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
- 格式:pptx
- 大小:2.60 MB
- 文档页数:8
第二框 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课时过关·能力提升基础巩固1以《新闻周刊》国际版主编法里德·扎卡里亚和著名学者弗朗西斯·福山(他自称是经过反思从“新保守主义理想家们”阵营“变节”出来的)为代表的一些人认为,现在世道变了,“全球化所释放的力量正在形成一个使美国受到更多制约的世界”,“多极化体系已经出现,这正是主宰今天这个世界的现实”。
这里的“多极化”是指( )A.世界将出现多个超级大国B.世界出现多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C.美国、日本、中国、欧盟、联合国D.第三世界国家纷纷崛起、D两项中的“多个超级大国”“第三世界国家”均是对世界多极化的误解。
C项没有揭示问题的实质,联合国不能作为一极。
B项符合题意。
2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对世界多极化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世界多极化的形成将是一个漫长曲折的充满复杂斗争的演变过程B.世界走向多极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利益C.世界已经形成若干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D.伴随着世界多极化进程,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世界多极化的认识不正确”的选项。
C项表述错误,世界“正在”形成若干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而不是“已经形成”。
3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以纳米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的突破已显端倪,科技突破呈加速发展,新技术产业化转变越来越快,世界正在跨入以“科技和创意”双驱动的知识社会。
这体现了( )A.经济和科技在国际竞争中起基础性作用B.科技革命是国际关系变化的决定性因素C.科技创新是主权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世界正在跨入以‘科技和创意’双驱动的知识社会”说明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A项符合题意。
国际关系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利益,国家力量是主权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B、C两项说法错误。
D项与题意无关。
4“十三五”时期,我国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
第20课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考点展示] 1.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中国政府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
2.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宗旨和立场;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我国的外交成就及其原因;我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核心考点一当前的国际形势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问题发展问题含义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闪记警示不能因为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问题并未得到解决而否认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也不能因为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而认为和平与发展问题已经彻底解决。
2.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表现世界正在形成若干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
美国、欧盟、俄罗斯、中国、日本等大国和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广大发展中国家是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力军意义世界向多极化发展,是建立在多种力量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基础上的,有利于世界的和平发展趋势单极与多极的矛盾、称霸与反霸的斗争,将成为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国际斗争的焦点3.国际竞争表现国际竞争表现在各个领域,有经济竞争、文化竞争、军备竞争、人才竞争、科技竞争等实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提醒综合国力是指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所拥有的各方面力量的总和。
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这些物质力量是基础。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合国力不是各种力量的简单相加,而是多种力量的协调发展。
4.中国政府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1)建立国际新秩序的目的(2)中国的主张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作用反映了爱好和平、向往发展的国家和人民的共同要求,赢得了许多国家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赞赏和支持拓展十九大报告提出,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自贡2019中考历史试题(有解答)(闭卷,总分4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1分。
1.下面所示是1842年至1901年间中国近代史上的三项条约,以此为线索归纳出的历史主题应该是()A.开始卷入资本主义市场体系的过程B.民族工业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C.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D.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发展历程2.以下表格内容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意义()A.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B.促进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C.确立了民主共和制度 D.促使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Array 3.下图是某史书第二十章的目录,其中“天国”是指()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4.右图是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部分叙述。
这段话陈述了甲午中日战争的()A.背景和人物B.方式和影响C.时间和目的D.方式和人物5.辛亥革命作为20世纪中国历史的第一次巨变,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里程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①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②结束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③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④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以“民主”“科学”为口号的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与这场运动相关的历史人物是()A.陈独秀、蔡元培 B.李大钊、康有为C.鲁迅、魏源 D.胡适、梁启超7.某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准备推出一期“抗日战争”板报,设计“抗战爆发”“正面战场”“敌后战场”三个板块,下列可入选“抗战爆发”板块的是( A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C.百团大战 D.八一三事变8.著名作家臧克家在《红血洗过的战场》中写道:“在这里,我们用血写就了伟大的史诗!在这里,我们泄尽了敌人的底!在这里,我们击退寇兵!……台儿庄,一片灰烬;台儿庄的名字,和时间争长。
”材料中所述昀这场战役的领导人是()A.杨虎城 B.李宗仁 C.林彪 D.彭德怀9.某校学生就“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展开探究,以下符合这一主题的是()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和发展②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③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相互配合④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A.①⑦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0.与右图相关的历史事件()A.粉碎了敌人的重点进攻B.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C.为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奠定基础D.宣告国民党在大陆22年反动统治的覆灭11.下图为建国初期我国主要工农业品产量变化柱状图。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下高中历史统编版下第九单元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专项训练单选题1、下面两幅图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欧元成为世界通用货币B.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趋势C.国际自由贸易体制形成D.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日益形成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图示“世界贸易组织”,并结合所学可知,世界贸易组织的诞生,标志着世界贸易进一步走向规范化,标志着全球有序的自由贸易新时期已经开始,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根据材料图示“欧元”,并结合所学可知,1999年1月1日,欧元正式问世,2002年1月1日欧元开始进入流通领域。
欧元的使用使欧元区国家间的自由贸易更加方便,是欧洲一体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由此可知,材料中两幅图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趋势”,B项正确;“欧元成为世界通用货币”无法体现世界贸易组织的实质,排除A项;“国际自由贸易体制形成”无法体现欧元的实质,排除C项;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尚未形成,排除D项。
故选B项。
2、下图是U形微笑曲线,它反映了20世纪60-70年代至今经济全球化的某种现象。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国际产业分工趋于良性发展B.西方发达国家占据着中游C.国际经济秩序重构任重道远D.发展中国家处于曲线上游答案:C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60-70年代至今西方发达国家由于经济实力及技术先进等因素,在产品研发、设计及售后服务等占据优势,获取利润丰厚;而发展中国家主要进行产品加工,获取利润空间小,这些反映了国际经济秩序重构任重道远,C项正确;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国际分工中发达国家占据优势,故A项说法错误,排除A项;发展中国家占据中游,B项说法错误,排除B项;20世纪60-70年代至今西方发达国家由于经济实力及技术先进等因素,在产品研发、设计及售后服务等占据优势,获取利润丰厚;D项说法错误,排除D 项。
故选C项。
小提示:3、20世纪90年代的好莱坞大片《泰坦尼克号》实际上是由7个国家的30多家公司协作完成的,其中的特技包含了16家多国中小技术公司协助的 D.igitA.I D.omA.in公司,音乐制作包给了索尼公司,其高质量的音乐制作使该片获得极大的商业成功。
重难点07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纵观近几年的高考真题:从考点角度看,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等属于高频考点;经济全球化等是近年来的冷考点。
从题型角度看,高频考点以主观题考查的几率相当大。
选择题常以经济全球化、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贸易保护主义,也常以误区的形式考查经济全球化的实质与利弊、贸易摩擦、“走出去”等。
主观题常考查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内容。
从命题背景材料看,常结合我国进一步扩大进口、跨国企业在海外取得成功、上海合作组织近年来取得的成果等。
1.全方位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及我国的应对态度,能结合典型事例,全面评价经济全球化。
2.掌握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和作用。
3.准确掌握我国对开放的基本格局和基本战略。
4.全面理解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的影响、“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关系5.能运用具体实例说明我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考向1 考查经济全球化。
2021年高考可能会继续以跨国公司、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表现形式为载体,考查经济全球化实质、作用、我国的应对经济经济全球化的态度及应对对策。
在时政方面,要密切关注国际上发生的全球疫情等重大经济事件对我国、对世界的影响,关注跨国公司在我国的经营发展等。
考向2 考查国际经济组织。
2021年高考可能会以国际上影响较大的国际经济组织,如世贸组织、世界银行等为载体,考查国际经济组织的相关知识。
考向3 考查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2021年高考可能会以中国与欧盟、东盟和美国等为载体,考查我国经济发展当中的不足或对国际贸易规则的理解不到位等问题,进一步探究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措施。
考点4 考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2021年高考可能会以中美贸易摩擦、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深圳经济特区40周年、我国企业海外经营的典型事例等为载体,考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原因、措施等。
(建议用时:30分钟)1.(2020·新课标全国卷Ⅱ)自2013年以来,我国已累计设立18个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自贸区),区内试行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制度,进一步放宽金融和制造业领域的市场准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自贸区成为制度创新的“高地”。
第一单元我们共同的世界第一课同住地球村1.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视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走进校园,开始集体生活;我们走进社区,参与社会公共生活;我们放眼全国,看到了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
今天,我们把目光投向广阔的世界,看看人类共同的家园。
2.怎样认识人类共同的家园?(1)这是一个开放的世界。
国家间相互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在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的开放范围也在不断扩展。
(2)这是一个发展的世界。
新技术、新经济、新业态不断涌现并蓬勃发展,世界正经历着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
(3)这是一个紧密联系的世界。
现代交通、通信、贸易把全球各地的国家、人们联系在一起,彼此影响,休戚相关。
3.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有哪些?(1)商品生产在全球范围内完成,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
这能够充分发挥生产者各自的优势,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
(2)商品贸易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也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
一方面,生产者可以借助各种手段和渠道把商品销售到世界各地,在更广阔的空间进行经营活动;另一方面,消费者可以买到来自世界各地的物美价廉、品种丰富的商品。
4.如何理解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1)经济全球化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2)经济全球化促进商品、资本和劳动力在全球流动,有利于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促进资源利用更加合理有效。
同时,经济全球化也使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程度不断加深。
(3)经济全球化,一方面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另一方面也使风险与危机跨国界传递。
5.面对经济全球化,我们应该怎么做?面对经济全球化,我们既要顺应历史潮流,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态,主动参与竞争,也要居安思危,增强风险意识,注重国家经济安全,为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做好充分准备。
6.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是什么?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世界文化充满活力的表现,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文化多样性是实现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7.怎样认识文化差异?(1)当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遇时,人们往往从自身的文化视角、用自己的价值观来理解和判断事物,有时会导致彼此误解与冲突。
第一课同住地球村1.当今世界的特征。
(1)这是一个开放的世界。
国家间相互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在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的开放范围也在不断扩展。
(2)这是一个发展的世界。
世界正经历着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
与此同时,贫富差距、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依然困扰着人类社会。
(3)这是一个紧密联系的世界。
现代交通、通信、贸易把全球各地的国家、人们联系在一起,彼此影响,休戚相关。
(4)世界的变化既给国家的发展带来深远影响,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和影响。
(1)表现:①商品生产在全球范围内完成。
②商品贸易在全球范围内进行。
(2)影响:①经济全球化促进商品、资本和劳动力在全球流动,有利于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促进资源利用更加合理有效。
同时,经济全球化也使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程度不断加深。
②经济全球化,一方面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另一方面也使风险与危机跨国界传递。
3.正确面对经济全球化。
面对经济全球化,我们既要顺应历史潮流,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态,主动参与竞争;也要居安思危,增强风险意识,注重国家经济安全,为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做好充分准备。
4.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因。
(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世界文化充满活力的表现,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多样的文化提供了更为广泛的选择,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让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姿。
(2)文化多样性是实现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不同特质的文化相互交融,能够为彼此增添新的元素,激发新的活力。
(3)当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遇时,人们往往从自身的文化视角、用自己的价值观来理解和判断事物,有时会导致彼此误解与冲突。
(4)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独特的,都有其存在的价值,都有值得尊重的经验和智慧。
不同文化间的碰撞呼唤人们正确认识文化差异,相互尊重,通过平等交流、对话,达成彼此的理解和包容。
5.正确面对多样的文化。
面对多样的文化,各国应当要用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学习和借鉴优秀外来文化,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