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鲤鱼溪》课件(北京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3.31 MB
- 文档页数:66
北京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奇妙的鲤鱼溪》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奇妙的鲤鱼溪》中的故事内容,并通过阅读理解、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等方式加深对故事的理解;2.学会运用四会的方法(会背诵、会理解、会运用、会评价)来诵读、理解、运用和评价课文;3.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习惯,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阅读理解、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等方式加深对故事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和思维能力;2.教学难点: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能够在故事中看到深刻的道理,将其应用到生活中。
三、教学准备1.《奇妙的鲤鱼溪》故事阅读材料;2.幻灯片或黑板、白板、粉笔、彩笔等教学工具;3.教师自编的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引导学生从前面几个课文中回忆《妈妈说话真香》等内容,概述语文课的学习内容;2.让学生各自思考“溪流”的形象,并展示自己的想法。
2. 阅读教学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奇妙的鲤鱼溪》,理解故事的主题思想和情节;2.点拨学生阅读中难以理解的生词和句子,并进行解释;3.教师指导学生感性理解故事情节,培养学生过程性的阅读能力;4.引导学生回忆故事,并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3. 基础练习1.设计“四会”模式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背诵、理解、运用和评价中增强对故事的认识;2.引导学生复述故事并试着用自己的语言讲出来,加深对故事的理解;3.让学生通过练习来掌握故事中的情节、人物等要点;4.让学生自己再脑海中思考故事中的场景和情境。
4. 拓展应用1.让学生利用自己的想象力,创作自己的鲤鱼溪故事,并进行分享;2.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蕴含的道德意义并进行讨论;3.让学生通过游戏等活动来应用故事的知识,主动诉说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五、教学效果的评价1.通过评测学生的课后作业、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表现,来确定教学效果;2.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听课记录、讨论记录等方式,来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
一、精彩两分钟二、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3课,奇妙的鲤鱼溪三、我想先考考你们,来试一试。
1、给蓝色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埔源红白相间漂洗2、听写鲤鱼丹红红白相间漂洗衣服3、对照大屏幕订正四、学习课文(一)整体感知:围绕课题“奇妙的鲤鱼溪”很多同学提出一个问题,鲤鱼溪到底奇妙在哪里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走进鲤鱼溪,了解它的奇妙之处。
师:请大家打开书,用好听的声音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鲤鱼溪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生:数量多不怕人村民对鲤鱼感情深。
(师随即板书)(二)学习第一自然段1、师:轻声读第一自然段,说一说哪些语句说明鱼多,用曲线画出来。
集体交流:六七千条----用数字说明鱼多红白相间、墨绿、金黄等颜色,用颜色多说明数量多展示批注:我在备课时是这样批注的,你能做到吗?跟我学。
2、师出示鲤鱼溪的图片,看这就是有六七千条鲤鱼的鲤鱼溪,(鱼多的图)这就是有多种颜色鲤鱼的鲤鱼溪。
(颜色多的图)谁来试试,用自己的朗读把这画面带到我们面前!(指名读)(三)学习第二自然段1、师:随着##的读书声我们来到了鲤鱼溪,请大家默读第二自然段,找一找,这一段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请你用曲线画出来。
2、汇报:围绕“溪中的鲤鱼不怕人”来写的。
3、师过渡:这鲤鱼溪的鲤鱼不怕人,还真是有趣!同桌你一句我一句合作再读这一段,找一找从哪个句子看出鲤鱼不怕人的?4、汇报,指导朗读:村民洗菜时-----谁愿意把不怕人的鲤鱼带到大家面前来?读一读。
游客-----这位小游客,鲤鱼怎么不怕人你啊,快给大家读一读。
5、合作读课文:(大屏幕)。
6、这么活泼可爱的小鱼,让我们把它们记在心里吧!()五、学习生字:1、这一自然段里还有这5个生字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大屏幕)看书中田格,说说你要和大家交流哪个字?师备:叼字注意最后一笔是提;顽字左边元字变形;摇、摆两个字是动词,摇字笔画比较多,注意笔顺;练习写字:对照书中范字,在田格本上把叼、顽、客、摇、摆,各写两个。
北京版三上《奇妙的鲤鱼溪》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会本课14各生字及词语,一个多音字“漂” 。
能力目标1.积累词语。
会用“吸引”“成群结队”造句。
2.读懂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情感目标了解鲤鱼溪地奇妙,体会村民真挚的感情。
懂得热爱、保护动物。
教学重点学会生字词,读通读顺课文。
教学难点学会生字词,读通读顺课文。
授课环节一、导入新课你都听说过哪些有名的地方?说给大家听听。
你们去过鲤鱼溪吗?今天我们一起到那里去看看。
好吗?板书课题迅速打开语文书到鲤鱼溪去看看吧。
二、整体感知课文自由读课文。
边读边思考:鲤鱼溪是个怎样的地方?指生回答问题三、学生自学生字1.自由读课文。
划出带有生字的词,难读的字和句子多读几遍。
2.读读课后字表中的生字,想办法记住字形,难写的字可以在旁边写一写。
3.把你的好方法教给你的同桌。
4.全班交流。
(1)字音:多音字“漂”在本课中读3声。
“黑白相间”的“间”应读4声。
“驯顺”的“驯”读4声。
(2)字形“叼”字右边的部分是“刁”而不是“习”四、理解词义,造句。
1.你有那些不懂的生词,向大家请教。
2.用“吸引”“成群结队”造句。
(1)联系课文,理解词语。
(2)造句。
五、再读课文1. 生字新词通过自已学自已教基本掌握了,老师相信课文一定读得更好了,请大家再准备一下,待会儿请大家露一手,看谁读得最好,你哪一节最感兴趣可以多读儿遍,你认为哪句话最难读也可以多读几遍。
2. 检查指导朗读情况(不加字不漏字,不重复。
)你对哪段最感兴趣或你认为哪句话最难读,读给大家听听,为什么?六、课堂小结同学们,这堂课大家都学得非常积极、认真,在老师的帮助下,依靠自己的力量学会了生字新词,读懂读通了课文,说说你的收获。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1.初步掌握因果句式。
2.初步掌握抓住重点句理解自然段的方法。
情感目标:了解鲤鱼溪地奇妙,体会村民真挚的感情。
懂得热爱、保护动物。
教学重点了解鲤鱼溪地奇妙,体会村民真挚的感情。
《奇妙的鲤鱼溪》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其中2个多音字“间(jiàn)漂(piǎo)”)及新词,认读7个字。
2、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因果句式的作用。
3.初步学习抓住重点句理解自然段的方法。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鲤鱼溪的奇妙,体会村民爱鲤鱼的真挚感情。
懂得热爱、保护动物。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12个生字。
初步学习抓住重点句理解自然段的方法教学难点体会因果句式的作用。
了解鲤鱼溪的奇妙,体会村民爱鲤鱼的真挚感情。
懂得热爱、保护动物。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直观教学法、朗读体会法、合作探究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你们听说过鲤鱼溪这个地方吗?那里有成千上万的鲤鱼。
我们今天就一同‘游览’鲤鱼溪。
(老师范读课文)播放学乐师生精彩的导学作业。
二、新课学习1、自学生字新词(1)轻声读课文,边读边画不认识的生字、不理解的新词。
(2)自学:字音、字形、词语、生字所在的句2、汇报自学收获:(分层)(1)指名拼读音节,要求:发音准确(2)指名分析字的结构:老师板书生字:省丹漂叼顽吸跃抚驯污禁死埋竟坟福建省shěng ( ) 余4画全国第一级地方行政区域丹红dān( ) 余2画红色漂洗piāo ( ) 余11画用水淘去杂质叼走diāo ( ) 余2画用嘴衔住顽皮wán ( ) 余4画顽皮,小孩淘气吸引xī ( ) 余3画引取跳跃yuè( ) 余4画跳抚摸fǔ ( ) 余4画轻轻地按着驯顺xùn ( ) 余3画驯服、顺从,服从人的指使污水wū ( ) 余3画肮脏禁止jìn ( ) 余9画不许,制止埋mái ( ) 余7画把东西放在坑里用土盖上竟然jìng ( ) 余6画居然,表示出乎意料鱼坟fén ( ) 余4画埋葬死人筑起的土堆(3)指名说明要注意的地方(其他同学补充)强调:“驯”应读xùn;“红白相间”的“间”应读jiàn;“漂洗”的“漂”应读piǎo(4)指导学生用生字组词,可以不是课文中的(5)学生齐读生字、词。
《奇妙的鲤鱼溪》教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因果句式的作用。
2学习抓住重点句理解自然段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3了解鲤鱼溪的奇妙,体会村民真挚的感情,懂得爱护、保护动物。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了解鲤鱼溪的奇妙,体会村民的真挚感情。
2学习抓住重点句理解自然段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人与鱼之间的和谐。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1分钟)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对鲤鱼溪这篇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谁愿意把你对鲤鱼溪的初步理解融入到课题中读给大家听一听。
(教学意图:学生初步体会读,在读中理解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看到这个题目,你想到了什么问题?(教学意图:培养学生质疑的习惯)预设:为什么是奇妙的鲤鱼溪?怎样奇妙?这节课,今天我们就随游客一起再去参观这条奇妙的小溪。
二新授:(一)整体感知(3分钟)1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44页,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这条鲤鱼溪奇妙在哪呢?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写出了鲤鱼溪的奇妙呢?(教学意图:整体感知课文,初步感受鲤鱼溪的奇妙)2谁来说一说?(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板书:鲤鱼数量多、颜色美,不怕人,感情深)过渡:如果想了解鲤鱼多、颜色美应该读哪个自然段呢?(二)细读感悟1学习第一自然段(10分钟)(1)师: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把鲤鱼多、漂亮的感受读出来。
默读思考:从哪儿感受到鱼多、漂亮?把相关词语画在书上。
(2)说说你从哪体会到鱼多、而且漂亮。
对比句式:A溪中有许多各色的鲤鱼,所以这条溪就叫做鲤鱼溪。
B溪中有六七千条灰黑、墨绿、丹红、金黄、红白相间、红黑交错的各色鲤鱼,所以这条溪就叫做鲤鱼溪。
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句?哪个句子好?你是从哪个词感受到什么?①、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六七千条"体会鲤鱼的数量多。
提问:你见过一条溪中有六七千条鲤鱼吗?你有什么感受?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哪个词语能体会出鲤鱼特别多?(六七千条)②、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各色"体会鲤鱼的颜色多。
奇妙的鲤鱼溪教学要求: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鲤鱼溪中鲤鱼对人深厚的感情和村民对鲤鱼的深厚的爱,从而感受鲤鱼溪的奇妙。
⒉复习用重点句概括自然段主要内容的方法。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鲤鱼溪中鲤鱼对人深厚的感情和村民对鲤鱼的深厚的爱,从而感受鲤鱼溪的奇妙。
教学过程:一、(事先板书:鲤鱼)课前谈话:你们见过鲤鱼吗?(地点、大小、颜色、用途)目的:通过与学生的聊天,唤起学生对鲤鱼的已有认知和自己的真实感受。
并且为体会鲤鱼溪的奇妙作好情感铺垫。
在此环节中,要以聊天的语言与学生说话,多倾听学生的发言,少出现提问的语言。
如在试讲中,一个学生说钓鲤鱼的过程,老师导到鲤鱼的大小,可以这样说“你真够棒的,这条鲤鱼有多大呀?”二、导入新课:⒈鲤鱼遍布我国的大小江河。
在我国南方有个福建省,在福建省周宁县城西有个埔源村,这个村庄依山而建,这里山清水秀,风光秀丽。
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这条小溪穿过埔源村,在这条清可见底的溪流中,也生活着许多条鲤鱼。
这条小溪里的鲤鱼和我们所见到过的鲤鱼有什么不同呢?语文书的第26课向我们作了介绍。
请大家打开语文书,默读第26课,把有关的句子用横线画下来。
(学生思考好后,请学生出声读读自己画的句子,然后和同桌说说这的鲤鱼和我们所见到的鲤鱼有什么不同。
)反思:之前的教学设计,对带动全篇的问题“埔源村的鲤鱼什么样,和我们所见到过的鲤鱼有什么不同呢?”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和思考空间。
这次,通过默读、画批、读悟、讨论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为全班交流奠定基础。
三、理解课文㈠溪中的鲤鱼多,颜色各异。
⒈指名读书,谈自己的感受。
(1——2个人,说出颜色多,数量多。
)注意:导向文本。
⒉美读。
①读出颜色的多和美。
提问的方式:什么黑?什么绿?什么红?什么黄?再来感受着读读,读出颜色的美。
②去过鲤鱼溪的朋友送给老师一张照片,这张照片里的鲤鱼多吗?(学生回答多),你们猜一猜这张照片里有多少鲤鱼?(学生猜)老师数了数,这么多的鲤鱼仅仅有500多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