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历史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和整体性

历史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和整体性

历史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和整体性

历史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历史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和整体性

世界近代史不仅阶段明显,而且几条线索也非常清楚。即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运动的开展、资产阶级思想运动、

殖民扩张及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独立运动等知识在各个阶段基本上

都有涉及,学习时要注意比较、归纳、概括,找出其共同点和不同点。

如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运动有17、18世纪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英、法、美)、1848年欧洲革命和19世纪60、70年代资产阶级

革命和改革,不同阶段发生革命的相同原因都是资本主义发展,但

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不同决定了不同时期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具体

原因、革命的根本任务、革命的进程、革命的借据和影响有很大的

差异。

又如思想领域出现的人文主义、理性主义、自由主义等进步思潮,其产生的原因、思想观点、性质都有相同或相似之处,但处于不同

阶段的这些思潮其具体主张、历史作用和影响又有很大的不同。学

习时对一些相关历史事件进行纵向联系、比较、归纳,就能更好地

掌握历史知识,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提高学习效率。

关注小字、插图和阅读课的内容

注意中外史结合

通过中外历史的联系、比较,既可以拓宽知识面,又可以加速对中国近代史相关知识的掌握,使中外历史形成有机的结合。

香道文化

香道 目录: 1香道朔源 2香道养神 3古代用途 4香道养生 1香道朔源编辑本段 香道讲究静观不语,需要人们随着袅袅升起的轻烟静静地感悟其中的人生道理。 宋代陈去非的诗作,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古代文人对香的态度: 明窗延静书,默坐消尘缘; 即将无限意,寓此一炷烟。 当时戒定慧,妙供均人天; 我岂不清友,于今心醒然。 炉烟袅孤碧,云缕霏数千; 悠然凌空去,缥缈随风还。 世事有过现,熏性无变迁; 应是水中月,波定还自圆。 古人焚香是为了享受高雅,也是宫廷贵族们显示身份的象征。而在现代喧闹的都市生活中也需要这种动中求静的意境。在客厅里摆上一个香炉,焚上一柱香,闭目养神,静静地感悟香气中带来的奇妙感受。熏香还可以有助于提神醒脑、消除疲劳,自己浮躁的心也会变得踏实。 香道以前的香,是以香味为主要目的的。

五代的罗隐有一首诗写道:“沉水良材食柏珍,博山炉暖玉楼春。怜君亦是无端物,贪作馨香忘却身。” 从刘向、李商隐、李煜、苏轼、黄庭坚到朱熹、文征明、丁渭,历代文人都有大量写香的诗文传世,从《诗经》到《红楼梦》,从《名医别录》到《本草纲目》,历代经典著作都有关于用香的记载。 如苏轼的《和鲁直》、朱熹的《香界》: 《和鲁直》 四句烧香偈子,随风遍满东南; 不是文思所及,且令鼻观先参。 万卷明窗小字,眼花只有斓斑; 一炷香消火冷,半生身老心闲。 《香界》 幽兴年来莫与同,滋兰聊欲洗光风; 真成佛国香云界,不数淮山桂树丛。 花气无边熏欲醉,灵芬一点静还通; 何须楚客纫秋佩,坐卧经行向此中。 其中,黄庭坚总结的香之十德,至今仍被日本香道界奉为圭皋。 我们看到,作为香道文化的学习者,日本早已将香道与茶道和花道并称为三雅道,是一种以“乐香”为道艺的高雅艺术。 唐代鉴真和尚东渡,不仅把佛教传到日本,同时也带去了与佛教有密切关系的品香文化。在南宋初期,日本皇室成员和贵族频频到中国来开展外交活动,带走了完整的茶道典仪,而与茶道一起东渡的就有香事。 后来到了足利义政的东山文化时代,熏香演变成按照一定方式的“品香”风俗,逐渐形成了日本的“香道”。 插花、饮茶、弈棋、熏香等生活艺术都源于中国,它们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绚丽多彩的篇章,在传入东瀛后,早已成为上流社会及市民阶层都乐于接受的修身养心的生活哲学。 但今天,香道和茶道、花道这些纯粹的典雅的生活艺术,它们的面貌对于国人来说却有一种刺痛心灵的陌生感,使我们不得不面对现实,那些神圣而庄严的文化传承在中国早已逝去。 品香,这种勘验人们学识和觉知的艺术,不是仅仅要求参与者通过嗅觉辨识出各种不同香的种类,而是要达到一种闲寂、优雅的内心状态和生活方式的目标。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整理18课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整理(1-8课)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整理(1-8课) 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隋朝的统一 1、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和洛阳。杨坚就是隋文帝。 2、589年,隋朝灭陈朝,南北重归统一。 3、隋朝统一的原因:①自西晋末年以来,地方经济得到发展,民族融合加强,人民渴望统一;②南方经济也有发展,缩小与北方的差距;③隋朝建立后国力强大,而南方陈朝统治腐朽。 4、隋朝统一南北的意义:结束分裂,开创统一。 二、隋朝经济发展 1、原因: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 2、结果:①人口激增;②垦田扩大;③粮仓丰实 三、大运河开通 1、目的:加强南北的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时间:605—610年 3、规模:以洛阳为中心,南起余杭,北达涿郡,全长2000多公里 4、意义: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它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 四、繁盛一时的隋朝 1、繁盛: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大运河开通 2、一时:二世而亡,共37年(581—618) 第二课:“贞观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 1、隋炀帝暴政,引发农民起义,618年,隋炀帝被杀,隋朝灭亡。 2、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626年,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登基,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 二、贞观之治 1、措施:①以隋为鉴,以民为本,轻徭薄赋,发展生产;②注意“戒奢从简”;③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④注意任用贤才、虚心纳谏。(“房谋杜断”人名) 2、唐太宗统治时,社会经济出现繁荣景象,政治比较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3、武则天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

初中历史知识点汇总

初中历史知识点汇总 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 1、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1)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 (2)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2、统一国家的建立 (1)汉武帝的大一统 (2)张骞通西域及丝绸之路 3、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1)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女皇武则天和开元盛世 (2)科举制的创立及完善 (3)唐与吐蕃的交往 (4)遣唐使、玄奘西游和鉴真东渡 4、经济重心的南移与民族关系的发展 (1)宋与辽、西夏和金等政权的并立 (2)元朝民族关系的发展 5、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1)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2)郑和下西洋、雅克萨之战 (3)粉碎大小和卓叛乱、土尔扈特部重返祖国 (4)明清社会经济与“闭关锁国”政策

6、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1)祖冲之与圆周率 (2)华佗、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3)《齐民要术》《天工开物》 (4)四大发明 (1)孔子、百家争鸣 (2)《史记》《资治通鉴》 第二部分中国近现代史 1、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2)第二次鸦片战争 (3)左宗棠收复新疆 (4)甲午中日战争 (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近代化的起步 (1)洋务运动 (2)戊戌变法 (3)辛亥革命 (4)新文化运动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1)五四运动、中共成立 (2)中共探索革命道路 (1)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卢沟桥事变 (2)南京大屠杀

(3)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4)抗日战争的胜利 5、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重庆谈判 (2)内战爆发、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3)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 6、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 (1)开国大典 (2)新中国巩固政权的斗争 一五计划、一届人大 8、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十一届三中全会 (2)改革开放 9、新中国的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外交成就 (1)“一国两制”、祖国统一大业 (2)50年代的中国外交

九年级世界历史知识点汇总

九年级世界历史知识点汇总 1、文艺复兴的意义: 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2、新航路开辟的意义: a.新航路开辟使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联系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是经济全球化的开始。打破了以往世界各个地区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 b.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一场持续了数百年的殖民掠夺、扩张与侵略活动也从此开始了,欧洲资本主义的触角开始伸向世界各地。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历史意义和影响: ①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②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③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4、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意义: 既是民族解放战争,又是资产阶级革命;①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了民族独立,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②推动欧美资产阶级革命 5、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 ①彻底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

展,②使民主共和思想广为传播,③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6、评价拿破仑: 拿破仑是法国大革命时期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是一个军事独裁者。他掌握政权后,采取各种措施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制定和颁布了《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他所进行的早期战争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动摇了欧洲大陆的封建统治,但后期进行的战争,侵犯了欧洲许多国家的主权,掠夺了各国人民的财富,激起了各国人民的反抗,最终葬送了法兰西第一帝国。 7、工业革命影响: ①生活方面:出现的交通工具方便了人们的出行,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②生产力: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产生了巨大的生产力。 ③社会关系方面: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阶级,即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④国际关系方面: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8、工业革命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1)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地主阶级洋务派向西方学习,掀起了洋务运动; 工业革命的启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坚持科教兴国战略、科学发展观。 9、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意义: 积极影响: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废除农奴制,有利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完美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中国历史第一册 第1课祖国境内的原始居民 【知识要点】 【难点解析】 1、想一想,北京人是怎样得到火的? 雷电起火,堆积物高温起火。 2、远古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等内容我们都是怎样认识到的? 通过考古学家考古,对远古人类遗址的残留物或骨化石进行鉴定、分析得到的。 【重点考点】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山顶洞人)已会人工取火。 3、(山顶洞人)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还会制作骨针。 4、(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5、人类是由古代(类人猿)进化而来的,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6、简答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 ①.北京人的模样保留猿的某些特征,而山顶洞人则与现代人基本相同. ②.北京人只会打制粗糙石器,山顶洞人则已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③.北京人只能使用天然火,而山顶洞人已会人工取火。 ④.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山顶洞人则生活在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里。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知识要点】 [难点解析] 1、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哪些进步? 河姆渡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他们住着干栏式的房子,过上定居的生活,已挖掘水井,饮水更加方便,还饲养了家畜,会制作陶器,并能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2、大汶口的墓葬里,为什么有了随葬品?

大汶口时期,农耕经济有了很大发展,财富增多,氏族首领凭借权力拥有较多财富,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出现。人死后,私有财产随葬,企图继续享受生前的富足生活。 [重点考点] 1、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方式是(定居)生活。 2、河姆渡居民居于(长江)流域,受湿润气候影响,居民住(干栏)式房屋;半坡原始居民居于(黄河)流域,属内陆地带,干旱地区,受气候影响,居民多住(半地穴)式房屋。 3、河姆渡居民开始种植(水稻)半坡原始居民开始种(粟)。 4、列举我国原始农耕时代几项世界性贡献(之最) (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3)我国是世界上很早就种植蔬菜的国家。 第3课华夏之祖 【知识要点] 1、炎黄战蚩尤----涿鹿之战 2、华夏民族的形成 (1)黄帝和炎帝部落结盟,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2)后人称自已为“炎黄子孙,华夏儿女”。 3、“人文初祖”-----黄帝 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还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 相传嫘祖发明养蚕缫丝,仓颉发明文字,伶伦编乐谱。 4、“禅让”制度---推举部落联盟首领做继承人的做法。 5、夏朝的建立----我国历史第一个王朝(奴隶制王朝) (1)时间:公元前2070年 (2)建立者:禹(从部落联盟首领变为奴隶制国家的国王) (3)标志: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 [难点解析} 1、你觉得尧、舜、禹有什么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尧生活简朴、克已爱人,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禹与人民同甘共苦、无私奉献。 2、世袭制与禅让制有何区别? 禅让制是我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推举联盟首领的办法,开始于尧担任部落联盟首领时。王位世袭制是指一个家族世世代继承王位或帝位,或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的制度。它的确立是我国从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一个重要的历史变革。 [重点考点】 1.炎黄战蚩尤的战役是(涿鹿之战)。 2.(黄帝)被称为“人文初祖”。 3.我国历史第一个王朝是(夏朝),建立于公元前(2070)年,建立者是(禹)。 4.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的标志是(夏朝的建立). 5.尧舜禹时期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是(禅让制)。 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知识要点] 一、夏、商、西周三朝更替表

初中历史全部知识点总结

初中历史中考知识点汇编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1、距今约有170万年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定的最早人类。 2、距今约有70万年至约 20万年的北京人,已经会制造和使用工具(打制石器,又称旧石器,会制造使用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已经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的生活(靠采集、渔猎为生)。 第2课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 1、氏族公社经历了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时期,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都处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体现了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人类已经定居,靠农业为生,出现制陶业)。 2、河姆渡遗址位于今天的浙江省,距今大约7000年,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是我国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的代表。河姆渡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还用动物骨骼制作工具,他们居住的房屋是干栏式的。、 3、半坡遗址位于今天的陕西省,距今大约_6000_年,主要粮食作物是_粟__,是我国黄河流域原始农耕的代表。半坡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陶器(彩陶)是那时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他们居住的房屋大多是半地穴式的 4、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1.炎帝(神农氏),改进农具、教人农耕、发明医药、发明陶器、开辟集市。(农业和医药学的创 始人)。 2.黄帝(轩辕氏),造出宫室、车船、兵器、衣裳、让下属官员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他 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抽丝技术。是距今约4000多年前的黄河流域部落联盟首领。炎黄战蚩尤,阪泉之战,走向联合。形成华夏族的主体。 3.黄帝和炎帝被共同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4.尧舜禹时期(距今约4000多年前),部落联盟首领实行民主推举产生,称为“禅让制”。大禹治水——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结合。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第5课夏商西周的更迭 1.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奴隶制),都阳城(登封)。我国古代社会进入了文明时代。禹死后传位给儿子启,从此禅让制(“公天下”)被“家天下”的王位世袭制所代替。 2、约公元前1600年,汤打败桀建立商朝,定都亳。约公元前1300年,盘庚迁殷(商朝又称殷,今河南安阳)。 3、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11世纪),牧野之战,周武王击败商纣王,建立周朝,都镐京。史称西周。公元前771年(公元前8世纪),犬戎杀死周幽王。 4、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和战国(公元前475-公元前221)两个时期)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部分:世界历史各时期知识点总结总汇

世界历史各时期知识点总汇 古代希腊雅典民主政治:梭伦、克利斯提尼、伯里克利;人民主权、轮番而治、少数民主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泰勒斯,智者学派,苏格拉底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柏拉图,亚 里士多德 罗马法:《十二铜表法》: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公民法;万民法;自然法 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薄伽丘、莎士比亚;思想解放 西方人文宗教改革:马丁?路德;因信称义;打击天主教会势力 精神发展启蒙运动:理性主义;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康德;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开辟新航路:迪亚士→好望角;哥伦布→美洲 世界市场 荷兰、英国殖民扩张:建立海外商品市场;世界市场形成主要途径;日不落帝国逐步形成 工业革命:增强欧美国家的力量,列强瓜分世界,促进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689年《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制完善欧美代议制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联邦、共和、总统制;第一部成文宪法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总统制 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专制、军国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1848年《共产党宣言》:标志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理论和实践1871年巴黎公社: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经典力学体系:牛顿的机械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近代自然科学形成近代世界进化论:达尔文《物种起源》;冲击“神创说”科学技术 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 俄国十月革命:1917年,第一次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余粮收集制;工业全部国有化;取消商品贸易 苏俄革命新经济政策:固定的粮食税;允许中小企业私营、外资经营;自由贸易和建设 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后期弊端严重,导致苏联解体赫鲁晓夫、勃涅日列夫、戈尔巴乔夫改革:没有突破斯大林摸式弊端→苏联解体背景:1929—1933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金融、工业、农业、以工代赈、社会保障;特点:国家干预经济及影响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北约、华约组织的成立为标志 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发展:欧共体形成;日本高速发展;中国振兴;不结盟运动格局的演变 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 1991年苏联解体为标志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美元为中心;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当今世界经济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全球化趋势世界贸易组织:前身是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中国于 2001年底加入 经济全球化:实质是发达国家主导的新一轮资本扩张;机遇和挑战并存 现代科技 爱因斯坦相对论和普朗克量子论: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 网络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第三次科技革命标志成果;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现代世界( 1917 ——今) 近代世界 古代世界

七年级历史基础知识填空

七年级历史基础知识填空 班级姓名学号 1、元谋人:⑴发现地点:。⑵距今年代:。 ⑶历史地位: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2、北京人:⑴发现地点:。⑵距今年代:约。 ⑶生产生活: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会使用天然火和保存火种,过群居生活。 3、山顶洞人⑴发现地点:北京西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 ⑵距今年代: ⑶生产和生活:用石器,但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会取火; 4、河姆渡原始居民: ⑴地点:(浙江省余姚市)。⑵距今年代: ⑶种植作物:,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的国家。⑷居住:房子。 5、半坡原始居民: ⑴地点:(陕西西安附近半坡村)。⑵距今年代:约五六千年。 ⑶种植作物:,⑷居住:式的房子。 6、黄帝:号称“”。 7、约公元前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禹由部落联 盟首领变成国家的国王。社会到此结束,社会开始。 8、夏朝兴衰:⑴启承禹位:取代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⑵都城:。 9、商朝兴衰:⑴建立:①时间:。②建立者:。③主要名臣:。 ⑵灭亡:年牧野之战,商纣王鹿台自焚而死。 10、西周兴衰:⑴建立:①时间:公元前1046年。②建立者:周武王。③都城:镐京。 ⑵分封制:①目的:。②内容: ③影响: 11、齐恒公称霸:任用为相,以“”为号召,公元前七世纪中期成为春秋时期第个霸主。 12、晋文公称霸:城濮之战(“退避三舍”)中大败楚军,公元前七世纪后期成为中原霸主。 13、战国七雄:⑴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 ⑵主要战役:①(围魏救赵)②(齐、魏)③(秦、赵) 14、都江堰⑴人物:(秦国蜀郡太守)⑵地点: ⑶用途:⑷意义:解除了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平原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 15、商鞅变法:⑴目的:。 ⑵人物:(“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⑶内容: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②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 人可以免除徭役。③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④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⑷影响: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 16.文字的演变:甲骨文(商朝)→(商周)→(西周晚期)→(秦朝)→(秦朝)→(魏晋以后) 17.孔子⑴历史地位:①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创始人。②其学说成为文化的正统四想。 ⑵政治上:①提出“”的学说,主张“”,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②“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⑶言论记载在由其弟子整理的《》中。 18、百家争鸣: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百家争鸣”。

初中历史知识点归纳汇总

初中历史知识点归纳汇总1. 元谋人是我国境已知的最早人类,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 2. 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 3. 距今约70—20万年的北京人生活在北京西南店龙骨山的山洞里,使用打击石器,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生活,是早期人类原始社会。 4.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 5. 山顶洞人距今约三万年前,在北京人活动过的地区生活,仍用打击石器,但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会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他们生活的集体也进入母系氏族公社时期。 6. 氏族: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由一个共同的祖先繁衍下来他们居住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生活,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的这样一种集体。 7. 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 代表文化距今时间体质形态工具制造生产活动观念社会组织 北京人约70万-20万年保留猿的某些特征打制石器采集、狩猎原始人群 山顶洞人约18000年和现代人基本相同开始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骨针采集、狩猎懂得爱美氏族 8.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 9. 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距今约七千年)和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距今约五六千年)使用磨制石器,开始原始农耕的定居生活。河姆渡人住着干栏式房子便于通风防潮;半坡人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

10. 炎帝和黄帝是我国传说中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涿鹿之战中两部落联合起来,大败蚩尤,随后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 11. 部落是指在原始社会中许多近亲的氏族共同组成部落,若干部落又组成部落联盟。 12. 黄帝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 13. 尧舜禹时期采用“禅让”的方法推举部落联盟首领。 14.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从此,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15. 约公元前1600年黄河下游的商部落国君——汤战胜桀,建立商朝。 16. 商王盘庚迁都到殷,故后人又称商朝为殷朝。 17. 周文王任用贤人姜尚,重视农业生产,使国力逐步强大起来。公元前1046年,文王的儿子周武王伐纣,牧野之战灭亡商朝建立西周,定都镐京。 18. 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19. 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司母戊鼎。 20. 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是与商周同期的我国平原盛行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著名的有青铜面具、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 21.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商朝早期就开始烧制原始青瓷。

浅析中国香文化传承与发展

浅析中国香文化传承与发展 中国香道师汪红泉 摘要:中国香文化传承与发展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丰富和发展,中国香文 化传承首先是需要对其历史不断深入的进行研究,并通过有识之士的挖掘、整理、保护基础之上,培养一大批专业人员对其传承。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巨大变化,广大民众对“美丽中国”的实现有强烈愿望。发展中国香文化对人们体验美好生活的精神追求有着十分重要助推作用。 关键词:中国香文化传承发展助推体验美好生活 正文: 一、中国香文化 1、中国香文化概念 中国香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围绕不同香气对人的作用及个人的需求,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香品的制作、炮制、配伍与使用而逐步形成的能够体现出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民族传统、美学观念、价值观念、思维模式与世界观之独特性的一系列物品、技术、方法、习惯、制度与观念。 香文化渗透在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如香文化的历史;香料的生产、炮制与配伍;香品的开发;香器(制香用的器物)与香具(用香时的工具)的制作与使用;香与宗教;香与各类文化艺术作品等等。 2、中国香文化历史 香的历史非常久远,可以追溯到殷商以至更为遥远的先夏时期。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6000多年之前,人们已经用燃烧柴木与其它祭品的方法祭祀天地诸神。 中国的传统用香历史也可追溯至上古以至远古时期,从近几十年考古发现的陶熏炉等文物表明,早在四五千年以前,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先祖们已经开始使用香品了。3000多年前的殷商甲骨文也有了“柴”字,指“手持燃木的祭礼”,堪为祭祀用香的形象注释。现有的史料记载,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对香料植物有了直接的利用,如焚烧(艾蒿)、佩带(兰),还有煮汤(兰、蕙)、熬膏(兰膏),并以香料(郁金)入酒;古代用香有药用、祭祀庆典、薰衣、宴会、考场焚香案、用香木建筑等。秦汉时期,随着“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活跃,东南亚、南亚及欧洲的许多香料也传入了中国。 3、中国传统香文化发展史主要阶段 从现存的史料来看,中国用香的历史可以溯及春秋之前。其发展可概括为:肇始于春秋、成长于汉、完备于唐、鼎盛于宋。中国香文化历经千年风雨,留给民族与历史的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综合历史记载,其发展主要历经了以下几个阶段——香烟始升:萌发于先秦;博山炉暖:初成于秦汉;香光庄严:成长于六朝;盛世流芳:完备于隋唐;巷陌飘香:鼎盛

最新历史基础必备知识点_初中历史知识学习

最新历史基础必备知识点_初中历史知识学习 历史的基础知识 一、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二、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1、巴黎公社的建立:经过1871年3月18日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 2、主要举措:参照课堂笔记(政治、经济、文教) 3、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法国生产力发展还不足以废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4、经验教训: (1)成功地建立无产阶级政权须具备成熟的社会条件,决非简单地推翻旧政权即可一蹴而就。 (2)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在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政党的领导。 (3)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要建立工农联盟,争取广大人民的支持。 三、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1、经过:

(1)1917年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资产阶级建立起临时政府。 (2)1917年4月列宁发表《四月提纲》,指出俄国的形势需要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实现社会主义革命,通过无产阶级政权去实行土地改革,并提出退出战争。 (3)1917年11月6日彼德格勒的武装工人、士兵起义,推翻了临时政府,取得了起义的胜利。 (4)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组成人民委员会,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2、意义: (1)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2)使俄国摆脱了封建残余的束缚和剥削阶级的统治,建立起新型的无产阶级专政,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3)给各国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展示了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 3、特点: (1) 革命理论:列宁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2)革命道路:开创了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扩展到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革命道路。 (3)革命历程: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度到社会主义革命,形成了两个不同阶段性质的革命。 (4)革命方式:由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暴力形式夺取政权。

公共基础知识世界历史

一、世界古代和中世纪史 1.四大文明古国 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代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历史十分悠久,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十进制的计算方法,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等,都是其独有的发明。古巴比伦王国的文明表现在:楔形文字,制定汉谟拉比法典,用肉眼观测月食等。古印度的文明表现在:《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两部著名史诗,建筑和雕刻艺术发达。中国的文明集中表现在火药、指南针、印刷术和造纸术的发明。 2.欧洲文艺复兴 15世纪至16世纪,著名艺术家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的绘画及雕塑艺术,被后世誉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三杰”。 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及代表作品: 意大利的但丁代表作诗集《神曲》;薄伽丘的代表作《十日谈》。英国的莎士比亚代表作《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威尼斯商人》、《罗密欧与朱丽叶》等。西班牙的塞万提斯代表作《堂吉诃德》。 二、世界近代史 1.英国革命 英王查理一世于1640年冬召开会议,企图通过征收新税,以讨伐苏格兰起义,遭到议会反对,议会反而要求限制

王权,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1642年,查理一世挑起内战,清教徒克伦威尔率议会军打败王党,成立共和国。1688年,辉格党人联系一部分托利党人发动政变,赶走詹姆斯二世,邀请信奉新教的荷兰执政威廉和玛丽共同入主英国,史称“光荣革命”。1689年,威廉三世和玛丽共同继位,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 2.美国独立 1773年,以“波士顿倾茶事件”为导火索,1775年春,英军与北美民兵在来克星顿交火,北美独立战争开始。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英属北美殖民地正式宣告独立。1777年,美国取得萨拉托加大捷,1781年英军投降,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3.法国大革命 1789年5月,法王路易十六召开三级会议,第三等级要求制定宪法,限制王权,实行改革。路易十六调集军队准备镇压,激起了巴黎人民武装起义。同年7月14日,革命群众攻占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爆发,制宪会议颁布《人权宣言》。1792年推翻君主制,建立吉伦特派当权的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3年5月至6月,实行雅各宾派的革命专政。1794年“热月政变”发生,大革命中断,1799年“雾月政变”,拿破仑执政,担负起扫荡欧洲封建势力,巩固大革命的历史革命。法国大革命的彻底性为此后的革命树立了榜样。

初中历史全部知识点总结

初中历史全部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 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1、距今约有170 万年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定的最早人类。 2、距今约有70 万年至约20 万年的北京人,已经会制造和使用工具(打制石器,又称旧石器,会制 造使用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已经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的生活(靠采集、渔猎为生)。 第2 课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 1、氏族公社经历了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时期,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都处于母系氏族公社 时期,体现了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人类已经定居,靠农业为生,出现制陶业)。

2、河姆渡遗址位于今天的浙江省,距今大约7000 年,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是我国长江流域原始 农耕的代表。河姆渡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还用动物骨?a href='//https://www.doczj.com/doc/3d8339043.html,/pu/' target='_blank'>乐谱鞴ぞ撸?他们居住的房屋是干栏式的。、 3、半坡遗址位于今天的陕西省,距今大约_6000_年,主要粮食作物是_粟__,是我国黄河流域原始 农耕的代表。半坡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陶器(彩陶)是那时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他们居 住的房屋大多是半地穴式的 4、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第3 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1. 炎帝(神农氏),改进农具、教人农耕、发明医药、发明陶器、开辟集市。(农业和医药学的创

始人)。 2. 黄帝(轩辕氏),造出宫室、车船、兵器、衣裳、让下属官员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他 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抽丝技术。是距今约4000 多年前的黄河流域部落联盟首领。炎黄战蚩尤, 阪泉之战,走向联合。形成华夏族的主体。 3. 黄帝和炎帝被共同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4.尧舜禹时期(距今约4000 多年前),部落联盟首领实行民主推举产生,称为"禅让制"。大禹 治水——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结合。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第5 课夏商西周的更迭

世界近代史基础知识梳理

世界近代史基础知识梳理 第一学习主题欧美国家的巨变与扩张 第12课文艺复兴与新航路的开辟 一、文艺复兴 1.时间:14至16世纪 2.地点:最先在意大利兴起 3.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4.实质:是一场反封建、反神学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 5.指导思想:以人文主义思想为指导,提倡以人为本,肯定人性,肯定现世生活。 6.影响:文艺复兴猛烈冲击了封建神学,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孕育了西欧近现代资产阶级文化,为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思想文化条件。 7.代表人物及作品 (1)但丁:文艺复兴时代意大利杰出的文学家,被称为“由旧时代走向新时代的第一位诗人”。他的长诗《神曲》无情地揭露教会会的黑暗,热情地歌颂现世的生活,对封建社会进行了有力的批判。 (2)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代意大利的卓越画家。他的绘画《蒙娜丽莎》对人和人性作了生动的刻画,表达了资产阶级对现实生活的追求和审美情趣。 二、新航路的开辟 2. 新航路的开辟的影响:(1)积极影响:新航路的开辟,沟通了欧亚非美四大洲,开始把世界联结成一个整体,扩大了各国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2)消极影响:引发了欧洲人殖民掠夺的狂潮。 第13课英国的新生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领导力量: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从事资本主义工商业资产阶级化了的贵族)。 3.经过 (1)爆发:1640年新议会的重新召开,揭开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2)内战:经过两次内战的较量,克伦威尔领导的议会武装—“新模范军”打败了国王的军队,取得了胜利。 (3) 共和:1649年1月处死查理一世,5月成立共和国。 克伦威尔掌握了政权,竭力维护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1653年,克伦威尔用武力驱散议会,成立护国政府,就任“护国主”,实行军事独裁统治。 (4)复辟:1660年5月查理二世回国,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5)光荣革命:1688年6月,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其他反王朝力量发动宫廷政变,推翻了詹姆士二世的统治,邀请他在荷兰执政的女婿威廉到英国当国王,其妻玛丽为女王,史称“光荣革命”,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 二、《权利法案》的颁布 1.目的:为了限制王权。 2.时间:1689年 3.制定机构:议会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基础知识

七年级上册中国古代史 (远古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炎黄尧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一统, 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一、基础知识部分: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云南的人,距今约万年。 2、北京人生活的时间大约距今约年之间,生活在。 3、6000多年前,生活在流域(浙江余姚市河姆渡村)的河姆渡人已栽培了, 住房屋。5000多年前生活在流域(陕西西安半坡村)的半坡人已栽培了世界上最早的和蔬菜,他们住房屋。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4、传说4000多年以前,黄河中下游有三位杰出的部落首领,即(号神农氏)、 (号轩辕氏)和九黎族的首领蚩尤。后人尊奉炎帝、黄帝为华夏族的祖先,认为 是中华文明的创始者,称他是“人文初祖”。 5、传说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先后有、、。当时采用 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采用疏导的办法将黄河水引入大海。) 6、大约公元前年,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成为最高统治者。从此制取代“禅让制”,“公天下”变为“家天下”。 7、约公元前1600年,灭夏建立了商朝。商朝时盘庚迁都至殷并使统治稳定下来。 8、约公元前1046年, 率领军队与商纣的军队在牧野决战,灭商后建立周朝,定都镐京。 9、殷墟出土的是目前我国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商王权力的象征。湖南宁乡出土的是商代青铜器中的精品。人们时期为青铜时代。 10、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诸侯是齐国的,他任用为相,改革内政,使国家日益强大。最后一个霸主是。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越王勾践。 11、战国时期的主要诸侯国有,史称“战国七雄”(位置: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央)。赵、魏、韩是由春秋时期的国分裂而来的。 12、战国时,秦国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是一项综合性的防洪灌溉工程,它使平原成为富饶的“天府之国”。(注意图片,观察桥的特点。)

世界历史知识点(人教版)

世界古代史、近代史部分 (八年级下四、五单元及九年级上) 一、上古人类文明 【考试说明】 1.古代埃及的金字塔 北:八下P90 古代埃及文明最著名的历史遗产是金字塔,金字塔是埃及法老的陵墓。 2.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 北:八下P91《汉谟拉比法典》是两河流域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制定的,是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法典。 3.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北:八下P92 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构成了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种姓制度人为地制造了极不平等的社会等级。 4.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 北八下P90:第17课课题: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 5.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状况 北:八下P95 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达到极盛,在古代社会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典范。 6.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祥地。 八:下P94 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发源地。 二、中古亚欧文明 1.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 北:八下P101 公元646年,日本统治者进行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大化改新实行“班田收授法”,由国家将天下公田班给公民;实行租庸制度,统一租税;废除世袭贵族统治制度,建立中央集权体制,中央设二官八省,地方设国、郡、里,由中央派人管理。 2.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创立伊斯兰教,建立第一个阿拉伯国家 八:下P102 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伊斯兰教逐渐成为一面团结阿拉伯人的旗帜,穆罕默德率领信徒,打败了麦加贵族,建成历史上第一个阿拉伯国家。 三、文明的冲撞与融合 1.马可·波罗来华、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和传播等史实 北:八下P120 马可·波罗是意大利威尼斯的商人,随叔父来到中国元朝的上都,在中国当了17年的官,马可·波罗把他在中国的见闻口述成一本书,叫作《东方见闻录》(又译《马可·波罗行记》) 北:八下P120 阿拉伯数字原本是印度人发明的,经过阿拉伯人的传播,成为世界上人们共同使用的数字。 2.世界各民族各地区文明交往的方式。

香道的历史和基础知识

第一页 日本传承着非常多的传统艺能,艺术,比如书,和歌,日本画,茶,能,歌舞伎等等。日本的传统艺能,艺术的主要特征是通过【道】的方式进一步升华和展现。书发展为书道,和歌发展为歌道,茶发展为茶道,超脱出书和喝茶的领域,持有哲学背景,并包罗万象。 香道也是以玩香为基础发展出来的艺道。香道不仅仅是烧香,闻气味,还包括书,和歌,古典文字,装饰书院,行礼作法,按广义来考虑的话建筑,庭院,佛学哲学也包含在内。 在香道,【嗅香】唤作【听香】,正式叫法叫闻香。闻香是,集中全部的精力去感受转瞬即逝的香气。这种艺术艺道在世界上也是仅此一家。 第二页 说起香,一般都会想起寺庙,佛坛,线香,烧香,但香道却不会使用线香,烧香,只使用香木(沉水香木)。香道里所指的香木,主要原产于印度尼西亚,东南亚等地天然的半化石化的树脂,仅限于天然,人工的不能称作为香木。香木的枝根,被虫啃咬后的伤痕里通常存在着更多的树脂,这些部分就算树枯烂也不会被腐蚀,而且长时间(数百年)被埋在土壤中也不会被腐蚀,这些树脂部分被原住民挖掘,并出口,这些天然的树脂才能算作为香木。 第三页 虽然现代通过人工栽培来生产香木,但香道里所指的香木绝不是人工栽培。通过长时间的土壤侵蚀而成的才能算作香木,非常珍贵,并且香道使用的香木只是用其中的状态良好的东西,因此尤为珍贵。这种珍贵香木所散发的香气,不能用文字来表达清楚,米粒大小的一片也能把整个空间充满香气。 香木及其珍贵,需要非常细心地去品赏最好的香气,香道由此而生。香木本身不产于日本,因此可以推测香道的产生时间和香木进口到日本的时间非常相近。 第四页 日本书记里写道,推古天皇驾崩,圣德太子摄政时期,大约公元595年4月,一根漂流到淡路岛,村民烧木的时候发现散发出非常强烈的香气,感到震惊,并灭火。上贡到朝廷,朝廷的官吏,没有人知道此为何物,圣德太子指出此为天竺所说的香木,并把此木雕刻成救世观音 转赠于法隆寺梦殿,此后辗转流落到东大寺。 还有一个说法就是佛教流入日本时一同传到日本,且作为拜佛的宗教消耗品来使用。寺院法要仪式中,香木烧于佛前香炉,通过上升的烟雾和香气把参拜者引导到法悦。 香木通过佛教引入,最初只在寺院使用,后来达官贵族也开始使用。 第五页 飞鸟时代的记录中,记载着大臣苏我赤兄手持香炉祈雨,大友皇子在内房使用香木。但这个时期应该是把香木和其他香料一起燃烧。 到了奈良时代,对种种香料调配带来巨大影响的是唐朝来的僧侣鉴真和尚。鉴真和尚是受日本朝廷的邀请渡日,并传授建筑技术,各种物品技术。渡日船上载着各种香料,香木。日本的炷香法得到了巨大的进步。 第六页 到了平安时代,香料调配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并产出了熏物(练香)。使用甄选的香料调配。按季节产出了以下六种。 梅花-春 荷叶-夏 侍从-秋 菊花-秋 落叶-冬 黑方-冬(全年) 梅花主要用于春天,使用蜂蜜和梅子肉,香料。荷叶主要用于夏天,使用清凉香料。6钟熏物由此产生,并称作为【6种熏物】。

初三历史基础知识点归纳

初三历史知识点大总结 初一学生在掌握历史知识点的时候,要准确地把握历史概念。下面是本人为大家带来的初三历史知识点大总结,相信对你会有帮助的。 初三历史知识点大总结: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 1.文艺复兴 北:九上P2-714――16世纪,许多艺术家、科学家和思想家发掘和继承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传统,追求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表现了人类不断追求进步的本性,一时成为风潮和时尚,这一思想文化运动被称为“文艺复兴”。从意大利开始的文艺复兴运动,持续了近300年,人文主义思想通过绘画、文学作品和各种著作流传在社会各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代表作是《神曲》, 达·芬奇是意大利著名画家,代表作是《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著名文学家,代表作有《奥赛罗》、《李尔王》、《哈姆雷特》、《麦克白》。 北:九上P1-3文艺复兴运动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使人们思想得到空前解放。此后,世界历史在欧洲的推动下,开始迈入近代社会的门槛。 2.新航路开辟的史实 (1)动机:追求财富。(2)航海家与成就:①哥伦布:1492年从西班牙出发,横渡大西洋,到达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他始终

相信自己到达的是亚洲印度,至今当地居民还被称为“印第安人”。 ②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3)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北:九上P11新航路的开辟,锤炼了欧洲人敢于冒险、勇于拼搏的精神,开阔了眼界。把世界各个地区连在一起了,拓展了人类动的空间和范围,打破了以往世界各个地区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随着通往美洲、非洲和亚洲航路的开辟,一场持续了数百年的殖民掠夺、殖民扩张和侵略活动也从此开始了。正是那场伴随血与火的殖民扩张,使欧洲资本主义的触角开始伸向世界各地。 3.《权利法案》、《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 (1)《权利法案》 北:九上P171689年,英国国会制定并批准了一个著名的法律文件,即《权利法案》。对国王的权力进行了严格的限定,确定了国会拥有最高权力的基本原则,这种保留统而不治的君主、国会拥有最高权力的政治体制被称为“君主立宪制”。君主立宪制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一种形式。 (2)《独立宣言》 北:九上P21-221776年7月4日,第二届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成为独立的国家,简称美国。 (3)《人权宣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