处理PVC的生产主要原料是乙烯和氯气。
在生产之前,需要对这些原料进行处理。
首先将乙烯和氯气混合在一起,通过加热使其反应,生成乙烯氯化物。
然后将乙烯氯化物加入到反应槽中。
2.聚合反应在反应槽中加入催化剂和稳定剂等辅助添加剂,开始进行聚合反应。
在反应过程中,乙烯氯化物发生聚合反应,生成PVC树脂。
聚合反应的温度、压力、时间等参数需要进行控制,以确保产物的质量。
3.塑化PVC树脂是一种硬质塑料,在成型过程中需要添加塑化剂来增加其柔软度。
在塑化过程中,将PVC树脂和塑化剂混合均匀。
塑化剂通常为液体,可以使PVC树脂变得柔软,易于成型。
4.挤出成型将经过塑化处理的PVC树脂送到挤出机中进行挤出成型。
挤出机将PVC树脂加热至一定温度,通过挤出头将其挤出成型。
成型的形状可以根据产品需要进行设计,可以是管状、板状、管道等。
5.冷却固化经过挤出成型之后,PVC制品需要进行冷却固化。
在冷却过程中,将PVC制品放置在冷却装置中进行冷却,使其温度逐渐降低并固化。
固化后的PVC制品具有一定的硬度和强度。
以上就是PVC的生产工艺流程。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的参数,确保产品的质量。
同时,也要注重环保和安全,采取相应的措施处理产生的废气、废水等。
希望以上介绍对您有所帮助。
PVC生产工艺流程图P-18烧碱工艺流程图P-14Cl 2株洲化工集团诚信有限公司简介2007年5月23 日,中盐湖南株洲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盐株化)正式挂牌成立,这不仅标志着中国盐业总公司增资控股(占65%)原湖南株洲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做大做强上迈出了可喜一步,更意味着中盐株化在企业发展史上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企业始建于1956年,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于1997年12月以原株洲化工厂为母体改制成为湖南株洲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00年原湖南株洲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实行债转股,将所有经营性资产与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等六家共同出资,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组建成立了多元投资主体的湖南株洲化工集团诚信有限公司;2001年为进入资本市场,搞活资本运作,又从诚信公司分立组建了湖南永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始终坚持“团结奋进,务实创新”的企业精神,经过50年的建设,已发展成为以生产和经营基本化工原料、化肥、农药及化学建材为主的国家大型企业和中南地区大型化工原料生产基地。
2004年被列为湖南省“十一五”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标志性企业和省优势企业。
先后荣获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等国家、省和市级荣誉260多项。
企业用地230余万平方米,现有资产总额26.5亿元,2006年销售额达16亿元。
有员工7000余人,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近2000人。
具备产品开发、设计施工、生产经营全面管理的综合配套能力。
拥有盐化工、硫化工、精细化工及化学建材四条生产主线,生产“株化牌”、“翡翠牌”、“晶晶牌”三种品牌50多种产品。
主要产品有:硫酸(36万吨/年)、磷肥(36万吨/年)、烧碱(24万吨/年)、PVC树脂(20万吨/年)、金红石型和锐钛型钛白粉(3万吨/年)、复混肥(10万吨/年)、液氯(4万吨/年)、盐酸(6万吨/年)、水合肼(3万吨/年)、PVC塑钢型材(1.5万吨/年)、PVC 芯层发泡管(0.6万吨/年)。
pvc生产工艺流程PVC(聚氯乙烯)是一种常见的塑料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子、医疗、汽车和包装等领域。
在PVC生产过程中,主要的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准备、聚合、塑化、挤出和成型等阶段。
原料准备是PVC生产的第一步。
聚氯乙烯的主要原料是氯气(Cl2)和乙烯(C2H4)。
氯气通过电解法与水反应制取氢氧化钠(NaOH),乙烯则通过石油炼制过程中的蒸馏分离获得。
随后,氢氧化钠与乙烯反应形成乙烯氯化物。
通过升温和高压条件下的聚合,乙烯氯化物分子发生聚合反应,形成聚氯乙烯。
这个过程中还可以添加不同的添加剂,如稳定剂、润滑剂和填充剂等,以改善PVC的性能。
接下来,聚合得到的PVC颗粒需要通过塑化过程。
这一步是将聚合得到的PVC颗粒加热到熔融状态,使其变得柔软易塑。
通常采用高速搅拌法和高温(150-200℃)的机械设备实现颗粒塑化。
同时,需要加入塑化剂,用来调整PVC的硬度和韧性。
常见的塑化剂有邻苯二甲酸酯类、环氧油酸甘油酯类和磷酸类等。
在挤出工艺中,熔融的PVC塑料将被压入模具中,在模具的作用下形成所需的形状。
该过程通常通过将PVC融料送入挤出机的加热筒中,通过旋转的螺杆将其向前推进,并加热到熔融状态。
在挤出机前端的模具区域,通过调整挤出头和模具间的距离,可以控制挤出成型的产物尺寸。
最后,成型过程将PVC挤出获得的形状进一步加工成所需的成品。
常见的成型方法有注塑成型、吹塑成型和压延成型等。
注塑成型是将熔融的PVC通过喷嘴注入模具中,经过冷却后得到成型品。
吹塑成型是通过将熔融的PVC通过吹塑机吹入模具中,在模具的作用下形成中空的产品。
压延成型是将熔融的PVC通过压延机将其压制成所需的厚度和形状。
综上所述,PVC的生产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准备、聚合、塑化、挤出和成型等阶段。
通过这些工艺步骤,我们可以制造出各种PVC制品,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艺的改进,PVC的生产工艺也在不断优化,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年产3万吨聚氯乙烯胶状树脂生产车间工艺方案1. 背景介绍本文档旨在提出年产3万吨聚氯乙烯(PVC)胶状树脂的生产车间工艺方案。
2. 工艺概述该工艺方案将聚氯乙烯(PVC)作为原料,采用悬浮聚合工艺生产胶状树脂。
具体工艺步骤包括:2.1 PVC悬浮聚合首先,将适量的水和分散剂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均匀形成悬浮液。
随后,将聚氯乙烯树脂粉末逐步加入悬浮液中,并控制合适的温度和搅拌速度。
通过悬浮聚合反应,聚氯乙烯树脂逐渐成为胶状状态。
2.2 脱水和干燥在悬浮聚合反应结束后,将胶状树脂经过脱水和干燥处理,使其失去多余的水分并得到所需的水分含量。
2.3 粉碎和筛选将干燥后的胶状树脂进行粉碎和筛选,以得到符合产品要求的颗粒大小。
2.4 包装与储存最后,将符合要求的胶状树脂颗粒进行包装,并储存于适当的条件下,以待出售或使用。
3. 工艺流程图下图展示了年产3万吨聚氯乙烯胶状树脂生产工艺的流程图:4. 设备及条件要求为了实现年产3万吨聚氯乙烯胶状树脂的生产目标,以下是相关设备和条件的要求:- 反应釜:容量适宜,能够满足悬浮聚合反应所需的温度和搅拌速度要求。
- 分散剂:质量稳定,能够提高聚合反应的效率。
- 干燥设备:能够对胶状树脂进行脱水和干燥处理,并控制所需的水分含量。
- 粉碎设备:能够将胶状树脂颗粒进行粉碎,以得到所需的颗粒大小。
- 包装设备:能够将符合要求的胶状树脂颗粒进行包装,确保产品质量和储存条件。
5. 安全与环保考虑在车间工艺方案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安全与环保因素,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环境友好性。
相关方面包括但不限于:- 建立安全操作规程,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规范。
- 选择符合环保标准的原料和化学药剂,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 安装和使用废气处理设备,控制废气排放达到国家相关标准。
- 建立废水处理系统,对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和排放,确保水体的质量安全。
第一部分氯乙烯的制备工艺流程:乙炔工段送来的精制乙炔气(纯度≥98.5%),经乙炔沙封后,与氯化氢工段送来的氯化氢(纯度≥93%,不含游离氯)在混合器以一定比例(1:1.05)混合后进入一级石墨冷却器,用-35℃冷冻盐水冷却至(2±4)℃,再经二级石墨冷却器用-35℃冷冻盐水间接冷却至(-14±2)℃左右,在这两级石墨设备内各依重力作用除去大部分冷凝液滴后依次进入一级酸雾过滤器、二级酸雾过滤器,由氟硅油玻璃棉过滤捕集除去少量粒径很小的酸雾,排出40%的盐酸送氯化氢脱吸或作为副产品包装销售。
得到含水分≤0.06%的混合气依次进入石墨预热器,蒸气预热器预热至70~80℃温度送入串联的两段装有氯化高汞触媒的转化器,可分别由数台并联操作,反应生成粗氯乙烯,第一段转化器出口气体中尚有20%~30%的乙炔未转化,在进入第二段转化器继续反应,使其出口处的乙炔含量控制在3%以下。
第二段转化器装填的是活性高的新催化剂,第一段转化器装填的则是活性较低的催化剂,即由第二段更换下来的旧催化剂。
合成反应热,通过转化列管间的循环热水移支去。
精氯乙烯经过装有活性炭填料的除汞器填料塔的稀酸及解吸后的稀酸吸收混合气中的大部分氯化氢气体,制得氯化氢含量为28%~30%的盐酸送氯化氢脱吸或作为副产品包装销售;经过吸收后的粗氯乙烯气体进入二级填料水洗塔二次清洗,水洗后含有极微量的氯化氢酸雾、二氧化碳及惰性气体,进入碱洗塔用8%~20%的NAOH溶液洗涤,净化后的气体经汽水分离器部分脱水后送入压缩工序。
生产间的波动则由设置的氯乙烯气柜来实现缓冲。
工艺原理:混合气脱水:利用氯化氢吸湿性质,预先吸收乙炔气中的绝大部分水,生成40%左右的盐酸,降低混合气中的水分,利用冷冻方法混合脱水,是利用盐酸冰点低,盐酸上水蒸气分压低的原理,阄混合气体冷冻脱酸,以降低混合气体中水蒸气分压来降低气相中水含量,达到进一步降低混合气中的水分至所必需的工艺指标。
聚氯乙烯工艺原理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是一种重要的合成塑料,广泛应用于建筑、电气、汽车、医疗、包装等领域。
聚氯乙烯的工艺原理包括聚合反应、各级脱除与精馏、除色、回流、真空干燥、造粒等过程。
聚合反应是聚氯乙烯的基本工艺步骤之一,该过程可通过两种方法实现:乙烯法和氯乙烯法。
乙烯法是将乙烯与氯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直接聚合而成,氯乙烯法则是将乙烯与氯在氯乙烯作为溶媒存在时聚合。
在乙烯法中,首先将高纯度的乙烯气体与氯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聚合。
聚合反应需要在一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进行,一般情况下温度为50-70摄氏度,压力为1-10兆帕。
催化剂的选择对聚合反应的影响非常大,常用的催化剂有过渡金属氯化物和有机锡化合物等。
在氯乙烯法中,首先将乙烯与氯气在氯乙烯中聚合,得到含有催化剂、聚合产物和非聚合物等组分的反应物。
接下来,需要经过多级脱除与精馏的过程,将催化剂和非聚合物去除,得到高纯度的聚合产物。
脱除与精馏是一个关键的过程,用来去除反应物中的杂质。
多级脱除与精馏设备常见的包括塔式精馏列、冷却塔和密闭精馏装置等。
通过不同的操作条件,可以将杂质分离并去除,得到更纯净的聚合产物。
除色是对聚合产物进行处理,去除颜色上的杂质。
通常使用活性炭和过氧化氢等化学品进行除色处理。
回流是指将除去杂质的聚合产物回流到聚合器中,继续进行聚合反应。
这样可以使化学反应有效进行,增加产物的纯度和收率。
真空干燥是聚氯乙烯生产中的一道重要步骤。
其主要目的是去除生产过程中残留的水分,以提高产品的质量。
通过在高温下施加适当的真空条件,使聚氯乙烯中的水分蒸发,提高产品的干燥程度。
造粒过程是将聚氯乙烯经过剪切或挤压处理而成的颗粒状物料,方便后续的加工和使用。
这样的聚合物颗粒可以通过热压、注塑、挤出等方法制成各种形状和规格的制品。
总结起来,聚氯乙烯的工艺原理包括聚合反应、脱除与精馏、除色、回流、真空干燥和造粒等过程。
每个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产品的纯度和质量,以满足不同领域对聚氯乙烯的需求。
聚氯乙烯的生产工艺流程图以及原理
分三个工段
乙炔的制作:桶装或袋装电石经过破碎机破碎后,由皮带机送到电石大贮斗内,再从电石大贮斗放入加料斗,经计量后借电石吊斗、电动葫芦、电磁振动器连续加入乙炔发生器。
电石水解产生的粗乙炔气由乙炔发生器顶部逸出,经喷淋预冷器、正水封进入冷却塔和乙炔气柜。
来自发生器经冷却后的乙炔气,进入乙炔压缩机加压,然后经清净塔除去粗乙炔气中的PH3、H2S等杂质,再经中和塔、冷凝器等除去酸和水分。
精制后的精乙炔气送往氯乙烯合成转化工序。
氯乙烯的合成:HCL—→HCL缓冲罐—→HCL预冷器+乙炔沙封—→混合器—→石墨冷却器—→多孔过滤器—→预热器—→转化器→除汞器—→冷却器—→水洗组合塔—→碱洗塔—→汽水分离器—→机前冷却器—→单压机—→机后冷却器—→全凝器——→水分离器—→低塔加料槽—→低沸塔—→高沸塔—→成品冷却器—→单体贮槽
3 聚合
C2H3CL+H2O+引发剂+其他—→聚合釜—→料浆排放槽—→料浆槽—→料浆贮槽—→ 料浆进料泵—→节能器—→气提塔—→出料泵—→节能器—→干燥器—→离心料浆槽—→ 进料泵—→离心机—→上下搅拢—→气液干燥铜—→旋风干燥床—→一级旋风分离器—→①二级旋风分离器—→抽风机②旋振筛—→中间料仓—→大料仓—→自动包装线—→外卖
我刚从化工厂实习回来,里面的工艺流程就是这个
氯乙烯聚合生产的工艺流程<图>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