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仪检验报告三组专用
- 格式:docx
- 大小:19.02 KB
- 文档页数:4
全站仪实验报告篇一:全站仪综合试验报告一、实验题目全站仪的应用二、实验目的1、测距综合试验实验报告熟知全站仪的基本构造、操作原理、操作流程、主要功能等,旨在加强同学们理论联系实践的动手能力,为毕业出去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实验基本原理(1)光电测距仪发出红外光束到目标点位处调平后的棱镜经反射回来,全站仪计算发出光束的时间点到返回的时间点,从而计算光束运行轨迹的长度,因为光在不同介质中的运行速度的不同,所以要求精确测量时应避免大雾、高温、和空气潮湿的天气,全站仪中有测温度和测气压的装置,测得温度和气压后生成一个改正系数,在全站仪每次测距时都参与计算,尽管如此,全站仪仍然不能把所有气象因素都计算在内,所以在进行要求精度较高的测量时应选在晴朗、空气质量较好的天气进行。
(2)大气折光对测距的影响:光越靠近地面时折光越大,仪器支起应高出地面1m以上,特别在高温天气,靠近地面处的气浪非常大,造成的折射率也非常大,要避免在这种天气进行高精度测量。
(适用所有仪器)(3)棱镜常数:光在玻璃中的折射率为1.5-1.6,在空气中近似等于1,光在玻璃中传播比空气中慢很多,所以光经过棱镜中所用时间较空气中长,测得距离会比实际增大一定的距离,增大的部分为棱镜常数,这个在说明书中有所标注。
2、测角3、误差与经纬仪的原理是一样的仍旧采用度盘,从度盘采用电扫描和电子元件进行自动读数和液晶显示,以便把测得的角度生成电子数据,为全站仪内部计算提供数据。
因为常用全站仪的光电测距测距中误差为±5mm左右,(我国现行城市测量规范将测距仪划分为两级,即,一级:为中误差小于5mm,二级为中误差大于5mm小于10mm),梭镜对中的高度误差,以及竖直角测量误差等各项因素的影响,所累积的误差是很大的,所以不宜用全站仪进行要求高程精度比较高的测量工作。
4、全站仪内部运算在进行坐标放样和坐标测量工作中,全站仪在已知点建站后,用另一通视的已知点做为后视,然后测距,测距后全站仪根据这两个已知点自动进行内部运算,计算出这条边的坐标方位角,此时以这条边为起始边就可以进行测量工作了。
全站仪检测报告全站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地球表面点的三维坐标的仪器。
它具有高精度和高效率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土地测量、建筑测量、道路工程等领域。
然而,对于全站仪的测量结果是否准确,以及它的性能是否达到标准,需要进行全站仪检测报告来验证。
全站仪的检测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仪器的基本信息、测量精度、仪器性能指标、校准状况以及建议的维护和保养方法。
下面将逐一进行说明。
首先,全站仪检测报告应包含仪器的基本信息,包括仪器型号、厂家信息、生产日期等。
这些基本信息能够帮助使用者了解仪器的生产背景和技术参数,对于选择和使用仪器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其次,测量精度是全站仪检测报告中一个重要的指标。
测量精度直接影响到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全站仪检测报告中通常会包含水平精度和垂直精度两个方面的指标。
水平精度是指仪器在水平方向上的测量误差,垂直精度则是指仪器在垂直方向上的测量误差。
这些精度指标的合理范围可以在检测报告中进行详细说明,并与相应的国家或行业标准进行对比。
仪器性能指标也是检测报告中的重要内容。
性能指标是衡量仪器质量优劣的关键参数,包括测距精度、角度测量精度、望远镜倍率等。
检测报告应对这些指标进行详细说明,以便用户根据工程需要选择合适的仪器。
校准状况是全站仪检测报告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
全站仪的校准可以提高仪器的测量准确度和稳定性,保证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检测报告中应详细记录全站仪的校准日期、校准标准和校准结果等信息,以便使用者了解仪器的校准情况。
最后,在全站仪检测报告中,应给出对全站仪的维护和保养建议。
全站仪是一种精密的仪器,正确的维护和保养可以延长其使用寿命,保证其性能和测量精度。
检测报告中可以包括全站仪的日常清洁、存储条件、防护措施等方面的建议,使使用者能够正确使用和保养全站仪。
总结而言,全站仪检测报告是一份非常重要的文件,它可以帮助使用者了解全站仪的性能和测量精度,并且提供维护和保养的建议。
全站仪的使用是非常广泛的,涉及到的领域也非常广泛,因此全站仪检测报告的编制应该根据不同的行业或领域的需求进行个性化调整。
全站仪检验报告
全站仪的检验:全站仪的加常数、竖角指标差和其他常规性检验方法及技术要求:
1.2C误差(视准轴垂直于横轴的偏差)的检验方法:
对一个与仪器同高的目标用竖丝盘左、盘右观测两测回,读水平度盘读数。
分别计算视准轴误差C,并取平均值。
J6级仪器2C绝对值应该小于20″。
2.竖盘指标差的检验:
对一明显目标,用横丝盘左盘右观测两测回,读垂直盘天顶距,分别计算竖盘指标差,并取平均值。
J6仪器竖盘指标差变化容许值为25″。
3.测距仪加常数检验:
1)在通视良好且平坦的场地上,设置A、B两点,AB长约200m,定出AB终点C,分别在A、B、C三点上安置三角架和基座,高度大致相同并严格对中。
2)测距仪依次安置在A、C、B三点上测距,观测时应使用同一反
射棱镜。
测距仪置A点时测量距离DAC、DAB;测距仪置C点时测量距离DAC、DCB;测量仪置B点时测量距离DAB、DCB。
3)分别计算DAC、DAB、DCB平均值,依下式计算加常数。
K= DAB—(DAC+ DCB)
全站仪竖盘指标差检验记录表
全站仪视准轴垂直于横轴的检验(2C检验)记录表
全站仪测距加常数检验记录表。
全站仪点放样实验报告(5篇)学生现在学习的内容是为以后的进展奠定根底,是丰富自己的文化学问,是自己能够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但是现在我们所学的学问大多只是理论上的东西,为此我们应当将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积极参与实际工程,这次为期20天的实习教会了我们如何将自己所学的学问应用于实际工程工程之中,懂得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k“ href=“/Special/xuexifangfa/“ target=“_blank“方法,对增加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经受有很大益。
同时也可以说这次工作是对同学的一次考念,在实习过程中有的同学虽然生病但是依旧坚持工作,可以说着种精神是相当名贵的。
通过这次野外工程实习,加强了自身把握数字测图外业数据采集方法与内业作图方法,更加深刻的理解了数字测图在野外的运用,数字测图带来的不但是数据采集速度的提高,工作效率的增加,更加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明白了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应当留意的问题,使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学问得到了在实际中的运首先,通过实习,让我发觉我在平常学习中存在的许多学问漏洞。
课本上介绍仪器使用的学问都比拟抽象,到了真正实践中的时候,我们未能很好把书本学问应用到实践中,还需要教师再次进展指导。
在近距离的接触这些实物,能我更坚固的把握相关的学问点;也能令我提高对仪器的操作的娴熟、精准程度(比方能够快速对中整平)。
全站仪点放样试验报告二首先感谢学校和教师给以了我这次参与工程实践的时机,在这次20多天的实习过程中,经过这次实习,无论在心理上还是在生理上都得到了很好的熬炼,全站仪测量实习报告。
学生现在学习的内容是为以后的进展奠定根底,是丰富自己的文化学问,是自己能够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但是现在我们所学的学问大多只是理论上的东西,为此我们应当将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积极参与实际工程,这次为期20天的实习教会了我们如何将自己所学的学问应用于实际工程工程之中,懂得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方法,对增加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经受有很大好处,实习报告《全站仪测量实习报告》。
一、实验概况1. 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2. 指导老师:XXX教授3. 实验地点:XXX测绘实验室4. 实验目的:(1)了解全站仪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掌握全站仪的基本操作方法,包括对中、整平、照准、读数等。
(3)熟悉全站仪的测量原理和误差分析。
(4)通过实际操作,提高测绘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实验仪器与工具1. 实验仪器:(1)全站仪一台(2)三脚架一个(3)棱镜一个(4)记录本一本2. 实验工具:(1)钢尺一把(2)水准尺一把(3)水准仪一台(4)GPS接收机一台三、实验原理全站仪是一种集测量、计算、显示等功能于一体的电子测量仪器,可以同时进行角度、距离、高程等测量。
其基本原理如下:1. 角度测量:利用全站仪内置的测角系统,通过光电测角原理,测量目标点与仪器中心之间的水平角和竖直角。
2. 距离测量:利用全站仪内置的测距系统,通过电磁波测距原理,测量目标点与仪器中心之间的斜距。
3. 高程测量:利用三角高程法或光电测距法,根据已知高程点和目标点之间的距离和角度,计算目标点的高程。
四、实验步骤1. 全站仪的对中与整平(1)将全站仪置于三脚架上,调整三脚架高度,使全站仪大致水平。
(2)打开全站仪电源,进入操作界面。
(3)进行对中操作,使全站仪天线中心与测站点中心重合。
(4)进行整平操作,使全站仪水平。
2. 全站仪的照准与读数(1)根据测站点坐标,输入全站仪。
(2)瞄准目标点,调整照准器,使目标点成像清晰。
(3)读取水平角和竖直角。
(4)记录观测数据。
3. 全站仪的测距与高程测量(1)根据目标点坐标,输入全站仪。
(2)瞄准目标点,读取斜距。
(3)根据已知高程点和目标点之间的距离和角度,计算目标点的高程。
(4)记录观测数据。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测数据(1)测站点坐标:X=XXX,Y=XXX,Z=XXX(2)目标点坐标:X=XXX,Y=XXX,Z=XXX(3)水平角:α=XXX°,β=XXX°(4)竖直角:γ=XXX°(5)斜距:D=XXXm(6)高程:H=XXXm2. 数据分析(1)根据观测数据,绘制测站点和目标点之间的平面位置关系图。
全站仪检验报告范文一、验收目的为了确保全站仪在使用过程中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本次验收旨在对全站仪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检测和评估,以确保其符合产品规格要求,为测量工作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支持。
二、验收对象本次验收的全站仪型号为XX型,具体参数如下:-测角量程:XX度;-测距量程:XX米;-角度最小读数:XX秒;-距离最小读数:XX毫米;- 测距精度:XX毫米+ppm;三、验收标准根据全站仪的技术要求,本次验收的标准如下:1.角度测量误差不超过±XX秒;2. 距离测量误差不超过XX毫米+ppm;3.执行速度满足指定要求;4.键盘、液晶显示屏等操作部件正常灵活;5.仪器稳定性良好,可靠性高。
四、验收内容和方法1.角度测量误差测试:(1)在稳定的测量环境中,使用全站仪进行角度测量;(2)分别以0°、90°、180°、270°为目标,使用全站仪进行角度测量,并记录测量结果;(3)将记录的测量结果与理论值进行对比,计算误差,并判断是否符合标准。
2.距离测量误差测试:(1)在稳定的测量环境中,使用全站仪进行距离测量;(2)选取不同距离的目标,使用全站仪进行距离测量,并记录测量结果;(3)将记录的测量结果与真实距离进行对比,计算误差,并判断是否符合标准。
3.执行速度测试:使用全站仪执行不同功能,如转动、测量等操作,记录仪器响应时间,并与指定要求进行对比。
4.操作部件功能测试:使用全站仪的键盘、液晶显示屏等操作部件,检验其是否正常灵活,能否满足使用要求。
5.仪器稳定性测试:使用全站仪进行连续测量,观察仪器的热变形、抖动、漂移等情况,评估仪器的稳定性并判断是否符合标准。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以上的验收内容和方法进行测试后,得到以下结果:1.角度测量误差:<±XX秒,符合标准要求;2. 距离测量误差:<XX毫米+ppm,符合标准要求;3.执行速度:响应时间满足指定要求;4.操作部件功能:键盘、液晶显示屏等操作部件正常灵活;5.仪器稳定性:无明显热变形、抖动、漂移等情况,稳定性良好。
水平仪、全站测量系统检测报告1. 检测目的本报告旨在对水平仪和全站测量系统进行检测,确保其准确性和有效性,以保证测量的可靠性。
2. 检测方法本次检测采用以下方法对水平仪和全站测量系统进行检验:1. 检查水平仪的仪器状况,包括仪表的外观、材质和完好程度。
2. 测量水平仪的准确度,对其进行校准,确保其指示的水平度符合要求。
3. 检查全站测量系统的各个部件,包括仪器的完整性和配件的状态。
4. 对全站测量系统进行测试,测量其定位和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 检测结果经过检测,得出以下结果:- 水平仪的仪器状况良好,外观完好,操作简便。
- 经过校准,水平仪的准确度在合理范围内,符合要求。
- 全站测量系统的各个部件齐全,完好无损。
- 经过测试,全站测量系统的定位和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4. 检测结论根据以上检测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水平仪和全站测量系统在检测时表现良好,符合使用要求。
- 水平仪和全站测量系统可以继续被使用,无需进行修复或更换。
- 建议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以保证其始终保持准确和可靠。
5. 推荐措施根据本次检测结果,我们推荐以下措施:- 建议用户定期检查水平仪和全站测量系统的状况,确保其外观和功能正常。
- 建议用户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以保持水平仪和全站测量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如有任何故障或异常情况,建议用户及时联系维修人员进行检修或更换。
6. 附件本报告附带以下附件:- 水平仪检测记录表- 全站测量系统检测记录表以上为水平仪和全站测量系统的检测报告,请阅读并妥善保管。
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咨询,请随时联系我们。
谢谢!。
全站仪测量实习报告(共6篇)全站仪测量实习报告(共6篇)第1篇:全站仪测量实_报告首先感谢学校和老师给以了我这次参加工程实践的机会,在这次20多天的实_过程中,经过这次实_,无论在心理上还是在生理上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学生现在学_的内容是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是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是自己能够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但是现在我们所学的知识大多只是理论上的东西,为此我们应该将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积极参加实际工程,这次为期20天的实_教会了我们如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项目之中,懂得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方法,对增加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经历有很大益处。
同时也可以说这次工作是对同学的一次考念,在实_过程中有的同学虽然生病但是依然坚持工作,可以说着种精神是相当高贵的。
通过这次野外工程实_,加强了自身掌握数字测图外业数据采集方法与内业作图方法,更加深刻的理解了数字测图在野外的运用,数字测图带来的不但是数据采集速度的提高,工作效率的增加,更加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明白了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使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得到了在实际中的运用首先,通过实_,让我发现我在平时学_中存在的很多知识漏洞。
课本上介绍仪器使用的知识都比较抽象,到了真正实践中的时候,我们未能很好把书本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还需要老师再次进行指导。
在近距离的接触这些实物,能我更牢固的掌握相关的知识点;也能令我提高对仪器的操作的熟练、精准程度(比如能够迅速对中整平)。
第2篇:全站仪测量实_报告全站仪测量实_报告首先感谢学校和老师给以了我这次参加工程实践的机会,在这次20多天的实_过程中,经过这次实_,无论在心理上还是在生理上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学生现在学_的内容是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是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是自己能够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但是现在我们所学的知识大多只是理论上的东西,为此我们应该将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积极参加实际工程,这次为期20天的实_教会了我们如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项目之中,懂得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方法,对增加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经历有很大益处。
全站仪的实验报告全站仪的实验报告一、引言全站仪是一种常用的测量仪器,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建筑工程、测绘工程等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使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掌握全站仪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以及分析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全站仪的原理和构成全站仪是一种综合测量仪器,由望远镜、测距仪、水平仪等部分组成。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望远镜观测目标点,通过测距仪测量目标点与仪器的距离,再结合水平仪测量仪器的水平方向,从而确定目标点的空间坐标。
三、实验过程1. 校准全站仪在进行测量前,首先需要校准全站仪。
校准包括水平仪的调平和测距仪的校准。
水平仪的调平可以通过调整仪器的水平脚来完成,而测距仪的校准则需要参照仪器的使用说明进行。
2. 设置目标点在实验区域内选择合适的目标点,可以是地面上的标志物或固定的测量点。
将目标点的坐标记录下来,以备后续测量使用。
3. 进行测量使用全站仪对目标点进行测量。
首先,通过望远镜观测目标点,调整仪器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使其准确对准目标点。
然后,通过测距仪测量目标点与仪器的距离。
测量完成后,记录下测量结果。
4. 数据处理将测量得到的数据导入计算机软件进行处理。
根据已知的目标点坐标和测量结果,可以计算出目标点的空间坐标,并绘制出测量结果的图形。
四、结果分析通过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可以评估全站仪的测量精度和测量误差。
首先,比较不同目标点的测量结果,观察其是否一致。
如果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可能是由于测量误差导致的。
其次,比较测量结果与已知坐标的差异,评估全站仪的测量精度。
如果差异较大,可能需要重新校准仪器或调整测量方法。
五、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使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掌握了全站仪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同时,通过对测量结果的分析,对全站仪的测量精度和测量误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校准仪器、选择合适的目标点和合理的测量方法,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六、参考文献[1] 测绘学基础. 李晓华, 等.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2] 全站仪测量实验指导书. XX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2020.七、致谢在本实验中,我受到了指导老师和实验室同学的帮助和支持,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水平仪、全站测量仪检测报告.txt 水平仪、全站测量仪检测报告
概述
本报告旨在对水平仪和全站测量仪进行检测并记录检测结果。
通过检测,我们可以评估这些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提供可能
的改进建议。
检测方法
我们使用以下方法对水平仪和全站测量仪进行了检测:
1.验证设备是否能正常启动和关闭,以确保设备开关功能正常。
2.检查设备所附带的用户手册,了解如何正确操作设备。
3.使用已知标准水平器校准水平仪,检测仪器的水平准确度。
4.进行全站测量仪的测试,确保仪器可以准确测量地面坐标和
角度。
检测结果
我们对水平仪和全站测量仪进行了多次测试,并记录了每次测
试的结果。
以下是检测结果的摘要:
1.水平仪的水平准确度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并且与校准水平器的测量结果吻合。
2.全站测量仪在测量地面坐标和角度时表现良好,并与地理测量参考工具的结果一致。
改进建议
在我们的测试过程中,我们未发现任何明显的缺陷或问题。
然而,为了进一步提高这些设备的使用体验和精确度,我们建议以下改进措施:
1.提供更详细的用户手册,包括设备操作的步骤和常见问题的解答。
2.考虑增加自动校准功能,以确保设备的准确性不受时间和环境变化的影响。
结论
根据我们的检测结果,水平仪和全站测量仪在准确性和可靠性方面表现良好。
我们相信它们是可信赖的测量工具,并且适用于各种工程和测量任务。
以上是我们对水平仪和全站测量仪进行检测的报告,希望这些结果能对您有所帮助。
如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谢谢!。
全站仪、水准仪:检测报告一、引言全站仪和水准仪是测量工作中常用的两种仪器,它们在工程建设的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为了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对这两种仪器进行定期的检测和维护。
本报告旨在介绍全站仪和水准仪的检测方法和结果,以确保其性能正常,满足测量要求。
二、全站仪检测1、外观检测:对全站仪的外观进行观察,检查是否有明显的损坏或变形。
2、精度检测:利用已知坐标的控制点,对全站仪的测角精度和测距精度进行检测。
3、功能检测:检查全站仪的各种功能是否正常,如自动跟踪、数据存储、通讯等。
4、环境适应性检测: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如高温、低温、高湿等环境下,对全站仪的性能进行检测。
三、水准仪检测1、外观检测:对水准仪的外观进行观察,检查是否有明显的损坏或变形。
2、精度检测:利用已知高程的控制点,对水准仪的读数精度和水准误差进行检测。
3、功能检测:检查水准仪的各种功能是否正常,如自动跟踪、数据存储、通讯等。
4、环境适应性检测: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如高温、低温、高湿等环境下,对水准仪的性能进行检测。
四、检测结果与分析1、全站仪检测结果:经过检测,全站仪的外观良好,精度满足要求,各种功能正常。
在恶劣环境下,全站仪的性能表现稳定,没有出现明显的误差。
2、水准仪检测结果:经过检测,水准仪的外观良好,精度满足要求,各种功能正常。
在恶劣环境下,水准仪的性能表现稳定,没有出现明显的误差。
五、结论通过对全站仪和水准仪的检测,可以得出以下1、两种仪器在外观和性能方面均表现良好,没有发现明显的缺陷或误差。
2、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全站仪和水准仪的性能表现稳定,没有出现明显的误差。
3、为了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建议定期对全站仪和水准仪进行检测和维护。
六、建议与展望1、加强培训:对使用全站仪和水准仪的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操作水平和仪器使用技巧。
2、定期维护:建立完善的仪器维护制度,定期对全站仪和水准仪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性能正常。
全站仪检测全站仪检测报告篇一:[全站仪检测]全站仪检验与校正记录表日期天气班级小组仪器型号地点检验者记录者1.一般性检验三脚架:制动与微动螺旋:望远镜成像:照准部转动:望远镜转动:脚螺旋:电池电量:显示器状态:棱镜及信号:2.圆水准器的检验与校正检验(旋转照准部180o)次数气泡偏离情况处理结果3.水准管的检验与校正检验(旋转照准部180o)次数气泡偏离情况处理结果4.十字丝竖丝的检验与校正检验次数偏离情况处理结果5.视准轴的检验与校正仪器位置目标盘位水平度盘读数o ′ ″两倍视准轴误差处理意见及方法处理结果左右6.光学对中器的检验与校正光学对中器旋转照准部180o投点结果处理意见及方法处理结果7.仪器加常数的检验次数仪器的位置棱镜的位置观测距离(10次平均值)计算K值K=D-(D1+D2)处理意见及方法处理结果1A点B点D=C点A点D1= B点D2= 2A点B点D=C点A点D1= B点D2= 3A点B点D=C点A点D1= B点D2= K值平均值=篇二:[全站仪检测]全站仪的检查与校正一. 长水准器的检查和校正检查1、将仪器安放于较稳定的装置上(如三脚架、仪器校正台),并固定仪器;2、将仪器粗整平,并使仪器长水准器与基座三个脚螺丝中的两个的连线平行,调整该两个脚螺丝使长水准器水泡居中;3、转动仪器180°观察长水准器的水泡移动情况,如果水泡处于长水准器的中心,则无须校正;如果水泡移出允许范围,则需进行调整。
校正1、将仪器在一稳定的装置上安放并固定好;2、粗整平仪器;3、转动仪器,使仪器长水准器与基座三个脚螺丝中的两个的连线平行,并转动该两个脚螺丝,使长水准器水泡居中;4、仪器转动180°,待气泡稳定,用校针微调正螺钉,使水泡向长水准器中心移动一半的距离;5、重复3、4步骤,直至仪器用长水准器精确整平后转动到任何位置,水泡都能处于长水准器的中心。
二. 圆水准器的检查和校正检查1、将仪器在一稳定的装置上安放并固定好;2、用长水准器将仪器精确整平;3、观察仪器圆水准器气泡是否居中,如果气泡居中,则无需校正;如果气泡移出范围,则需进行调整。
全站仪测量实习报告3篇全站仪测量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时间:4月二、实习地点:学校公路三、小组成员:组员:__X、__X、__X四、指导教师:__x五、实习目的:实习是工程测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除验证课堂理论外,还是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知识的环节,更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训练严格的科学态度和作风的手段。
通过控制网的建立、地形点的测绘、手绘成图等,可以增强测绘地面点的概念,提高解决工程中实际测量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实习设备:全站仪、棱镜、脚架、铅笔、图纸七、实习内容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步”、“由高级到低级”、“步步有检核”的原则,实行外业的碎部点测量。
测5个地貌八、实习步骤:1、确定测站点确定测站点时,尽量保证大的可视区域,同时还要保证有可通过的已知点。
所以一般将测站点定在较高的地势,以避免经常迁站。
2、架设仪器架设仪器时,要保证仪器架稳,一般是将三脚架的腿间距稍微放大些,保证平稳。
角度大将导致全站仪过低,给观测者带来不便,同时也影响观测员的观测;角度过小是,存在仪器损害的潜在危险。
观测钱要进行仪器的校验,对准已知点,以保证数据的精准度。
3、立棱镜测量读数,立镜是要保证镜杆尽量竖直。
九、实习过程1、我们把仪器架在操场的点,摆好仪器后,看光学对中器把仪器和地面点对中并升降两支脚架(另一只固定不动)使圆气泡居中,这就完成了对中整平。
旋转两个螺旋按钮,将仪器来回90度旋转使管气泡居中这完成了精平。
把棱镜放在看台上的点。
2、按开机键开机——按“菜单”键选择“测量功能”按对应的“F1”键进入测量模式——选择测站点,输入测视点点号QS和坐标、仪器的高,将仪器对准后视点的棱镜,并输入后视点的点好HS和坐标、棱镜高。
3、将仪器对准地物,依次按输入点号、按测量键。
五个地貌测量仪器在已知点放好后,把测站及后视坐标给弄好,后视定向,检核之后,新建一个文件(注意了有些全站仪在新建文件的时候分为测量文件与坐标文件)然后就可以采集数据了。
全站仪角度测量实验报告全站仪角度测量实验报告1土木工程丈量作为专业的一项根本功,是我们学习土木专业学生必须很好把握的一项技能。
为了进步我们的测绘能力,能更好的把实践和理论联系起来,城市建设系为我们展开了为期两个星期的工程丈量实习。
我们的目的是小区域控制丈量,用到的仪器有经纬仪,水准仪,标尺,脚架等等,更感谢学校为了使我们能更方便的丈量,还为我们配备了先进的全站仪。
通过这次丈量,稳固和深入了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把握了各种仪器的操纵,并到达了一定的熟练程度。
作为一个户外的专业实习,我们有了经验,为我们将来步进社会做好了展垫,更重要的是它培养了我们一种精神,吃苦刻苦,独立自主,自己发现题目通过自己的努力往解决它,进步对繁琐数据的运算能力。
这些东西都是在平时课堂上所学不到的,但他又是那末根底,重要,由此我又不能不想起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
工程丈量,它是个复杂的工作,光靠一个人的气力是远远不够的,所以通过这次实习我彻完全底的明白了丈量她是一个团队的工作。
我们组共有7个组员,必须发挥每一个人的优点,才能使工作的效力最大化,我作为组长,要负责安排好每一个组员的任务,定好天天的工作的方案,还要保持和老师之间的联系。
我想每一个通过实习的同学都会在这点上有深入的印象。
我们这组人每天聚在一起,不同的意见,不同的做法,就会发生磕磕碰碰,闹的大家不愉快,但我们能够及时沟通了解,忘记不愉快,重新投进新的工作中。
学校安排我们实习的目的是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用自己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来实际操纵仪器,所以我们之间要相互学习,不懂的就问,决不是为了赶时间,赶进度。
不然就算了结束了实习,作业是完成了,但学校老师对我们的目的和期看却落在了过往的两个星期里了。
在丈量过程当中我们最大程度的做到了精确,每一个数据都经过检验,没有上一步的验证尽不做下一步。
举个简单的例子吧,每次仪器在丈量时都要经过对中整平,这个外表上看是一个简单的工作,但它必须做到精确精确再精确,只要不谨慎稍稍动一下仪器我们就要重新这一步工作,不然就会造成数据的误差,影响真个丈量结果。
全站仪检验报告检验时间:2012年02月20日8:00-11:00 am天气:多云,视野清晰检验地点:武汉大学信息学部足球场检验小组信息:组别:测绘学院1105班测量08组组员:张逸成林元培尹建鹏夏恬组员分工:架棱镜——尹建鹏、林元培全站仪——张逸成、记录计算——夏恬观测与读数:张逸成记录与计算:夏恬检验报告撰写:林元培检验内容:一:视准轴垂直于横轴的检验1检验方法: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的误差c,对水平位置的目标的影响x=c,且盘左,盘右的x绝对值相等而符号相反,此时横轴不水平的影响Xi=0。
则检验方法是:选择一水平位置的目标A,用盘左,盘右观测之,取他们读书差得到2倍的c值:2c=L-R±180°2测量数据:3检验结果及结论:J6级仪器的2C绝对值应小于20″由观测数据得平均值2C=|-4″|<20″则全站仪视准轴垂直于横轴的条件得到满足。
二:竖盘指标差的检验:1检验方法:对一明显目标,用横丝盘左,盘右观测2测回,读垂直度盘天顶距,分别计算竖盘指标差,用公式:X=1/2[(L+R)-360°]并取平均值。
2观测数据:3检验结果及结论:J6级仪器指标差变化容许值为:25″则变化为1/2(5.5″+4.5″)=5″5″<25″则全站仪竖盘指标差的条件得到满足。
三:测距仪加常数的检验:1检验方法:在通视良好且平坦的场地上,设置A,B两点,定出AB的中点C。
分别在A,B,C三点上安置三脚架和基座,高度大致相等并严格对中。
测距仪依次安置在A,C,B三点上测距。
在A点时测量距离AC,AB;在C点测量距离AC,CB;B点测量距离AB,CB。
K=AB-(AC+AB)2观测数据:在A点:AB=171.815 mAC=86.457m在B点:AB=171.821mCB=85.364m在C点:AC=86.462mCB=85.366m3检验结果及结论:平均值:AB=171.818m BC=85.365m AC=86.459mK=33.956+34.631-68.572=0.015m则该全站仪的加常数为0.006m。
全站仪测量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全站仪测量实验的目的是掌握全站仪的操作方法,熟练运用全站仪进行角度测量、距离测量和坐标测量,提高测量精度和数据处理能力,同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仪器本次实验所使用的仪器为_____型号全站仪一台,配套棱镜两个,三脚架一个,记录板一块,铅笔、橡皮擦等若干。
三、实验原理全站仪是一种集光、机、电为一体的高技术测量仪器,是集水平角、垂直角、距离(斜距、平距)、高差测量功能于一体的测绘仪器系统。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电子测角技术和光电测距技术,通过测量目标点与仪器之间的角度和距离,计算出目标点的坐标。
在角度测量方面,全站仪采用编码度盘或光电测角技术,能够精确测量水平角和垂直角。
在距离测量方面,全站仪通过发射调制的红外光或激光,测量光在仪器与目标点之间的传播时间,从而计算出距离。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一)实验准备1、对全站仪进行开箱检查,确保仪器及附件齐全、完好。
2、安装电池,开机检查仪器各项功能是否正常。
3、对全站仪进行初始设置,包括设置测量单位、精度、温度气压改正等参数。
(二)设站1、在已知控制点上安置全站仪,对中、整平。
2、量取仪器高,并记录。
3、打开仪器电源,进入测量模式,选择设站功能。
4、输入已知控制点的坐标和高程。
5、进行后视定向,照准后视点,输入后视点的坐标或角度,完成设站。
(三)角度测量1、选择角度测量功能,照准目标点。
2、依次测量水平角和垂直角,并记录测量数据。
3、重复测量多次,取平均值作为最终测量结果。
(四)距离测量1、选择距离测量功能,照准目标点。
2、测量斜距、平距和高差,并记录测量数据。
3、重复测量多次,取平均值作为最终测量结果。
(五)坐标测量1、选择坐标测量功能,照准目标点。
2、仪器自动计算目标点的坐标,并记录测量数据。
3、重复测量多次,取平均值作为最终测量结果。
(六)数据记录与处理1、在记录板上认真记录测量数据,包括测站信息、目标点编号、角度、距离、坐标等。
综合试验试验汇报一、试验题目全站仪测量综合试验二、试验目1.熟悉全站仪基础操作。
2.熟悉全站仪基础测量功效。
3.熟悉并掌握用全站仪进行施工点位放样。
三、试验基础原理全站型电子速测仪简称全站仪, 它是一个能够同时进行角度(水平角、竖直角)测量、距离(斜距、平距、高差)测量和数据处理, 由机械、光学、电子元件组合而成测量仪器。
因为只需一次安置, 仪器便能够完成测站上全部测量工作, 故被称为“全站仪”。
全站仪上半部分包含有测量四大光电系统, 即水平角测量系统、竖直角测量系统、水平赔偿系统和测距系统。
经过键盘能够输入操作指令、数据和设置参数。
1.电子测距原理:电子测距基础原理是利用电磁波在空气中传输速度为已知这一特征, 测定电磁波在被测距离上往返传输时间来求得距离值。
脉冲法基础测距原理以下图示:2.电子测角原理:即角度测量数字化, 也就是自动数字显示角度测量结果, 其实质是用一套角码转换系统来替换传统光学读数系统。
增量式光栅度盘测角原理如图示:因为光栅之间夹角是已知, 计数器所计电流周期数经过处理就刻有显示处角度值。
四、试验基础步骤1、坐标测量(1)首先对中整平, 过后开机;(2)设置测站, 输入测站点坐标;(3)设置后视点方位角(后视方位角可经过输入测站点和后视点坐标后, 照准后视点进行设置);(4)正确照准目标棱镜中心后, 在坐标测量菜单屏幕下点击测量, 测量完成后, 显示出目标点坐标值以及到目标点距离、垂直角和水平角。
2、面积测量(1)进入标准测量;(2)点击程序→坐标解析→面积计算;(3)标识所需计算点;(4)点击计算即可得出所选点连线封闭而成图形面积。
3、放样(1)首先对中整平, 过后开机;(2)点击进入测量操作界面;(3)进入标准测量, 点击程序→放样→设置;(4)设置测站点坐标和后视角(方法同坐标测量)(5)设置好后, 进入点放样后在弹出对话框中输入放样点名和坐标信息, 点击放样进入放样观察屏幕;(6)转动仪器照准部至所显示角度值为0°, 在望远镜照准方向上安置棱镜并照准, 点击测量;(7)根据全站仪所测点与实际位置之间距离指导棱镜调整位子, 直至在误差许可范围内定点。
全站仪检验报告
全站仪的检验:全站仪的加常数、竖角指标差和其他常规性检验方法及技术要求:
1.2C误差(视准轴垂直于横轴的偏差)的检验方法:
对一个与仪器同高的目标用竖丝盘左、盘右观测两测回,读水平度盘读数。
分别计算视准轴误差C,并取平均值。
J6级仪器2C绝对值应该小于20″。
2.竖盘指标差的检验:
对一明显目标,用横丝盘左盘右观测两测回,读垂直盘天顶距,分别计算竖盘指标差,并取平均值。
J6仪器竖盘指标差变化容许值为25″。
3.测距仪加常数检验:
1)在通视良好且平坦的场地上,设置A、B两点,AB长约200m,定出AB终点C,分别在A、B、C三点上安置三角架和基座,高度大致相同并严格对中。
2)测距仪依次安置在A、C、B三点上测距,观测时应使用同一反
射棱镜。
测距仪置A点时测量距离DAC、DAB;测距仪置C点时测量距离DAC、DCB;测量仪置B点时测量距离DAB、DCB。
3)分别计算DAC、DAB、DCB平均值,依下式计算加常数。
K= DAB—(DAC+ DCB)
全站仪竖盘指标差检验记录表
全站仪视准轴垂直于横轴的检验(2C检验)记录表
全站仪测距加常数检验记录表。