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系统管理系统工作业务流程图
- 格式:doc
- 大小:70.24 KB
- 文档页数:23
信息安全管理流程说明书(S-I)信息安全管理流程说明书1 信息安全管理1.1目的本流程目的在于规范服务管理和提供人员在提供服务流程中应遵循和执行的相关活动,保证信息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满足SLA中的信息安全性需求以及合同、法律和外部政策等的要求。
1) 在所有的服务活动中有效地管理信息安全;2) 使用标准的方法和步骤有效而迅速的处理各种与信息安全相关的问题,识别并跟踪组织内任何信息安全授权访问;3) 满足服务级别协议、合同、相关法规所记录的各项外部信息安全需求;4) 执行操作级别协议和基础合同范围内的信息安全需求。
1.2范围本安全管理流程的规定主要是针对由公司承担完全维护和管理职责的IT系统、技术、资源所面临的风险的安全管理。
向客户提供服务的相关人员在服务提供流程中所应遵循的规则依据公司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所设定的安全管理规定,以及客户自身的相关安全管理规定。
公司内部信息、信息系统等信息资产相关的安全管理也应遵循公司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所设定的安全管理规定。
2术语和定义2.1相关ISO20000的术语和定义1) 资产(Asset):任何对组织有价值的事物。
2) 可用性(Availability):需要时,授权实体可以访问和使用的特性。
3) 保密性(Confidentiality):信息不可用或不被泄漏给未授权的个人、实体和流程的特性。
4) 完整性(Integrity):保护资产的正确和完整的特性。
5) 信息安全(Information security):保护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及其他属性,如:真实性、可核查性、可靠性、防抵赖性。
6)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 system ISMS):整体管理体系的一部分,基于业务风险方法以建立、实施、运行、监视、评审、保持和改进信息安全。
7) 注:管理体系包括组织机构、策略、策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流程和资源。
信息系统安全集成工作流程目录1 目的 (4)2 适用围 (4)3 安装调试 (4)3.1准备阶段 (5)3.1.1 准备工作安排 (6)3.1.2 技术支持人员要求 (6)3.1.3 险点分析与控制 (6)3.1.4 工具及材料准备 (7)3.2施工阶段 (7)3.2.1 开工 (7)3.2.2 施工工艺标准 (8)4 信息系统安全集成项目验收 (8)4.1信息系统安全集成项目自调测 (8)4.2信息系统安全集成项目验收步骤 (8)4.3信息系统安全集成项目验收容 (10)5 售后服务 (11)5.1售后服务方式 (11)5.2售后服务流程 (11)5.2.1 维护 (12)5.2.2 现场维护 (13)5.2.3 定期回访 (14)6 客户培训 (14)6.1培训人员 (14)6.2培训目标 (14)6.3培训方式 (15)6.4培训容 (15)7 建立客户档案 (15)1目的规信息系统安全集成的作业流程,确保人身和设备的安全。
提高信息系统安全集成的安装、调试工作、资料归纳的管理水平及所属资料文档的规化、标准化。
提高信息系统安全集成服务人员的服务水平与服务意思。
提高客户对信息系统安全集成后设备的操作、使用水平。
保障信息系统安全集成后网络的安全、稳定运行。
信息系统安全集成工程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现场的安装调试、工程验收、售后服务和客户培训。
2适用围适用于公司信息系统安全集成项目所有应用产品的安装、调试、验收、售后服务和培训工作。
安装、调试、验收和售后服务部分针对人群为本公司技术支持工程师;培训部分针对于客户信息系统中安全系统的管理、操作和维护人员。
3安装调试为保障信息系统安全集成服务项目的安全、有效的进行。
保证设备验收一次性通过,以及施工后的维护工作顺利进行。
项目集成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流程进行操作。
一、远程核实现场实施条件,协调客户完善现场实施环境,确认实施日期。
二、现场确认实施条件,协调客户完善现场实施环境,确认实施日期。
工作流程管理系统建设方案设计流程图一、前期准备阶段在这个阶段,需要明确目标、范围和需求,以便为工作流程管理系统的建设奠定基础。
具体步骤如下:1.分析现状:对当前工作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和分析,找出问题和瓶颈。
2.制定目标:明确建设工作流程管理系统的目标和效益,确定改进方向。
3.确定范围:明确系统的功能模块、用户角色以及所涉及的业务流程。
4.收集需求:与相关部门和人员沟通,收集各方的需求和期望。
二、方案设计阶段在这个阶段,制定工作流程管理系统的具体设计方案,包括系统结构、流程、界面等方面。
具体步骤如下:1.系统架构设计:设计系统的整体架构,确定系统的模块划分和数据流程。
2.流程设计:制定系统的工作流程图,明确各个流程的执行步骤和条件。
3.数据库设计:设计系统的数据库结构,包括数据表、关联关系和索引等。
4.界面设计:设计系统的界面样式和交互逻辑,确保用户友好性和易用性。
5.安全设计:设计系统的安全策略和权限控制机制,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三、开发实施阶段在这个阶段,根据设计方案进行系统的开发和实施,确保系统按时完成并正常运行。
具体步骤如下:1.系统开发:根据设计方案进行系统的开发和编码工作,确保系统功能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2.测试验证:对系统进行测试和验证,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用户验收测试等。
3.系统部署:将系统部署到正式环境中,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表现。
4.系统上线:系统上线运行,监控系统运行情况,及时处理异常和故障。
四、运维维护阶段在系统上线后,需要对系统进行持续的运维维护工作,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持续改进。
具体步骤如下:1.运维管理:定期对系统进行巡检、维护和优化,确保系统稳定性和性能。
2.用户培训:对系统的使用者进行培训,提升用户的操作能力和工作效率。
3.数据备份:定期对系统数据进行备份和恢复,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系统更新:定期对系统进行升级和更新,增加新功能和优化系统性能。
以上是工作流程管理系统建设方案设计的流程图,通过严谨的设计和实施,将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流程图信息系统安全管理1范围适用于信息技术部实施网络安全管理和信息实时监控,以及制定全公司计算机使用安全的技术规定2控制目标2.1确保公司网络系统、计算机以及计算机相关设备的高效、安全使用2.2确保数据库、日志文件和重要商业信息的安全3主要控制点3.1信息技术部经理和公司主管副总经理分别审批信息系统访问权限设置方案、数据备份及突发事件处理政策和其它信息系统安全政策的合理性和可行性3.2对终端用户进行网络使用情况的监测4特定政策4.1每年更新公司的信息系统安全政策4.2每年信息技术部应配合公司人力资源部及其它各部门,核定各岗位的信息设备配置,并制定公司的计算机及网络使用规定4.3当员工岗位发生变动,需要更改员工的邮件帐号属性、服务器存储空间大小和文件读写权限时,信息技术部必须在一天内完成并发送邮件或电话通知用户4.4对于信息系统(主要为服务器)的安全管理,应有两名技术人员能够完成日常故障处理以及设置、安装操作,但仅有一名技术人员掌握系统密码,若该名技术人员外出,须将密码转告另外一名技术人员,事后应修改密码,两人不能同时外出,交接时应做好记录4.5普通事件警告是指未对信息系统安全构成危害、而仅对终端系统或局部网络安全造成危害,或者危害已经产生但没有继续扩散的事件,如对使用的终端和网络设备未经同意私自设置权限等;严重事件警告是指对信息系统安全构成威胁的事件,如试图使病毒(木马、后门程序等)在网络中扩散、攻击服务器、改变网络设备设置场所的设置状态、编制非法软件在网络系统中试运行等;特殊事件是指来自公司网络外部的恶意攻击,如由外部人员使用不当造成或其它自然突发事件引起。
事件鉴定小组由相关的网络工程师、终端设备维护工程师和应用系统程序员等相关人员组成5信息系统安全管理流程C-14-04-001备注说明,非正文,实际使用可删除如下部分。
本内容仅给予阅读编辑指点:1、本文件由微软OFFICE办公软件编辑而成,同时支持WPS。
(二)、安全生产会议
(五)安全技术措施管理
(六)、交通安全管理
(七)、消防安全管理
(八)、施工机械设备管理
(九)、防汛工作管理
(十)、民用爆炸物品管理
(十一)、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文案大全
(十二)
、分包队伍安全管理
(十三)、重大危险因素管理
文案大全
文案大全
(十五)意外伤害保险管理
(十六)职业病防治管理
文案大全
(十七)、施工用电安全管理
(十八)、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
(十九)、安全事故隐患管理
(二十)、习惯性违章监督管理
文案大全
(二十一)、安全事故管理
(二十二)、安全目标管理
文案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